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食用農產品進貨驗收操作指南_第1頁
2024食用農產品進貨驗收操作指南_第2頁
2024食用農產品進貨驗收操作指南_第3頁
2024食用農產品進貨驗收操作指南_第4頁
2024食用農產品進貨驗收操作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弓I言....................................................................1

第一章驗收準備.........................................................3

一、人員管理..........................................................3

1.能力要求.....................................................3

2.崗位.....................................................3

3.人員里要求.................................................3

二、供應商確認.......................................................4

三、商品質量標準約定.................................................5

四、驗..........................................................5

1.驗收制度.....................................................5

2.驗收)赧呈.....................................................6

3.商品抽樣.....................................................8

五、驗收工器具......................................................10

第二章驗收過程........................................................15

一、運輸車輛.........................................................15

1.運輸車輛要求................................................15

2.運輸車輛檢查方法............................................16

一、商品;.........................................................17

L商品要求.................................................17

2.商品檢查方法............................................17

三、商品進貨憑證....................................................17

1.商品進貨憑證要求...........................................17

2.商品進貨憑證檢查方法.......................................23

四、商品外觀.......................................................23

1-商品包裝.................................................23

2.商品標簽................................................24

3.商品日期................................................25

4.商品凈重、規(guī)格及數(shù)量....................................26

五、商品感官性狀................................................27

1.檢驗條件要求............................................27

2.商品感官性狀要求........................................27

3.商品感官性狀檢查方法....................................27

六、商品檢測....................................................27

1.商品檢測要求............................................27

2.牛畬則方法................................................29

第三章驗收結果管理和應用..........................................32

一、合格品放行..................................................32

二、不合格品處理................................................32

三、記錄........................................................32

1.進貨查瞄己錄............................................32

2.儲存環(huán)境記錄............................................33

3.力口工記錄................................................33

4.不合格品處理記錄........................................33

5.培訓I和考核記錄.........................................33

6.記錄注意事項...........................................33

四、追溯信息錄入...............................................33

五、供應商1刊介..................................................34

第四章驗收能力管理...............................................35

一、培訓........................................................35

二、考核........................................................35

三、校準和能力比對.............................................35

8

1.內音淞準.................................................35

2.外音陂準.................................................35

第五章鼓勵性條款...................................................36

二、反食品浪費..................................................36

三、風險預警信息交流...........................................36

四、信息化管理..................................................37

附錄1商品抽樣規(guī)則示例.............................................38

附錄2常見的食用農產品驗收標準示例.................................39

郎!11番茄驗■示準.............................................39

示例2玨驗收標準.............................................44

示例3胡蘿卜驗收標準...........................................46

示例4娃娃菜驗收標準...........................................48

示例5紅草莓驗收標準...........................................50

示例6鳳梨驗收標準.............................................52

參考資料............................................................54

9

引言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zhàn)略,讓人民吃得放心。習近平總書

記多次發(fā)表重要論述,強調要把食品安全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要求用

最嚴謹?shù)臉藴?、最嚴格的監(jiān)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人民群眾“舌

尖上的安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強調要

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重點任務,強化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銜接,推

動農產品追溯入法,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

近年來,經過各方共同努力,連鎖經營超市、便利店、餐飲企業(yè)等不斷健全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規(guī)范各項運營操作流程,強化落實各環(huán)節(jié)主體責任,逐漸搭

建起全鏈條有效運行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發(fā)展,新模式、

新業(yè)態(tài)、新品牌不斷涌現(xiàn),企業(yè)生產經營管理方面存在的新老問題成為制約規(guī)模

化發(fā)展的重要因素。調研發(fā)現(xiàn),部分連鎖企業(yè)在進貨查驗環(huán)節(jié)存在諸多問題,主

要包括:第一,只查驗供應商的資質證照,未對供貨商品質量安全和履約服務進

行嚴格管理;第二,進貨驗收制度不健全、內容不全面,無法落實到具體負責人;

第三,缺乏專業(yè)驗收檢驗人員,或不具備相應的驗收檢驗能力,驗收結果打折扣,

影響企業(yè)正常運營;第四,驗收過程不規(guī)范,缺少影響安全和品質的關鍵指標;

