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題PAGEPAGE1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地理試題第Ⅰ卷(選擇題,共45分)一、本卷共18小題。每小題2.5分,共45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下左圖示意世界某區(qū)域等壓線分布。下右圖為該地區(qū)特有的猴面包樹,其形態(tài)適用當?shù)丨h(huán)境。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此時圖中四地天氣多陰雨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該地區(qū)特有的猴面包樹最可能分布在()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D2.B【解析】【1題詳析】讀圖,結合等壓線分布可知,④吹偏西風,西風從海洋帶來大量水汽到陸地,可能形成陰雨天氣,D正確;①③位于高壓脊,天氣晴朗,AC錯誤;②吹偏南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比較干燥,不容易形成降水,B錯誤。故選D?!?題詳析】猴面包樹主要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qū),其巨大的樹干可以儲存大量水分以應對干季缺水的環(huán)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③位于熱帶沙漠氣候區(qū),②位于熱帶草原氣候區(qū),④位于地中海氣候區(qū),因此該地區(qū)特有的猴面包樹最可能分布在②,B正確,ACD錯誤,故選B。下圖陰影部分為人類活動重要集中區(qū)。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受風暴潮影響較大的區(qū)域()A.甲 B.乙 C.丙 D.丁4.油輪從波斯灣到青島港,能看到油輪經(jīng)過其附近海域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5.生物是土壤成土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成土過程中生物作用微弱的地區(qū)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3.C4.A5.B【解析】【3題詳析】風暴潮是由強風引起的海水異常升降現(xiàn)象。讀圖可知,丙位于墨西哥灣沿岸,夏秋季節(jié)颶風活動頻繁,帶來狂風、暴雨、風暴潮等災害性天氣,C正確;甲位于臺灣島西岸,乙位于尼羅河三角洲,丁位于法國南部沿海,受風暴潮的影響都較小,ABD錯誤。故選C?!?題詳析】從波斯灣到青島港經(jīng)過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孟加拉灣-馬六甲海峽-南海-臺灣海峽,結合上題判斷可知,只有甲可能看到油輪。故選A。【5題詳析】根據(jù)四個地點的位置判斷可知,甲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乙地屬于熱點沙漠氣候,丙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丁地屬于地中海氣候。甲、丙、丁三地植被生長旺盛,生物作用強烈,而乙地氣候干旱,植被稀疏,成土過程中生物作用微弱。故選B。印度西南部阿拉伯海沿岸分布一條狹長的沙壩,沙壩內(nèi)側海域發(fā)育形成了潟湖(如下圖)。一年中某時段內(nèi),海水漫過沙壩向潟湖傾瀉,而后在短時間里潟湖水又漫過沙壩發(fā)生“灌?!钡默F(xiàn)象,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6.當海水漫過沙壩現(xiàn)象發(fā)生時,當?shù)厥⑿酗L是()A.東北季風 B.西南季風 C.西北季風 D.東南季風7.該區(qū)域利于“潟湖水灌海”發(fā)生的主要條件是()A.山地低緩 B.洋流規(guī)模大 C.河流眾多 D.湖水鹽度高8.能看到“海水漫沙壩”、“潟湖水灌?!爆F(xiàn)象的月份為()A.3月 B.6月 C.9月 D.12月【答案】6.B7.C8.B【解析】【6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印度西南部阿拉伯海沿岸夏季受西南季風可知,冬季受東北季風控制,CD錯誤;潟湖位于沙壩的東側,當海水漫過沙壩現(xiàn)象發(fā)生時因盛行偏西風,即西南季風,B正確,A錯誤。故選B?!?