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09講比的應用
金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骸知識梳理
在學生學習了比與分數(shù)的聯(lián)系,已掌握簡單分數(shù)乘、除法應用題數(shù)量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把
比的知識應用于解決相關(guān)的實際問題的一個課例,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題方法,不僅能有效
地解決生活、工作中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問題,也為以后學習“比例”“比例尺”
奠定了基礎(chǔ)。
比是反映數(shù)量關(guān)系的一種常見形式,也是解數(shù)學題的一種重要工具,有了它,我們處理
倍數(shù)關(guān)系、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就方便靈活得多。在這一講,我們講探討稍復雜的比是應用題。
章典例分析]||
矗-:簡單的數(shù)比的應用'
我們已經(jīng)學過比的知識,都知道比和分數(shù)、除法其實是一回事,所有比與分數(shù)能互相轉(zhuǎn)化。
運用這種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可以化難為易,化繁為簡。
例1、甲數(shù)是乙數(shù)的2/3,乙數(shù)是丙數(shù)的4/5,甲、乙、丙三數(shù)的比是():():()。
例2、光明小學將五年級的140名學生,分成三個小組進行植樹活動,已知第一小組和第二小
組人數(shù)的比是2:3,第二小組和第三小組人數(shù)的比是4:5。這三個小組各有多少人?
例3、甲、乙兩校原有圖書本數(shù)的比是7:5,如果甲校給乙校650本,甲、乙兩校圖書本數(shù)的
比就是3:4o原來甲校有圖書多少本?
例4、從前有個農(nóng)民,臨死前留下遺言,要把17頭牛分給三個兒子,其中大兒子分得1/2,二
兒子分得1/3,小兒子分得1/9,但不能把牛賣掉或殺掉。三個兒子按照老人的要求怎么也不好
分。后來一位鄰居順利地把17頭牛分完了,你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嗎?
例5、兩個相同的瓶子裝滿酒精溶液。一個瓶中酒精與水的體積之比是3:1,另一個瓶中酒精
與水的體積之比是4:1。若把兩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液中酒精與水的體積之比是多少?
考點二:用比解應用題
比是反映數(shù)量關(guān)系的一種常見形式,也是解數(shù)學題的一種重要工具,有了它,我們處理倍
數(shù)關(guān)系、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就方便靈活得多。
例1、甲、乙兩個學生放學回家,甲要比乙多走1/5的路,而乙走的時間比甲少1/11,求甲、
乙兩人速度的比。
例2、制造一個零件,甲需6分鐘,乙需5分鐘,丙需4.5分鐘?,F(xiàn)在有1590個零件的制造任
務分配給他們?nèi)齻€人,要求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完成,每人應該分配到多少個零件?
例3、兩個服裝廠一個月內(nèi)生產(chǎn)服裝的數(shù)量是6:5,兩廠西服價格的比是11:10。已知兩1
這個月內(nèi)總產(chǎn)值為6960萬元。兩廠的產(chǎn)值各是多少萬元?
例4、A、B兩種商品的價格比是7:3o如果它們的價格分別上漲70元,它們的價格比就是7:
4,這兩種商品原來的價格各是多少元?
例5、如圖是甲、乙、丙三地的線路圖,已知甲地到丙地的路程與乙地到丙地的路程比是1:2o
王剛以每小時4千米的速度從甲地步行到丙地,李華同時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從乙地騎自
行車去丙地,他比王剛早1小時到達丙地。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旗實戰(zhàn)演練
>課堂狙擊
1、甲數(shù)是乙數(shù)的4/5,乙數(shù)是丙數(shù)的5/8,甲、乙、丙三數(shù)的比是():():()0
2、某農(nóng)場把61600公畝耕地劃歸為糧田與棉田,它們之間的比是7:2,棉田與其他作物面積
的比6:1。每種作物各是多少公畝?
3、小明和小芳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路程比小芳多;,小芳用的時間比小明多!o求小明和
JO
小芳速度的比。
4、加工一個零件,甲需3分鐘,乙需3.5分鐘,丙需4分鐘。現(xiàn)在有1825個零件需要甲、乙、
丙三人加工。如果規(guī)定用同樣的時間完成任務,那么各應加工多少個?
5、兩塊一樣重的合金,一塊合金中銅與鋅的比是2:5,另一塊合金中銅與鋅的比是1:3o現(xiàn)
將兩塊合金合成一塊,求出鋅合金中銅與鋅的比。
5、蘋果和梨的單價的比是6:5,王大媽買的蘋果和梨的重量的比是2:3,共花去18元。王
大媽買蘋果和梨各花了多少元?