第五,驗收信息記錄缺失或有誤,影響商品追溯。

為此,中國連鎖經營協(xié)會(CCFA)組織食品安全工作委員會企業(yè)代表與行業(yè)

專家,共同起草編制了《食用農產品進貨驗收操作指南》。本指南依據《食品安

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jiān)督管理辦法》等

相關法律法規(guī),參照現(xiàn)行標準,結合企業(yè)實際管理經驗,聚焦連鎖零售、餐飲企

業(yè)等總部統(tǒng)一采購食用農產品的到倉驗收環(huán)節(jié),從商品配送到倉到合格品入倉或

不合格品處理的全流程,梳理出驗收準備、驗收過程、驗收結果管理和應用三大

主體部分,重點對人員管理、驗收制度、抽樣與判定規(guī)則、運輸車輛溫度、商品

溫度、商品外觀、商品感官性狀、商品檢測、合格品放行、不合格品處理,以及

1

信息記錄與追溯系統(tǒng)等環(huán)節(jié)提出管理要求與操作規(guī)范。此外,本指南還提出了企

業(yè)驗收能力管理相關內容,并引導企業(yè)加強基地直采從源頭把關產品質量安全,

實施包裝優(yōu)化、采用可循環(huán)周轉筐等減少食物浪費與損耗的相關措施,積極開展

風險預警信息交流,引進先進技術強化信息化管理等。

本指南內容詳實,案例豐富,方便易讀,為連鎖經營企業(yè)及直接參與商品經

營的平臺經營者提供了一套商品到倉驗收管理的操作指南,不僅具有實操指導意

義,更有助于企業(yè)加強商品準入管理,完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有效預防與控制

食品安全風險,提升商品品質。

中國連鎖經營協(xié)會

2024年4月

2

第一章驗收準備

一、人員管理

實施進貨驗收的企業(yè)應配備倉管人員、檢驗人員,鼓勵有能力的企業(yè)配備快

檢人員。

1.能力要求

?倉管人員:需接受過食品安全和質量管理的基本培訓,具備基本的食品安

全和質量管理的意識且具有數(shù)學計算和文字識別能力,辨色能力正常。

?檢驗人員:需接受過相關食品安全和質量管理培訓(包括但不限于食用農

產品檢測),掌握相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食品安全標準;其中,從事

檢測工作需具備檢測從業(yè)人員合格證書,可熟練操作檢測設備,穗采樣、

檢測流程,能正確判定快速檢測結果,并定期進行能力驗證。

2.崗位職責

?倉管人員:負責對到貨商品的數(shù)量及重量進行核驗,并依據企業(yè)的質量管

理體系要求或商品屬性做好商品分類儲存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標識、定位、

出入庫、不合格品處置等管理。

?檢驗人員:負責到貨商品的驗收檢驗、采樣、結果記錄等,配合完成不合

格品處理,協(xié)助完成日常食品安全風險排查與管理等工作。

3.人員衛(wèi)生要求

■健康管理

應建立并執(zhí)行人員健康管理制度。

3

每年應對驗收、分揀等相關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方可上崗;t

崗前應接受食品安全及衛(wèi)生培訓。

驗收即食食品的,每日上班前進行人員健康檢查,凡發(fā)師食品加工人員如患

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以及患有活

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或有明顯皮膚損

傷未愈合的,應立即向上級報告其癥狀或疾病,并調整到其他不影響食品安全的

工作崗位。

■個人衛(wèi)生

進入食品作業(yè)區(qū)域前應整理個人衛(wèi)生,防止污染食品。

進入作業(yè)區(qū)域應將私人衣物留在更衣室,工作衣與私人衣物分開放置。

在適當?shù)膱龊?,正確佩戴發(fā)網、束發(fā)帶、帽子或其他毛發(fā)束縛物件。

若對食品進行手工操作處理時應使用手套,保持手套的完整性和清潔衛(wèi)生狀

態(tài)。

禁止在食品暴露區(qū)域,或清洗設備、工器的區(qū)域吃東西、喝水、吸煙等。

■安全防護

驗收、分揀人員宜根據各作業(yè)區(qū)出入安全要求配置必要的防護措施,如操作

高危貨架、出入冷凍庫等區(qū)域應佩戴安全帽,在低溫區(qū)域作業(yè)宜穿戴防寒服等;

