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促織》學案2021-2022學年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Word版含答案_第1頁
14-1《促織》學案2021-2022學年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Word版含答案_第2頁
14-1《促織》學案2021-2022學年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Word版含答案_第3頁
14-1《促織》學案2021-2022學年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Word版含答案_第4頁
14-1《促織》學案2021-2022學年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Word版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統(tǒng)編版必修下冊14.1促織蒲松齡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蒲松齡與《聊齋志異》2、理解小說情節(jié)的特色:曲折離奇。3、學習小說細膩精彩的心理描寫。4、理解小說刺貪刺虐的主題以及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局攸c難點】重點:理清曲折離奇、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線索,把握作品主題。難點:鑒賞細膩生動、真實感人的心理描寫?!緦W基礎知識】1、寫作背景:這篇小說的寫作背景是在明朝宣德年間。“宣德治世,宣宗令主……顧以草蟲纖物殃民至此耶?惜哉!抑傳聞異辭耶?”這是跟作者同時代的詩壇宗師王漁洋寫在《聊齋志異》手稿本上的一條評語。王漁洋為什么要強調宣德年間是“治世”,宣宗是“令主”,即“明君”呢?顯然他的用意是要提醒讀者讀《促織》時要聯(lián)系現(xiàn)實社會。康熙年間正是清朝的“盛世”,康熙被視為“英主”??僧敃r的統(tǒng)治集團和康熙本人同樣追求“聲色狗馬”,酷愛“斗雞戲蟲”,至今傳下來的斗蟋蟀盆,以康乾年間的制作最為精良??梢娮髡叩膭?chuàng)作意圖,實際上是在借講前朝“令主”當政的“治世”時代的事來揭露“當時”“英主”當政的“盛世”的黑暗現(xiàn)實?!懊控燁^,輒傾數(shù)家之產(chǎn)”當是目有所睹;“天子偶用一物”更是特有所指,不是泛泛而論。這正反映了蒲松齡思想的深刻之處,“治世”“盛世”尚且如此,那“庸主”當政的“衰世”就不言自明了。2、作者簡介:蒲松齡(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濟南府淄川(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qū)洪山鎮(zhèn)蒲家莊)人。清代杰出文學家,優(yōu)秀短篇小說家。中國清初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作者。除《聊齋志異》外,蒲松齡還有大量詩文、戲劇、俚曲以及有關農(nóng)業(yè)、醫(yī)藥方面的著述存世,總近200萬言。蒲松齡生前,《聊齋志異》刊行后,遂風行天下。在其后一個時期里,仿效之作叢出,造成了志怪傳奇類小說的再度繁榮。許多篇章不斷被改編為戲曲、電影、電視劇,影響是深遠的?!读凝S志異》還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齡為中國、為世界創(chuàng)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導讀理解】1、小說始終圍繞的一條主線是什么?圍繞這條主線,小說主人公成名經(jīng)歷了怎樣的感情變化?這樣安排有何妙處?小說始終圍繞著促織得失這一主線安排情節(jié)隨著小說情節(jié)的展開,成名感情經(jīng)歷了這樣的變化:“憂悶欲死”“惟思自盡”(家產(chǎn)耗盡又抓不到蟋蟀無法交差時)→“大喜”(抓到“巨身修尾,青項金翅”的蟋蟀時)→“化怒為悲,搶呼欲絕”(兒子誤斃蟋蟀投井自殺時)→“心稍慰”(兒子“半夜復蘇”時)→“喜”(又捉到一只小蟋蟀時)→“大喜”(小蟋蟀斗勝氣焰囂張的少年的“蟹殼青”)→“驚喜”(小蟋蟀斗勝雞時)→皆大歡喜(交了差得了賞賜時)。