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模型專練: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應用(原卷版+解析)_第1頁
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模型專練: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應用(原卷版+解析)_第2頁
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模型專練: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應用(原卷版+解析)_第3頁
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模型專練: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應用(原卷版+解析)_第4頁
2025年中考物理熱點模型專練: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應用(原卷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3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應用

目錄

題型一透鏡成不同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1

類型1透鏡成縮小實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1

類型2透鏡成放大實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3

類型3透鏡成虛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4

題型二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5

類型1凸透鏡成像的動態(tài)變化...............................................................5

類型2近視眼的形成原因及矯正.............................................................6

類型3遠視眼的形成原因及矯正.............................................................7

模型講解

題型一透鏡成不同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

【解題指導】

1、凸透鏡既能成實像,又能成虛像,判斷某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可以用觀察的方法區(qū)分,能用光屏承接的

是實像,不能用光屏承接的是虛像。凸透鏡成像時,實像和物體在鏡的兩側,虛像和物體在鏡的同側。。

2、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實像倒,居異側,虛像正,居同側,物近像遠像變大,焦點

以內(nèi)反變化。

3、解題技巧:物像異側是實像,物距大于相距是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像),物距小于相距是投影儀(成

倒立放大的像);物像同側是虛像,是放大鏡原理。

【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

透鏡成不同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

物距(U)像距(v)正倒大小虛實

u>2f2f>v>f倒立縮小實像

u=2fv=2f倒立等大實像

2f>u>fv>2f倒立放大實像

u=f---不成像

f>uv>u正立放大虛像

類型1透鏡成縮小實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

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時物距(u)大于兩倍焦距(u>2f);相距(v)在一倍焦距和兩倍焦距之間(2f>v>

f);照相機、眼睛的成像就是這個原理。

【例1】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將蠟燭、凸透鏡、光屏調試到如圖所示的位置;光屏中

心正好出現(xiàn)清晰的像(未畫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凸透鏡焦距為20cmB.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縮小的

C.燃燭燃燒變短,屏上像的位置會下降D.取走光屏,則凸透鏡不成像

【變式演練1】集體照相時,發(fā)現(xiàn)有些人沒有進入鏡頭,為了使全體人員都進入鏡頭,應采?。ǎ?/p>

A.人不動,照相機離人遠一些,鏡頭往里縮一些

B.人不動,照相機離人近一些,鏡頭往里縮一些

C.人不動,照相機離人遠一些,鏡頭往前伸一些

D.照相機和鏡頭都不動,人站近一些

【變式演練2】小光和小榮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機幫忙小彤同學拍照,照相機的鏡頭是一個(選填

“凸透鏡”或“凹透鏡”),照相機在底片上的像是—像(選填“虛”或"實”),洗出的底片分別為如圖中的

甲和乙,則小光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榮的一樣大,小光移動位置后再(選填“增大”或“減小”)鏡

頭到底片的距離。

【變式演練3】在圖中,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F(xiàn)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該像是、倒立的―

像。若保持圖中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移至光具座的“35厘米”刻度處,則應在___厘米刻度范圍

內(nèi)移動光屏尋找像(選填“60?70”或“大于70”)。

0cm1020304050607080901C0

類型2透鏡成放大實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

透鏡成倒立放大實像時物距(u)在一倍焦距和兩倍焦距之間(2f>u>f);相距(v)大于兩倍焦距(v>

2f);投影儀、幻燈機的成像就是這個原理。

【例2】一幅如圖甲的漫畫立在桌面上。小聰把一個裝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畫前,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透過水杯看到

漫畫中的老鼠變“胖”了,還掉頭奔向貓,如圖乙。小聰觀察分析:裝水的圓柱形玻璃杯橫切面中間厚,

邊緣薄,起到(填“平面鏡”“凸透鏡”或“凹透鏡”)的作用,使圖片橫向放大、顛倒,透過水杯

看到的是老鼠的實像,此時老鼠到玻璃杯的距離滿足(填"/<"<2",或“,/>2廣)。

甲乙

【變式演練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在光屏上呈

現(xiàn)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B.實驗所用的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16cm

C.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調,光屏上仍能看到燭焰清晰的像

D.若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凸透鏡更換成一個焦距更大的凸透鏡,則應將光屏向左移動適當

距離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變式演練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跟像到凸透鏡的距

