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漢壽縣多所重點學校期末聯(lián)合測試七年級歷史考生注意:1.本學科試卷分為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2.請將姓名、準考證號相關信息按要求填寫在答題卡上;3.請按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在答題卡上作答,答在試題卷上的無效;一、選擇題(共18題,每小題3分,共54)1.被譽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僅有著優(yōu)美的風景,怡人的氣候,更有悠久的歷史,這里曾生活著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A.元謀人 B.北京人C.山頂洞人 D.河姆渡原始居民【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生活在距今約170萬年前的云南元謀人是我國境內已經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A項正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20萬—70萬年前,排除B項;山頂洞人和河姆渡人不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也沒有生活在云南,排除CD項。故選A項。2.六千多年前,居住在黃河流域的原始居民,他們以半地穴式房屋為居,已學會養(yǎng)豬。“他們”是()A.北京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山頂洞人【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居住在黃河流域的原始居民,他們以半地穴式房屋為居,已學會養(yǎng)豬”并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這是對黃河流域半坡人的描述,所以“他們”是半坡人,B項正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生活在今天的北京地區(qū),而且沒有以半地穴式房屋為居,也不會養(yǎng)豬,排除AD項;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排除C項。故選B項。3.據(jù)《史記·夏本紀》記載:(他)“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終于治平了洪水。這位傳說中的治水英雄是()A.黃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禹是中國古代傳說時與堯、舜齊名的賢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洪水,消除水患,曾“三過家門而不入”,后人稱他為大禹,D項正確;黃帝是中國古代部落聯(lián)盟的首領,是五帝之首,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炎帝的主要成就是發(fā)明醫(yī)藥,教民用耒耜種五谷,制作陶器等,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蚩尤是傳說中制造兵器的人,為主兵之神,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故選D項。4.數(shù)軸記憶是學習歷史的方法之一。如圖是一位同學在復習中國古代某一歷史時期政權更迭時制作的年代標尺,其中②處應該是()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jù)題干上圖年代尺中的內容,結合所學可知,②約公元前1600年是湯滅亡夏朝,建立商朝的時間,B項正確;①約公元前2070年是禹建立夏朝的時間,排除A項;③公元前1046年是武王代紂,建立西周的時間,排除C項;④公元前770年是平王東遷洛邑,東周開始的時間;秦朝是公元前221年建立的。排除D項。故選B項。5.如圖是保存于中國歷史博物物館的某文物的照片。下列關于該文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 B.出土于湖南寧鄉(xiāng)C.為研究秦朝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D.是貴族用的樂器【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所學和材料可知,這是四羊方尊,它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出土于湖南寧鄉(xiāng)縣,是中國現(xiàn)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故B符合題意;后母戊鼎(原稱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銅器,故A不符合題意;它為研究商朝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史料,故C不符合題意;它是貴族用的禮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6.周襄王曾低聲下氣地向鄭國“請盟”,后來又接受晉侯的召喚,參加諸侯召開的會議。這表明A.周王已失去“共主”尊號 B.周王室地位嚴重下降C.諸侯間爭霸戰(zhàn)爭日趨激烈 D.周王室權威有所恢復【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jù)題干材料:周襄王曾低聲下氣地向鄭國“請盟”,后來又接受晉侯的召喚,參加諸侯召開的會議。并結合所學分析可知,這表明春秋時期,諸侯不再聽從周天子的命令,周王室地位衰微,天子要依附強大的諸侯,所以B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7.“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材料反映商鞅在變法過程中A.優(yōu)柔寡斷 B.法令嚴明 C.偶徇私情 D.法不責眾【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可知,材料反映商鞅在變法過程中法令嚴明,B符合題意;ACD項與“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不符,排除。