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朱慶余張籍_第1頁
酬朱慶余張籍_第2頁
酬朱慶余張籍_第3頁
酬朱慶余張籍_第4頁
酬朱慶余張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酬朱慶余張籍張籍,字文昌,今蘇州人,貞元十四年進士,曾任太常寺太祝,后來做過水部員外郎,世稱張水部。唐代,應試的舉子有向名人呈送詩文的風尚,目的是希望名人向主考官推舉。著名詩人朱慶余應試時,曾以《閨意》詩獻給水部郎中張籍。詩云: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此詩收入《唐詩三百首〕,題為《近試上張水部》。朱慶余把自己應試比作新娘子初見“舅姑〞,他的“處女作〞是不是“人時〞呢?他希望張籍能賞識自己,并向主考官推舉。所以,這首詩是比喻、暗示詩,而“畫眉深淺人時無〞一語雙關(guān),妙不可言。醉翁之意不在“畫眉深淺入時無〞,而在他寫的文章“深淺人時無〞。張籍讀詩中委婉曲折之語,深悟其意,便也同樣用委婉含蓄的手法,寫了一首《酬朱慶余》詩: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鮮艷更沉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張水部把朱慶余比作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他用“時人貴〞三字委婉地表示朱慶余的文章是“合乎時〞的。張籍還把朱慶余的考試文章比作“越女〞的一曲菱歌,非常動聽而感人,可說是價值連城的。張籍與朱慶余都是大詩人,他們以詩傳遞心聲,委婉含蓄,發(fā)人深省。2.《近試上張水部》和《酬朱慶馀》含蓄蘊籍.詩中說:“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人時無?〞意思很顯然,是要探問自己的文章是不是合乎要求,能不能得到考官的賞識,自己是不是能夠榜上有名。對朱慶馀的探問,張籍自然心領(lǐng)神會,于是用同樣的手法,作了巧妙的回答,這就是這首七言絕句《酬朱慶馀》。詩的前兩句,是說朱慶馀德才兼?zhèn)?,文章寫得好,但還不夠自信?!霸脚聤y出鏡心〞,越地出美女,而朱慶馀恰好又是越州人,這簡直是天緣巧合,把朱慶馀比做一個剛剛經(jīng)過修飾裝扮,從清澈明凈風光優(yōu)美的鑒湖中走出來的采菱女。這一句,表面上說越女天生麗質(zhì),再加上精心的妝飾打扮,自然更加美艷動人,實際上是說朱慶馀有合格的先天素質(zhì),再加上后天的勤奮學習,自然是德才兼?zhèn)?,文質(zhì)彬彬。第二句“自知鮮艷更沉吟〞,表面上是說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長得美麗,但因過分愛美,卻又自我考量起來,實則是說朱慶馀雖然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文章不錯,但還沒有足夠的信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得到考官的賞識。詩的后兩句,緊扣“更沉吟〞三個字,針對朱慶馀的疑慮,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時也流露出對朱慶馀的欣賞之情?!褒R紈未足人間貴〞,“齊紈〞,齊地產(chǎn)的白色細絹,異常精美,自古有名。這句表面是說,無論有許多別的姑娘身上穿著齊地出產(chǎn)的精美綢緞做成的衣服,卻并不值得世人看重?!褒R紈〞,在這里比喻表面的、花哨的東西。整句是說,表面的華而不實的東西并不值得看重,言外之意是,朱慶馀并不是一個華而不實、徒有其表的人。便自然引出最后一句“一曲菱歌敵萬金〞?!恫闪狻饭徘?,是高雅的曲子《襄陽耆舊傳》:“宋玉對楚王曰:‘中而曰《陽阿》、《采菱》,國中和而知之者數(shù)百人。〞’《淮南子》:“歌《采菱》,發(fā)《陽阿》,鄙人聽之,不假設(shè)《延露》、《陽局》,非歌拙也,聽各異也。〞而樂府古題有《采菱曲》,以此為題創(chuàng)甚多。在這里,用“菱歌〞比朱慶馀的文章。這句緊承前句,說朱慶馀的文章寫得好,很有價值,作者本人非常賞識,榜上有名是沒有問題的。兩句結(jié)合起來,除回答了朱慶馀的疑問以外,還肯定了朱慶馀的德行文章,說明朱慶馀不是一個徒有其表、華而不實的人。同時也流露出了對朱慶馀的欣賞之情,自然,喜愛獎掖后進、愛惜人才的品質(zhì)也表現(xiàn)得非常充分。在藝術(shù)上,這首詩也很有特色。通篇用比擬的手法,把自己的意思含蓄曲折地表達出來,饒有機趣。朱慶馀的原詩就很巧妙,他向官水部郎中的張籍探問對自己文章的看法,自然不好明說,明白說出不僅不恰當,也不能夠顯出自己的過人之處,于是他把自己比做一個精心裝扮、準備去拜見公婆的新婦,巧妙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同時再一次顯示自己的才華。張籍用同樣的手法,巧妙而含蓄地說明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是對朱慶馀的品德文章作了肯定,然后回答了他的疑問。表達含蓄蘊藉,趣味橫生,當人們透過它的字面意思而體味到它的內(nèi)在含義的時候,往往不由自主地發(fā)出會心的微笑。當然,這兩首詩,如果單單看作是閨情詩,也是很成功的。結(jié)構(gòu)上,全詩四句,渾然一體,結(jié)構(gòu)謹嚴。前兩句針對朱慶馀的原詩,首先肯定了朱慶馀的人品文章,指出他雖自負才華但仍信心不夠;三四兩句緊扣“更沉吟〞三字,一方面回答了朱慶徐的疑問,另一方面對朱慶徐的文章作了高度評價。全詩前后連貫、脈絡清楚,也饒有興味、耐人咀嚼。