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大新高考聯(lián)盟2024屆高三4月教學質量測評
語文試題及答案
本試題卷共8頁,23題。全卷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00分鐘。
??荚図樌?/p>
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閱
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廣5題。
對于"過去之事、眼前之事、將來之事",新聞和文學都有自己不同的
表現方式。然而,在當今商業(yè)化的趨勢下,各類敘事成了大眾文化的重
要內容,新聞報道也進入了敘事的時代——一個讓人眼花繚亂的"新聞
故事化"時代。雖然"新聞故事化"未必不好,但新聞敘事和文學敘事有著
本質的區(qū)別。
有人曾戲言:文學是"人學",新聞是"事學"。就文本而言,新聞與文
學是兩個不同類別的人文學科。新聞反映的是客觀事實,而文學表達的
是主觀情感。從敘事內容來看,文學敘事的基礎是"母題",新聞敘事的
基礎是"事實"。韋斯坦因認為文學敘事的母題數量和結構相對穩(wěn)定,主
要可以歸結為生與死、愛與恨、美與丑三項二元組合結構,由此對應的
基本題材就是戰(zhàn)爭、愛情與世俗生活,絕大部分文學作品的敘事主題都
是由此產生的變體。
文學敘事主題大多以情感發(fā)展為主線。通過性格、感情沖突塑造人
物形象。文學敘事的母題不論生與死、愛與恨還是美與丑,都帶有強烈
的感情判斷色彩。文學作品在安排情節(jié)時需要理性地建立大家的常識性
認識,但感性是文學打動人的核心因素,文學敘事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
度上取決于這種感性敘事能否充分激發(fā)讀者的代入感和感情共鳴。文學
敘事作品中的"事"一般而言是虛構的,亞里士多德說:“詩人的職責不在
于描述已發(fā)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發(fā)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
可能發(fā)生的事。"而新聞作品所敘之事,依據新聞的本質,則是已經發(fā)
生和正在發(fā)生的事,即事實。因此,新聞敘事應具有客觀真實的特點。
新聞敘事要求敘事者從理性的態(tài)度出發(fā),訴諸受眾的內容以信息為主,
用客觀事實表現社會或人物狀態(tài)。當然,新聞報道中也會有感性的描寫、
刻畫,但其目的是讓新聞敘事更生動、真實,具有更強的感染力。
再者,文學敘事主題通常具有較強的個人化特征,即敘事者對敘事
文本傳達或是否需要傳達某個內容給讀者并不在意,更多是敘事者個人
意識和情感的宣泄。
而新聞敘事則將受眾放在重要的位置,以滿足受眾的各種信息需求
為己任。敘事主題不再是凸現個人化的、側重個人內心活動的方面,而
是投射、指向社會化的主題。如《兗州,2億噸大煤田不挖了》,說的
是山東省兗州市2006年探明一個儲量為2億噸的大煤田,是繼續(xù)吃子
孫飯,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博取眼前的實際利益、贏得個人升遷的祛碼,
還是著眼長遠、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兗州市決策者保持清醒頭
腦,并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一一封存2億噸煤田。作者深入現場采訪,生
動地展示了決策中的矛盾與沖突,在波瀾起伏的敘述中,傳達了科學發(fā)
展理念。
文學敘事要求其人物、故事具有藝術與邏輯上的合理性,而不是事
實上的真實性。一部非凡的文學作品總是伴隨著一個或數個性格鮮明的
人物,如堂吉訶德、哈姆雷特、高老頭、冉?阿讓、卡西莫多等,這些人
物形象可能完全屬于虛構,但他們表達了人類社會可能具有的各類性格
形象。但這并不否定文學作品中真實人物的存在,而是這些真實人物在
作品中的語言、行為完全是敘事者根據某種邏輯的創(chuàng)造。從某種意義上
說,文學敘事中的故事、人物,要求在敘事風格上符合人物性格的自然
發(fā)展和故事的邏輯性演進,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但不具有
存在的必然性。
而新聞報道中涉及的具體故事、人物則完全沒有虛構的空間,真實
性是新聞敘事的首要要求,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紀實是新聞文本的根本
特征。當然,新聞報道真實性的重構常常需要當事人的敘述,當事人一
些偏于主觀的敘事可能帶有個人回憶的誤差和情感,記者此時需要引導
敘事的走向,但不允許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判斷。想象力和編排情節(jié)能力
是文學敘事中必不可少的,但在新聞敘事中是大忌。