離v之間的關系的圖像,判斷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

B.當”=15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當a=16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

D.物體從距凸透鏡10cm處移動到30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大

【變式演練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光屏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此時能在

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像,生活中根據(jù)此原理制成的

是(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A/

-?-----?-------?-----------------------

FF

V'

類型3透鏡成虛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

透鏡成正立放大虛像時物距(U)在一倍焦距以內(nèi)(u<f);相距(V)大于相距(v>u);物像同側,這是

放大鏡的成像原理。

【例3】如圖所示,人通過凸透鏡觀察到凸透鏡左側有一個燭焰的像,這個像是()

A.實像,放大的,正立的B.實像,縮小的,倒立的

C.虛像,縮小的,倒立的D.虛像,放大的,正立的

【變式演練1】取一個放大鏡,通過它看看近處紙上寫的字,再看看遠處的房屋樹木,你會發(fā)現(xiàn)通過放大鏡

看到的物體()

A.都和原物體完全一樣大小B.都和原物體一樣是正立

C.都比原物體要大一些D.有時會看到比原物體要小一些

【變式演練2】工匠師維護精密儀表時,在眼睛前戴一個凸透鏡,便于觀察儀表的細微之處。凸透鏡對光線

有作用;工匠師應使凸透鏡與儀表的距離控制在凸透鏡的(填“一倍焦距以內(nèi)”、“一倍

焦距到兩倍焦距之間”或“兩倍焦距以外”)。

【變式演練3】如圖所示,沿凸透鏡的主光軸放置一把刻度尺,發(fā)光點S上發(fā)出的三條光線“6、c射向凸

透鏡,其折射光線如圖所示。從圖上可以估測凸透鏡的焦距約為cm,發(fā)光點S所成的像是.

(填“實”或“虛”)像。

題型二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

【解題指導】

1、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會將光線推遲會聚成像,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會將光線提前會聚

成像。

2、近視眼:晶狀體凸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外界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前方,近視看近不看遠,晶厚聚

光視網(wǎng)前,凹透鏡來把光散,矯正近視不等閑。

3、遠視眼:晶狀體凸度過小或眼球前后徑過短,外界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后方,遠視看遠不看近,晶薄聚

光視網(wǎng)后,凸透鏡來把光聚,矯正遠視也能夠。

【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

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物距(U)像距(v)成像特點應用特點物、像關系

u>2f2f>v>f倒立、縮小、實像照相機、攝像機-物像異側

u=2fv=2f倒立、等大、實像精確測焦儀成像大小的分界點物像異側

2f>u>fv>2f倒立、放大、實像幻燈機、投影儀-物像異側

u二f-不成像強光聚焦手電筒成像虛實的分界點-

f>uv>u正立、放大、虛像放大鏡虛像在物體之后物像同側

類型1凸透鏡成像的動態(tài)變化

1、實像的變化:當物距減?。ㄎ矬w向透鏡靠近),像距逐漸增大,同時像變大。這可以概括為一句簡單易

記的口訣:物近一像遠、像變大;反之,物遠一像近、像變小。物體放在焦點之外(物距大于焦距),在

凸透鏡另一側成倒立的實像,實像有縮小、等大、放大三種,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實像越大。

2、虛像的變化:當物距增大(物體遠離透鏡),像距也逐漸增大,同時像逐漸變大。這同樣可以用一句簡

單易記的口訣概括:物遠一像遠、像變大;反之,物近一像近、像變小。物體放在焦點之內(nèi)(物距小于

焦距),在凸透鏡同一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虛像越小。

【例1】小明用凸透鏡甲、乙做光學實驗。他先用一“P”光源和凸透鏡甲、光具座、光屏做實驗,把它們放

在如圖1所示位置時,“尸’光源會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等大的像,再把凸透鏡乙正對著太陽光,調整

凸透鏡的位置,直至在白紙上觀察到一個最小亮點,測量凸透鏡光心到亮點的距離,如圖2所示。

凸透鏡乙

圖1中,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進行以下操作()

①凸透鏡甲和“尸”光源的位置都不動,光屏向右適當移動一段距離

②凸透鏡甲位置不動,“尸’光源向右適當移動一段距離,光屏向左適當移動一段距離

③“尸’光源和凸透鏡甲的位置都不動,把凸透鏡甲更換為凸透鏡乙,光屏向左適當移動一段距離

A.只有①是可行B.只有②是可行C.只有③是可行D.①②③都不可行

【變式演練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在調整好的光具座如圖所示位置分別放上蠟燭、凸透鏡、光屏時,