題詳析】結合上題可知,當海水漫過沙壩現(xiàn)象發(fā)生時,當?shù)卣迪募?。而后在短時間里潟湖水又漫過沙壩發(fā)生“灌?!钡默F(xiàn)象,說明“潟湖水灌?!钡默F(xiàn)象也出現(xiàn)在夏季。印度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該地盛行西南季風,降水豐富,河流徑流量大,眾多河流注入潟湖的水量大,使?jié)暫簧仙?,發(fā)生“潟湖水灌?!钡默F(xiàn)象,C正確;山地低緩不利于河流水快速注入瀉湖,A錯誤;瀉湖較為封閉,受洋流影響小,B錯誤;次數(shù)注入湖泊的淡水較多,湖水鹽度較低,D錯誤。故選C?!?題詳析】能看到“海水漫沙壩”、“潟湖水灌?!爆F(xiàn)象的月份應為西南季風影響的初始時期,3月和12月還沒有受西南季風控制,AD錯誤;6月西南季風開始影響一度,先出現(xiàn)“海水漫沙壩”、后隨著入湖徑流增多,出現(xiàn)“潟湖水灌?!爆F(xiàn)象,B正確;9月雨季已經(jīng)持續(xù)幾個月,湖泊水位較高,不會出現(xiàn)“海水漫沙壩”現(xiàn)象,C錯誤。故選B。位于美洲大陸最東端的拉布拉多半島(如下圖),湖泊、沼澤眾多,有“高原湖泊”之稱。屬于前寒武紀時期古陸臺。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9.拉布拉多半島中部分布眾多湖泊,其形成原因是()A.冰川侵蝕成湖 B.地殼斷裂下陷 C.火山口儲積水 D.滑坡成堰塞湖10.拉布拉多半島中南部的自然帶為()A.苔原帶 B.落葉闊葉林帶 C.針葉林帶 D.溫帶草原帶11.甲海域冬季漁業(yè)作業(yè)常遭遇的天氣狀況()A.臺風頻襲 B.冰山漂移 C.狂風暴雨 D.海霧頻發(fā)【答案】9.A10.C11.D【解析】【9題詳析】讀圖可知,拉布拉多半島緯度高,氣溫低,冰川分布廣,中部分布眾多湖泊是因受冰川侵蝕形成的洼地積水成湖,A正確;拉布拉多半島位于北美洲東部,屬于板塊內(nèi)部,地殼穩(wěn)定,因此不易出現(xiàn)地殼斷陷和火山活動,BC錯誤;該地為古陸臺,地勢起伏較小,滑坡災害少,D錯誤;故選A?!?0題詳析】讀圖可知,拉布拉多半島中南部位于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區(qū),對應的自然帶為亞寒帶針葉林帶,故選C?!?1題詳析】甲海域位于寒、暖流交匯處,易形成海霧,不利于漁業(yè)生產(chǎn),D正確;臺風為形成于熱帶、副熱帶海洋的強熱帶低壓,甲海域緯度高,因此不受臺風影響,不會出現(xiàn)狂風暴雨,AC錯誤;冰山漂移不是天氣狀況,B錯誤;故選D。地區(qū)水資源缺乏影響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和居民生活,缺水主要分水質型缺水和資源型缺水。下圖為某區(qū)域調水線路圖,該區(qū)域盛產(chǎn)蔬菜和水果。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2.圖示缺水區(qū)的類型及調水方向()A.水質型缺水、南水北調 B.水質型缺水、北水南調C.資源型缺水、南水北調 D.資源型缺水、北水南調13.該區(qū)域盛產(chǎn)優(yōu)質蔬菜和水果主要原因()A.暖流增溫 B.光照條件好 C.雨熱同期 D.洪澇災害少【答案】12.D13.B【解析】【12題詳析】讀圖可知,該區(qū)域位于北美洲西海岸,城市眾多,水資源需求量大,但降水的時空分布不均,導致資源型缺水,該區(qū)域40°N以北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均勻,水資源豐富,40°N以南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水資源短缺,故為北水南調,故選D。【13題詳析】調入?yún)^(qū)為地中海氣候,該區(qū)域盛產(chǎn)優(yōu)質蔬菜和水果主要原因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B正確,C錯誤;該區(qū)域沿岸為寒流,A錯誤;洪澇災害少不是盛產(chǎn)優(yōu)質蔬菜和水果的原因,D錯誤。故選B。新疆牧民在冬、夏牧場之間季節(jié)性的轉場。下圖為新疆某地甲、乙牧場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4.圖中關于兩地牧場的敘述,正確的是()A.兩地均為夏牧場 B.兩地均為冬牧場C.甲為夏牧場,乙為冬牧場 D.甲為冬牧場,乙為夏牧場15.牧民轉場常常沿一條條支流線路上下山,圖中轉場線路最合適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6.新疆牧民有季節(jié)轉場放牧的傳統(tǒng),其影響主要因素是()A.水熱 B.光照 C.風向 D.