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技術標準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upervisorycontrolsystemofroadlightingDG/TJ08-2296-2019J14696-2019主編單位: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批準部門: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施行日期:2019年10月1日2019上海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技術標準/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主編.--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9.10Ⅰ.①道…Ⅱ.①上…Ⅲ.①公路照明-照明裝置-監(jiān)控系統-技術標準-上海Ⅳ.①U491.5-65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9)第176305號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技術標準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主編策劃編輯張平官責任編輯朱勇責任校對徐春蓮封面設計陳益平出版發(fā)行同濟大學出版社www.tongjipress.com.cn(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郵編:200092電話經銷全國各地新華書店印刷浦江求真印務有限公司開本889mm×1194mm1/32印張7.375字數198000版次2019年10月第1版2019年10月第1次印刷書號ISBN978-7-5608-8642-8定價70.00元本書若有印裝質量問題,請向本社發(fā)行部調換版權所有侵權必究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文件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關于批準《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技術標準》為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由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主編的《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技術標準》,經我委審核,現批準為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統一編號為DG/TJ08-2296-2019,自2019年10月1日起實施。本規(guī)范由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負責管理,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解釋。特此通知。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二〇一九年五月八日—1—根據上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fā)〈2016年上海市工程建設規(guī)范和標準設計編制計劃〉的通知》(滬建管〔2015〕871號)要求,《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技術標準》編制組在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上海市內、外道路照明監(jiān)控的實踐經驗,結合上海市的實際情況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本標準。本標準的主要內容有: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規(guī)定;系統構成與功能;系統和設備技術要求;系統施工與驗收;運行維護技術要求。請各單位及相關人員在執(zhí)行本標準過程中,注意總結經驗,積累資料,隨時將有關意見或建議反饋至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東方路3447號;郵編:200125;電話,或上海市建筑建材業(yè)市場管理總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橋路683號;郵編:200032;E-mail:bzglk@zjw.sh.gov.cn),以供本標準修訂時參考。主編單位: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參編單位:上海市城市綜合管理事務中心上海路輝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欣能信息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路燈管理中心上海電科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研究所北京國城科綠色照明科技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廣東正力通用電氣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員:戴孫放顧國昌陳洪黃慰忠馬斌高旭旻趙寧董茂強吳軍隋文波田欣華陳偉朱健石棟良吳世通廖志梅主要審查人員:陸繼誠康盛姬衛(wèi)東張揚張興軍鄭世寶王任杰宗劍上海市建筑建材業(yè)市場管理總站2019年3月—1—1總則 12術語和符號 22.1術語 22.2符號 33基本規(guī)定 43.1總體要求 43.2道路照明監(jiān)控方式 54系統構成與功能 74.1系統結構 74.2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 94.3區(qū)域控制器 104.4終端控制器 124.5接口轉換模塊 144.6功能擴展 144.7數據與信息的安全 155系統和設備技術要求 166系統施工與驗收 186.1施工準備 186.2安裝工程 196.3調試和試運行 196.4系統驗收 207運行維護技術要求 227.1培訓和運維管理 227.2運行養(yǎng)護要求 22—2—附錄A區(qū)域控制器和終端控制器接口通信協議 24附錄B數據格式說明 148附錄C事件代碼ERC 160附錄D數據凍結密度 162附錄ECRC算法說明 163附錄FFTP升級配置文件定義 165附錄G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接口通信協議 166本標準用詞說明 213引用標準名錄 214條文說明 215—3—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33Basicrequirement 43.1Overallrequirement 43.2Modeforroadlightingsupervisoryandcontrol 54Systemcompositionandfunction 74.1Systemstructure 74.2Controlcenterandsubcontrolcenter 94.3Areacontrolunit 104.4Terminalcontrolunit 124.5Interfaceconversionmodule 144.6Functionextension 144.7Securityfordataandinformation 155Technicalrequirementsforsystemandequipment 166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forsystem 186.1Constructionpreparation 186.2Installationprocess 196.3Debuggingandtrialoperation 19 207Technicalrequirementsforoperationandmaintenance 