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課時作業(yè)(一)
【基礎熱身】
1.B[解析]選項A、C、D中的數(shù)據(jù)都是時間軸上的一個點,指的都是時刻;而選項B
中15s是與跑完100m這一運動過程相對應的,指的是時間間隔,故選項B正確.
2.C[解析]位移是從起點指向終點的有向線段,是矢量:路程是運動路徑的長度,是
標量,它沒有方向.正確選項只有C.
3.B[解析]加速度描述物體速度變化的快慢程度,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加速度
方向與運動方向共線時,物體一定做直線運動,同向時做加速運動,反向時做減速運動,選
項C、D錯誤.
4.A[解析]由圖可知,心臟每跳動一次,紙帶向前移動大約是4個小方格的距離,約
V
2.0cm,則心臟每跳動一次所需時間約7=;=0.80s;此人心臟一分鐘跳動的次數(shù)為"=
君生寶=75次,故本題只有選項A正確.
U.oUS//A
【技能強化】
5.B[解析]無論加速度正在增大還是正在減小,只要加速度與速度同向,物體速度就
一直增大,當同向加速度減小到零時,物體速度達到最大,速度不再增大,但位移會繼續(xù)增
大,由此可知本題只有選項B正確.
6.AC[解析]速度與加速度都是矢量,其正負表示速度與加速度的方向.速度與加速
度方向相反,汽車做減速運動;經(jīng)1s速度減小△v=aXm/s,所以再過1s汽車的速
度變?yōu)?m/s,故選項A、C正確.
7.AB[解析]如果物體做加速度逐漸減小的加速直線運動,則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
選項A正確;根據(jù)加速度定義可知選項B正確;質(zhì)點某時刻的加速度不為零,但該時刻的速
度可以為零,選項C錯誤;物體速度變化量大小決定于加速度和時間兩個因素,選項D錯誤.
8.A[解析]由于通訊員初、末位置都跟隊尾士兵相同,所以位移也相同,由平均速度
公式可以判斷選項A正確.
xx
9.C[解析]設總位移為x,則甲車運動的總時間/甲=&+&=詈土"刈所以甲車
■甲1P甲2N0甲1。甲2
的平均速度:『=48km/h;設乙車運動的總時間為小,則乙車的總位移入=
J■甲■甲I十。甲2
0乙1?與+」乙2,”|"2二乙,所以乙車的平均速度,乙=/=上紅要仝=50km/h.故C
項正確.
10.230m
[解析]為確保行車安全,要求在列車駛過距離c的時間內(nèi),已越過停車線的汽車的車尾
必須能通過道口.汽車越過停車線至車尾通過道口的過程中,汽車的位移為
x'=7+為+/=(15+5+26)m=46m
汽車速度吆=36km/h=10m/s
通過這段位移需要的時間
高速列車的速度
匕=180km/h=50m/s
所以安全行車的距離為』=必£=50X4.6m=230m.
11.(1)6.61m/s2(2)9.26s
[解析](1)末速度,=100km/h=^m/s=27.78m/s
3.6
--,,,、++-一%27.78—0.八….
平均力口速度a=~―7m/s-=76.61in/s.2
4.N
(2)所需時間打==^=也產(chǎn)s=9.26s.
323
12.0.067m/s2
[解析]遮光板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速度
L0.03/
=z
V\4.~(\Qm/s=0.10m/s
△Av[V.J
遮光板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速度
L0.03…八,
V2=~r~~=1m/zs=0.30m/s
△t2vn.1
故滑塊的加速度a=2-^y=0.067m/s2
【挑戰(zhàn)自我】
13.45km/h
[解析]設甲、丙兩地距離為21,汽車通過甲、乙兩地的時間為3通過乙、丙兩地的
時間為t2.
從甲到乙是勻加速運動,由/=U產(chǎn)?n
得力=-
P乙。甲+以
-2~
從乙到丙也是勻加速運動,由/=衛(wèi)產(chǎn)?t2
/口12/
得方2=工=工
%.十.丙比十電
-2-
山…-21_____【伸+r乙/+苗內(nèi):.
所以/甲丙-v」_1—T_oV=45km/h.
t2p甲十2比十p丙
課時作業(yè)(二)
【基礎熱身】
—0+v1
1.BD[解析]由勻加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可知*=rt=—rt=-vt>選項A錯誤,
選項B正確;勻減速直線運動可以看成初速度為。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逆過程,故返回后的
加速度、位移的大小和起飛前相同,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
2.B[解析]%=72km/h=20m/s,設剎車時間為t,則at=解得t=—=4s,
a
14)
故剎車距離x=-t=AQm.
