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古詩詞情感關鍵詞定位法(解析版)_第1頁
05 古詩詞情感關鍵詞定位法(解析版)_第2頁
05 古詩詞情感關鍵詞定位法(解析版)_第3頁
05 古詩詞情感關鍵詞定位法(解析版)_第4頁
05 古詩詞情感關鍵詞定位法(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5古詩詞情感關鍵詞定位法(煉字煉句/表達技巧/情感主旨)目錄題型綜述 1解題攻略 1(一)煉字煉句 1(二)表達技巧 2(三)情感主旨 3中考練場 9《課標》中要求對詩詞的“閱讀與鑒賞”提出了以下要求,能廣泛閱讀詩歌作品,把握詩歌主要內(nèi)容;能理清詩歌行文思路;能從多角度揣摩、品味作品中的重要詞句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分析作品表現(xiàn)手法的作用。中考古詩詞考查一般以課內(nèi)和“課標”附錄一推薦的古典詩詞為主,以唐詩宋詞為主,以愛國詩、離愁詩、送別詩、邊塞軍旅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等題材的詩詞為主。題型:1.品味煉字題。

2.主旨情感題。

3.表達技巧題。

?【提分秘籍】(一)煉字煉句煉字:這類題主要考查我們對精練詞語的感悟能力。解答時要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語來點評,可以從詞性、色彩、修辭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內(nèi)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時要結合全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談這個詞的作用。煉字種類:1.動詞:具有凝練、形象、生動傳神的效果,賦予形象以動態(tài)感。2.形容詞:形容詞不僅可以從形、聲、色、光等方面點出事物的特點、性質(zhì)、狀態(tài)等,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物象具體、生動、直觀、形象;還能傳達出作者的感情。3.名詞:多個意象名詞連用可營造出富有情韻的意境。4.活用詞:臨時改變詞性,往往為詩眼,具有化靜為動、化庸常為神奇的功效。以動詞、形容詞的活用居多。5.數(shù)量詞:數(shù)詞或具有虛擬意義,側重夸張渲染;或具有動詞意義,凸顯動態(tài),往往產(chǎn)生豐富雋永的詩情。6.疊詞:疊詞之妙首先在于增強了詩歌的韻律感;其次在于加強了感情的表達效果;還可以摹狀繪聲,收到生動、形象的效果,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7.虛詞:副詞、連詞等虛詞的錘煉運用恰當時,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婉曲、活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等美學效果。解題技巧:1.關鍵字:從詩(句)中找出表意豐富、生動傳神的關鍵字詞(若題目已明確是哪個字,該步驟可以省略)。2.釋意義:解釋該字詞的含義(表層義、深層義),要辨清詞性,分清虛實,有時要點明活用類型或使用的修辭手法(若字詞含義簡單,可省略此步)。3.帶入句: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并分析其對表現(xiàn)對象所起的作用(將畫面具體展開,注意突出其畫面特征)。4.析情感:適當展開想象,分析這個字表達了作者或人物形象怎樣的感情。答題公式:煉字=關鍵字+釋義+入句+析情(簡記:字義入情)煉句:古代詩歌的語句具有表達凝練、內(nèi)蘊豐富的特點,往往一句詩就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和高超的技巧,因而,鑒賞詩歌的語言,常常賞析詩人煉句之妙。所考語句往往是主旨句、具有隱含信息的語句、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和在結構上起特殊作用的句子。煉句角度:1.從語言特點出發(fā),把握句法。2.從表達技巧出發(fā),鑒賞特別之處。3.從句子位置出發(fā),明確句子的作用。解題技巧:1.內(nèi)容層:用散文化語言翻譯詩句,突出畫面感(例:“明月松間照”→月光如銀瀉落松林)。2.手法層:點明修辭/句式,分析效果(例:擬人化明月,賦予其關懷情態(tài))。3.情感層:聯(lián)系全詩主旨,揭示深層意蘊(例:明月意象寄托詩人高潔情懷)。答題公式:煉句=內(nèi)容還原+手法解析+情感升華(二)表達技巧這種題型主要考查我們對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賞析和領悟能力。首先要了解常見的表達技巧,包括:1.修辭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擬人、對偶、夸張、對比等。2.表現(xiàn)手法,主要有小中見大、化虛為實、虛實結合、托物寓理、以動寫靜、聲色結合、多角度描寫、以樂寫哀、對比映襯等。3.表達方式,主要有描寫、議論、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而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修辭手法及作用修辭作用比喻運用比喻,能將抽象化為具體,能將無形化為有形。擬人運用擬人,不僅可以使描寫的事物生動形象,而且能鮮明地表達作者對所描寫的事物的感情。設問開頭設問,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借代運用借代,不但能使語言簡練生動,而且還能達到含蓄而富于變化的境界??鋸堖\用夸張,可以引人注目,烘托氣氛,增強聯(lián)想,給人以啟示。用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可以豐富詩句內(nèi)涵,引人聯(lián)想。反復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起強調(diào)作用,使內(nèi)容的表達更加生動形象,使思想感情的表達更為綿密曲折。雙關運用雙關,不但能使語言含蓄風趣,而且還能耐人尋味。對偶從形式上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nèi)容上看,意思含蓄。反問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的感情。表現(xiàn)手法及作用手法作用白描白描即用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簡潔明了地刻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的一種描寫手法。采用白描手法寫的詩歌,看似平淡,細細品味,卻意味深長。烘托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烘托主要指用乙物來烘托甲物,使甲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動靜結合動和靜這對矛盾,在詩歌中常表現(xiàn)為互相轉化、對立統(tǒng)一。把詩中人、事、物動靜有機地結合起來描寫,使事物動靜相間,相映成趣。虛實相生虛實結合,互相映襯,交織在一起表達同樣的感情,可使作品的結構更加緊湊,形象更加鮮明,并使作品容量增加。渲染通過對環(huán)境、場景或人物的行為、心理等細節(jié)的描寫以突出形象,增強藝術表達效果。抒情手法及作用手法作用直抒胸臆由詩人直接對有關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tài)度,感情強烈。借景抒情借對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的描摹刻畫來抒發(fā)感情,使得感情的抒發(fā)更加含蓄、委婉。托物言志通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可以更好地抒發(fā)感情、表達志向和意愿。情景交融將詩人的主觀思想和感情融和在有聲有色的景物描寫中,使客觀景物明顯地涂上了詩人濃郁的主觀感情色彩。答題公式:鑒賞表達技巧=手法名稱+詩句印證+效果分析+情感關聯(lián)(三)情感主旨解題技巧內(nèi)容示例一看題目詩詞題目往往提示內(nèi)容、點明情思《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題目就暗示了詩人對朋友的深情厚誼二看詞句詩詞中往往有直接表明詩人情感的關鍵詞句表達情感的詞,通常有“別、惜、獨、愁、思、沾襟”等,結尾句一般直接表達詩人情感三看意象詩人的情感常常蘊含在具體的景物中,由此形成了一些特有的意象楊柳、浮云等往往用來表達離愁別緒,而明月、鴻雁、杜鵑等則往往表達思鄉(xiāng)懷人之情四看題材每一題材的古詩常常表達相對固定的情感田園詩多抒發(fā)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送別詩多表達與友人離別時的惜別之情不同題材詩歌情感舉例:1.