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核心知識歸納_第1頁
高中生物必修核心知識歸納_第2頁
高中生物必修核心知識歸納_第3頁
高中生物必修核心知識歸納_第4頁
高中生物必修核心知識歸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生物必修核心知識整理

必修一

1、細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

2、生命系統(tǒng)的由小到大排列:

細胞T組織T器官一系統(tǒng)一個體一種群一群落

一生態(tài)系統(tǒng)一生物圈。

3、科學家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

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兩大類。

4、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

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是生命活

動的主要承擔者。

5、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

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

重要的作用。

6、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脂肪是細胞內良好

的儲能物質。

7、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組成大分子的基

本單位稱為單體,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

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

成多聚體。

例:組成核酸的單體是核昔酸;組成多糖的單體

是單糖。

8、水在細胞中以兩種形式存在。

一部分水與細胞內的其他物質相結合,叫做結合

水。

細胞中絕大部分水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

流動,叫自由水。

9、細胞學說主要由德國的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

物學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內容為:

Q)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fā)

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

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

作用。

(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10.細胞中大多數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

11.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脂質中

的磷脂和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細胞膜的功能: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統(tǒng):這些細胞器膜和細胞膜、

核膜等結構,共同構成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

這些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很相似,在結構和

功能上緊密聯系,進一步體現了細胞內各種結構

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

14、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和遺傳。

細胞作為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細胞既是生物體結構

的基本單位,也是生物體代謝和遺傳的基本單

位。

15、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

的控制中心。

16、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這種膜可以讓水分子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

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則不能通過。

17.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稱為原生質層。

當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失

水,使細胞壁和原生質層都出現一定程度的收

縮。

由于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原生質層就

會與細胞壁逐漸分離開來,即發(fā)生質壁分離。

18、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叫做

自由擴散;

進出細胞的物質借助載體蛋白的擴散,叫做協(xié)助

擴散(這種順濃度梯度的擴散統(tǒng)稱為被動運輸)。

19、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需要載

體蛋白的協(xié)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

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20、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許多化學反應,

統(tǒng)稱為細胞代謝。

21、分子從常態(tài)轉變?yōu)槿菀装l(fā)生化學反應的活

躍狀態(tài)所需要的能量統(tǒng)稱為活化能。

22、同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

更顯著,因此催化效率更高。

23、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

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24、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一般是在比較溫和的

條件下進行的。

25、ATP是細胞內的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

26、細胞呼吸是指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

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釋放出

能量并生成ATP的過程。

27、有氧呼吸是指細胞在氧的參與下,通過多

種酶的催化作用耙葡萄糖等有機物徹底氧化分

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生成許多

ATP的過程。

28、葉綠素a和葉綠素b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

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

29、葉綠體中的囊狀結構稱為類囊體。

吸收光能的四種色素,就分布在類囊體的薄膜

上。

30、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它內部的巨大膜面積上,不僅分布著許多吸收、

傳遞、轉化(少數葉綠素a)光能的色素分子,還

有許多進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31、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

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

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32、光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一階段中的化學

反應,必須有光才能進行,這個階段叫做光反應

階段。

33、暗反應階段:光合作用第二階段中的化學

反應,有沒有光都可以迸行,這個階段叫做暗反

應階段。

34、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限制了細胞的長

大,細胞大小還受細胞核的控制范圍限制。

通過模擬探究實驗看出:細胞體積越大,其相對

表面積越小,細胞的物質運輸效率就越低。

35、細胞在分裂之前,必須進行一定的物質準

備。細胞增殖包括物質準備和細胞分裂整個連續(xù)

過程。

36、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

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

37、在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

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

性差異的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38、細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

具有發(fā)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39、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

就叫細胞凋亡。

40、有的細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細胞中遺

傳物質發(fā)生變化,就變成不受機體控制的、連續(xù)