3.BC[解析]當滑塊速度大小變?yōu)槿諘r,其方向可能與初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與初
速度方向相反,因此要考慮兩種情況,即或“=寸,代入公式t=-2得,,或t
22ag
=—,故選項B、C正確.
g
【技能強化】
4.C[解析]物體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a=〃『lm/s2,速度達到傳送帶的速度時
V1v
發(fā)生的位移xn^MKmuO.SniV上,所經(jīng)歷的時間1產(chǎn)一=ls,物體接著做勻速直線運動,
乙azzx1a
/—Y95一f)q
所經(jīng)歷的時間3's=2s,故物體從a點運動到。點所經(jīng)歷的時間3b
v1
+s.
照一£
5.A[解析]由逐差法得施一Xi=5a7,所以a=5T=°.0】m/s~,選項A正確.
6.D[解析]用“逆向思維”法解答.由題意,若倒過來分析,子彈向左做勻加速直線
運動,初速度為零,設每個木塊長為Z,則謚=2a?2,也=2a,2L,-=2a?33匕、性、口
分別為子彈倒過來向左穿透第3塊木塊后、穿透第2塊木塊后、穿透第1塊木塊后的速度,
則H:吻:%=4:1,子彈依次向右穿入每個木塊時速度比n:丹:氏=小:m:1,
因此選項A、B錯誤.由%=at),v2—a{t2+ts),%=a(心+友+友).三式聯(lián)立,得ti:G:
土3=(小—?:(g一1):1,因此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
7.B[解析]由解得a=8m/s,,最后1s的位移為xi=:X8X/m=4m,
選項B正確.
8.ABD[解析]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因從a到c和c到d所用時間相等,
故經(jīng)過c點時恰為從a到d所經(jīng)歷時間的中間時刻,匕.=秣=忠m/s=3m/s,選項B正確;
2
因黑。=融>+班=7m,%d=x"一儂=5m,由△乂4=3/得:a=0.5m/s,由vb-vc=
2益加可得,PT,=A/1Om/s,選項A正確;從c到e所經(jīng)歷的時間心=?=6s,故從d到e所
用的時間tde=tce—T=4s,焉=4m,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
9.ABC[解析]如圖所示,物體由力沿直線運動到反。點為力4的中點,物體到達C
點時速度為“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力到夕的中間時刻應在。點左側(cè),有片>如若物
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力到8的中間時刻應在。點右側(cè),仍有為>如故A、B正確,D錯誤;
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匕=①C正確.
“
ACB
10.12m/s沒有超速
[解析]設汽車剎車前的速度為ro,汽車剎車時加速度大小為a將汽車剎車到速度為零
的運動看成逆向的勻加速運動,則
vo=at
解得的=12m/s
因12m/s=43.2km/h<50km/h,故汽車沒有超速行駛.
11.%W6ni/s
[解析]設經(jīng)過時間力貨箱和平板車達到共同速度看以貨箱為研究對象,由牛頓第二
定律得,貨箱向右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為
說=ug
貨箱向右運動的位移為
12
*箱
又v=axt
平板車向右運動的位移為
萬車=的-一萬己一
又v=vo—at
為使貨箱不從平板車上掉下來,應滿足
X車一X箱
聯(lián)立得:VQWyja+Pg~~1
代入數(shù)據(jù):%W6m/s.
【挑戰(zhàn)自我】
12.(1)99m1.25m(2)8.6s
[解析](1)設直升機懸停位置距地面高度為〃,傘兵展傘時,離地面的高度至少為力,此
時速度為由,著地時,速度為相當于從打高處自由落下.在勻減速運動階段,有
V\—4=-2ah
在自由落體運動階段,有
謚=2g(〃一力)
聯(lián)立解得力=99m,的=50m/s
以5m/s的速度落地相當于從加高處自由落下
即2g力產(chǎn),
2匚2
匕5
所以A,=m=l.25ni.
2g2X10
(2)設傘兵在空中的最短時間為心則在自由落體運動階段,有%
解得s=5S,
g10
在勻減速運動階段,有
71—Vb5—50cc
s=3.6s,
故所求時間t=t\+t2=(5+3.6)s=8.6s.
課時作業(yè)(三)
【基礎熱身】
1.B[解析]自由落體運動是豎直方向上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滿足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故選項A、C、D均正確;對B項,平拋運動在豎
直方向上的分運動也滿足該規(guī)律,故選項B錯誤.
2.C[解析]在勻速飛行的飛機上自由釋放的物體有一個與飛機相同的水平速度,同時
物體在豎直方向上做自由落體運動,所以從飛機上看,物體始終在飛機的正下方,且相對飛
機向下運動,故A、B均錯誤;從地面上看,物體做平拋運動,故C正確,D錯誤.
3.C[解析]因曝光時間極短,故4?段可看作勻速直線運動,小石子到達4點時的速
2
?工x0-02V202
度為匕=7=丁m/s=20m/s,h—Am=20m,選項C正確.