山水田園詩①熱愛自然、鐘情山水;②淡泊寧靜,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潔情懷;③厭惡官場,向往隱逸幽靜生活;④抒發(fā)一種寧靜悠閑、恬淡自足的心境;等等。2.邊塞征戰(zhàn)詩①抒發(fā)建功立業(yè)、殺敵報國、報效祖國的豪情;②狀寫戍邊將士生活的艱苦、思鄉(xiāng)懷親之苦、家中思婦的孤寂惆悵;③驚嘆邊地奇異風光;④表達山河淪喪的痛苦;⑤表現(xiàn)報國無門的怨憤和歸家無望的哀痛;等等。3.詠物抒懷詩①詠懷心志;②寄托品質(zhì);③思鄉(xiāng)懷親;④美好祝愿;⑤寄情山水;⑥感嘆時光;⑦表達悠閑;等等。4.詠史懷古詩①懷古傷今,表達對統(tǒng)治者的勸諭;②抒發(fā)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痛苦;③曲折地反映對客觀現(xiàn)實的關注,表達自己的意向志愿;④對歷史、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等做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等等。5.送別懷遠詩①對友人依依不舍的留戀及勉勵;②對友人前途的擔憂;③友人離別后的孤寂惆悵和落寞情感;等等。6.羈旅鄉(xiāng)愁詩①表現(xiàn)了客居他鄉(xiāng)的艱難和漂泊無定的辛苦;②抒發(fā)對親人的思念和對溫馨家庭的憧憬;③抒發(fā)對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等等。7.即事抒懷詩①被大自然的美景所吸引,表達對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②抒發(fā)對昔盛今衰的感慨;③抒發(fā)青春易逝的傷感;④對自己仕途失意的傷感;⑤對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感慨;等等。

【典例剖析】【例1】(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初入淮河(其四)①[宋]楊萬里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②訴不堪。卻是歸鴻③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南?!咀⑨尅竣倌纤握嗥惨挥?,北方淪陷。淳熙十六年(1189),金人派遣使者赴南宋賀新年,楊萬里奉旨迎接,來到淮水,心有所感,寫下此詩。②王人:指赴金的南宋使者,即作者自己。③歸鴻:南歸的鴻雁。3.閱讀全詩,你從“莫空談”中讀出了詩人哪些情感?4.如果“歸鴻”可以說話,你認為它會對詩人說些什么?【答案】3.①對中原父老遭受金朝壓迫的痛苦命運的同情;②對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未能收復中原的批判和憤懣;③對自己赴金卻不能解救中原父老的無奈。4.①中原百姓生活的凄慘;②中原父老不甘淪亡,渴望南宋朝廷收復中原;③中原父老對故國的熱切思念;④希望詩人勸諫朝廷早日收復中原。【分析】楊萬里的《初入淮河》表達了對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對國土淪陷的無奈感。“莫空談”揭示了與百姓的共同悲苦情感,而“歸鴻不能語”通過擬人化手法傳達了回歸受阻、郁結難訴的感傷與期盼和平統(tǒng)治的無奈。詩人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對北方故土的思念和對國事的憂慮。3.本題考查主旨情感。“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訴不堪”意為:中原地區(qū)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啊,請不要只是空口談論,每當遇到我們南宋的使者時,請盡情地傾訴你們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堪吧。“莫空談”是詩人對中原父老的告誡,也是對他們苦難命運的深切關注。詩人希望他們不要只是空洞地談論自己的遭遇,而是要通過實際行動(如向南宋使者傾訴)來尋求幫助和改變。這種告誡背后,透露出詩人對中原父老在金朝壓迫下所遭受的痛苦和不幸的深切同情。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未能積極北伐,收復失地,導致中原百姓長期生活在金朝的統(tǒng)治下,飽受痛苦?!澳照劇辈粌H是對中原父老的告誡,也是對南宋朝廷的批判和憤懣。詩人希望朝廷能夠正視百姓的苦難,積極行動。另外,詩人作為南宋的使者,雖然有機會接觸到中原父老,了解他們的苦難,但他卻無法直接解救他們。他無法像英雄一樣揮劍北伐,收復失地,只能默默地傾聽和記錄中原父老的苦難?!澳照劇钡谋澈螅餐嘎冻鲈娙藢ψ约荷矸莸臒o奈和無力感。4.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詩中“逢著王人訴不堪”一句表明,中原父老在遇到南宋使者(即詩人)時,紛紛傾訴他們的苦難。這些苦難包括戰(zhàn)亂帶來的破壞、金人統(tǒng)治下的壓迫和剝削,以及失去家園和親人的痛苦。因此,如果“歸鴻”可以說話,它會描述這些百姓所經(jīng)歷的凄慘生活,以及他們因戰(zhàn)亂而遭受的種種不幸。從詩中可以看出,中原父老并沒有因為金人的統(tǒng)治而放棄希望,他們?nèi)匀豢释纤纬⒛軌蚴諒褪У兀卣裰性?。這種不甘淪亡、渴望收復故土的精神是深深植根于他們心中的。因此,“歸鴻”可能會傳達這種強烈的愿望,希望南宋朝廷能夠聽取他們的呼聲,并采取行動,收復中原。對于中原父老來說,南宋仍然是他們的故國,是他們心中的精神寄托。盡管身處金人統(tǒng)治之下,但他們?nèi)匀粚蕠鴳延猩钌畹木鞈俸退寄?。這種思念體現(xiàn)在對過去生活的回憶、對親人的懷念以及對故土的眷戀等方面。因此,“歸鴻”會表達這種對故國的熱切思念之情。作為南宋的使者,“歸鴻”會希望詩人能夠將其所見所聞以及中原父老的呼聲帶回朝廷,并勸諫朝廷早日采取行動收復中原。這種希望源于對南宋朝廷的信任和對收復失地的渴望。通過詩人的傳達和勸諫,“歸鴻”希望能夠推動朝廷采取實際行動來拯救中原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據(jù)此作答即可?!纠?】(2024·山東德州·中考真題)停云(節(jié)選)陶淵明停云,思親友也。罇湛新醪①,園列初榮,愿言②不從,嘆息彌襟。靄靄停云,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靜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咀ⅰ竣倮栒啃迈玻╨áo):酒樽中斟滿新通。②言:語助詞。7.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停云”,停滯不散的云。此詩從首句中摘取“停云”二字為題,是仿照《詩經(jīng)》的體例。B.“靄靄停云,濛濛時雨”,描繪出云霧低垂、細雨朦朧的景象,交代了良朋不至的原因。C.“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寫出了天地之間,陰雨昏暗,泥濘不堪,路途阻斷。D.“靜寄東軒”“開軒面場圃(《過故人莊》)”互相軒邈(與朱元思書》)”中的“軒”都指窗戶。8.詩中用詞生動傳神,傳達出豐富的情感。請從“靜”“搔”“佇”中任選一個,加以分析。9.小禹同學發(fā)現(xiàn)這首詩與趙師秀的(約客》有很多相似之處。請從內(nèi)容、寫法、語言特點、情感主題方面加以分析。[鏈接材料]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敬鸢浮?.D8.示例1:“靜“字寫詩人表面安靜,實則內(nèi)心焦灼、期待,表達了他對親友的深情厚誼。示例2:“搔”字寫詩人等待遠方親友時撓頭的動作,展現(xiàn)了內(nèi)心焦急與無奈,表現(xiàn)對遠方親友的深深思念和盼望。示例3:“佇”寫詩人長久站立、翹首以盼的情景,表現(xiàn)了對親友的深深思念和期待。9.示例:兩首詩都寫到了因雨不得與友相見的情景,運用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語言質(zhì)樸含蓄,都表達了孤獨、寂寞和對友情的珍視?!緦дZ】陶淵明的《停云》通過描繪一幅陰雨綿綿、云氣低垂的自然景象,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孤獨之情。