故選擇B。8.《淮南子》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塞翁,他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那里。人們都來寬慰他。他卻說:“這怎么就不會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塞翁又說:“這怎么就不能是一種災禍呢?”不久,他的兒子因騎馬摔斷了大腿。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和哪位思想家的觀點一致()A.孔子 B.孫武 C.老子 D.孟子【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jù)題干信息“塞翁失馬”的故事可知,塞翁失馬,焉知禍福,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和老子的觀點一致。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存在對立面,對立的雙方可以互相轉變。C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C。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塞翁失馬,焉知禍?!笔墙忸}的關鍵,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一切事物存在對立面,對立的雙方可以互相轉變。9.秦始皇規(guī)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稱“朕”,皇帝命令稱“制”或“詔”。這體現(xiàn)了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權 B.總攬軍政 C.皇位世襲 D.皇帝獨尊【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朕”“制”“詔”“璽”等都只能由皇帝一人專用,體現(xiàn)了皇帝的獨尊,選項D符合題意;針對皇帝制度的規(guī)定體現(xiàn)的是皇帝獨尊,選項A不符合題意;材料信息無法看出皇位世襲,總攬軍政的特點,選項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0.成語“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這次起義是A.劉邦、項羽起義B.義和團運動C.太平天國運動D.陳勝、吳廣起義【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jù)所學可知,A項劉邦、項羽起義發(fā)生在陳勝、吳廣起義失敗之后,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B項義和團運動發(fā)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此前中國王朝更迭過程中已經發(fā)生過多次農民起義,與題意不符;C項太平天國運動發(fā)生在1851——1864年,此前中國王朝更迭過程中已經發(fā)生過多次農民起義,與題意不符;D項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發(fā)動大澤鄉(xiāng)起義,反抗秦朝的殘暴統(tǒng)治,這樣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爆發(fā)了,與題意相符。故選D。11.在建立漢政權前后,劉邦分封了7個異姓諸侯王,如韓信為齊王,英布為淮南王。但后來,他以各種理由誅殺了其中6個異姓王。劉邦剪除異姓王A.目的是強化專制皇權 B.深受分封制觀念影響C.體現(xiàn)他統(tǒng)治十分殘暴 D.導致王國問題的形成【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jù)題干和結合所學知識,劉邦分封的異姓諸侯王占有漢朝大片疆域,且手握重兵,對漢朝中央的穩(wěn)定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劉邦為了強化專制皇權剪除異姓王。A符合題意;劉邦剪除異姓王,體現(xiàn)出的是廢除分封制。B不符合題意;題干中劉邦剪除異姓王并不能體現(xiàn)他統(tǒng)治十分殘暴。C不符合題意;劉邦剪除異姓王解決了王國問題。D不符合題意;故選A。12.史書記載:“主父偃說上曰:‘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從其計?!蔽闹械摹吧稀敝窤.漢高祖 B.漢文帝 C.漢景帝 D.漢武帝【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漢朝經過漢初的休養(yǎng)生息,到武帝時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武帝雄才大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中央集權。在政治上,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王國的勢力。故選D。13.公元184年,經過精心策劃,張角等領導的一場有組織有準備的農民大起義終于爆發(fā)了。起義軍頭扎黃巾,在全國各地同時向東漢王朝發(fā)動猛烈進攻,腐敗的東漢王朝迅速處于土崩瓦解的境地。黃巾起義嚴重打擊了東漢的統(tǒng)治,使其一蹶不振?!边@段話描述了黃巾起義的()A.背景和過程 B.原因和影響 C.背景和影響 D.過程和影響【答案】D【解析】【詳解】分析題干的“公元184年,經過精心策劃,張角等領導的一場有組織有準備的農民大起義終于爆發(fā)了。起義軍頭扎黃巾,在全國各地同時向東漢王朝發(fā)動猛烈進攻,腐敗的東漢王朝迅速處于土崩瓦解的境地。”可知描述的是黃巾起義的過程。分析題干的“黃巾起義嚴重打擊了東漢的統(tǒng)治,使其一蹶不振?!笨芍枋龅氖屈S巾起義的影響。故D符合題意;黃巾起義的背景和原因在題干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故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14.歷史學家翦伯贊稱贊張騫說:“他是一個冒險家,又是一個天才的外交家,同時又是一員戰(zhàn)將,真可謂中國歷史上出類拔萃的人物也。”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歷史意義在于()A.