文學與新聞的區(qū)別在于,文學是塑造典型形象,新聞是重現特定形
象。所謂"重現特定形象",即現實生活中的確有那么個人,那么件事,
那么處景,你經過選擇,把它如實記錄下來。文學通過典型形象反映現
實,新聞通過新鮮的事實反映現實;文學要求典型形象忠于時代,新聞
要求報道中的典型忠于事實,通過事實反映時代。真實是新聞的第一要
義,新聞以真實為生命,因而拒絕虛構。而文學允許虛構,即文學可以
運用典型化的原則,創(chuàng)造出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也就是說,文學可
以塑造典型,而新聞只能選擇典型,即選擇那些有典型意義的真人真事,
這些人和事又必須是新鮮的、特殊的、有著廣泛社會意義的。由此可見,
虛構與否,是新聞與文學的一個分水嶺。
(摘編自方毅華《新聞敘事與文學敘事的多重審視》)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新
聞敘事和文學敘事的基礎不同,前者以“事實”為基礎,后者以“母題”為基礎,
相比較而言,“母題”比“事實”更具感情色彩。B.文學作品通過虛構故事,
并借助感性敘事,以激發(fā)讀者的代入感和感情共鳴,但情節(jié)安排上也需要理性地
建立大家的常識性認識。C.為了讓新聞具有更強的感染力,新聞記者在理性地
用客觀事實來表現社會或人物狀態(tài)的同時,也可以進行感性的描寫與刻畫。D.新
聞記者在采訪時可以引導敘事的走向,以免當事人在敘述時因主觀因素而將個人
情感代入敘事中,進而影響新聞敘事的真實性。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由于受到
商業(yè)化趨勢的影響,新聞報道也“故事化”了,但作者認為,新聞敘事與文學敘
事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新聞敘事還是要以真實為第一要義。B.因為文學敘事主題
通常具有較強的個人化特征,所以敘事者可以不必在意讀者,相反,新聞敘事則
以滿足受眾的各種信息需求為己任。C.新聞《兗州,2億噸大煤田不挖了》的
作者深入現場采訪,真實、客觀地記錄了決策者做決策時的矛盾與沖突,反映了
一個社會化主題。D.堂吉訶德、哈姆雷特、高老頭、冉?阿讓等人物形象可能
是虛構的,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也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下列選項中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原文第二部分的觀點的一項是()(3
分)A.小說《祝?!分兴鶖⑹龅氖录腿宋锒际囚斞赶壬诂F實生活中所遇到
和看到的不同人物遭遇的綜合體,并加上了作者藝術的情感渲染。B.新聞《見
證生命的奇跡一一69名礦工兄弟成功獲救現場直擊》以現場直擊的形式記錄了
脫困礦工、救援人員以及現場所有人的激動、喜悅和感動。C.法國作家大仲馬
在路易十四、黎塞留紅衣主教等著名歷史人物的塑造過程中,也僅僅是通過歷史
人物的性格特征來推斷這些人物應該有的語言和行為。D.新聞《我三十萬大軍
勝利南渡長江》用“長江風平浪靜,我軍萬船齊發(fā),直取對岸”三句話就概括了
解放軍渡江時的自然環(huán)境、英勇氣勢和宏大規(guī)模。
4.根據原文第二部分內容,對下面表格中作品的解讀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作品名稱簡介
《竇娥冤》中國四大悲劇之一
《"探界者”鐘揚》人物通訊
《鏡花緣》百回長篇神魔小說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獲美國普利策新聞獎
《百年孤獨》具有魔幻現實主義風格
A.《竇娥冤》中的竇娥在現實中不具有存在的必然性。
B.《“探界者”鐘揚》中的鐘揚是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物。C.《鏡花緣》
中的主人公唐敖完全是作者根據個人喜好塑造的典型形象。D.《奧斯維辛沒有
什么新聞》與《百年孤獨》,一者紀實,一者虛構。
5.請根據文本內容概括文學作品《祝福》的文學敘事特點,并結合作品簡要分
析。(6分)(二)現代文閱讀H(本題共4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
完成6~9題。傘兵與賣油郎徐則臣
范小兵跳傘的時候把左腿給摔斷了。
那天早上吃過早飯,他想等老范出門賣醬油后就到我家拿錢,可是
老范吃完飯一點沒有要走的意思。老范說,他要等扎下的小商販來買完
醬油再走。范小兵不知道要等多久,就扯個幌子去了我家,又抱著錢箱
(我借給范小兵偷偷攢錢用的)去找那幾個要賣衣服給他的人。整個上
午他都在外面轉悠,我不知道他打開錢箱是什么表情。或者是一件一件
地買,直到最后才發(fā)現錢不夠了?不知道。反正他只買到了帽子、鞋子
和皮帶。
我問母親:"他拿走箱子后又來過我家沒有?"
母親說:"來我家干什么?"