水源【答案】14.D15.C16.A【解析】【14題詳析】讀圖可知,甲牧場海拔較低,乙牧場海拔較高,結合所學知識,夏季牧場選擇在海拔較高的乙地,冬季牧場選擇在海拔較低的甲地,故選D?!?5題詳析】由材料可知,牧民轉場常常沿一條條支流線路上下山,讀圖可知,③處為谷地,可能分布有河流;②處為山脊,①處與④處為山坡,沒有河流分布。故選C。【16題詳析】新疆牧民在冬、夏牧場之間季節(jié)性的轉場,是受地形因素的影響,不同海拔處水熱條件不同,牧草生長程度不同,故選A。尤卡坦半島終年受信風帶控制。沿海地區(qū)海陸風影響大,東部海岸海風更強。夏季某時段海風登陸時,遇到陸地上穩(wěn)定的信風,徘徊不前形成鋒面,為沿海地區(qū)帶來一定降水。下圖示意尤卡坦半島位置和地形。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7.與西部海岸相比,造成尤卡坦半島東部海岸離岸風較弱的原因是()A.信風強度大 B.海陸風強度大 C.信風與海風疊加 D.信風與陸風疊加18.在尤卡坦半島上形成的鋒面應為()A. B. C. D.【答案】17.D18.A【解析】【17題詳析】讀圖,結合經(jīng)緯網(wǎng)和大氣環(huán)流可知,該地受東北信風控制,東北信風對于西海岸是離岸風,對于東海岸是向岸風,而海風主要在白天出現(xiàn),由海洋吹向陸地,而夜間以陸風為主,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即信風與海陸風的疊加情況不同。與西部海岸相比,造成尤卡坦半島東部海岸離岸風較弱的原因是夜間從西側吹來的陸風和從從東側吹來的東北信風相遇,二者疊加大大削弱了尤卡坦半島東部海岸離岸風,D正確。ABC錯誤,故選D。【18題詳析】根據(jù)上題分析可知,形成海風鋒的海風是從海洋上吹來,該地緯度較低,氣團性質溫暖、潮濕。因此,海風的性質是暖濕;西海岸是東北信風的背風海岸,有陸地加熱,因此,東北信風性質是熱干。當性質不同的氣團相遇會形成鋒面,表現(xiàn)為西側的暖濕海風向東運動,東側的熱干信風向西運動,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二、綜合分析題。(共55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坡∪簫u(如圖)大部分地區(qū)干燥少雨,氣候涼爽、多霧??坡∪簫u上有唯一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企鵝,是南極大陸上的原始企鵝隨著海流最終漂流到這里進而定居下來。企鵝白天一般在水中尋找食物,夜晚它們才回到陸地上。觀測表明,近年來厄爾尼諾事件頻繁發(fā)生,極大地影響了科隆群島的氣候特征。當水溫變化時企鵝會游到更遠水域尋找食物。(1)南極大陸的原始企鵝隨著____、____洋流漂流到科隆群島。(2)說明科隆群島上氣候涼爽、多霧的原因。(3)厄爾尼諾爆發(fā)年份,分析在1月科隆群島的企鵝需到更遠的海域尋找食物的原因?!敬鸢浮浚?)西風漂流秘魯寒流(2)受秘魯寒流降溫作用的影響,使島上氣候涼爽;多山地,海拔較高海洋廣闊,海氣相互作用強,水汽充足,暖空氣遇到秘魯寒流,水汽凝結霧;東南信風將霧吹到科隆群島。(3)1月份氣壓帶風帶南移,赤道逆流隨之南移,加上東南信風的減弱水溫上升,削弱了上升補償流,秘魯寒流減弱導致營養(yǎng)鹽類減少,科隆群島附近魚類減少?!窘馕觥俊拘?詳析】南極大陸的原始企鵝隨著西風漂流和秘魯寒流的影響漂流到科隆群島。西風漂流是南半球環(huán)繞南極洲的廣闊海域內(nèi),受西風帶影響而形成的,可將南極企鵝帶至南美洲西海岸地區(qū)。秘魯寒流是南美洲的冷海水沿著南美洲西海岸向赤道流動,秘魯寒流流過秘魯和厄瓜多爾等地,將南極洲的企鵝攜帶至科隆群島?!拘?詳析】霧形成的條件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依據(jù)圖文材料可知,科隆群島位于赤道附近,受到較強的太陽輻射,但由于受秘魯寒流降溫作用的影響,使得島上氣候保持涼爽;科隆群島地形以山地為主,海拔較高,海洋廣闊,海氣相互作用強,水汽充足;當暖空氣遇到秘魯寒流帶來的冷空氣時,水汽凝結形成霧。此外,由于科隆群島位于東南信風的迎風面,東南信風將霧吹到科隆群島,使得島上多霧?!拘?詳析】厄爾尼諾現(xiàn)象導致海水溫度升高,會影響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在厄爾尼諾年份,由于赤道附近海水溫度異常升高,導致秘魯寒流減弱,1月份氣壓帶風帶南移,赤道逆流隨之南移,加上東南信風的減弱,使得水溫上升,進一步削弱了上升補償流。這些因素導致秘魯沿海的上升流減弱,使得營養(yǎng)鹽類減少,進而影響魚類和鳥類等海洋生物的生存。因此,科隆群島附近魚類資源減少,企鵝需要游到更遠的海域尋找食物。