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土建工程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公式匯總平整場地:建筑物場地厚度在±30cm以內(nèi)的挖、填、運、找平.1、平整場地計算規(guī)則(1)清單規(guī)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層面積計算。(2)定額規(guī)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層面積計算。2、平整場地計算方法(1)清單規(guī)則的平整場地面積:清單規(guī)則的平整場地面積=首層建筑面積(2)定額規(guī)則的平整場地面積:定額規(guī)則的平整場地面積=首層建筑面積3、注意事項(1)、有的地區(qū)定額規(guī)則的平整場地面積:按外墻外皮線外放2米計算。計算時按外墻外邊線外放2米的圖形分塊計算,然后與底層建筑面積合并計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線×2=外放2米面積”與底層建筑面積合并計算。這樣的話計算時會出現(xiàn)如下難點:①、劃分塊比較麻煩,弧線部分不好處理,容易出現(xiàn)誤差。②、2米的中心線計算起來較麻煩,不好計算。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現(xiàn)重疊部分,到底應該扣除多少不好計算。(2)、清單環(huán)境下投標人報價時候可能需要根據(jù)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計算平整場地的工程量,每邊外放的長度不一樣。大開挖土方1、開挖土方計算規(guī)則(1)、清單規(guī)則:挖基礎土方按設計圖示尺寸以基礎墊層底面積乘挖土深度計算。(2)、定額規(guī)則:人工或機械挖土方的體積應按槽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槽底面積應以槽底的長乘以槽底的寬,槽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nèi)。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總土方量中。2、開挖土方計算方法(1)、清單規(guī)則:①、計算挖土方底面積:方法一、利用底層的建筑面積+外墻外皮到墊層外皮的面積。外墻外邊線到墊層外邊線的面積計算(按外墻外邊線外放圖形分塊計算或者按“外放圖形的中心線×外放長度”計算。)方法二、分塊計算墊層外邊線的面積(同分塊計算建筑面積)。②、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2)、定額規(guī)則:①、利用棱臺體積公式計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積。V=1/6×H×(S上+4×S中+S下)計算土方體積(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如下圖S下=底層的建筑面積+外墻外皮到挖土底邊線的面積(包括工作面、排水溝、放坡等)。用同樣的方法計算S中和S下3、挖土方計算的難點⑴、計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積時候需要計算“各自邊線到外墻外邊線圖”部分的中心線,中心線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⑵、中截面面積不好計算。⑶、重疊地方不好處理(同平整場地)。⑷、如果出現(xiàn)某些邊放坡系數(shù)不一致,難以處理。4、大開挖與基槽開挖、基坑開挖的關系槽底寬度在3m以內(nèi)且長度是寬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積在20m2以內(nèi)者為地槽,其余為挖土方。滿堂基礎墊層1、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如圖所示,(1)、素土墊層的體積(2)、灰土墊層的體積(3)、砼墊層的體積(3)墊層模板2、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計算方法⑴、素土墊層體積的計算:利用棱臺的計算公式:素土墊層體積=1/6×H×(S上+4×S中+S下)計算土方體積(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⑵、灰土墊層體積的計算:利用棱臺的計算公式:灰土墊層體積=1/6×H×(S上+4×S中+S下)計算土方體積(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⑶、素砼體積的計算:基礎墊層與混凝土基礎按混凝土的厚度劃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以內(nèi)者執(zhí)行墊層子目;厚度在12cm以外者執(zhí)行基礎子目。