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高考專題突破:古詩詞鑒賞12類新穎試題強化訓練
學校:姓名:班級:考號:
一、擬寫題目類
(本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詩詞,按要求回答問題。
阮郎歸?
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阮郎歸?
趙彥端
歲寒堂下兩株梅,商量先后開。春前日繞一千回,花來春未來。
冰可斷,玉堪裁,寒空無暖埃。為君翻動臘前酷,酒醒香滿懷。
L(3分)下列對這兩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南園春半踏青時”點明時間、地點、事件,“花露重,草煙低”描繪了清麗和煦的暮春之景。
B.“春前日繞一千回”表現(xiàn)詞人渴盼花開之情,“冰可斷,玉堪裁”寫出了梅花高潔脫俗的特點。
C.“畫堂雙燕歸”反襯女主人公的寂寞心境,“酒醒香滿懷”則飽含作者對梅花的喜愛之情。
D.歐詞深于言情,情思宛轉(zhuǎn),語言清麗婉約;趙詞內(nèi)容兼具理趣,語言剛健清雅。
2.(6分)出版社計劃編輯一本《宋詞選讀》,在收錄這兩首詞時,希望為它們各擬一個貼切的題目,以便更好地理
解和欣賞。擬提供兩組備選題目,你認為選擇哪組更合適,請結合文本闡述理由。
第一組:《春半》《寒梅》第二組:《南園春思》《寒梅詠懷》
二、寫畫不言畫好處
(本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詠屏風
袁恕己
綺閣云霞滿,芳林草樹新。
鳥驚疑欲曙,花笑不關春。
山對彈琴客,溪留垂釣人。
請看車馬客,行處有風塵。
3.(3分)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歌詠的是一個山水畫屏風,畫面中有云霞、草樹、花鳥和人物等。
B.本詩與杜甫的《春望》都以擬人手法寫花鳥,但寄寓的情感不相同。
C.頷聯(lián)寫花兒開放,但“不關春”,詩人以此暗示屏風所畫并非春景。
D.尾聯(lián)的“車馬客”與頸聯(lián)中的人物形成對比,抒寫了詩人的隱逸情懷。
4.(6分)這首詩“題畫而不言畫”,完全采用題詠真山真水的寫法,請簡要談談這樣寫的好處。
三、場景變換的作用
(本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小題。
滿庭芳?次舊韻,答蔡州王道濟大夫見寄
葉夢得
一曲離歌,煙村人去,馬頭微雪新晴。隔年光景,回首近清明。斷送殘花又老,春波凈、湖水初平。誰重到,
雕闌盡日,遙想畫橋橫。
高城。凝望久,何人為我,重唱余聲。問桃李如今,幾處陰成。老去從游似夢,尊前事、空有經(jīng)行。猶能記,
殷勤寄語,多謝故人情。
5.(3分)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馬頭微雪新晴”以簡練的筆觸勾勒送別友人時的場景,營造出離別的清冷氛圍。
B.又近清明,殘花再次凋零,春水漲平,詞人以自然景物的變化寫出時光流逝之感。
C.詞人夢想自己老去時,依然還可以和朋友結伴同游,共飲美酒,暢聊當年往事。
D.“多謝故人情”以懇切的語言收束全詞,呼應標題,表達了對深情厚誼的珍視。
6.(6分)詞中空間場景不斷變換,對表達情感有何作用?請談談你的理解。
四、詞曲句子比較
(本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憶江上吳處士工注】
賈島
閩國揚帆去,蟾蛛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椀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注】處士:指隱居不入仕的人。
7.(3分)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中的“蟾除虧復圓”句,既表示友人離開已經(jīng)很長時間了,又暗含懷念之意。
B.頷聯(lián)寫朋友離開長安后的情景:強勁的秋風從渭水那邊吹來,長安落葉遍地,顯出一派蕭瑟的景象,借以表
現(xiàn)友人離去后作者寂寞而凄冷的心情。
C.頸聯(lián)回憶過去與朋友聚會的情景:在一個雷雨交加、寒氣逼人的晚上,兩人聚在一起,歡敘友情。尾聯(lián)是希
望從“海云端”那兒得到朋友的一些消息。
D.“蘭槎”句中的“蘭槎”,指用木蘭樹做的槳,這里代指船?!笆狻笔恰疤厥?,不一般”的意思。
8.(6分)本詩頷聯(lián)是歷來為人稱道的名句。白樸在元雜劇《梧桐雨》中化用為“西風渭水,落日長安”。你更欣賞哪
句?請結合詩句簡要說明。
五、詩詞情感比較
(本題9分)閱讀下面的詩詞,完成下面小題。
和宋小堂方伯《卜居》次韻(其二)
清?劉繹
瞥眼風光想習池,舊時王謝燕能知。
泥痕偶印飛鴻跡,窗影空隨野馬吹。
觴詠有緣賓客在,琴■書無恙子孫宜。