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鸬貚u主島略呈三角形,西部和南部山地為安第斯山脈余脈,雪線高度僅500~800米,現(xiàn)代冰川發(fā)育,海岸線曲折,多峽灣,北部和東部覆蓋著第四紀冰川沉積和火山灰礫。南部和西部無遮蔽地帶僅有苔蘚和矮木,中部有落葉山毛櫸林,北部平原覆蓋叢生草本植物。下圖示意火地島位置。(1)說出火地島南部和西部有苔蘚和矮木分布的氣候條件。(2)從海一氣相互作用角度,解釋德雷克海峽狂濤巨浪的原因。(3)從風影響的角度,分析火地島西側形成曲折海岸線的外力作用。(答案用思維構建呈現(xiàn))【答案】(1)緯度較高,寒流影響,氣溫較低,熱量不足;終年受盛行西風影響,降水量大,晴天少,光照不足,生長環(huán)境冷濕;風力強勁,適合苔蘚矮林匍匐貼地生長。(2)位于西風帶,風向穩(wěn)定,吹動海水運動;海峽狹管效應明顯,風速增大,使海浪加大增高,形成巨浪。(2)該區(qū)域位于西風帶,盛行西北風,火地島西側為山地地形,西部迎風坡降水較多,流水侵蝕嚴重;地處西風帶,沿岸風浪大,海水侵蝕作用強;高山處冰川發(fā)育,冰川運動侵蝕地表成溝谷,海水上漲形成峽灣。【解析】【小問1詳析】火地島南部和西部有苔蘚和矮木分布的氣候條件從熱量、光照、降水等角度考慮;火地島南部和西部緯度較高,受寒流(西風漂流)影響,氣溫較低,熱量不足;當?shù)匚挥谀习肭虻氖⑿形黠L帶,終年受盛行西風影響,降水量大,晴天少,光照不足,生長環(huán)境冷濕;盛行西風帶風力強勁,適合苔蘚矮林匍匐貼地生長。【小問2詳析】德雷克海峽狂濤巨浪主要考慮風帶與地形的影響;德雷克海峽位于西風帶,風向穩(wěn)定,吹動海水運動;讀圖可知,海峽狹管效應明顯,西風受地形的影響,風速增大,使海浪加大增高,形成巨浪?!拘?詳析】由題干信息可知,從風影響的角度作答;結合緯度位置,該區(qū)域位于西風帶,盛行西北風,火地島西側為山地地形,西部位于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降水較多,流水侵蝕嚴重;地處西風帶,沿岸風浪大,海水侵蝕作用強,海岸線曲折;高山處冰川發(fā)育,降雪量大,冰川運動侵蝕地表成溝谷,海水上漲形成峽灣,形成曲折海岸線。思維構建如下: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阿特拉斯山脈位于非洲西北部,主峰海拔4165米。新生代時期構造運動促使阿特拉斯山脈形成,阿特拉斯山區(qū)自然風光獨特,山頂終年積雪,使山脈東南和西北兩側形成截然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下圖示意為阿特拉斯山及周邊地區(qū)。(1)阿特拉斯山脈的隆起引起該區(qū)域地貌的變化,分析地貌變化對區(qū)域氣候特征差異的影響。(2)分析阿特拉斯山脈不斷隆起使積雪厚度增加的原因?!敬鸢浮浚?)阿特拉斯山脈隆起后,呈東北﹣西南走向。該山脈西北側盛行西風受地形抬升作用影響,降水較多;該山脈東南側處于背風坡,形成炎熱、干燥的氣候特征;該山脈高差較大,引起水熱變化,氣候垂直差異顯著。(2)山脈隆起在迎風坡降雪豐富;海拔升高,氣溫低,存雪時間較長;使山地地形多樣,山谷或地勢和緩處積雪量大,累積厚度增大?!窘馕觥俊拘?詳析】由材料可知,阿特拉斯山脈位于非洲西北部,新生代時期構造運動促使阿特拉斯山脈形成,阿特拉斯山脈隆起后,呈東北-西南走向,結合氣壓帶與風帶,該山脈西北側盛行西風受地形抬升作用影響,降水較多;該山脈東南側處于背風坡,形成炎熱、干燥的氣候特征;該山脈主峰海拔4165米,山地高差較大,引起水熱變化,氣候垂直差異顯著。【小問2詳析】山脈隆起影響氣溫與降水,積雪的覆蓋范圍;山脈隆起使得高差變大,迎風坡降雪豐富,積雪量增大;海拔升高,氣溫低,存雪時間較長;山脈隆起使山地地形多樣,山谷或地勢和緩處積雪量大,累積厚度增大。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K湖泊位于安第斯山脈群山環(huán)繞的構造盆地中,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漲落,且終年不凍。馬鈴薯性喜冷涼、光照好,其地下薯塊需要疏松透氣的環(huán)境。湖周圍的耕地是第安人培植馬鈴薯的原產(chǎn)地。湖岸地區(qū)地形平坦,保存有大量古代農(nóng)耕遺跡,包括相互交織的人工堆土高臺(臺田)、人工水渠等農(nóng)耕系統(tǒng)工程。下圖為K湖的位置圖、湖附近降水量圖和“臺田”耕作示意圖。(1)分析湖周圍的耕地適宜馬鈴薯生長的氣溫條件。(2)從土壤水分的角度,說明“臺田和水渠”耕作方式是如何實現(xiàn)馬鈴薯高產(chǎn)的。【答案】(1)海拔高,氣溫較低,適宜馬鈴薯性生長的冷涼條件;空氣稀薄,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質積累;夜晚氣溫低,不利于病蟲繁殖生長,病蟲害少。