各區(qū)工作服宜醒目識別并區(qū)分,必、要時加裝反光帶等裝置;各區(qū)應遵循人流、物

流分開出入原則。

二、供應商確認

驗收前須確認供應商在合格供應商名錄內,且處于正常合作狀態(tài)。

供應商的準入程序包括企業(yè)實施采購前,組織采購部、品控部(質量部)等

管理部門對潛在供應商進行生產加工過程評估。經評估滿足企業(yè)準入要求,且能

4

提供符合企業(yè)食品安全與質量要求的商品及服務的供應商方可納入企業(yè)合格供應

商名錄。

對各類食品供應商的生產過程評估可依據以下標準:

《加工食品供應商生產評價要求》(T/CCFAGS002)

《食用農產品供應商生產評價要求植物類》(T/CCFAGS006)

《初級農產品食品安全管理要求(畜禽類)》(T/CCFAGS008)

《初級農產品食品安全管理要求(水產類)》(T/CCFAGS009)

以上標準可通過中國連鎖經營協(xié)會網站()查詢下載。

三、商品質量標準約定

在滿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以及相關產品國家標準的基礎上,企業(yè)可根據

自身采購及客戶需求,與供應商就合作商品具體質量要求進行相應的商品質量標

準約定。雙方約定的商品質量標準可作為供應商履約及企業(yè)收貨驗收環(huán)節(jié)的質量

驗收及判定依據。常見的食用農產品驗收標準見附錄2。

鼓勵經營者制定或引用國內外先進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分級標準,進行質量分

級后銷售。

四、驗收管理

1.驗收制度

企業(yè)可根據驗收工作程序制定適宜的驗收管理制度、標準、指導書等,包括

但不限于人員培訓及管理制度、抽樣管理制度、進貨查驗記錄制度、驗收及檢測

儀器設備操作及維護指導書、追溯系統(tǒng)維護指導書、商品驗收標準、不合格品處

理制度等。

5

2.驗收流程

■驗收流程圖

企業(yè)可根據崗位角色參考圖1食用農產品驗收流程圖與表1食用農產品驗收

操作流程表開展商品到倉驗收。

圖1食用農產品驗收流程圖

6

■驗收操作流程

表1食用農產品驗收操作流程表

業(yè)務活動角色操作細節(jié)目標要求

商品配送供應供應商按照訂貨單及送貨要求,按照預商品數(shù)量、送達時間滿足率符

到倉商約到貨時間送貨到倉。合要求。

對車輛與人員衛(wèi)生、車輛溫度等進行檢

檢驗

車輛檢查查,包括檢有溫度檢測儀的數(shù)據是否在每批次檢杳。

人員要求范圍內且無異常。

供應

整改糾偏對于車輛不符合要求項立即糾偏整改。不合格則整批貨拒收。

倉管不得將未檢商品卸入合格品

卸貨將待檢商品卸貨至待檢區(qū)。

人員區(qū)。

檢驗抽樣比例、抽樣位置、抽樣量

商品抽樣選擇合適的抽樣規(guī)則,進行商品取樣。

人員符合性100%.

檢驗對于冷鏈到貨或對溫度有要求的商品,

商品測溫符合商品屬性溫度要求。

人員進行商品中心溫度測量。

合規(guī)性、完整性、有效性

食用農產杳驗食用農產品進貨憑證有效性、真實100%;保存期限不得少于產

檢驗

品進貨憑性、合規(guī)性、完整性;并將合格食用農品保質期滿后六個月;沒有明

人員

證直驗產品進貨憑證進行存檔保存。確保質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

于二年。

包裝、簽

檢驗

及日期查對商品包裝、標簽信息及日期進行查驗。標簽合規(guī)。

人員

非定量包裝凈含量符合雙方

凈含量、規(guī)

檢瞼約定,定量包裝符合《定量包

格及數(shù)量對商品規(guī)格及凈含量進行查驗。

人員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guī)則》

查驗

(JJF1070)。

商品檢測/檢驗對于需到倉檢測或者快檢的商品進行商

檢測覆蓋率100%.