進行分裂的惡性增殖細胞,這種細胞就是癌細

胞。

41、細胞的衰老是指細胞的生理狀態(tài)和化學反

應發(fā)生復雜變化的過程,最終表現為細胞的形

態(tài)、結構和功能發(fā)生變化。

42、衰老細胞的特征:細胞內水分減少、新陳

代謝的速率減慢;

多種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積累;呼吸速率減緩;

細胞核的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

色加深;

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必修二

1、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

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fā)生分離,分離

后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

傳給后代。

2、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

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

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

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3、兩條遺傳基本規(guī)律的精髓是:遺傳的不是性

狀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

4、孟德爾成功的原因:正確的選用實驗材料;

現研究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再研究兩對或多對

性狀的遺傳;

應用統(tǒng)計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基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而提出假說,再設計新的

實驗來驗證。

5、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說:

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

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

生物體再形成生殖細胞一配子時,成對的遺傳

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

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6、薩頓的假說: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明顯的

平行關系。(通過類比推理提出)

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

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染色體也是成對的;

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

方,同源染色體也是如此;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琲同源染色

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組合的。

薩頓由此推論:基因是由染色體攜帶著從秦代傳

遞給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體上。

7、減數分裂是迸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

熟的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

分裂。

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

胞分裂兩次。

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

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

8、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大小一般相同,一

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體。

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做聯會。

聯會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

做四分體。

9、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fā)生在減數

第一次分裂。

10、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中

的數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父方),

另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

11.基因分離的實質是:在雜合體的細胞中,

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獨立性;

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著

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

中,獨立的隨著配子遺傳給后代。

1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

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是

互不干擾的;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在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

彼此分離的同時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自由組合。

13、紅綠色盲、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它們的

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

關聯,這種現象叫做伴性遺傳。

14、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

有少數生物(如HIV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5、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DNA

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

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DNA分子中的脫氧核昔酸和磷酸交替連接,排

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堿基排列在內側;

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

基配對有一定的規(guī)律。

16、堿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做堿

基互補配對原則。

17.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

程,復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條件。

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

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

準確地進行。

18、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堿基的排列順序之中,

堿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

多樣性,而堿基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

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

19、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斷。

20、RNA是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

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稱為轉錄。

21、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就以mRNA

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這一

過程叫做翻譯。

22、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

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23、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

生物體的性狀。

24、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環(huán)

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形

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精細的調控著生物體

的性狀。

25、中心法則描述了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主

要內容是:

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

自我復制,也可以從DNA流向RNA,迸而流

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

但是,遺傳信息不能從蛋白質傳遞到蛋白質,也

不能從蛋白質流向DNA或RNA。

26、修改后的中心法則增加了遺傳信息從RNA

流向RNA,從RNA流向DNA這兩條途徑。

27、基因與性狀之間并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

系。

有些性狀是由多個基因共同決定的,有的基因可

以決定或影響多種性狀。

一般來說,性狀是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28、DNA分子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

進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

29、由于自然界誘發(fā)基因突變的因素很多,基

因突變還可以自發(fā)產生,因此,基因突變在生物

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30、基因突變是隨機發(fā)生的、不定向的。

31、在自然狀態(tài)下,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

32、基因突變可能破壞生物體與現有環(huán)境的協(xié)

調關系,而對生物有害,也可能使生物產生新的

性狀,適應改變的環(huán)境,獲得新的生存空間,還

有些基因突變既無害也無益。

33、基因突變的意義: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

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

料。

34、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

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

35、染色體結構的改變,都會使排列在染色體

上的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從而導致

性狀的變異。

36、染色體數目變異可以分兩類:一類是細胞

內個別染色體增加或減少。

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

成倍的增加或減少。

注意三種可遺傳變異的區(qū)別:

基因突變重在產生了新基因,基因重組是兄弟姐

妹有差異的最主要原因,染色體變異是唯一可以

在顯微鏡底下觀察到的變異。

37、染色體組: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

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有不同,攜帶著控制生物生長

發(fā)育的全部遺傳信息,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一個

染色體組。

38、單倍體: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

數目的個體叫單倍體(例:雄蜂)。

39、二倍體和多倍體:由受精卵發(fā)育而成的個

體,體細胞中含有幾個染色體組就是幾倍體。

40、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低溫處理等。

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

發(fā)的種子或幼苗。

41、單倍體植株長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

是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常用花藥(花粉)離體培養(yǎng)的方法獲得單倍體植

株。

42、人類遺傳病通常是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

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

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43、遺傳病監(jiān)測(如:遺傳咨詢、產前診斷等)

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預防遺傳病產生和發(fā)展。

44、雜交育種是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

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在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

新品種的方法。

45、誘變育種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線、y

射線、紫外線、激光等)或化學因素(如亞硝酸、

硫酸二乙酯)來處理生物,使生物發(fā)生基因突變。

用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提高突變率,在較短的時間

內獲得更多的優(yōu)良變異類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

狀。

缺點:盲目性。

46、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術或DNA

重組技術。

通俗的說,就是按照人們的意愿,把一種生物的

某種基因提取出來,加以修飾改造,然后放在另

一種生物的細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

狀。

47、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比較完整的進化學說的

是法國博物學家一拉馬克。

他提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創(chuàng)造的,而

是由更古老的生物進化而來的;

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漸進化的;

生物各種適應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進廢退

和獲得性遺傳。

這些因用進廢退而獲得的性狀是可以遺傳給后

代的,這是生物不斷進化的主要原因(歷史局限

性)。

48、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過度繁殖(前提)、

生存斗爭(手段或動力)、遺傳變異(基礎)、適者

生存(結果)。

49、迸化理論的發(fā)展:從性狀水平到基因水平;

從以生物個體為單位到以種群為單位。

50、現代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種群是生物迸化的基本單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單

位);

突變(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統(tǒng)稱)和基因重

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

物迸化的方向;

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生物進化的過程實際上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

機環(huán)境共同進化的過程,迸化導致生物的多樣

性。

51、生活在一定區(qū)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叫

做種群。

52、一個種群全部個體所含有全部基因,叫做

種群的基因庫。

53、基因突變產生新的等位基因,這就可能使

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

54、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

發(fā)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迸

化。

55、能夠在自然狀志下相互交配并且產生可育

后代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

56、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在相

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fā)展,這就是共同進化。

57、注意遺傳系譜圖的中顯隱性的判斷方法:

無中生有是隱性,有中生無是顯性。

58、如果是隱性病,而有父正女病,則可判斷

此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如果是顯性病,而有父病女正,則可判斷此病為

常染色體遺傳。

59、可遺傳變異是指遺傳物質發(fā)生了變化而造

成的變異,不一定能夠遺傳給下代(注意和遺傳

給下一代的變異相區(qū)別)

60、三代以內的近親是指從自己算起,向上推

三代和向下推三代的同源而生的親屬。

其中直系親屬是指自己和父母、祖父母、外祖父

母、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其他的為旁系,

注意親兄弟姐妹也為旁系。

必修三

1、不論男性還是女性,體內都含有大量以水為

基礎的液體,這些液體統(tǒng)稱為體液。

分為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其中細胞內液占

2/3。

2、由細胞外液構成的液體環(huán)境叫做內環(huán)境。

血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是血漿;

體內絕大多數細胞直接生活的環(huán)境是組織液。

3、內環(huán)境不僅是細胞生存的直接環(huán)境,而且是

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4、正常機體通過調節(jié)作用,使各種器官、系統(tǒng)

協(xié)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叫做

穩(wěn)態(tài)。

滲透壓、酸堿度和溫度是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的三

個主要方面。

5、溶液滲透壓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

力。

溶液滲透壓的大小取決于溶質微粒的數目。

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和蛋白質的含

量有關。

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源于Na+和

Cl-O

?