(2)高臺增加土壤厚度,排除土壤中多余的水分,使土壤變得深厚疏松,利于馬鈴薯塊根生長;水渠雨季排洪水,減少土壤水分,防洪澇災害;干旱時提供灌溉水源,防止土壤缺水,減少干旱災害發(fā)生?!窘馕觥俊拘?詳析】由材料可知,K湖泊位于安第斯山脈群山環(huán)繞的構造盆地中,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漲落,且終年不凍,海拔高,氣溫較低,馬鈴薯性喜冷涼,適宜馬鈴薯性生長的冷涼條件;海拔高,空氣稀薄,晝夜溫差大,光照好,有利于有機質積累;夜晚氣溫低,不利于病蟲繁殖生長,病蟲害少,馬鈴薯品質好?!拘?詳析】由材料可知,馬鈴薯性喜冷涼、光照好,其地下薯塊需要疏松透氣的環(huán)境。高臺增加土壤厚度,排除土壤中多余的水分,使土壤變得深厚疏松,利于馬鈴薯塊根生長;水渠雨季排洪水,減少土壤水分,防洪澇災害,保障馬鈴薯產(chǎn)量;干旱時提供灌溉水源,防止土壤缺水,減少干旱災害發(fā)生,有助于馬鈴薯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地理試題第Ⅰ卷(選擇題,共45分)一、本卷共18小題。每小題2.5分,共45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下左圖示意世界某區(qū)域等壓線分布。下右圖為該地區(qū)特有的猴面包樹,其形態(tài)適用當?shù)丨h(huán)境。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此時圖中四地天氣多陰雨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該地區(qū)特有的猴面包樹最可能分布在()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1.D2.B【解析】【1題詳析】讀圖,結合等壓線分布可知,④吹偏西風,西風從海洋帶來大量水汽到陸地,可能形成陰雨天氣,D正確;①③位于高壓脊,天氣晴朗,AC錯誤;②吹偏南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比較干燥,不容易形成降水,B錯誤。故選D?!?題詳析】猴面包樹主要分布在熱帶草原氣候區(qū),其巨大的樹干可以儲存大量水分以應對干季缺水的環(huán)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③位于熱帶沙漠氣候區(qū),②位于熱帶草原氣候區(qū),④位于地中海氣候區(qū),因此該地區(qū)特有的猴面包樹最可能分布在②,B正確,ACD錯誤,故選B。下圖陰影部分為人類活動重要集中區(qū)。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3.受風暴潮影響較大的區(qū)域()A.甲 B.乙 C.丙 D.丁4.油輪從波斯灣到青島港,能看到油輪經(jīng)過其附近海域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5.生物是土壤成土過程中最活躍的因素,成土過程中生物作用微弱的地區(qū)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3.C4.A5.B【解析】【3題詳析】風暴潮是由強風引起的海水異常升降現(xiàn)象。讀圖可知,丙位于墨西哥灣沿岸,夏秋季節(jié)颶風活動頻繁,帶來狂風、暴雨、風暴潮等災害性天氣,C正確;甲位于臺灣島西岸,乙位于尼羅河三角洲,丁位于法國南部沿海,受風暴潮的影響都較小,ABD錯誤。故選C?!?題詳析】從波斯灣到青島港經(jīng)過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孟加拉灣-馬六甲海峽-南海-臺灣海峽,結合上題判斷可知,只有甲可能看到油輪。故選A。【5題詳析】根據(jù)四個地點的位置判斷可知,甲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乙地屬于熱點沙漠氣候,丙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丁地屬于地中海氣候。甲、丙、丁三地植被生長旺盛,生物作用強烈,而乙地氣候干旱,植被稀疏,成土過程中生物作用微弱。故選B。印度西南部阿拉伯海沿岸分布一條狹長的沙壩,沙壩內(nèi)側海域發(fā)育形成了潟湖(如下圖)。一年中某時段內(nèi),海水漫過沙壩向潟湖傾瀉,而后在短時間里潟湖水又漫過沙壩發(fā)生“灌?!钡默F(xiàn)象,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6.當海水漫過沙壩現(xiàn)象發(fā)生時,當?shù)厥⑿酗L是()A.東北季風 B.西南季風 C.西北季風 D.東南季風7.該區(qū)域利于“潟湖水灌?!