22—4—7.1Trainingandoperationmaintenancemanagement 227.2Requirementsforoperationmaintenance 22AppendixAInterfacecommunicationprotocolforareacontrolunitandterminalcontrounit 24AppendixBDataformatspecification 148AppendixCEventcodeERC 160AppendixDDatafreezedensity 162AppendixECRCalgorithmdescription 163AppendixFFTPupgradeconfigurationfiledefinition 165AppendixGInterfacecommunicationprotocolforcontrolcenterandsubcontrolcenter 166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213Listofquotedstandards 214Explanationofprovisions 2151.0.1為規(guī)范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的建設與維護,保障照明設施有效運行,改善照明環(huán)境,提高管理效率,促進資源共享,實現道路照明設施的信息化管理,制定本標準。1.0.2本標準適用于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的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1.0.3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除應符合本標準要求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2術語和符號2.1術語2.1.1道路照明監(jiān)控中心lightingcontrolcenter監(jiān)測并控制全市道路照明設施及其運行的場所,簡稱監(jiān)控中心。2.1.2道路照明監(jiān)控分中心subcontrolcenter監(jiān)測并控制分區(qū)范圍內道路照明設施及其運行的場所,簡稱監(jiān)控分中心。2.1.3區(qū)域控制器areacontrolunit安裝在路燈控制箱內的監(jiān)控裝置,具備與控制中心(分中心)的通信鏈路,對該路燈控制箱進行實時監(jiān)控;通過接口轉換模塊和配套的終端控制器,還可以實現對該路燈控制箱供電區(qū)域內的照明設施進行監(jiān)控。2.1.4終端控制器terminalcontrolunit安裝在路燈桿端的監(jiān)控裝置,具備與對應路燈控制箱端區(qū)域控制器或與控制中心(分中心)的通信鏈路,實現對路燈桿端照明設施的監(jiān)控。2.1.5路燈控制箱lightingcontrolcabinet提供道路照明配電及保護、道路照明供電檢測與控制的電氣設備箱。2.1.6接口轉換模塊interfaceconversionmodule采用電力線載波通信或無線通信技術實現終端控制器與區(qū)域控制器通信連接的設備?!?—2.1.7外部應用擴展extensionforexternalapplications利用道路照明監(jiān)控系統傳輸網絡構建的其他數字通信業(yè)務。2.2符號ACU(AreaControlUnit)—區(qū)域控制器;LCC(LightingControlCenter)—道路照明監(jiān)控中心;ICM(InterfaceConversionModule)—接口轉換模塊;SCC(SubControlCenter)—道路照明監(jiān)控分中心;TCU(TerminalControlUnit)—終端控制器?!?—3基本規(guī)定3.1總體要求3.1.1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應能夠實時監(jiān)測并控制道路照明設施及其運行。3.1.2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應滿足道路照明設施統一管理、分區(qū)運行維護、分級控制的運行管理方式。3.1.3道路照明監(jiān)控中心應能夠監(jiān)控全市范圍內所有的道路照明設施。3.1.4有分區(qū)管理需要時,可設置監(jiān)控分中心執(zhí)行分區(qū)范圍內道路照明設施的運行控制和管理,并且監(jiān)控分中心以下可進一步設置次級監(jiān)控分中心。3.1.5監(jiān)控分中心(含次級監(jiān)控分中心)監(jiān)控范圍內的道路照明設施應能夠同時接受監(jiān)控中心的監(jiān)管。3.1.6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的監(jiān)控對象應包括路燈控制箱、燈具、供電線路、其他與道路照明運行及安全相關的設備、基于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傳輸的外部應用擴展設備。3.1.7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應能夠連續(xù)運行。3.1.8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設計應遵循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技術先進、節(jié)能環(huán)保、維護方便、有利于集成管理的原則。3.1.9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應采用開放的體系結構,能夠與其他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滿足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統建設的要求。3.1.10系統的架構和組成應有利于系統的擴容和其他應用的擴展。3.1.11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應具有現行國家標準《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22239規(guī)定的第二級安全保護能力。3.2道路照明監(jiān)控方式3.2.1道路照明應采用以時間周期為主的控制方式。按監(jiān)控系統構成方式,時間周期控制功能應部署在區(qū)域控制器或終端控制器上。3.2.2設置區(qū)域控制器的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應以區(qū)域控制器根據設定的運行參數實施區(qū)域內道路照明自動控制,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1區(qū)域控制器應采集照明供電回路的狀態(tài)和運行數據信2未設置終端控制器的情況下,區(qū)域控制器應控制照明供3設置路燈終端控制器的情況下,區(qū)域控制器應控制照明供電回路的同時,通過終端控制器對燈具進行控制或調節(jié),并采集燈具的運行數據。4區(qū)域控制器的運行參數應包括下列內容:1)照明啟動和關閉控制時間表;2)采用自然光亮度輔助控制時的亮度值;3)調光控制時間表;4)報警閾值。3.2.3當路燈控制箱內不采用回路控制時,應由終端控制器根據設定的運行參數對燈具進行自動的檢測、控制或調節(jié),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1終端控制器連接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時,應能將檢測與控制的結果上報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2終端控制器的運行參數應包括下列內容:—6—1)照明啟動和關閉控制時間表;2)調光控制時間表;3)報警閾值。3.2.4宜在控制箱處設置自然光亮度傳感器,在惡劣天氣自然光亮度嚴重降低時采取道路照明提前啟動或延遲關閉的措施。3.2.5安裝在供配電線桿上的路燈,不得采用自然光亮度輔助控制的方式。3.2.6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應能夠進行單個或分組照明的手動或自動控制。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直接控制照明回路或燈具時,必須進行安全提示和確認。