平泉綠野人爭羨,獨愛黃花晚節(jié)時。
醉花陰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注】宋小墅,名延春,曾任云南布政使、云貴總督,后上疏乞歸,住乾嘉名臣戴衢亨舊宅,日與友人吟詩
自娛。方伯:明清時對布政使的尊稱。
9.(3分)下列對這兩首詩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劉詩以通俗易懂、質(zhì)樸無華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寧靜而富有詩意的生活圖景。
B.劉詩頸聯(lián)化用“一觴一詠”“樂琴書以消憂”兩個典故,寫出主人的高雅志趣。
C.李詞緊扣一個"愁''字來寫景和敘事,結尾又用“銷魂”二字強化了愁的深重。
D.李詞體現(xiàn)了“物皆著我之色彩”的特點,薄霧濃云、玉枕紗廚等飽含詞人心情。
10.(6分)劉詩和李詞都有“黃花”這個意象,表達的情感是否相同?請簡要分析。
六、相同季節(jié)不同意象
(本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暮春
[宋]陸游
忙里偷閑慰晚途,春來日日在東湖。
憑欄投飯看魚隊,挾彈驚鴉護雀雛。
俗態(tài)似看花爛X曼,病身能斗竹清灌。
一樽是處成幽賞,風月隨人不用呼。
暮春
[元]黃庚①
寂寞園林三月時,客中幾度見春歸。
柳眉綠皺鶯無語,花臉紅銷蝶倦飛。
節(jié)物暗催雙鬢老,功名長與寸心違。
百年身世成何事,回首西山又落暉。
【注】①黃庚:字星甫,天臺(今屬浙江)人,宋末元初詩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yè)。元初”科目不行,
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長期客居越中王英孫、任月山家中。
11.(3分)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陸詩描寫了暮春時節(jié)詩人經(jīng)常忙里偷閑到東湖看魚群、護雀雛的場景,細節(jié)生動。充滿生活意趣。
B.黃詩開篇以三月園林的孤單冷清襯托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又見春歸的惆悵傷感,為全詩奠定了沉抑的基調(diào)。
C.陸詩尾聯(lián)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示有酒到處都能成為幽雅的風景,清風明月不用呼喚就相隨。
D.黃詩尾聯(lián)中“回首”一詞有兩層含義,一是指回頭看見西山落日余暉的風景,一是回顧反思自己的一生。
12.(6分)陸詩的頷聯(lián)和黃詩的頷聯(lián)均以暮春景象寄寓情志,但意象選擇與情感內(nèi)涵并不相同。請簡要分析。
七、哲理的不同表達方式
(本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襄邑道中
陳與義①
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
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
悟道詩②
某尼
近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隴頭云。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注】①陳與義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詩尊杜甫,推崇蘇軾,號為“詩?、诒驹娺x錄于宋代羅大經(jīng)創(chuàng)
作的一部文言軼事小說《鶴林玉露》。
13.(3分)下列對兩首詩中“云”意象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陳詩“云不動”的錯覺,源于船、云同向運動的速度一致,暗合相對運動原理。
B.陳詩中的“云”與“飛花”“榆堤”構成一幅清新的畫面,是詩人閑適心境的投射。
C.尼詩“隴頭云”是踏遍山嶺追尋春光的實景,意境浪漫夢幻,語言明快活潑。
D.尼詩以“尋春”為主線,通過“踏破云”的艱辛與“嗅梅”的輕松形成張力。
14.(6分)兩首詩均蘊含哲理,但表現(xiàn)手法不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八、形象+哲理
(本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自遣,
【唐】杜荀鶴
粉食粗衣隨分過,堆金積帛欲如何。
百年身后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
自遣
【宋】張耒
浮世榮枯理易觀,不勞重取朽龜鉆。