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⑷、墊層模板的計算:墊層模板=墊層的周長×墊層高度3、滿堂基礎墊層工程量計算的難點⑴、計算素土墊層、灰土墊層的上中下底面積時候需要計算“各自邊線到外墻外邊線圖”部分的中心線,中心線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⑵、中截面面積不好計算。⑶、重疊地方不好處理(同平整場地)。⑷、如果出現(xiàn)某些邊放坡系數(shù)不一致,難以處理。滿堂基礎1、滿堂基礎工程量如圖所示,(1)、滿堂基礎的體積(2)、滿堂基礎模板(4)、滿堂基礎梁體積(5)滿堂基礎梁模板2、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方法⑴、滿堂基礎的體積①計算方法之一: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滿基底板厚度—多算部分三角帶的體積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建筑面積+外墻外皮到滿堂外邊線的面積三角帶的體積=斜坡中心線周長×多算部分三角形截面積②計算方法之二:滿堂基礎頂面積×滿堂基礎底板的厚度+梯形帶的體積滿堂基礎頂面積=建筑面積+外墻外皮到滿堂外邊線的面積-斜坡寬度的面積梯形帶體積=斜坡中心線長度×梯形截面面積③計算方法之三:滿堂基礎最大面積的底面積×滿堂基礎底板未起邊的厚度+起邊棱臺體積(2)、滿堂基礎模板:
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預算基價滿堂基礎模板按滿堂基礎砼以體積計算。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qū)定額規(guī)則的滿堂基礎模板=滿基外邊線的長度×滿基外邊線的高度+滿基斜坡中心線周長×滿基斜坡斜長。(3)、滿堂基礎梁①滿堂基礎梁的體積計算方法:滿堂基礎梁的體積=梁的凈長×梁的凈高②滿堂基礎梁的模板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預算基價基礎梁模板按滿堂基礎梁砼以體積計算。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qū)定額規(guī)則的滿堂基礎模板=梁高出滿基的側(cè)面凈長×梁高出滿基的側(cè)面凈高+梁頭面積。3、滿堂基礎工程量計算的難點⑴、計算滿堂基礎的體積時,外墻外皮到滿堂外邊線部分區(qū)域、斜坡寬度部分區(qū)域等的中心線的長度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⑵、基礎梁的凈長計算,必須考慮相交梁之間的相互扣減問題。⑶、滿堂基礎梁的模板的計算,必須考慮滿基以及相交梁之間的相互扣減問題。條形基礎1、條形基礎工程量如圖所示,(1)、素土墊層工程量(2)、灰土墊層工程量(3)、砼墊層工程量(4)、砼墊層模板(5)、條形基礎工程量:磚基;砼條基(6)、砼條基模板(7)、地圈梁工程量(8)、地圈梁模板(9)、基礎墻工程量(10)基槽的土方體積(11)支擋土板工程量(11)槽底釬探工程量2、條形基礎計算方法(1)素土墊層工程量外墻條基素土工程量=外墻素土中心線的長度×素土的截面積內(nèi)墻條基素土工程量=內(nèi)墻素土凈長線的長度×素土的截面積(2)灰土墊層工程量外墻條基灰土工程量=外墻灰土中心線的長度×灰土的截面積內(nèi)墻條基灰土工程量=內(nèi)墻灰土凈長線的長度×灰土的截面積(3)砼墊層工程量外墻條基砼墊層基礎=外墻條形基礎砼墊層的中心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內(nèi)墻條基砼墊層基礎=內(nèi)墻條形基礎砼墊層的凈長線長度×砼墊層的截面積(4)條形基礎工程量外墻條形基礎的工程量=外墻條形基礎中心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內(nèi)墻條形基礎的工程梁=內(nèi)墻條形基礎凈長線的長度×條形基礎的截面積注意:凈長線的計算①磚條形基礎按內(nèi)墻凈長線計算②砼條形基礎按分層凈長線計算有些地區(qū)(天津)計算規(guī)則規(guī)定,條形基礎以地圈梁頂為分界線,這就造成了計算墻體時候必須加上+-0.000以下的高度;而且一個工程條形基礎同時出現(xiàn)不同標高的圈梁時候,計算墻體時候必須區(qū)分出墻的底標高,對手工造成了麻煩。(5)、砼墊層模板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預算基價砼墊層模板按砼墊層以體積計算。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qū)定額規(guī)則的砼墊層模板=砼墊層的側(cè)面凈長×砼墊層高度(6)、砼條基模板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預算基價砼條基模板按砼條基以體積計算。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qū)定額規(guī)則的砼條基模板=砼條基側(cè)面凈長×砼條基高度.
