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歷史教案(2023)八班級歷史教案(2023)七篇
考古學是一門特殊有用的學科,它處理的是埋藏的地點和物品,一旦出土,就有助于討論歷史。下面是我為大家?guī)淼陌税嗉墯v史教案(2023),盼望大家能夠喜愛!
八班級歷史教案(2023)精選篇1
一、教學目標學問與力量:
1.通過本課學習,使同學把握九一八事變的經過、結果;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西安事變的背景、經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及意義。2.通過對九一八事變或西安事變經過的敘述,培育同學敘述歷史大事的力量;通過探討蔣介石不反抗的緣由,培育同學閱讀歷史材料的力量;通過爭論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主見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培育同學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力量。過程與方法:
1.使同學學會利用教材、視頻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探究。
2.充分利用各種課程資源,如通過多媒體平臺展現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的經過,播放抗日救亡歌曲等,增加感性熟悉。
3.通過分組爭論,共同探究活動,使同學在歷史探究活動的親身參加中逐步加深對歷史與現實關系的理解。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介紹九一八事變,使同學熟悉到九一八事變使中華民族陷入嚴峻危機,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成為中華民族的歷史責任,從而激發(fā)起同學對日本帝國主義野蠻侵略中國的仇恨和對蔣介石“肯定不反抗”政策的義憤,樹立和培育同學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責任感;
2.通過對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動身,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向同學進行喜愛共產黨的教育,同時培育同學主動探究歷史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九一八事變和西安事變。
難點:分析西安事變的性質及其和平解決。
三、教學方法1.情景引導法。2.爭論法。3.材料提煉法。4.講解法。
四、教學過程復習提問:
打響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第一槍的大事;星火燎原的火星;紅軍不怕遠征難的“難”指哪些難。導入新課:歌曲《松花江上》激發(fā)同學愛好了,設置問題。
1、歌曲中東北人民為什么離開家鄉(xiāng)流亡?
2、那個凄慘的時侯是什么時間?
(一)、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爆發(fā)緣由:(課件老師講解)九一八事變爆發(fā)經過:(視頻同學敘述)
中國民眾的態(tài)度:國民黨:結果:
共產黨:表現:
東北人民:表現:九一八事變的影響: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zhàn)開頭(同學閱讀,提取有效信息)
過渡:東北人民在極艱苦的狀況下勇敢抗敵,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作出重大貢獻,同時也激發(fā)了國民黨愛國人士的抗日決心,從而引發(fā)了震動中外的西安事變。
(二)、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爆發(fā)緣由:(同學閱讀,獨立完成)西安事變爆發(fā)經過:(視頻同學敘述)西安事變的性質:(老師師啟發(fā)同學思索回答)
小組爭論:西安事變捉住了蔣介石,那么,該如何處置蔣介石呢?(老師引導同學,從西安事變發(fā)生時的簡單形勢進行分析)
西安事變結果:和平解決
小組探究從共產黨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這件事看,我們從中能看到什么?請大家想一想,可以爭論。[同學爭論]……
[老師總結]我們不僅看到了共產黨人和各階層人士的高瞻遠矚和博大胸襟;而且看到張學良、楊虎城能以民族利益為重,不計個人利益得失,不愧為中華民族的宏大功臣,宏大的愛國者。西安事變意義:十年內戰(zhàn)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初步形成。
歷史不容忘卻,面對我們今日祥和的生活。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將來!死者的血,生者的淚,提示每一位中國人牢記歷史的屈辱,并在牢記中奮進!在奮進中崛起!