在光屏上看到的是等大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01020304050607080(cm)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30cmB.b點成像原理和投影儀相同

C.物體從b移到a過程在像會逐漸變大D.c點成像是在該點的右側

【變式演練2】小林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把蠟燭放在距透鏡30cm處時,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縮

小的像,此時的成像特點可應用于(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F(xiàn)將蠟燭遠離透鏡

方向移動10cm,要使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

【變式演練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處,將點燃的蠟燭放置在光

具座上29cm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再將蠟燭遠離凸透鏡,光屏應___(選

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才有可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又將蠟燭移至光具座上40cm處,

無論怎么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該凸透鏡焦距范圍的最大值小于cm。

類型2近視眼的形成原因及矯正

1、近視眼特點: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2、形成原因: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長,成像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如圖:

3、矯正方法:佩戴凹透鏡,使進入眼睛的光線發(fā)散一些后再通過晶狀體,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

【例2】信息化時代,長時間盯著屏幕會導致視力下降。某同學眼睛的成像原理如圖所示,此圖說明該問學

患上了(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需要用(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鏡片制成的眼

鏡進行矯正。

【變式演練1】現(xiàn)代生活中,手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長時間看手機屏幕,其中屬于近視眼的成因及

其矯正的是()

【變式演練2】如圖所示,關于近視眼和遠視眼成因及矯正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為近視眼,應配戴凸透鏡矯正

B.甲為近視眼,應配戴凹透鏡矯正

C.乙為近視眼,應配戴凸透鏡矯正

D.乙為近視眼,應配戴凹透鏡矯正

【變式演練3】張欣宇同學是近視眼,他所看到的物體的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填“前方”、“后方”或“正

中央”),他應佩戴用鏡制作的眼鏡進行矯正。

類型3遠視眼的形成原因及矯正

1、近視眼特點: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2、形成原因: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上太短,成像在視網(wǎng)膜的后方,如圖:

3、矯正方法:佩戴凸透鏡,使進入眼睛的光線會聚一些后再通過晶狀體,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

【例3】如圖所示,模擬了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像情況和矯正方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為近視眼,可佩戴丙圖的凸透鏡矯正

B.甲為遠視眼,可佩戴丁圖的凹透鏡矯正

C.乙為近視眼,可佩戴丁圖的凹透鏡矯正

D.乙為遠視眼,可佩戴丙圖的凸透鏡矯正

【變式演練1】如圖所示,將凸透鏡看作是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視網(wǎng)膜,燭焰看作是被眼睛觀

察的物體。拿一副近視眼鏡給“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現(xiàn)燭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

模糊。如果把近視眼鏡換成遠視眼鏡,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A.將蠟燭靠近凸透鏡

B.將光屏靠近凸透鏡

C.將光屏遠離凸透鏡

D.將光屏或蠟燭靠近凸透鏡

【變式演練2】小明同學將一凸透鏡正對一束平行光,可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所示,該凸透鏡的

焦距為cm。實驗中,小明保持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變,把點燃的蠟燭放在“15cm”刻度

線處,移動光屏,燭焰可在光屏上成倒立、(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像,生活中可

以利用這類透鏡來矯正_________(選填“近視”或“遠視”)眼的視力缺陷。

【變式演練3】如圖所示的四幅圖,有的能夠說明近視眼或遠視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給出了近視眼或遠視眼

的矯正方法。能夠說明遠視眼的成像原理的是_圖;表示矯正近視眼的是_____圖;正常眼的明視距

綜合應用

1.(2024.甘肅武威?二模)現(xiàn)代生活,智能手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長時間盯著手機屏幕,容易導致

視力下降。下列關于近視眼及其矯正的原理圖正確的是()

2.(2023?山東東營?中考真題)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及光屏處于如圖所

示的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5cm

B.圖中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的成像特點相同

C.燃燒的蠟燭不斷變短,光屏上成的像會下移

D.保持蠟燭與光屏不動,向左移動透鏡至合適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3.(2024?河南漂河.一模)小文在家中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把點燃的蠟燭正對凸透鏡時,墻上出現(xiàn)了一個倒

立、縮小、清晰的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墻上燭焰的像是虛像

B.墻上燭焰的像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C.燭焰與凸透鏡的距離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