運用細膩的詞語如“靜”“搔”“佇”等,生動刻畫出詩人在等待中的焦慮與惆悵,情感真摯動人,風格清新自然,蘊含著濃厚的人生哲思。7.本題考查理解詩歌。D.在“靜寄東軒”中,“軒”有窗檻的長廊或小室;在“開軒面場圃(《過故人莊》)”里,“軒”也是指窗戶;但是“互相軒邈(《與朱元思書》)”中的“軒”是形容詞,意為高,,這里用作動詞,向高處伸展,并不是指窗戶。故選D。8.本題考查賞析詞句?!办o寄東軒”句意:安靜地寄居于東軒之中。其中的“靜”字,描繪出一種靜謐的環(huán)境氛圍。詩人閑居在家鄉(xiāng)潯陽柴桑,當時處于一種較為閑適的生活狀態(tài)。這個“靜”字不僅僅是說環(huán)境的安靜,更烘托出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在思念親友而不得見的情境下,周圍的安靜反而更加凸顯出他內(nèi)心的思念之情無人訴說的落寞。從詩人的心境來看,“靜”字反映出他在等待親友過程中的一種無奈。他不能與親友相聚,只能在這安靜的東軒中獨自消磨時光。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詩人思念遠方的親友,酒盈樽、花滿園卻無人共享,這種安靜與思念之情相互映襯,使思念之情更加濃烈,讓讀者更能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深處的孤獨和對親友的深切思念。“良朋悠邈,搔首延佇”句意:好友相隔遙遠,(我)撓頭徘徊長久等待。其中的“搔”字是一個很生動的動作描寫?!吧κ住边@個動作通常表示人在焦急、憂慮或者思考時的一種下意識反應。在這里,詩人因為好友遠在他方,難以相見,內(nèi)心充滿了急切的思念。他不知道好友何時才能到來,也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與好友相聚,這種不確定性讓他焦慮,所以不自覺地“搔首”。這個動作生動地刻畫出詩人內(nèi)心對與好友相聚的渴望以及因長久等待而產(chǎn)生的煩躁不安。在情感表達上,“搔”字比直接陳述思念更加生動、深刻。如果只是說思念好友,讀者可能難以直觀地感受到這種思念的強烈程度。而“搔首”這一動作,將那種內(nèi)心的思念具象化,讓讀者能夠從這個動作中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深處對好友思念的煎熬,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坐立不安,使思念之情更加具體可感,增強了詩歌情感表達的感染力?!傲寂笥棋?,搔首延佇”中的“佇”字表示長時間站立等待的意思。這個字體現(xiàn)出詩人等待好友的姿態(tài)和等待時長。他不是短暫地等待,而是長時間地站在那里,翹首以盼好友的到來。這種長時間的等待,反映出他對好友的重視和思念的深切。詩人沒有因為好友的遙遠或者難以到來而放棄等待,反而用“佇”字表明他的思念是持久而深沉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加深,使讀者更能深刻地感受到詩人對好友那無盡的思念與期盼。9.本題考查比較閱讀詩歌。內(nèi)容方面:陶淵明的《停云》與趙師秀的《約客》都描繪了因雨而未能與友人相見的情景?!锻T啤分械摹办\靄停云,濛濛時雨”以及“八表同昏,平路伊阻”描繪了云霧彌漫、細雨蒙蒙的天氣,使得道路受阻,無法與友人相見?!都s客》中的“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也指出了梅雨季節(jié)的連綿細雨,使得約定的相會未能實現(xiàn)。寫法方面:兩首詩都運用了動作的細節(jié)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锻T啤分械摹办o寄東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通過詩人獨自飲酒、搔首等待的動作,表現(xiàn)了他對友人的思念和無奈?!都s客》中的“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則通過詩人敲打棋子、燈花掉落的動作,展現(xiàn)了他在等待友人時的無聊與失落。語言特點方面:兩首詩的語言都質(zhì)樸含蓄,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夠深入人心。陶淵明以田園為背景,用自然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趙師秀則以日常生活為背景,通過細膩的語言展現(xiàn)了詩人等待友人的心情。情感主題方面:兩首詩都表達了孤獨、寂寞和對友情的珍視?!锻T啤分械脑娙艘驗橛讶说倪h離而感到孤獨和無奈,但他仍然對友情充滿了珍視和期待。《約客》中的詩人則因為友人的失約而感到失落和無聊,但他仍然堅守著對友情的承諾和期待。這種對友情的珍視和期待是兩首詩共同的情感主題?!纠?】12.(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下面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送蘇尚書赴益州宋璟我望風煙接,君行霰雪飛。園亭若有送,楊柳最依依?!敬鸢浮窟@首詩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拔彝L煙接,君行霰雪飛”描繪了詩人遠望友人離去的場景,“風煙”“霰雪”烘托出離別時的凄清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牽掛;“楊柳最依依”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楊柳人的情感,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楊柳依依惜別的情態(tài),表現(xiàn)了詩人對友人的不舍之情。【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賞析。“我望風煙接,君行霰雪飛”:這兩句通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自然景象。詩人自己站在這里,望著遠方風煙相接的朦朧景象,心中充滿了對友人即將遠行的不舍與憂慮。而友人即將到往的地方,那里風雪交加,“霰雪飛”,意味著他即將踏上的是一條風雪交加的艱難路途,暗示友人前途艱難?!帮L煙”“霰雪”烘托出離別時的凄清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牽掛;“園亭若有送,楊柳最依依”:這兩句通過想象園亭中若有送別之景,楊柳枝條隨風輕擺,依依不舍的樣子,來寄托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楊柳常被用作離別的象征,因為“柳”與“留”諧音,寓意著挽留與不舍?!耙酪馈倍?,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楊柳人的情感,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楊柳依依惜別的情態(tài),詩人借楊柳依依之態(tài),表達了自己對蘇尚書即將離別的深深眷戀和不舍之情?!咀兪窖菥殹俊咀兪?】(2024·山東日照·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道間即事[宋]黃公度①花枝已盡鶯將老,桑葉漸稀蠶欲眠。半濕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麥秋②天。村壚沽酒誰能擇?郵壁題詩盡偶然。方寸③怡怡無一事,粗裘糲食地行仙?!咀⑨尅竣冱S公度:因得罪秦檜被罷官。②麥秋:收割麥子的時候,收割的日期各地不同,一般是在夏季。③方寸:指心。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用鮮明的筆觸描繪了初夏富有時令特色的風光和悠閑的行旅生活。B.“盡”寫出繁花凋落、春光消逝的景象,暗含詩人對韶華易逝的感嘆。C.梅雨季節(jié)陰雨連綿,道路泥濘,正是農(nóng)家的麥收時刻,天氣忽冷忽暖。D.“誰能擇”運用反問,加強了語氣,與“盡偶然”相對應,意味深長。6.這首詩尾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的曠達之情,請簡要分析?!敬鸢浮?.C6.詩的尾聯(lián)中,詩人稱自己擁有豁達的心境,對外界俗世瑣事毫不顧慮,以簡單的生活和灑脫的心態(tài)自得其樂。他把自己比作“地行仙”,表現(xiàn)出他在生活中超然脫俗、不被世俗紛擾的豁達心境?!緦дZ】黃公度的這首《道間即事》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了初夏時節(jié)的自然景象和行旅的閑適生活。詩中以細膩的描寫表現(xiàn)季節(jié)變化,并通過描寫村壚沽酒和信壁題詩等生活細節(jié),表達了作者因罷官后的豁達心境和對世事的超然態(tài)度。尾聯(lián)著重展現(xiàn)了心靈的安寧與對田園生活的滿足感,體現(xiàn)了詩人心境的自得。