(三)、課堂總結測評(視時間而定)
八班級歷史教案(2023)精選篇2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進展》
教學目標
學問與力量:
1、能夠比較全面地把握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進展的基本史實。
2、能夠理清從洋務運動至民國時期民族工業(yè)進展的各個階段,提高概括歷史進展階段的力量;
過程與方法
1、創(chuàng)設“名人訪談”情境,體驗張謇興辦實業(yè)的背景、影響、結局。
2、創(chuàng)設“穿越時空”情境,探究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進展的階段、緣由、特征。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同學在情境體驗學習中,感受張謇等興辦企業(yè),實業(yè)救國的愛國情懷,增加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曲折進展。
二、教學難點:
1、正確理解一戰(zhàn)期間民族工業(yè)的“黃金時代”;
2、正確了解民族工業(yè)進展的特征。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1、課件:狀元殿試策封面圖、捷報圖
2、老師活動
①設疑:被光緒帝“欽定第一甲第一名”的人物是誰?(張謇)
②簡介張謇,引入本課學習
設計理念:選擇貼近同學最近進展區(qū)的材料,設疑激趣,切入新課
【自主學習建構新知】
1、同學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問題:
①、《馬關條約》簽訂后,張謇深感要挽回中國的利益,必需進展本國的工商業(yè),于是提出了“實業(yè)救國”的口號。
②、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是我國民族工業(yè)進展的“黃金時期”。內因是辛亥革命的勝利,沖擊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資產階級一度受到鼓舞。外因是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zhàn)斗,臨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
③、中國近代的民族工業(yè)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夾縫中求生存、圖進展,總的來說是比較落后的。
設計理念:通過問題引導同學自主學習課文內容,初步了解學問輪廓。
2、創(chuàng)設情境:“名人訪談——走近狀元實業(yè)家張謇”(課件)
設計理念:通過生活化、大眾化的“名人訪談”情境,變歷史大事為現實生活,變歷史人物為現實人物。依靠同學、貼近生活、貼近同學的學習活動,對同學來說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開心的體驗,同學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從而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潤物無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凸顯現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主動性。
3、老師活動:小結同學名人訪談的表現狀況,過渡:張謇大生紗廠的命運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進展的一個縮影,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進展經受了哪些階段?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呢?
同學活動:閱讀教材其次目,提煉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進展的相關信息。
設計理念:緊扣教材,承上啟下。
4、歸納概括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進展時期、特征、緣由。
老師活動:
⑴指導同學完成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進展表(課件展現)
1、洋務運動的推動
2、封建制度的阻撓
內因:辛亥革命勝利,沖擊了封建制度
外因:列強臨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帝國主義卷土重來
⑵點撥:內因、外因的共同影響使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進展速度不一。
同學活動:同學口頭回答完成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進展表
設計理念:初步感知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進展的階段、緣由、特征,培育同學自主學習,提煉歷史有效信息力量。
創(chuàng)設情境:“穿越時空——張謇來到1914”(課件)
老師活動:1914年,正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張謇請你幫忙創(chuàng)辦實業(yè),調查市場行情:
①此時創(chuàng)辦實業(yè)是否有利?為什么?
②當時有那些行業(yè)適合進展?請詳細介紹
③依據市場行情,你會把資金投入到哪個行業(yè)?工廠會設在哪些地方?為什么?
④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已經結束,你的企業(yè)將會消失什么狀況?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民族工業(yè)的進展進入到什么階段?為什么會這樣?
同學活動:閱讀教材,完成市場行情調查,探究學問:
①有利于創(chuàng)辦實業(yè),由于辛亥革命_了清朝的封建統治,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zhàn)斗,臨時放松了對中國民族資本的壓迫,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進展進入“黃金時代”
②紡織、面粉、精鹽等行業(yè)。輕工業(yè)發(fā)達,重工業(yè)落后。
③紡織、面粉、精鹽等行業(yè),工廠會設在上海、武漢等大城市,由于沿海大城市的民族工業(yè)比較發(fā)達,內地卻特別薄弱。
④倒閉或被吞并,1918年后,中國的民族工業(yè)進展進入一戰(zhàn)后至新中國的成立時期,由于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民族工業(yè)再度受挫,抗戰(zhàn)成功后,國民黨發(fā)動內戰(zhàn)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民族工業(yè)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
課后小結
引導同學回顧本課學問,整體感知民族工業(yè)進展的歷程,概括近代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特征:進展階段困難曲折,進展程度極不平衡,進展水平極為落后。中國的民族工業(y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是由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打算的,只有實現民族獨立,才能實現現代化。
八班級歷史教案(2023)精選篇3
中央“_小組”的成立、二月抗爭、國民經濟消失轉機
把握
“_”的發(fā)動、全國_局面的消失、__集團和__集團的覆滅
力量訓練過程方法
閱讀資料概括表達
討論與本課內容相關的課程資源,由表及里、去蕪存精,提取有效信息,正確剖析歷史事實,客觀歸納“_”緣由和危害
聯系綜合
“左”傾錯誤在新中國歷的主要表現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愛黨情感
面對“_”造成的_,老一輩革命家挺身而出,在政治上進行抗爭,并使得國民經濟消失轉機,說明中共有力量解決自己的問題
唯物史觀
“_”不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和進步,而是一場歷史性的_和災難,它使新中國的民主法制和國民經濟都遭到嚴峻破壞
教學重點“_”的發(fā)動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教學難點“_”發(fā)生的緣由及其災難性的后果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同學復習有關內容:
從“三大改造”以來,消失過哪些缺點和失誤?