2g2X10
1000
4.A[解析]根據(jù)時間的對稱性,物體從4點到最高點的時間為,,從6點到最高點的
時間為今所以4點到最高點的距離6點到最高點的距離加=48停
乙Z、乙Jo乙/o
故/、8之間的距離為加一加=卷"一為,正確選項為A.
O
【技能強化】
5.D[解析]自由落體運動初速度為零,據(jù)此可排除選項C;小球與地面碰撞瞬間速度
突然反向,據(jù)此可排除選項A、B.綜上分析可知本題正確選項為D.
6.A[解析]由題圖可知,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相鄰的兩段位移之差為一塊磚的厚
dt—
度,由可得,2=下位置“3”是位置“2”和位置“4”的中間時刻,由%=r
得,匕=我只有選項A錯誤.
7.C[解析]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尺子下落(a—6)高度對應的時間即乙同學的反
應時間.由公式力得t=~―--,選項C正確.
g
8.C[解析]設中學生的重心位于身體的中點,則重心上升的高度約為h=:2.10m—~
X1.70m=l.25m,由自=2g方得:%=.2加=5m/s.
9.C[解析]依題意可設第1個小球經(jīng)時間t落地,則第2個小球經(jīng)時間2力落地,第
3個小球經(jīng)時間3t落地,第4個小球經(jīng)時間4t落地.又因為四個小球做的都是初速度為零
的勻加速運動,因此它們下落的高度之比為1:4:9:16,只有選項C正確.
10.A[解析]磕頭蟲向下運動的末速度與向上運動的初速度大小相等,向下運動過程
l=2a/h,反彈起來過程/=2她;人向上加速運動過程也=2aH\,離地上升過程中日=2g",
代入數(shù)值得〃=150m,故選項A正確.
11.1.75s
[解析]由向上躍起的高度方=0.45m可求得向上躍起的時間為
設運動員從手到腳全長21,雙手向上立在跳臺上時,重心位置。離跳臺為手接觸水
面時重心位置。離水面也為1,運動員從最高點到將入水時,重心下降的高度
hi—H+1-\-h\—1—H+—45m
下降過程的時間
所以運動員完成空中動作的時間為
t=ti+t2=0.3s+1.45s=l.75s.
12.(1)7.2m(2)2.5m/s2
[解析]設前、后兩過程下落的高度分別為介、人,所用時間分別為爾t2,減速過程加
速度的大小為a,運動中達到的最大速度為%則有
方i+方2=40m—4m
ti+我=6s
v=2gh\=2ahi
vv
t\=~,t=~
ga2
由以上各式聯(lián)立解得:方i=7.2in,a—2.5m/s2.
【挑戰(zhàn)自我】
13.(1)4s(2)29m/s=%'<32m/s
[解析](1)取向下為正方向,小球初速度標=-10m/s,加速度LlOm/s?,對空管由
牛頓第二定律可得
mg—F=ma
代入數(shù)據(jù)得a=2m/s2
設經(jīng)時間£,小球從/V端穿出,小球下落的高度
,12
h\=vot-\--gt
空管下落的高度乩與青
則h\—hz=l
聯(lián)立得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4s,方2=-1.5s(舍去)
(2)設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為h’,空管經(jīng)時間t,到達地面,則仁ga,z
小球經(jīng),時間下落的高度為2=%'t'+^t'2
小球落入管內(nèi)的條件是64mW//W88m
解得一32m/sWw'W—29m/s
所以小球的初速度大小必須在29m/s到32m/s范圍內(nèi).
課時作業(yè)(四)
【基礎熱身】
1.C[解析]選項A、B、D中物體均做往復運動,只有選項C中物體做單向直線運動.
2.AC[解析]由圖象可知前5s做的是勻速運動,選項A正確;5s-15s內(nèi)做勻加
速運動,加速度為0.8m/s2,選項B錯誤;15s?20s做勻減速運動,其加速度為-3.2m/s2,
選項C正確;質(zhì)點在20s末離出發(fā)點最遠,質(zhì)點一直做單向直線運動,選項D錯誤.
3.A[解析]由圖可知,兩車均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因第5s時兩車第一次相遇,第
10s時速度相同,由對稱性可知兩車在第15s時第二次相遇,選項A正確,選項B錯誤;
由于兩車在第5s時第一次相遇,前5s內(nèi)%>外,故a車在后、8車在前,5s后a車在前、
。車在后,15s后6車超過a車,選項C錯誤;第10s時兩車速度相同,此后/兩車
間距離逐漸減小,第15s時兩車相遇,選項D錯誤.
4.BD[解析]由圖象可知乙在追趕甲,即甲在前、乙在后,且二者速度均為零時,距
離最遠,其最遠距離XT=;X3X4tn—1x2X2m=4m,即選項B、D正確,選
項A、C錯誤.