(7)、地圈梁工程量外墻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墻地圈梁中心線的長度×地圈梁的截面積內(nèi)墻地圈梁的工程梁=內(nèi)墻地圈梁凈長線的長度×地圈梁的截面積(8)、地圈梁模板①計算方法之一:天津2004年建筑工程預算基價地圈梁模板按地圈梁以體積計算。②計算方法之二:有的地區(qū)定額規(guī)則的地圈梁模板=地圈梁側(cè)面凈長×地圈梁高度(9)基礎墻工程量外墻基礎墻的工程量=外墻基礎墻中心線的長度×基礎墻的截面積內(nèi)墻基礎墻的工程梁=內(nèi)墻基礎墻凈長線的長度×基礎墻的截面積(10)基槽的土方體積基槽的土方體積=基槽的截面面積×基槽的凈長度外墻地槽長度按外墻槽底中心線計算,內(nèi)墻地槽長度按內(nèi)墻槽底凈長計算,槽寬按圖示尺寸加工作面的寬度計算,槽深按自然地坪至槽底計算。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總土方量中。(11)支擋土板工程量支擋土板工程量,以槽的垂直面積計算,支擋土板后,不得再計算放坡。(12)槽底釬探工程量槽底釬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3、條形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⑴條形基礎各層實體的凈長線很難算⑵計算條形基礎各層實體的凈長線時,要考慮與外墻相交的情況,同時要考慮與內(nèi)墻相交的情況,內(nèi)墻橫向部分通常計算,豎向部分分斷計算,這樣條形基礎各層單元實體凈長度算起來很麻煩。⑶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獨立基礎1、獨立基礎工程量(1)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2)獨立基礎體積(3)、獨立基礎墊層基模板(4)、獨立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釬探工程量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⑴、獨立基礎墊層的體積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⑵、獨立基礎墊層模板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⑶、獨立基礎體積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棱臺公式)⑷、獨立基礎模板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5)基坑土方工程量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基坑底面積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nèi)。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總土方量中。(6)槽底釬探工程量槽底釬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2、獨立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①異形獨立基礎體積不好計算。②獨立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承臺基礎1、承臺基礎工程量(1)承臺基礎墊層的體積(2)承臺基礎體積(3)、承臺基礎墊層基模板(4)、承臺基礎模板(5)基坑的土方體積(6)槽底釬探工程量2、獨立基礎手工計算方法⑴、承臺基礎墊層的體積墊層體積=墊層面積×墊層厚度⑵、承臺基礎墊層模板墊層模板=墊層周長×墊層高度⑶、承臺基礎體積獨立基礎體積=各層體積相加(用長方體和棱臺公式)⑷、承臺基礎模板獨立基礎模板=各層周長×各層模板高(5)基坑土方工程量基坑土方的體積應按基坑底面積乘以挖土深度計算?;拥酌娣e應以基坑底的長乘以基坑底的寬,基坑底長和寬是指混凝土墊層外邊線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溝者應算至排水溝外邊線。排水溝的體積應納入總土方量內(nèi)。當需要放坡時,應將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總土方量中。(6)槽底釬探工程量槽底釬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積計算。3、承臺基礎工程量的計算難點①異形承臺基礎體積不好計算。②承臺基礎與其他基礎相交時扣減量不好計算。③土方量計算時考慮工作面及放坡,計算扣減比較麻煩。樁1、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制作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長度按包括樁尖的全長計算,樁尖虛體積不扣除。2、噴射混凝土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3、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鉆孔和泥漿運輸?shù)捏w積按室外自然地坪至樁底的長度乘以樁斷面面積以體積計算。4、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灌注混凝土的體積按設計樁長與設計超灌長度之和乘以樁斷面面積以體積計算。5、打預制鋼筋混凝土樁工程量,按樁斷面乘以全樁長度以體積計算,樁尖的虛體積不扣除?;炷凉軜犊招牟糠煮w積應扣除,混凝土管樁不包括空心填充所用的工料。6、送樁工程量,按樁截面乘以送樁深度以體積計算。送樁深度為打樁機機底至樁頂之間的距離。(按自然地面至設計樁頂距離另加50cm計算)
7、水泥攪拌樁的體積,按設計樁長乘以設計樁截面面積以體積計算。8、地下連續(xù)墻的混凝土灌注按照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土方回填、運土1、土(石)方回填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1)場地回填:回填面積乘以平均回填厚度。(2)室內(nèi)回填:主墻間凈面積乘以回填厚度。(3)基礎回填:挖方體積減去設計室外地坪以下埋設的基礎體積(包括基礎墊層及其他構(gòu)筑物)。(4)管溝回填:挖土體積減去墊層和直徑大于200mm的管溝體積。2、挖地槽原土回填的工程量,可按地槽挖土工程量乘以系數(shù)0.6計算。一立方混泥土有好重1立方鋼筋混凝土重量是25KN,即約為2551公斤素混凝土一立方一般按2.34噸計一、箍筋表示方法: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加密區(qū)間距100,非加密區(qū)間距200,全為雙肢箍。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加密區(qū)間距100,非加密區(qū)間距200,全為四肢箍。⑶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qū)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qū)間距150,雙肢箍。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二、梁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上支座處)⑴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于雙肢箍。⑵2Φ22+(4Φ12)表示2Φ22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⑶6Φ25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⑷2Φ22+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三、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⑴G2φ12
表示梁兩側(cè)的構(gòu)造鋼筋,每側(cè)一根φ12。⑵G4Φ14
表示梁兩側(cè)的構(gòu)造鋼筋,每側(cè)兩根Φ14。⑶N2Φ22
表示梁兩側(cè)的抗扭鋼筋,每側(cè)一根Φ22。⑷N4Φ18