5.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辨析。C.“梅雨季節(jié)陰雨連綿,道路泥濘”理解有誤?!鞍霛癜肭缑酚甑?,乍寒乍暖麥秋天”意為:在梅雨季節(jié)里,天氣是一半潮濕一半晴朗,走在道路上能感受到這種復雜的天氣狀況;而在麥收時節(jié),天氣忽冷忽暖,變化不定。由此可見,梅雨季節(jié)天氣是半濕半晴的,并非“陰雨連綿”,“道路泥濘”于文無據(jù);故選C。6.本題考查情感分析。尾聯(lián)“方寸怡怡無一事,粗裘糲食地行仙”意思是:詩人內(nèi)心怡然自得,沒有什么煩心事,雖然穿著粗陋的衣服,吃著粗糲的食物,但感覺自己像個逍遙自在的地行仙。根據(jù)注釋內(nèi)容可知,詩人在經(jīng)歷仕途挫折(因得罪秦檜被罷官)后,在旅途之中能夠放下世俗的煩惱。“方寸怡怡”體現(xiàn)出詩人心態(tài)的平和、愉悅,沒有被罷官后的怨憤或者消沉情緒?!按拄眉c食”描繪了生活的簡樸,但是詩人卻以“地行仙”來自比,“地行仙”本是比喻閑散享樂的人,這表明詩人能夠超脫于物質(zhì)生活的匱乏和仕途的不順,享受內(nèi)心的寧靜和自由,展現(xiàn)出一種曠達超脫的心境?!咀兪?】(2024·山東濟南·中考真題)閱讀詩歌,回答問題。郊行【宋】劉克莊一雨餞殘熱,忻然思杖藜。野田沙鸛立,古木廟鴉啼。失仆行迷路,逢樵負過溪。獨游吾有趣,何必問棲棲[注]。[注]問棲棲:從事忙碌勞頓的事務。10.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此詩緊扣題目,圍繞“郊行”,寫出了雨后郊野的景象和出行的感受。B.首聯(lián)“一雨”簡潔明快,一場清涼的雨送走殘熱,引發(fā)詩人欣然出行之意。C.頸聯(lián)記敘詩人的行蹤,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xiàn)出詩人迷路后的焦急和無奈。D.尾聯(lián)既抒發(fā)詩人的獨游之“趣”,也表達出詩人不想忙碌于世俗事務的情感。11.詩歌頷聯(lián)運用①、②等寫景手法,描繪了一幅曠遠的郊野圖景。請就其中一種手法,結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詩人是如何描繪的。【答案】10.C11.視聽結合動靜結合示例:“野田沙鸛立,古木廟鴉啼”漫步郊野,田壟之上,有沙鸛靜靜地站立在其間;一座廟宇周圍,多有古樹,枝椏間,有烏鴉啼叫。野田、站立其間的沙鸛、古木和廟宇是靜景,啼叫的烏鴉是動景。通過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相互映襯,顯得周圍更加寧靜空曠,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導語】劉克莊的《郊行》通過清新的景物描寫,以“一雨”驅趕暑熱,引出詩人的郊游興致。詩中“沙鸛立”、“廟鴉啼”呈現(xiàn)出寧靜幽遠的自然景觀,而詩人在迷路后遇樵夫的情節(jié),又增添了旅途的趣味與變化,尾聯(lián)則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喜愛,并不參與世俗紛擾。整體展現(xiàn)了詩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對自然的熱愛。10.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C.頸聯(lián)“失仆行迷路,逢樵負過溪。”的意思是:和仆人走散迷了路,遇上了樵夫幫我背過了溪流。這一聯(lián)記述了詩人行路時的偶然失誤與遇到樵夫幫忙,表現(xiàn)出一種平和與輕松心態(tài),并無焦急和無奈之意。本項的“頸聯(lián)記敘詩人的行蹤,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xiàn)出詩人迷路后的焦急和無奈”表述錯誤。故選C。11.本題考查賞析手法。第一空、第二空:根據(jù)“沙鶴立”可知是靜態(tài)描寫,根據(jù)“鴉啼”可知是動態(tài)描寫,因此運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根據(jù)“野田”“沙鶴”“古木”“廟”“鴉”可知是眼睛看到的,是視覺描寫。根據(jù)“鴉啼”可知是烏鴉發(fā)出的啼叫聲,可知是聽覺描寫。因此,運用了視聽結合的手法。第三空:“野田沙鸛立,古木廟鴉啼”的意思是:漫步郊野,田壟之上,有沙鸛靜靜地站立在其間;一座廟宇周圍,多有古樹,枝椏間,有烏鴉啼叫。詩人漫步在郊野的田壟之上,看見沙鸛靜靜地站立其間,仿佛是這片土地上的守護者。一座廟宇周圍,古木參天,枝椏間,詩人聽到烏鴉的啼叫穿透了寧靜,增添了幾分古樸與幽遠。頷聯(lián)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出發(fā),以動襯靜,表現(xiàn)了郊野的靜謐。結合其中一種手法來分析即可。示例:“野田沙鸛立,古木廟鴉啼”詩人漫步在郊野的田壟之上,看見沙鸛靜靜地站立其間,仿佛是這片土地上的守護者。一座廟宇周圍,古木參天,枝椏間,詩人聽到烏鴉的啼叫穿透了寧靜,通過描寫自己看到沙鶴在田野上站立不動的場景,聽到烏鴉在古廟中的啼叫聲,運用了視聽結合的手法,營造一種寧靜、沉穩(wěn)的氛圍,使描寫的景物更有立體感,讓人身臨其境,體現(xiàn)了作者對獨特美景的喜愛之情?!咀兪?】(2024·四川資陽·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這首宋詞,完成小題。漁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塞下秋來風景異”中的“風景異”,概括寫出了塞下秋季與內(nèi)地不同的風光。B.“長煙落日”寫出了塞外的荒涼與寂寥,“孤城閉”點明戍守邊關將士無戰(zhàn)事。C.“燕然未勒”,揭示了詞人范仲淹立志擊退進犯的外敵、渴望建立軍功的心理。D.全詞以軍旅生活為題材,情與景相融合,氣勢宏大而雄偉,情調(diào)蒼涼而悲壯。2.“將軍白發(fā)征夫淚”中的“淚”意蘊豐富,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敬鸢浮?.B2.示例:①思鄉(xiāng)之愁:“濁酒一杯家萬里”,將士們離家萬里,只能借一杯濁酒來寄托思鄉(xiāng)之情,“淚”中飽含著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深思念。②報國之志與無奈之情:“燕然未勒歸無計”,他們渴望像竇憲那樣在燕然山刻石記功,建立軍功,但戰(zhàn)爭尚未勝利,歸家無期,這種壯志未酬的無奈與痛苦,也通過“淚”體現(xiàn)出來。③戍邊之苦:“四面邊聲連角起”“羌管悠悠霜滿地”,邊地的凄涼環(huán)境,號角聲、羌笛聲的縈繞,以及滿地的寒霜,都渲染出戍邊生活的艱苦,“淚”中也有對這種艱苦生活的感慨?!緦дZ】《漁家傲?秋思》是范仲淹邊塞詞的經(jīng)典之作。上闋描繪塞下秋景,“風景異”統(tǒng)領,衡陽雁去、邊聲連角、千嶂孤城、長煙落日,勾勒出雄渾又肅殺的畫面,盡顯邊地荒寒與戰(zhàn)事緊張。下闋直抒胸臆,一杯濁酒難消萬里鄉(xiāng)愁,燕然未勒歸期無望,羌管與霜更添愁苦,盡顯將士思鄉(xiāng)與報國的矛盾,悲壯深沉,讀來令人動容。1.本題考查理解詩句內(nèi)容。B.“孤城閉”并非點明戍守邊關將士無戰(zhàn)事,而是顯示出戒備森嚴,暗示了當時邊境局勢的緊張,敵軍可能隨時來襲,所以才緊閉城門,加強防范。故B項錯誤。故選B。2.本題考查賞析詩句及情感。全詞開篇“塞下秋來風景異”,描繪出塞外邊地秋季不同于中原的肅殺荒涼景象,“衡陽雁去無留意”,連大雁都毫無留戀地離開,側面烘托出環(huán)境的惡劣。“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四面邊聲伴著軍中號角響起,重重山巒中,孤城緊閉,長煙裊裊、落日西垂,營造出緊張壓抑的氛圍,暗示了戰(zhàn)爭的嚴峻形勢,這便是戍邊將士所處的環(huán)境,如此艱苦,自然讓他們流下戍邊艱苦的淚。?“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將士們端起一杯濁酒,心中涌起對萬里之外家鄉(xiāng)的思念,但因為尚未建立軍功,戰(zhàn)爭還未勝利,歸鄉(xiāng)遙遙無期。這種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深思念,只能借酒消愁,卻又無法排解,故而流出思念之淚。同時,他們渴望像竇憲那樣在燕然山刻石記功,擊退外敵,建立軍功,可現(xiàn)實卻讓他們壯志難酬,這種對國家的熱愛,對勝利的渴望,與當下無法歸家的無奈交織,也是“淚”的來源。?“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在悠悠羌笛聲與滿地寒霜的映襯下,將士們難以入眠,將軍因長期操勞,白發(fā)已生,征夫們也流下了眼淚。