第3組第2課《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四篇作品教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上冊單元視頻課件教案_第1頁
第3組第2課《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四篇作品教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上冊單元視頻課件教案_第2頁
第3組第2課《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四篇作品教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上冊單元視頻課件教案_第3頁
第3組第2課《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四篇作品教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上冊單元視頻課件教案_第4頁
第3組第2課《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四篇作品教案-高中語文新教材必修上冊單元視頻課件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高中語文備課人周詩高課時4標題(主標題、副標題)致敬青春——《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等四首詩歌賞析【教學內(nèi)容分析】【課標解讀】學習任務群5文學閱讀與寫作(1)精讀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小說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理解欣賞作品的語言表達,把握作品的內(nèi)涵,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2)根據(jù)小說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從語言、構思、形象、意蘊、情感等多個角度欣賞作品,獲得審美體驗,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發(fā)現(xiàn)作者獨特的藝術創(chuàng)造。(3)養(yǎng)成寫讀書提要和筆記的習慣。根據(jù)需要選用改寫、讀書筆記、文學短評等方式,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和見解,與他人分享,積累、豐富、提升文學鑒賞經(jīng)驗。(4)結合所閱讀的作品,了解小說寫作的一般規(guī)律。捕捉創(chuàng)作靈感,進行小說寫作,與同學交流寫作體會?!菊n文解讀】第二課四首詩來自不同時期的中外作品,但無一例外地都與青春有關,有的歌頌了“五四”時期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有的通過古典意象表達青春的困惑與希望,有的則以自身坎坷經(jīng)歷為“底色”,在詩作中張揚強勁的生命力量,有的意蘊深刻,通過新奇的想象,表達對光明與自由的向往。這四首作品有一點的難度。學生需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融入詩歌情韻,方能有所收獲?!締卧獙W習目標】1.結合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在了解詩人和時代的基礎上,對詩歌有初步的感知和把握。2.準確把握詩歌意象意境,并在老師的點撥下,對詩歌手法有較好的理解。3.引發(fā)學生思考青春的價值,在青春激揚中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詩歌,彰顯現(xiàn)代中學生的風采?!緦W習重難點】1、習得現(xiàn)代詩歌常用的藝術手法,初步具備現(xiàn)代詩歌的閱讀經(jīng)驗。2、理解詩歌的象征手法,能抓住意象的特點進而理解詩歌的主旨?!緦W情分析】作為高一新生,在新入校后的焦慮、不適相伴的同時,他們也展現(xiàn)了對知識的渴求和對青春價值的思索。但不少現(xiàn)代詩歌抽象難懂,富有挑戰(zhàn)性,對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經(jīng)歷新冠肺炎疫情考驗的高一新生來說,我們應在此單元培養(yǎng)他們關心蒼生、關注國家、審視自我的行動自覺?!窘虒W設計亮點】1、以教師的有限講授為輔,學生的自主閱讀為主,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閱讀,積累現(xiàn)代詩歌閱讀經(jīng)驗。