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單選】:02【毛概】:01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_第1頁
01【單選】:02【毛概】:01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_第2頁
01【單選】:02【毛概】:01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_第3頁
01【單選】:02【毛概】:01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_第4頁
01【單選】:02【毛概】:01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單選】:02【毛概】:01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01【單選】:02【毛概】:01第一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1.確立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是[1分]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是[1分]

A毛澤東思想

B科學發(fā)展觀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鄧小平理論

3.中共七大上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從理論上作出進一步闡述的領導人是[1分]

A毛澤東

B劉少奇

C周恩來

D朱德

4.毛澤東明確向全黨提出“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歷史任務是在[1分]

A《反對本本主義》

B《〈共產(chǎn)黨人〉發(fā)刊詞》

C中共六屆六中全會

D中共七大

5.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兩次歷史性飛躍形成的兩大理論成果是[1分]

A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B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C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毛澤東思想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6.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二次飛躍的起點是[1分]

A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B黨的十二大

C黨的十三大

D黨的十四大

7.毛澤東思想形成和發(fā)展的時代主題是[1分]

A戰(zhàn)爭與革命

B和平與發(fā)展

C第三世界的興起

D社會主義陣營的壯大

8.毛澤東思想經(jīng)歷了多個發(fā)展階段才最終走向成熟。毛澤東思想初步形成是在[1分]

A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

B解放戰(zhàn)爭時期

C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

D黨的七大召開

9.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作出科學評價的歷史文獻是[1分]

A《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B《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C《全面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D《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

10.毛澤東最偉大的功績是[1分]

A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B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指出了中國革命勝利的道路

C建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

D建立了一個無產(chǎn)階級的革命政黨

11.中國共產(chǎn)黨把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最根本的原因是[1分]

A毛澤東思想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

B毛澤東思想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

C毛澤東思想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

D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12.“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碧岢鲞@個評價的是[1分]

A鄧小平

B劉少奇

C周恩來

D朱德

13.鄧小平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是[1分]

A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

B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jīng)驗教訓

C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確立

D時代主題的轉換

14.中國共產(chǎn)黨首次提出“鄧小平理論”的科學概念是在[1分]

A黨的十二大

B黨的十三大

C黨的十四大

D黨的十五大

15.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開幕詞中[1分]

A深刻概括了社會主義的本質

B鮮明提出了四項基本原則

C系統(tǒng)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D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命題

16.鄧小平理論在中共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1分]

A開始形成和發(fā)展的標志

B形成主題

C構成輪廓

D形成體系

17.鄧小平理論是[1分]

A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chǎn)物

B馬克思主義與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chǎn)物

C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chǎn)物

D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實踐相結合的產(chǎn)物

18.鄧小平理論和毛澤東思想兩者之間是[1分]

A繼承和發(fā)展關系

B替代關系

C繼承關系

D發(fā)展關系

19.鄧小平理論形成的現(xiàn)實依據(jù)是[1分]

A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B當今世界的時代特征和國際形勢

C中國和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jīng)驗

D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踐

20.新時期解放思想的關鍵是抓住[1分]

A什么是中國革命,怎樣進行中國革命

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C什么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怎樣進行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D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21.鄧小平理論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1分]

A什么是發(fā)展,為什么發(fā)展和怎樣發(fā)展

B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C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D什么是改革開放,如何推進改革開放

2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是在黨的[1分]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2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現(xiàn)實依據(jù)是[1分]

A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探索

B黨建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

C新世紀新階段的階段性特征

D國際局勢和世界格局的變化

24.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1分]

A堅持與時俱進

B堅持黨的先進性

C堅持執(zhí)政為民

D堅持馬克思主義

25.“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學判斷[1分]

A黨的歷史方位的基礎上提出的

B黨的歷史地位的基礎上提出的

C當今國際形勢后提出的

D當代中國發(fā)展變化和黨的自身變化后提出的

26.“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是[1分]

A科學判斷黨的歷史地位

B當代世界的“新變化”

C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jīng)驗

D國情與黨情的新變化

27.“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正式提出是在[1分]

A1989年十三屆四中全會

B1997年黨的十五大

C2000年江澤民南方談話

D2022年黨的十六大

28.“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nèi)涵和精神實質,是在[1分]

A2000年江澤民在廣東視察工作時闡述的

B2022年江澤民在“七一”講話中闡述的

C2022年江澤民在“5·31”講話中闡述的

D2022年江澤民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闡述的

29.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質是[1分]

A堅持與時俱進

B執(zhí)政為民

C堅持黨的先進性

D發(fā)展生產(chǎn)力

30.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鍵在[1分]

A堅持與時俱進

B堅持黨的先進性

C堅持執(zhí)政為民

D把發(fā)展作為第一要義

3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了[1分]

A“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B“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C“什么是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的問題

D什么是社會和諧,怎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32.先進生產(chǎn)力和先進文化的創(chuàng)造主體是[1分]

A先進政黨

B先進階層

C先進階段

D人民群眾

33.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1分]

A“三個代表”

B依法治國

C以德治國

D科教興國

3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鄧小平理論的關系是[1分]

A堅持與繼承

B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C在堅持中發(fā)展

D繼承、發(fā)展,又是堅持、創(chuàng)新

35.面向21世紀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是[1分]

A毛澤東思想

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學發(fā)展觀

36.科學發(fā)展觀是在哪次會議上提出的?[1分]

A十六屆三中全會

B十三屆四中全會

C十五屆六中全會

D十五屆四中全會

37.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第一要義[1分]

A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B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

C構建和諧社會

D推動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

38.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基本要求[1分]

A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

B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

C構建和諧社會

D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39.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根本方法[1分]

A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

B全面協(xié)調可持續(xù)

C以人為本

D統(tǒng)籌兼顧

40.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立場[1分]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