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 教案_第1頁
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 教案_第2頁
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 教案_第3頁
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 教案_第4頁
高考化學大一輪復習 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三年化學科上學期教學計劃任課教師:劉春平2014.08.08制定一、本學期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學目的】全面復習基礎知識,章節(jié)過關【教學任務】打實雙基,消滅知識盲點。強調“細、全”?!凹殹笔侵笍土曇娴幕A知識點,不遺漏教材知識和考試說明中的基礎知識;“全”,要針對全體學生,盡可能的使全體學生掌握大綱規(guī)定的雙基。二、本學期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此輪復習要求學生精讀課本,認真閱讀課本上的任何內容(包括注釋),從而掃除理解上所有的障礙,初步構建高中化學的基本知識框架,提高化學科學素養(yǎng),為在此輪復習中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能力?!窘虒W難點】高中化學基礎知識框架的構建三、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1.認真研讀《考試大綱》,力求把握高考命脈,把握復習的標高,明確復習的重難點,提高復習的針對性,減輕學生負擔,減少練習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優(yōu)化教法,提高課堂效率提高課堂效率是一直以來我們所追求的目標,在復習階段如何能夠提高課堂效率,我們也嘗試過很多方法。例如元素化合物的復習多放手給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而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論部分應多引導學生理解并加以應用。3.強化訓練,提高學科能力對學生進行套題訓練和專題訓練是提高學科能力的有效方法,強化訓練不等于題海戰(zhàn)術,所以需做好以下方面:(1)精選試題,注重高考題研究。平時訓練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以中檔題為主,穿插高考題中的典型題,易錯題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同時解決學生的審題不仔細,表達不完善,不準確,化學用語不規(guī)范等問題。(2)重視解題思路、方法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注重啟發(fā)學生分析過程,歸納方法、提倡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力求舉一反三,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靈活性、深刻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復習的效率和質量。(3)培養(yǎng)學生總結反思的好習慣,做完題不但要聽老師講評,還要反思解題思路,解法,書寫格式,規(guī)范答題是提高成績的有效途徑。我們應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的表率,培養(yǎng)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并將規(guī)范性落實在每一天、每一節(jié)課,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或避免學生失分,提高成績。長春市一三七中學教學進度安排化學科高中三年級上學期2014年8月8日制定任課教師:劉春平周節(jié)次課題備考一1——3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4——5物質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二1——5應用及習題(1-3);物質的分類(4-5)三1——5離子反應(3);氧化還原反應(2)四1——5綜合應用(1-3);鈉及其重要化合物(4-5)五1——5鋁及其重要化合物六1——5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2);綜合應用(3)七1——5階段復習八1——5非金屬及其化合物(1-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3-5)九1——5硫及其化合物(1-2);氮及其化合物(3-5)十1——5綜合應用(1-2);元素周期表(3-5)十一1——5元素周期律(1-3);化學鍵(4-5)十二1——5綜合應用(1-2);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燃燒熱能源(3-5)十三1——3反應熱的計算(1);原電池化學電源(2-3)4——5電解池金屬的腐蝕與防護十四1——5綜合應用(1-3);化學反應速率(4-5)十五1——5化學平衡(1-2);化學平衡的移動(3-5)十六1——2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1-2);綜合應用(3-5)十七1——5弱電解質的電離(1-2);溶液的酸堿性酸堿中和滴定(3-5)十八1——3鹽類的水解(1-3);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4-5)十九1——5綜合應用姓名月考期中期末莊鵬宇李偉強王笛佟圣鑫郝文琳劉璐叢姍倪宏洋周坤曉裴舫晨王大明呂巖王苗苗李勝張微雨李佳祺趙梓欣李海旭陶林王子龍魏鵬宇于佰鑫張巖薛廣西劉航成馬吉男于東盟王哲倫王國嘉徐斌王冬壯吳思瑤李林潘龍熊志鵬柏文賀課題:第一章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第一課時物質的量與阿伏伽德羅常的應用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準確理解物質的量、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含義;2.