快速檢測人員品檢測。

商品感官

檢驗對商品進行感官和質量驗收,包括但不

和質量驗/

人員限于外觀、口感、氣味等質量驗收。

供應對于質檢反饋不合格的商品按需進行退

退貨及時完成退貨或銷毀記錄。

商貨處理。

記錄及追檢驗及時完成所有驗收記錄及相關系統(tǒng)信息及時完成每批次信息維護;保

溯系統(tǒng)維人員維護,包括但不限于生產或收貨日期、存期限不得少于商品保質期

7

業(yè)務活動角色操作細節(jié)目標要求

護驗收數(shù)據、進貨憑證等。滿后六個月;沒有明確保質期

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對合格商品進行數(shù)量清點、重量稱重,

收貨及系倉管

并按照商品屬性及區(qū)域要求放置在指定/

統(tǒng)維護人員

區(qū)域;及時完成相關系統(tǒng)信息維護。

注:角色分工、崗位職責可根據企業(yè)實際情況靈;舌調整。

3.商品抽樣

(1)基本要求及規(guī)則

企業(yè)可根據商品的到貨量、品種、風險等級制定抽樣方法及抽樣規(guī)則,保證

所抽取的樣品單位對全部樣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2)商品抽樣方法

現(xiàn)彳亍通用的抽樣方法有隨機抽樣法和典型抽樣法。

■隨機抽樣法

在抽樣時不隨主觀愿望進行抽樣,使每件商品都可能成為樣品的抽取方法。

常用的隨機抽樣方法是系統(tǒng)抽樣,分層、分段抽樣和整群抽樣。

表2食用農產品進貨驗收常用的隨機抽樣法

抽樣方法定義應用

把農產品分批編號,按著一定程序進行抽適于半成品抽樣,其缺點是由于抽樣均

系統(tǒng)抽樣樣,如按3進行抽樣,即3、13、23……做勻規(guī)律,有時會將剛好在另一種數(shù)量規(guī)

試樣,也可按其任意一個自然數(shù)取試樣。律的有問題商品漏掉。

分層抽樣用于數(shù)量大且堆放在一起的

由于食用農產品數(shù)量大且存放場所多,且農產品抽樣,分段抽樣用于來貨期不同

分層、分到貨期不同,則可把一大堆食用農產品分且堆放地很多的農產品抽樣。分段抽樣

段抽樣成若干堆或若干層,每堆或每層按一定百可先檢最早的到貨,再檢抽最后的到

分比抽樣,最后將試樣集中檢驗。貨。發(fā)現(xiàn)最早到貨就有問題,則應對以

后每次到貨都嚴格檢杳。

先將大包裝作為整體進行抽樣,然后再對

整群抽樣抽出的大包裝以小包裝為單位進行抽樣,適用于工業(yè)品。

即先群體抽樣再個體抽樣。

8

■典型抽樣法

典型抽樣是根據農產品特性,有意識地抽取少數(sh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樣品。它

不同于隨機抽樣法,而是用比較少的試樣分析估計整批農產品的質量情況。

(3)雌3W的確定

■預包裝/定型包裝食品抽樣數(shù)量的確定

建議采用《計數(shù)抽樣檢驗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質量限(AQL)檢索的逐批檢驗

抽樣計劃》(GB/T2828.1),一次性抽樣方案進行抽樣。

■散裝產品抽樣數(shù)量的確定

目前我國抽樣數(shù)量確定的方法有百分比抽樣法、計數(shù)抽樣法和計量抽樣法,

農產品檢驗抽樣一般采用百分比抽樣法。

百分比抽樣法

即用百分比決定抽樣的方法。根據批量的多少抽取一定百分率作為試

樣。如農產品批量為500個,常用抽樣比例5%,作為樣品,應抽500個x

5%=25個。

用這種方法抽樣,農產品批量在500-5000個之間匕徽合適;

如果農產品批量很小,則抽取試樣數(shù)至少5個;

當批量數(shù)大于10Q0H,貝」抽I取3%;