①我松了一口氣??墒欠缎”麨槭裁床徽椅覇栆粏??這個問題我
一直都沒想通。那個錢箱子他以后再也沒有還給我,為什么不還?我不
知道,也不敢去知道。此后我們誰都沒提錢箱子的事。當然,那十三塊
錢(范小兵存放在我家里的)我也沒有拿去買軍裝,我把它們夾在一本
書里,藏在隱秘的地方,一直藏著、中途曾變換過幾個地方,后來我都
記不起到底藏到了哪里。最后徹底找不到了。
錢丟了也沒影響范小兵全副武裝地跳傘,他偷了老范的軍裝。
老范是退伍的戰(zhàn)斗英雄,但他反對兒子當兵,說:"當兵,當兵,當
什么兵!好好看書,上不好學就回來賣醬油「'范小兵說:"我不賣醬油,
我要當兵。"
他把帽子、鞋子、皮帶和降落傘都藏在屋后的草垛里,開了門回家
偷衣服。當時已經是半下午,老范早就出去賣醬油了,是個安全時段。
當他把衣柜合上,一抬頭看到老范背對著他站在窗戶外收衣服。范小兵
慌亂地把軍裝塞到床底下,然后站起來說:"爸。"
老范轉過臉找了半天才看見他。"你在家???"老范說,繼續(xù)收衣服,
"我還以為你出去了。過來搭把手,把衣服拿進屋。"
范小兵來到院子里,說:"今天回來這么早?”
"賣完了就回來了。"
范小兵趁老范去飲牛的工夫把軍裝藏到草垛里。
第二天上午,范小兵穿上父親肥大的軍裝,把袖子和褲腿卷了好幾
道,②用八一皮帶束住晃晃蕩蕩的上衣。范小兵穿軍衣戴軍帽,英姿颯
爽地站在烏龍河的放水閘頂上,看上去就是一個英雄。閘底下圍了一群
像我一樣做夢都想當兵的少年。放水閘頂離下面水邊的平地至少高十五
米,是我們那里能找到的落差最大的地方,沒有比那里更適合跳傘了。
后來我聽村長的兒子毛小末講,范小兵并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在
跳下去的一刻喊什么口號,他甚至連一點聲音都沒出。他說,范小兵站
到閘頂的時候低頭對他們說,只有沒見過世面的人才會在跳傘的時候大
喊大叫,真正的傘兵都是一聲不吭地跳的,有什么好喊的呢?傘兵跳傘
就像木匠做板凳一樣正常,拿起刨子就喊豈不是要累死?范小兵還說,
站在高處往下看,感覺真是好極了,他覺得渾身都熱了起來,就像煮沸
的水一樣,他都能聽見身體里咕嘟咕嘟冒泡泡的聲音,他太想飛了,像
老鷹和麻雀那樣自在地飛。在大家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他就跳了下去。
毛小末說,沒想到降落傘飄下來的時候那么好看,慢悠悠的,想下
來又不想下來,簡直都沒法相信它是由一條花床單做成的。像一朵花,
也像一顆五彩的大蘑菇。范小兵降落的時候也好看,他從容地轉著圈。
大衣服里灌滿了風,如同巨大的花氣球下墜著的一個軍綠色的小氣球。
毛小末說,真的,如果不是半路上摔下來,他比傘兵還傘兵。
問題是,半空中范小兵摔下來了。那天正好風大,風拼命地頂起傘
蓋,交叉綁在四角的兩根紫穗槐枝條中的一根突然折斷,降落傘的兩個
角裹到了一起,接著另一根枝條也斷了,四個角裹到了一起,整個降落
傘裹成了一條亂七八糟的裝著風的大麻花。離平地五米左右的時候,③
范小兵像蘿卜一樣栽下來。毛小末他們都沒來得及叫出來,范小兵就摔
到了水泥臺階上。那些臺階從河堤上修下來,為了方便人取水的、堅硬
而且棱角分明。范小兵結結實實地掉在上面,左邊的小腿骨墊到了臺階
角上。毛小末他們叫起來,范小兵也叫了起來。
接下來是聽我父親說的,他和老范一起把范小兵送到了鎮(zhèn)上的醫(yī)院。
父親說,在車上老范哭得可傷心了,一手穩(wěn)住兒子的傷腿,一手捶打自
己的腦袋。老范說都怪他,都怪他,他當時要是不讓范小兵拿他的軍裝
就不會這樣了,他看見了。父親說,這個老范。
④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現在,我是一個自由漂游的人。大學畢業(yè)后教過幾年書,又上了幾
年學,現在什么也不做。東飄西蕩跟著風亂跑。我沒當成兵,一天都沒
當過。高考前軍檢被刷下來了,平足。范小兵也沒當成兵,更不要說傘
兵?,F在他是一個痛子,一個孩子的父親,整天推著獨輪車到處賣醬油。
兒子五歲,名字叫大兵。這名字是范小兵給取的,剛開始遭到所有親友
的反對,當爹的才叫小兵,兒子怎么能叫大兵?范小兵堅持住了,所以
現在大兵還叫大兵。這些我都是聽我媽說的,我長年不回家,都是從和
家里通電話和通信中知道的。
前段時間,我難得回了一趟家,站在院子里看著墻邊的桑樹發(fā)呆,
母親在門口喊我過去。她說小兵過去了。我伸著脖子朝巷子里看,范小
兵已經走到了巷子的盡頭,推著獨輪車,身體忽高忽低地走,上身挺得
直直的。和他一樣挺直上身的是跟在車旁的兒子,五歲的大兵,不僅腰
桿直,兩只手也甩得有力,每一步都把腳尖踢起來,就像一個軍人正步
走過閱兵臺。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范小
兵趁老范出去賣醬油時回家“偷”老范的舊軍裝,不想老范比往?;丶以?,不過
老范沒怎么在意范小兵在家的原因。B.站在放水閘頂上的范小兵看著腳下圍觀
的少年,覺得熱血沸騰,說大家沒見過世面,自己要像真正的傘兵一樣一聲不吭
地跳傘。C.面對范小兵因跳傘而導致骨折一事,作為父親的老范非常自責,他