生理鹽水的濃度是09%的NaClo

細胞內液滲透壓主要由K+維持。

6、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

條件。

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是神經一體液一

免疫調節(jié)網絡。

7、興奮是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種組織(如神經

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對靜止狀態(tài)

變?yōu)轱@著活躍狀態(tài)的過程。

8、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結

構基礎是發(fā)射弧,反射弧通常會由感受器、傳入

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由傳出神

經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9、興奮的產生:靜息時,由于鈉鉀泵主動運輸

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經細胞內K+濃度明

顯高于膜外,而Na+濃度比膜外低。

靜息狀態(tài)下,由于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

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產生外

正內負靜息電位。

受刺激時,細胞膜對Na+通透性增加,Na+內

流,此時為協(xié)助擴散,使興奮部位膜內側陽離子

濃度高于膜外側,產生外負內正動作電位。

10,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雙向的

11.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單向,只能從

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傳到下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

或樹突。

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前膜突觸小泡中,只能由

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上。

12、大腦皮層除了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

機體的反射活動外,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

思維等方面的高級功能。

13、由內分泌器官(或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進行

的調節(jié),這就是激素調節(jié)。

14.在一個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本身工作效果,反過

來又作為信息調節(jié)該系統(tǒng)工作,這種調節(jié)方式叫

做反饋調節(jié)。

反饋調節(jié)是生命系統(tǒng)中非常普遍調節(jié)機制,對于

機體維持穩(wěn)態(tài)具有重要意義。

15、激素調節(jié)的特點:微量和高效;通過體液運

輸;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細胞。

16、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

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

機物,稱為植物激素。

17、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滅活

了。

激素種類多,量極微,既不組成細胞結構,又不

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

是調節(jié)生命活動的信息分子。

18、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

脾臟、淋巴結、扁桃體)、免疫細胞、免疫活性

物質(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

19、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防衛(wèi),清除和監(jiān)控。

20、非特異性免疫:人人生來就有的,不針對

某一類特定病原體,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

作用。

第一道防線是皮膚和黏膜,第二道防線是體液中

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21、第三道防線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借助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循環(huán)而組成。

其中B細胞主要靠生產抗體消滅抗原,這種方

式稱為體液免疫,T細胞主要靠直接接觸靶細胞

消滅抗原,這種方式稱為細胞免疫。

22、免疫失調引起的疾?。哼^敏反應、自身免

疫病,免疫缺陷病。(注意其區(qū)別)

23、免疫學的應用:免疫治療、免疫預防、器

官移植。

24、生長素的作用表現出兩重性:既能促迸生

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迸發(fā)芽,也能抑制發(fā)

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蹄花蹄果。

25、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有調節(jié)作用

的化學物質稱為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

26、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中的個體數就

是種群密度。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

征。

27、種群的特征: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

遷入率和遷出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

28、種群的空間特征:均勻型、隨機型、聚集

型。

29、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樣方法和標志重捕

法等,描述、解釋和預測種群數量的變化,常常

需要建立數學模型。

30、影響種群數量的因素有很多。

如:氣候、食物、天敵、傳染病等,因此大多數

種群的數量總是在波動中,在不利的條件下,種

群數量還會急劇下降甚至消亡。

31、研究種群數量變化規(guī)律的意義:防治有害

動物,保護和利用野生生物資源,拯救和恢復瀕

危動物種群。

32、自然界中確實有類似細菌在理想條件下種

群數量增長的形式,如果以時間為橫坐標,種群

數量為縱坐標畫出曲線來表示,曲線大致呈“J"

型。

33、種群經過一定時間增長后,數量趨于穩(wěn)定

的增長曲線,稱為型曲線。

34、在環(huán)境條件不受破壞的情況下,一定空間

中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稱為環(huán)境容納量,又

稱K值。

35、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qū)域中各種生物種

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36、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qū)別不同群落重要特征。

群落的種間關系包括:競爭、捕食、互利共生和

寄生等。

競爭結果常表現為相互抑制,有時表現為一方占

優(yōu)勢,另一方處于劣勢甚至滅亡。

37、群落的空間結構:

垂直結構大都具有明顯分層現象,水平結構由于

地形的變化、土壤濕度和鹽堿度差異、光照強度

不同、生物自身生長特點不同以及人與動物的影

響等因素,常呈鑲嵌分布。

38、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

39、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

代替的過程,就叫做演替。

40、演替的類型:

①初生演替是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被覆蓋的

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

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

例如:沙丘、火山巖、冰川泥、裸巖。

②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

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

它繁殖體的地方發(fā)生的演替。

例如:火災后的草原、過量砍伐的森林、棄耕的

農田。

41、由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huán)境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統(tǒng)一整體,叫做生態(tài)系統(tǒng)。

4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非

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和營養(yǎng)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

食物鏈一般不超過5個營養(yǎng)級。

43、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和

信息傳遞。其渠道是食物鏈和食物網。

44、許多食物鏈彼此相互交錯連接成的復雜營

養(yǎng)結構,就是食物網。

45、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的輸入、傳遞、轉化和散

失的過程,稱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

46、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不可逆不循環(huán),逐

級遞減。

47、研究能量流動的意義:幫助人們科學規(guī)劃

和設計人工生態(tài)系統(tǒng),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

用;

幫助人們合理的調整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流動關

系,使能量持續(xù)高效的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

分。

48、生態(tài)學的基本原理:物質循環(huán)再生和能量

多級利用。

遵循這一原理,可以合理設計食物鏈,使生態(tài)系

統(tǒng)中的物質和能量被分層次多級利用,使生產一

種產品時產生的有機廢棄物,成為生產另一種產

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廢物資源化,以便提高能量

轉化效率,減少環(huán)境污染。

49、組成生物體的C、H、0、N、P、S等元素,

都不斷進行著從無機環(huán)境到生物群落,又從生物

群落到無機環(huán)境的循環(huán)過程,這就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物質循環(huán)。

50、物質循環(huán)的特點: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無機環(huán)境中的物質可以被生

物群落反復利用。

51、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信息的種類:物理信息(光、聲、

溫度、磁力等)、化學信息(植物的生物堿和有機

酸等代謝產物,動物的性外激素等信息素)、行

為信息。

52、物理信息的來源:可以是無機環(huán)境,也可

以是生物。

53、信息傳遞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作用:生命活動

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

生物種群的繁衍,也離不開信息的傳遞;

信息還能夠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

統(tǒng)的穩(wěn)定。

概括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各樣的信息在生物的

生存、繁衍和調節(jié)種間關系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

的作用。

54、信息傳遞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

一是提高農產品或畜產品的產量(延長光照提高

雞的產蛋量;人工控制光周期,早熟高產);

二是對有害動物進行控制(利用音響設備發(fā)出不

同的聲信號誘捕或驅趕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或

警示有害動物,降低害蟲的種群密度。)

55、目前控制動物危害的技術有:化學防治、

生物防治和機械防治。

56、生態(tài)系統(tǒng)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

功能相對穩(wěn)定的能力,叫做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57、生態(tài)系統(tǒng)能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原因:生態(tài)系