直應桃李繁華日,便把荊榛寂寞看。
【注】①自遣:自我排遣、寬慰。
15.(3分)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粉食粗衣”和“堆金積帛”形成了對比,詩人對這兩種生活看法不同。
B.“百年”是人老去世的婉辭。此句意謂人們死去之后,都將歸于黃土。
C.“榮枯”指人世的盛衰,與白居易詩“一歲一枯榮”中的“枯榮”不一樣。
D.“朽龜”即龜甲,古人常以龜甲占卜。此句意在表現(xiàn)詩人反對迷信的態(tài)度。
16.(6分)這兩首詩都是在議論說理,但又都借助了形象。請對此簡要分析。
九、營造意境方法
(本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納蘭性德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huán),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17.(3分)下列對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與納蘭性德《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的理解與賞析,錯誤
的一項是()
A.李商隱詩中“畫樓西畔桂堂東”描繪出宴會場所的華麗,為全詩奠定了浪漫基調(diào),與納蘭詞中“燕子依然,軟
踏簾鉤說”所營造的冷清氛圍截然不同。
B.兩首詩詞都運用了對比手法,李詩以“身無彩鳳雙飛翼”與“心有靈犀一點通”作對比,突出情感的復雜;納蘭
詞用月的圓缺對比,強化聚散無常之感。
C.從情感抒發(fā)來看,李詩借回憶宴會場景委婉表達對女子的情感,而納蘭詞則通過“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
雪為卿熱”直抒對亡妻的眷戀。
D.意象選取上,李詩多用“星辰”“靈犀”等自然意象,納蘭詞多用“天上月”“雙棲蝶”等帶有神話色彩的意象,二
者都使詩詞富有意境美。
18.(6分)分析兩首詞“隔”與“不隔”的意境營造手法。
十、相同意象不同作用
(本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
題春江漁父圖
楊維楨
一片青天白鷺前,桃花水泛住家船。
呼兒去換城中酒,新得槎頭縮項編。
漁父詞二首(其一)
趙孟3演
渺渺煙波一葉舟,西風落木五湖秋。
盟鷗鷺,傲王侯,管甚笏魚不上鉤。
19.(3分)下列對詩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楊詩前兩句再現(xiàn)畫中青天白鷺、桃花流水的春景,為下文換酒慶收獲的情景作鋪墊。
B.趙詞中數(shù)詞的使用、凸顯了漁父的遺世獨立與秋江的遼闊深邃,豐富了詩歌的意境。
C.這兩首詩詞意象豐富、畫面感強,注重通過多個意象的疊加來表現(xiàn)漁父的生活情趣。
D.楊詩語言流暢自然,以白描手法為主;趙詞注重煉字煉句,平實之中盡顯典雅明麗。
20.(6分)這兩首詩詞的最后一句都寫到了魚這一意象,其作用有何不同?
十一、典故用意
(本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詩,完成小題。
戲題小雀捕飛蟲畫扇(甲)
宋?黃庭堅
小蟲心在一啄間,得失與世同輕重。
丹表妙處不可傳,輪扁斫輪如此用。
題子瞻墨竹(乙)
宋?黃庭堅
眼入毫端寫竹真,枝掀葉舉是精神。
因知幻化出無象①,問取人間老斫輪。
【注】①無象:沒有畫像的白紙或白絹。
21.(3分)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題目著一“戲”字,表達對畫中小雀捕飛蟲這一生活瞬間的思考,讓人回味無窮。
B.乙詩第一句借“毫端”二字指出竹子的細節(jié)部分,贊嘆了蘇子瞻所畫竹子的細膩逼真。
C.甲詩前二句筆觸細膩,寫出小蟲的心思集中于啄食間,和世人一樣看重自己的得失。
D.乙詩第三句說明畫作是在白絹上畫出來的,奧妙在于畫家胸有成竹,化無形為有形。
22.(6分)《莊子?天道》中記載,輪扁是一位斫車輪的能工巧匠。兩首詩都化用“斫輪”的典故,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其-tb用m思O
十二、相同意象不同意蘊
(本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和同年李子西通判①
楊萬里
走馬看花拂綠楊,曲江同賞牡丹香。
向來年少今俱老,君拜監(jiān)州我作郎。
北闕②小遲③蒼玉佩,南征聊制斐荷裳。
病身只作家山夢,徑菊詩葩兩就荒。
[注]①李子西曾贈詩五首,楊萬里同作五首應和。楊萬里與李子西同于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考中進
士。②北闕:宮禁或朝廷的別稱。③小遲:稍微遲緩。