覺得如果阻止兒子“偷”軍裝,兒子就不可能骨折了。D.從范小兵不顧親友反
對給兒子取名為大兵、范大兵走路的姿勢像一個軍人等細節(jié),不難發(fā)現范小兵已
把自己的當兵夢寄托在兒子身上。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句
子①中“松了一口氣”照應上文的猜想,突出了“我”不用還錢的輕松。B.句
子②中“晃晃蕩蕩”既凸顯了軍裝的肥大,也暗示了范小兵身材瘦小。C.句子
③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栽”字形象地寫出了范小兵摔下來的情景。D.句子
④在結構上總括上文,由對往事的回憶自然地引出下文對現實的描寫。
8.小說題目中的“傘兵”與“賣油郎”是并列關系,但作者為什么詳寫“傘兵”
而略寫“賣油郎”?(5分)
9.小說交替運用有限視角和全知視角來敘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合小說
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
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圣無死地,賢無敗局:縫禍于渺,迎祥于獨;迎昏是違,伏機自觸。
管仲有疾,桓公往問之,曰:"仲父病矣,將何以教寡人?管仲對
日:"愿君之遠易牙、豎刁、常之巫、衛(wèi)公子啟方。"公日:"易牙烹其子
以謙寡人,猶尚可疑耶?"對日:"人之情非不愛其子也,其子之忍,又
何有于君?"公又日:"豎刁自宮以近寡人,猶尚可疑耶?"對日:"人之
情非不愛其身也,其身之忍,又何有于君?"公又日:"常之巫審于死生,
能去苛病,猶尚可疑耶?"對日:"死生,命也;苛病,天也。君不任其
命守其本而恃賞之惡彼將以此無不為也?!衷唬?衛(wèi)公子啟方事寡人
十五年矣,其父死而不敢歸哭,猶尚可疑耶?"對日:"人之情非不愛其
父也,其父之忍,又何有于君?"公日:"諾。"管仲死,盡逐之。食不甘,
宮不治,苛病起,朝不肅,居三年,公日:"仲父不亦過乎?”于是皆復
召而反。明年,公有病,常之巫從中出日:"公將以某日薨。"(邊批:
所謂無不為也。)易牙、豎刁、常之巫相與作亂。塞宮門,筑高墻,不
通人,公求飲不得。衛(wèi)公子啟方以書社四十①下衛(wèi)。公聞亂,慨然嘆,
涕出,日:"嗟乎!圣人所見豈不遠哉?"
〔評注〕昔吳起殺妻求將,魯人潛之;樂羊伐中山,對使者食其子,
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夫能為不近人情之事者,其中正不可測也。
天順中,都指揮馬良有寵。良妻亡,上(英宗)每慰問。適數日不
出,上問及,左右以新娶對。上怫然日:“此廝夫婦之道尚薄,而能事
我耶?"杖而硫之。
宣德中,金吾衛(wèi)指揮傅廣自宮,請效用內廷。上(宣宗)日:"此人
巳三品,更欲何為?自殘希進,下法司問罪。"
噫!此亦圣人之遠見也。
(節(jié)選自馮夢龍《智囊?明智部?見微知著?管仲》)
【注】①社四十:二十五戶為一社,"社四十"就是一千戶。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
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君不任A其命B守其C本D而恃E常之巫F彼將以此G無H不為
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彼,指那些,與《師說》“彼與彼年相若也”中的“彼”意思不同。B.遠,
指疏遠,與《燭之武退秦師》“越國以鄙遠”中的“遠”意思不同。C.仲父,
指伯父,古代稱父親的大弟,《釋名》說“父之弟曰仲父”,文中即此意。D.何
為,指做什么,“而今安在哉”中的“安在”表示在哪里,兩者用法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齊桓
公認為不能懷疑易牙,因為易牙把自己的兒子烹殺了,但管仲覺得,如果一個人
連他的兒子都忍心烹殺,對君王就沒什么(不忍心的)。B.易牙、豎刁、常之
巫、衛(wèi)公子啟方等人被趕走后,齊桓公吃飯不香甜,內宮不安定,疾病纏身,朝
政松散,隨后就把他們全都召了回來。C.齊國宮廷因發(fā)生叛亂而導致宮外的人
無法進入宮內,齊桓公知道后,慨然嘆息,流著眼淚,并說管仲這個圣人有遠見。
D.馮夢龍認為,吳起為了謀取將領之位而不惜殺死自己的妻子,樂羊也忍心吃
了有他兒子的肉的湯,他們都是難以預測之人。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桓公往問之,曰:
“仲父病矣,將何以教寡人?”(2)上怫然曰:“此廝夫婦之道尚薄,而能事
我耶?”杖而疏之。
14.與明英宗、宣宗相比,同是君王的桓公存在哪些不足?(3分)(二)古
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漁家
傲歐陽修
暖日遲遲花裊裊。人將紅粉①爭花好?;ú荒苎晕┙庑?。金壺倒。