(A.三大改造后期的要求過急,工作過粗,轉變過快,產生了一些“左”傾錯誤的后遺癥。
B.1958年的“總路線”反映了廣闊群眾迫切要求轉變我國經濟落后的愿望,但因缺少閱歷,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guī)律,“左”傾錯誤有所進展。接著發(fā)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全國消失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
承上啟下,老師講授:由于這些嚴峻失誤加上自然災難,使國家和人民面臨建國以來最為嚴峻的經濟困難。黨和政府從1961年春天開頭調整國民經濟,不久就取得明顯成效。但是黨內“左”傾思想卻沒有被抑制住,最終造成了災難性的后果。(支配同學先閱讀全文,作讀書標記;然后探究、溝通、爭論、練習)
組織同學學習和探究新課
_和災難
1讓同學觀看第30——31頁《劉少奇同志追悼大會》等圖片和課文內容,爭論回答:“_”是怎樣發(fā)動起來的?(_身為黨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人物,打算發(fā)動“_”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
2_這種做法對不對?為什么?(不對。由于:A.他對黨內和國內階級斗爭形勢作了完全錯誤的分析,把國民經濟調整工作中所實行的措施當成“走資本主義道路”,把主持調整工作的__、__等同志當成“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簡稱“走資派”。B.以_為核心的中共中央,打算成立“中央_小組”,奪取__等同志的領導權,踐踏了黨內組織原則,破壞了民主法制,造成“_一切、全面內亂”的局面。)
3民主法制被破壞的表現如何?(很多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和民仆人士被誣蔑為“走資派”,遭到批斗和_,造成一批冤案。其中,的冤案是__被誣陷、批斗、監(jiān)禁直至屈死。)
4面對著這種局面,有沒有人起來抗爭?他們是誰?(有。主要是黨內老一輩革命家和廣闊干部群眾進行了抵制和抗爭,如葉劍英、徐向前、譚震林、陳毅等。)
?老師過渡(設問并回答):既然黨內大多數老干部反對“_”的錯誤做法,為什么沒能準時制止住呢?
那時黨內“左”傾錯誤進展到了非常嚴峻的地步,黨內生活完全背離了黨內民主和集體領導原則,一時之間很難訂正那些錯誤做法。
粉碎_和__集團
1__集團是怎樣形成的?(“_”中,_利用_對他的信任,以黨中央副主席兼中央軍委副主席的身份,打著擁護_的旗號,煽動_一切、全面內戰(zhàn),殘酷_正直的干部和群眾,安插親信、培植死黨,漸漸形成一個_集團。)
2他為什么發(fā)動_政變?(_不滿意于“副統帥”的權力,妄圖進一步奪取黨和國家的權力。他的陰謀被_看穿,再也混不下去了。)
3其結局怎樣?(1971年9月13日,_等人企圖乘坐飛機叛逃蘇聯,在蒙古溫都爾汗機毀人亡。)
4“_”期間經濟下滑的局面是怎樣扭轉的?(__、__在_支持下,主持中央工作。他們一起整頓、恢復各方面工作,使得形勢有所好轉。)
5后來全國為什么再度陷入混亂?(_、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結成_集團,被稱作“__”。他們相互利用,目的在于篡黨奪權,把矛頭指向周恩來、__。1976年周恩來、_相繼逝世后,“__”加緊奪權活動,全國陷入混亂。)
6“四五運動”的性質和意義的什么?(其性質是廣闊人民群眾悼念周總理、反對“__”的革命運動,所以遭到“__”的_。其意義在于奠定了粉碎“__”的群眾基礎。)
7“_”結束的標志是什么?(1976年10月,華國鋒、葉劍英等人代表黨中央實行堅決措施,一舉粉碎了__集團。)
?老師小結:中國_成立83年來,犯過多次路線錯誤,每一次都能用自己的力氣加以訂正,具有無比旺盛的生命力,的確是一個宏大的政黨。要是沒有“_”的破壞,我國的經濟建設會在黨的領導下取得更大成就。
練習鞏固
1完成課本33頁“練一練”:應選C(粉碎__集團)。
2布置課后作業(yè):
A完成填充圖冊第10頁各題。
B在34頁“活動與探究”中選擇一題,本學期內完成搜集資料、篩選整理等步驟,最終要把探究成果記錄下來。(《史海蕩舟》網站將為同學們發(fā)表討論成果供應便利。)
3依據《新學案》,為一、二單元的復習作好預備。
第三單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八班級歷史教案(2023)精選篇4
第1課鴉片戰(zhàn)斗的爆發(fā)
1.林則徐虎門銷煙
(1)背景:19世紀上半期,英國成為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白銀,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林則徐上書道光帝懇求嚴禁鴉片.