3.2.7區(qū)域控制器或終端控制器等控制裝置與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離線時,應自動按預設定的運行參數實施照明控制。3.2.8區(qū)域控制器或終端控制器設定?!?—4系統構成與功能4.1系統結構4.1.1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宜采用圖4.1.1所示基本架構中的三層結構,包括監(jiān)控中心(監(jiān)控分中心)、區(qū)域控制器、終端控制器以及相互連接的通信傳輸網絡。4.1.2區(qū)域控制器應設置在路燈控制箱內,檢測并控制由該控制箱供電的所有道路照明設施。4.1.3區(qū)域控制器應采用圖4.1.1接口A的形式與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通信,并采用附錄A規(guī)定協議。4.1.4終端控制器宜設置在燈桿的檢修孔內,還可以安裝在燈控制。4.1.5終端控制器可采用下列方式與上級設備或系統連接:1采用專用傳輸方式相互級連,再按圖4.1.1由接口轉換模塊轉換為接口B的形式連接區(qū)域控制器,并采用附錄A規(guī)定的適用于接口B的通信協議。2采用圖4.1.1接口C的形式連接區(qū)域控制器時,采用附錄A規(guī)定的適用于接口C的通信協議。3采用圖4.1.1接口C的形式連接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時,采用附錄A規(guī)定的適用于接口C的通信協議。4.1.6監(jiān)控分中心應采用圖4.1.1接口E的形式與監(jiān)控中心通信,采用附錄G規(guī)定的通信協議。4.1.7區(qū)域控制器和終端控制器設置外部應用擴展接口時,應接口B接口BType-1道路照明監(jiān)控中心(LCC)分中心接口A接口B接口C接口D接口轉換模塊專用傳輸終端控制器燈具/光源擴展燈具/光源終端設備道路照明監(jiān)控分中心(SCC)業(yè)/,接口D:RS485,CAN,以太網等;采用圖4.1.1中接口D的形式,通信協議應符合附錄A中適用于接口D的規(guī)定。4.2.1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應具有下列遠程檢測與控制6以地理信息系統(GIS)、系統圖等多種方式展示道路4.2.2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應建立照明設備及其運行數據4.2.3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應能夠將道路照明設施授權給下4.2.4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的管理平臺應能夠分區(qū)域統計道4.2.5監(jiān)控分中心應能夠按照附錄G定義的接口要求,主動向4.2.6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應采用開放并且安全的體系結4.2.7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應能夠將道路照明設施的故障信息和監(jiān)控系統的故障信息推送到相關管理和維護人員的移動終4.2.9監(jiān)控中心應能夠向監(jiān)控分中心授時。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應能夠向區(qū)域控制器或終端控制器授時。4.2.10監(jiān)控中心重要的歷史數據保存時間不應少于30年。4.2.11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的計算機網絡設備應配置不間斷電源供電,不間斷電源的電池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min。4.3區(qū)域控制器4.3.1區(qū)域控制器應能夠按照表4.3.1區(qū)域控制器的檢測與控制功能的要求對路燈控制箱的狀態(tài)、進出線回路及照明參數進行檢測和控制。表4.3.1區(qū)域控制器的檢測與控制功能位置內容配置要求電源進線檢測失電報警√電壓√高、低電壓報警√電流√功率因數√防雷器故障報警√電能積算值√配電回路檢測配電開關狀態(tài)√電流√功率因數√低功率因數報警√電能積算值√照明供電控制回路接觸器狀態(tài)√回路接觸器控制√節(jié)能或調光控制值有此功能時配置續(xù)表4.3.1位置內容配置要求路燈控制箱門開關狀態(tài)√終端控制器接口通信故障狀態(tài)√信息采集√照明控制√其他檢測與控制自然光照度檢測△照明照度檢測△一次回路電纜斷線△其他傳感器按需求配置4.3.2區(qū)域控制器發(fā)出控制指令、檢測到開關量狀態(tài)變位、模擬量數據變化達到5%(可調)、發(fā)生報警事件時,應向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上報。4.3.3區(qū)域控制器向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上報的控制和檢測信息應帶有時間標記。4.3.4與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的通信故障時,區(qū)域控制器應能夠保存待上報的控制和檢測信息不少于30d,在通信功能恢復后上報。4.3.5區(qū)域控制器應能夠接收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的控制指令,實現道路照明的遠程控制和調節(jié)。4.3.6區(qū)域控制器應能夠接收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下發(fā)的運行參數和報警控制閾值,實現道路照明運行參數和報警控制閾值的遠程設定。4.3.7采用自然光亮度輔助控制時,路燈提前啟動時間和延遲關閉時間均不宜超過30min,并且不應延遲啟動和提前關閉。4.3.8區(qū)域控制器應同時采取衛(wèi)星校時和網絡校時措施。網絡校時周期不宜超過24h,時鐘誤差不應超過5s。4.3.9區(qū)域控制器應采用可靠的元器件,確保內部時鐘月走時誤差不超過5s。4.3.10區(qū)域控制器應提供I/O接口,數量應滿足照明供配電裝置的檢測和控制需要,并且應能夠擴展。4.3.11區(qū)域控制器的通信接口形式應符合本標準圖4.1.1“道路照明監(jiān)控系統的基本結構”的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提供連接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的接口A。2無內置接口轉換模塊時,提供連接終端控制器的接口B或接口C。3內置接口轉換模塊時,在提供同系列終端控制器專用傳輸接口的同時提供接口C。4提供用于外部應用擴展的接口D。4.3.12區(qū)域控制器與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的通信宜采用4G無線通信方式,也可采用其他公共、專用無線通信方式,或采用敷設專用通信纜線的有線通信方式。4.3.13區(qū)域控制器采用無線通信方式連接外部系統時,應保證通信可靠,天線與饋線應采取保護措施。不應小于30min。4.3.15區(qū)域控制器應具有現場調試和控制的功能。4.4終端控制器4.4.1終端控制器應能夠對燈具進行檢測和控制,內容應符合下列要求:1輸入電壓檢測。2輸入高、低電壓報警。3輸入電流檢測。4漏電流檢測。5有功功率檢測。6功率因數檢測。7低功率因數報警。8防雷器故障報警。9照明啟動和關閉控制。10調光控制(有此功能時配置)。4.4.2終端控制器對照明回路的控制應具有常開和常閉兩種類1監(jiān)控系統設置區(qū)域控制器并且在非照明時段切斷照明供電的情況下,應采用常閉型終端控制器,終端控制器故障時應保證照明回路處于接通狀態(tài)。2未采用(接入)區(qū)域控制器或者在非照明時段不切斷照明供電的情況下,應采用常開型終端控制器,終端控制器故障時應切斷照明回路。4.4.3終端控制器檢測到開關狀態(tài)變位、模擬量數據變化達到5%(可調)、發(fā)生報警事件時,應通過區(qū)域控制器或直接實時報送上級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4.4.4終端控制器應能夠接收區(qū)域控制器、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的遠程控制和調節(jié)指令。4.4.5終端控制器應能夠接收區(qū)域控制器、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下發(fā)的運行參數和報警控制閾值,實現運行參數和報警控制閾值的遠程設定。