掌握幾種量之間的換算;3.掌握物質的量過程與方法:以“細”和“準”為原則,辨析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計算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通過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計算,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教學重點:物質的量、阿伏伽德羅常熟的應用教學難點:各物理量之間的計算教學方法、手段:講解、對比、多媒體教學時數:2課時板書設計:第一課時物質的量與阿伏伽德羅常的應用一、物質的量1.物質的量2.阿伏伽德羅常數二、摩爾質量(M)三、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轉化關系教學過程:三、以物質的量為中心的轉化關系【說明】一、物質的量(1)物質的量是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其意義是表示含有一定量數目的粒子的集體。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mol)。物質的量是用來描述微觀粒子,如分子、原子、離子、電子、質子、中子等。在描述的時候應該標明微觀粒子的特定組合。如1molH,或1mol氫原子。(2)物質的量的基準(NA):以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數即阿伏加德羅常數作為物質的量的基準。阿伏加德羅常數可以表示為NA,其近似值為6.02×1023二、摩爾質量(M)摩爾質量是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單位是g/mol。如果g/mol作為單位,其數字上等于相對原子(分子)質量或式量。[阿佛加德羅常數考點命題陷阱歸類分析]阿佛加德羅常數(用NA表示)涉及的知識面廣,靈活性強,是高考的熱點之一,主要以選擇題的形式(選擇正確的或錯誤的)進行考查。分析近幾年的高考試題,此類題型常以選擇題形式出現,容易引起學生錯誤的有以下幾點:1、溫度和壓強:22.4L/mol是在標準狀況(0℃,1.01×105Pa)下的氣體摩爾體積。命題者有意在題目中設置非標準狀況下的氣體體積,讓考生與22.4L2、物質狀態(tài):22.4L/mol使用的對象是氣體(包括混合氣體)。命題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視的液態(tài)或固態(tài)物質作為氣體來命題,讓考生落入陷阱。如SO3:常溫下是固態(tài);水:常溫下是液態(tài)。戊烷,辛烷常溫下是液態(tài)等。3、物質變化:一些物質間的變化具有一定的隱蔽性,有時需要借助方程式分析才能挖掘出隱含的變化情況??忌舨蛔⒁馔诰螂[含變化往往會誤入陷阱。如NO2:存在與N2O4的平衡。4、單質組成:氣體單質的組成除常見的雙原子分子外,還有單原子分子(如稀有氣體Ne:單原子分子)、三原子分子(如O3)、四原子分子(如P4)等。考生如不注意這點,極容易誤入陷阱。5、粒子數目:粒子種類一般有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等。1mol微粒的數目即為阿佛加德羅常數,由此可計算分子、原子、離子、質子、中子、電子等微粒的數目。命題者往往通過NA與粒子數目的轉換,巧設陷阱。。例題精講:【例1】下列關于物質的量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1mol任何物質都含有6.02×1023個分子B.0.012kg12C中含有約6.02×1023C.1mol水中含有2mol氫和1mol氧D.1molNe含有6.02×1024個電子【例2】(2010福建卷)7.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在18g18O2中含有NA個氧原子B.標準狀況下,22.4L空氣含有NA個單質分子C.1molCl2參加反應轉移電子數一定為2NAD.含NA個Na+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1作業(yè):課時作業(yè)1:1-13教學反思:新學期第一節(jié)課,上課想跟真的多了,但是跟上的還是很少,習題反饋來看,真正理解的還是原來會的那幾個。要想提高,還得給學生打打氣,習題要簡單化,讓學生學了能作對幾道題有成就感,這樣才能堅持跟著學。課題:第二課時氣體摩爾體積與阿伏伽德羅定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準確理解氣體摩爾體積和阿伏伽德羅定律及其推論(2)根據物質的量與微粒(原子、分子、離子等)數目、氣體體積(標準狀況下)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有關計算。過程與方法:通過探因----尋果來理解阿伏伽德羅定律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通過阿伏伽德羅定律的復習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教學重點:氣體摩爾體積、阿伏伽德羅定律教學難點:阿伏伽德羅定律及其推論的應用教學方法、手段:多媒體、講解、討論教學時數:一課時板書設計:第二課時氣體摩爾體積與阿伏伽德羅定律一、氣體的摩爾體積①定義:②表示符號:③單位:④數學表達式:二、阿伏伽德羅定律1.阿伏加德羅定律:2.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教學過程:氣體的摩爾體積二、阿伏伽德羅定律1.阿伏加德羅定律:在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的。即:T1=T2;P1=P2;V1=V2n1=n22.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原理:同T、P下,EQ\f(V1,V2)=EQ\f(N1,N2)=EQ\f(n1,n2)①n=EQ\f(N,NA)=EQ\f(m,M)=EQ\f(V,Vm)②氣體狀態(tài)方程PV=nRT③【強調】阿伏伽德羅定律及推論的復習不在于死記硬背,要能夠推導,靈活運用。3、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1)已知混合物質的總質量m(混)和總物質的量n(混):M(混)=(2)已知混合物各成分的摩爾質量和在混合體系內的物質的量分數或體積分數。