表示梁兩側(cè)的抗扭鋼筋,每側(cè)兩根Φ18。四、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內(nèi)。⑵6Φ25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⑶6Φ25(-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⑷2Φ25+3Φ22(-3)/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長布置。五、標注示例:KL7(3)300×700Y500×250φ10@100/200(2)2Φ25
N4Φ18(-0.100)4Φ25
6Φ254/2
6Φ254/2
6Φ254/2
4Φ25□———————————□———————□———————————□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KL7(3)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φ10@100/200(2)2Φ25表示箍筋和架立筋。-0.100
表示梁上皮標高。N2B12指梁的兩個側(cè)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縱向筋(腰筋),每側(cè)各配一根.G2B12指梁的兩個側(cè)面共配置2根12的縱向構(gòu)造筋(腰筋),每側(cè)各配一根.N是受扭筋的意思,G是構(gòu)造筋的意思!7沒有標注N的就是構(gòu)造鋼筋G,G是15D,N是LaE鋼筋算量基本方法鋼筋算量基本方法第一章梁第一節(jié)框架梁一、首跨鋼筋的計算1、上部貫通筋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2、端支座負筋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3、下部鋼筋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注意:下部鋼筋不論分排與否,計算的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標注梁的下部縱筋時可以不輸入分排信息。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么,在軟件中是如何實現(xiàn)03G101-1中關于支座錨固的判斷呢?現(xiàn)在我們來總結(jié)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4、腰筋構(gòu)造鋼筋:構(gòu)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抗扭鋼筋:算法同貫通鋼筋5、拉筋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拉筋根數(shù):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么拉筋的根數(shù)=(箍筋根數(shù)/2)×(構(gòu)造筋根數(shù)/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么拉筋的根數(shù)=布筋長度/布筋間距。6、箍筋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11.9d+8d箍筋根數(shù)=(加密區(qū)長度/加密區(qū)間距+1)×2+(非加密區(qū)長度/非加密區(qū)間距-1)+1注意:因為構(gòu)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么,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并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件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如下圖所示)7、吊筋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夾角=60°≤800mm
夾角=45°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1、中間支座負筋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后中間支座值);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后中間支座值)。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三、尾跨鋼筋計算類似首跨鋼筋計算四、懸臂跨鋼筋計算1、主筋軟件配合03G101-1,在軟件中主要有六種形式的懸臂鋼筋,如下圖所示這里,我們以2#、5#及6#鋼筋為例進行分析:2#鋼筋—懸臂上通筋=(通跨)凈跨長+梁高+次梁寬度+鋼筋距次梁內(nèi)側(cè)50mm起彎-4個保護層+鋼筋的斜段長+下層鋼筋錨固入梁內(nèi)+支座錨固值5#鋼筋—上部下排鋼筋=Ln/4+支座寬+0.75L6#鋼筋—下部鋼筋=Ln--保護層+15d2、箍筋(1)、如果懸臂跨的截面為變截面,這時我們要同時輸入其端部截面尺寸與根部梁高,這主要會影響懸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長度計算,上部鋼筋存在斜長的時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鋼筋的長度;如果沒有發(fā)生變截面的情況,我們只需在“截面”輸入其端部尺寸即可。(2)、懸臂梁的箍筋根數(shù)計算時應不減去次梁的寬度;根據(jù)修定版03G101-1的66頁。第二節(jié)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對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于:1、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qū)分加密區(qū)與非加密區(qū)的問題;2、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7、側(cè)面構(gòu)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第二章剪力墻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墻是最難計算的構(gòu)件,具體體現(xiàn)在:1、剪力墻包括墻身、墻梁、墻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2、剪力墻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zhuǎn)角形式;3、剪力墻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4、墻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5、墻柱有各種箍筋組合;6、連梁要區(qū)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jù)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需要計算的工程量第一節(jié)剪力墻墻身一、剪力墻墻身水平鋼筋1、墻端為暗柱時A、外側(cè)鋼筋連續(xù)通過外側(cè)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內(nèi)側(cè)鋼筋=墻長-保護層+彎折B、外側(cè)鋼筋不連續(xù)通過外側(cè)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0.65Lae內(nèi)側(cè)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彎折暗拄與墻身相平水平鋼筋根數(shù)=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墻身水平筋照設)2、墻端為端柱時A、外側(cè)鋼筋連續(xù)通過外側(cè)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內(nèi)側(cè)鋼筋=墻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B、外側(cè)鋼筋不連續(xù)通過外側(cè)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0.65Lae內(nèi)側(cè)鋼筋長度=墻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水平鋼筋根數(shù)=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墻身水平筋照設)注意:如果剪力墻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墻的內(nèi)側(cè)水平筋的錨固構(gòu)造。