當批蹴大于100,00(價,則抽取1%。

(4)分級抽樣規(guī)則

企業(yè)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分級抽檢規(guī)則,如一般抽檢規(guī)則、加嚴抽檢規(guī)則、

放雌檢規(guī)則等,可參考附錄1:商品抽樣規(guī)則示例。

對無法提供承諾達標合格證或者其他產品質量合格憑證的,企業(yè)可加大抽樣

檢驗或者快速檢測。

(5)驗收描示及判趙見則

9

企業(yè)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不同品類食用農產品的進貨驗收指標及判定規(guī)則。

可參考如下示例。

企業(yè)可根據商品定位及客戶需求,按需對到貨果蔬進行糖度檢測,確保果蔬

口感穩(wěn)定性。

食用農產品的進貨驗收指標及判定規(guī)則示例

指標/操作說明

外觀:發(fā)霉變質、機械傷、成熟度、新鮮度、大小果差異點、外觀瑕疵、凈

含量1規(guī)格、成熟度、異物管理。

重點檢查項目

內部:內部變質、水果糖度、皮厚度、成熟度、色澤、硬度等指標。

溫度:商品溫度、車輛溫度。

質量缺陷項:原料質量缺陷總比例415%,成品質量缺陷總比例48%;

嚴重項:發(fā)霉腐爛程度>3%;

允收比例

一票否決項:農藥殘留、污染物、凈含量、商品標簽內容一致性等不符合要

求。

指標:糖度不合格率>30%、內部變質程度>20%;

水果抽樣示例:隨機抽檢10顆(10份),糖度檢測3顆(粒)不合

單項指標拒收格;即整批次不合格,該批次拒收處理。內部變質抽樣類似。

比例根莖類、果實類指標:內部變質程度為10%-20%;

蔬菜抽樣示例:隨機抽檢10顆(10份)內部變質2份不合格即整批

次不合格,該批次拒收處理。

除一票否決拒收項,重點驗收項目第一次到倉檢查不合格,允許采銷申請二

商品復檢

次復檢;二次復檢使用(加嚴)抽檢規(guī)則;只允許復檢一次。

首檢合格合格率;抽樣合格份數(shù)/抽樣總份數(shù)x100%

總結果判定執(zhí)行復檢,合格率=(首檢合格份數(shù)+復檢合格份數(shù))/(首檢份數(shù)

首檢不合格

+復檢份數(shù))*100%

五、驗收工器具

企業(yè)在開展驗收流程時應根據不同驗收操作準備相應的驗收工具,常用的驗

收工器具如下:

10

1.直尺

一般用于商品長度測量。

示例:

2.游標卡尺

TS用于商品直徑測量。測量時,將商品卡進活動量爪,保證商品和活動

量爪之間開郅讖唧可(無需估讀)。

示例:

3.千分尺(螺旋測微器)或厚度計

產品厚度測試可使用千分尺(螺旋測微器)或厚度計進行產品厚度測試,

如測試塑料袋厚度,需將產品平放在作業(yè)臺上,在塑料袋各個位置選出5個點

進行厚度計進行厚度測試,并計算產品平均值,作為產品的最終厚度。

厚度計示例:

千分尺(螺旋測微器)示例:

11

4.果徑尺

TS用于商品果徑測量,測量果徑時,應將商品果柄端向上,垂直放入果

徑尺內,從大圈到小圈進行測量,當商品剛好不能通過果徑尺時,對應果徑尺

的數(shù)值即為商品果徑。對于特殊單品的果徑測量,企業(yè)可擬定內部內控標準要

求進行測量。

示例:

5.色卡

一般用于商品色號測試,應使用標準規(guī)定的色卡進行顏色比對。將商品平

放在作業(yè)臺上,拿出對應的色卡,與商品進行比對,并結合各色號的顏色描述

,確定商品色號。當商品存在陰陽面問題時,應對照標準,比照顏色及著色

比例進行色號評定。

菠蘿色卡示例:

羅氏比色扇示例(用于雞蛋色號比對):