成名的從悲到喜,喜極生悲,悲極復喜,幾經(jīng)周折,悲喜交替,禍福轉化,構成了小說波瀾起伏、跌宕生姿的謀篇布局。這樣曲曲折折、跌宕起伏的描寫,避免了情節(jié)的一覽無余。它的跌宕起伏,豐滿了故事性,深化了思想內容,贏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的青睞。2、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一步步走向高潮,其中是需要一定要素的,比如懸念等。本文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懸念有哪些?懸念1:老實忠厚的成名因交不出合乎規(guī)格的蟋蟀,不僅耗盡家產(chǎn),而且遍體鱗傷,往后會如何?懸念2:成名的妻子問卜后得到一張畫,它靈驗嗎?懸念3:蟋蟀死了,兒子癡呆,成名夫婦會走上絕路嗎?懸念4:好不容易捉到的蟋蟀卻又那么弱小,會有用嗎?懸念5:成名的小蟲斗得過“蟹殼青”嗎?這一連串的懸念,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使讀者充滿閱讀期待。3、本文在詳略安排上有何藝術特色?請舉例分析本文詳寫了成名一家覓求蟋蟀的忽得忽失、忽憂忽喜的過程,略寫了皇上喜悅,撫臣、宰會尹“受促織恩蔭”的結局,前者的“詳”,反襯出后者的荒唐、腐朽。除此之外,全文多處細節(jié)的描寫也常用“詳”來反襯“略”,如村中少年找成名斗蟋蟀,詳寫少年三次笑的情狀,略寫蟲斗的過程,前面的“詳”就有了充分的反襯作用。這種反襯作用還反映在對同類性質的細節(jié)描寫的處理上。如成名三次捕捉蟋蟀,作者對第二、三兩次都進行了詳寫,但第二次“詳”在“執(zhí)圖冥搜”,第三次“詳”在迷離恍惚,第二次突出視若珍寶,第三次突出“惴惴恐不當意而實際上第三次獲得的蟋蜱更有異能。這就使得小說跌宕多姿。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內容性質的不同,作者運筆也有變化。寫故事的發(fā)展和高潮,用工筆描繪;寫故事的開端和結局,用粗筆勾勒。同樣是粗筆勾勒,文筆的感情色彩又有區(qū)別,如同樣是粗筆勾勒,對成名一家是深切同情,對皇上、撫臣、宰會尹是辛辣嘲諷。4、小說在描寫小蟲斗勝強敵“蟹殼青”與雞口脫險時,采用了哪些藝術手法?采用了對比、襯托和夸張等手法?!靶窔で唷钡亩窡o不勝、龐然修偉”,與成名小蟲的“伏不動,蠢若木雞”形成對比,給人以小蟲怯懦無能的印象,營造了緊張的氣氛。然后情況陡變,小蟲“暴怒,直奔”“騰擊”“躍起,張尾伸須,直齔敵領”,這系列動作描寫展示了小蟲的勇敢善斗。村中少年從“笑”到“駭”的表現(xiàn)又從側面作了渲染。然而在這時,波瀾又起:雞的出現(xiàn)和“徑進以啄”,造成了極其危急的情勢,而小蟲以其機敏出人意料地將雞制伏,以夸張的手法進一步顯示了小蟲的神奇本領。5、你是如何理解“求神問卜”與“魂化促織”這兩個情節(jié)的現(xiàn)實性與虛幻性的?這樣寫有何作用?①求神問卜:這個情節(jié)來自當時的現(xiàn)實生活,在小說所發(fā)生的時代,人們陷入絕境時,常會寄希望于“求神問卜”。但神真的會那么靈驗嗎?從現(xiàn)在來看,這是不可能的,因此這個情節(jié)是虛幻的。作者虛構這個情節(jié),含蓄地反映了成名夫婦當時已走投無路的境況,推動了小說情節(jié)的順利發(fā)展。②魂化促織:這個情節(jié)也有現(xiàn)實因素,成名之子因惹禍而自殺在現(xiàn)實中是存在的,但是“魂化促織”則不可能。然而,書中的這個虛幻情節(jié)卻有著震撼人心的揭露、批判力量。小孩子本是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但成名的孩子卻因為一只蟋蟀而自殺,并且尋死也不能忘記家里父母的難處,自殺未遂還要化為蟋蟀來幫助父母,曲折地反映了在那個時代,連孩子也沒有生路。這里其實隱含著一組巨大的對比:兒子的生命與蟋蟀的生命,孰輕孰重?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蹦敲丛趦鹤优c蟋蟀的性命不可“得兼”的時候,成名竟然“舍兒而取蟋蟀”??伤幢闵釛壛藘鹤?,也沒能擺脫悲慘的命運,最后還是兒子化成一只善斗的蟋蟀才挽救了一家人的性命。這突出了成名夫婦的悲慘處境,揭露了當時沒有天理的社會現(xiàn)實。【鞏固練習】1.