23.(3分)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生動盎然的春日圖,而“走馬看花”四個字卻流露出詩人匆忙觀賞而心不在焉的狀態(tài)。
B.頷聯(lián)運用對比,寫曾經(jīng)的熱血少年如今已經(jīng)步入老年,友人擔任監(jiān)州之職,自己則是一名郎官。
C.“美荷裳”借用屈原《離騷》中“制美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的典故,表達了對高潔品質(zhì)的贊美及對理想
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D.尾聯(lián)以“病身”實寫處境,以“家山夢”虛寫夢境,虛實結合,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獨及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24.(6分洞是寫“菊”,本詩末句與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中的“菊”有著不同的意蘊,請簡要
分析。
2025屆高考專題突破:古詩詞鑒賞12類新穎試題強化訓練答案詳解
一、擬寫題目類
1.A
2.(一)我認為第一組《春半》《寒梅》更合適。
歐詞開篇直接寫“南園春半踏青時”,后面的所見所感皆圍繞“春半踏青”展開?!按喊搿本珳矢爬嗽~中所描繪的特定
時間和情境。
趙詞開篇寫“歲寒堂下兩株梅”,接著描述了等待梅花開放的過程以及梅花冰清玉潔的品質(zhì)?!昂贰睖蚀_抓住了詞的
核心意象,能夠讓讀者快速了解詞的主要內(nèi)容。
(二)我認為第二組《南園春思》《寒梅詠懷》更合適。
歐詞以“南園春半”開篇,描寫的是一位女子踏青時的所見,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相思之情,《南園春思》既可統(tǒng)領寫
景,又可表達情思。
趙詞“冰可斷,玉堪裁”突出梅的凌寒之姿,末句“酒醒香滿懷”升華詠懷之意,《寒梅詠懷》既點明了詞作的核心意象,
又蘊含了詞人的情感。
AJ“花露重,草煙低’描繪了清麗和煦的暮春之景”錯?!盎吨兀轃煹汀泵枥L的是清新淡雅的早春之景。從詞中“南
園春半踏青時”“青梅如豆柳如眉”等詞句可看出此時是春半,即早春時節(jié)。
故選Ao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示例(一)第一組《春半》《寒梅》更合適。
歐詞開篇“南園春半踏青時”,“春半”一詞直接將時間鎖定,整首詞圍繞這一時節(jié)寫景敘事。隨后“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等詞句,圍繞“春半”寫青梅剛剛長成豆粒大小,柳枝纖細如美人之眉,白晝逐漸變長,
蝴蝶翩跑飛舞,露水濃重,春草如煙般低垂。在這樣的時間背景下,人物“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女子在
春日踏青、蕩秋千后感到慵懶困倦,回到畫堂時雙燕歸來,這種生活場景與春半時節(jié)的氛圍緊密相連。所以,“春
半”不僅精準概括了時間,更串聯(lián)起了整首詞的景物描寫和情境動,成為理解歐詞內(nèi)容的關鍵切入點。
趙詞“歲寒堂下兩株梅,商量先后開”,開篇寫出核心意象“寒梅”,后續(xù)內(nèi)容始終圍繞寒梅展開?!按呵叭绽@一千回,
花來春未來”,生動展現(xiàn)了詞人在梅樹開花前,每日繞樹徘徊,急切盼梅的心情?!氨蓴?,玉堪裁,寒空無暖?!?
通過對寒梅生長環(huán)境的描寫,進一步刻畫寒梅不畏嚴寒、冰清玉潔的品質(zhì)。最后“為君翻動臘前酷,酒醒香滿懷”,
詞人因寒梅而翻動臘酒,飲酒后酒香與梅香交融滿懷。無論是景物描寫、詞人的情感表達還是行為活動,都圍繞寒
梅展開,讓讀者看到題目就能快速把握詞作的主要內(nèi)容。
示例(二)第二組《南院春思》《寒梅詠懷》更合適。
歐詞中,開篇'南園春半踏青時”的“南園”明確了地點,詞人圍繞南園,細致描繪了春半時節(jié)的美景,這是“南園春思”
中“南園春”的體現(xiàn)。而“思”字則深入揭示了詞的情感內(nèi)核,“秋千慵困解羅衣”一句,表面寫女子蕩秋千后困倦解衣
的行為,實則暗含女子內(nèi)心的寂寞與情思?!澳蠄@春思”將南園的春景與女子內(nèi)心復雜的情思緊密結合,既統(tǒng)領了詞
作中對南園春景的描寫,又深入表達了詞作的情感主旨。
趙詞以“寒梅”為核心意象,“冰可斷,玉堪裁,寒空無暖?!保~人借寒梅生長在嚴寒的環(huán)境中,以冰和玉來形容寒
梅,實則是在贊美寒梅高潔不屈的品質(zhì),同時也是借寒梅自喻,表達自己對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向往?!昂吩亼选奔?/p>
明確了詞作的核心意象,又準確傳達出詞人借寒梅抒發(fā)情懷的主旨。