12

6.電子秤

一般用于商品重量測試,在使用前需使用磋碼校準,將商品放在秤盤內進

行測試,不得出現(xiàn)商品搭在地面、其他物體上,避免影響商品測試結果。稱重

設備應使用經檢定合格、在檢定周期內的計量器具。具體扣重數(shù)量應由供貨方

和收貨方共同簽字確認方為有效扣重。

示例:

7.糖度計

T殳用于果蔬糖度測量,對于不同商品企業(yè)可根據商品輸定擬定測糖位置

及標準要求。

丑:

8.電飯煲或蒸鍋

一般用于蒸煮測試,如甘薯類、板栗、玉米、貝貝南瓜等經過蒸煮后進行

口感測試。

電飯煲示例:蒸鍋示例:

13

9.紅外測溫槍或針式溫度計

TS用于溫度測試,紅外測溫槍用于車輛溫度監(jiān)測;針式溫度計用于商品

溫度的測量。

紅外測溫槍示例:針式溫度計示例:

10.快速檢測儀

主要用于化學與生物污染、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非食用物質及食品添加

劑等快速檢測場景中。

單項膠體金檢測試劑示例:高通量農殘獸殘檢測儀示例:

14

第二章驗收過程

一、運輸車輛

1.運輸車輛要求

■衛(wèi)生要求

運輸食用農產品的運輸容器、工鄴口設備應安全無害,保持清i吉,防止污染,

并符合保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所需的溫度、濕度和環(huán)境等特殊要求,不得等食

用農產品與有毒、有害物品一同運輸。

■溫度要求

運輸對溫度、濕度等有特殊要求的食用農產品,應具備保溫、保濕設備設施,

并保持有效運行。

?冷鏈運輸商品在交接時,應查驗運輸車輛在途溫度監(jiān)控記錄是否符合要求,

并測量車輛溫度是否符合標準:冷藏運輸0-8<;冷凍運輸4-18。&

?簸溫度記錄要求,應按照《食品冷鏈^流衛(wèi)生規(guī)范》(GB31605)e

B一

j《食品冷鏈物流衛(wèi)生規(guī)范》(GB31605)

:5.4運輸過程中的溫度假時蜘觸,記錄時間間隔不靛過lOmin,:

I且應真實準確。.

I-------------------------------------------------------------------------:

?冷藏和冷凍商品或冷藏與常溫商品同車運輸時,應使用適當?shù)拇胧┮詽M足

不同商品的溫度要求。

?非冷藏車在配送需冷凍或冷藏商品時,應采取冷藏或冷凍設施確保商品溫

度,如保溫箱、干冰、冰袋、冰塊、冰瓶等。

?食用農產品的冷鏈物流配送要求應符合《食品冷鏈物流衛(wèi)生規(guī)范》(GB

31605),相關要求也可參考《生鮮農產品冷鏈流通規(guī)范》(DB65/F4432)

等標準要求,詳見如下表3果蔬冷鏈流通溫度要求表。

15

表3果蔬冷鏈流通溫度要求表

【出自《生鮮農產品冷鏈流通規(guī)范》(DB65/T4432)】

溫度區(qū)間水果蔬菜

大白菜、洋蔥、蒜衰、甘藍、青花

蘋果、梨、荔枝、山楂、科K、李、菜、花蹲、蘿卜、胡蘿卜芹菜、

杏、甜櫻桃、棗、葡萄、符猴桃、芥藍、菊苣、蔥、生菜、菠菜、

A0℃~4℃

草莓、柿子、楊梅、枇杷、油菜、茴蒿、韭菜、香菜、荷蘭豆、

無花果、哈密瓜、龍眼、西梅草外、蘑菇類、大蒜、葛筍、蘆筍、

豆芽

寬皮柑橘類、甜橙、火龍果、

馬鈴薯(晚熟)、紅熟番茄、豆類

B4℃~7℃柚類、石榴、橄欖、番石榴、

(菜豆)、佛手瓜、長紅豆

椰子、鱷梨、哈密瓜

辣椒、甜椒、西葫蘆、芋頭、

C7℃-10°C白蘭瓜、薄皮甜瓜、木瓜、楊桃

四棱豆、黃秋葵

香蕉、西瓜、菠蘿、芒果、菠蘿甘薯、綠熟番茄、茄子、冬瓜、

D10℃~15℃蜜、番荔枝、紅毛丹、西柚、黃瓜、南瓜、山藥、生姜、

檸檬、西番蓮、榴蓮、山竹馬鈴薯(早熟)、苦瓜

2.運輸車輛檢查方法

可參考《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服務管理規(guī)范》(DB4401/T142)確認冷