D.若蠟燭遠離墻面,且將透鏡適當靠近墻面,則燭焰的像會變小

4.(2024?湖北.一模)如圖1,在裝有水的杯子里,小胡將一支鉛筆緊貼杯壁外豎直放置,觀察到鉛筆的像,

俯視圖如圖2所示。將鉛筆沿虛線向后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厚睛前

鉛筆

圖1圖2

A.鉛筆像一直變小B.鉛筆像一直變大

C.鉛筆像先變小后變大D.鉛筆像先變大后變小

5.(2024?江蘇鎮(zhèn)江?一模)如圖,燭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鏡主光軸上,此時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

A.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B.若將蠟燭移至10cm處,光屏向左移動可在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C.若將遠視眼鏡放在虛線位置,光屏向右移動可在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D.若換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鏡,僅向左或向右移動透鏡,光屏上都能成清晰的像

6.(2024?河北.模擬預測)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小明先將蠟燭和凸透鏡放在如圖所示的位置

(光屏未畫出),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再移動蠟燭、光屏繼續(xù)進行實驗,當蠟燭在

30cm刻度處時,光屏上恰好呈現(xiàn)燭焰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

B.照相機的原理與第一次的成像規(guī)律相同

C.將蠟燭放置在42cm刻度處時,移動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

D.蠟燭在30cm刻度處時,緊貼凸透鏡放置一近視鏡片,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現(xiàn)清晰的像,應向左移動

光屏

7.(2024陜西西安?二模)小明送給奶奶一張龍年郵票——“天龍行健”,奶奶借助放大鏡能夠清楚地欣賞到

郵票上的圖案,如圖所示。放大鏡的鏡片對光線具有.(選填“會聚”或“發(fā)散')作用;圖中郵票與放

大鏡之間的距離(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透鏡的1倍焦距,此時通過放大鏡看到的是郵票正

立、放大的.(選填“虛像”或“實像”)。

8,

8.(2024?山東濟寧?二模)濟寧高鐵站的進站通道如圖所示,識別系統(tǒng)的攝像機可以自動將鏡頭前1m處的人

臉拍攝成數(shù)碼照片上傳并識別。該攝像機鏡頭的焦距應.(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0cm,當

人遠離鏡頭時,他的像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9.(2024.甘肅定西?模擬預測)如圖,是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無人駕駛小巴車,它可以通過車上的攝像機和

激光雷達識別道路狀況。小巴車上的攝像機識別道路上的行人時,其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行人在攝

像機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縮小的..像。當小巴車遠離公交站牌時,站牌在攝像機感光元件上所成

的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0.(2024?云南楚雄?三模)實驗室備有甲、乙、丙三個凸透鏡,三個實驗小組分別用這三個凸透鏡探究凸

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當蠟燭到透鏡的距離都為12cm時,甲、乙、丙三個透鏡分別成縮小的實像、

放大的虛像、放大的實像,則這三個透鏡的焦距啟、久、在從大到小的順序是;生活中投影儀

成像特點與(選填“甲”“乙”或“丙”)小組相同。

11.(2024.遼寧鞍山?模擬預測)某小組探究平面鏡和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將光源和光屏分別豎直放置在水

平光具座上的A、C位置,B是AC的中點,如圖1所示。在A2之間朝向A觀察,看到的光源形狀如

圖2中的甲所示。

(1)當在圖1的8處豎直放置一塊平面鏡,鏡面朝向光源,小麗在A8之間觀察平面鏡中的像,觀察到的

是圖2中的(選填“甲”“乙”“丙”“丁”或“戊”);小明在8c之間觀察光屏,觀察到的是圖中的(選

填“甲”“乙”“丙”“丁”或“戊”);該現(xiàn)象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為像;

(2)此后,小亮將平面鏡更換為一個凸透鏡,恰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像,他在之間觀察光屏上的像。

小亮觀察到的是圖2中的(選填“甲”“乙”“丙”“丁”或“戊”);

(3)小亮又在圓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裝滿水,把如圖乙所示的一幅卡通圖片放在玻璃瓶的一側,透過玻璃

瓶可以看到那幅卡通圖片,如圖甲所示。如果把卡通圖片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遠處慢慢地移動,通