二、寫畫不言畫好處
3.C
4.①把畫中景當作真山真水來寫,以實寫虛,使畫面更加逼真,產(chǎn)生更強的代入感,突出畫作技藝高妙。
②題畫而似寫真山水,避免直接描寫畫面細節(jié),更注重通過畫面引發(fā)的聯(lián)想和情感,拓展了讀者的想象空間。
③有利于詩人情志的融入,寄托對遠離塵俗的向往,有意味雋永的藝術效果。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
C.“詩人以此暗示屏風所畫并非春景”錯誤,“花笑不關春”是說屏風上的花在微笑,這種美好并非僅僅因為春天的緣
故,而是屏風畫作技藝高超,將花描繪得生動鮮活,“不關春”是說無論現(xiàn)實中是不是春天,屏風中的花都會開,并
不是暗示屏風所畫并非春景。
故選Co
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表達技巧的能力。
①使畫面更逼真,突出畫作技藝:把畫中的景物當作真實的山水來描寫,比如詩中對云霞、草樹、花鳥、山水以
及人物活動的細致描繪,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以實寫虛,使得屏風上的畫面更加栩栩如生,給人很強的代入感,
從而突出了這幅山水畫技藝的高超,仿佛真實的山水一般。
②拓展想象空間:如果直接描寫畫面細節(jié),可能會局限讀者的想象。而這種題畫似寫真山水的寫法,避免了對畫面
的直白描述,更側(cè)重于通過描寫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讀者可以根據(jù)詩人的描述,在腦海中構建出更豐富、更廣闊的畫
面,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而不是僅僅局限于詩人所看到的畫面細節(jié),從而拓展了想象空間。
③利于融入情志,意味雋永:詩人在描寫山水和人物活動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情感和志趣融入其中。通過對寧靜山
水間彈琴、垂釣的隱逸生活的描繪,以及與塵世中“車馬客”的對比,表達了對遠離塵俗、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這
種將情志自然地融入對山水的描寫中的方式,使得詩歌不只是對畫作的簡單題詠,更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雋永
的藝術效果,讓讀者在欣賞詩歌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追求。
三、場景變換的作用
5.C
6.①開篇從過去煙村送別朋友的場景,轉(zhuǎn)換到眼前晚春花謝場景,再到回憶中與朋友雕欄畫橋同游的場景,最后
落筆在現(xiàn)實中的高城場景;②場景的變換形成今昔對比,又虛實相生;③強化了詞人的孤獨之感,表達出對朋友
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5.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C.“老去從游似夢”并非夢想老去時與朋友同游,而是感慨如今自己已衰老,回想往昔與友人同游的時光,恍如夢境
般遙遠模糊。
故選C。
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①從“煙村送別”到“晚春傷懷”的時空跳躍。開篇“一曲離歌,煙村人去,馬頭微雪新晴”直擊過往送別場景,隨后筆
鋒陡轉(zhuǎn)至“斷送殘花又老,春波凈、湖水初平”的眼前景,自然引出對舊游的追憶。從“回憶同游”到“現(xiàn)實凝望”的虛
實交織?!罢l重到,雕闌盡日,遙想畫橋橫”轉(zhuǎn)向?qū)ν襞c友人共賞雕欄畫橋的回憶,虛寫中蘊含對舊日歡聚的眷戀;
下闋“高城。凝望久”則回歸現(xiàn)實,詞人獨立高城、極目遠眺,實寫中滿是無人共賞的孤寂。
②昔日送別、共游的“熱鬧”與今日殘花、獨望的“冷清”形成對比,虛寫回憶與實寫現(xiàn)實交織,突出物是人非的滄桑
感與對故人的思念。
③場景流動中,孤獨感從離別時的離散逐漸聚焦為高城獨處的寂寥,同時借時光變遷的場景(如“殘花又老”“桃李
陰成”),強化對時光流逝、舊情難續(xù)的感慨。
四、詞曲句子比較
7.D
8.(示例一)原句好?!扒镲L”“落葉”描繪出深秋時節(jié)長安城蕭瑟、冷落的氛圍,意象開闊、疏朗。“生”“滿”從動態(tài)
反襯冷清、寂寞。
(示例二)改句好?!拔黠L”“落日”點出時節(jié)慘淡,襯托作者悲愁的心境。去掉動詞之后,詩句用列錦手法將意象疊
加,增加了讀者聯(lián)想想象的空間。西風肅殺,落日籠罩全城,意境深沉、雄渾。
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詩歌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能力。
