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經驗︱新九針專家祁越臨床經驗簡介_第1頁
名家經驗︱新九針專家祁越臨床經驗簡介_第2頁
名家經驗︱新九針專家祁越臨床經驗簡介_第3頁
名家經驗︱新九針專家祁越臨床經驗簡介_第4頁
名家經驗︱新九針專家祁越臨床經驗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名家經驗︱新九針專家祁越臨床經驗簡介1.揚家學治疼痛,霸道截病祁老家學淵博,在治療疼痛性疾病方面,早有許多療效卓著的經驗積累。例如治療頑固不愈的頭痛、偏頭痛,祁老喜用家傳針法“太陽雙透法”:在太陽穴處一穴兩針,分別向后方、向下方針刺,此針法針感強烈,效果顯著。再如臨床有“天下第一痛”之稱的三叉神經痛,祁老常以火針深刺下關穴,并留針,再配合痛點火針點刺,則大多即刻痛止,且復發(fā)率低,療效堪夸。祁老治病常有霸道截刺的王者風范。如應用“三通法”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先由陽陵泉穴透刺陰陵泉、膝陽關透刺曲泉,此謂“左右通”;再用長針于髕韌帶中間之膝中穴刺入,朝關節(jié)腔方向,以膝關節(jié)憋脹感為最佳,此謂“前后通”;最后以長針針刺“代秩邊”穴(取穴:側臥,下腿伸直,上腿屈曲,上腿屈髖屈膝、膝關節(jié)屈曲130°,軀干部稍向前胸傾斜。以髂前上棘和股骨大轉子兩點間距離為邊長,向后方臀部做一等邊三角形,兩邊相交處的頂點即為本穴),針下得氣后行滯針手法,務求氣感傳到腳底,以三次為度,患者自述針下有如一股電流直擊患處,頓時邪去病輕,屈伸自如。

2.愈雜病以九針,效法多集新九針包括镵針、磁圓梅針、鍉針、鋒勾針(含三棱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火針,這些治療工具形殊功異,各有短長,獨取一針得心應手,配伍合用相得益彰。在臨床錯綜復雜的疾病面前,單一毫針往往力不從心,祁老主張針灸治病以效為宗,以迅為美,否則難以體現針灸療效“若風吹云”的魅力,因此臨床必須得九針之用,靈活發(fā)揮。茲舉幾種針具及其獨特功用以饗讀者:2.1鋒鉤針鋒鉤針乃據古代鋒針與民間流傳的醫(yī)用鉤針綜合制成,此針針頭勾回,勾尖鋒利,三面有刃,操作時既有刺脈絡、放瘀血的鋒針作用,又可以上下提動針身,割斷皮下一些脂肪及肌纖維,疏通局部之壅滯,具有割治之功用。祁老首選此針治療一般的外感、內傷頭痛,勾刺大椎、天柱、曲鬢等穴,止痛效果立竿見影。如治閻女,36歲,主訴頭痛時緩時劇二十余年,加劇八日余。多年來頭痛常因勞累、生氣及睡眠不好加重,痛劇時伴惡心嘔吐。近八日無任何誘因頭痛持續(xù)加劇,并嘔吐兩次,伴有頭暈,自覺昏昏沉沉。頭痛以前額、眉棱骨及雙顳部尤為劇烈,疼痛時脹痛,并有跳動、抽動感,舌紅,苔黃,脈弦,乃中醫(yī)少陽及陽明經頭痛,屬氣郁陽亢之證。治以鋒勾針勾刺大椎、天柱、雙太陽、雙曲鬢;毫針取太陽透率谷雙、雙養(yǎng)老。首診后疼痛大減,連續(xù)四日未痛。后再次發(fā)作,仍以原法針治,針后痛止。后又反復,程度較輕,原法鞏固五次后,再未頭痛。2.2火針火針,功善溫通,通可祛雍,雍郁既去,火熱可消。治張某,右頸淋巴結核,右鎖骨上淋巴結核膿腫期(膿成未潰)。