6、一輛汽車在甲、乙兩站間行駛,往返一次共用去4小時(停車時間不算在內(nèi))。汽車去時每
小時行45千米,返回時每小時行30千米。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7、下圖是甲、乙、丙三地的路線圖。已知甲地到丙地的路程與乙地到丙地的路程的比是2:3o
一輛貨車以每小時40千米的速度從甲地開往丙地,一輛客車同時以每小時50千米的速度從乙
地開往丙地,客車比火車遲1小時到達丙地。求甲、乙兩地的路程?
---------1--------------1
甲丙乙
>課后反擊
1、黃山小學六年級的同學分三組參加植樹。第一組與第二組的人數(shù)的比是5:4,第二組與第
三組人數(shù)的比是3:2o已知第一組的人數(shù)比二、三組人數(shù)的總和少15人。六年級參加植樹的
共有多少人?
2、五年級三個班舉行數(shù)學競賽。一班參加比賽的占全年級參賽總?cè)藬?shù)的1/3,二班與三班參加
比賽人數(shù)的比是11:13,二班比三班少8人。一班有多少人參加了數(shù)學競賽?
3、甲走的路程比乙多g,乙用的時間比甲多!o求甲、乙的速度比。
4、大、小兩種蘋果,其單價比是5:4,重量比是2:3o把兩種蘋果混合,成為100千克的
混合蘋果,單價為每千克4.40元。大、小兩種蘋果原來每千克各是多少元?
5、甲書架上的書是乙書架上的4方,兩書架上各增加154本后,甲書架上的書是乙書架上的5看,
甲、乙兩書架上原來各有多少本書?
6、兄弟兩人,每年收入的比是4:3,每年支出的比是18:13。從年初到年底,他們都結(jié)余
720元。他們每年的收入各是多少元?
7、甲做3000個零件比乙做2400個零件多用1小時,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6:5。甲、乙每
小時各做多少個?
4直擊賽場
A''A?:
1、甲、乙、丙三人承包一項工程,發(fā)給他們工資共1800元,三人完成這項工程的具體情況是:
甲、乙兩人合作6天完成了工程的工,因為甲有事,由乙、丙合作2天完成余下工程的工,以
34
后三人合作5天完成了這項工程,按完成量的多少來付勞動報酬,甲、乙、丙各得多少元?
2、一個圓柱體的容器中,放有一個長方形鐵塊?,F(xiàn)在打開一個水龍頭往容器中注水,3分鐘
時,水恰好沒過長方體的頂面,又過了18分鐘,水灌滿容器。已知容器的高度是50厘米。長
方體的高度是20厘米,那么長方體底面積:容器底面面積等于多少?
C名師點撥,
在學生學習了比與分數(shù)的聯(lián)系,已掌握簡單分數(shù)乘、除法應用題數(shù)量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把
比的知識應用于解決相關(guān)的實際問題的一個課例,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題方法,不僅能有效
地解決生活、工作中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問題,也為以后學習“比例”“比例尺”
奠定了基礎(chǔ)。
比是反映數(shù)量關(guān)系的一種常見形式,也是解數(shù)學題的一種重要工具,有了它,我們處理
倍數(shù)關(guān)系、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就方便靈活得多。在這一講,我們講探討稍復雜的比是應用題。
我們已經(jīng)學過比的知識,都知道比和分數(shù)、除法其實是一回事,所有比與分數(shù)能互相轉(zhuǎn)
化。運用這種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可以化難為易,化繁為簡。
比是反映數(shù)量關(guān)系的一種常見形式,也是解數(shù)學題的一種重要工具,有了它,我們處理
倍數(shù)關(guān)系、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就方便靈活得多。
學霸經(jīng)驗
>本節(jié)課我學到了
>我需要努力的地方是
第09講比的應用
、蓼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梳理
在學生學習了比與分數(shù)的聯(lián)系,已掌握簡單分數(shù)乘、除法應用題數(shù)量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把
比的知識應用于解決相關(guān)的實際問題的一個課例,掌握了按比分配的解題方法,不僅能有效
地解決生活、工作中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問題,也為以后學習“比例”“比例尺”
奠定了基礎(chǔ)。
比是反映數(shù)量關(guān)系的一種常見形式,也是解數(shù)學題的一種重要工具,有了它,我們處理
倍數(shù)關(guān)系、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就方便靈活得多。在這一講,我們講探討稍復雜的比是應用題。
■其典例分析
考點一:簡單的數(shù)比的應用
我們已經(jīng)學過比的知識,都知道比和分數(shù)、除法其實是一回事,所有比與分數(shù)能互相轉(zhuǎn)化。
運用這種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可以化難為易,化繁為簡。
例1、甲數(shù)是乙數(shù)的2/3,乙數(shù)是丙數(shù)的4/5,甲、乙、丙三數(shù)的比是():():()。
【解析】甲、乙兩數(shù)的比:2:3
乙、丙兩數(shù)的比:4:5
甲、乙、丙三數(shù)的比8:12:15
答:甲、乙、丙三數(shù)的比是8:12:150
例2、光明小學將五年級的140名學生,分成三個小組進行植樹活動,已知第一小組和第二小
組人數(shù)的比是2:3,第二小組和第三小組人數(shù)的比是4:5。這三個小組各有多少人?