(2)經過: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下令將110多萬千克鴉片在廣州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3)影響:虎門銷煙向全世界表明白中國人民抵抗侵略的決心和士氣,興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林則徐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2.鴉片戰(zhàn)斗(時間:1840年6月1842年8月)
緣由:直接緣由是以中國的禁煙運動為借口,愛護鴉片貿易。
根本緣由是為了開拓國外市場,推銷工業(yè)品,掠奪廉價的工業(yè)原料。
3.中英《南京條約》
(1)時間:1842年6月
(2)內容:①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②中國賠款2100萬銀元③割讓香港島給英國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3)影響:《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公平條約。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丟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鴉片戰(zhàn)斗后中國開頭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zhàn)斗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4.魏源和《海國圖志》
魏源著《海國圖志》,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見。(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用來反抗外國的侵略)
第2課劫難中的抗爭
1.其次次鴉片戰(zhàn)斗
緣由:英國不滿意已經攫取的權利,要求修改條約,擴大侵略權益。
時間:1856年10月1860年10月英法為主兇,美俄為幫兇.
結束:1860年,10月奕忻與英法兩國簽定《北京條約》
2.火燒圓明園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這是人類文明的一次浩劫.
3.俄國侵占中國領土
其次次鴉片戰(zhàn)斗前后,俄國趁機割占中國領土150多萬平方千米.,其中侵占我國領土最多的是《璦琿條約》。
4.太平軍痛打洋槍隊
(1)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發(fā)動起義,建立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
(2)在浙江慈溪的戰(zhàn)斗中,打死洋槍隊的頭目華爾.
5.左宗棠收復新疆
①1875年,左宗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討伐阿古柏。
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意義:x新疆的收復,不僅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而且維護了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尊嚴,同時對新疆的開發(fā)和建設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第3課甲午中日戰(zhàn)斗
甲午中日戰(zhàn)斗
1.時間:1894年7月1895年4月
2.主要戰(zhàn)役:黃海海戰(zhàn),威海衛(wèi)之戰(zhàn)
3.在黃海海戰(zhàn)中,愛國將領: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勇敢犧牲。
4.1895年初,日軍攻占威海衛(wèi),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5.結果:清朝戰(zhàn)敗,簽訂《馬關條約》時間:1895年4月
內容:①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白銀2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④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影響:《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峻的不公平條約,它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割臺灣等領土,不僅嚴峻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而且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賠款是清政府舉借外債使列強進一步掌握了中國的財政經濟;開埠通商,使日本的侵略勢力深化到中國內地;允許開設工廠嚴峻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yè)的進展。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第4課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斗
1.八國聯軍攻占北京
1900年,義和團運動進展到京津地區(qū),斗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6月,為鎮(zhèn)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英、俄、德、法、美、日、意、奧八國聯軍2000多人隊伍,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從大沽經天津向北京進犯.7月中旬,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陷北京.處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