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

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不是無限的。

58、負反饋調節(ji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普遍存在,它是

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

59、不僅在生物群落內部,而且生物群落與無

機環(huán)境之間也存在負反饋調節(jié)。

60、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主要包括全球氣候變

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酸雨、土地荒漠

化、海洋污染或生物多樣性銳減等。

61、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

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共同構成生物多樣性。

62、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潛在價值、間接價值(也

叫做生態(tài)功能)、直接價值。

63、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就地保護、遷地

保護、加強法制教育和管理。

64、就地保護:是指在原地對被保護的生態(tài)系

統(tǒng)或物種建立自然保護區(qū)以及風景名勝區(qū)等,這

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

65、遷地保護:是指把保護對象從原地遷出,

在異地進行專門保護。

如建立植物園、動物園以及瀕危動植物繁育中心

等,這是為行將滅絕的物種提供最后的生存機

會。

66、保護生物多樣性,關鍵是要協(xié)調好人與生

態(tài)環(huán)境的關系,如控制人口的增長,合理利用自

然資源、防治環(huán)境污染等。

67、保護生物多樣性只是反對盲目地、掠奪式

的開發(fā)利用,而不意味著禁止開發(fā)和利用。

68、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含義是“在不犧牲未來幾代

人需要的情況下,滿足我們這代人的需要“,它

追求的是自然、經濟、社會的持久而協(xié)調的發(fā)展。

69、設計實驗的三步曲:共性處理(注意分組、

編號)、變量處理(平衡無關變量)、結果處理(要

給出可操作定義,即衡量因變量的方法)。

致家長:

贊賞和激勵是促使孩子進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每個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長和老師的重視的心理,而贊賞其優(yōu)點

和成績,正是滿足了孩子的這種心理,使他們的心中產生一種榮譽感

和驕傲感。

激勵孩子積極向上的6句話

贊賞和激勵是促使孩子進步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每個孩子都有希望受到家長和老師的重視的心理,而贊賞其優(yōu)點

和成績,正是滿足了孩子的這種心理,使他們的心中產生一種榮譽感

和驕傲感。

孩子在受到贊賞鼓勵之后,會因此而更加積極地去努力,會在學

習上更加努力,會把事情做得更好。

贊賞和激勵是沐浴孩子成長的雨露陽光。

1、你將會成為了不起的人!

2、別怕,你肯定能行!

3、只要今天比昨天強就好!

4、有個女兒真好!

5、你一定是個人生的強者!

6、你是個聰明孩子,成績一定會趕上去的。

使孩子充滿自信的7句話

自信心是人生前進的動力,是孩子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其自信心的培養(yǎng)。

可以說,許多學習落后或者逃學、厭學的孩子,都源于自信心的

喪失。

只有自認為已經沒有指望的事,人們才會放棄,學習也是一樣的,

只有孩子認為自己沒有希望學下去了,他才會逃學、厭學。

實際上,即使那些學習很差的孩子,只要我們能重新燃起他們內

心自信的火種,他們都是萬全可以趕上去的。

1、孩子,你仍然很棒。

2、孩子,你一點也不笨。

3、告訴自己:“我能做到”。

4、我很欣賞你在X義方面的才能。

5、我相信你能找回學習的信心。

6、你將來會成大器的,好好努力吧。

7、孩子,我們也去試一試?

促使孩子學習更優(yōu)秀的7句話

非志無以成學,非學無以成才。學習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途徑。沒

有哪一位父母會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問題。

要使孩子學習好,一方面在于引導和鼓勵,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充分調動起來。使他們成為樂學、肯學的好孩子。

另一方面。需要教給孩子有效的學習方法,使他們掌握高效的學

習武器。方法即是孩子學習好的捷徑,即是孩子通向成才之路的橋梁。

1、凡事都要有個計劃,學習也一樣。

2、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

3、你再好好思考思考。

4、提出一個問題,我就獎勵你。

5、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6、做完作業(yè)再玩,不是玩得更開心嗎?

7、只要努力,下次就一定能考好。

促進孩子品行高尚的8句話

知識學得再多,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也很難在將來獲得成

功。

在現實社會中,許多父母對孩子往往只抓孩子的學習,不及其余。

有的父母甚至認為,孩子怎樣做人,等她走上社會自然就會明白。

其實,這種認識是十分錯誤的。一個人的任何技能,都不是一朝

一夕可能學成的,何況是應對復雜的社會和人際關系。

因此,父母應盡早多向孩子講解解做人的道理,并為孩子做出榜

樣。

1、品德比分數更重要。

2、誠實是做人的第一美德。

3、競爭中的公平最可貴。

4、凡事都要問一問自己的良心。

5、要學會說一聲:謝謝。

6、你知道關心父母,這讓我很開心。

7、我很高興你有一顆同情心。

8、我希望你是個懂禮貌的孩子。

鼓勵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