1、原詩:酬朱慶馀張籍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鮮艷更沉吟。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2、譯文:一個剛剛經(jīng)過修飾裝扮,從清澈明凈,風光優(yōu)美的鑒湖中走出來的采菱女。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長得美麗,但因過分愛美,卻又自我考量起來。無論有許多別的姑娘身上穿著齊地出產(chǎn)的精美綢緞做成的衣服,卻并不值得世人看重,唯有這采菱女的一曲歌才值千金。3、創(chuàng)作背景:寶歷年間〔825—827〕朱慶馀在秋風蕭瑟、科舉考試前夕,背著行囊,來到長安,作了《近試上張水部》,寫給當時任職水部郎中的詩人,詩人收到這首婉約隱喻詩之后,莞爾一笑,當下就提筆寫了這首詩,暗示他不必為這次考試擔心。《酬朱慶馀》是唐代詩人張籍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慶馀,以“齊紈〞比他人的平凡作品,以“菱歌〞比朱慶馀的優(yōu)秀作品,表現(xiàn)了對朱慶馀的欣賞,暗示他不必為考試擔心,巧妙而含蓄的說明自己的看法。4.近試上張水部朱慶余和酬朱慶余張籍詩用比體寫成以夫妻或男女愛情關(guān)系比擬君臣以及朋友、師生等其他社會關(guān)系,乃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從《楚辭》就開始出現(xiàn)并在其后得到發(fā)展的一種傳統(tǒng)表現(xiàn)手法。此詩也是用這種手法寫的朱慶馀此詩投贈的對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張籍。張籍當時以擅長文學而又樂于提拔后進與韓愈齊名。朱慶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經(jīng)得到他的賞識,臨到要考試了,還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婦自比,以新郎比張,以公婆比主考,寫下了這首詩,征求張籍的看法。古代風俗,頭一天晚上結(jié)婚,第二天清早新婦才拜見公婆。此詩描寫的重點,乃是她去拜見之前的心理狀態(tài)。首句寫成婚。洞房,這里指新房。停,安排。停紅燭,即讓紅燭點著,通夜不滅。次句寫拜見。由于拜見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一絕早就起了床,在紅燭光照中妝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禮。這時,她心里不免有點嘀咕,自己的裝扮是不是很時髦呢?也就是,能不能討公婆的喜愛呢?因此,后半便接寫她基于這種心情而產(chǎn)生的言行。在用心梳好妝,畫好眉之后,還是覺得沒有把握,只好問一問身邊丈夫的看法了。由于是新娘子,當然帶點羞澀,而且,這種想法也不好大聲說出,讓旁人聽到,于是這低聲一問,便成為極其合情合理的了。這種寫法真是精雕細琢,刻畫入微。僅僅作為「閨意」,這首詩已經(jīng)是非常完整、優(yōu)美動人的了,然而的本意,在于表達自己作為一名應試舉子,在面臨關(guān)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場考試時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應進士科舉,關(guān)于當時的知識分子來說,乃是和女孩兒出嫁一樣的終身大事。如果考取了,就有非常廣闊的前途,反之,就可能蹭蹬一輩子。這也正如一個女子嫁到人家,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愛,她的地位就穩(wěn)定了,境況就順當了,否則,日子就很不好過。詩人的比擬來源于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之下,很有典型性。即使今天看來,我們也不能不對他這種一箭雙雕的技巧感到驚嘆。唐代詩人朱慶余,在臨考前給水部員外郎張籍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近試上張水部》探聽虛實:“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洞房花燭夜后,早晨要拜見公婆,精心梳妝,羞問夫婿,眉毛畫得深淺合不合時宜?此詩借新婚之后的脈脈情事,把自己比喻成馬上拜見公婆的新媳婦,把張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探聽虛實。比喻通俗貼切,別出心裁。張籍看過,大為賞識,回詩一首《酬朱慶余》:“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鮮艷更沉吟。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詩歌仍以比喻作答,把朱慶余比作“越女〞,把他的詩比作“菱歌〞,用“一曲菱歌敵萬金〞說明對其才華的賞識?!督嚿蠌埶俊罚褐鞈c余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咀⒔狻浚壕斯茫汗??!卷嵶g】:洞房里昨夜花燭徹夜通明,等待拂曉拜公婆討個好評。裝扮好了輕輕問郎君一聲:我的眉畫得濃淡可合時興?【評析】:朱慶余曾得到張籍的賞識,而張籍又樂于薦拔后代。因而朱慶余在臨應考前作這首詩獻給他,借以征求看法。全詩以“入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