2、充分調(diào)動學生創(chuàng)作現(xiàn)代詩歌的興趣,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現(xiàn)代新詩。【學習活動與步驟】第一課時一、導入(連連看)PPT展示四位詩人的照片,要求學生把詩人照片與四首作品對應起來。二、寫作背景介紹教師提供四篇作品的寫作背景,學生據(jù)此開展自主閱讀。要求:1、先閱讀背景資料再讀四首作品。2、借鑒《沁園春·長沙》的閱讀經(jīng)驗,找意象品意境,圈點勾畫寫感悟?!读⒃诘厍蜻吷戏盘枴罚簩懹?919年9、10月間。其時郭沫若受五四運動和十月革命的沖擊,決然從日本渡?;貒?。當他置身于日本橫濱的海岸,面對浩渺無邊的大海,那驚天的激浪和著時代的洪流一起撞擊著他的胸懷。于是,在詩人的筆下出現(xiàn)了一幅雄奇壯偉、流動奔突的畫面。于是詩人寫下這首對于力的贊歌?!都t燭》:這首詩寫于1923年。詩人準備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詩集,在回顧自己數(shù)年來的理想探索歷程和詩作成就時,就寫下了這首名詩《紅燭》,將它作為同名詩集《紅燭》的序詩?!抖肴斩溲┓逯畟取罚簩懹?962年8月,此時作者在距離峨堡不遠的青海省八寶農(nóng)場接受勞動改造?!吨略迫浮罚涸娙嗽趯戇@首詩的時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籠罩著整個英國。大規(guī)模的“圈地運動”使百姓流離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頭,到處是弱肉強食;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使國家物價飛漲,工人工資驟降,人民生活貧困;憤怒的工人因此起來罷工,搗毀機器,游行請愿,然而這一切行動均遭到統(tǒng)治階級的血腥鎮(zhèn)壓。這種黑暗暴政幾乎壓得人透不過氣來三、自主閱讀:借鑒《沁園春·長沙》的閱讀經(jīng)驗,找意象品意境,圈點勾畫寫感悟。篇目意象意象的特點手法情感《沁園春·長沙》《紅燭》《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峨日朵雪峰之側》《致云雀》第二課時學習活動一:大聲誦讀,找意象品意境,圈點勾畫寫感悟。立在地球邊上放號郭沫若無數(shù)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壯麗的北冰洋的情景喲!無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來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來了的滾滾的洪濤喲!啊啊!不斷的毀壞,不斷的創(chuàng)造,不斷的努力喲!啊啊!力喲!力喲!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毀壞”,要破壞舊世界,沖破黑暗牢籠,蕩滌污泥濁水!“創(chuàng)造”,要建設一個新世界。“毀壞”與“創(chuàng)造”需要以人的熱情和偉力而完成“不斷的努力”是成功的希望所在。篇目意象意象的特點手法情感沁園春·長沙

山、林、江、舸、鷹、魚

絢麗奪目、生機勃勃用典、情景交融昂揚向上、雄視天下,以天下為己任紅燭

紅燭

燃燒、奉獻重復、頂真不惜犧牲、無私奉獻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濤

洶涌磅礴,巨大的力量排比、疊詞、象征、擬人贊美大自然,歌頌“力”的勇猛峨日朵雪峰之側

雪峰、太陽、石礫、蜘蛛

凝重、輝煌、壯觀,謙卑而堅毅象征、對比、視聽結合、以小見大征服的艱辛,贊頌生命力,渴求生命的平等致云雀

云雀

歡樂、自由、光明、愛

比喻、類比、設問向往光明、歡樂、自由的生活學習活動二:表達交流學校擬在9月舉行“詩歌里的青春”專題研討會,請你在四篇作品中任選一首,談談這首作品如何展現(xiàn)青春力量。可以從立意、結構、意象、語言、韻律等方面入手品讀。第三課時:學寫詩歌(1)一、欣賞歌曲《看海的人》。思考歌詞中有哪些意象?表達了詞作者什么樣的情感?我坐在九千個日落里/望向白鳥銜玫瑰飛去/幻想船笛是你在耳語/直到海平面月亮升起/你在海的深處像永恒/跟隨命運來到這里/跌入蒼老與美麗的夢二、學習活動一:大家認真誦讀下列詩歌,談談好詩的標準是什么。錯誤鄭愁予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jié)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鄉(xiāng)愁余光中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三、明確好詩的標準:1、選擇合適的意象,如《錯誤》2、抓著細節(jié)展開,如《看海的人》3、由核心意象衍生出多個意象,如《鄉(xiāng)愁》......