鏈配送車輛測溫點,必要時可查驗連續(xù)溫度記錄黝居,具體方法如下:

冷藏冷凍車裝有貨物時,應選擇靠近開門處貨物的頂部和底部。

對于較長廂體的冷藏冷凍車,貨物處于制冷環(huán)境時,可從以下部位選取測溫

點:

?在開門處貨物的頂部和底部為測溫點;

?貨物的頂角(盡可能遠離制冷機組);

?貨物的中心;

?貨物前端面的中心(盡可能靠近制冷機組);

?貨物前面端的上角和下角(盡可能靠近回風口)。

16

二、商品溫度

1.商品溫度要求

根據食用農產品屬性、特征等制定適宜的商品儲存和驗收溫度標準。

如無標準,可參照表4商品儲存和驗收溫度標準表,該表部分參照國家標準

《冷藏、冷凍食品物流包裝、標志、運翩口儲存》(GB/T24616)。

表4商品儲存和驗收溫度標準表

溫度要求溫度范圍

冷藏0℃-8℃

冷凍<-18℃

常溫10-25℃

注:驗收溫度范圍可根據實際情況溫度上下波動

3℃a

2.商品溫度檢查方法

有溫度要求的商品,應用紅外、針式溫度計探針夾測或探針插入商品中心測

量溫度,在卸貨15分鐘內完成,建議每個商品種類取3-5轆據,其平均溫度達到

商品標準要求即為合格。

應定期對溫度設備進行校準,校準可采用內部校準或外部校準方式。

三、商品進貨憑證

1.商品進貨憑證要求

企業(yè)在進行食用農產品采購收貨時,應當按照法規(guī)要求履行進貨查驗義務,

索取并留存食用農產品進貨憑證(如:銷售憑證、送貨單等),并核對供貨者等

有關信息。商品進貨憑證有關要求見表5食用農產品進貨憑證要求明細表和常見

的商品進貨憑證示例。

17

鼓勵優(yōu)先采購附具承諾達標合格證或者其他商品質量合格憑證的食用農產品。

對無法提供承諾達標合格證或者其他商品質量合格憑證的,鼓勵銷售企業(yè)進

行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

表5食用農產品進貨憑證要求明細表

提供

食用農產品類別憑證及合格證明文件名稱

頻次

1.送貨單(送貨單與實物相符)

果蔬類

2.承諾達標合格證明或農殘快檢報告

1.送貨單(送貨單與實物相符)

2.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省內、省外調運合格證明不同;

生產日期與動物檢疫合格證日期應一致)

3.肉品品質合格證

畜禽肉類-豬肉

4.出廠檢驗合格報告(出廠報告與生產日期同一日期或

前一天日期)

5.非洲豬瘟檢測報告(血清、全血與組織)

國產食用6.瘦肉精檢測報告(尿液與組織)

農產品每批次

1.送貨單(送貨單與實物相符)

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省內、省外調運合格證明不同;

畜禽肉類-除豬2.

生產日期與動物檢疫合格證日期一致)

肉外

3.出廠檢驗合格報告(出廠報告與生產日期同一日期或

前一天日期)

1.送貨單(送貨單與實物相符)

水產

2.批次檢驗報告(以品類形式蓋章)

1.送貨單(送貨單與實物相符)

禽蛋2.出廠檢驗合格報告:感官、凈含量、藥殘指標(檢測

項目包括但不限于恩諾沙星、氟苯尼考,非必須指標等;

其中理化藥殘指標視供應商檢測能力提供,不做強制要求)

進口食用果蔬類、畜禽肉1.送貨單(送貨單與實物相符)

