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寒夜》的主題、人物及藝術特色_第1頁
巴金《寒夜》的主題、人物及藝術特色_第2頁
巴金《寒夜》的主題、人物及藝術特色_第3頁
巴金《寒夜》的主題、人物及藝術特色_第4頁
巴金《寒夜》的主題、人物及藝術特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巴金的《寒夜》《寒夜》是巴金在民主革命時期的最后一部長篇小說。小說始作于1944年秋冬之際的重慶,此后時寫時輟,1946年12月30日完成于上海。最初在1946年8月至1947年1月上海出版的《文藝復興》上連載,1947年3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初版。以后幾十年里,又印行數(shù)十版?!逗埂繁还J為是繼《激流三部曲》之后巴金創(chuàng)作上的又一個高峰。巴金后期(40年代)作品,要比三十年代更成熟。就藝術水平而言,超過了早期的作品。在風格上變得深沉。作品內涵復雜豐富?!逗埂肥且馓N豐富、技巧精湛的作品??梢哉f是巴金的最圓熟的藝術精品。

故事梗概

《寒夜》描寫的是1944、1945年間發(fā)生在國民黨統(tǒng)治下的“戰(zhàn)時首都”重慶的一個善良的知識分子家庭的悲劇。這個家庭的男主人汪文宣、女主人曾樹生曾經是上海一個大學的教育系的同學,他們有著共同的獻身教育的理想,真誠相愛,組成了自己的家庭??箲?zhàn)爆發(fā)后,他們逃難到重慶,兩人只得以小職員的職位謀生。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圖書文具公司當校對,曾樹生在大川銀行當行員。他們將自己的兒子放在一家貴族學校讀書。汪文宣的母親為了解除兒子的生活負擔,趕來操持家務。汪母和曾樹生婆媳不和,相互冷嘲熱罵,在吵鬧中度日。汪文宣愛妻子,也愛母親,在吵鬧中唯唯諾諾,莫衷一是,痛苦不已。物價上漲,家庭經濟拮據,汪患了肺病,終日咳嗽,但他不肯多用藥,拖著病體堅持到公司上班。戰(zhàn)爭形勢越來越緊,有門路的人紛紛逃離,曾樹生終于忍受不了眼前的壓抑,跟隨大川銀行年輕的陳經理乘飛機去了蘭州。汪文宣病情加劇,在慶祝抗戰(zhàn)勝利的鞭炮聲中死去。汪母帶著孫子小宣回了老家。兩個月以后的一個寒夜,曾樹生從蘭州回到重慶舊屋,但已經物是人非,她煢身一人,不知所往。