3、剪力墻墻身有洞口時端拄突出墻當剪力墻墻身有洞口時,墻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二、剪力墻墻身豎向鋼筋1、首層墻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2、中間層墻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3、頂層墻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墻身豎向鋼筋根數(shù)=墻凈長/間距+1(墻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中間層無變截面中間層變截面頂層內(nèi)墻頂層外墻4、剪力墻墻身有洞口時,墻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三、墻身拉筋1、長度=墻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2、根數(shù)=墻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注:墻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墻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暗梁面積;拉筋的面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例:(8000*3840)/(600*600)第二節(jié)剪力墻墻柱一、縱筋1、首層墻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2、中間層墻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3、頂層墻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qū)分邊、中、角柱,要區(qū)分外側(cè)鋼筋和內(nèi)側(cè)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二、箍筋:依據(jù)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第三節(jié)剪力墻墻梁一、連梁1、受力主筋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2、箍筋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nèi)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nèi)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二、暗梁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2、箍筋第三章柱KZ鋼筋的構(gòu)造連接第一章基礎層一、柱主筋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二、基礎內(nèi)箍筋基礎內(nèi)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wěn)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件中是按三根)。第二章中間層一、柱縱筋1、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shù)=N個加密區(qū)/加密區(qū)間距+N+非加密區(qū)/非加密區(qū)間距-103G101-1中,關于柱箍筋的加密區(qū)的規(guī)定如下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qū)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qū)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jié)點范圍內(nèi)加密;如果該柱采用綁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圍內(nèi)同時需要加密。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qū)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jié)點范圍內(nèi)加密;如果該柱采用綁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圍內(nèi)同時需要加密。第三節(jié)頂層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一、角柱角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角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a、內(nèi)側(cè)鋼筋錨固長度為直錨(≧Lae):梁高-保護層≧1.5Laeb、外側(cè)鋼筋錨固長度為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注意:在GGJV8.1中,內(nèi)側(cè)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外側(cè)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二、邊柱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nèi)側(cè)鋼筋錨固和外側(cè)鋼筋錨固:a、內(nèi)側(cè)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b、外側(cè)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注意:在GGJV8.1中,內(nèi)側(cè)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外側(cè)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三、中柱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注意:在GGJV8.1中,處理同上。第四章板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xiàn)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xiàn)澆板的布筋情況。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分布筋、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一、受力筋軟件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jù)軸網(wǎng)計算的。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根數(shù)=(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二、負筋及分布筋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負筋根數(shù)=(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負筋分布筋根數(shù)=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根據(jù)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shù)即可,在軟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第五章常見問題為什么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我們在軟件中計算為11.9d?