2.《辛丑條約》:1901年9月,李鴻章與英、俄、德、法、美、日、意、奧簽定。
內容:①清政府向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以海關稅收作擔保,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②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愛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
③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與反帝活動。④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臺,允許列強各國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影響:《辛丑條約》的簽定,西方列強完全掌握了中國,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清政府變成了洋人的朝廷,這一條約的簽定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完全確立,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
學問聯想:中國是怎樣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答:開頭淪為:鴉片戰(zhàn)斗———《南京條約》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戰(zhàn)斗——《馬關條約》完全淪為:八國聯軍侵華戰(zhàn)斗——《辛丑條約》,列強通過發(fā)動戰(zhàn)斗,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公平條約,不斷擴大侵略特權,使中國淪為其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成為他們統治中國的工具。
八班級歷史教案(2023)精選篇5
教學目標
基礎學問了解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戊戌六君子等歷史基礎學問
掌握1895~1898年中國維新變法運動的重大大事名稱和挨次
力量訓練過程方法搜集整理資料從課文和插圖中搜集歷史證據,探究“公車上書”的時代背景及其所產生的社會影響
比較分析理性說明社會各界對于戊戌變法的不同反映,了解新舊勢力關系緊急的詳細表現,理解變法失敗的緣由
爭論探究變法法令內容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和經濟、文化、思想方面的進步作用(由此理解變法性質屬于資產階級改革)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愛國情感譚嗣同等人不惜犧牲生命,盼望通過變法轉變中國積貧積弱的局面,符合當時的歷史進展潮流,值得后人景仰和懷念
思想意識充分理解維新變法人士的進步立場,陶冶愛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加新時代青年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感
教學重點公車上書、百日維新
教學難點戊戌變法的性質及其歷史意義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同學回顧上一節(jié)課學過的線索,爭論回答問題:
1、從洋務派的目的來看,洋務運動具有什么樣性質?(是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2、從封建統治者的目的來看,洋務運動是失敗了。但是它卻在客觀上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消失了第一批近代工業(yè)。它為中國近代企業(yè)積累了閱歷,培育了技術力氣,刺激并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進展,為中國的近代化開拓了道路。)
承上啟下,老師講授: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失敗了,但是中華民族還有很多愛國學問分子不甘落后挨打,連續(xù)綻開挽救民族危機的活動,并一度形成波及全國的大規(guī)模運動。(要求同學閱讀29—32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月、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閱讀標記,先按小組溝通個人看法,取得初步的全都看法后,抽2—3個小組的代表在全班溝通,接著轉入探究性學習。)
組織同學學習和探究新課
公車上書
1、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車”(應試舉人)要求拒簽《馬關條約》?(提示同學從條約危害性和“公車”愛國情感方面分析)
2、為什么人們還同時要求變法?(提示同學從帝國主義的侵略、清政府的內部沖突、人民起義、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要求等方面進行思索)
小結、過渡:中華民族具有優(yōu)良的愛國傳統,在民族危機空前嚴峻的緊急關頭,民族的精英分子總會登高一呼,力圖扭轉頹勢。所以,洋務運動剛剛失敗,“公車上書”就接踵而至,它沖破了長期以來的沉悶局面,造就了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運動的領袖人物,拉開了戊戌變法運動的序幕。
百日維新
1、公車上書后百日維新前,康有為和梁啟超有哪些主要的維新活動?(創(chuàng)辦《萬國公報》宣揚變法,組織政治團體“強國會”,上書光緒帝等)
2、光緒帝根據維新派的意圖,所頒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內容?(先組織同學集體朗讀,然后爭論回答:
A.怎樣改革政府機構?為什么沒有興民權、設議院、立憲法等措施?
B.在開辦企業(yè)和新式學校方面有什么措施?能起多大的作用?
C.在思想文化和國防軍事方面有什么措施?引起哪些變化?