這淚綜合了戍邊的艱苦、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對國家的熱愛以及壯志未酬的無奈,生動地展現(xiàn)出詞人對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苦難的厭惡與無奈,以及濃烈的思鄉(xiāng)情懷。(2025·河南鄭州·一模)閱讀下邊一首詩,完成各題。飲酒(其五)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1.“心遠地自偏”中“心遠”包含哪些豐富的意蘊?請簡要概括。2.最后兩句先說“此中有真意”想說卻“忘言”,前后是否矛盾?為什么?【答案】1.“心遠”包含的意蘊:遠離官場世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內(nèi)心超脫,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上的寧靜與自由。2.不矛盾?!按酥杏姓嬉狻笔窃娙祟I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自然的意趣?!巴浴笔且驗檫@種真意難以用言語表達,詩人沉浸在這種意境中,語言已無法充分傳達其感受,并非不想說,而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更強調(diào)了這種意趣的微妙和詩人內(nèi)心的獨特體驗?!緦дZ】陶淵明《飲酒(其五)》以“心遠”為核心,展現(xiàn)了超脫塵俗的精神境界?!安删諙|籬下”等句勾勒出恬淡自然的田園生活,末二句“真意忘言”則暗合道家“得意忘言”之旨,全詩語言質(zhì)樸而意蘊深遠,體現(xiàn)了詩人高潔隱逸的情懷。1.本題考查詞句賞析?!靶倪h”首先包含著遠離官場世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思。詩的開篇“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詩人居住在眾人聚居的地方,卻能不受世俗車馬喧鬧的干擾。這是因為他內(nèi)心遠離了官場的紛擾和世俗的喧囂,所以即使身處塵世,也能如同置身于偏遠之地,保持內(nèi)心的寧靜?!靶倪h”還體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超脫,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上的寧靜與自由?!皢柧文軤??心遠地自偏”,通過自問自答的方式,強調(diào)了只要內(nèi)心能遠離功名利祿的誘惑,保持超脫的心境,那么所處的地方自然就會顯得偏僻安靜,不受外界干擾,從而獲得精神上的自由與安寧。2.本題考查詞句賞析。這兩句并不矛盾?!按酥杏姓嬉狻?,詩人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美好自然景象中,領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自然的意趣。這種真意是詩人在與自然的交融中所感受到的一種難以言喻的美好體驗?!坝嬉淹浴?,并不是詩人不想表達,而是因為這種真意過于微妙和深刻,難以用言語來準確傳達。當詩人想要去辨別、言說這種真意時,卻發(fā)現(xiàn)語言在此時顯得如此蒼白無力,無法充分表達出內(nèi)心的感受。他沉浸在這種美妙的意境中,已經(jīng)超越了語言所能描述的范疇,所以“忘言”更強調(diào)了這種意趣的微妙和詩人內(nèi)心獨特而深刻的體驗,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2025·湖南湘潭·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問題。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唐高適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巫峽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青楓江①上秋帆遠②,白帝城邊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咀⑨尅竣偾鄺鹘褐笧g水,在長沙與湘江匯合。②秋帆遠;指秋風吹著小舟,送友人遠去。3.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在題材上屬于送別詩,在體裁上屬于古體詩。古體詩在押韻、平、對偶上均有嚴格要求。B.首聯(lián)中“此別”、“謫居”四字,將題中的“送”和“貶”點出,輕靈自然,不著痕跡?!班怠弊趾汀皢枴弊直憩F(xiàn)了詩人與兩位朋友的關系非同尋常。C.頷聯(lián)中“巫峽猿啼數(shù)行淚”中的“猿”與《三峽》中“猿鳴三聲淚沾裳”的“猿”渲染的氛圍都是悲涼哀傷的。D.中間兩聯(lián)在寫法上有獨到之處,連用了四個地名,體現(xiàn)詩人的情真意切,詩歌氣勢健拔,意境更為開闊。4.本詩與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表達的情感不盡相同,請具體分析其不同之處?!敬鸢浮?.A4.本詩表達了對友人的寬慰勉勵之意,表達了樂觀積極的情感;《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和音游人返京而產(chǎn)生的惆悵之情?!緦дZ】這首詩以送別為題,通過“嗟君”“問謫居”等詞句,流露出對友人遭貶的深切同情。中間兩聯(lián)巧妙運用巫峽、衡陽等地名意象,既點明友人去向,又借“猿啼”“歸雁”等意象營造悲涼氛圍。尾聯(lián)“圣代多雨露”的勸慰之語,展現(xiàn)了詩人豁達的胸襟。全詩情感真摯,意境開闊,體現(xiàn)了高適邊塞詩特有的雄渾風格。3.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理解和辨析。A.有誤,古體詩又稱“古詩”“古風”,是漢魏以來盛行的一種詩歌。它最初流行于民間,漢朝樂府機構把它們搜集起來,加以潤色,成為最早的五言詩。這種詩體,句式大體整齊,也要押韻,形式上比較自由,句數(shù)、字數(shù)、對仗及平仄聲調(diào)都沒有嚴格的限制;故選A。4.本題考查對比閱讀。本詩開篇“嗟君此別意何如,駐馬銜杯問謫居”,“嗟”字直接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遭遇貶謫的嘆息與同情?!皢栔喚印眲t體現(xiàn)出詩人對友人未來貶謫生活的關切,想知道友人將被安置在何處,生活狀況如何?!拔讔{啼猿數(shù)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詩人想象李少府貶謫的巫峽之地,猿猴啼叫之聲令人落淚,描繪出環(huán)境的凄涼;想象王少府貶謫的長沙之地,衡陽歸雁可能帶來友人的書信,卻也暗示著友人離鄉(xiāng)背井、音信難通的孤獨。這兩句詩進一步表達了對友人貶謫生活的擔憂?!扒鄺鹘锨锓h,白帝城邊古木疏”,詩人描繪了友人遠行的畫面,但筆觸并不哀傷?!扒锓h”給人一種友人漸行漸遠卻又帶著希望前行之感,“白帝城邊古木疏”則展現(xiàn)出一種歷史的滄桑與豁達。最后“圣代即今多雨露,暫時分手莫躊躇”,詩人以“圣代多雨露”安慰友人,相信朝廷會給予恩澤,貶謫只是暫時的,鼓勵友人不要因暫時的分別而猶豫、消沉,要積極面對未來?!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中“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詩人站在輪臺東門,目送友人離去。友人漸行漸遠,山路蜿蜒曲折,最終消失在詩人的視線中,只留下雪地上友人馬匹的行跡。這幾句詩生動地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分別時的情景,將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整首詩描繪了塞外壯麗的雪景,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將雪花比作梨花,展現(xiàn)出塞外雪景的奇麗。然而,在這壯麗的雪景背后,卻隱藏著詩人內(nèi)心的惆悵。友人即將返回京城,而詩人自己卻仍留在塞外,這種對比讓詩人感到孤獨和失落。友人的離去,仿佛帶走了詩人心中的溫暖和希望,使詩人陷入了深深的惆悵之中。綜上所述,《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主要表達了對友人的寬慰勉勵之意和樂觀積極的情感,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則抒發(fā)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產(chǎn)生的惆悵之情。