我們軟件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際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結(jié)果,我們知道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應該是1.9D,下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按照外皮計算的結(jié)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線計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里D取的是規(guī)范規(guī)定的最小半徑2.5d,此時用后面的式子減前面的式子的結(jié)果是:1.87d≈1.9d。梁中出現(xiàn)兩種吊筋時如何處理?在吊筋信息輸入框中用“/”將兩種不同的吊筋連接起來放到“吊筋輸入框中”如2B22/2B25。而后面的次梁寬度按照與吊筋一一對應的輸入進去如250/300(2B22對應250梁寬;2B25對應300梁寬)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cè)的鋼筋不同時,軟件是如何處理的?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cè)的鋼筋不同時,我們在軟件直接輸入當前跨右支座負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的鋼筋。軟件計算的原則是支座兩側(cè)的鋼筋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進行錨固;判斷原則是輸入格式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錨固。如右支座負筋為5B22,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為5B22+2B20,則5根22的鋼筋通過支座,2根20錨固在支座。梁變截面在軟件中是如何處理的?在軟件中,梁的變截面情況分為兩種:1、當高差>1/6的梁高時,無論兩側(cè)的格式是否相同,兩側(cè)的鋼筋全部按錨固進行計算。彎折長度為15d+高差。2、當高差<1/6的梁高時,按支座兩側(cè)的鋼筋不同的判斷條件進行處理。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發(fā)生變化,我們?nèi)绾翁幚碇v筋?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發(fā)生變化,柱縱筋的處理分兩種情況:1、若柱縱筋采用電渣壓力焊,則按柱頂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設置;2、若柱縱筋采用綁扎搭接,例如1~2層為C45,3~10層為C35,則柱要分開來建立兩個構(gòu)件:一個為C45,為3層,但3層只輸入構(gòu)件截面尺寸及層高,目的是不讓2層作為頂層計算錨固;另一個構(gòu)件建立1~10層,1~2層只輸入構(gòu)件截面尺寸及層高,鋼筋信息自3層開始輸入,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了。每米高圓形柱螺旋鋼筋長度計算公式:L=N(P*P+(D-2b+do)^2*π^2)^0.5+兩個彎鉤長度式中:N=螺旋圈數(shù),N=L/P(L為構(gòu)件長即圓形柱長)P=螺距D=構(gòu)件直徑do=螺旋鋼筋的直徑b=保護層厚度.另外:鋼筋理論質(zhì)量=鋼筋計算長度*該鋼筋每米質(zhì)量鋼筋總耗質(zhì)量=鋼筋理論質(zhì)量*[1+鋼筋(鐵件)損耗率]鋼筋理論質(zhì)量計算捷徑:鋼筋理論質(zhì)量=鋼筋直徑的平方(以毫米為單位)*0.00617
手工計算鋼筋公式大全手工計算鋼筋公式大全第一章梁第一節(jié)框架梁一、首跨鋼筋的計算1、上部貫通筋上部貫通筋(上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2、端支座負筋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3、下部鋼筋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注意:下部鋼筋不論分排與否,計算的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標注梁的下部縱筋時可以不輸入分排信息。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么,在軟件中是如何實現(xiàn)03G101-1中關于支座錨固的判斷呢?現(xiàn)在我們來總結(jié)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斷問題: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取Max{Lae,0.5Hc+5d}。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0.5Hc+5d,為彎錨,取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鋼筋的中間支座錨固值=Max{Lae,0.5Hc+5d}4、腰筋構(gòu)造鋼筋:構(gòu)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抗扭鋼筋:算法同貫通鋼筋5、拉筋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拉筋根數(shù):如果我們沒有在平法輸入中給定拉筋的布筋間距,那么拉筋的根數(shù)=(箍筋根數(shù)/2)×(構(gòu)造筋根數(shù)/2);如果給定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么拉筋的根數(shù)=布筋長度/布筋間距。6、箍筋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11.9d+8d箍筋根數(shù)=(加密區(qū)長度/加密區(qū)間距+1)×2+(非加密區(qū)長度/非加密區(qū)間距-1)+1注意:因為構(gòu)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么,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并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件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如下圖所示)7、吊筋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長度+次梁寬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夾角=60°≤800mm夾角=45°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1、中間支座負筋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注意:當中間跨兩端的支座負筋延伸長度之和≥該跨的凈跨長時,其鋼筋長度: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前中間支座值)+(Ln/3+后中間支座值);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前中間支座值)+(Ln/4+后中間支座值)。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三、尾跨鋼筋計算類似首跨鋼筋計算四、懸臂跨鋼筋計算1、主筋軟件配合03G101-1,在軟件中主要有六種形式的懸臂鋼筋,如下圖所示這里,我們以2#、5#及6#鋼筋為例進行分析:2#鋼筋—懸臂上通筋=(通跨)凈跨長+梁高+次梁寬度+鋼筋距次梁內(nèi)側(cè)50mm起彎-4個保護層+鋼筋的斜段長+下層鋼筋錨固入梁內(nèi)+支座錨固值5#鋼筋—上部下排鋼筋=Ln/4+支座寬+0.75L6#鋼筋—下部鋼筋=Ln--保護層+15d2、箍筋(1)、如果懸臂跨的截面為變截面,這時我們要同時輸入其端部截面尺寸與根部梁高,這主要會影響懸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長度計算,上部鋼筋存在斜長的時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鋼筋的長度;如果沒有發(fā)生變截面的情況,我們只需在“截面”輸入其端部尺寸即可。