18

類、水產類、禽2.進口商品報關單

蛋類

3.進口商品檢驗檢疫證明

國產預包糧油類、調味品

裝食品、類、醬腌類、面批次出廠合格報告

散裝食品點類、其他預包

裝食品(包括標

進口預包識生產許可證的

裝食品、畜禽、水?除!I品、進口商品報關單、檢疫合格證明

散裝食品水果制品、蔬菜

制品等)

注:

1.除動物檢疫合格證明A證或B證原件外,其余索證索票材料復印件、電子版(含照片)具

有與原件同等的效力;

2.如當?shù)乇O(jiān)管部門要求將商品進貨憑證上傳到追溯系統(tǒng),則追溯系統(tǒng)上的相關文件具有同等效

力;

3.除此表索證索票要求外,特殊時期或其他當?shù)卣厥庖?,按當?shù)刈钚卤O(jiān)管部門要求執(zhí)行

(如:核酸檢測報告、消殺證明等)。

19

常見的商品進貨憑證示例

1.商品檢測報告■抗生素藥殘檢測報告

2.農殘檢測報告

(適用于禽蛋、淡水魚蝦類)

3.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適用于豬肉)4,非洲豬瘟檢測報告(適用于豬肉)

內幅品或衿戶遭證簿

20

5.動物檢驗合格證明6.瘦肉精檢測報告

7.進口貨物報關單8.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

21

9.進口貨物報關單10.銷售憑證

11.承諾達標合格證12.電子承諾達標合格證

?e?????????

?VMMMM

MM

MM.MM

aeM

8”

22

2.商品進貨憑證檢查方法

通過目視、要求比對等方式,檢查食用農產品進貨憑證完整性、準確性、一

致性、真實性、有效性等。

鼓勵使用電子憑證,電子憑證與紙質憑證具有同等效力。

四、商品外觀

1.商品包裝

(1)商品濾要求

商品包裝設計、功能、安全、規(guī)格尺寸等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

范要求,可參考《農產品物流包裝容器通用技術要求》(GB/T34343);同時應

符合《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生鮮食用農產品》(GB43284)要求,避免過度包

裝。具體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食用農產品包裝符合儲運、運輸、銷售及保障安全的要求,便于拆卸和搬

運。

?食用農產品在包裝、俁鮮、貯存、運輸中使用保鮮劑、防腐劑等食品添加

劑和包裝材料等食品相關產品,應當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容器,如塑料箱、蠅等宜按照食用農產品的大小規(guī)格設計,應整潔、

干燥、牢固、無污染、無異味、無毒無害,內壁無尖突物,無蟲蛀、腐爛

霉變等,紙箱無受潮、離層現(xiàn)象。

?果蔬類包裝材料應具有一定的通透性、防潮性和環(huán)保性,應符合《新鮮蔬

菜包裝通用技術條件》(SB/T10158)和《熱帶水果和赫包裝與運輸操

作規(guī)?呈》(SB/T10448)的規(guī)定,且包裝內果蔬的可視部分應能夠代表包

裝內全部果蔬,不應過度包裝。不耐壓的果蔬包裝時,應在包裝容器內加

支撐物或襯墊物。

?包裝果切或直接入口的水果的塑料盒和保鮮膜應使月食品級材質并符合

國家強制性技術規(guī)范要求。

23

(2)檢查方法

可目視查驗商品包裝干凈整潔度,確保包裝完整,且無破損、污染、大面積

受潮、發(fā)霉、開裂等情況。

2.商品標簽

(1)商品標僦求

食用農產品標識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

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jiān)督管理辦法》、《農產

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辦法》等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帶包裝的食用農產品應在包裝上如實標明食用農產品的名稱、產地、生產

者或者銷售者的名稱或者姓名等信息。產地應當具體到縣(市、區(qū)),鼓

勵標注到鄉(xiāng)鎮(zhèn)、村等具體產地。對保質期有要求的,應當標注保質期;保

質期與貯存條件有關的,應當予以標明;在包裝、保鮮、貯存中使用保鮮

齊人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的,應當標明食品添加劑名稱。帶包裝銷售食用

農產品的,鼓勵在包裝上標明生產日期或者包裝日期、貯存條件以及最佳

食用期限等內容。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