D:“殊,是,特殊,不一般’的意思”錯誤。詩的最后兩句是說,由于朋友坐的船還沒見回來,只好遙望遠天盡處的海云,
希望從那兒得到吳處士的一些消息。所以“殊”為“猶”“還”的意思。
故選D。
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①原句好?!扒镲L”強調(diào)時節(jié)是深秋,更添蕭瑟之感,“落葉”則是強勁“秋風”之下的結果,兩句描繪出深秋時節(jié)長安
城蕭瑟、冷落的氛圍,意象開闊、疏朗。“生渭水”強調(diào)秋風吹動渭水蕩漾的場景,而“滿長安”則描寫出落葉翻飛,
灑滿長安的景象,“生”“滿”從動態(tài)反襯出友人走后長安城的冷清、寂寞。
②改句好?!拔黠L”強調(diào)時節(jié)寒涼,“落日”點出時節(jié)慘淡,更顯凄涼冷寂,襯托作者悲愁的心境。該句去掉動詞之后,
僅?!拔黠L”“渭水”“落日”“長安”等名詞,詩句用列錦方式將這些意象疊加,更有畫面感,增加了讀者聯(lián)想想象的空
間。而這樣一副西風肅殺,落日籠罩全城的畫面,使得意境深沉、雄渾。
五、詩詞情感比較
9.A
10.不同。
①劉詩中“獨愛黃花晚節(jié)時”,“黃花”象征著高潔的晚節(jié)。詩人通過贊美黃花在晚節(jié)之時的美好姿態(tài),表達自己對高
潔品質(zhì)的喜愛與追求,體現(xiàn)出一種堅守晚節(jié)、不隨波逐流的人生態(tài)度。
②李詞中“人比黃花瘦”,“黃花”襯托出詞人的憔悴。詞人在重陽佳節(jié)思念親人,內(nèi)心憂愁。以黃花的清瘦來比自己
因相思而消瘦的體態(tài),突出了詞人深深的相思之愁和孤獨寂寞之感。
【導語】劉繹詩描繪寧靜高雅生活,化用典故展現(xiàn)志趣;李清照詞以“愁”貫穿,借“黃花”抒孤寂之情。兩詩均以景
寓情,風格各異,卻都展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思緒與情感。
9.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
A.“劉詩以通俗易懂、質(zhì)樸無華的語言”錯誤。劉詩語言典雅,并非通俗易懂、質(zhì)樸無華。詩中運用了諸多典故,如
“習池”“舊時王謝”等,營造出一種富有文化底蘊和詩意的氛圍。
故選Ao
10.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意象以及思想感情的能力。
不同。
①“平泉綠野人爭羨,獨愛黃花晚節(jié)時”,劉詩描寫人們爭相羨慕宋小墅如平泉綠野般的居所,但自己卻獨愛象征晚
節(jié)高潔的黃花(菊花)。詩人說“獨愛”,表明對這種品質(zhì)的特別推崇。友人新居寧靜而富有詩意,友人的志趣高雅
而不俗,詩人通過贊美黃花在晚節(jié)之時的美好姿態(tài),表達自己對高潔品質(zhì)的喜愛與追求,體現(xiàn)出一種堅守晚節(jié)、不
隨波逐流的人生態(tài)度。
②李詞中“人比黃花瘦”,“黃花”襯托出詞人的憔悴。李清照筆下的黃花是“瘦”,其實是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
詞人在重陽佳節(jié)思念親人,內(nèi)心憂愁。以黃花的清瘦來比自己因相思而消瘦的體態(tài),突出了詞人深深的相思之愁和
孤獨寂寞之感。
六、相同季節(jié)不同意象
11.C
12.陸詩:頷聯(lián)選取“魚隊”“鴉”“雀雛”等意象,描繪了春日里充滿生機活力的場景,表達詩人在忙碌生活中忙里偷
閑、享受生活樂趣的心情,體現(xiàn)出一種閑適愉悅之情。
黃詩:頷聯(lián)選取“柳眉綠皺”“鶯無語”“花臉紅銷”“蝶倦飛”等意象,描繪暮春時節(jié)柳殘花敗鶯蝶困乏的景象,借景抒
情,表達詩人客居他鄉(xiāng),感慨時光流逝、功業(yè)無成的惆悵和悲傷之情。
1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C.“比喻”錯誤。尾聯(lián)并未使用比喻手法,而是只運用了擬人手法,將風月擬人化,表示清風明月不用互換就相隨。
故選C。
1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景物形象、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陸詩頷聯(lián),“憑欄投飯看魚隊”選取“欄桿”“魚食”“魚群”等意象,展現(xiàn)閑適的喂魚場景;“挾彈驚鴉護雀雛”選取“彈
弓”“鴉,,“雛雀,,等意象,表現(xiàn)保護弱小的行為。通過喂魚、護雀等生活細節(jié),體現(xiàn)詩人對自然生靈的關愛,展現(xiàn)閑適
自得的心境。整體看,選擇的都是充滿生機的意象,情感基調(diào)輕松愉悅,體現(xiàn)了詩人雖處暮年卻仍保持積極樂觀的
生活態(tài)度,傳達出詩人晚年遠離政治紛爭,享受田園生活的愉悅之情。