創(chuàng)作動機

《寒夜》中包含著作者抗戰(zhàn)時期的感受和戰(zhàn)后生活的體驗,在前后兩年多的創(chuàng)作時間里,巴金經歷了抗戰(zhàn)時期的艱辛,也感受到了戰(zhàn)后生活的幻滅。盡管時局發(fā)生了重大變化,但小人物依舊在狹小的生活空間里,在喧鬧的生活環(huán)境中感受人生的孤寂。戰(zhàn)爭無限的延長,使戰(zhàn)時狀態(tài)日?;?,人們在一些瑣碎的事情上矛盾沖突著,消耗著時光。物質的貧困折磨著人,庸常的生活考驗著人,巴金也有感于親人和幾個文學同道在肺病的折磨下死去,感受著小人物的痰與血,作者將這種沉郁的現(xiàn)實感受傾注到創(chuàng)作中來?!拔抑粚懥艘恍┒勀慷玫男∈拢抑粚懥艘粋€肺病患者的血痰,我只寫了一個渺小的讀書人的生與死。但是我并沒有撒謊。我親眼看見那些血痰,它們至今還深深印在我的腦際,它們逼迫我拿起筆替那些吐盡了血痰死去的人和那些還沒有吐盡血痰的人講話。這小說我時寫時輟,兩年后才寫完了它……而且在這中間我還失去了一個好友和一個哥哥,他們都是吐盡血痰寂寞地死去的;在這中間‘勝利’給我們帶來希望,又把希望逐漸給我們拿走?!比宋锓治觯鹤骷以谛≌f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樹生、汪母這三個人物形象,深刻地寫出了抗戰(zhàn)時期勤懇、忠厚、善良的小知識分子的命運。汪文宣是一個被不合理的社會所壓垮的知識分子。當年他也是一位意氣風發(fā)的青年,讀大學時雄心勃勃地希望通過辦教育來改造社會,樹有教育救國理想。之后他與同學曾樹生戀愛、同居,可以想見他當年追求個性解放、蔑視傳統(tǒng)禮俗的熱情與勇敢。但是,現(xiàn)實生活徹底改變了他,使他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畏首畏尾的庸人。他的性格和心理已經具有了某種病態(tài)。他對周圍世界充滿驚懼,反應高度敏感,總是沒有根據地胡思亂想和猜測。例如,他看見上級注視的目光,便疑心上司對他不滿,聽到上司說話,他也要琢磨半天,甚至連上級輕聲咳嗽,他也要疑心是否有怪罪自己的意思。同樣,他對自己與妻子的感情也是充滿了擔心,時常為猜測所苦惱,但卻沒有勇氣與妻子交流。當他發(fā)現(xiàn)妻子在跟一個年輕男子一起走進咖啡廳時,他想問個究竟,卻又“不敢迎著他們走去”,想等他們出來再說,又怕妻子難堪,也使自己難堪,最后猶豫再三,“只有垂頭掃興地走回自己的辦公地方去了”。汪文宣忠厚老實而又善良懦弱,他任勞任怨地干著報酬極少的工作。汪文宣對于生活給予他的不公平的待遇內心十分不滿,但孺弱卻使他只能將此強行壓制在心中,因而形成了他思想和行動互相矛盾的性格特征。但除了內心更加深刻的痛苦之外,他不可能從社會生活的本身去尋求根本的原因,因而也就不可能找到正確的出路。作家描繪了汪文宣矛盾的感情生活,從另一角度刻劃了他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他沒有力量去調解不和睦的婆媳關系,他愛她們,他沒有勇氣拋棄任何一方,最后只有在兩種愛的漩渦中一直掙扎到死。曾樹生的塑造是一個矛盾的人物形象。既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新式女性,又是一個愛家愛先生愛孩子的傳統(tǒng)女人,然而,卻無法與母親和睦相處,最終只能是選擇逃離這個帶給她無盡痛苦和折磨的家庭,雖然她百般的不舍。曾樹生是一個受新思潮影響的女性,到抗戰(zhàn)末期,現(xiàn)實生活的磨礪使她的思想發(fā)生了驚人的變化。曾樹生愛善良老實的丈夫,但她越來越不滿他對什么都忍受的態(tài)度,以致二人產生了精神上的鴻溝。樹生也知道一切應該由環(huán)境負責,但金錢在侵蝕著她的靈魂,對所胃自由的追求和理想不能實現(xiàn)的矛盾,使她內心空虛而無所寄托。她關心重病的丈夫,但不甘心讓生命消耗在永無結果的爭吵中她愛丈夫,卻不能使婆母不恨她,她覺得犧牲了青春,換來的卻是敷衍和仇視。她的離去,一方面是為了家庭的生活,兒子的學業(yè),但更重要的是要救出自己而逃避家庭矛盾另一方面,她不愿失掉高薪金的職位,而且她和陳主任搭伙做生意,在經濟上有密切聯(lián)系,要丟棄這一切,她缺乏足夠的勇氣。她雖為去留問題進行過激烈的心靈搏斗,但最終為了自己的“幸?!睊佅轮夭〉恼煞蜃吡?。在蘭州她每月按時給家中寄錢,并未忘記這個家。但是文宣寫信來要求她回信向婆母道歉,使她感到了莫大的委屈,她不愿做一個任婆母辱罵的奴隸媳婦去換回甜蜜的家庭生活,因而寫了一封絕交信,吐露了自己的真實思想,說明同文宣分開的理由。她雖同情婆母老來貧的心境,但實在不能忍受她殘忍地破壞自己的愛情生活。母親在一天,他們中間就不會有和平與幸福。因此,他們必須分開,以免互相折磨、互相損害而變?yōu)槁啡?。以后她雖照常給家中寄錢、寫信,但文宣心中的傷痕一直到死也未能愈合。幾個月后樹生回到重慶,已是人去樓空、物是人非,她悔恨交集,孤獨地徘徊在寒夜的路上。她雖是一個不屈服于生活的女性,但她沒有明確的生活理想,最終也只能被黑暗的社會所吞噬。汪文宣和曾樹生雖是不同類型的知識分子,但他們都無法擺脫社會為他們安排的悲劇命運。作家正是通過二人的悲劇,揭示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本身固有的弱點,更是鞭撻了黑暗的社會對人性的摧殘,客觀上也表明了知識分子只有將自己的命運同國家民族緊緊聯(lián)在一起,才會找到正確的出路。汪母母親的形象是一個尤其另人同情的不幸人物。年輕守寡,守著孤兒寡孫度日,僅有的愛全部都給了他們,甚至不能允許別人分享,包括兒子的妻子以及孫子的快地活過。我為什么不該痛快地好好活一次呢?人生就只能活一次,一旦錯過了機會,什么都完了。所以為了我自己的前途,我必須離開你?!彼龕畚男淌懿涣思彝サ呢毟F,忍受不了黑暗冷靜與寂寞,也無法擺脫物質享受的誘惑。她寧愿靠做“花瓶”去換取物質上的享受,她出入咖啡店,出席各種宴會、舞會,盡管是生活所迫,盡管有時她也受到良心的責備,但她似乎只有在這些場合才感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感到生命的活力。