【技能強化】
5.A[解析]甲車中的乘客以甲車為參考系,相當于甲車靜止不動,乙車以初速度的
向西做減速運動,速度減為零之后,再向東做加速運動,所以選項A正確;乙車中的乘客以
乙車為參考系,相當于乙車靜止不動,甲車以初速度”向東做減速運動,速度減為零之后,
再向西做加速運動,所以選項B錯誤;以地面為參考系,當兩車速度相等時,距離最遠,所
以選項C、D錯誤.
6.CD[解析]兩圖線都在力軸上方,說明4、8兩物體運動方向相同,所以選項A錯誤;
4s內(nèi)/、8兩物體對應的圖線與坐標軸所圍的面積不同,則位移不同,故選項B錯誤;4s
時/、8兩物體的圖線交于同一點,對應速度相同,故選項C正確;/圖線斜率的絕對值小,
所以/物體的加速度比8物體的加速度小,因此選項D正確.
7.D[解析]由/車的圖線可知,它在4s時間內(nèi)速度由0增大到10m/s,其加速度a
=2.5m/s',選項A錯誤;3s末4車速度為v=at=l.5m/s,選項B錯誤;2s末時A車
與6車之間距離最遠,為5m,4s末時/車與6車位移相等,{車追上6車,選項C錯誤、D
正確.
8.CD[解析]汽車4在勻加速過程中的位移加=沙?";=180m,此過程中汽車8的位
移”,“=噂力=240m>x“,故[車在加速過程中沒有與8車相遇,選項A錯誤、C正確;之后
因vA—aA力=12m/s>%,故4車一定能追上6車,相遇之后不能再相遇,4、6相遇時的速
度一定不相同,選項B錯誤、D正確.
9.ABC[解析]乙車追上甲車時,若甲、乙兩車速度相同,即此時t—T,則xo—x\,
此后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全程甲、乙僅相遇一次;甲、乙兩車速度相同時,若的〈小,則
此時乙車已在甲車的前面,以后甲還會追上乙,全程中甲、乙相遇2次;甲、乙兩車速度相
同時,若%>小,則此時甲車仍在乙車的前面,以后乙車不可能再追上甲車了,全程中甲、乙
都不會相遇,綜上所述,選項A、B、C對,D錯.
10.A[解析]根據(jù)題意畫出兩物體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根據(jù)圖象易得選項A
正確.
11.1.5m
[解析]設甲車剎車后經(jīng)時間t,甲、乙兩車速度相等,則:
v<y—a\t—△t),
代入數(shù)據(jù)得:t=2s.
在這段時間內(nèi),甲、乙走過的位移分別為彳甲、入乙,貝I:
x乙=VoAf+Pb(f—At)--a2(t—A力,=27.5m;
Ax=x乙-x單=1.5m
即甲、乙兩車行駛過程中至少應保持1.5m的距離.
12.0.8s
[解析]設貨車啟動后經(jīng)過時間小兩車開始錯車,則有
xt+xz—180m
其中X2—vt\
解得ti=10s
設貨車從開始運動到兩車錯車結(jié)束所用時間為h,則有
xJ+矛2'=(180+10+12)m=202m.
其中X\'=]a慮Xi—vti
解得力2=10.8s
故兩車錯車時間At=ti-fi=0.8s.
【挑戰(zhàn)自我】
13.(1)10s(2)36m(3)14s
[解析]△x—At,-2.5X8m—20m.
(1)設警車發(fā)動起來后要時間£才能追上違章的貨車,則
12
-at—vt—△x
解得i=10s或t=-2s(舍去).
(2)在警車追上貨車之前,兩車速度相等時,兩車間的距離最大,設警車發(fā)動起來后經(jīng)時
間t'兩車速度相等,兩車間的距離最大為劉,則
,v
t---4s
a
△x+v,t'~^at'2—(20+8X4—^X2X42)m=36m.
(3)若警車的最大速度是12m/s,則警車發(fā)動起來后加速的時間
設警車發(fā)動起來后經(jīng)過時間t"追上違章的貨車,則
會《+心(£”—to)—vt"=Ax
解得t"=14s.
課時作業(yè)(五)
【基礎熱身】
1.A[解析]長木板不能側(cè)向傾斜,但可以一端高一端低,故選項A錯誤;實驗時,為
了能在紙帶上得到較多的點跡,釋放小車前,小車應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選項B正確;
如果先釋放小車,可能紙帶上打不上幾個點,選項C正確;為了保護小車,在小車到達定滑
輪前要用手使小車停止運動,選項D正確.
2.(1)勻加速直線(2)小于用平均速度求位移(或用v—f圖象下的面積求位移)
[解析](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每經(jīng)過0.1s,速度大約增大0.25m/s,在誤差允許的范
圍內(nèi),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2)因為小車是不斷加速的,而該同學把第一個0.1s內(nèi)的運
動看成是以最小速度做勻速運動,同樣,其他時間段內(nèi)也是這樣運算的,這樣算出的位移比
實際位移小.可以把時間分割得再細小一些,也可以利用平均速度來求位移,還可以利用7
一r圖象下的面積求位移.