聯(lián)絡大月氏,夾擊匈奴 B.密切了漢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聯(lián)系C設立西域都護 D.控制西域各族【答案】B【解析】【詳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交流。B正確;A項是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排除;C項是漢朝為了加強對西域的管轄設置的機構,排除;D項不符合史實,排除,故選B。15.“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并不便于人。乃造意(發(fā)明、創(chuàng)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辈牧现械摹霸煲狻背鲎訟.張衡 B.蔡倫 C.華佗 D.張仲景【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jù)題干信息“造意(發(fā)明、創(chuàng)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反映的是東漢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因為原料便宜,采集方便,成本低,制作工序簡單,可大大降低紙張價格,稱為蔡侯紙,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張衡發(fā)明地動儀;選項C華佗是名醫(yī);選項D張仲景是醫(yī)圣,不符合題意;因此只有選項B符合題意,故選B。16.標志著西晉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的歷史事件是()A.滅蜀 B.滅魏 C.滅吳 D.定都洛陽【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280年,西晉滅吳,實現(xiàn)了全國統(tǒng)一,C項正確;西晉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的歷史事件是280年滅吳,不是滅蜀、滅魏和定都洛陽,排除ABD項。故選C項。17.通過對官渡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的學習,我們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A.它們都是以少勝多著名戰(zhàn)例B.戰(zhàn)后都使我國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亂狀態(tài)C.這兩次戰(zhàn)役間隔了一個多世紀D.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驕傲使人失敗【答案】B【解析】【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官渡之戰(zhàn)奠定了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基礎,淝水之戰(zhàn)后前秦迅速滅亡北方陷入分裂,B項符合題意;官渡之戰(zhàn)曹操以少勝多戰(zhàn)勝袁紹,淝水之戰(zhàn)東晉以少勝多戰(zhàn)勝前秦,表述正確,排除A項;官渡之戰(zhàn)發(fā)生在公元200年,淝水之戰(zhàn)發(fā)生在公元383年,兩次戰(zhàn)役間隔了一個多世紀,表述正確,排除C項;官渡之戰(zhàn)袁紹驕傲輕敵最終失敗,淝水之戰(zhàn)中苻堅驕傲輕敵最終失敗,表述正確,排除D項。故選B項。18.如下圖是我國古代著名科學家,他取得的成就有()①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shù)點以后的第七位②制定出當時最先進的歷法《大明歷》③著有《綴術》,唐代被朝廷規(guī)定為算學的主要課本④最早提出具有“極限”思維的圓周率的正確計算方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圖示中的人物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著名科學家祖沖之,他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shù)點以后的第七位,制定出當時最先進的歷法《大明歷》,著有《綴術》,唐代被朝廷規(guī)定為算學的主要課本,①②③符合題意,A項正確;最早提出具有“極限”思維的圓周率的正確計算方法的是劉徽,不是祖沖之,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項。二、材料題(共3題,共46分)19.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上古時代,人們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來建造了房屋,改變了居住環(huán)境,人們住進去躲避風雨。(1)請你列出兩處遠古居民及他們居住的房屋名稱。材料二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chuàng)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孫中山(2)材料六中“軒轅”指的是誰?傳說中他做了哪些貢獻?【答案】(1)半坡居民——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干欄式房屋(2)黃帝貢獻:建造宮室、制造船只,發(fā)明弓箭、指南車(答對2項就得【解析】【詳解】(1)依據(jù)所學可知,我國兩處遠古居民有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他們是我國原始農耕的典型代表,河姆渡人居住在干欄式房屋中,半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河姆渡人會種植水稻,半坡人會種植粟,都過著定居的生活。(2)依據(jù)所學可知,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lián)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黃帝以統(tǒng)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tǒng)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谷草木,大力發(fā)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創(chuàng)醫(yī)學等,被稱為人文初祖。