花開末老人年少。
車馬九門②來擾擾。行人莫羨長安道。丹禁③漏聲衢鼓報。催昏曉。
長安城里人先老。
【注】①紅粉:女性化妝用的脂粉,此處用"紅粉"代指美女。②九門:
指都城的城門,依照古制,天子所居之所有九門。此處用“九門”代指京
城。③丹禁:帝王所居的宮禁,用紅色涂料涂墻,故稱"丹禁"。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暖
日遲遲花裊裊”交代了時間,描繪了春暖花開之景,為青年男女出游賞花做鋪墊。
B.詞的上片描寫了正值青春年少的游人開懷暢飲的場景,也暗寫了詞人的人生
感懷。C.帝王所居禁城的滴漏聲和擊鼓報時的鐘聲,“催”著日出日落,“催”
字運用了擬人手法。D.詞上片筆調輕快,下片則顯得沉重,上下兩片形成鮮明
對比,突出了詞人矛盾的心理。
16.“長安城里人先老”一句傳達了詞人哪些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詞簡要概括。
(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
的空缺部分。(6分)(1)韓愈在《師說》中說,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
也不一定能超過學生,這是因為“,"。
(2)歐陽修的“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以相思之苦寫物是人非之意,而李
煜《虞美人》中的“,”兩句以猜想
之詞寫物是人非之感。(3)“江”和“月”都是古詩詞中常見的物象,古代詩
人喜歡將這兩個物象組合起來,共同營造某種氛圍,比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0
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近來,關于"吸氧比喝咖啡還提神”的話題引發(fā)熱議。在社交媒體上搜
索"吸氧"關鍵詞發(fā)現,不少網友尤其是學生、備考生分享了自己使用制
氧機或者便捷式氧氣瓶的經歷,①,但也有人表示效果不大。
健康人群是否有必要吸氧?專家認為,對于健康的人來說,空氣里
的氧含量足夠人們使用。除了一些特殊病患需要供氧外,②。網絡
上流傳一些使用者"吸氧后提神”的感受,應該只是心理作用。
專家表示,“吸氧提神”的說法并不是沒有科學依據,如果長期大量
吸氧,就會對使用者的身體引起一定的傷害。長期高流量吸氧可能導致
氧中毒,導致使用者出現惡心、胸痛、嘔吐,以及較為嚴重的胃腸道反
應等不良癥狀。極端情況下,甚至會對腦細胞造成一定損傷,反而會導
致身體機能下降。
近年來,家用制氧機也受到不少關注。但專家表示,消費者要根據
實際需求選擇購買制氧設備,不能盲目跟風,更不要期望通過吸氧的方
式來給面臨考試的孩子提神醒腦。當感覺疲憊時,我們應停下來適當補
充睡眠。,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18.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
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1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稍鰟h少
量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3小題,
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一方面,他是個公民,而且是個有些知識與能力的公民,理當去給
國家做點什么,在國家有了極大危難的時候。另一方面,一家老的老,
小的小,平日就依仗著他,現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嗎?不能!
不能!可是,不走便須在敵人腳底下作亡國奴,他不能接受!
他的知識告訴他那最高的責任,他的體諒又逼著他去顧慮那最迫切
的問題。
"我沒辦法「‘老大又嘆了口氣,"只好你(瑞全)去盡忠,我來盡孝
了!"
"老三你說對了!你是得走!我既走不開,就認了命!你走!我在這
兒焚書,掛白旗,當亡國奴「‘老大無論如何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他落
了淚。
瑞宣用手背把淚抹去。"你走你的,老三!但要記住,永遠記住,你
家的老大并不是個沒出息的人……"他的嗓子里喳了幾下,不能說下去。
瑞宣不再到學校去??墒撬]正式辭職,也沒請假。他從來是個
丁是丁,卯是卯的人,永遠沒干過這種拖泥帶水的事?,F在,他以為辭
職與請假這些事都太小,用不著注意;作亡國奴才真正是大事,連作夢
他都夢見我們打勝仗,或是又丟失了一座城。
他為什么(A.不B.不肯)像老三那樣跺腳一走?
他不能為掙幾個錢,而閉上眼不看學生們漸漸地變成奴隸!什么都
可以忍,看青年變成奴隸可不能忍!