卑l(fā)生的主要條件是()A.山地低緩 B.洋流規(guī)模大 C.河流眾多 D.湖水鹽度高8.能看到“海水漫沙壩”、“潟湖水灌?!爆F(xiàn)象的月份為()A.3月 B.6月 C.9月 D.12月【答案】6.B7.C8.B【解析】【6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印度西南部阿拉伯海沿岸夏季受西南季風可知,冬季受東北季風控制,CD錯誤;潟湖位于沙壩的東側,當海水漫過沙壩現(xiàn)象發(fā)生時因盛行偏西風,即西南季風,B正確,A錯誤。故選B。【7題詳析】結合上題可知,當海水漫過沙壩現(xiàn)象發(fā)生時,當?shù)卣迪募尽6笤诙虝r間里潟湖水又漫過沙壩發(fā)生“灌?!钡默F(xiàn)象,說明“潟湖水灌?!钡默F(xiàn)象也出現(xiàn)在夏季。印度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該地盛行西南季風,降水豐富,河流徑流量大,眾多河流注入潟湖的水量大,使?jié)暫簧仙?,發(fā)生“潟湖水灌?!钡默F(xiàn)象,C正確;山地低緩不利于河流水快速注入瀉湖,A錯誤;瀉湖較為封閉,受洋流影響小,B錯誤;次數(shù)注入湖泊的淡水較多,湖水鹽度較低,D錯誤。故選C?!?題詳析】能看到“海水漫沙壩”、“潟湖水灌海”現(xiàn)象的月份應為西南季風影響的初始時期,3月和12月還沒有受西南季風控制,AD錯誤;6月西南季風開始影響一度,先出現(xiàn)“海水漫沙壩”、后隨著入湖徑流增多,出現(xiàn)“潟湖水灌?!爆F(xiàn)象,B正確;9月雨季已經(jīng)持續(xù)幾個月,湖泊水位較高,不會出現(xiàn)“海水漫沙壩”現(xiàn)象,C錯誤。故選B。位于美洲大陸最東端的拉布拉多半島(如下圖),湖泊、沼澤眾多,有“高原湖泊”之稱。屬于前寒武紀時期古陸臺。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9.拉布拉多半島中部分布眾多湖泊,其形成原因是()A.冰川侵蝕成湖 B.地殼斷裂下陷 C.火山口儲積水 D.滑坡成堰塞湖10.拉布拉多半島中南部的自然帶為()A.苔原帶 B.落葉闊葉林帶 C.針葉林帶 D.溫帶草原帶11.甲海域冬季漁業(yè)作業(yè)常遭遇的天氣狀況()A.臺風頻襲 B.冰山漂移 C.狂風暴雨 D.海霧頻發(fā)【答案】9.A10.C11.D【解析】【9題詳析】讀圖可知,拉布拉多半島緯度高,氣溫低,冰川分布廣,中部分布眾多湖泊是因受冰川侵蝕形成的洼地積水成湖,A正確;拉布拉多半島位于北美洲東部,屬于板塊內(nèi)部,地殼穩(wěn)定,因此不易出現(xiàn)地殼斷陷和火山活動,BC錯誤;該地為古陸臺,地勢起伏較小,滑坡災害少,D錯誤;故選A?!?0題詳析】讀圖可知,拉布拉多半島中南部位于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區(qū),對應的自然帶為亞寒帶針葉林帶,故選C?!?1題詳析】甲海域位于寒、暖流交匯處,易形成海霧,不利于漁業(yè)生產(chǎn),D正確;臺風為形成于熱帶、副熱帶海洋的強熱帶低壓,甲海域緯度高,因此不受臺風影響,不會出現(xiàn)狂風暴雨,AC錯誤;冰山漂移不是天氣狀況,B錯誤;故選D。地區(qū)水資源缺乏影響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和居民生活,缺水主要分水質型缺水和資源型缺水。下圖為某區(qū)域調水線路圖,該區(qū)域盛產(chǎn)蔬菜和水果。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2.圖示缺水區(qū)的類型及調水方向()A.水質型缺水、南水北調 B.水質型缺水、北水南調C.資源型缺水、南水北調 D.資源型缺水、北水南調13.該區(qū)域盛產(chǎn)優(yōu)質蔬菜和水果主要原因()A.暖流增溫 B.光照條件好 C.雨熱同期 D.洪澇災害少【答案】12.D13.B【解析】【12題詳析】讀圖可知,該區(qū)域位于北美洲西海岸,城市眾多,水資源需求量大,但降水的時空分布不均,導致資源型缺水,該區(qū)域40°N以北為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均勻,水資源豐富,40°N以南為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水資源短缺,故為北水南調,故選D?!?3題詳析】調入?yún)^(qū)為地中海氣候,該區(qū)域盛產(chǎn)優(yōu)質蔬菜和水果主要原因夏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B正確,C錯誤;該區(qū)域沿岸為寒流,A錯誤;洪澇災害少不是盛產(chǎn)優(yōu)質蔬菜和水果的原因,D錯誤。故選B。新疆牧民在冬、夏牧場之間季節(jié)性的轉場。