4.4.6終端控制器應能夠按節(jié)能或調光控制的要求提供接口1模擬量接口采用DC0~10V或DC1~10V。2數字量接口采用PWM方式。3雙向通信接口采用DALI接口。4.4.7一般LED燈具的調光接口宜采用DC0~10V或DC1~10V接口,高桿燈的LED燈具調光宜采用DALI接口方式。—14—4.4.8終端控制器檢測到漏電時,應切斷故障路燈供電,同時上報故障信息。4.4.9終端控制器的通信接口形式應符合本標準圖4.1.1“道路照明監(jiān)控系統的基本結構”的要求,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能夠采用專用傳輸方式經接口轉換模塊轉換為接口B的方式連接區(qū)域控制器,或采用接口C的方式連接區(qū)域控制器、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2宜提供用于外部應用擴展的接口D。4.4.10終端控制器應具有現場調試和控制的功能。4.5接口轉換模塊4.5.1終端控制器采用電力載波或無線通信等專用傳輸方式實現通信時,應設置接口轉換模塊ICM,將專用傳輸轉換為本標準圖4.1.1“道路照明監(jiān)控系統的基本結構”接口B的形式連接區(qū)域控制器。4.5.2每臺區(qū)域控制器通過接口轉換模塊能連接的終端控制器應不少于256臺。4.5.3接口轉換模塊可設置在區(qū)域控制器內部,形成與對應終端控制器相一致的專用傳輸接口形式,宜采用電力線載波通信,也可采用短程無線通信技術。4.6功能擴展4.6.1道路照明監(jiān)控系統可提供開放的外部應用擴展接口。4.6.2外部應用擴展接口應根據需要設置在區(qū)域控制器或終端控制器內,并符合本標準第4.1.7條的規(guī)定。4.6.3擴展應用接口及其信息匯集、組網應能夠在監(jiān)控中心配置和管理。4.6.4外部應用擴展不得對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功能造成影響。4.7數據與信息的安全4.7.1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應采用安全的系統構成方案和運行管理機制,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22239規(guī)定的第二級安全保護能力。4.7.2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應能夠配置和管理各操作終端、各運維單位的權限和監(jiān)控范圍。4.7.3監(jiān)控分中心接入監(jiān)控中心的邊界、監(jiān)控中心連接其他信息系統的邊界、區(qū)域控制器或終端控制器接入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的邊界均應采取安全措施?!?6—5系統和設備技術要求5.0.1區(qū)域控制器、終端控制器、接口轉換模塊應能夠在下列環(huán)境條件下正常工作:1環(huán)境溫度:-20℃~+70℃。2相對濕度:≤95%RH(25℃)。5.0.2區(qū)域控制器、終端控制器應能在不超過標稱電壓±20%的條件下正常工作。5.0.3區(qū)域控制器、終端控制器、接口轉換模塊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GB/T17626.2、《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抗度試驗》GB/T17626.3、《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GB/T17626.4、《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GB/T17626.5規(guī)定的電磁兼容性要求,設備的對外接口應提供抗干擾保護措施。5.0.4區(qū)域控制器、終端控制器收到實時數據召測指令時,應在1s之內響應。5.0.5區(qū)域控制器、終端控制器在收到中心下發(fā)的控制命令后,應在0.5s之內完成執(zhí)行。5.0.6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系統的技術指標應符合下列要求:1系統可用率不低于99.9%。2畫面切換時間不大于3s。3查詢終端數據的響應時間不大于10s。4控制命令傳遞至終端的時間不大于10s。5終端事件報送的傳遞時間不大于10s。6服務器平均負載率不大于65%。7中心系統接收1萬個終端并發(fā)上報事件數據時,完成處理時間不大于5s。8中心系統推送事件和終端狀態(tài)到系統客戶端界面的時間不大于1s?!?8—6系統施工與驗收6.1施工準備標、進度及系統和設備的功能與性能要求,熟悉設備的安裝調試方法和電氣操作安全規(guī)程。6.1.2施工安裝開始前的準備工作應達到以下要求:1各項開工手續(xù)應齊備。2施工組織方案和人員配置應滿足施工安裝與調試要求。3設計文件和圖紙應完整,能指導施工安裝與調試。4設備和軟件應通過出廠檢驗并取得合格證書,數量與技術規(guī)格應與設計文件和施工圖一致。5設備附件、輔料、工機具、檢測儀表應滿足安裝與調試的要求。6設備安裝位置、預留條件應與施工圖相一致。7施工安裝環(huán)境及臨時電源滿足施工要求。8施工安裝的安全保障措施應落實。齊備。6.1.3調試用的各類儀器儀表,應具有有效的計量合格證書。6.1.4施工單位應做好施工準備及各項質量管理工作,并應由監(jiān)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進行檢查?!?9—6.2安裝工程6.2.1對于新采購的路燈控制箱,區(qū)域控制器和接口轉換模塊應在路燈控制箱內完成組裝和調試后,才能交付現場安裝。認、系統聯調和功能驗證后,再進行控制箱內安裝。6.2.3對于現場改造的路燈控制箱,應在切斷電源的情況下進行區(qū)域控制器和接口轉換模塊的安裝或改造。好、便于觀察、操作和維護的位置,固定良好。6.2.5路燈終端控制器應固定良好,安裝位置滿足設計要求。6.2.6各類控制裝置均應按設計文件規(guī)定和管理要求在便于視認的位置設置編號標識。6.2.7控制裝置的連接應采用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線纜,并設置編號標識。6.2.8道路照明監(jiān)控系統的設備施工安裝與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結線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71及《電氣裝置安裝工程低壓電器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254的規(guī)定。6.2.9接地裝置的施工與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50169的規(guī)定。6.3調試和試運行6.3.1區(qū)域控制器、終端控制器分別按技術說明書完成單體調試和功能驗證。6.3.2監(jiān)控中心和監(jiān)控分中心的系統設備應按網絡系統、工作站、服務器、接口設備的順序依次送電,并應按照技術說明書調試—20—各工作模塊的功能。6.3.3依次調試各接口設備和通信鏈路,完成監(jiān)控中心、監(jiān)控分中心與外場設備的通信調試和功能驗證。調試和通信調試的基礎上進行該分項工程中道路照明監(jiān)控系統的聯調,進行總體的功能與性能測試。6.3.5系統聯調完成后應進行一個月的試運行,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系統運行情況應符合設計要求。2數據信息應完整、正確。3各項功能正常,性能符合技術要求。4應提供緊急情況應急預案保障措施。5試運行期間應無重大故障發(fā)生。6.3.6試運行期間應做好運行記錄。記錄內容應包括系統或設備故障和異?,F象,以及被監(jiān)控的照明設備的故障和事件。6.4系統驗收6.4.1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的驗收條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試運行滿一個月且無重大事故發(fā)生。2全部設備和系統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設計要求。時間。6.4.3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驗收時應按規(guī)定填寫文件資料驗收表、區(qū)域控制器及終端控制器驗收表和系統功能驗收表,并提交下列資料:1施工圖及設計變更文件。