20.下列句子中的問號與文中畫橫線句子中的問號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A.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B.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21.文中括號內有兩個詞語,請根據語境做出最佳選擇,并說明理由。(3分)
22.文中畫波浪線部分與《荷花淀》中“怎么了,你?”在句式上有異曲同工之
妙,請結合句子簡要分析。(4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
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本試卷現代文閱讀口中的范小兵一直夢想成為一名傘兵,可現實讓
他成了一個賣油郎。這個故事似乎印證了所謂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
骨感”的說法。其實,理想與現實是既對立又統(tǒng)一的。在新時代,追逐
星辰大海是理想,堅守田間地頭也是理想。理想之花從現實中生根發(fā)芽,
也可能因現實而枯萎。
這引發(fā)了有理想的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你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
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華大新高考聯(lián)盟2024屆高三4月教學質量測評
語文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
題號1234671011121520
答案BBDCBABDFCBDD
1.B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窘馕觥緽項“文學作品通
過虛構故事”錯。原文說“文學敘事作品中的‘事’一般而言是虛構的”,“文
學敘事作品”不等于“文學作品”,“一般而言是虛構的”并不意味著“通過虛
構故事”。故選B。
2.B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材料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和推斷的能力。
【解析】B項"所以敘事者可以不必在意讀者〃錯,原文說"文學敘事主題
通常具有較強的個人化特征,即敘事者對敘事文本傳達或是否需要傳達
某個內容給讀者并不在意",可知,敘事者"不必在意"的不是"讀者",而
是“對敘事文本傳達或是否需要傳達某個內容給讀者";同時,”文學敘事
主題通常具有較強的個人化特征"與"敘事者可以不必在意讀者"不構成
因果關系。故選B。
3.D【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解析】原文第
二部分主要闡述了文學敘事與新聞敘事在真實性和虛構方面的區(qū)別。A項講《祝
?!分兴鶖⑹龅氖录腿宋锒紒碓从诂F實生活,體現了小說中的人物是“敘事者
根據某種邏輯的創(chuàng)造”;B項體現了新聞敘事的真實性原則;C項講大仲馬作品
中的人物“符合人物性格的自然發(fā)展和故事的邏輯性演進,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存
在的可能性”,體現了文學敘事“具有藝術與邏輯上的合理性”;D項講的是新
聞《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的語言特色,與真實性和虛構無關,不能支撐
原文第二部分中的觀點,故選D。
4.C【命題意圖】本題考查對材料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和推斷的能力?!窘?/p>
析】C項“《鏡花緣》中的主人公唐敖完全是作者根據個人喜好塑造的典型形象”
錯,原文說“文學要求典型形象忠于時代”“文學可以運用典型化的原則,創(chuàng)造
出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可知唐敖這個典型形象應當“忠于時代”,并且“運
用典型化的原則”,而不可能“完全是作者根據個人喜好塑造的典型形象”。故
選Co
5.①通過性格、感情沖突塑造人物形象,并通過典型形象來反映社會現實。祥
林嫂對靈魂有無的思考,體現了她的矛盾;她的人生反映了當時社會底層婦女的
真實狀況。②人物、故事具有藝術與邏輯上的合理性。小說借“我”的所見所聞
來敘述祥林嫂的故事,可以讓小說人物、情節(jié)顯得真實可信。③小說主題帶有強
烈的感情判斷色彩。小說以祥林嫂生與死的遭遇,表達了作者對受壓迫婦女的深
切同情和對封建禮教的批判?!驹u分標準】每答對一點給2分,共6分。意思相
近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久}意圖】本題考查對材料相關內容進
行分析、概括的能力?!窘馕觥款}干要求根據文本內容概括《祝?!返奈膶W敘事
特點,首先就要從“文本”中概括出文學敘事所具有的特點,然后結合《祝?!?/p>
加以分析即可。原文第一部分在談論文學敘事的內容時,主要講小說的情感,也
提到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原文第二部分講的是小說敘事多為虛構,但具有某
種合理性;也提及了塑造人物形象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其實原文所講的文學敘事
主要涉及小說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內容、情感、主題等幾個方面,考生可以據此概
括,并結合《祝福》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即可形成答案。
6.B【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分析作品內容的能力。【解析】B項“說大家沒
見過世面,自己要像真正的傘兵一樣一聲不吭地跳傘”錯,原文是“只有沒見過
世面的人才會在跳傘的時候大喊大叫,真正的傘兵都是一聲不吭地跳的”,可知
并不是說“大家沒見過世面”,說的是大喊大叫跳下去的人沒見過世面。故選B。
7.A【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解析】A項“突出了‘我‘不用還錢的輕松”錯。“我松了一口氣”的原因是
范小兵沒有再回來質問為什么錢不夠了,避免了“我”藏錢的心思被當面揭穿。
故選Ao