3.(1)0.02s(2)0.70cm(0.68cm?0.72cm均可)0.100m/s
[解析]毫米刻度尺的精確度為0.1mm,故/、8間的距離為1.70cm-1.00cm=0.70cm,
2
xm2.00X1Q-
=27=2X0.1m/s=0.100m/s.
【技能強化】
4.C[解析]中間時刻瞬時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所以%=吟;,選項C正確;
旅一為=5(及一為),選項B錯誤;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是0.1s,選項D錯誤;按照實驗
要求應該先接通電源再放開紙帶,選項A錯誤.
5.(1)相等勻加速(勻變速)(2)乙同學1.10m/s?
[解析](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看=蜀一至=及一汨,小球做勻加速直線運動;(2)乙同
a=咐產(chǎn)=1.10m/s:
學采用逐差法求加速度,較準確,加速度值為
6.(1)0.250.45(2)如圖所示(3)1.00
[解析](D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所以才方/m/s=0.25m/s,
_n]4——oos
“歷x余.(2,'m/s=O45m/s;(2)如圖所示;(3)在『一1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
[解析](1)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源和刻度尺;(2)用毫米刻度讀
數(shù),注意要估讀一位,則xz=2.98cm,石=13.20cm;(3)描點連線如圖所示;⑷設打0點
1V1
時速度為修,則x=vat+-a^,即:-=v()+-at,由圖可讀出Fb=0.18m/s,圖線的斜率k
1/2
=5^=2.4,a=4.8m/s.
8.(1)相鄰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差相等
(2)如圖所示(3)0.800m/s2
[解析](1)由圖中所標紙帶每段位移的大小,可知在相鄰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差相等,可
近似認為47=8mm;
,v/10-2(m?s1)
61.5
53.5
45.5
--士
21.5
(2)把圖中的不軸作為時間軸,以紙帶的寬度表示相等的時間間隔7=0.1s,每段紙帶
最上端中點對應y軸上的速度恰好表示每段時間的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即r?=y;因此可
以用紙帶的長度表示每小段時間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將紙帶上端中間各點連接起來,可得
到y(tǒng)-t圖象,如圖所示.
(3)利用圖象求斜率或用△尸a/均可以求得小車加速度a=0.800m/s2.
【挑戰(zhàn)自我】
9.3.0義1()7(2.8X1()T?3.1義IO-均可)9.0X10-2能
利用(四一汨)一(心一通=4@7可求出的的具體位置(其他合理方法均可)
[解析]從圖中讀出5、6之間的距離為37.5cm-24.0cm=13.5cm,2、3之間的距離為
6.0cm—1.5cm=4.5cm,利用逐差法有x^t,—xa—1iaf,求出a—3.OX10'm/s2;位置4對
應的速度為△福J4.0;6.0a10r小人二80XlO^m/s;欲求4的具體位置,可以采用逐
差法利用(旅一/1)—(禹一及)—4a/求解.
課時作業(yè)(六)
【基礎熱身】
1.AD[解析]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施力物體同時也
是受力物體,所以A正確;產(chǎn)生彈力時,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同時發(fā)生形變,但彈力是由施
力物體形變引起的,反作用力是由受力物體形變引起的,放在桌面上的木塊受到桌面給它向
上的彈力,這是由于桌面發(fā)生微小形變而產(chǎn)生的,故B不正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
和反作用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故c選項錯誤;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性質(zhì)可能相
同,也可能不相同,如向心力,可以是繩子的拉力,也可以是電場力,還可以是其他性質(zhì)的
力,1)選項正確.
2.CD[解析]地球上的物體運動或靜止時都受地球的吸引作用,故運動或靜止的物體
均受重力,選項A錯誤;某物體在地球某點處所受地球吸引而產(chǎn)生的重力一定,與此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選項B錯誤,選項C正確;物體所受重力G=〃g,在g一定時,G由必決定,
選項D正確.
3.AD[解析]彈簧的彈力為2N,有兩種可能情形:①彈簧處于拉伸狀態(tài),②彈簧處
于壓縮狀態(tài).當彈簧處于拉伸狀態(tài)時,A正確;當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時,D正確.
4.D[解析]物體6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繩子拉力大小7=儂,4對繩的作用力的大小為
mg,再以物體4為研究對象,在豎直方向根據(jù)平衡條件有7+"=,監(jiān),所以地面對力的作用力
的大小為N=選項D正確.