2系統竣工報告及竣工圖。3工程設備清單、說明書、合格證和檢測報告等文件。6.4.4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驗收還應滿足現行行業(yè)標準《城—22—7運行維護技術要求7.1培訓和運維管理7.1.1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統工程施工期間應組織用戶培訓,培訓內容應符合下列要求:1系統的組成和原理,技術說明書的涵蓋內容。2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工作站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技術。3系統軟件的重啟、重裝、數據導出等操作技術。4區(qū)域控制器、接口轉換模塊、終端控制器等設備的運行指示和信息。5更換區(qū)域控制器、接口轉換模塊、終端控制器等設備的要求和方法。7.1.2使用單位應制定操作規(guī)程和維護、保養(yǎng)制度,應由經過專業(yè)培訓的人員負責系統的管理、操作和維護,并應填寫系統運行記錄。7.1.3使用單位應建立系統的技術檔案,并應保存下列資料:1竣工資料。2管理操作人員登記表。3值班記錄和使用圖表。4設備維修記錄。5系統檢測記錄。7.2運行養(yǎng)護要求7.2.1道路照明設施監(jiān)控系—23—器、通信裝置、接口裝置、區(qū)域控制器、監(jiān)控中心系統和設備等。7.2.2終端控制器的狀態(tài)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安裝固定良好。2處于在線狀態(tài),運行正常,無異常發(fā)熱。3指示燈顯示正常。7.2.3通信和接口裝置的狀態(tài)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安裝固定良好。2外殼完整,防護良好,無破損和變形現象。3接插件連接可靠,鎖緊裝置有效。4通信電纜或光纜連接可靠,防護良好,標識清晰。7.2.4無線通信裝置的天線其狀態(tài)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配件完整,各組成部分排列正常,無松動、變形和雜物懸掛現象。2天線方向正確、穩(wěn)定。3天線饋線連接良好,固定裝置應完整有效。4饋線無破損和老化現象。5防雷裝置完整有效。7.2.5區(qū)域控制器應能實時采集路燈控制箱和終端控制器的運行信息,傳送到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并能根據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的指令對現場照明實施控制。7.2.6監(jiān)控中心或監(jiān)控分中心的各項功能應正常,各設備運行應正常,應能夠實時掌控道路照明設施的運行狀態(tài),分析運行數據,實施運行管理和優(yōu)化?!?4—附錄A區(qū)域控制器和終端控制器接口通信協議A.1范圍本文件規(guī)范了監(jiān)控(分)中心平臺系統與區(qū)域控制器、終端控制器之間進行數據傳輸的幀格式、數據編碼及傳輸規(guī)則。本文件適用于點對點及一點對多點的通信方式,適用于平臺系統對控制器執(zhí)行主從問答方式以及控制器主動上傳方式的通信。平臺系統與區(qū)域控制器之間的協議部分,兼容原上海市路燈管理采用的協議(下文中簡稱為老協議)。平臺系統與區(qū)域控制器之間的接口A,區(qū)域控制器與路燈接口轉換模塊之間的接口B,終端控制器與平臺或者區(qū)域控制器之間的接口C,以及區(qū)域控制器或者終端控制器的擴展接口D,均遵循本通信協議,但不同的接口,支持的協議指令集不同,詳見本文件第A.6節(jié)。A.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GB2312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GB18030信息技術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的擴充GB/T2260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劃代碼GB/T18657.1遠動設備及系統第5部分:傳輸規(guī)約第1篇:傳輸幀格式GB/T18657.2遠動設備及系統第5部分:傳輸規(guī)約第2篇:鏈路傳輸規(guī)則GB/T18657.3遠動設備及系統第5部分:傳輸規(guī)約第3篇:應用數據的一般結構A.3.1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部分。系統中具備與主站通信功能的監(jiān)控設備的總稱,包括各種類型區(qū)域控制器、終端控制器。2終端地址terminaladdress系統中終端設備的地址編碼,簡稱終端地址。3系統廣播地址systembroadcastaddress系統中所有終端都應該響應的地址編碼。4數據單元標識dataunitidentification用于表示一個或一組信息點的一種或一組信息類型的標識。5信息點informationpoint6信息類informationtype表示參數或數據的分類信息,一個信息類可以是一種參數或數據,也可以是一組參數或數據的集合。A.3.2符號和縮略語本部分中所使用到的符號和縮略語見表A.3.2?!?6—表A.3.2符號和縮略語符號和縮略語表示A地址域ACD要求訪問位AFN應用層功能碼AUX附加信息域BCD二~十進制編碼BIN二進制編碼C控制域CON請求確認標志位DIR傳輸方向位EC,EC1,EC2事件計數器ERC事件記錄代碼FCB幀計數位FCV幀計數有效位FIR首幀標志:報文的第一幀FIN末幀標志:報文的最后一幀Fn信息類標識碼Pn信息點標識碼PFC啟動幀計數器PRM啟動標志位PSEQ啟動幀序號RSEQ響應幀序號SEQ幀序列域Tp時間標簽TpV時間標簽有效位—27—A.4幀結構A.4.1字節(jié)格式幀的基本單元為8位字節(jié)。鏈路層傳輸順序為低位在前,高位在后;低字節(jié)在前,高字節(jié)在后。A.4.2幀格式1幀格式定義本部分采用現行國家標準《遠動設備及系統第5部分:傳輸規(guī)約第1篇:傳輸幀格式》GB/T18FT1.2異步式傳輸幀格式,定義見表A.4.2-1。表A.4.2-1幀結構體起始字符(68H)長度L(2Byte)長度L(2Byte)起始字符(68H)控制域C用戶數據(應用層)幀校驗(2Byte)結束字符(16H)2傳輸規(guī)則1)幀校驗(CRC)是控制域和用戶數據的CRC校驗值。2)接收方校驗,對于每幀:?檢驗幀的固定報文頭中的開頭和結束所規(guī)定的字符以及協議標識位;?識別2個長度L,2個長度L是相同的;?假設控制域和用戶數據的長度為L1,則每幀接收的字符數為L1+9;?幀CRC校驗;?結束字符;?校驗出一個差錯時,校驗空閑間隔;兩幀之間的線路空閑間隔最少需33位。3)若這些校驗有一個失敗,舍棄此幀;若無差錯,則此幀數據有效?!?8—3鏈路層1)長度L長度L由2個字節(jié)組成,采用BIN編碼,是控制域、用戶數據(應用層)的字節(jié)總數。采用網絡傳輸,長度L不大于65535。2)控制域C控制域格式見表A.4.2-2。表A.4.2-2控制域格式地址域數據格式字節(jié)數終端IDBCD7終端類型BIN1*幀屬性BIN2*幀流水號BIN2注:1“*”字段僅適用于終端類型>00H的情況,詳見下文描述。2下文幀格式定義中,凡標注“*”的字段,僅適用于終端類型>00H的類型。(1)終端ID終端ID,每個設備ID必須唯一,使用的方式是BCD碼,低位在前,高位在后。(2)終端類型對于終端類型:D7D6D5D4D3D2D1D0保留保留單燈監(jiān)控ACU擴展電纜斷線報警單燈集中器功能進出線電參數采集回路控制功能D0~D5每一位代表一個功能,D6~D7備用。01H:表示僅回路控制。03H:表示回路控制+進出線電參數采集(等同于傳統的箱控設備)。07H:表示回路控制+進出線電參數采集+單燈集中器。0FH:表示回路控制+進出線電參數采集+單燈集中器+電纜斷線報警。04H:表示單燈集中器。20H:表示終端控制器(直連平臺型)。當終端類型=00H時,表示原上海路燈管理部門使用的協議,這時省略控制域的后面兩個字段:幀屬性和幀流水號。協議自動兼容原協議;幀屬性和幀流水號不提供。(3)幀屬性幀屬性1(第一個Byte):保留保留傳輸方向位DIR:DIR=0表示報文是下行報文(平臺向區(qū)域控制器、區(qū)域控制器向轉換模塊、平臺向終端控制器);DIR=1表示報文是上行報文(區(qū)域控制器向平臺、轉換模塊向區(qū)域控制器、終端控制器向平臺)。啟動標志位PRM:PRM=1表示此幀報文來自啟動站;PRM=0表示此幀報文來自從動站。