下列各項中,句式特點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將獻公堂,惴惴恐不當意B.喜置榻上,半夜復蘇C.留待限期,以塞官責D.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2.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相對默然,不復聊賴B.不如自行搜覓,冀有萬一之得C.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D.村中少年好事者,馴養(yǎng)一蟲3.對下列加粗詞的活用歸類正確的一項是()①市中游俠兒得佳者籠養(yǎng)之②成以其小,劣之③欲居之以為利,而高其直④細疏其能⑤成然之⑥益奇之⑦試使斗而才⑧昂其直,居為奇貨A.①/②⑤⑥/③⑧/④⑦ B.①④/②⑥/③⑤⑧/⑦C.①⑤⑦/②⑥/③⑧/④ D.①/②④⑤⑥/③⑧/⑦4.下列加粗字的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宰以卓異聞(上報)搶呼欲絕(觸、撞)俾入邑庠(使)細疏其能(分條陳述)B.納比籠中(比賽)蟲集冠上(聚集)業(yè)根(禍種,惹禍的東西)又劣弱不中于款(規(guī)格)C.躡跡披求(撥開)掭以尖草(輕輕撥動)冥搜未已(盡力)直龁敵領(咬)D.撫軍亦厚賚成(贈送,賞賜)無毫發(fā)爽(差失)掇置籠中(拾取)徑造廬訪成(建造)5.課文中有兩個幻想的情節(jié),即問卜得蟲和成子魂化促織,這兩個情節(ji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作者在文中把“失蟲”和“失子”安排在一起,這是一種什么手法?試分析作者采用這種手法的目的。7.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組是()①令以責之里正②留待限期,以塞官責③各各竦立以聽④欲居之以為利⑤思試之斗以覘之⑥以金籠進上⑦掭以尖草,不出⑧一雞瞥來,徑進以啄⑨覆之以掌,虛若無物A.①③⑤⑦ B.①④⑥⑧ C.②⑥⑦⑨ D.②⑤⑥⑧8.請解釋加粗詞語。邑①________有成名者,操②________童子業(yè),久不售③________。為人迂④________訥⑤________,遂⑥________為⑦________猾胥⑧________報⑨________充⑩________里正?________役?________,百計營謀不能脫?________。不終歲,薄產(chǎn)?________累盡?________。會?________征?________促織,成不敢斂?________戶口?________,而又無所賠償?________,憂悶欲死。妻曰:“死何?________裨益?________?不如自行搜覓?________,冀?________有萬一之得。”成然?________之?________。早出暮歸,提竹筒銅絲籠,于?________敗堵?________叢草處,探石?________發(fā)穴?________,靡?________計不施,迄?________無濟?________。即捕得三兩頭,又劣弱不中于款?________。宰?________嚴限?________追比?________,旬余,杖?________至百,兩股?________間膿血流離?________,并蟲亦不能行?________捉矣。轉側?________床頭,惟思自盡。9.下列有關文學文化常識,不正確的一項是()A.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山東淄博人。創(chuàng)作出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促織》是其中的文言短篇小說。B.《聊齋志異》是中國文學史上筆記小說的高峰,成名后出現(xiàn)了一系列仿作,其中尤以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和袁枚的《子不語》最出名。C.“童生試”也叫“童試”,明、清兩代以取得生員的入學考試,簡稱童試。應考者稱童生。未被錄取者雖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稱,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與院試三個階段?!洞倏棥贰耙赜谐擅?,操童子業(yè)”中的“操童子業(yè)”是說已經(jīng)通過了童生試。