(2025·河北滄州·一模)閱讀下面的古代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炯住肯剃柍菛|樓許渾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疽摇壳锶盏菂枪_上寺遠眺①劉長卿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xiāng)心。野寺來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咀ⅰ竣侔彩分畞y爆發(fā)后,洛陽落入亂軍之手,詩人被迫流亡到揚州,于秋日登吳公臺作此詩。吳公臺:故址在江都(今江蘇揚州)西北,原為南朝沈慶之所筑弩臺。5.甲詩圍繞“”字直抒胸臆;乙詩圍繞“”字展開,描繪了登臨時所見之景。6.乙詩中“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描繪的景象有什么特點?請簡要概括。7.同為登高之作,說說兩首詩表達了哪些相同的情感?!敬鸢浮?.愁眺/望6.破舊,蒼涼,寒冷,空寂(蕭瑟,幽深,寂靜)。7.①思念故鄉(xiāng);②國事衰微的感慨,憂慮國家命運;③王朝更替,江山依舊,歷史滄桑的感慨?!緦дZ】甲詩以“愁”字統(tǒng)領全篇,通過“蒹葭楊柳”“山雨欲來”等意象,營造出蒼茫蕭瑟的意境。詩中時空交錯,秦苑漢宮的荒蕪與“渭水流”的永恒形成對比,暗含歷史興衰之嘆。尾聯(lián)“行人莫問”的勸誡,更深化了詩人對時代變遷的無力感,語言凝練而氣象雄渾。乙詩以“望”字勾連鄉(xiāng)愁與歷史沉思,“野寺”“云峰”等意象勾勒出孤寂的秋景?!跋﹃枴薄昂唷倍湟月暪饨挥车募挤ǎ憩F(xiàn)南朝遺跡的冷寂,末句“長江獨至今”將個人漂泊與歷史滄桑融為一體,在簡淡筆墨中寄寓深沉的家國之慨。5.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甲詩圍繞“愁”字直抒胸臆。以“一上高城萬里愁”開篇,奠定全詩蒼茫沉郁的基調(diào)?!拜筝鐥盍被谩对娊?jīng)》意象,暗喻漂泊無依;“山雨欲來風滿樓”既是寫景,又隱喻晚唐動蕩時局。后聯(lián)以“秦苑夕”“漢宮秋”的荒蕪景象,將個人愁緒升華為歷史興亡之嘆。尾句“渭水流”以亙古東流的河水,反襯人世滄桑,使“愁”字穿透時空,兼具身世之感與家國之憂。乙詩圍繞題目中的“眺”字或“秋日望鄉(xiāng)心”中的“望”字展開,描繪了登臨時所見之景。以“望鄉(xiāng)心”為眼,勾勒出安史之亂后的殘破畫卷?!耙八隆薄霸品濉睂懙歉咚娭帕?,“夕陽”“寒磬”以聲光交織渲染空林寒意。南朝舊事與長江并置,形成歷史與自然的宏大對照。一個“望”字既統(tǒng)攝“隔水深”“滿空林”的視覺縱深,又暗含“獨至今”的孤憤——亂世文人望穿秋水,終只見長江無語東流。6.本題考查詞句賞析。乙詩中“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中,“夕陽”的蒼涼余暉與“舊壘”的破敗荒蕪共同組合,勾勒出一幅破敗蒼涼的畫面。殘陽斜照在廢棄的軍事工事上,暗示著往昔的輝煌已逝?!昂酀M空林”中,“寒磬”的冷寂聲響和“空林”的幽深寂靜,共同強化了環(huán)境的空寂。清冷的鐘磬聲在幽深的樹林間回蕩,營造出蕭瑟寂靜的氛圍。詩人通過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描寫,將歷史滄桑與個人孤寂融為一體,展現(xiàn)出典型的晚秋凄涼之景。四種意象共同營造出蕭瑟凄清的意境,既體現(xiàn)南朝遺跡的破敗,又暗含詩人對時代變遷的深沉慨嘆。7.本題考查對比閱讀。兩首詩均通過登高遠眺的視角,表達了以下共同情感:思鄉(xiāng)懷遠:甲詩“萬里愁”暗含羈旅之思,乙詩“秋日望鄉(xiāng)心”直抒鄉(xiāng)愁。詩人身處異鄉(xiāng),登高時自然觸發(fā)對故土的深切思念。憂國傷時:甲詩“山雨欲來風滿樓”以自然景象隱喻唐末動蕩時局;乙詩“惆悵南朝事”借古諷今,暗指安史之亂后唐朝的衰微,均流露出對國運的憂慮。歷史滄桑感:甲詩“秦苑夕”“漢宮秋”與乙詩“長江獨至今”形成古今對比,凸顯王朝更迭中自然的永恒,傳遞物是人非的深沉慨嘆。(2025·江西上饒·二模)閱讀下面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壳锲指瑁ㄆ涫澹├畎装装l(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疽摇块_元樂【注】李煜心事數(shù)莖白發(fā),生涯一片青山??樟钟醒┫啻?,古道無人獨還。【注】又作《歸山》《歸山作》。作者一作顧況,也有人認為是張繼。8.下列對詩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以“白發(fā)三千丈”喻愁之深之重,雖違背生活邏輯卻符合情感邏輯,“無理而妙”。B.甲詩中詩人對鏡見白發(fā),發(fā)出“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之問,其愁緒之深,令人感慨。C.乙詞中詞人見白發(fā)而生感慨,其“心事”與“生涯”相關,“空林有雪相待,古道無人獨還”之景,更添其心中抑郁之情。D.乙詞通過濃墨重彩的渲染,描摹出一個雪野荒徑中的獨行者形象,襯托出孤寂冷清的氣氛。9.同是寫白發(fā),兩首詩詞表達的思想感情各不相同:甲詩表達了詩人因而生的無限愁思;乙詞抒發(fā)了詞人對的嘆惋和心中的抑郁之情。【答案】8.D9.壯志難酬(或懷才不遇等)人生境遇(或身世坎坷等)【導語】這兩首詩詞均以白發(fā)為意象,卻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情感境界。李白的《秋浦歌》以夸張手法寫愁緒,白發(fā)三千丈的奇喻將無形之愁具象化,充滿盛唐詩人特有的豪放與浪漫。李煜的《開元樂》則以白發(fā)起興,通過“空林”“古道”等冷寂意象,勾勒出隱逸者的孤寂心境,體現(xiàn)晚唐五代詞的精微含蓄。兩作對比,前者是噴薄而出的激情宣泄,后者是內(nèi)斂深沉的人生況味,共同構成中國古典詩歌中“白發(fā)書寫”的兩種美學范式。8.本題考查詩詞內(nèi)容理解。D.錯誤。“空林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的意思是:林子里空虛無物,只有皚皚白雪寒氣襲人;茫茫原野的荒路上空無一人,只好折返。通過寥寥幾筆水墨畫式的白描,抓住“空林”“雪”“野路”冷寂意象,烘托出孤寂冷清的氣氛,一個莽原獨行者立刻浮現(xiàn)在讀者的腦海中;選項中“濃墨重彩的渲染”表述錯誤;“描摹出一個雪野荒徑中的獨行者形象,襯托出孤寂冷清的氣氛”順序有誤;故選D。9.本題考查把握詩詞情感。【甲】詩“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的意思是:白發(fā)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寫這首詩時,詩人已經(jīng)五十多歲了,壯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攬鏡自照,觸目驚心,發(fā)生“白發(fā)三千丈”的孤吟,“三千丈”的白發(fā)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長?!暗谩弊种必灥皆娙税肷兴艿降呐艛D壓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發(fā),鬢染秋霜;因此,本詩表達了表達了詩人因壯志難酬而生的無限愁思?!疽摇吭~“心事數(shù)莖白發(fā),生涯一片青山”的意思是:我滿懷心事,年紀不大白發(fā)已上頭。生涯如同青山一片,起伏不平,坎坎坷坷。開篇以“心事”點破詞題,心煩而意亂,抑郁而多愁,憂思以感恨,這一切“心事”正是“數(shù)莖白發(fā)”得以產(chǎn)生的原因。“數(shù)莖”是寫作者發(fā)現(xiàn)白發(fā)時的心情和震驚?!靶氖隆庇伞吧摹倍鴣怼R簧?jīng)歷難回首,前路也無望,正如“青山”起伏,山路坎坷,登山艱難,以“青山”喻“生涯”,生動貼切,以“生涯”見“心事”,明白透徹。此詞主要是寫作者對身世際遇的嘆惋和心中的抑郁之情,抒發(fā)了詞人對人生境遇的嘆惋和心中的抑郁之情。(2025·河北邯鄲·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古代詩歌,完成下面小題。贈從弟(其二)

題畫竹劉楨