要求訪問位ACD:ACD位用于上行響應報文中。ACD=1表示終端有重要事件等待訪問,則附加信息域中帶有事件計數器EC;ACD=0表示終端無事件數據等待訪問。幀屬性2(第二個Byte):版本信息與加密類型定義?!?0—加密類型:范圍從0~7表示。0—應用層數不加密;1—代表應用層數據經過RSA算法加密;2—其他保留。版本信息:范圍從1~31表示。1—協議版本1;2—協議版本2。(4)幀流水號針對啟動幀(無論是主站還是終端設備),按發(fā)送順序從0開始循環(huán)累加;每發(fā)送一個消息后,值加1,超過65535,重新從0開始;對于應答幀,則幀流水號等于接收幀中的幀流水號。主站和終端均使用此機制。每一個終端具備一個流水號,每一個終端對應的主站流水號唯一。即:若主站與N個終端建立連接,則主站具備N個流水號,每個流水號對應一個終端,互不影響。3)幀校驗CRC幀校驗是控制域和用戶數據的字節(jié)經CRC16計算后的16位值,CRC算法說明見附錄E。用戶數據區(qū)包括控制域、鏈路用戶數據(應用層)兩部分。4應用層應用層(鏈路用戶數據)格式定義見表A.4.2-3。表A.4.2-3應用層格式定義應用層功能碼AFN幀序列域SEQ數據單元標識1數據單元1……數據單元標識n數據單元n附加信息域AUX—31—1)應用層功能碼AFN應用層功能碼AFN由1個字節(jié)組成,采用二進制編碼表示,定義見表A.4.2-4。表A.4.2-4控制字定義D7D6D5D4~D0傳輸方向位DIR啟動標志位PRM保留功能碼注:下文中報文應用級數據結構章節(jié)中AFN的取值僅表示功能碼取值,D5~D7由實際報文需要確定。D5~D7的描述與幀屬性1中的定義一致,當終端類型>0時,這里的D5~D7沒有意義,不再與類型=0的類型一致了。表A.4.2-5應用層功能碼定義應用功能碼AFN應用功能定義00H確認∕否認01H復位02H鏈路接口檢測03H備用04H設置參數05H控制命令06H備用07H備用08H備用09H請求終端配置0AH查詢參數0BH備用0CH請求實時數據0DH請求歷史數據0EH請求事件數據0FH廠家拓展用10H數據轉發(fā)11H~1FH備用—32—2)幀序列域SEQ幀序列域SEQ定義:幀序列域SEQ為1個字節(jié),用于描述幀之間的傳輸序列的變化規(guī)則,由于受報文長度限制,數據無法在一幀內傳輸,需要分成多幀傳輸(每幀都應有數據單元標識,都可以作為獨立的報文處理)。SEQ定義見表A.4.2-6。表A.4.2-6SEQ定義D7D6D5D4D3~D0TpVFIRFINCONPSEQ∕RSEQFIN置“1”,報文的最后一幀。FIR,FIN組合狀態(tài)所表示的含義見表A.4.2-7。表A.4.2-7幀標志FIRFIN應用說明00多幀:中間幀01多幀:結束幀10多幀:第1幀,有后續(xù)幀11單幀請求確認標志位CON:在所收到的報文中,CON置“1”,表示需要對該幀報文進行確認;CON置“0”,表示不需要對該幀報文進行確認。啟動幀序號PSEQ:PSEQ取自1個字節(jié)的啟動幀計數器PFC的低4位計數值0~15。0~255的啟動幀幀序號計數器PFC,用于記錄當前啟動幀的序號。啟動站每發(fā)送1幀報文,該計數器加1,從0~255循環(huán)加1遞增;重發(fā)幀則不加1。響應幀序號RSEQ:RSEQ以啟動報文中的PSEQ作為第一個響應幀序號,后續(xù)響應幀序號在RSEQ的基礎上循環(huán)加1遞增,數值范圍為0~15。幀序號改變規(guī)則:①啟動站發(fā)送報文后,當一個期待的響應在超時規(guī)定的時間內沒有被收到,如果允許啟動站重發(fā),則該重發(fā)的啟動幀序號PSEQ不變。重發(fā)次數可設置,最多3次;重發(fā)次數為0,則不允許重發(fā)。②當TpV=0時,如果從動站連續(xù)收到兩個具有相同啟動幀序號PSEQ的啟動報文,通常意味著報文的響應未被對方站收到。在這種情況下,則重發(fā)響應(不必重新處理該報文)。③當TpV=0時,如果啟動站連續(xù)收到兩個具有相同響應幀序號RSEQ的響應幀,則不處理第二個響應。④終端在開始響應第二個請求之前,必須將前一個請求處理結束。終端不能同時處理多個請求。3)數據單元標識數據單元標識定義:數據單元標識由信息點標識DA和信息類標識DT組成,表示信息點和信息類型,格式見表A.4.2-8。表A.4.2-8數據單元標識定義信息點信息點DA由信息點元DA1和信息點組DA2兩個字節(jié)構成。DA2采用二進制編碼方式表示信息點組,DA1對位表示某一信息點組的1~8個信息點,以此共同構成信息點標識Pn(n=1~2040),格式見表A.4.2-9?!?4—表A.4.2-9信息點格式信息點組DA2信息點元DA1D7~D0D7D6D5D4D3D2D1D01P8P7P6P5P4P3P2P12P16P15P14P13P12P11P10P93P24P23P22P21P20P19P18P17………………255P2040P2039P2038P2037P2036P2035P2034P2033當DA1和DA2全為“0”時,表示終端信息點,用P0表示;信息點標識Pn對應于不同信息類標識Fn可以是測點號、燈號、組號等。信息類DT由信息類元DT1和信息類組DT2兩個字節(jié)構成。DT2采用二進制編碼方式表示信息類組,DT1對位表示某一1248),格式見表A.4.2-10。類組的1~8種信息類型,1248),格式見表A.4.2-10。表A.4.2-10信息類格式信息類組DT2信息類元DT1D7~D0D7D6D5D4D3D2D1D00F8F7F6F5F4F3F2F11F16F15F14F13F12F11F10F92F24F23F22F21F20F19F18F17………………30F248F247F246F245F244F243F242F241……未定義255—35—4)數據單元令等。數據組織的順序規(guī)則:先按Pn從小到大、再按Fn從小到大的次序,即:完成一個信息點Pi的所有信息類Fn的處理后,再進行下一個P(i+1)的處理。終端在響應主站對終端的參數或數據請求時,如終端沒有所需的某個數據項,則將應答報文中DT的對應標志位清除;如終端僅是沒有某個數據項中的部分內容,則應將該數據項中的所缺部分內容的每個字節(jié)填寫“EEH”。5)附加信息域AUX附加信息域AUX可由事件計數器EC和時間標簽Tp組成,格式見表A.4.2-11。表A.4.2-11附加信息域定義事件計數器EC(上行)時間標簽Tp事件計數器用于具有重要事件告警狀態(tài)需上報的上行報文中;時間標簽用于允許同時建立多個通信服務的鏈路傳輸和信道延時特性較差的傳輸中。事件計數器EC用于ACD位置“1”的上行響應報文中,EC由2個字節(jié)組成,分別為重要事件計數器EC1和一般事件計數器EC2。計數范圍0~255,循環(huán)加1遞增。格式見表A.4.2-12。表A.4.2-12事件計數器格式事件計數器EC數據格式字節(jié)數重要事件計數器EC1BIN1一般事件計數器EC2BIN1每發(fā)生1個事件,相應的計數器自動加1。時間標簽Tp用于交換網絡通道中,對采用同時建立多個通信服務的傳輸服務,進行輔助判決接收報文的時序和時效性。同時也適用接收端關心發(fā)送端發(fā)送數據幀的時間的場景;特別適用于設備上報事件消息數據幀。時間標簽Tp由6個字節(jié)組成,格式見表A.4.2-13。表A.4.2-13時間標簽格式數據名稱數據格式單位字節(jié)數啟動幀幀序號計數器PFCBIN1啟動幀發(fā)送時標見附錄B.16s,min,h,d4允許發(fā)送傳輸延時時間BINmin1時間標簽Tp由啟動站產生,并通過報文傳送給從動站,從動站據此判決收到的報文的時序和時效性;如判別有效,從動站發(fā)送響應幀,并在響應幀中將時間標簽Tp返回啟動站。啟動幀發(fā)送時標:記錄啟動幀發(fā)送的時間。允許發(fā)送傳輸延時時間:指啟動幀從開始發(fā)送至從動站接收到報文之間啟動站所允許的傳輸延時時間。從動站的時效性判斷規(guī)則:如從動站的當前時間與Tp中的啟動幀發(fā)送時標之間的時間差大于Tp中的允許傳輸延時時間,則從動站舍棄該報文;如時間差不大于Tp中的允許傳輸延時時間,則作出響應;如Tp中的允許傳輸延時時間為“0”,則從動站不進行上述兩項的判斷。A.5報文應用及數據結構1報文格式A.5.1確認∕否認(1報文格式確認∕否認報文是對接收報文中需要被確認(CON=1)的回—36—表A.5.1-1確認/否認報文格式LLCFn和Pn定義見表A.5.1-2。表A.5.1-2確認/否認Fn/Pn定義名稱及說明備用—38—3Fn的數據單元格式確認響應時,無參數。2)F2:全部否認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1-3。表A.5.1-3全部否認F2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字節(jié)數*ERR1響應時,反饋ERR代碼,代碼含義如下:要的參數。,,持,例。如參數超出范圍,或者沒有要的參數。