以鋒勾針勾刺肺俞、四花,細火針刺天井、百勞、臂臑、少海、肘尖(三頭火針點刺),局部用粗火針在膿腫中央點刺2-3針,針尖刺到膿腫中心,并以細火針在膿腫周圍圍刺,針尖刺向膿腫中心,每周一次,火針刺畢以火罐吸出膿汁,并包扎保護。守法一月,腫消、膿盡、瘡斂。2.3镵針镵針是一種末端如箭頭狀鋒利針頭的獨特針具,主要用于劃割皮膚或粘膜,使局部微出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祁老通過二十余年對1500余例患者進行觀察,發(fā)現在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患的患者口中多出現一種口腔黏膜斑,斑變可有白色和青紫色兩種,其中男性多于女性,青紫斑變常表明病程長,病情重,多見于消化系統(tǒng)潰瘍;白色斑變則表明病情輕、病程短。祁老應用镵針劃割此斑,以镵針鋒利之刃,對準口腔內與齒縫線相對的頰粘膜,在其條索狀白斑或紫斑上進行垂直劃割,每針劃割長度以1cm為宜。據其斑之長度酌情決定所劃割之針數,每針相距約1cm。每5天針治一次。經此治療不僅對頰粘膜斑變有較好的效果,而且治療之后,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患亦相應好轉或可治愈。

3.明手法精刺法,用穴考究針灸治病是一項技術,也是一門手藝,尤其各種工具的操作更是熟能生巧。祁老刺精明穴,一氣呵成,深達寸許;鏑針烙刺咽后壁,快如閃電,準確無誤;彈抖梅花針,節(jié)奏分明,力度適中,真如舞者之靈動,藝者之活潑。祁老曾以高超的針灸技藝于1993年首次舉辦的山西省針灸推拿大比武榮獲一等獎。在用穴上,經過多年的讀書、實踐、累積,祁老總結出許多經驗用穴,如“中縫穴”治療頑固性呃逆、“耳內針”治療耳聾、“小天心”治療足跟痛等,都有獨到的療效。附取穴方法及針灸法:3.1中縫穴取穴方法:仰掌,于手中指掌面之第一、二指骨關節(jié)間橫紋中央處取之。即四縫穴中位于中指的一穴。主治:呃逆,咳喘氣逆,小兒疳積。針灸法:斜刺向掌2~3分深。3.2耳內針取穴方法:正坐,于耳孔中進針達耳鼓膜,取時以左手拇、食指向后下提拉耳廓后上緣,右手持34#細針,順耳道下緣進針,刺至鼓膜,患者有明顯的震動感即可。3.3小天心取穴方法:仰掌,于腕橫紋中央陷中之大陵穴前5分處取之。主治:足跟痛。針灸法:直刺5~8分,灸7~10壯。4.愈疑難起沉疴痼,別出機杼對于疑難雜病,治療時不但需要學問和經驗,更需要技巧和膽識。4.1婦科外陰白斑是婦女外陰皮膚變白并伴有退行性變的疾病,臨床以外陰瘙癢為特征。劇烈的瘙癢,常常使工作和睡眠受到嚴重影響,陰道的干澀導致患者性生活困難。而且外陰的硬化萎縮,常使后聯(lián)合處皮膚變薄變脆,在騎車、排便時很容易裂開。多數患者苦于難以啟齒,得不到及時治療,強忍達十幾年以上,嚴重地損害著婦女的身心健康。祁老以火針局部烙刺治療本病,一般首次施治即可止癢,多次針刺后局部皮膚彈性逐漸恢復,白色變亦逐漸轉常,且治愈后復發(fā)率低,無任何副作用。治療方法如下:患者取仰臥位,暴露外陰部,剪掉陰毛;用1:1000新潔爾滅溶液清洗外陰及病變區(qū);用0.5%鹽酸利多卡因溶液在白色病變區(qū)施浸潤麻醉;用細火針在大陰唇兩側,從上至下深刺,深度2~3cm,針孔間隔宜2~3cm。