《寒夜》的藝術特色平實樸素的現(xiàn)實主義文風,是小說的突出特征。如果說巴金的前期創(chuàng)作在現(xiàn)實主義中還帶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的話,那么《寒夜》則標志著作者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成熟。在取材上,寫沒有英雄色彩的凡人小事,同樣是寫家庭,《寒夜》寫的不再是生活上層的大家庭,而是生活底層的普通小家庭,寫他們的悲歡離合,酸甜苦辣。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加尊重人物的客觀真實性,不再對人物作簡單的情感判斷,人物性格更加豐富復雜。正如作者所說,《寒夜》中的“三個人都不是正面人物,也都不是反面人物;每個人有是也有非”。在描寫現(xiàn)實生活上,不再輕易地流露自己的感情取舍,而是按照生活本身的發(fā)展邏輯進行冷靜客觀的書寫,寫得含蓄深沉,他沒有“在小說的最后照‘批評家’的吩咐加一句‘哎喲喲,黎明!’,并不是害怕說了就會被人‘捉來吊死’,唯一的原因是:那些被不合理的制度摧毀、被生活拖死的人斷氣時已經沒有力量呼叫‘黎明’了”。出色的心理描寫和心理分析,是小說的又一特色。巴金在早期的創(chuàng)作中也不乏出色的心理描寫和心理分析,但敘述人激昂的情感影響了對人物心理深度的開掘。而在《寒夜》中,作家能夠體察人物的心情、處境,通過多種藝術手段,挖掘人物內心深處的意識流動,用大量生動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復雜的心理世界。汪文宣在妻子離去之后,來到妻子常去的咖啡館,要了兩杯咖啡,讓侍者為對面的咖啡加上牛奶,小聲地與假想中的妻子交談,對妻子的無限思念盡在其中。疾病和敏感脆弱使內向的汪經常處于精神恍惚的狀態(tài)之中,這也是他內心活動最為活躍的時候,他為母親與妻子的沖突痛苦著,為自己無力解決這個矛盾痛苦著,也為自己的懦弱無能苦惱著。汪文宣分裂的自我不斷地對話,相互駁斥、相互沖突,充分表現(xiàn)了他清醒的自我審視和無力重塑自我的沮喪之情。小說中多次表現(xiàn)汪文宣的夢,他夢見逃難時自己急于尋找母親,憤怒的妻子離他而去;夢見妻子與陳主任遠走高飛。夢是人現(xiàn)實生活中壓抑的思想情感的真實流露,他在夢中也難以挽留住妻子,顯示出他對妻子的關心和無能為力。而曾樹生也不斷在是離家出走還是留下來之間猶豫著,在恪守妻子母親的職責和追求熱情的充滿活力的生活之間徘徊著,她對汪文宣的感情也充滿矛盾,既又同情、愛憐,也深深地失望,這些矛盾復雜的感情此起彼伏,人物分裂的內心活動使小說具有復調色彩。出色的氛圍營造,增強了小說的悲劇色彩。小說中大量運用對比場面,強化主人公的悲劇人生。在街上敲梆子的聲音、夫妻吵架聲音、戲班子走過的喧鬧聲、小販叫賣“炒米糖開水”的聲音中,汪文宣靜靜地躺在床上,屋外生命的喧囂聲和屋內的寂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汪文宣最終在鑼鼓喧天的慶祝勝利時默默地死去,小人物的卑微與寂寞由此可見。小說中多次出現(xiàn)寒夜的意象。開篇,汪文宣一個人在街上行走,感受到“寒氣不住地刺他的脊背”;而結尾,曾淑生走在陰暗、寒冷、荒涼的市街上,“她不時地掉頭朝街的兩旁看,她擔心那些搖顫的電石光會被寒風吹滅。夜太冷了。她需要溫暖。”“寒夜”既是汪文宣與曾淑生在寒冷的夜間街頭行走的自然感受,也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戰(zhàn)時社會環(huán)境的嚴酷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難以化解的敵意和隔膜給人帶來的寒冷黑暗之感。汪文宣受盡了冷酷的上司、刻薄的同事的歧視,也受夠了愛他的母親與妻子的沖突,在疾病痛苦和愛的缺憾中悲哀地死去。生活在繼續(xù),曾淑生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