第四課時:學寫詩歌(2)表達交流一: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等三位航天員領命出征。近期,??摆M中人”擬開展“青春有你”主題征文活動,請你為航天員(對象可以是一個或多個)創(chuàng)作一首現(xiàn)代詩,表達你對青春的感悟。(附:聶海勝,57歲,出生于湖北棗陽楊垱鎮(zhèn)的一個小村莊。家境貧寒,刻苦訓練,獲上海交大博士學位。劉伯明,55歲,出生于黑龍江依安縣紅星鄉(xiāng)東升村,上學時,不管天氣如何惡劣,他從未遲到或早退。為了賺學費,他在高中曾短暫輟學,到附近磚廠打工。他曾寫下六七十萬字的訓練心得體會,時刻為夢想做準備。湯洪波,46歲,出生于湘潭縣普通農(nóng)民家庭。在飛行學院,他不是最聰明的,但是最努力的。從走進航天中心到實現(xiàn)“飛天夢”,他堅持了整整11年。)寫作:以“致敬·青春”為主題,創(chuàng)作一首現(xiàn)代詩。要求使用合適的意象,抒發(fā)自己的青春的情懷和理想,感情自然。附: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袁行霈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言氣質(zhì)、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本辰缡侵袊诺湓姼杳缹W的一個重要范疇,講境界的確比講氣質(zhì)、講神韻更能揭示中國詩歌藝術的精髓,也更易于把握。但是,講詩歌藝術僅僅講到境界這個范疇,仍然顯得籠統(tǒng)。能不能再深入一步,在中國古典詩歌里找出一種更基本的藝術范疇,通過對這個范疇的分析揭示中國古典詩歌的某些藝術規(guī)律呢?我摸索的結果,找到了“意象”。提起意象,也許有人以為是一個外來詞,是英文Image的譯文,并把它和英美意象派詩歌聯(lián)系起來。其實,意象是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固有的概念和詞語,并不是外來的東西。英美意象派所提倡的Image是指運用想象、幻想、譬喻所構成的各種具體鮮明的、可以感知的詩歌形象。意象派主張把自己的情緒全部隱藏在意象背后,通過意象將它們暗示出來。這恰恰是受了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意象派的代表人物艾茲拉·龐德(EzraPound)和愛米·羅威爾(AmyLowell)都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愛好者。龐德認為中國古典詩歌整個兒浸泡在意象之中,是意象派應該學習的典范。他于1915年4月曾出過一本《神州集》,將厄內(nèi)斯特·費諾羅薩(ErnestFenollosa)一部分筆記中的日譯漢詩翻譯成英文,一共十九首。其中包括《詩經(jīng)》一首、古樂府二首、陶潛詩一首、盧照鄰詩一首、王維詩一首、李白詩十三首?!渡裰菁繁蛔u為“用英語寫成的最美的書”,其中的詩有“至高無上的美”。艾略特(T.S.Eliot)甚至說他是“為當代發(fā)現(xiàn)了中國詩的人”。羅威爾與人合譯了中國古典詩歌一百五十首,取名《松花箋》(FirflowerTablets)。另一位著名翻譯家阿瑟·韋利(ArthurWaley)所譯的《中國詩一百七十首》,被文學史家譽為“至今尚有生命力的唯一意象派詩集”。[1]盡管英美意象派標榜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但他們對中國詩歌的理解畢竟是膚淺的。龐德的譯詩單就語言藝術而論,在英詩中自當推為上乘之作。但他不諳中文,譯詩是依據(jù)厄內(nèi)斯特·費諾羅薩的日譯本轉譯的,所以誤譯之處頗多,有時甚至自作主張地加上一些原詩里沒有的意思。今天,我們立足于中國古典詩歌的實際來研究意象,當然可以取得較之古人和龐德等人都更完滿的成果。一意象是中國古代文藝理論固有的概念,然而這個概念也像中國古代文藝理論中其他一些概念一樣,既沒有確定的含義,也沒有一致的用法。有的指意中之象,如:使玄解之宰,尋聲律而定墨;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此蓋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劉勰《文心雕龍·神思》)是有真跡,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司空圖《詩品·縝密》)劉勰所謂意象,顯然是指意中之象,即意念中的形象,劉勰用《莊子·天道》中輪扁輪的典故,說明意象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重要性。輪扁輪時,頭腦中必定先有車輪的具體形狀,然后依據(jù)這意中之象來運斤。作家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頭腦中也必然先有清晰的形象,然后依據(jù)這意中之象下筆寫作。