在同學爭論的基礎上歸納——這些法令對頑固派作了重大讓步,說明維新派沒有實權,顯得非常脆弱。另一方面,也說明白頑固派雖然把握實權,勢力強大,但他們究竟阻擋不了歷史前進的趨勢,不得不讓資產階級學問分子參加政權管理,不得不同意進展資本主義經濟,不得不放松輿論掌握,準許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等等。)
3、請出幾位組同學,依據30頁第2段“閱讀文字”和32頁“自由閱讀卡”的內容,表演康有為與榮祿在總理衙門的那一場對話以及康有為與自己女兒的對話。(老師可以通過“畫外音”形式進行啟發(fā)引導,調控課堂紀律和氛圍)
4、想一想,當時社會上哪些人贊成維新變法?哪些人反對?哪些人無所謂?造成什么后果?(資產階級維新派、開明的地主官僚和學問分子、不情愿當“亡國之君”的光緒帝等人贊成;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頑固派反對;廣闊的缺乏文化學問的農夫、手工業(yè)者等“社會底層”無所謂。因此,手中握有實權的頑固派很輕松地扼殺了這場維新變法運動。)
5、依據32頁“活動與探究”:維新派要殺的“賊”指哪些人?(清政府中阻撓維新變法的頑固派)他們?yōu)槭裁从X得“無力回天”?(實權把握在頑固派手里)譚嗣同為什么說自己“死得其所”?(他情愿為變法流血犧牲以喚起民族覺醒,品行高尚)
6、依據31頁“動腦筋”:你同意誰說的看法?為什么?(賦于同學人格多元化的選擇權,允許他們自圓其說。但是老師也可以進一步設問:他的獻身精神對后人有什么激勵作用嗎?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領袖脫逃后,有沒有連續(xù)斗爭?由此對同學進行正面導向)
7、有人說:“袁世凱出賣維新派只是一種偶然現象。假如袁世凱站到光緒帝一邊,中國早就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了。”你是否同意這種觀點?請亮出你的理由。(讓同學爭論,不必統一答案。假如得不出結論也無妨,可以介紹123頁的《附錄》給同學查找有關資料,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愛好和探究欲望)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1、為什么戊戌變法又叫做“百日維新”?(變法法令的頒布,從1898年6月到9月,前后只經受了103天就被頑固派扼殺了,所以叫“百日維新”。實際上,維新變法運動從1895年“公車上書”就開頭了。)
2、指導同學當堂完成課本第38頁選擇題:應選B(1895年——《馬關條約》引發(fā)“公車上書”)提示同學預習第8課《辛亥革命》
八班級歷史教案(2023)精選篇6
一、說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本節(jié)課是第三單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開篇課,本課的內容是“宏大的歷史轉折”,主要圍繞以下幾個問題闡述:“_”結束后,思想理論屆綻開的“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十一屆三____的召開、內容及意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加強對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作用。因此本課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承”_“,下啟改革開放的宏大實踐,所以具有深刻的轉折性意義,同時這也是整冊教材的一個重點內容。在教學中,應當讓同學通過學習去感知教材的重要性。
(二)教學目標:依據課標、教材、教參確定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學問與技能:把握的學問有關于真理標準的爭論,十一屆三____的召開及其歷史意義;了解平反冤假錯案工作在全國的綻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加強。
過程與方法:運用歷史比較的方法,聯系_的基本史實
和二十多年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宏大成就,深刻的理解這次宏大的歷史轉折。通過閱讀、自學、爭論、列表歸納等探究合作形式,培育同學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探究歷史問題的力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熟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我黨的根本思想路線,繼承黨的優(yōu)良傳統,培育不迷信、求真務實的理性精神和健康情感;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崇高的品行、堅決的信念、堅韌的意志,增加愛國主義情感、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努力學習。
(三)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十一屆三____的召開和宏大意義。
教學難點: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與十一屆三____召開的內在聯系。
二、說教學方法
依據以上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采納出示學習目標、同學自主學習、爭論、和老師講解答疑及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等方法。以探究性學習為主線,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和小組、團隊等形式,引導同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激發(fā)同學學習的樂觀性,調動起同學的學習愛好。
三、說學習方法
初二的同學已經能夠形成分組探究、思索爭論的良好習慣,能夠自行開展敏捷多樣的教學活動。但有些同學進入初二,不再像初一時有劇烈的表現欲,漸漸把想法內斂起來,不愿在課堂上發(fā)言,老師要
制造一些機會調動這部分同學的思維。本節(jié)課將采納同學自學、小組爭論、全班溝通、老師補充、當堂訓練等方法,使課堂生動好玩,同學的求知欲旺盛,學問把握的堅固。
四、說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老師出示“_”_的圖片,組織同學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_”是怎樣發(fā)動起來的?(毛澤東打算發(fā)動“_”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
“_”中消失過哪兩個反革命集團?(_反革命集團和_反革命集團)
承上啟下,老師講授:1971年_反革命集團被粉碎1976年,_反革命集團被粉碎,_結束,然而_歷經十年(1966——1976),積弊嚴峻,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混亂都特別嚴峻。如何擺脫逆境,打開中國的新局面?這是擺在全黨面前的歷史性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個課題《宏大的歷史轉折》(板書)。
2、出示學習目標:(同學齊讀)
(1)理解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
(2)識記十一屆三____召開的時間、內容及歷史意義;
(3)了解民主與法制建設加強的措施及影響。
3、自主學習,查找問題:
請同學們自己閱讀課本P38P40內容,然后組內爭論,查找以下問題的答案:(出示問題,用筆在書中劃下相關內容)
(1)_結束后,“左”的錯誤立刻得到了訂正嗎?當時提出了一個什么方針?之后的思想解放運動是什么?有何作用?