(2)、懸臂梁的箍筋根數(shù)計算時應不減去次梁的寬度;根據(jù)修定版03G101-1的66頁。第二節(jié)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對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簡單的解釋,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于:1、普通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qū)分加密區(qū)與非加密區(qū)的問題;2、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斷值。未盡解釋請參考03G101-1說明。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伸長度為Ln/3;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錨,再橫向彎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圍為≥0.2Ln1≥1.5hb;7、側(cè)面構(gòu)造鋼筋與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一致。第二章剪力墻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墻是最難計算的構(gòu)件,具體體現(xiàn)在:1、剪力墻包括墻身、墻梁、墻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系;2、剪力墻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zhuǎn)角形式;3、剪力墻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4、墻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5、墻柱有各種箍筋組合;6、連梁要區(qū)分頂層與中間層,依據(jù)洞口的位置不同還有不同的計算方法。需要計算的工程量第一節(jié)剪力墻墻身一、剪力墻墻身水平鋼筋1、墻端為暗柱時A、外側(cè)鋼筋連續(xù)通過外側(cè)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內(nèi)側(cè)鋼筋=墻長-保護層+彎折B、外側(cè)鋼筋不連續(xù)通過外側(cè)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0.65Lae內(nèi)側(cè)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彎折水平鋼筋根數(shù)=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墻身水平筋照設)2、墻端為端柱時A、外側(cè)鋼筋連續(xù)通過外側(cè)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內(nèi)側(cè)鋼筋=墻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B、外側(cè)鋼筋不連續(xù)通過外側(cè)鋼筋長度=墻長-保護層+0.65Lae內(nèi)側(cè)鋼筋長度=墻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水平鋼筋根數(shù)=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墻身水平筋照設)注意:如果剪力墻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措施同該墻的內(nèi)側(cè)水平筋的錨固構(gòu)造。3、剪力墻墻身有洞口時當剪力墻墻身有洞口時,墻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斷,分別向下彎折15d。二、剪力墻墻身豎向鋼筋1、首層墻身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2、中間層墻身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3、頂層墻身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墻身豎向鋼筋根數(shù)=墻凈長/間距+1(墻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中間層無變截面中間層變截面頂層內(nèi)墻頂層外墻4、剪力墻墻身有洞口時,墻身豎向筋在洞口上下兩邊截斷,分別橫向彎折15d。三、墻身拉筋1、長度=墻厚-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2、根數(shù)=墻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注:墻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即墻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暗梁面積;拉筋的面筋面積是指其橫向間距×豎向間距。例:(8000*3840)/(600*600)第二節(jié)剪力墻墻柱一、縱筋1、首層墻柱縱筋長度=基礎插筋+首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2、中間層墻柱縱筋長度=本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3、頂層墻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qū)分邊、中、角柱,要區(qū)分外側(cè)鋼筋和內(nèi)側(cè)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二、箍筋:依據(jù)設計圖紙自由組合計算。第三節(jié)剪力墻墻梁一、連梁1、受力主筋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2、箍筋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nèi)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nèi)布置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二、暗梁1、主筋長度=暗梁凈長+錨固2、箍筋第三章柱KZ鋼筋的構(gòu)造連接第一章基礎層一、柱主筋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二、基礎內(nèi)箍筋基礎內(nèi)箍筋的作用僅起一個穩(wěn)固作用,也可以說是防止鋼筋在澆注時受到撓動。一般是按2根進行計算(軟件中是按三根)。第二章中間層一、柱縱筋1、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shù)=N個加密區(qū)/加密區(qū)間距+N+非加密區(qū)/非加密區(qū)間距-103G101-1中,關于柱箍筋的加密區(qū)的規(guī)定如下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qū)有三個,分別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qū)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jié)點范圍內(nèi)加密;如果該柱采用綁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圍內(nèi)同時需要加密。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別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qū)長度均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jié)點范圍內(nèi)加密;如果該柱采用綁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圍內(nèi)同時需要加密。第三節(jié)頂層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相同。