下圖為新疆某地甲、乙牧場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4.圖中關于兩地牧場的敘述,正確的是()A.兩地均為夏牧場 B.兩地均為冬牧場C.甲為夏牧場,乙為冬牧場 D.甲為冬牧場,乙為夏牧場15.牧民轉場常常沿一條條支流線路上下山,圖中轉場線路最合適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6.新疆牧民有季節(jié)轉場放牧的傳統(tǒng),其影響主要因素是()A.水熱 B.光照 C.風向 D.水源【答案】14.D15.C16.A【解析】【14題詳析】讀圖可知,甲牧場海拔較低,乙牧場海拔較高,結合所學知識,夏季牧場選擇在海拔較高的乙地,冬季牧場選擇在海拔較低的甲地,故選D?!?5題詳析】由材料可知,牧民轉場常常沿一條條支流線路上下山,讀圖可知,③處為谷地,可能分布有河流;②處為山脊,①處與④處為山坡,沒有河流分布。故選C?!?6題詳析】新疆牧民在冬、夏牧場之間季節(jié)性的轉場,是受地形因素的影響,不同海拔處水熱條件不同,牧草生長程度不同,故選A。尤卡坦半島終年受信風帶控制。沿海地區(qū)海陸風影響大,東部海岸海風更強。夏季某時段海風登陸時,遇到陸地上穩(wěn)定的信風,徘徊不前形成鋒面,為沿海地區(qū)帶來一定降水。下圖示意尤卡坦半島位置和地形。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17.與西部海岸相比,造成尤卡坦半島東部海岸離岸風較弱的原因是()A.信風強度大 B.海陸風強度大 C.信風與海風疊加 D.信風與陸風疊加18.在尤卡坦半島上形成的鋒面應為()A. B. C. D.【答案】17.D18.A【解析】【17題詳析】讀圖,結合經(jīng)緯網(wǎng)和大氣環(huán)流可知,該地受東北信風控制,東北信風對于西海岸是離岸風,對于東海岸是向岸風,而海風主要在白天出現(xiàn),由海洋吹向陸地,而夜間以陸風為主,風由陸地吹向海洋,即信風與海陸風的疊加情況不同。與西部海岸相比,造成尤卡坦半島東部海岸離岸風較弱的原因是夜間從西側吹來的陸風和從從東側吹來的東北信風相遇,二者疊加大大削弱了尤卡坦半島東部海岸離岸風,D正確。ABC錯誤,故選D?!?8題詳析】根據(jù)上題分析可知,形成海風鋒的海風是從海洋上吹來,該地緯度較低,氣團性質溫暖、潮濕。因此,海風的性質是暖濕;西海岸是東北信風的背風海岸,有陸地加熱,因此,東北信風性質是熱干。當性質不同的氣團相遇會形成鋒面,表現(xiàn)為西側的暖濕海風向東運動,東側的熱干信風向西運動,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二、綜合分析題。(共55分)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坡∪簫u(如圖)大部分地區(qū)干燥少雨,氣候涼爽、多霧。科隆群島上有唯一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企鵝,是南極大陸上的原始企鵝隨著海流最終漂流到這里進而定居下來。企鵝白天一般在水中尋找食物,夜晚它們才回到陸地上。觀測表明,近年來厄爾尼諾事件頻繁發(fā)生,極大地影響了科隆群島的氣候特征。當水溫變化時企鵝會游到更遠水域尋找食物。(1)南極大陸的原始企鵝隨著____、____洋流漂流到科隆群島。(2)說明科隆群島上氣候涼爽、多霧的原因。(3)厄爾尼諾爆發(fā)年份,分析在1月科隆群島的企鵝需到更遠的海域尋找食物的原因。【答案】(1)西風漂流秘魯寒流(2)受秘魯寒流降溫作用的影響,使島上氣候涼爽;多山地,海拔較高海洋廣闊,海氣相互作用強,水汽充足,暖空氣遇到秘魯寒流,水汽凝結霧;東南信風將霧吹到科隆群島。(3)1月份氣壓帶風帶南移,赤道逆流隨之南移,加上東南信風的減弱水溫上升,削弱了上升補償流,秘魯寒流減弱導致營養(yǎng)鹽類減少,科隆群島附近魚類減少。【解析】【小問1詳析】南極大陸的原始企鵝隨著西風漂流和秘魯寒流的影響漂流到科隆群島。西風漂流是南半球環(huán)繞南極洲的廣闊海域內(nèi),受西風帶影響而形成的,可將南極企鵝帶至南美洲西海岸地區(qū)。秘魯寒流是南美洲的冷海水沿著南美洲西海岸向赤道流動,秘魯寒流流過秘魯和厄瓜多爾等地,將南極洲的企鵝攜帶至科隆群島?!拘?詳析】霧形成的條件一是冷卻,二是加濕,增加水汽含量。依據(jù)圖文材料可知,科隆群島位于赤道附近,受到較強的太陽輻射,但由于受秘魯寒流降溫作用的影響,使得島上氣候保持涼爽;科隆群島地形以山地為主,海拔較高,海洋廣闊,海氣相互作用強,水汽充足;當暖空氣遇到秘魯寒流帶來的冷空氣時,水汽凝結形成霧。此外,由于科隆群島位于東南信風的迎風面,東南信風將霧吹到科隆群島,使得島上多霧?!拘?