(2)十一屆三____召開的時間、內容及歷史意義分別是什么?
(3)十一屆三____后,中共中央平反的冤案是什么?民主和法制是怎么樣加強的?有何影響?
4、合作探究,溝通展現:
(1)小組爭論第一個問題,思索“兩個凡是”方針是否正確?派代表回答,十一屆三____召開的背景即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
(2)假如你是一名記者,去采訪十一屆三中全的經受者,讓同學敘述會議的概況。(十一屆三____的背景,召開時間,地點,內容,歷史意義)
(3)第三個問題相對簡潔,簡單理解,同學根據老師在大屏幕上展現學問提綱看書自學補充完成。
5、老師點撥,引導學習
(1)在解決第一個問題時就同學的爭論與回答,引導同學明白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為十一屆三____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2)展現和播放有關十一屆三____的圖片和視頻,同學觀看學習后思索:為什么十一屆三____是建國以來黨的歷的宏大轉折?同學爭論探究后,最終老師歸納總結。
6、當堂訓練:精選一些填空題和選擇題,這些題是本節(jié)課重難點內容,通過同學課堂訓練使同學應用剛學過的學問解決實際問題,進而達到把重難點鞏固消化的目的。
7、課堂小結:同學談談本課的收獲,老師賜予準時的評價。
8、作業(yè)布置:假如你是生活在1978年的一名記者,請你寫一篇關于十一屆三____的新聞報道。
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不足之處歡迎各位評委,老師給與指
導,感謝!
附:
板書設計:
第8課宏大的歷史轉折
一、十一屆三____
1、背景:訂正“_”錯誤“兩個凡是
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爭論
人心所向阻擋糾錯解放思想奠定基礎
2、召開的時間、地點
3、會議內容:
4、歷史意義:
二、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加強
1、為劉少奇平反
2、法制建設的加強
八班級歷史教案(2023)精選篇7
洋務運動
基礎學問了解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在于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所以在客觀上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重要步伐,但是又具有明顯的保守性
掌握洋務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口號、主要內容(企業(yè)類別或階段劃分)
力量訓練過程方法綜合理解本單元標題“近代化”就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尋求新出路的過程。其主要內容有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等
爭論分析文的基礎上爭論分析洋務運動的樂觀作用及其局限性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辯證態(tài)度從歷史進展趨勢觀看,洋務運動包含一些勝利的因素,使中國邁出了近代化第一步;但它作為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卻明顯地失敗了
思想意識我們批判清政府禍國殃民的行徑,對于它的“自救”本能要有糊涂的熟悉;同時我們也要正確熟悉洋務運動在客觀上所起的進步作用,懂得只有承認落后、情愿學習先進文化,才有擺脫落后的可能
教學重點洋務運動的概況
教學難點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同學回顧前面學過的線索,爭論回答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培訓師資等級課件
- 護理育嬰員筆試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安全培訓師的責任課件
- 精神病醫(yī)院護理考題題庫及答案解析
- 深圳富士康崗前考試題目及答案解析
- 基金從業(yè)考試 在線培訓及答案解析
- 2025全國勞動保障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紐約老年護理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數據安全員實操考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安全培訓師個人評價課件
- 2025年全國保密教育線上培訓考試試題庫附答案【考試直接用】含答案詳解
- 2025年度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20套復習題庫及答案
- 2025年初級會計師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 上海嘉定區(qū)區(qū)屬國有企業(yè)招聘考試真題2024
- 2025心肺復蘇術課件
- T-CECS 10400-2024 固廢基膠凝材料
- 2025年內蒙古三新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初中競選安全部部長
- 《人體的經絡》課件
- 《福祿貝爾》課件
- 期中測試卷(第一單元至第四單元)-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