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這部中國史的著眼點在思想和文物的創(chuàng)辟,以及偉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動。這些要到有文字記錄后的時代才能夠確切考證……本書即以商朝為出發(fā)點,然后回顧其前有傳說可考的四五百年……在后人關于夏朝的一切傳說和追記中,我們抽出比較可信的事實進行記載——張蔭麟《中國史綱》材料二夏王朝自夏禹開始,到夏桀結束,一共有十七個王,歷時四百七十一年——譯自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zhàn)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竹書紀年》材料三(1)材料一中《中國史綱》以商朝為“出發(fā)點”的原因是什么?請你推薦一處河南省內的商朝遺址。(2)請你為三則材料分類,并說明依據(jù)。(3)綜合上述材料和探究,我們研究夏朝歷史的途徑有哪些?【答案】(1)商朝的甲骨文是我國已經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系統(tǒng)較為完整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鄭州商城遺址、安陽殷墟遺址。(2)分類:材料一、二一類,材料三一類。材料一、二屬于文獻史料,材料三是實物史料(3)傳說;考古發(fā)現(xiàn);后世史書記載【解析】【詳解】(1)由材料一“這些要到有文字記錄后的時代才能夠確切考證……本書即以商朝為出發(fā)點,然后回顧其前有傳說可考的四五百年”,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朝的甲骨文是我國已經發(fā)現(xiàn)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系統(tǒng)較為完整的文字,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所以《中國史綱》以商朝為“出發(fā)點”。河南省內的商朝遺址有鄭州商城遺址、安陽殷墟遺址。(2)由材料一“張蔭麟《中國史綱》”、材料二“譯自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zhàn)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竹書紀年》”、材料三“二里頭遺址”,結合所學可知,應把材料一、二分為一類,材料三分為一類。因為材料一、二屬于文獻史料,材料三是實物史料。(3)綜合上述材料和探究可知,我們研究夏朝歷史的途徑有傳說;考古發(fā)現(xiàn);后世史書記載。21.統(tǒng)一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主流。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畎住豆棚L》材料二:在中國歷史上,漢武帝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鞏固大一統(tǒng)的措施,使西漢王朝出現(xiàn)強盛的局面?!烤帯吨袊鴼v史》七年級上冊材料三:280年,西晉滅吳,統(tǒng)一了全國?!烤帯吨袊鴼v史》七年級上冊(1)根據(jù)材料一,李白詩中“秦王”名字是什么?他的重要貢獻是什么?為加強對全國的統(tǒng)治,他建立起什么樣的政治制度?(2)根據(jù)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漢武帝在地方上建立了哪一項制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 四 人體的奧秘-比信息窗2 人體中的水分-按比分配說課稿 青島版六三制
- 河北省邯鄲市肥鄉(xiāng)區(qū)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三單元 明清時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fā)展 第22課 活動課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起源說課稿 新人教版001
- 考點解析-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現(xiàn)象《聲音的特性》章節(jié)測評試題(含答案解析版)
- 梯級攔蓄供水工程環(huán)境影響報告書
- 基于價值共創(chuàng)理論的種業(yè)企業(yè)品牌價值評估多案例研究
- 自然材料在大班區(qū)域游戲中的投放與使用研究
- 機電設備安裝施工風險評估方案
- 七年級地理下冊 8.4 法國說課稿 湘教版
- 達標測試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聲現(xiàn)象《聲音的特性聲的利用》難點解析試題(含答案及解析)
- 基于價值鏈視角W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 2025-2030中國直升機停機坪監(jiān)控系統(tǒng)(HMS)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研究報告
- 《西湖龍井茶》課件
- 績效考核方案及指標庫
- 發(fā)熱人員應急處置流程
- 專題14 電磁感應 十年(2015-2024)高考物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解析版)
- 江西省上饒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期中測試卷(含答案)
- 居民自來水安裝合同模板
- 2024年山東省濰坊市中考英語試卷
-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196-2010)
- 成語故事《班門弄斧》課件
- 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就業(yè)指導全套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