過玻璃瓶在選項中不能看到的像是圖的

12.(2024.云南昆明?一模)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甲乙丙

(1)實驗前應將凸透鏡、光屏和燭焰的中心調節(jié)到同一直線或同一高度上,這樣做的目的是為

了;

(2)小明用如圖甲所示的方法測量凸透鏡的焦距,則實驗中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cm;

(3)當裝置處于如圖乙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出現(xiàn)了一個清晰的像,這個像是倒立、(選填“放

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人們根據(jù)這個成像特點制成了(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

大鏡”);

(4)完成步驟(3)后,小明借來物理老師的眼鏡,并將其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由清

晰變模糊,向右移動光屏又發(fā)現(xiàn)清晰的像,說明老師的視力缺陷是(選填“近視”或“遠視”)

眼;

(5)隨著實驗的進行,蠟燭在光屏上的像如圖丙所示,要使成像繼續(xù)在光屏中央,應將凸透鏡向

(選填"上”或“下”)移動。

專題03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應用

目錄

題型一透鏡成不同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1

類型1透鏡成縮小實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14

類型2透鏡成放大實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17

類型3透鏡成虛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19

題型二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21

類型1凸透鏡成像的動態(tài)變化..............................................................21

類型2近視眼的形成原因及矯正............................................................24

類型3遠視眼的形成原因及矯正............................................................26

模型講解

題型一透鏡成不同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

【解題指導】

1、凸透鏡既能成實像,又能成虛像,判斷某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可以用觀察的方法區(qū)分,能用光屏承接的

是實像,不能用光屏承接的是虛像。凸透鏡成像時,實像和物體在鏡的兩側,虛像和物體在鏡的同側。。

2、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實像倒,居異側,虛像正,居同側,物近像遠像變大,焦點

以內(nèi)反變化。

3、解題技巧:物像異側是實像,物距大于相距是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像),物距小于相距是投影儀(成

倒立放大的像);物像同側是虛像,是放大鏡原理。

【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

透鏡成不同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

物距(U)像距(v)正倒大小虛實

u>2f2f>v>f倒立縮小實像

u=2fv=2f倒立等大實像

2f>u>fv>2f倒立放大實像

u=f---不成像

f>uv>u正立放大虛像

類型1透鏡成縮小實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

透鏡成倒立縮小實像時物距(u)大于兩倍焦距(u>2f);相距(v)在一倍焦距和兩倍焦距之間(2f>v>

f);照相機、眼睛的成像就是這個原理。

【例1】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將蠟燭、凸透鏡、光屏調試到如圖所示的位置;光屏中

心正好出現(xiàn)清晰的像(未畫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凸透鏡焦距為20cmB.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縮小的

C.熔燭燃燒變短,屏上像的位置會下降D.取走光屏,則凸透鏡不成像

【答案】B

【詳解】AB.據(jù)圖可知,此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實像,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此時物距大于二倍焦

距,像距處于一杯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圖中物距為

u=50.0cm-10.0cm=40.0cm

像距為

v=80.0cm-50.0cm=30.0cm

則根據(jù)物距和像距滿足的范圍是

40.0cm>2f

f<30.0cm<2f

解得15所<f<20a”,故A錯誤,B正確;

c.熔燭燃燒變短,此時蠟燭發(fā)出的光線與凸透鏡光心的連線向上移,即所成的像會上移,故c錯誤;

D.光屏只是用來承接像,且凸透鏡成像與有無光屏無關,此時物體與凸透鏡的距離不變,則仍然成像,

故D錯誤。

故選Bo

【變式演練1】集體照相時,發(fā)現(xiàn)有些人沒有進入鏡頭,為了使全體人員都進入鏡頭,應采?。ǎ?

A.人不動,照相機離人遠一些,鏡頭往里縮一些

B.人不動,照相機離人近一些,鏡頭往里縮一些

C.人不動,照相機離人遠一些,鏡頭往前伸一些

D.照相機和鏡頭都不動,人站近一些

【答案】A

【詳解】集體照相時,發(fā)現(xiàn)有些人沒有進入鏡頭,說明人像太大了,為了使全體人員都進入鏡頭,要減

小像的大小,同時增大物距,減小像距,也就是增大人和照相機的距離,同時減小鏡頭和膠片的距離,

也可以說是人不動,照相機離人遠一些,鏡頭往里縮一些,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變式演練2】小光和小榮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機幫忙小彤同學拍照,照相機的鏡頭是一個(選填