D.“假此科斂丁口”中,“丁”指能擔任賦役的成年男子,女子及未滿十六歲男子稱“口”。10.本文神態(tài)描寫細致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文中雖然對成名的妻子和兒子著墨不多,但精煉的數(shù)筆也很生動形象。如第五段:“兒懼,啼告母。母聞之,面色灰死,大驚曰:‘業(yè)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兒涕而去?!卑殉勺拥摹翱謶帧焙统善薜摹绑@”“怒”渲染得很成功。請你寫一段話描寫自己熟悉的人的神態(tài),不超過200字。

參考答案1.答案:D解析:A、B、C三項均為省略句,D項為被動句。2.答案:B解析:A項,(古義)面對面,(今義)與絕對相反。B項,表示僥幸;C項,(古義)陳述,(今義)纖細而少。D項,(古義)青年男子,(今義)人十歲左右到十五六的階段。3.答案:A解析:①名詞作狀語,②⑤⑥意動用法,③⑧形容詞的使動用法,④⑦名詞作動詞。4.答案:C解析:A項,疏,臣子向君主陳述事情的一種公文,在這句中作動詞用,釋為“分條陳述”。B項,比籠,用以盛放準備打斗的蟋蟀容器;集,止,D項,造,到。5.答案:從情節(jié)發(fā)展角度看,這兩個幻想的情節(jié)打破了現(xiàn)實生活的限制,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從主題表現(xiàn)方面看,成名走投無路,只得將解脫苦難的希望寄托在神明身上,由此可見社會的黑暗;而成子自盡后還要魂化促織以供玩賞,才能使一家人從苦難中解脫出來,這就更加表現(xiàn)出平民百姓所受迫害之深。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藝術手法及作用的能力。文中有兩個幻想的情節(jié)。作用上,學生可以從情節(jié)發(fā)展和人物、主題表現(xiàn)的角度思考。成名失掉蟋蟀后無計可施,只好寄希望于幻想,故情節(jié)上擴展了文章內容,增加了可讀性;而人物、主題上,則可見當時封建官僚制度下橫征暴斂的殘酷,表現(xiàn)了受盡欺凌和迫害的下層群眾的無奈和痛苦。6.答案:對照手法。通過兒子的生命竟然比不上蟋蟀的生命這一鮮明的對照來反映勞動人民在封建制度統(tǒng)治下所遭受的壓迫,以及由此形成的反常的心理狀態(tài)。解析: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內容和藝術手法的能力。把失蟲和失子對照起來寫,是對照手法。手法的目的要聯(lián)系人物、主題等來分析,在當時百姓心中,失蟲比失子更嚴重,這就反映出勞動人民在當時的封建制度統(tǒng)治下的反常心理,諷刺了當時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橫征暴斂的罪惡,表現(xiàn)了老百姓為生計奔波的勞苦,寄托了作者對受盡欺凌和迫害的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7.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虛詞的能力。①介詞,把;②介詞,用;③連詞,表修飾,相當于“而”;④介詞,把;⑤連詞,表目的,來;⑥介詞,用;⑦介詞,用;⑧連詞,表修飾,相當于“而”;⑨介詞,用。8.答案:①縣;②從事;③這里指考取秀才;④迂拙;⑤說話遲鈍;⑥于是;⑦被;⑧狡詐的小吏;⑨上報;⑩擔當;?里長。里,古代基層行政組織;?職位;?擺脫;?微薄的家產(chǎn);?逐漸耗盡;?恰逢,碰巧;?征收;?攤派、征收;?百姓;?沒有抵償?shù)腻X;?什么;?益處;?尋找;?希望;?動詞,認為…對;?代詞,指代成名妻子的話;?介詞,在;?殘破的墻垣;?在石頭(縫)中探尋;?在洞穴中找尋;?無;?最終;?成功;?規(guī)格;?縣令;?嚴定期限;?舊時地方官限期交稅、交差等,過期以杖責、監(jiān)禁等方式繼續(xù)追逼;?用杖打;?大腿;?形容液體濕淋淋地往下滴的樣子;?做,從事;?翻來覆去解析:一要結合具體語境把握文言實詞的語境義,如③?等。二要注意文言實詞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的特點,如④⑤⑨⑩等。三要注意特殊句式,如⑦被動句、?“所”字結構。9.答案:C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