(參看03G101-1第37、38頁)一、角柱角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角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a、內(nèi)側(cè)鋼筋錨固長度為直錨(≧Lae):梁高-保護層≧1.5Laeb、外側(cè)鋼筋錨固長度為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注意:在GGJV8.1中,內(nèi)側(cè)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外側(cè)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二、邊柱邊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邊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分為內(nèi)側(cè)鋼筋錨固和外側(cè)鋼筋錨固:a、內(nèi)側(cè)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b、外側(cè)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注意:在GGJV8.1中,內(nèi)側(cè)鋼筋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外側(cè)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三、中柱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么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直錨(≧Lae):梁高-保護層注意:在GGJV8.1中,處理同上。第四章板在實際工程中,我們知道板分為預制板和現(xiàn)澆板,這里主要分析現(xiàn)澆板的布筋情況。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分布筋、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一、受力筋軟件中,受力筋的長度是依據(jù)軸網(wǎng)計算的。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根數(shù)=(軸線長度-扣減值)/布筋間距+1二、負筋及分布筋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負筋根數(shù)=(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負筋分布筋根數(shù)=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根據(jù)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shù)即可,在軟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輸入法輸入計算。第五章常見問題為什么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我們在軟件中計算為11.9d?我們軟件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際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結(jié)果,我們知道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應該是1.9D,下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按照外皮計算的結(jié)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線計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里D取的是規(guī)范規(guī)定的最小半徑2.5d,此時用后面的式子減前面的式子的結(jié)果是:1.87d≈1.9d。梁中出現(xiàn)兩種吊筋時如何處理?在吊筋信息輸入框中用“/”將兩種不同的吊筋連接起來放到“吊筋輸入框中”如2B22/2B25。而后面的次梁寬度按照與吊筋一一對應的輸入進去如250/300(2B22對應250梁寬;2B25對應300梁寬)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cè)的鋼筋不同時,軟件是如何處理的?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cè)的鋼筋不同時,我們在軟件直接輸入當前跨右支座負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的鋼筋。軟件計算的原則是支座兩側(cè)的鋼筋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進行錨固;判斷原則是輸入格式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錨固。如右支座負筋為5B22,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為5B22+2B20,則5根22的鋼筋通過支座,2根20錨固在支座。梁變截面在軟件中是如何處理的?在軟件中,梁的變截面情況分為兩種:1、當高差>1/6的梁高時,無論兩側(cè)的格式是否相同,兩側(cè)的鋼筋全部按錨固進行計算。彎折長度為15d+高差。2、當高差<1/6的梁高時,按支座兩側(cè)的鋼筋不同的判斷條件進行處理。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發(fā)生變化,我們?nèi)绾翁幚碇v筋?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發(fā)生變化,柱縱筋的處理分兩種情況:1、若柱縱筋采用電渣壓力焊,則按柱頂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設置;2、若柱縱筋采用綁扎搭接,例如1~2層為C45,3~10層為C35,則柱要分開來建立兩個構(gòu)件:一個為C45,為3層,但3層只輸入構(gòu)件截面尺寸及層高,目的是不讓2層作為頂層計算錨固;另一個構(gòu)件建立1~10層,1~2層只輸入構(gòu)件截面尺寸及層高,鋼筋信息自3層開始輸入,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受力筋:指布置在梁或板的下部.承受拉力的那部分鋼筋及抗剪切的起彎筋.吊筋等。怎么樣區(qū)分板的受力筋跟分布筋?以板的開間、進深跨度區(qū)分:如果是單項板,那么平行于短跨方向的鋼筋是受力筋,平行于長跨方向的鋼筋是架立筋。如果是雙向板,那么長跨、短跨方向的鋼筋全部是受力筋。以鋼筋直徑上來區(qū)分:鋼筋的直徑大的為受力筋,直徑小的鋼筋為分布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租賃合同范本(含租賃房屋安全檢查要求)
- 2025版二手車過戶業(yè)務信用擔保合同文本
- 全業(yè)務知識培訓對策課件
- 入門維修電器知識培訓課件
- 搶救車藥品管理課件
- 入職培訓標準課件
- 2025-2030總體等相信品牌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入工會知識培訓課件
- 職業(yè)院校校企聯(lián)合人才培養(yǎng)協(xié)議示范
- (2025年標準)車棚安裝質(zhì)量協(xié)議書
- 2025年上海市高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 《人工智能概論-面向通識課程》全套教學課件
- 三區(qū)人才面試題及答案大全
- 物業(yè)服務禮儀培訓大綱
- 2025年舞臺燈光設備項目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防火鋼質(zhì)門、卷簾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yè)計劃書
- 2024年云南師范大學輔導員考試真題
- 普查保密協(xié)議書
- 《初學者指南:美術(shù)基礎課件》
- 冶金礦山采礦設計規(guī)范
- 配送車輛違章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