詳析】厄爾尼諾現(xiàn)象導致海水溫度升高,會影響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在厄爾尼諾年份,由于赤道附近海水溫度異常升高,導致秘魯寒流減弱,1月份氣壓帶風帶南移,赤道逆流隨之南移,加上東南信風的減弱,使得水溫上升,進一步削弱了上升補償流。這些因素導致秘魯沿海的上升流減弱,使得營養(yǎng)鹽類減少,進而影響魚類和鳥類等海洋生物的生存。因此,科隆群島附近魚類資源減少,企鵝需要游到更遠的海域尋找食物。2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鸬貚u主島略呈三角形,西部和南部山地為安第斯山脈余脈,雪線高度僅500~800米,現(xiàn)代冰川發(fā)育,海岸線曲折,多峽灣,北部和東部覆蓋著第四紀冰川沉積和火山灰礫。南部和西部無遮蔽地帶僅有苔蘚和矮木,中部有落葉山毛櫸林,北部平原覆蓋叢生草本植物。下圖示意火地島位置。(1)說出火地島南部和西部有苔蘚和矮木分布的氣候條件。(2)從海一氣相互作用角度,解釋德雷克海峽狂濤巨浪的原因。(3)從風影響的角度,分析火地島西側形成曲折海岸線的外力作用。(答案用思維構建呈現(xiàn))【答案】(1)緯度較高,寒流影響,氣溫較低,熱量不足;終年受盛行西風影響,降水量大,晴天少,光照不足,生長環(huán)境冷濕;風力強勁,適合苔蘚矮林匍匐貼地生長。(2)位于西風帶,風向穩(wěn)定,吹動海水運動;海峽狹管效應明顯,風速增大,使海浪加大增高,形成巨浪。(2)該區(qū)域位于西風帶,盛行西北風,火地島西側為山地地形,西部迎風坡降水較多,流水侵蝕嚴重;地處西風帶,沿岸風浪大,海水侵蝕作用強;高山處冰川發(fā)育,冰川運動侵蝕地表成溝谷,海水上漲形成峽灣?!窘馕觥俊拘?詳析】火地島南部和西部有苔蘚和矮木分布的氣候條件從熱量、光照、降水等角度考慮;火地島南部和西部緯度較高,受寒流(西風漂流)影響,氣溫較低,熱量不足;當?shù)匚挥谀习肭虻氖⑿形黠L帶,終年受盛行西風影響,降水量大,晴天少,光照不足,生長環(huán)境冷濕;盛行西風帶風力強勁,適合苔蘚矮林匍匐貼地生長?!拘?詳析】德雷克海峽狂濤巨浪主要考慮風帶與地形的影響;德雷克海峽位于西風帶,風向穩(wěn)定,吹動海水運動;讀圖可知,海峽狹管效應明顯,西風受地形的影響,風速增大,使海浪加大增高,形成巨浪。【小問3詳析】由題干信息可知,從風影響的角度作答;結合緯度位置,該區(qū)域位于西風帶,盛行西北風,火地島西側為山地地形,西部位于盛行西風的迎風坡,降水較多,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圓的一般方程(3知識點+7大題型+思維導圖+過關檢測)-2025年新高二數(shù)學暑假專項提升(人教A版)
- 11焊工工藝學第五版教學課件第十一章-其他焊接、切割方法與技術
- 智能硬件產(chǎn)品用戶信息安全保護
- 2024-2025學年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含解析)
- 2025秋初中數(shù)學九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設計 21.2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2-教案
- 科技管理系統(tǒng)如何借助AI+數(shù)智應用實現(xiàn)從“管理”到“服務”的轉型升級
-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卷
- 文言文對比閱讀(解析版)-2026年中考語文復習試題
- 微寫作20題(滿分范文)(二)-2024年新高考語文一輪復習題型專練
- 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科學試題
- 2023年邢臺沙河市體育教師招聘筆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 GB/T 8424.2-2001紡織品色牢度試驗相對白度的儀器評定方法
- GB/T 18742.3-2017冷熱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統(tǒng)第3部分:管件
- GB/T 16866-2006銅及銅合金無縫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許偏差
- GB/T 16823.3-2010緊固件扭矩-夾緊力試驗
- 自動化在組裝廠的應用培訓資料
- 房產(chǎn)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政策課件
- PDCA降低I類切口感染發(fā)生率
- 合肥國際馬拉松志愿者培訓
- 【美國俚語】英語俚語大全200個
- 醫(yī)用放射性廢水衰變池設計623朱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