M(混)=(3)已知標準狀況下混合氣體的密度:4、已知同溫同壓下與單一氣體A的相對密度:EQ\f(M(混),M(A))=EQ\f(ρ(混),ρ(A))例題精講:【例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1.常溫常壓下,11.2L氧氣所含的原子數為NA2.在25℃,壓強為1.01×105Pa時,11.2L氮氣所含的原子數目為N3.標準狀況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燒,生成CO2分子數為8NA4.標準狀況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數為0.5NA5.標準狀況下,1L水所含分子數為(1/22.4)NA6.標準狀況下,11.2LSO3中含1.5NA個氧原子【例2】(2007·全國Ⅰ理綜)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Ne、H2、O2三種氣體,當它們的溫度和密度都相同時,這三種氣體的壓強(p)從大到小的順序是()A.p(Ne)>p(H2)>p(O2)B.p(O2)>p(Ne)>p(H2)C.p(H2)>p(O2)>p(Ne)D.p(H2)>p(Ne)>p(O2)【例3】標準狀況下,mgA氣體和ngB氣體的分子數相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同體積的氣體A和氣體B的質量比為m:nB.25℃時,1KgC.同溫同壓下,氣體A和氣體B的密度之比為n:mD.標準狀況下,等質量的氣體A和氣體B的體積之比為n:m【例4】由CO、H2和O2組成的混合氣體60ml,在一定的條件下恰好完全反應,測得生成物在101KPa,120℃A.EQ\f(1,6)B.EQ\f(2,3)C.EQ\f(1,4)D.EQ\f(1,3)作業(yè):教學反思:課題:第三課時物質的量濃度及其相關的計算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物質的量濃度的基本概念及物質的量濃度相關的計算與換算。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際生活引入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概念并進而進行復習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通過物質的量濃度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充分感受化學與生活的密切相關教學重點:物質的量濃度及其相關計算教學難點:物質的量濃度及其相關計算教學方法、手段:多媒體、講解、討論教學時數:一課時板書設計:第三課時物質的量濃度及其相關的計算一、物質的量濃度1.定義:2.表達式:二、溶質的質量分數三、溶解度四、物質的量濃度相關的計算教學過程:一、物質的量濃度1.定義:以1L溶液里所含溶質B的來表示溶液的濃度叫做物質的量濃度.符號為:cB;單位為:2.表達式:cB=EQ\f(n,V)(n為溶質B的物質的量,單位為mol;V為溶液的體積,單位為L)二、溶質的質量分數質量分數指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ω=EQ\f(m(溶質),m(溶液))三、溶解度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在100g溶劑中所能溶解溶質最大的克數。用S表示。大部分溶質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數反常(如:Ca(OH)2,氣體等)。四、物質的量濃度相關的計算1、稀釋:溶質在稀釋前后物質的量和質量不變。c(濃)×V(濃)=c(?。罺(?。﹎1×A%=m2×B%2、混合:混合前后溶質的物質的量和質量不變。c1V1+c2V2=c(V1+V2)(注:混合前后體積不變的情況,如果體積改變,為混合后的實際體積)m1×A%+m2×B%=(m1+m2)×C%3、物質的量濃度與溶質的質量分數的換算公式:,4、標準狀況下氣體溶解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例題精講:【例1】(2010合肥一模)有硫酸鎂溶液500ml,它的密度為1.20g/cm3,其中鎂離子的質量分數為4.8%,則有關該溶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4.0%B.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4mol/LC.溶質和溶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40D.硫酸根離子的質量分數為19.2%【例2】已知25%的氨水的密度為0.91g/cm3,5%的氨水的密度為0.98g/cm3,若將上述兩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質量分數是()A.等于15%B.大于15%C.小于15%D.無法估算【例3(2010四川理綜卷,12)標準狀況下VL氨氣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為pg/ml,質量分數為ω,物質濃度為cmol/L,則下列關系中不正確的是A.ρ=EQ\f(17V+22400,22.4+22.4V)B.W=EQ\f(17c,1000ρ)C.W=EQ\f(17V,17V+22400)D.C=EQ\f(1000Vρ,17V+22400)作業(yè):教學反思:課題:第四課時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方法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了解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通過物質的量濃度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充分感受化學與生活的密切相關教學重點: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及誤差分析教學難點:誤差分析教學方法、手段:多媒體、講解、討論教學時數:一課時板書設計:第四課時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步驟:誤差分析教學過程:1.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步驟:(1)計算:如溶質為固體時,計算所需固體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