根據病損范圍,決定所刺針數;用細火針在白色病變區(qū)散刺,深度為0.5~1cm,針孔間距約1cm為宜;用多頭火針密刺全部白色病變區(qū),深度約0.2~0.3cm;針后囑病人每次排便后用1:1000新潔爾滅棉球消毒,并避免浸水以保護創(chuàng)面,必要時口服抗菌類藥物以防感染;每隔~10天重復治療一次,直至病損區(qū)恢復正常;臨床治愈后,再鞏固治療3~5次即可,但不必再采用多頭火針密刺,其余刺法同前。病例:張某某,女,39歲,大同齒輪廠職工,1989年4月27日初診。外陰瘙癢,白色變十三年。十三年前因外陰瘙癢,在北京某某醫(yī)院婦科檢查時診斷:外陰白斑。查:大陰唇皮膚增厚,呈暗紅色,有多數隆起的白色斑與暗紅色皮損相間,成苔蘚樣改變,病變對稱,陰唇溝內有小的白色丘疹,邊界不整,表面平坦。歷經外用補骨脂膏、痛敏膏、白斑靈稍可止癢,停藥后復發(fā)如故。來診時大陰唇已萎縮變平,陰唇溝內可見白斑融合成行,皮膚發(fā)皺、粗糙、質硬而脆、彈性差、分泌物少,自覺會陰部瘙癢難忍,夜間加重,陰道干澀,診為外陰白斑。治療:毫針刺代秩邊(針感傳至前陰),火針刺八髎。外陰局部消毒后,作浸潤麻醉,細火針散刺白斑病損區(qū),深度1cm左右,針間距約2cm,并用多頭火針散刺,深度1~2mm,針距0.7cm。囑病人局部避免浸水,口服磺胺藥以防感染。七天后復診,外陰瘙癢消失,局部有輕度腫脹,行毫針刺代秩邊、三陰交,每隔十天重復前法治療一次,三次后局部皮膚恢復彈性,陰道分泌增加,陰道干澀消失,皮色轉為粉紅,獲臨床治愈。4.2靜脈曲張下肢靜脈曲張是一常見病,主要表現為下肢的淺靜脈(大、小隱靜脈)擴張、伸長、彎曲,嚴重的患者常并發(fā)靜脈炎和小腿的慢性潰瘍。中醫(yī)稱之為“筋瘤”或“炸筋腿”。祁老采用磁圓梅針治療本病。治療方法:患者取雙手椅托直立位,重心放在患肢上,使曲張靜脈充盈。醫(yī)者左手拇指固定按壓在曲張靜脈團的最上方(即近心端),右手持磁圓針垂直叩擊靜脈團,先自曲張的遠端開始,由上而下,漸至曲張之近端,叩至局部隆起,藍色蚯蚓團消失,局部體溫升高(或手觸發(fā)熱)為度。一般輕中度者可一次治愈,半月以后,如有部分曲張靜脈團殘留未愈??梢郧胺ㄔ傩兄委煛2±和跄衬?,女,32歲,靈石縣煤礦通風工人,1988年6月2日初診。主訴:左小腿內側靜脈曲張四年。患者曾干過泥水工,后又從事通風工作,經常接觸冰、水等冷濕之物,于是在孕期出現下肢靜脈曲張,當時僅限于小腿上端內側膝關節(jié)以下輕微的“曲張團”,近來逐漸加重并發(fā)展至內踝上方,左下肢腫脹且憋,曾服活血化瘀中藥憋痛緩解一段時間,此后又復如故。近年行走時憋痛牽及腹股溝部不適。查:患處可見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蚯蚓團樣凸起,色青紫,小腿明顯增粗。舌尖紅,苔薄白滑潤,脈沉澀。淺靜脈瓣膜功能試驗(+),交通支瓣膜功能試驗(-)。診斷:左下肢靜脈曲張。治療:磁圓針按上法局部重叩,叩至靜脈團局部凸起融合為塊、不能分辨靜脈界限為止。6月17日復診,施術部位瘀散腫消,原發(fā)部位尚有殘留曲張團,患肢憋痛明顯減輕,復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