劉勰認為形成意象是馭文謀篇首要的關鍵。司空圖所謂意象比較費解,但既然說“意象欲出”,可見是尚未顯現(xiàn)成形的,也即意念之中的形象。這意象雖有真跡可尋,卻又飄渺恍惚,難以捕捉。當它即將呈現(xiàn)出來的時候,連造化也感到非常驚奇(意謂:意象有巧奪天工之妙)。以上兩例的意象,都是尚未進入作品的意中之象。有的意象指意和象,如: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曰生思。(《唐音癸簽》卷二引王昌齡語)意象應曰合,意象乖曰離。(何景明《與李空同論詩書》)王昌齡所謂“未契意象”,這意象就是指意和象、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因此才有一個契合與否的問題。何景明說“意象應”、“意象乖”,也是從這兩方面的關系上著眼的。有的意象接近于境界,如:予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閑,不類人境。(姜夔《念奴嬌序》)上句說“意象幽閑”,下一句緊跟著又說“不類人境”,這意象顯然是指人境之外的另一種境界而言。有的意象接近于今天所說的藝術形象,如:意象大小遠近,皆令逼真。(方東樹《昭昧詹言》卷八)孟東野詩,亦從風騷中出,特意象孤峻,元氣不無斫削耳。(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或若擒虎豹,有強梁拿攫之形;執(zhí)蛟螭,見蚴蟉盤旋之勢。探彼意象,如此規(guī)模。(張懷瓘《法書要錄》)畫之意象變化不可勝窮,約之,不出神、能、逸、妙四品而已。(劉熙載《藝概·書概》)這幾例意象都可以用藝術形象替換,它們的含義也接近于藝術形象。如上所述,在古代,意象這個概念雖被廣泛使用,卻沒有確定的含義。我們不可能從古人的用例中歸納出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是,把意和象這兩個字連在一起而形成的這個詞,又讓我們覺得它所表示的概念是其他概念所不能替代的,借助它可以比較方便地揭示出中國古代詩歌藝術中某種規(guī)律性的東西。那么,能不能將古人所使用的意象這一概念的含義,加以整理、引申和發(fā)展,由我們給它以明確的解釋,并用它來說明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特點和藝術規(guī)律呢?我想是可以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當劃清意象和其他近似概念的界限,從比較中規(guī)定它的含義。但又要避免從概念到概念的演繹,而應從詩歌創(chuàng)作的實際出發(fā),聯(lián)系詩歌作品的實例來說明問題。下面我就試著用這種方法對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加以論述。二先看意象和物象的關系。古人所謂意象,盡管有種種不同的用法,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必須呈現(xiàn)為象。那種純概念的說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構成意象。因此可以說,意象賴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觀的,它不依賴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樂而發(fā)生變化。但是物象一旦進入詩人的構思,就帶上了詩人主觀的色彩。這時它要受到兩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經(jīng)過詩人審美經(jīng)驗的淘洗與篩選,以符合詩人的美學理想和美學趣味;另一方面,又經(jīng)過詩人思想感情的化合與點染,滲入詩人的人格和情趣。經(jīng)過這兩方面加工的物象進入詩中就是意象。詩人的審美經(jīng)驗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個意的內(nèi)容。因此可以說,意象是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觀物象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情意。例如,“梅”這個詞表示一種客觀的事物,它有形狀有顏色,具備某種象。當詩人將它寫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學理想時,它就成為詩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詩人反復地運用,“梅”這一意象已經(jīng)固定地帶上了清高芳潔、傲雪凌霜的意趣。