【技能強化】
5.B[解析]不拉/時,對/:kx產(chǎn)mg;8剛要離開地面時,對8:kx?=mg,L=X\+
X2.解得£=等
K
6.C[解析]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決定于作用在秤鉤上力的大小,而與作用在和外殼相連
的提環(huán)上的力無關(guān),故正確選項為C.
7.I)[解析]繩4和繩C的拉力大小與方向均不變,所以其合力不變,對滑輪而言,桿
的作用力必與兩繩拉力的合力平衡,所以桿的彈力大小與方向均不變,選項D正確.
8.D[解析]根據(j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輕質(zhì)彈簧/I、8中的彈力大小是相等的,即
k\X\=kzXz,所以兩個彈簧的壓縮量之比不:xi=k2:k、,故選項D正確.
9.AB[解析]小車向左做減速運動時,/V可能為零,選項A正確;小車向左做加速運
動時,T可能為零,選項B正確;小車向右做加速運動時,"可能為零,選項C錯誤;小車向
右做減速運動時,7可能為零,選項D錯誤.
10.C[解析]由圖象可以看出在直線a對應的階段,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彈力廠隨著
縮短量的減小而減小,當彈簧長度為12cm時恢復原長;直線。對應的是彈簧的伸長階段,
彈力尸隨伸長量的增大線性遞增.由此可看出當彈力/,=100N時,彈簧對應的形變量x=4cm,
根據(jù)胡克定律可求出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4=£=2500N/m,選項C正確.
X
11.(1)如圖所示⑵加中。
[解析](1)對圓柱體進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圖如圖所示,其中國、&、晟分別為桌面、
擋板、細桿對圓柱體的彈力.
(2)已知豎直擋板對圓柱體的彈力大小為2G,即&=26,根據(jù)平衡關(guān)系有
R)sin60°=&
解得氏3=3向G
設圓柱體對均勻細桿力〃的作用力大小為一N3,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有
Ff
由豎直方向的平衡關(guān)系有
Ei=A3cos600+G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外=純生。
12.(1)4儂⑵等
[解析](1)對力、夕整體:n】g~\~R=5mg
所以尺=4儂
(2)對8R=3mg+Fk
所以Fk=mg
物體。的質(zhì)量改為5處當系統(tǒng)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后,進行受力分析.
對力:T=FJ+2mg
對C:T=3mg
所以A'=3儂
即kx\=3mg
3mg
X]=~
開始時,彈簧的壓縮量為則版2=儂
所以4上升的高度為:h,、=xRx2=坪.
K
【挑戰(zhàn)自我】
13.
[解析]4剛要離開。時,彈簧彈力大小為
尸彈=〃togsin?.
以/!為研究對象,受力如圖所示.
故合力/合彈一位gsin。=F—(m+1加gsin6,
開始時彈簧壓縮量Ax、=mgn0
K
r-.■-rr-,r、lf\H/ZfejSS1D
6剛要離開時,彈簧伸長量AX2=-7—
K
如+勿/,/in0
所以A的位移d=△x\+△X2—
k
課時作業(yè)(七)
【基礎熱身】
1.CD[解析]靜摩擦力產(chǎn)生在兩個相對靜止的物體之間,與物體是否運動無關(guān),滑動
摩擦力產(chǎn)生于兩個相對運動的物體之間,與物體是否運動無關(guān),選項A、B均錯誤;靜摩擦力
的大小與正壓力的大小無關(guān),一般由平衡條件或牛頓運動定律來求,滑動摩擦力/'=〃尺,
隨著正壓力的增大而增大,選項C正確;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與速度方向無關(guān),選項D正確.
2.BC[解析]容器處于平衡狀態(tài),在豎直方向上重力與摩擦力平衡,盛滿水前墻面對
容器的靜摩擦力一直增大,如果一直沒有達到正壓力尸作用下的最大靜摩擦力,則水平力F
可能不變,選項B、C正確.
3.ABD[解析]題中沒有明確尸的大小,當尸=嚶詒夕時,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零.當
爾儂sin,時,物體"有下滑趨勢,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當/時,物塊,"有上
滑趨勢,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當OWFW蟒in。時,靜摩擦力/1的取值范圍是:
OWfW見gsin%可見力尸、尸和勺尸均有可能,故A、B、D選項均正確.
4.CD[解析]物塊M在傳送帶啟動前勻速下滑,應滿足所受滑動摩擦力f=口mgcos0
—mgsin,,傳送帶突然啟動后物塊材所受摩擦力仍為f—os0,且方向不變,
選項C、D正確.
【技能強化】
5.D[解析]由于物塊始終靜止在斜面上,物塊所受靜摩擦力與正壓力無直接關(guān)系,對
物塊進行受力分析,沿斜面方向列平衡方程可判斷出選項D正確.