【解析】先求出三個小組人數(shù)的連比,再按求出的連比進行分配。
①一、二兩組人數(shù)的比2:3
二、三兩組人數(shù)的比4:5
一、二、三組人數(shù)的比8:12:15
②總份數(shù):8+12+15=35
③第一組:140x8/35=32(人)
④第二組:140x12/35=48(人)
⑤第三組:140x15/35=60(人)
答:第一小組有32人,第二小組有48人,第三小組有60人。
例3、甲、乙兩校原有圖書本數(shù)的比是7:5,如果甲校給乙校650本,甲、乙兩校圖書本數(shù)的
比就是3:4o原來甲校有圖書多少本?
【解析】由甲、乙兩校原有圖書本數(shù)的比是7:5可知,原來甲校圖書的本數(shù)是兩校圖書總數(shù)
的一L,由于甲校給了乙校650本,這時甲校的圖書占兩校圖書總數(shù)的甲校給乙校的
7+53+4
650本圖書,相當于兩校圖書總數(shù)的_2---2-=2。即:
7+53+484
7
650+(----)x----=2450(本)
7+53+47+5
答:原來甲校有圖書2450本。
例4、從前有個農(nóng)民,臨死前留下遺言,要把17頭牛分給三個兒子,其中大兒子分得1/2,二
兒子分得1/3,小兒子分得1/9,但不能把牛賣掉或殺掉。三個兒子按照老人的要求怎么也不好
分。后來一位鄰居順利地把17頭牛分完了,你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嗎?
【解析】因為1/2+1/3+1/9=17/18,17/18<1,就是說三兄弟并未將全部牛分完,所以我們求
出三個兒子分牛頭數(shù)的連比,最后再按比例分配。
①三個兒子分牛頭數(shù)的連比:1/2:1/3:1/9=9:6:2
②總份數(shù):9+6+2=17
③三個兒子各分得牛的頭數(shù):17x9/17=9(頭)17x6/17=6(頭)17x2/17=2(頭)
答:大兒子分得9頭,二兒子分得6頭,小兒子分得2頭。
例5、兩個相同的瓶子裝滿酒精溶液。一個瓶中酒精與水的體積之比是3:1,另一個瓶中酒精
與水的體積之比是4:1。若把兩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液中酒精與水的體積之比是多少?
【解析】抓住兩個瓶子相同的關(guān)系,分別求出每個瓶中的酒精占瓶子容積的幾分之幾再解答。
①一個瓶中酒精占瓶子容積的比:3/(1+3)=3/4
②另一個瓶中酒精占瓶子容積的比:4/(1+4)=4/5
③兩瓶子里的酒精占一個瓶子容積的比:3/4+4/5=31/20
④水占一個瓶子容積的比:2-31/20=9/20
⑤混合液中酒精與水的比31/20:9/20=31:9
答:混合液中酒精與水的比是31:90
考點二:用比解應用題
比是反映數(shù)量關(guān)系的一種常見形式,也是解數(shù)學題的一種重要工具,有了它,我們處理倍
數(shù)關(guān)系、解答分數(shù)應用題就方便靈活得多。
例1、甲、乙兩個學生放學回家,甲要比乙多走1/5的路,而乙走的時間比甲少1/11,求甲、
乙兩人速度的比。
【解析】因為速度=路程+時間,所以,甲、乙速度的比=[猾:5鬻
甲時間乙時間
(1)甲、乙路程的比:(1+1/5):1=6:5
(2)甲、乙時間的比:1:(1-1/11)=11:10
(3)甲、乙速度的比:6/11:5/10=12:11
答:甲、乙速度的比是12:11。
例2、制造一個零件,甲需6分鐘,乙需5分鐘,丙需4.5分鐘。現(xiàn)在有1590個零件的制造任
務分配給他們?nèi)齻€人,要求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完成,每人應該分配到多少個零件?