[清]鄭燮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秋風昨夜渡瀟湘,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觸石穿林慣作狂。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惟有竹枝渾不怕,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挺然相斗一千場。10.《題畫竹》描寫了秋天的哪些景物?11.這兩首詩都寫到了“風”這一意象,分別有什么作用?12.兩首詩表達的情感有何相同之處?【答案】10.描寫了秋風、巖石、樹林以及竹枝。11.《贈從弟》中以風的猛烈反襯松枝的剛勁,《題畫竹》中用風的狂暴來反襯竹子的不畏強暴、堅韌挺拔。12.都表達了詩人堅貞不屈的氣節(jié)。【導語】這兩篇詩文圍繞松竹展開,《贈從弟(其二)》以松為核心,借其在風與霜中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堅韌品格?!额}畫竹》描繪竹枝不懼秋風狂虐。二者均用象征,借物抒情,展現(xiàn)詩人堅貞氣節(jié),且語言凝練,意象鮮明,讓讀者深切感受到松竹蘊含的精神力量。10.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分析。根據(jù)“秋風昨夜渡瀟湘”可知,描寫了秋風;根據(jù)“觸石穿林慣作狂”可知,描寫了巖石和樹林;根據(jù)“惟有竹枝渾不怕”可知,描寫了竹枝。11.本題考查意象及作用分析。在《贈從弟》中,“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意思是:風聲是多么的猛烈啊,松枝又是多么的剛勁。通過描寫風聲的“一何盛”(多么強盛),來反襯松枝的“一何勁”(多么剛勁)。在《題畫竹》中,“觸石穿林慣作狂”意思是:它撞擊巖石、穿過樹林,向來習慣肆意張狂?!拔┯兄裰啿慌隆币馑际牵褐挥心侵裰θ徊缓ε?。描繪秋風“慣作狂”(習慣肆虐張狂),以此反襯竹枝不怕狂風,展現(xiàn)其不畏強暴、堅韌挺拔。12.本題考查情感比較。《贈從弟(其二)》:詩中“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以山上挺拔的松樹和猛烈的谷中風形成鮮明對比,突出松枝在狂風中依然剛勁的形象?!氨龖K凄,終歲常端正”,進一步描繪松樹在嚴寒冰霜的惡劣環(huán)境下,始終保持端正的姿態(tài)。詩人借松樹不畏狂風、嚴寒的特點,象征堅韌不拔、堅貞不屈的品格,既是對從弟的勉勵,也是自身氣節(jié)的寫照?!额}畫竹》:“秋風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作狂。惟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詩中描寫秋風肆虐,撞擊巖石、穿過樹林,而竹枝卻全然不懼,傲然與秋風爭斗。通過竹枝面對狂風的勇敢無畏,展現(xiàn)出一種堅韌不拔、不屈服于外力的精神,體現(xiàn)了詩人對這種堅貞氣節(jié)的贊美與追求,也是詩人自身人格的映射。兩首詩都運用了象征手法,分別借松樹和竹枝在惡劣環(huán)境中不屈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堅貞不屈的氣節(jié)。(2025·北京海淀·模擬預測)閱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完成下面小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13.有人評價岑參的邊塞詩“奇氣益出”?!妗诒驹娭畜w現(xiàn)為:先用一個妙喻,以春景寫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描繪雪景的①;緊接著通過描寫將士們?nèi)粘I畹母惺軄韺懏敃r的天氣,其中“②,③”從側面突出邊塞的奇寒;繼而場景移至帳外,以“百丈冰”“萬里凝”描繪出大漠雪景④的特點;而歡飲餞別之后,化情為景,堪稱奇情。14.唐代邊塞詩人常借邊地特有的人、事、景、物表達情感。品味本詩中畫線的詩句,并從下面詩句中任選其一,簡要說明兩位詩人各是如何表達情感的。(1)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2)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答案】13.奇麗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奇?zhèn)ィɑ驂验?、壯美?4.本詩中“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詩人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友人離去后,山回路轉,只留下雪地上的馬蹄印這一畫面,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和因友人離去而產(chǎn)生的惆悵之情。李賀《雁門太守行》中“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描寫戰(zhàn)斗的慘烈,用“角聲滿天”寫出戰(zhàn)斗的激烈,“燕脂凝夜紫”描繪出戰(zhàn)場上鮮血在夜色中凝結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戰(zhàn)士們浴血奮戰(zhàn)的贊頌以及對戰(zhàn)爭的殘酷的感慨。(或王昌齡《出塞》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運用典故,借對李廣的懷念,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任用良將,平息邊塞戰(zhàn)事,使百姓過上和平生活的愿望)【導語】《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岑參邊塞詩的經(jīng)典之作。詩中先極寫邊地八月飛雪的奇景,以春景喻冬雪,展現(xiàn)雪景奇幻。接著描述雪中苦寒,后敘送別場景。全詩將塞外風光與送別之情完美融合,既有壯麗雪景的勾勒,又飽含真摯惜別之意,體現(xiàn)了岑參邊塞詩“奇氣益出”的風格。13.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第一空,根據(jù)詩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可知,詩人將塞外飛雪比作春天的梨花,展現(xiàn)出雪景如春天般爛漫,同時“千樹萬樹”又描繪出雪花鋪天蓋地的壯觀景象,體現(xiàn)出雪景的奇麗壯美。第二、三空:“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意為:將軍戰(zhàn)士們冷得拉不開弓,鎧甲凍得難以穿上?!耙簧砟茈⑽宓窕 钡倪厡?,居然拉不開角弓;平素是“將軍金甲夜不脫”,而此時是“都護鐵衣冷難著”。這主要是通過人和人的感受,通過種種在南來人視為反常的情事寫天氣的奇寒,寫白雪的威力。所以這兩句詩從側面突出邊塞的奇寒。第四空:“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意為:無邊沙漠結著厚厚的冰,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云。這兩句詩以夸張筆墨,氣勢磅礴地勾出瑰奇壯麗的沙塞雪景,又為“武判官歸京”安排了一個典型的送別環(huán)境。14.本題考查詩句賞析。“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意為:號角聲響徹秋夜的長空,邊塞上將士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為紫色。這兩句詩從聲、色兩個方面進一步渲染悲壯的氣氛。角聲嗚嗚,本來就是一種十分悲涼的音響;現(xiàn)在又是在滿目蕭瑟的秋天里回蕩,自然就顯得更加悲壯了。這里從聲來寫。“塞上燕脂凝夜紫”則從色來烘托。此時戰(zhàn)場之上鮮血遍染,在暮靄凝聚下呈現(xiàn)出暗紫色,為這個畫面抹上了一層悲壯的色彩。聯(lián)系這首詩尾聯(lián)“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可知,還表現(xiàn)了將士們誓死報國、不畏犧牲的愛國精神,表達了作者的贊嘆之意?!暗过埑秋w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意為:倘若曾經(jīng)能夠抵御外敵的名將還在,絕不會許匈奴南下牧馬度過陰山。這兩句詩融抒情與議論為一體,直接抒發(fā)戍邊戰(zhàn)士鞏固邊防的愿望和保衛(wèi)國家的壯志,洋溢著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寫得氣勢豪邁,鏗鏘有力。同時,這兩句又語帶諷刺,表現(xiàn)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示例1:選(1)。岑參的“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描寫目送曲折山路上離去的友人、凝視雪地上的馬蹄印,心中悵然若失,表達了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賀的“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描寫了邊塞的角聲,血染的戰(zhàn)場,從聽覺、視覺角度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殘酷,渲染了悲壯的氣氛,表達了詩人對將士誓死報國、不畏犧牲的贊嘆之情。