3)F3:按數據單元標識確認和否認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1-4。3)F3:按數據單元標識確認和否認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1-4。表A.5.1-4確認/否認F3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字節(jié)數數據單元標識14ERR11數據單元標識24ERR21……ERR由1個字節(jié)采用二進制編碼表示,定義如下:ERR說明0正確1錯誤2-255備用—39—4)F4:安全認證失敗應答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1-5。表A.5.1-5安全認證失敗F4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字節(jié)數錯誤類型(1表示簽名校驗錯誤,2表示密文校驗錯誤)1數據體Data16簽名校驗錯誤時:數據體Data返回全FFH。密文校驗錯誤時:數據體Data返回全FFH。1下行報文A.5.2復位命令(1下行報文1)報文格式復位命令下行報文格式見表A.5.2-1。表A.5.2-1復位命令下行報文格式68HLL68HCAFN=01HSEQ數據單元標識(DA=0)TpCRC16H2)Fn和Pn定義Fn和Pn定義見表A.5.2-2?!?0—表A.5.2-2復位Fn/Pn定義Fn名稱及說明PnF1終端復位P0F2上行通信重連指令P0F3終端模塊復位P0F4~F248備用3)Fn的數據單元格式(1)F1:終端復位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2-3。表A.5.2-3終端復位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數據格式單位字節(jié)數*復位類型BIN1參數不初始化。o。備恢復到出廠狀態(tài),參數不初始化。無數據單元。說明:上行通信,當前常見的方式是GPRS/4G。(3)F3:終端模塊復位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2-4。表A.5.2-4終端模塊復位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數據格式單位字節(jié)數終端模塊類型BIN1*復位類型BIN1模塊類型的定義:02H表示復位進出線電參數采集模塊,Pn=0。04H表示復位單燈集中器,Pn=0。20H表示復位終端控制器,Pn表示單燈序號。該協議僅適用于終端類型>00H狀態(tài)。2上行報文A.5.3鏈路接口檢測(AFN=02H)1適用范圍適用于交換網絡傳輸信道。2上行報文1)報文格式鏈路接口檢測命令上行報文格式見表A.5.3-1。表A.5.3-1鏈路接口檢測報文格式LLC數據單元標識(DA=0)2)Fn和Pn定義Fn和Pn定義見表A.5.3-2?!?2—表A.5.3-2檢測報文Fn/Pn定義Fn名稱及說明PnF1登錄P0F2退出登錄P0F3心跳P0F4~F248備用3)Fn的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3-3。表A.5.3-3心跳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數據格式單位字節(jié)數通信狀態(tài)質量值BIN1通信狀態(tài)質量,對于采用GPRS/4G方式時,該值描述為GPRS/4G信號強度。3下行報文鏈路接口檢測命令下行報文為確認/否認報文,詳見第1下行報文A.5.4設置參數(1下行報文設置參數命令的下行報文應采用密文的形式進行數據下發(fā)。1)報文格式設置參數下行報文格式見表A.5.4-1。—43—表A.5.4-1設置參數下行報文格式68HLL68HCAFN=04HSEQ數據單元標識1數據單元1……數據單元標識n數據單元nTpCRC16H2)Fn和Pn定義Fn和Pn定義見表A.5.4-2。表A.5.4-2設置參數Fn/Pn定義Fn兼容老協議Fn名稱及說明PnF1F1終端上行通信口通信參數設置P0*F2F2主站IP地址和端口P0F3F3終端事件記錄配置設置P0*F4F4設備基本信息P0F5F5終端事件檢測配置參數P0*F6F6單燈事件檢測配置參數Pn—44—續(xù)表A.5.4-2Fn兼容老協議Fn名稱及說明PnF7F7終端級聯通信參數P0F8設置主站RSA公鑰對(n,e1)P0*F9F9控制器開關燈時間參數P0F10F10電能表參數P0F11F11信息量檢測間隔時間參數P0F12控制回路參數P0F13控制器、單燈分組自動控制參數P0,Pn(組號)F19單燈自動控制參數Pn(燈號)F20單燈分組參數Pn(燈號)F24門磁等相關報警參數P0F25遙信量分類參數P0*F26F26模擬量分類限值參數P0F27控制回路與DO之間的定義P0F28回路控制模式ID定義P0F29DI與DO關系設置P0F30箱回路周期節(jié)能運行設置P0F31箱回路運行臨時預約設置P0F32回路節(jié)能運行模式定義P0*F33F33照度計運行參數P0F41燈具基本參數P0F42F17終端控制器參數設置P0F43F18終端控制器與燈具關系參數Pn(控制器)F44終端控制器設備替換設置P0F45設置單燈運行模式P0F46單燈節(jié)能運行模式定義P0續(xù)表A.5.4-2名稱及說明設置單燈組預約控制(周期)表中,兼容老協議欄,指原上海路燈管理部門使用的協議對應Fn編號,在終端類型=00H時,新協議兼容老協議,下同。3)Fn的數據單元格式(1)F1:終端上行通信口通信參數設置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4-3。2需要主站確認的通信服務(CON=1)的標志1心跳周期l終端等待從動站響應的超時時間和重發(fā)次數:格式見表A.5.4-4。備用該參數僅用于終端主動上報類的通信,不適用于鏈路接口檢測命令。終端等待從動站響應的超時時間由表A.5.4-4中的第一字節(jié)的D0~D7和第二字節(jié)的D0~D3組成,表示0~4095s范圍的超時時間,以供終端判別從動站響應幀的超時。重發(fā)次數由第二字節(jié)的D4~D5組成,取值范圍為0~3,為0—46—表示不允許重發(fā)。定義如下:D0:實時數據自動上報。D1:歷史數據自動上報。D2:事件數據自動上報。注:第一字節(jié)單位“s”,第二字節(jié)單位“次”。(2)F2:主站IP地址和端口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4-5。表A.5.4-5主站IP地址和端口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數據格式字節(jié)數說明IP地址1段BIN1主用IP地址2段BIN1IP地址3段BIN1IP地址4段BIN1端口地址BIN2APNASCII16*USERNAMEASCII32*PASSWORDASCII32*域名1ASCII32*IP地址1段BIN1備用*IP地址2段BIN1*IP地址3段BIN1*IP地址4段BIN1*端口地址BIN2*域名2ASCII32—47—本部分ASCII字符指“US-ASCII”(即“ISO646-US”)字符集所定義字符。暫不考慮雙字節(jié)字符。對ASCII字符進行發(fā)送時,按字串字面順序,由左到右依次發(fā)送,即最左面的字符最先發(fā)送。如果字串長度小于標準中要求長度,則在后續(xù)字節(jié)上補0H。當前采用域名時,IP段全部填寫成FFFFFFFF;域名寫完后,如果字串長度小于標準中要求長度,則在后續(xù)字節(jié)上補00H。提供備用服務端信息,當連續(xù)連接主服務器不通時,可連接備用服務器。采用如下定義:一般設備在多次連接(建議設定3次)不上主服務器時,應切換連接到備用服務器;同樣,當多次連接(建議設定3次)不到備用服務器時,應切換連接到主服務器;在服務器端,當主服務器恢復正常工作時,應通過備份服務器,主動切斷指定終端的連接,并禁止終端的接入,直至該指定終端連接到主服務器。(3)F3:終端事件記錄配置設置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4-6。表A.5.4-6終端事件記錄配置設置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數據格式字節(jié)數事件記錄有效標志位BS648事件重要性等級標志位BS648事件主動上報標志位BS648事件記錄有效標志位:D0~D63按順序對位表示事件代碼ERC1~ERC64所定義的事件。置“1”,需要對該位所對應的告警事件進行記錄;置“0”,不需要記錄。事件重要性等級標志位:D0~D63按順序對位表示事件代碼ERC1~ERC64所定義的事件。