【解析】先求出工作效率的比,然后根據(jù)同一時間內(nèi),工作總量的比等于工作效率的比進行解
答。
甲、乙、丙工作效率的比:1/6:1/5:1/1.5=15:18:20
總份數(shù):15+18+20=53
甲:1590x15/53=450(個)
乙:1590x18/53=540(個)
丙:1590x20/53=600(個)
答:甲、乙、丙分配到的零件分別是450個、540個、600個。
例3、兩個服裝廠一個月內(nèi)生產(chǎn)服裝的數(shù)量是6:5,兩廠西服價格的比是11:10。已知兩廠
這個月內(nèi)總產(chǎn)值為6960萬元。兩廠的產(chǎn)值各是多少萬元?
【解析】因為產(chǎn)值=價格x產(chǎn)量,所以
甲產(chǎn)值:乙產(chǎn)值=(甲價格x甲產(chǎn)量):(乙價格x乙產(chǎn)量)
兩廠的產(chǎn)值比為:(11x6):(10x5)=66:50
甲廠產(chǎn)值為:6960x66/(66+50)=3960(元)
乙廠產(chǎn)值為:6960x50/(66+50)=3000(元)
答:兩廠的產(chǎn)值分別是3960萬元和3000萬元。
例4、A、B兩種商品的價格比是7:3。如果它們的價格分別上漲70元,它們的價格比就是7:
4,這兩種商品原來的價格各是多少元?
【解析】解法一:因為A、B兩種商品漲價的數(shù)值相同,所以漲價后兩種商品價格差不變。由
于價格差不變,所以價格差對應的份數(shù)也應該相同。
原價格比=7:3=21:9現(xiàn)價格比=7:4=28:16
【這樣前后項的差都是12,價格漲了(28—21)=7份,是70元】
70+(28—21)=10元A:10x21=210(元)B:10x9=90(元)
解法二:由于兩種商品的價格不變,選兩種商品的價格差做單位“1”進行解答。
(1)原來A商品的幾個是價格差的幾倍7+(7—3)=7/4
(2)后來A商品的價格是價格差的幾倍7-(7-4)=7/3
(3)A、B兩種商品的價格差是70+(7/3—7/4)=120(元)
(4)原來A商品的價格是120+(7—3)x7=210(元)
(5)原來B商品的價格是120+(7—3)x3=90(元)
答:A、B兩種商品原來的價格分別是210元和90元。
例5、如圖是甲、乙、丙三地的線路圖,已知甲地到丙地的路程與乙地到丙地的路程比是1:2o
王剛以每小時4千米的速度從甲地步行到丙地,李華同時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從乙地騎自
行車去丙地,他比王剛早1小時到達丙地,L----------1--------------------1
甲丙乙
【解析】解法一:根據(jù)路程的比和速度的比求出時間的比,從而求出王剛和李華所用的時間,
再求出各自所走的路程。
王剛和李華所用時間的比1/4:2/10=5:4
王剛所用的時間1+(5—4)x5=5(小時)
甲地到丙地的路程4x5=20(千米)
甲、乙兩地的路程20x(1+2)=60(千米)
解法二:如果李華每小時行4x2=8千米,他將與王剛同時到達丙地?,F(xiàn)在他每小時
多行10—8=2千米。在王剛從甲地到丙地的這段時間內(nèi),李華比應行的路程多行了10x1=10
千米。據(jù)此,可求出王剛從甲地到丙地的時間。
王剛從甲地到丙地的時間10xl+(10-4x2)=5(小時)
甲、乙兩地的路程4x5x(l+2)=60(千米)
解法三:如果王剛每小時行10+3=5千米,就能和李華同時到達。由此可見,王剛走
完甲地到丙地的路程,用每小時4千米的速度和每小時5千米的速度相比,所用的時間相差1
小時。再根據(jù)1千米的路程,兩種速度所用的時間相差1/4-1/5=1/20小時。最后求出甲地
到丙地的路程。
甲地到丙地的路程1+(1/4—1/(10-2)=20(千米)
甲、乙兩地的路程20x(l+2)=60(千米)
答:甲、乙兩地相距60千米。
氣、實戰(zhàn)演練
A2課堂狙擊
1、甲數(shù)是乙數(shù)的4/5,乙數(shù)是丙數(shù)的5/8,甲、乙、丙三數(shù)的比是():():()。
【解析】因為甲數(shù):乙數(shù)=4:5,乙數(shù):丙數(shù)=5:8;
所以甲:乙:丙=4:5:8;
故答案為:4:5:8
2、某農(nóng)場把61600公畝耕地劃歸為糧田與棉田,它們之間的比是7:2,棉田與其他作物面積
的比6:1。每種作物各是多少公畝?