8.①做一個“傘兵”是范小兵的人生追求,跳傘則是范小兵人生的關鍵時刻,
詳寫追尋傘兵之夢更能體現小說主題。②“賣油郎”是范小兵理想破滅后必然的
生活狀態(tài),與人物形象刻畫、情節(jié)發(fā)展和主題表達關系不大,也就無需詳寫了。
【評分標準】答對第一點給3分,答對第二點給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
答案,可酌情給分?!久}意圖】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結構、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
讀的能力?!窘馕觥咳魏挝恼露即嬖谠攲懞吐詫?,詳略安排一般與文章所要表達
的主旨有關?!秱惚c賣油郎》講的是范小兵追夢的故事,而跳傘則是范小兵實
現夢想的主要表現。小說有三處提及“賣油郎”,一是老范是賣醬油的;二是老
范說范小兵不好好讀書的話,就去賣醬油;三是范小兵最后成了一個“賣油郎”。
跳傘是小說最精彩的部分,也是范小兵人生的關鍵時刻,可以體現作者的寫作意
圖,所以詳寫;賣醬油與范小兵的生活相關,但不是他的人生追求,只是跳傘失
敗后,理想破滅了。就必然成為范小兵生活的常態(tài),這是生活的常規(guī),大家熟知,
也就無需多寫。考生據此組織答案即可。
9.①用有限視角敘事,可以拉近小說與讀者的距離,增強故事的真實性?!拔摇?/p>
是范小兵故事的參與者和見證人,“我”的敘述可以增強讀者的代入感。②用全
知視角敘事,能保持敘述的客觀、全面,讓讀者能夠了解故事的原委。小說講述
了范小兵的故事,同時借毛小末等人之口補足范小兵的人生經歷。③交替運用有
限視角和全知視角,可以讓故事情節(jié)更完整,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更好地凸顯主
題?!驹u分標準】每答對一點給2分,共6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合理答案,
可酌情給分?!久}意圖】本題考查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的能力。【解析】依據題干要求,考生可以考慮有限視角與全知視角的優(yōu)缺點,
二者的優(yōu)點是答案要點,二者的優(yōu)點剛好可以彌補彼此的缺點,考生據此作答即
可。
10.BDF【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解析】A處前的“君不任”
表意不完整,其后的“其命”又不能作“守”的主語,故此處不能斷;C處后的
“本"受其前的''其"修飾,一起作“守”的賓語,故此處不能斷;E處前的“恃”
是及物動詞,后面必須帶賓語,而其后的“常之巫”剛好可以,故此處不能斷;
G、H兩處前的“以此”“無”一起修飾“不為”,不能斷。故原文可斷句如下:
君不任其命,守其本,而恃常之巫,彼將以此無不為也。故斷B、D、F三處。
11.C【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及理解常見文言實
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窘馕觥縞項“文中即此意”錯。原文中的“仲父”是
兩個詞,“仲”是管夷吾的字,“父”是齊桓公事管仲如父,也就是說“仲父”
是齊桓公對管仲的尊稱。故選C。
12.B【命題意圖】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析】B
項“隨后就把他們全都召了回來”錯,原文是“居三年……于是皆復召而反”,
可見“把他們全都召了回來”不是“隨后”,而是“過了三年”后。故選B。
13.(1)齊桓公去看望他,問他說:“您生病了,將用什么話來教導我?”(“問”
“教”及倒裝句式“何以”各1分,句意通順1分,共4分)(2)英宗憤怒地
說:“這家伙把夫妻的感情都看得這么淡薄,還能忠心侍奉我嗎?”于是杖打了
他,并疏遠了他。(“怫然”“薄”“杖”各1分,句意通順1分,共4分)【命
題意圖】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析】翻譯時以直譯為主,力
求字字落實;以意譯為輔,結合語境表述;盡量做到表意清楚準確、表述通順規(guī)
范。
14.①識人不明,被表象所蒙蔽,相信那些敢做不近人情之事的人。②處事反復,
把奸臣趕走后又召回來。③不能見微知著,防患于未然?!驹u分標準】一點1
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久}意圖】本題考
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窘馕觥繉徢孱}干,明確要求;然后
結合上下文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回答即可。
【參考譯文】
圣賢之人不會自陷死地,也不會落入敗局:因為他們能在災禍剛露
出苗頭時進行修補預防,也能在獨處時察覺吉祥的兆頭;而那些糊涂之
人就會違背這些,自己去觸發(fā)埋伏的機關。
管仲生病了,齊桓公去看望他,問他說:"您生病了,將用什么話來
教導我?"管仲回答說:"希望君王疏遠易牙、豎刁、常之巫、衛(wèi)公子啟
方。"桓公說:"易牙烹煮自己的兒子來滿足我的口味,(這樣的人)還
能夠懷疑嗎?"管仲回答說:"人的本性不是不愛自己的兒子。如果自己
的兒子都忍心(烹殺),對君王又有什么(不忍心的)呢?"桓公又說:
"豎刁閣割自己以便能接近我,(這樣的人)還能夠懷疑嗎?"管仲回答
說:“人的本性不是不爰惜自己的身體。如果自己的身體都忍心(閹割),
對君王又有什么(不忍心的)呢?"桓公又說:"常之巫能審察生死,能
治療疾病,(這樣的人)還能夠懷疑嗎?"管仲回答說:"死和生是命中
注定的,疾病是天意。君王不聽任天命,守住根本,卻依靠常之巫,那
么他將因此無所不為。"桓公又說:"衛(wèi)公子啟方侍奉我十五年了,他父
親死的時候都不敢回去哭喪,(這樣的人)還能夠懷疑嗎?"管仲回答
說:“人的本性不是不熱愛自己的父親。如果父親死了都忍心(不回去
奔喪),對君王又有什么(不忍心的)呢?"桓公說:"好吧。"管仲死后,
齊桓公(把易牙、豎刁、常之巫、衛(wèi)公子啟方)全都驅逐走了,(此后)
桓公吃飯不香甜,內宮不安定,疾病纏身,朝政松散。過了三年,桓公
說:"仲父不免也太過分了吧?"于是又把他們全都召了回來。第二年,
桓公病了,常之巫從宮中出來,說:"桓公將在某日去世。"[邊批;(這
就是)所說的無所不為。]易牙、豎刁、常之巫共同作亂。(他們)堵塞
宮門,筑起高墻,不準人進宮,桓公想喝水也得不到。衛(wèi)公子啟方帶著
千戶齊民投降了衛(wèi)國?;腹犝f他們叛亂了,慨然嘆息,流著眼淚說:
"唉!圣人所預見到的難道不是很遠嗎?"