黃詩選擇了“綠皺的柳眉”“無語的鶯”和“紅銷的花臉”“倦飛的蝶”四個意象。“柳眉綠皺”“花臉紅銷”這兩個意象以擬人
化的手法描繪了暮春時節(jié)的凋零之景。柳眉綠皺,暗示著春天的即將逝去,花兒紅銷,則進一步渲染了這種凄涼氛
圍。詩人以此暗喻自己容顏的衰老與時光的流逝?!苞L無語”“蝶倦飛”,鶯兒無語,蝶兒倦飛,既寫出了春意闌珊的
寂靜與蕭瑟,也寄托了詩人客居他鄉(xiāng)、身心俱疲的孤寂與倦怠。情感上,黃詩以“柳皺”“花銷”暗喻容顏的衰老與時
光的流逝,同時結合“鶯無語”“蝶倦飛”的動物意象,寄托了詩人客居他鄉(xiāng)、身心俱疲的孤寂與倦怠。暮春凋零之景
與人生遲暮之感相融,使得黃詩流露出一種深重的哀婉與無奈。詩人回顧自己的一生,感嘆功名的蹉昵與歲月的無
情,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感慨與憂傷。
七、哲理的不同表達方式
13.C14.①陳詩以動靜結合、對比的手法揭示相對性哲理。詩人通過“臥看滿天云不動”的錯覺與“云與我俱東”
的真相形成反差,闡釋“動與靜相對存在”的辯證觀。②尼詩以象征、反襯手法暗示內(nèi)在頓悟的哲理。通過“踏破隴
頭云”的外在追尋象征執(zhí)著,“春在枝頭”的內(nèi)在發(fā)現(xiàn)象征本真,一路艱辛反襯頓悟之喜,揭示“真理近在咫尺,無需
外求”的禪理。
13.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C.尼詩“踏破隴頭云”的意境并非“浪漫夢幻”,而是通過艱辛的外求歷程與瞬間的頓悟形成禪宗“漸修頓悟”的理性對
比,語言質(zhì)樸含蓄。
故選C。
1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①陳詩前兩句“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以“飛花”“船行”“風動”渲染動態(tài)場景;后兩句“臥看滿天云不動”
聚焦靜態(tài)觀察,形成“動一靜”畫面切換。“云不動”的視覺錯覺(主觀感受)與“云與我俱東”的客觀事實(實際運
動)形成對比。詩人以行船中云“靜”與“動”的矛盾,揭示運動的絕對性與靜止的相對性——看似靜止的云實則與船
一同向東行進,二者相對靜止卻相對于岸堤運動,體現(xiàn)“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辯證關系,暗合物理學中參考系的
原理。
②尼詩“尋春”象征對真理、本心的追尋;“芒鞋踏破隴頭云”以“跋涉之艱”象征外求的執(zhí)著與迷茫。“春在枝頭”則以
花開枝頭的鮮活意象,暗示真理無需遠求,本就存在于身邊。“踏破隴頭云”的艱辛(外求之苦)與“笑拈梅花嗅”
的輕松(頓悟之喜)形成反襯,以過程的曲折凸顯頓悟的豁然開朗。詩中通過“尋春不得一歸來偶得”的敘事,揭示
真理(或本心)不假外求的禪理——世人常舍近求遠、執(zhí)著于外在追尋,卻不知真理(如春天、自性)早已在眼前,
頓悟只需反觀內(nèi)心、回歸本真。
八、形象+哲理
15.D
16.①杜詩諷喻世人,不要過于計較財富的多少和地位的高低,因為不管是貧者還是富人,是高官還是百姓,死后
都只留下一丘墳墓。詩人通過“一丘土”這一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對人生貧富的理解;
②張詩認為,人世的盛衰、窮達之理都很容易理解,無須通過占卜來預測。詩人通過桃李繁花似錦終會變成荊榛遍
地的形象,生動地表達了對人生窮達的看法。
1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綜合理解和賞析能力。
D.“意在表現(xiàn)詩人反對迷信的態(tài)度”錯誤?!案∈罉s枯理易觀,不勞重取朽龜鉆”是說事物的興衰更迭都很容易看透,
不需要像古人那樣費盡心機去使用龜殼進行占卜。是對世人不必過分進行占卜的,直面人世榮枯的告誡,與反對迷
信無關。
故選D。
1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中的形象、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
題干中的關鍵詞有兩個,一是“議論說理”,一是“借助形象”,答題時圍繞這兩個方面進行作答即可。
杜詩:本詩借助人生終歸要化為的“一丘土”的形象,告訴我們不必過分計較“貧富高低”。無論是“糊食粗衣”的簡陋
清苦生活,還是“堆金積帛”的富貴奢侈生活;無論是富者,還是貧者;無論是地位高的人,還是地位低的人,最終
都會歸于黃土,進而諷喻世人,不要過分地追求和計較物質(zhì)財富的多寡,不要過分地汲汲于名利地位的營求。
張詩:本詩出現(xiàn)的形象為“桃李”的“荊榛”,桃李是繁華燦爛的,荊榛是寂寞荒涼的,人生有繁華若桃李的時候,但
繁華落盡,只落得寂寞的荊榛。通過這種形象的變化讓我們感悟到了生命的無常與世事的變幻,讓我們體現(xiàn)到了世