【解析】因為棉田=7:2=21:6,棉田:其他作物=6:1,所以糧田:棉田:其他作物=21:6:
1;
所以糧田的面積為:
61600^(21+6+1)x21
=61600+28x21
=2200x21
=46200(公畝)
棉田:61600^(21+6+1)x6
=2200x6
=13200(公畝)
其它作物:61600+(21+6+1)x1=2200(公畝)。
答:糧田的面積是46200公畝,棉田的面積是13200公畝,其他作物的面積是2200公
畝。
3、小明和小芳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路程比小芳多I,小芳用的時間比小明多!o求小明和
JO
小芳速度的比?!窘馕觥啃∶髋c小芳路程的比是(1+巳):1=6:5
小明與小芳時間的比是1:(1+:)=8:9
O
小明與小芳速度的比是:||=27:20
oy
4、加工一個零件,甲需3分鐘,乙需3.5分鐘,丙需4分鐘?,F(xiàn)在有1825個零件需要甲、乙、
丙三人加工。如果規(guī)定用同樣的時間完成任務,那么各應加工多少個?
【解析】甲、乙、丙效率的比是;:太:[=28:25:21
總份數(shù):28+25+21=73
甲應加工的個數(shù):1825x1|=700個
25
乙應加工的個數(shù):1825x元=600個
21
丙應加工的個數(shù):1825x元=525個
5、兩塊一樣重的合金,一塊合金中銅與鋅的比是2:5,另一塊合金中銅與鋅的比是1:3。現(xiàn)
將兩塊合金合成一塊,求出鋅合金中銅與鋅的比。
【解析】銅與鋅的比是2:5的合金中,含銅=2/(2+5)=2/7;
即銅的質(zhì)量是合金的2/7o
銅與鋅的比是4:1的合金中,含銅=4/(4+1)=4/5;
即銅的質(zhì)量是合金的4/5o
新合金中含銅=(2/7+4/5)/(1+1)=19/35.(其中1+1為兩塊合金的質(zhì)量和)
即銅的質(zhì)量是合金的19/350
那么新合金中含鋅=1-19/35=16/35,
新合金中,銅:鋅=19/35:16/35=19:16。
5、蘋果和梨的單價的比是6:5,王大媽買的蘋果和梨的重量的比是2:3,共花去18元。王
大媽買蘋果和梨各花了多少元?
【解析】蘋果與梨的總價比為:
(6x2):(5x3)=4:5
4
蘋果:18x在5=8兀
梨:18乂裊=10元
6、一輛汽車在甲、乙兩站間行駛,往返一次共用去4小時(停車時間不算在內(nèi))。汽車去時每
小時行45千米,返回時每小時行30千米。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解法一:4+(京+點)=72千米
3()
解法二:45x(4x京麗)=72千米
7、下圖是甲、乙、丙三地的路線圖。已知甲地到丙地的路程與乙地到丙地的路程的比是2:3。
一輛貨車以每小時40千米的速度從甲地開往丙地,一輛客車同時以每小時50千米的速度從乙
地開往丙地,客車比火車遲1小時到達丙地。求甲、乙兩地的路程?
I----------------------1-------------------------------1
甲丙乙
【解析】(1)乙地到丙地的路程
H(50—40+2x3)=300千米
(2)甲、乙兩地之間的路程
2
300x(1+-)=500千米
>課后反擊
1、黃山小學六年級的同學分三組參加植樹。第一組與第二組的人數(shù)的比是5:4,第二組與第
三組人數(shù)的比是3:2o已知第一組的人數(shù)比二、三組人數(shù)的總和少15人。六年級參加植樹的
共有多少人?