置“1”,該位所對應的告警事件為重要事件;置“0”,該位所對應的告警事件為一般事件,該事件發(fā)生后,只需要進行事件記錄。事件主動上報標志位:D0~D63按順序對位表示事件代碼—48—ERC1~ERC64所定義的事件。置“1”,如通道具備主動上報條件,應主動上報事件記錄;如不具備主動上報條件,通過ACD位上報。(4)F4:設備基本信息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4-7。表A.5.4-7設備基本信息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數據格式字節(jié)數控制箱編號BCD6終端地址(通信地址)BCD8經度見附錄B.115緯度見附錄B.115是否啟用單燈(表示啟用集中器功能)BIN1單燈通信頻點BIN2*設備運行模式BIN1*是否啟用箱控BIN1*箱控啟用回路數BIN1*箱控是否進行照度控制修正BIN1*是否啟用進出線電參數采集BIN1*采集進線CT值BIN1*采集出線CT值BIN1*采集進線數量BIN1*采集出線數量BIN1*是否電纜斷線報警監(jiān)測BIN1*監(jiān)測電纜數量BIN1*是否監(jiān)測漏電流BIN1*是否外接其他類型模塊BIN1*外接模塊的數量BIN1箱控是否進行照度控制修正:參數依賴于箱控照度值配置單燈通信頻點:FQ,開放給不同廠商的定義使用。設備運行模式:表示設備類型,無需配置(配置時無效),但讀取配置時,可讀取本設備的設備類型(運行模式)。(5)F5:終端事件檢測配置參數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4-8。表A.5.4-8終端事件檢測配置參數數據單元格式終端通信故障檢測間隔時間l接口轉換模塊故障檢測間隔時間11l單燈電流檢測延時時間1終端通信故障檢測間隔時間:單位min,默認為3min。接口轉換模塊故障檢測間隔時間:單位min,默認為3min。單燈正常開燈采集延時:單位min,默認為1min。單燈正常開燈采集延時:單位min,默認為1min。單燈電流檢測延時時間:單位min,默認為10min。表示在判斷單燈電流過大/過小事件中終端在執(zhí)行開/關燈指令成功后開始判斷的延時時間。(6)F6:單燈事件檢測配置參數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4-9?!?0—表A.5.4-9單燈事件檢測配置參數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數據格式字節(jié)數單燈電流過大事件電流限值比值BIN1單燈電流過大事件恢復電流限值比值BIN1單燈電流過小事件電流限值比值BIN1單燈電流過小事件恢復電流限值比值BIN1單燈電容故障事件故障功率因數限值附錄B.52單燈電容故障事件故障恢復功率因數限值附錄B.52單燈燈具故障事件電流限值BIN1單燈燈具故障事件恢復電流限值BIN1單燈熔絲故障事件電流限值BIN1單燈熔絲故障事件恢復電流限值BIN1單燈漏電故障電流限制BIN1單燈漏電故障恢復電流限制BIN1單燈漏電故障電壓限制BIN1單燈漏電故障恢復電壓限制BIN1單位電流過大事件電流限值比值:單位%,默認10%。單位電流過大事件恢復電流限值比值:單位%,默認5%。單位電流過小事件電流限值比值:單位%,默認10%。單位電流過小事件恢復電流限值比值:單位%,默認5%。單燈電容故障事件故障功率因數限值:單位0.01,默認50%。認70%。單燈燈具故障事件電流限值:單位mA,默認50mA。單燈燈具故障事件恢復電流限值:單位mA,默認100mA。單燈熔絲故障事件電流限值:單位mA,默認50mA。單燈熔絲故障事件恢復電流限值:單位mA,默認100mA。單燈漏電故障電流限制:單位mA,默認100mA。—51—單燈漏電故障恢復電流限制:單位mA,默認80mA。單燈漏電故障電壓限制:單位V,默認60V。單燈漏電故障恢復電壓限制:單位V,默認36V。(7)F7:終端級聯通信參數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4-10。表A.5.4-10終端級聯通信參數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數據格式字節(jié)數終端級聯通信端口號BIN1終端級聯通信控制字BS81接收等待報文超時時間BIN1接收等待字節(jié)超時時間BIN1級聯方(主動站)接收失敗重發(fā)次數BIN1級聯巡測周期BIN1級聯/被級聯標志及其對應的被級聯/級聯的終端個數nBIN1第1個被級聯的終端地址/級聯方的終端地址BIN8………………第n個被級聯的終端地址BIN8終端級聯通信端口號:數值范圍0~31。如為“0”,表示不啟用本終端有線級聯功能。終端級聯通信控制字定義見表A.5.4-11。表A.5.4-11終端級聯通信控制字定義D7D6D5D4D3D2D1D0Baud(bps):0~7依次表示300,600,1200,2400,4800,7200,9600,192000/1:1/2停止位0/1:無/有校驗0/1:偶/奇校驗0~3:5~8位數接收等待報文超時時間:單位100ms。接收等待字節(jié)超時時間:單位10ms?!?2—級聯方(主動站)接收失敗重發(fā)次數:數值范圍0~3。如為“0”,表示不重發(fā)。級聯巡測周期:單位min,取值范圍為1min~60min。級聯/被級聯標志、及其對應的被級聯/級聯的終端個3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4-12。表A.5.4-12RSA加密參數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數據格式字節(jié)數RSA啟用標志BIN1RSA公鑰對中nBIN128RSA公鑰對中e1BIN128RSA啟用標志:0不啟用,1啟用。RSA公鑰對中n,el值按低位到高位傳送。該協議僅適用于終端類型>00H狀態(tài)。(9)F9:控制器開關燈時間參數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4-13。表A.5.4-13控制器開關燈時間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數據格式字節(jié)數要寫開關燈時間開始月BIN1要寫開關燈時間開始日BIN1要寫開關燈時間天數BIN22222222終端在平年不使用2月29日參數。根據366天模型,按順序寫入,12月31日后的一天為1月1日。表A.5.4-14電表參數數據單元格式電能表地址61電能表通信地址1—54—表A.5.4-15信息量檢測間隔時間參數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數據格式字節(jié)數DI量檢測間隔見附錄B.82AI量檢測間隔見附錄B.103智能表抄表間隔見附錄B.82數據存儲間隔見附錄B.82數據存儲有效期見附錄B.82DI量檢測間隔:單位mA。AI量檢測間隔:單位ms。智能表抄表間隔:單位min。數據存儲間隔:單位s。數據存儲有效期:單位d。(12)F12:控制回路參數數據單元格式見表A.5.4-16。表A.5.4-16控制回路參數數據單元格式數據內容數據格式字節(jié)數控制回路有效標志BS162節(jié)能開關有效標志BS81節(jié)能開關檔位數BIN1控制回路有效標志:D0~D15按順序對位表示遙控點號D1~D16。節(jié)能開關有效標志:0x00代表節(jié)能開關無效,0x01代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式風格測試題及答案
- 生理變化測試題及答案
- 四川水安b證考試試題及答案
- 物質管理考試題及答案
- 聽力重音測試題及答案
- 社會力量面試題及答案
- java面試題及答案8砝碼稱重問題
- 康泰旅游面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電子信息材料專業(yè)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
- 2025年消防天下考試題庫
- 部編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全冊教學課件
- 機械設備設計合同范本
- 【Shopee跨境電商平臺店鋪運營問題及完善策略8000字(論文)】
- 供貨安裝方案及保證措施
- 保安法律法規(guī)知識培訓課件
- 仙劍3外傳詳細攻略
- 品質文化策劃方案
- 千分尺和游標卡尺練習題
- 巴西電商策劃方案模板
- 何邊老師MTP中層管理技能全面提升好講師網
- 2022年廣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事業(yè)單位筆試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