事的榮枯、人生的窮達是那樣的顯而易見,根本占卜預測。
九、營造意境方法
17.D
18.(1)李詩。①“隔”:"身無彩鳳雙飛翼”寫無法相伴,“隔座送鉤”等體現(xiàn)同室卻無法直接交流,營造距離感。②“不
隔”:“心有靈犀一點通”表明心靈相通,回憶場景的意象傳遞情感無阻滯。
(2)納蘭詞。①“隔”:月的圓缺象征聚散,“塵緣容易絕”點明生死相隔。②“不隔”:直抒對亡妻深情,如“不辭冰
雪為卿熱”,借燕子實景與思念融合,情感無隔膜。
17.本題考查學生綜合理解和賞析古代詩歌的能力。
D:“靈犀,等自然意象……,雙棲蝶,等帶有神話色彩的意象”錯?!靶浅健睂儆谧匀灰庀螅办`犀”并非自然意象,而是
源于古代文化典故。傳說犀牛角中有白紋如線,貫通兩端,感應靈異,常被用來比喻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默契。納蘭
詞中“天上月”是自然意象,“雙棲蝶”雖有美好寓意,但并非帶有神話色彩的意象。
故選D。
1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古詩的表達技巧的能力。
(1)李詩。①“隔”:"身無彩鳳雙飛翼”用“彩鳳雙飛”的意象來象征戀人間的親密無間,但“身無”二字卻表明詩人與
所愛之人無法像彩鳳那樣并肩飛翔,暗示了兩人之間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障礙,營造出一種物理上的距離感;“隔座
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兩句描述了宴會上的游戲場景,雖然身處同一空間,但“隔座”與“分曹”卻暗示了人與
人之間的界限,即使近在咫尺,也難以直接交流情感,進一步強化了距離感。
②“不隔”:“心有靈犀一點通”通過“靈犀一點通”的意象,表達了詩人與所愛之人雖然身處異地,但心靈卻能夠相通
無阻,彼此的情感能夠跨越時空的界限,達到高度的契合;詩中通過“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等回憶性
場景的描繪,將詩人與所愛之人共度的美好時光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些意象不僅生動形象,而且情感真摯,能夠直
接觸動讀者的心靈,使情感傳遞無阻滯。
(2)納蘭詞。①“隔”:詞中以“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huán),昔昔都成玦”開篇,用月的圓缺變化來象征戀人間的
聚散離合,暗示了兩人之間難以長久相守的無奈與悲哀;而“塵緣容易絕”這句詞直接點明了生死相隔的殘酷現(xiàn)實,
使得詞中表達的情感更加沉重而哀傷。
②“不隔”:詞中多次直接表達對亡妻的深情與思念,如“不辭冰雪為卿熱”,這種直白的情感表達使得詞中情感真摯
而強烈,能夠直接觸動讀者的心靈;詞中以“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等實景描繪,將燕子與思念之情相融合,使得
情感表達更加生動而具體,讓情感無隔膜。
十、相同意象不同作用
19.D
20.(1)楊詩中的魚是漁人的勞動成果,表現(xiàn)了漁父豐收的喜悅以及詩人對漁家生活的向往之情。
(2)趙詞借魚來象征著身外之物,凸顯了漁父超然物外、閑淡自適、不為外物所累的精神境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3周年紀念日全文
- 《函數(shù)與它表示法》第二課時課件
- 求職三峽會計崗位必 備面試題庫
- 人美版課標解讀
- 幼兒園工作匯報材料
- 新熱點職位測試題:公務員面試題實戰(zhàn)與解析版
- 熱力環(huán)境地理講解
- 平移趣味游戲講解
- 通信技術崗位核心認識
- 2024學年江蘇如皋市高一語文上學期10月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蛟川書院分班測試題及答案
- 飛機數(shù)字孿生與預測性維護集成
- 2025《煤炭購銷合同》
- 2025年行政執(zhí)法證考試必刷題庫與答案
- 基孔肯雅熱防控知識考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機關事業(yè)單位技能資格考試-文秘資料技師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5卷套題【單項選擇題100題】)
- 吉林化工(危險化學品)、醫(yī)藥企業(yè)電氣設備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指南
- 勞動用工考試試題及答案
- 護理消毒液的配置
- 2024墻面原位加固修復技術規(guī)程
- 《漢服發(fā)展史》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