意象可分為五大類: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動物、植物等;社會生活的,如戰(zhàn)爭、游宦、漁獵、婚喪等;人類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臟腑、心理等;人的創(chuàng)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飾、城市等;人的虛構物,如神仙、鬼怪、靈異、冥界等。一個物象可以構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許多意象。由“云”所構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帶著貧士幽人的孤高,陶淵明《詠貧士》:“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歸?!薄芭啤眲t帶著春天的感受,羅隱《寄渭北徐從事》:“暖云慵墮柳垂條,驄馬徐郎過渭橋?!薄巴T啤眳s帶著對親友的思念,陶淵明《停云》:“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棄疾《賀新郎》:“一樽搔首東窗里,想淵明、《停云》詩就,此時風味。”由“柳”構成的意象,如“楊柳依依”,這意象帶著離愁別緒?!傲z無力裊煙空”,這意象帶著慵倦的意味。“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边@意象帶著詩人早朝時的肅穆感。同一個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構成的意象也就大異其趣。詩人在構成意象時,可以夸張物象某一方面的特點,以加強詩的藝術效果,如“白發(fā)三千丈”,“黃河之水天上來”。也可以將另一物象的特點移到這一物象上來,如:“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薄皡簿諆砷_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薄伴L有歸心懸馬首,可堪無寐枕蛩聲。”這些詩都寫到“心”,心本來不能離開身體,但李白的“愁心”卻托給了明月,杜甫的“故園心”卻系在了孤舟上,秦韜玉的歸心則懸在了馬首上。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來并不具備的性質(zhì)。詩人在構成意象時,還可以用某一物象為聯(lián)想的起點,創(chuàng)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李賀詩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屬于這一類?;鹁娑际敲髁恋?,李賀卻說“漆炬迎新人”,陰間的一切都和人間顛倒著?!皯浘鍦I如鉛水”,鉛淚,世間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銅仙人流的淚,那么當然可以是鉛淚了。總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礎,而意象卻不是物象的客觀的機械的模仿。從物象到意象是藝術的創(chuàng)造。再看意象和意境的關系。我在《中國古典詩歌的意境》里說,意境是詩人的主觀情意和客觀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藝術境界?,F(xiàn)在又說意象是主客觀的交融契合,那么意象和意境有什么區(qū)別呢?我認為可以這樣區(qū)別它們:意境的范圍比較大,通常指整首詩,幾句詩,或一句詩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過是構成詩歌意境的一些具體的、細小的單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構成這建筑的一些磚石。把意象和意境這樣區(qū)別開來并不是沒有依據(jù)的,依據(jù)就在“象”和“境”的區(qū)別上?!跋蟆焙汀熬场笔腔ハ嚓P連卻又不盡相同的兩個概念?!吨芤住は缔o》說:“圣人立象以盡意?!蓖蹂觥吨芤茁岳っ飨蟆氛f:“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毕螅局浮吨芤住防锏呢韵?,它的含義從一開始就是具體的。而境卻有境界、境地的意思,它的范圍超出于象之上。古人有時以象和境對舉,很能見出它們的區(qū)別,如王昌齡說:“圓通無有象,圣境不能侵?!眲⒂礤a說:“義得而言喪,故微而難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憋@而易見,象指個別的事物,境指達到的品地。象是具體的物象,境是綜合的效應。象比較實,境比較虛。