6.B[解析]物塊靜止在斜面上時,物塊所受的摩擦力為:£=,3ina.給物塊平行
于斜面的水平力尸后,在斜面內(nèi),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水平力區(qū)摩擦力£三力平衡,
根據(jù)平衡條件有:0場sina,+凡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F的合力與摩擦力工
等大、反向,所以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都發(fā)生了改變,只有選項B正確.
7.C[解析]由于斜面光滑,則物塊在斜面上做上下往返運動時對斜面的摩擦力為零,
對斜面的正壓力始終等于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因此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始終是一
個恒力,C正確.
8.A[解析]桿勻加速上升,斜面體水平向右運動,桿相對于斜面體向上滑動,因此桿
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選項A正確、B錯誤;桿受的支持力垂直于斜面向上,桿受斜面體
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選項C、D錯誤.
9.D[解析]取物體8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受力情況如圖所示,則有尸=R,?tan。,T=
—^7,在將物體8緩慢拉高的過程中,《增大,則水平力尸和細繩上的拉力產(chǎn)隨之變大.對
COSu
46兩物體與斜面體這個系統(tǒng)而言,系統(tǒng)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一定變大,
而豎直方向并沒有增加其他力,故斜面體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不變;在這個過程中盡管繩子張
力變大,但是開始時物體4所受斜面體的摩擦力方向未知,故物體4所受斜面體的摩擦力的
情況無法確定.
mg
10.D[解析]彈簧對8有向左的彈力,6保持靜止,因此1對6有向右的摩擦力,則6
對力的摩擦力向左,選項A、B錯誤;A,6整體在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因此沒有向
左或向右的運動趨勢,地面對4沒有摩擦力,選項C錯誤、D正確.
11.0.30
[解析]設接觸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物體/與8間的摩擦力為
f\=uG.i
物體6與地面間的滑動摩擦力為
fl—H(G+GB)
將8勻速拉出,拉力大小與兩個摩擦力的合力大小應相等,有
少=£+£
解得P=0.30
12.0.2
[解析]因為圓柱體勻速滑動,所以水平方向的拉力與摩擦力平衡,即r=200N.又因
為圓柱體兩面均與槽接觸,所以每一面所受摩擦力F'=100N.
設V形槽兩側(cè)對圓柱體的彈力大小分別為民、&,在豎直平面內(nèi),圓柱體受到重力6、
兩側(cè)的彈力氏、&作用,如圖所示,由對稱性可知,A=&=G
根據(jù)f'=解得〃=0.2.
【挑戰(zhàn)自我】
13.7N
[解析]只0兩點應是靜摩擦力最大的兩個臨界位置,在尸點彈簧處于伸長狀態(tài),受力
分析如圖甲所示.
f.=Fi—mgsina
在。點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受力分析如圖乙所示.
£=4+修ina
甲乙
設彈簧原長為x,則有
F\=k(fi.22-x)
3k(x-0.08)
由以上各式,解得
尤=7N.
課時作業(yè)(A)
【基礎熱身】
1.C[解析]合力廠和兩個分力A、4之間的關(guān)系為|A-K|Wy|A+A|,則應選C.
2.C[解析]由矢量合成法則可知,A圖的合力為2A,B圖的合力為0,C圖的合力為
2月,D圖的合力為2月,因氏為直角三角形的斜邊,故這三個力的合力最大的為C圖.
3.D[解析]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受力平衡,將拉力6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分
解,則物體一定要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再根據(jù)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知,一定會受到彈力,
因此物體一定會受到四個力的作用.
4.BC[解析]手指所受的拉力等于2儂cos0,增加重物重量或減小夾角0,都可以使
拉力增大,選項B、C正確.
【技能強化】
5.D[解析]細線對天花板的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C;以滑輪為對象,兩段繩的拉力都
是G,互成120°,因此合力大小是G,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a桿對滑輪的作用力大小也是
G(方向與豎直方向成60°斜向右上方);a桿和細線對滑輪
的合力大小為零.
6.B[解析]細繩對1的拉力大小始終等于物體6的重力,選項A錯誤:系統(tǒng)仍保持靜
止,則4受到的合力仍為零,選項D錯誤:斜面傾角由45°增大到50°,力對斜面的壓力大
小由的犯os45°減小到勿鴕os50°,選項B正確;4受到的靜摩擦力大小發(fā)生了變化,選項
7.A[解析]繩子恰好不斷時的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于尸=/?g=10N,繩子的最大拉
力也是10N,可知£、月之間的最大夾角為120。,由幾何關(guān)系知兩個掛釘之間的最大間距
15
A=-Xcos30°X2m.
8.AC[解析]將。點受到的三個力沿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進行分解,如圖所示,分別
在這兩個方向上列出平衡方程得:iSisin9+/kos0=nig,用cosJ=bsin,.解得句=
mgsin夕,F(xiàn)B=mgcos
Vmg
9.B[解析]由圖可知,£和£在豎直方向的分力等大反向,其合力為零;在水平方
31
向的合力分別為力用和萬用,因而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R,方向與K同向,選項B正確.