【評注)
從前吳起殺死妻子來謀取將領之位,魯國人(因此)說他的壞話;
樂羊討伐中山國,當著使者的面喝了(用他兒子的肉煮的)湯,魏文侯
獎賞他的功勞卻懷疑他的忠心。能做出不近人情之事的人,他的內心不
可預測啊。
明英宗天順年間,都指揮馬良有寵愛的妻子。他的妻子去世后,英
宗常常安慰他。(后來馬良)正好有幾天沒有出來,英宗問是怎么回事,
身邊的人回答說他剛剛娶了新娘子。英宗憤怒地說:"這家伙把夫妻的
感情都看得這么淡薄,還能忠心侍奉我嗎?”于是杖打了他,并疏遠了
他。
明宣宗宣德年間,金吾衛(wèi)指揮傅廣閹割自己,請求到宮中效命。宣
宗說:"此人官位已到三品,他還想要做什么呢?殘害自己,希圖仕進,
交付法司部門問罪。"
唉!這也是圣人的遠見卓識啊。
15.D【命題意圖】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窘?/p>
析】D項“突出詞人的矛盾心理”錯,詞上、下片有對比,但沒有表現詞人的矛
盾心理。詞上片寫青年男女春天踏青時開懷暢飲、享受人生的情景,表現了詞人
的向往之意,自然引出下片詞人慨嘆人生易老,進而抒發(fā)了對官場的厭倦之情。
故選Do
16.①慨嘆時光無情、人生易老。②勸誡那些在京城為名利奔波的“行人”要珍
惜美好時光。③抒發(fā)了詞人對不自由的官場生活的厭倦以及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之
情。【評分標準】每答對一點給2分,共6分。句意相近即可;其他合理答案,
可酌情給分?!久}意圖】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
力?!窘馕觥恳斫狻伴L安城里人先老”一句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就得抓住“長
安城”這個特定的地點。面對長安城里人“擾擾”的情景,詞人就勸“行人莫羨
長安道”,可見長安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江西九江武寧縣總醫(yī)院人民醫(yī)院院區(qū)招聘6人模擬試卷有完整答案詳解
- 2025廣東廣州市黃埔區(qū)大沙街橫沙股份經濟聯(lián)合社第一次招聘10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詳解1套
- 2025福建福州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權屬企業(yè)福建省福規(guī)投資發(fā)展有限公司選聘2人模擬試卷及參考答案詳解一套
- 2025河北中興冀能實業(yè)有限公司高校畢業(yè)生招聘(第三批)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附答案詳解(典型題)
- 2025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基建工程處招聘暖通、造價2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附答案詳解
- 2025河南鄭州鐵路公司招聘工作人員25人模擬試卷及答案詳解(歷年真題)
- 2025年中共南平市委黨校緊缺急需專業(yè)教師招聘模擬試卷及參考答案詳解1套
- 2025年中國雞尾酒搖酒器行業(yè)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前景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混凝土減收縮劑行業(yè)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評估前景預測報告
- 2025河南鄭州空中絲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社會招聘6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易錯題)
- 投資者關系管理與投資者策略
- 民國時期農村管理制度
- 冠脈造影手術病人的護理
- 2025年醫(yī)藥流通行業(yè)運行統(tǒng)計分析報告
- 茶葉示范基地管理制度
- 《心血管急癥應對》課件
- ELK培訓課件教學課件
- 小桔燈冰心課件
- 教學課件-《數據、模型與決策》
- 六年級科學上冊各單元知識點梳理歸納
- 腳踏實地每一步鋪就星辰大海路-五年級家長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