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边@兩句詩構成一種意境,其中有春天到來的喜悅,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春的腳步隨著雨聲來到深巷,進入小樓,給詩人帶來一個不眠之夜。詩人設想明天早晨該能聽到深巷傳來的賣花聲了。如果把這兩句詩再加分析,就可以看到它包含四個意象:“小樓”、“深巷”、“春雨”、“杏花”?!靶恰薄ⅰ吧钕铩?,有靜謐幽邃之感,襯托出詩人客居臨安的寂寞?!按河辍?、“杏花”,帶著江南早春的氣息,預告一個萬紫千紅的局面即將到來。陸游這兩句詩的意境,就是借助這些富有情趣的意象以及它們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最后還要說明意象和詞藻的關系。語言是意象的外殼。在詩人的構思過程中,意象浮現(xiàn)于詩人的腦海里,由模糊漸漸趨向明晰,由飄忽漸漸趨向定型,同時借著詞藻固定下來。而讀者在欣賞詩歌的時候,則運用自己的藝術聯(lián)想和想象,把這些詞藻還原為一個個生動的意象,進而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在創(chuàng)作和欣賞的過程中,詞藻和意象,一表一里,共同擔負著交流思想感情的任務。意象多半附著在詞或詞組上。一句詩可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象,如:“孤舟——蓑笠翁”,“云破——月來——花弄影”,“風急——天高——猿嘯哀”,“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也有一句詩只包含一個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樓上晴天碧四垂”。意象有描寫性的,或稱之為靜態(tài)的,如“孤舟”、“蓑笠翁”;也有敘述性的,或稱之為動態(tài)的,如“云破”、“月來”、“花弄影”。意象有比喻性的,如“若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也有象征性的,如《離騷》中的香草、美人。一個意象不止有一個相應的詞語,詩人不僅追求新的意象,也追求新的詞藻?!皷|家蝴蝶西家飛,白騎少年今日歸?!庇谩鞍昨T少年”四字寫思婦心中的游子,增強了游子給人的美感。詞藻新,意象也新。“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以“紅泥小火爐”入詩,詞藻意象都新。詩的意象和與之相適應的詞藻都具有個性特點,可以體現(xiàn)詩人的風格。一個詩人有沒有獨特的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即取決于是否建立了他個人的意象群。屈原的風格與他詩中的香草、美人,以及眾多取自神話的意象有很大關系。李白的風格,與他詩中的大鵬、黃河、明月、劍、俠,以及許多想象、夸張的意象是分不開的。杜甫的風格,與他詩中一系列帶有沉郁情調(diào)的意象聯(lián)系在一起。李賀的風格,與他詩中那些光怪陸離、幽僻冷峭的意象密不可分。各不相同的意象和詞藻,體現(xiàn)出各不相同的風格。它們雖然只是構成詩歌的磚瓦木石,但不同的建筑材料正可以體現(xiàn)不同的建筑風格。意象和詞藻還具有時代特點。同一個時代的詩人,由于大的生活環(huán)境相同,由于思想上和創(chuàng)作上相互的影響和交流,總有那個時代慣用的一些意象和詞藻。時代改變了,又會有新的創(chuàng)造出來。這是不難理解的。三確定了意象的含義以后,就可以進一步研究意象之間的組合規(guī)律,并從這個角度探討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特點。一首詩從字面看是詞語的聯(lián)綴;從藝術構思的角度看則是意象的組合。在中國古典詩歌特別是近體詩和詞里,意象可以直接拼合,無須乎中間的媒介。起連接作用的虛詞,如連詞、介詞可以省略,因而意象之間的邏輯關系不很確定。一個意象接一個意象,一個畫面接一個畫面,有類似電影蒙太奇的藝術效果。例如杜牧的《過華清宮》后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耙或T紅塵”和“妃子笑”這兩個意象中間沒有任何關連詞,就那么直接地拼在一起。它們是什么關系呢?詩人并沒有交代。可以說是“一騎紅塵”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說是妃子在“一騎紅塵”之中露出了笑臉,好像兩個電影鏡頭的疊印。這兩種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恰切。詩人只說“一騎紅塵妃子笑”,把兩個具有對比性的意象擺在讀者面前,意象之間的聯(lián)系既要你去想象、補充,又不允許你把它凝固起來。一凝固起來就失去了詩味。再如歐陽修的《蝶戀花》,它寫少婦的孤獨遲暮之感,其中有這樣幾句: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伴T掩”和“黃昏”之間省去了關連詞,它們的關系也是不確定的??