【解析】第一小組與第二小組人數(shù)之比為:5:4=15:12,
第二小組與第三小組人數(shù)比為:3:2=12:8,
第一、第二、第三小組人數(shù)比是:15:12:8,
總?cè)藬?shù):154-(12+8-15)x(15+12+8),
=15+5x35
=3x35
=105(A)
答:六年級參加植樹的共有105人。
2、五年級三個班舉行數(shù)學競賽。一班參加比賽的占全年級參賽總?cè)藬?shù)的1/3,二班與三班參加
比賽人數(shù)的比是11:13,二班比三班少8人。一班有多少人參加了數(shù)學競賽?
【解析】二班人數(shù):8x[U/(13-U)]=44人;
三班人數(shù):8x[13/(13-ll)]=52A;
一班人數(shù):(44+52)+(l-l/3)x1/3=48人。
3、甲走的路程比乙多g,乙用的時間比甲多]o求甲、乙的速度比。
【解析】甲、乙路程的比是(1+;):1=4:3
甲、乙時間的比是1:(1+1):1=4:5
43
甲、乙速度的比是I:;=5:3
4、大、小兩種蘋果,其單價比是5:4,重量比是2:3o把兩種蘋果混合,成為100千克的
混合蘋果,單價為每千克4.40元。大、小兩種蘋果原來每千克各是多少元?
【解析】兩樣蘋果的總價:4.4x100=4407E
兩種蘋果總價的比:(5x2):(4x3)=5:6
大蘋果的總價:440x+=200元
大蘋果的重量:100x備=40千克
大蘋果的單價:200?40=5元
小蘋果的單價:5+5x4=4元
5、甲書架上的書是乙書架上的4方,兩書架上各增加154本后,甲書架上的書是乙書架上的5看,
甲、乙兩書架上原來各有多少本書?
【解析】解法一:甲、乙原來的比是4:7
甲、乙后來的比是5:6=15:18
甲書架上原有的書:154+(15—4)x4=56本
乙書架上原有的書:154+(18-7)x7=98本
解法二:由于甲、乙兩個書架上本數(shù)的差沒有變,因此,以甲、乙兩個書架上本書的差
為單位“1”來考慮。
甲、乙兩個書架上相差的本數(shù)
54
15格(三-戶)=42本
原來甲、乙兩個書架上的本數(shù)
甲:42+(7-4)x4=56本
乙:42+(7—4)x7=98本
6、兄弟兩人,每年收入的比是4:3,每年支出的比是18:13。從年初到年底,他們都結(jié)余
720元。他們每年的收入各是多少元?
【解析】解法一:兄、弟二人收入的是4:3=20:15
兄、弟二人支出的比是18:13
兄一年的收入是720+(20—18)x20=7200元
弟一年的收入是720+(15-13)x15=5400元
解法二:兄弟二人的收入相差
418-
720-(——正節(jié))=1800兀
兄、弟每年的收入各是:
兄:1800+(4-3)x4=7200元
弟:1800+(4—3)x3=5400元
7、甲做3000個零件比乙做2400個零件多用1小時,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6:5。甲、乙每
小時各做多少個?
【解析】乙:(3000x|-2400)+1=100個
甲:100x,=120個
直擊賽場
登*
1、甲、乙、丙三人承包一項工程,發(fā)給他們工資共1800元,三人完成這項工程的具體情況是:
甲、乙兩人合作6天完成了工程的工,因為甲有事,由乙、丙合作2天完成余下工程的1,以
34
后三人合作5天完成了這項工程,按完成量的多少來付勞動報酬,甲、乙、丙各得多少元?
【解析】根據(jù)題意可知,甲、乙兩人的工作效率之和為工+6=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玻璃頂安全合同范本
- 商鋪店面購買合同范本
- 租賃房屋用途合同范本
- 工程咨詢采購合同范本
- 串通投標多人合同范本
- 雇傭醫(yī)護合同范本
- 光伏安裝工程勞務合同
- 滑膜肉瘤術(shù)后放化療護理查房
- 顧客滿意度考核合同
- 公司出資投資合同范本
- 智慧水務數(shù)字化供水平臺建設(shè)方案
- 2025-2030焦炭行業(yè)市場深度調(diào)研及發(fā)展規(guī)劃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培訓課程編號設(shè)置規(guī)則
- 舊房整修工程施工組織設(shè)計
- 藥品不良反應的臨床應對措施考試試題及答案
- 慢性肝炎護理查房
- 高危妊娠5色分級管理
- 員工自愿自己繳納社保協(xié)議書范本
- 《胸痛中心質(zhì)控指標及考核標準》(第三版修訂版)
- 臨時場地租賃協(xié)議書范本
- 五社聯(lián)動推進基層治理現(xiàn)代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