示例2:選(2)。岑參的詩句寫詩人送別友人的情景,山回路轉,友人已消失在遠方,但詩人凝視雪地上的馬蹄印,不愿離去,表現(xiàn)了詩人難舍友人的無限惆悵。王昌齡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借對漢代飛將軍李廣的懷念,運用典故,直接抒發(fā)了希望朝廷任用良將,抵御外敵入侵,保家衛(wèi)國的強烈愿望,體現(xiàn)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以及對和平的期盼。15.(2025·四川樂山·模擬預測)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劍外①忽傳收薊北②,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咀ⅰ看嗽娮饔谔拼趶V德元年(763年)春。安史之亂結束。①劍外:劍門之外,泛指蜀中地區(qū)。②薊北:河北北部地區(qū),安史之亂時叛軍的根據(jù)地范陽一帶。(1)這首詩的尾聯(lián)通過的變換,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心境。(2)本詩中的“初聞涕淚滿衣裳”和杜甫《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兩首詩中的“淚”所表達的情感是否相同?試簡要分析?!敬鸢浮?1)地點歸心似箭或急切歸家(2)不同,《春望》中的眼淚是詩人感時傷世、念家悲己之淚,這淚是傷心之淚。《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的眼淚是詩人聽到官軍取得戰(zhàn)爭勝利消息后內(nèi)心無比激動和喜悅而落淚,這淚是欣喜之淚。它又是悲傷之淚,回想多年戰(zhàn)亂帶來的苦難,不禁悲從中來,無法壓抑?!緦дZ】《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表達內(nèi)心喜悅的一首詩,得知官軍收復故土的消息,他由感慨到欣喜若狂。詩中充滿了強烈的思鄉(xiāng)情感,尾聯(lián)用“即從”“穿”“便下”“向”等詞語描繪出返鄉(xiāng)的急切,整首詩意境開闊,情感真摯動人?!驹斀狻浚?)本題考查內(nèi)容和情感理解。結合“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可知,詩人連用“即從”“穿”“便下”“向”四個連接詞,迅速將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名串聯(lián)起來。這一連串的動作描述,給人一種風馳電掣般的快速之感。詩人仿佛已經(jīng)置身于歸鄉(xiāng)的旅途之中,通過地點的轉換,急切地穿越重重山水,朝著家鄉(xiāng)飛奔而去。由此可知,尾聯(lián)通過地點的變換,寫出了詩人聽聞喜訊后的歸心似箭之情,表現(xiàn)了詩人急于返鄉(xiāng)歸家的喜悅心情。(2)本題考查對比閱讀。結合本詩“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可知,詩人在劍外忽然聽到官軍收復薊北的消息,這突如其來的喜訊讓他激動不已,以至于“初聞”之時便“涕淚滿衣裳”。此前國家長期處于戰(zhàn)亂之中,百姓流離失所,如今官軍收復失地,意味著苦難即將結束,和平有望到來。由此可知,此詩中的“淚”是因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喜訊而喜極而泣,表達了詩人的喜悅、激動之情。結合《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可知,“感時花濺淚”,詩人感傷時事,看到花開卻落淚,“恨別鳥驚心”,怨恨離別,聽到鳥鳴也驚心?!胺榛疬B三月”寫出了戰(zhàn)爭持續(xù)時間之久,“家書抵萬金”則突出了在戰(zhàn)亂中與親人音訊隔絕的痛苦。國家淪陷,城池破敗,到處是荒蕪的景象,詩人目睹此景,又長期與親人分離,不知親人安危。由此可知,《春望》中的“淚”是因國家淪陷、親人離散而傷心落淚,表達了詩人的憂國憂民、悲傷痛苦之情。(2025·寧夏中衛(wèi)·二模)閱讀古詩詞,回答問題。寧夏“五寶之首”首選中寧枸杞,它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讓我們伴隨著清代中衛(wèi)知縣黃恩錫的《竹枝詞》來了解它的特點吧:竹枝詞六月杞園樹樹紅,寧安藥果擅寰中。千金一抖矜時價,決勝腴田歲早豐。親串相遺各用情,年年果實喜秋成。永康酒棗連瓶送,蒸棗棗園夙擅名。16.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六月杞園樹樹紅,寧安藥果擅寰中?!边@是描繪六月時節(jié),杞園中的樹木都被染上了紅色,而寧安的藥果更是聞名于世。B.詩人用“擅寰中”來形容寧安藥果的名聲之大。C.“千錢一斗矜時價,決勝腴田歲早豐?!边@是描述寧安藥果的價格之高,一斗藥果價值千錢,這時的價格是如此珍貴,足以讓人感到金貴。D.這里的“腴田歲早豐”指的是肥沃的田地滋育的豐收,而這種豐收也正是寧安藥果價格昂貴的唯一原因。17.詩歌前四句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請簡要分析?!敬鸢浮?6.D17.運用了夸張和對比的手法。“擅寰中”夸張地寫出寧安藥果聞名于世;“千錢一斗矜時價,決勝腴田歲早豐”將寧安藥果的高價與肥沃田地的豐收進行對比,突出其價格昂貴?!緦дZ】這首《竹枝詞》以白描手法勾勒出寧夏枸杞的獨特魅力?!皹錁浼t”的視覺沖擊與“擅寰中”的盛譽形成張力,后四句通過價格對比(千金一斗)、人情往來(親串相遺)和特產(chǎn)工藝(酒棗連瓶)三個維度,展現(xiàn)枸杞作為地理標志產(chǎn)品的經(jīng)濟價值與文化內(nèi)涵。末句“蒸棗棗園”的地名雙關尤見巧思。16.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D.“腴田歲早豐”,意思是肥沃的田地早早地迎來了豐收。此句提到了肥沃田地帶來的豐收,但寧安藥果價格昂貴并非僅僅因為肥沃田地的豐收。其價格昂貴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比如它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品質(zhì)優(yōu)良,聞名于世,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市場需求等。該選項中“唯一原因”說法錯誤;故選D。17.本題考查寫作手法。“六月杞園樹樹紅,寧安藥果擅寰中”,意思是六月的時候,枸杞園里每棵樹上都掛滿了紅彤彤的枸杞,寧安的枸杞(藥果)在天下享有盛譽。這句中,“擅寰中”是說寧安的藥果(枸杞)在天下都占據(jù)突出地位,聞名于世。這顯然是一種夸張的說法,因為枸杞雖然在寧安地區(qū)品質(zhì)優(yōu)良,但說它在整個世界范圍內(nèi)都如此突出,是通過夸張來強調(diào)寧安枸杞的知名度和獨特地位,讓讀者對寧安枸杞的名聲有更深刻的印象?!扒уX一斗矜時價,決勝腴田歲早豐”,意思是一斗枸杞能賣到千錢的高價,這樣的價格在當時是很珍貴的,其價值甚至超過了肥沃田地早早豐收所帶來的收益。將寧安藥果的價格“千錢一斗”與“腴田歲早豐”進行對比。一斗枸杞能賣到千錢的高價,而這高價甚至超過了肥沃田地豐收所帶來的價值。通過這種對比,鮮明地突出了寧安枸杞價格昂貴的特點,讓人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其經(jīng)濟價值之高,也從側面反映出寧安枸杞的珍貴。(2025·陜西西安·模擬預測)探討處世之道: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匡嬀疲ㄆ湮澹┨諟Y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雁門太守行李賀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18.請從下列四個詞中選出【甲】詩的詩眼。(

)A.心遠 B.采菊 C.悠然 D.忘言19.陶淵明歸隱田園,而李賀積極入世。請結合【甲】【乙】兩詩的主旨和你自身的經(jīng)驗,談談你更欣賞哪種處世態(tài)度,為什么?!敬鸢浮?8.A19.示例:我更欣賞陶淵明的處世態(tài)度。陶淵明歸隱田園,在寧靜的生活中保持內(nèi)心的淡泊,從“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以看出他不被世俗所擾,享受自然之美,這種生活能讓人遠離塵世喧囂,獲得內(nèi)心的平靜。在現(xiàn)代社會,人們壓力較大,適當遠離紛擾,回歸內(nèi)心,能更好地思考人生。(若選擇李賀的處世態(tài)度,能自圓其說亦可)【導語】陶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