梢岳斫鉃辄S昏時分將門掩上(因為她估計今天丈夫不會回來了)。也可以理解為將黃昏掩于門外。又可以理解為:在此黃昏時分,將春光掩于門內(nèi),關住春光使它不要離去?;蛟S三方面的意思都有,詩人本不想把讀者的想象固定在一處,我們也就不必把它講死。反正那少婦有一個關門的動作,時間又是黃昏,而這個動作正表現(xiàn)了她的寂寞、失望和惆悵。又如溫庭筠《商山早行》里的這兩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叭僳E”和“板橋霜”之間雖然也沒有連接詞,但是這兩個意象的關系比較清楚:人的足跡留在板橋霜上?!半u聲”和“茅店月”的關系就不那么清楚了。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雞聲”是報曉的雞聲,“茅店月”是曉天的殘月,這兩個意象屬于同一個時間。另外,“雞聲”是從茅店傳來的,殘“月”也低掛在茅店的屋角上,耳聞的雞聲和目睹的殘月又是屬于同一個地點的。但是,也許不把“雞聲”和“茅店月”的關系固定下來更好。這句詩只不過借著一個聲的意象和一個色的意象的直接拼合,表現(xiàn)了一個早行旅人的孤獨感和空曠感。意象之間不確定的關系,正是留給讀者進行想象的余地。其他如“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一類例子不勝枚舉。中國古典詩歌的意象雖然可以直接拼合,意象之間似乎沒有關連,其實在深層上卻互相鉤連著,只是那起連接作用的紐帶隱蔽著,并不顯露出來。這就是前人所謂峰斷云連,辭斷意屬。也就是說,從象的方面看去好像是孤立的,從意的方面尋找卻有一條紐帶。這是一種內(nèi)在的、深層的聯(lián)系。意象之間似離實合,似斷實續(xù),給讀者留下許多想象的余地和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可能,因此讀起來便有一種涵泳不盡的余味。例如杜甫的“鉤簾宿鷺起,丸藥流鶯囀”,王安石奉為五字之???,它的好處就在于意象之間離合斷續(xù)的關系?!般^簾”和“宿鷺起”一寫自己,一寫宿鷺,表面看來沒有聯(lián)系,其實不然。這是同時發(fā)生的兩個動作,當詩人卷起簾子并把它鉤上的時候,看到宿鷺飛起。也許是鉤簾時驚動了宿鷺,也許不是。但簾的鉤起和鷺的飛起難道沒有一點類似的聯(lián)想嗎?“丸藥”和“流鶯囀”似乎也不相干,其實不然。詩人一邊團藥丸一邊聽到鶯啼,團藥丸時的觸覺和鶯啼圓囀的聽覺,也有一點類似。表面看來互相孤立的意象,在深層的意義上就這樣互相溝通著。傳為李白的詞《憶秦娥》,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這首詞的意象跳動很大,秦樓月,霸陵柳,樂游原,咸陽古道,漢家陵闕,光是地點就換了這么多,所以浦江清先生說是“幾幅長安素描的合訂本”。如果再問一句,把這些孤立的意象連在一起的線索是什么呢?我想就是對長安這座古都的憑吊,對古代文明的追懷,對盛世的留戀和對前途的惘然。作者仿佛是站在歷史長河中間的一座孤島上,正向著邈遠的時間與空間茫然地舉目四望,同時把他的一些破碎的回憶與印象編織成這首詞。除了這感情的線索之外,上闋“秦月樓”和下闋“音塵絕”各自的重復,也起了連接意象的作用。再舉一首溫庭筠的《更漏子》: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這首詞寫一個女子在春雨之夜,想念遠在邊塞的丈夫。上闋頭三句,用“柳絲”、“春雨”、“漏聲”寫出了春夜的悠長與寂寞。漏聲報時,應在室內(nèi),詞里說漏聲從花外傳來,這是那個女子夢回初醒時的錯覺,她把雨聲當成漏聲了。接著,詞的意象跳到“塞雁”、“城烏”和“畫屏金鷓鴣”。從邊塞到城樓,從城樓再到閨房,由遠及近,把不同地點的三個意象組織到一起。意象的跳躍是由漏聲(即雨聲)引起的,是漏聲驚起了塞雁,驚起了城烏,也驚起了金鷓鴣。鷓鴣是繡在畫屏上的,本不會飛,但在那女子的想象中,連它也隨著塞雁、城烏一起驚飛了。這些驚飛的鳥象征著她不安的心情。她是那樣容易為春雨驚動,所以在她的想象里,鳥兒也像自己一樣地不安。“塞雁”、“城烏”、“金鷓鴣”這三個孤立的意象,就這樣通過那女子的想象聯(lián)系在一起了。下闋先寫“香霧”,這芳香的、迷漫于閨閣內(nèi)外的薄霧,制造了一種夢幻的、朦朧的氣氛,和末句的“夢長君不知”恰好吻合。但直到最后,才出現(xiàn)那做夢的女子。她獨臥在床,繡簾低垂著,正癡迷地思念著遠在他鄉(xiāng)的丈夫。綜觀全詞,柳絲、春雨、漏聲、塞雁、城烏、金鷓鴣、香霧、簾幕、謝家池閣、紅燭、繡簾,這些意象看來好像沒有什么關連,卻都由最后一句中的那個“夢”聯(lián)系著,是她夢后的種種感覺。由夢串連起來的這些意象,把那女子的一片癡迷的印象很真實地表現(xiàn)了出來。四從意象組合的角度,我們可以對中國古典詩歌的一些傳統(tǒng)技巧獲得新的理解。先說比興。關于比興的定義及其區(qū)別,歷來眾說紛紜。鄭眾說:“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