“凸透鏡”或“凹透鏡”),照相機在底片上的像是—像(選填“虛"或實’),洗出的底片分別為如圖中的

甲和乙,則小光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榮的一樣大,小光移動位置后再(選填“增大”或“減小”)鏡

頭到底片的距離。

【答案】凸透鏡實減小

【詳解】⑴照相機是根據(jù)凸透鏡成像原理制成的,故照相機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

[2]照相機拍照是根據(jù)物體位于凸透鏡兩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實像工作的,照相機在底片上的像是實

像。

[3]如圖中的甲和乙知,小光拍攝的照片比小榮的大。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規(guī)律,小光要使底片上的像與

小榮的一樣大時,相機與物體的距離增大一些,拍照時膠卷與鏡頭之間的距離減小一些。

【變式演練3】在圖中,凸透鏡的焦距為10厘米?,F(xiàn)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該像是、倒立的―

像。若保持圖中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移至光具座的“35厘米”刻度處,則應在___厘米刻度范圍

內(nèi)移動光屏尋找像(選填“60?70”或“大于70”)。

【答案】縮小實大于70

【詳解】⑴⑵當蠟燭位置位于20cm刻度線處時,物距為

H=50cm-20cm=30cmBPu>2f,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3]保持圖中透鏡的位置不變,改變蠟燭的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處,此時物距為

〃=50cm-35cm=15cm即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在二倍焦距之外,即光屏應在大于70cm

的刻度范圍。

類型2透鏡成放大實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

透鏡成倒立放大實像時物距(u)在一倍焦距和兩倍焦距之間(2f>u>f);相距(v)大于兩倍焦距(v>

2f);投影儀、幻燈機的成像就是這個原理。

【例2】一幅如圖甲的漫畫立在桌面上。小聰把一個裝水的玻璃杯放在漫畫前,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透過水杯看到

漫畫中的老鼠變“胖”了,還掉頭奔向貓,如圖乙。小聰觀察分析:裝水的圓柱形玻璃杯橫切面中間厚,

邊緣薄,起到(填“平面鏡”“凸透鏡”或“凹透鏡”)的作用,使圖片橫向放大、顛倒,透過水杯

看到的是老鼠的實像,此時老鼠到玻璃杯的距離滿足(填"/或“>27”)。

甲乙

【答案】凸透鏡f<u<2f

【詳解】口]圓柱形玻璃杯盛滿水,圓柱形玻璃杯中的水中間厚邊緣薄,形成水凸透鏡。

[2]由乙圖可知,此時的老鼠的像與甲圖中的老鼠相比,是放大的,左右顛倒的實像,所以此時的物距

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即

f<u<2f

【變式演練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蠟燭、凸透鏡、光屏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在光屏上呈

現(xiàn)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B.實驗所用的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16cm

C.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調,光屏上仍能看到燭焰清晰的像

D.若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凸透鏡更換成一個焦距更大的凸透鏡,則應將光屏向左移動適當

距離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C

【詳解】A.由圖可知,物距小于像距,則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根據(jù)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可

知,此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A錯誤;

B.由圖可知,物距為20.0cm,像距為30.0cm,凸透鏡成倒立、放大實像時,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

距之間,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即

y<20.0cm<2/'

30.0cm>2/

10.0cm</<15.0cm

故B錯誤;

C.根據(jù)光路是可逆的,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對調蠟燭和光屏,則物距大于像距,此時成倒立、縮小

的實像,故c正確;

D.若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凸透鏡更換成一個焦距更大的凸透鏡,凸透鏡會聚能力減弱,則

應將光屏向右移動適當距離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故D錯誤。

故選C。

【變式演練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跟像到凸透鏡的距

離v之間的關系的圖像,判斷正確的是()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

B.當a=15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當”=16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

D.物體從距凸透鏡10cm處移動到30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大

【答案】C

【詳解】A.當凸透鏡的物距等于像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物距等于2倍焦距,由圖可知,

當物距等于20cm時,像距也為20cm,可知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故A錯誤;

B.當M=15cm時,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故B錯誤;

C.當〃=16cm時,物距在一倍和兩倍焦距之間,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

故C正確;

D.物體從距凸透鏡10cm處移動到30cm處的過程中,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實像,由凸透鏡成

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像逐漸變小,故D錯誤。

故選Co

【變式演練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當燭焰、凸透鏡、光屏處于如圖所示的位置時,此時能在