10.B[解析]對6受力分析(如圖甲所示)得4=;^^一=2凡對上部分受力分析(如
圖乙所示).其中U2=4,得A=K'cos30°=100/N,故B正確.
甲乙
11.5[解析]按力6的作用效果將其沿/從月C方向分解為內(nèi)、B,如圖甲所示,則
由幾何知識得tan4=7=10.
b
按力£的作用效果將其沿水平向左和豎直向下分解為PN、R,如圖乙所示,則R=
凡sin9
以上各式聯(lián)立
解得R=5F
所以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是尸的5倍.
12.卷mg
[解析]從整體來看,鋼繩的拉力F=G=mg,它可以分解為沿桿方向的兩個分力(均為
F'),如圖所示,F(xiàn)'通過桿作用于罐壁,又可分解為豎直向上的分力£和垂直于罐壁的壓
力因為。=60°,則由菱形知識得
F'=G.
由直角三角形可知:
Fi=Fsin0
【挑戰(zhàn)自我】
13.(1)8N,方向沿斜面向上(2)0(3)8N,方向沿斜面向下
[解析]設物體所受到的靜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則物體受力如圖所示.據(jù)平衡條件可得
Feos0—f—mgsinJ=0
解得/—/bos0—mgsin0
(1)6=50N時,f=-8N,負號表明/■方向沿斜面向上.
(2)產(chǎn)=60N時,/?=().
(3)F=70N時,尸=8N,方向沿斜面向下.
課時作業(yè)(九)
【基礎熱身】
1.D[解析]如果物體所受拉力與其重力平衡,則物體只受兩個力;如果物體所受拉力
小于物體重力,則必然受到斜面的支持力,由于支持力垂直斜面、重力和拉力都在豎直方向,
所以物體在這三個力作用下不可能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其必然要受到摩擦力,可知此種情況下
物體受四個力作用.綜上所述,可知"不是受兩個力作用就是受四個力作用,選項D正確.
2.B[解析]若物體在水平推力、重力、斜面支持力三力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物體
受三個力;此種情況下水平力稍增大(或減小),物體仍可靜止在斜面上,但物體將受沿斜面
向下(或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綜上所述,可知本題正確選項只有B.
3.B[解析]以球6為研究對象,受到重力、風力和拉力,三力平衡,則可得到拉力7
=風力F—magtan0,選項A錯誤、B正確;利用整體法,水平方向上有F—P(.+
cos〃
m3g,解得〃=竺號一,選項D錯誤;豎直方向上桿對環(huán)/的支持力(如+加&選項C
ni\~\nin
錯誤.
4.B[解析]在選項A、D中a球所受三個力不能維持a球平衡,選項A、D錯誤;C圖
中a球受到的重力豎直向下,連接天花板的繩子的拉力豎直向上,連接8球的繩子的拉力偏
向左下,因此三力的合力不為零,選項C錯誤;分析B項中兩個球的受力,合力都可以為零,
選項B正確.
【技能強化】
5.C[解析]涂料滾受三個力的作用:重力、墻壁對涂料滾水平向左的彈力用'、撐
竿對涂料滾的推力幾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確定,墻壁對涂料滾的彈力方向確定.粉刷工人站
在離墻壁某一距離處緩緩上推涂料滾,涂料滾受力始終平衡,這三個力構(gòu)成矢量三角形,使
撐竿與墻壁間的夾角越來越小,則矢量圖變化如圖所示,由圖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育嬰師培訓課件
- 用心學國學課件
- 口腔修復知識培訓內(nèi)容摘要
- 培訓行業(yè)財務知識小講堂課件
- 2025年度山地生態(tài)旅游項目場地租賃與共同經(jīng)營協(xié)議書
- 2025年度航天發(fā)射服務與零部件集成供應合同
- 2025年公務車報廢更新及購置合同范本
- 2025年生物制藥研發(fā)成果知識產(chǎn)權(quán)轉(zhuǎn)讓合同
- 2025年企業(yè)形象宣傳冊批量印刷及立體售后支持服務協(xié)議
- 2025年素食食材供應與加工合作協(xié)議
- 普惠金融業(yè)務講座
- 2025年低壓電工證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 省政府顧問管理辦法
- 消防法制業(yè)務培訓課件
- 醫(yī)院藥劑科運用PDCA循環(huán)降低拆零藥品管理不合格率品管圈
- 2025年華住儲備干部考試題庫
- 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卷(含答案無聽力原文及音頻)
- 楓橋經(jīng)驗培訓課件
- 專題:閱讀理解 六年級英語下冊期末復習考點培優(yōu)專項魯教版(五四學制)(含答案解析)
- 信息部年度總結(jié)匯報
- 通風設施構(gòu)筑工安全知識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