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賓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下冊高分預測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四川省宜賓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下冊高分預測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四川省宜賓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下冊高分預測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四川省宜賓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下冊高分預測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四川省宜賓市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下冊高分預測測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初中歷史九年級期末下冊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guī)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guī)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規(guī)范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選擇題

1、中世紀晚期,西歐少數(shù)商人不僅向雇傭工人提供原料,而且還提供統(tǒng)一的生產工具,工人成為完全出賣勞動力的雇傭者,由于生產工具統(tǒng)一分配,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勞動地點集體勞動,于是就形成了(

)A.租地農場B.種植園C.自治城市D.手工工場

2、《梁啟超論中國文化史》一書中一針見血地指出:“歐洲各國,多從自由市擴展而成,及國土既恢,而市政常得保持其獨立,故制度可紀者多。中國都市,向隸屬于國家行政之下,其特載可征者希焉?!绷簡⒊瑥娬{歐洲城市建立的基礎是(

)A.自由和制度并立B.專制和獨裁進行C.對外戰(zhàn)爭D.商貿交流

3、下列哪一觀點不符合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

)A.人是罪惡、卑微、消極的存在,只有上帝是完美的B.落在人們頭上的幸?;虿恍胰Q于自己C.神圣的種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個人身上D.真正的高貴并非天生的,而是自為的

4、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地理大發(fā)現(xiàn)。從15世紀開始,歐洲許多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下列哪位航海家與“西印度群島”“印第安人”這些概念有關(

)A.哥倫布B.迪亞士C.達·伽馬D.麥哲倫

5、15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控制了東西方貿易的所有重要商道,歐洲人想要尋求通往東方的新航路。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開辟的(

)A.背景B.過程C.特點D.影響

6、“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強制性遷徙,不可否認,也是最殘酷的一次遷徙。在過去的一個長達幾百年的時期內,大批非洲人被迫遠離家鄉(xiāng),分散在世界各地,這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迸c這次“遷徙”有直接關聯(lián)的重大事件是(A.新航路開辟B.三角貿易C.文藝復興D.亞歷山大東征

7、17世紀的英國創(chuàng)造了一種適合本國歷中和政治傳統(tǒng)的新的社會進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變革的方式實現(xiàn)社會進步。這場“和平變革”的標志性事件是(

)A.1640年議會重新召開B.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C.斯圖亞特王朝復辟D.“光榮革命”

8、某學習小組搜集到的資料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這說明他們要探究的學習主題是(

)A.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建立B.民族解放運動C.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D.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9、英國、美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發(fā)生的共同原因是A.封建專制制度的阻礙B.殖民統(tǒng)治激起人民的反抗C.“君權神授”學說同議會矛盾的結果D.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

10、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下面的時間尺空白處應該填寫的(

A.美國獨立戰(zhàn)爭B.英國資產階級革命C.頒布美國新憲法D.薩拉托加大捷

11、如表內容摘自1804年《法國民法典》。據(jù)此推斷,該法典(

第8條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第545條任何人不得被強制出讓其所有權;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補償時,不在此限第1134條依法成立的契約,在締結契約的當事人間有相當于法律的效力A.最終確立資產階級共和政體B.為拿破侖軍事獨裁提供了法律依據(jù)C.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的時代訴求D.成為近代歐美國家立法的重要來源

12、有一書的開篇提到:1689年英國《權利法案》、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被視為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權文獻……因為它們都體現(xiàn)了(

)A.反對君主專制,建立共和國B.反對殖民壓迫,實現(xiàn)民族獨立C.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tǒng)治D.建立資本主義民主社會

13、法國史學家托克維爾在論述法國大革命時指出,“大革命……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則和普遍的理論所引導。”這里“抽象的原則和普遍的理論”主要是指(

)A.君權神授B.人文主義C.啟蒙思想D.自由主義

14、馬克思的一生與工人運動息息相關。他和恩格斯一起積極參加工人運動,及時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教訓,在繼承前人思想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和提高,創(chuàng)造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

①馬克思主義哲學②政治經濟學③西方經濟學④科學社會主義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5、下列歷史事件屬于“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的是(

)A.憲章運動B.馬克思主義的誕生C.巴黎公社運動D.五四運動二、綜合題

16、【思想解放推動社會變革】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處處提倡人性和人權,重新思考人和神的關系。他們認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擺脫神學的禁錮,盡可能走上一條自由發(fā)展之路。人文主義者指出天堂不在來世,而在現(xiàn)世。他們公開申明,追求個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摘編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

馬克思站在唯物史觀的高度,對人的本質及其解放問題進行了探討。指出:“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的離奇所居和固定不變狀態(tài)中的人,而是處在現(xiàn)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fā)展過程中的人?!薄斑@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他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活動著的?!薄浴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55》

請回答:

(1)據(jù)材料一,概括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結合所學分析其產生的背景。

(2)據(jù)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馬克思關于人文精神內涵的思考。運用唯物史觀原理解釋馬克思主義誕生的經濟基礎和階級基礎。

(3)綜上所述和所學知識,比較文藝復興和馬克思主義中“人文主義”的異同點,并分析其差異形成的根本原因。

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變化,從1689年起,英國國王由議會決定產生,意味著君權從“神授”變成了“民授”,國王的權力受到了限制。——摘編自《大國崛起》材料二:獨立戰(zhàn)爭勝利后,美國的資產階級終于迎來了一片“自由的新天地”,國家的經濟發(fā)展仿佛踏上了快車道……戰(zhàn)爭勝利的消息傳至世界各地,被殖民、被壓迫地區(qū)的人們也為此歡欣鼓舞?!幾詠喬匚榈隆度祟惡喪贰凡牧先罕l(fā)于18世紀末的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法國大革命,都根源于同樣的啟蒙觀念……兩國雖“隔洋相望”,卻在建立一種以公共主權和大多數(shù)人的意志為基礎的政府上有著默契?!幾蕴K珊·鄧恩《姊妹革命-法國的閃電與美國的陽光》

(1)根據(jù)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簡述1689年以后英國議會和國王之間的關系。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影響。

(3)根據(jù)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述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法國大革命的相同點。

(4)綜合以上材料,提煉一個主題。

18、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歷史興趣小組開展以“外國歷史人物”為主題的探究活動,以下是他們收集的人物圖片所組成的人物圖譜: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