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像,生活中根據(jù)此原理制成的

是(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答案】放大投影儀

【詳解】口]⑵從題圖中可以看出,蠟燭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根據(jù)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當

f<u<2f

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就是利用此規(guī)律制成的。

類型3透鏡成虛像時物距與相距的的關系

透鏡成正立放大虛像時物距(U)在一倍焦距以內(nèi)(u<f);相距(V)大于相距(v>u);物像同側,這是

放大鏡的成像原理。

【例3】如圖所示,人通過凸透鏡觀察到凸透鏡左側有一個燭焰的像,這個像是()

A.實像,放大的,正立的B.實像,縮小的,倒立的

C.虛像,縮小的,倒立的D.虛像,放大的,正立的

【答案】D

【詳解】由題意可知,凸透鏡所成的像和物體在同一側,則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虛像,故ABC不

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變式演練11取一個放大鏡,通過它看看近處紙上寫的字,再看看遠處的房屋樹木,你會發(fā)現(xiàn)通過放大鏡

看到的物體()

A,都和原物體完全一樣大小B,都和原物體一樣是正立

C.都比原物體要大一些D.有時會看到比原物體要小一些

【答案】D

【詳解】通過放大鏡看近處紙上寫的字時,由于“<力會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凸透鏡是放大鏡;

再看看遠處的房屋樹木時,由于會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變式演練2】工匠師維護精密儀表時,在眼睛前戴一個凸透鏡,便于觀察儀表的細微之處。凸透鏡對光線

有作用;工匠師應使凸透鏡與儀表的距離控制在凸透鏡的(填“一倍焦距以內(nèi)”、“一倍

焦距到兩倍焦距之間”或“兩倍焦距以外”)。

【答案】會聚一倍焦距以內(nèi)

【詳解】[1]由“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將發(fā)生偏折,且經(jīng)過凸透鏡焦點”可知,凸透鏡對光

線有會聚作用。

[2]配戴一個凸透鏡的目的是便于觀察儀表的細微之處,即凸透鏡要成正立放大的像,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

律可知,應將凸透鏡與儀表的距離控制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nèi)。

【變式演練3】如圖所示,沿凸透鏡的主光軸放置一把刻度尺,發(fā)光點S上發(fā)出的三條光線服6、c射向凸

透鏡,其折射光線如圖所示。從圖上可以估測凸透鏡的焦距約為cm,發(fā)光點S所成的像是—

(填“實”或“虛”)像。

【詳解】口]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于主光軸上的某一點,

這一點叫做凸透鏡的焦點,從這一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由圖可知,。光線是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

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5.00cm?

[2]由圖可知,此時物距等于%2.00cm,則此時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據(jù)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可知,此時

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題型二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

【解題指導】

1、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會將光線推遲會聚成像,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會將光線提前會聚

成像。

2、近視眼:晶狀體凸度過大或眼球前后徑過長,外界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前方,近視看近不看遠,晶厚聚

光視網(wǎng)前,凹透鏡來把光散,矯正近視不等閑。

3、遠視眼:晶狀體凸度過小或眼球前后徑過短,外界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后方,遠視看遠不看近,晶薄聚

光視網(wǎng)后,凸透鏡來把光聚,矯正遠視也能夠。

【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

凸透鏡成彳像的應用

物距(U)像距(v)成像特點應用特點物、像關系

u>2f2f>v>f倒立、縮小、實像照相機、攝像機-物像異側

u=2fv=2f倒立、等大、實像精確測焦儀成像大小的分界點物像異側

2f>u>fv>2f倒立、放大、實像幻燈機、投影儀-物像異側

u=f-不成像強光聚焦手電筒成像虛實的分界點-

f>uv>u正立、放大、虛像放大鏡虛像在物體之后物像同側

類型1凸透鏡成像的動態(tài)變化

1、實像的變化:當物距減?。ㄎ矬w向透鏡靠近),像距逐漸增大,同時像變大。這可以概括為一句簡單易

記的口訣:物近一像遠、像變大;反之,物遠一像近、像變小。物體放在焦點之外(物距大于焦距),在

凸透鏡另一側成倒立的實像,實像有縮小、等大、放大三種,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實像越大。

2、虛像的變化:當物距增大(物體遠離透鏡),像距也逐漸增大,同時像逐漸變大。這同樣可以用一句簡

單易記的口訣概括:物遠一像遠、像變大;反之,物近一像近、像變小。物體放在焦點之內(nèi)(物距小于

焦距),在凸透鏡同一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虛像越小。

【例1】小明用凸透鏡甲、乙做光學實驗。他先用一“尸”光源和凸透鏡甲、光具座、光屏做實驗,把它們放

在如圖1所示位置時,“月”光源會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等大的像,再把凸透鏡乙正對著太陽光,調整

凸透鏡的位置,直至在白紙上觀察到一個最小亮點,測量凸透鏡光心到亮點的距離,如圖2所示。

圖1中,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進行以下操作()

①凸透鏡甲和“歹”光源的位置都不動,光屏向右適當移動一段距離

②凸透鏡甲位置不動,“尸’光源向右適當移動一段距離,光屏向左適當移動一段距離

③“小’光源和凸透鏡甲的位置都不動,把凸透鏡甲更換為凸透鏡乙,光屏向左適當移動一段距離

A.只有①是可行B.只有②是可行C.只有③是可行D.①②③都不可行

【答案】C

【詳解】由圖1可知,“F”光源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等大的像,此時

u-v-20.0cm

根據(jù)

u=v=2/

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即2/=20.0cm,故該凸透鏡的焦距/=10.0cm。

A.若凸透鏡甲和“F”光源的位置都不動,此時"=20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v=u=2f,即

光屏的位置應該不動,①不可行,故A錯誤;

B.凸透鏡甲位置不動,“F”光源向右適當移動一段距離,此時物距減小,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

像遠像變大”,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向右適當移動一段距離,②不可行,故B錯誤;

CD.由圖2可知,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點是凸透鏡的焦點,

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凸透鏡的焦距,所以凸透鏡乙的焦距是6cm,小于凸透鏡甲的焦距;“F”光源和凸

透鏡甲的位置都不動,把凸透鏡甲更換為凸透鏡乙,此時凸透鏡的焦距變小,對光的會聚能力增強,

會將光線提前會聚成像,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左適當移動一段距離,③可行,故C

正確,D錯誤。

故選C。

【變式演練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在調整好的光具座如圖所示位置分別放上蠟燭、凸透鏡、光屏時,

在光屏上看到的是等大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01020304050607080(cm)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30cmB.b點成像原理和投影儀相同

C.物體從b移到a過程在像會逐漸變大D.c點成像是在該點的右側

【答案】B

【詳解】A.由上圖可知,物距

W7=40cm-10cm=30cm

像距

v=70cm-40cm=30cm

因在光屏上看到的是等大的像,故有

ui-v=30cm=2/,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15cm

故A錯誤;

B.物體在6點的物距

i/2=40cm-15cm=25cm

因為

f<U2<2f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成像原理和投影儀相同,故B正確;

C.物體從6移到。過程中,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故C錯誤;

D.物體在c點的物距

z?=40cm-30cm=1Ocm

因為

U3<f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像與物在凸透鏡的同側,即在該點的左側,故D錯誤。

故選B。

【變式演練2】小林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把蠟燭放在距透鏡30cm處時,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縮

小的像,此時的成像特點可應用于(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F(xiàn)將蠟燭遠離透鏡

方向移動10cm,要使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

【答案】照相機靠近

【詳解】⑴把蠟燭放在距透鏡30cm時,物距為30cm,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縮小的像,貝黑〉多此時的

成像特點可應用于照相機。

[2]現(xiàn)將蠟燭向遠離透鏡方向移動10cm,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小,則要使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倒

立的像,應將光屏靠近透鏡方向移動。

【變式演練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中,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處,將點燃的蠟燭放置在光

具座上29cm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再將蠟燭遠離凸透鏡,光屏應___(選

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才有可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又將蠟燭移至光具座上40cm處,

無論怎么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該凸透鏡焦距范圍的最大值小于cm。

【答案】靠近21

【詳解】口]凸透鏡成實像時,像與物體移動方向相同。故蠟燭遠離凸透鏡,像會靠近凸透鏡,所以光

屏應靠近凸透鏡,才有可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⑵將點燃的蠟燭放置在光具座上29cm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此時物距為21cm,

說明焦距最大值小于21cm;將蠟燭移至光具座上40cm處,無論怎么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

燭焰清晰的像,此時物距等于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