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總課件一般毒性_第1頁
毒理總課件一般毒性_第2頁
毒理總課件一般毒性_第3頁
毒理總課件一般毒性_第4頁
毒理總課件一般毒性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jié)毒理學實驗基礎知識第二節(jié)急性毒性試驗第三節(jié)長期毒性試驗第六章主要內容按接觸時間分類:急性毒性試驗亞急性毒性試驗亞慢性毒性試驗慢性毒性試驗一般毒性作用及評價

毒性參數(shù)和安全限值的劑量軸低高

──┼───┼─┼─┼─────┼─┼─┼───┼──┼─┼──┼→安全限值NOAEL

閾LOAELNOAEL閾LOAELMTDMLDLD50

LD100

或VSD└────┘└────┘LD01

慢性急性

第二節(jié)

急性毒性試驗

1概念急性毒性:機體一次接觸或24小時內多次接觸化學物后在短期(<14天)內所發(fā)生的毒性效應。第二節(jié)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評價2急性毒性試驗目的與常用參數(shù)2.1目的:○評價化學物對機體的急性毒性的大?。ㄒ訪D50表示)、毒效應的特征和劑量-反應關系,根據(jù)LD50進行毒性分級?!馂閬喡院吐约捌渌纠韺嶒灥慕佑|劑量提供依據(jù)○為毒作用機制研究提供線索

2.2急性毒性常用參數(shù):

毒性上限參數(shù):死亡為終點毒性下限參數(shù):非致死性指標致死劑量:①絕對致死量(LD100)

②半數(shù)致死劑量或濃度(LD50或LC50)③最小致死量(MLD,LD01)

③最大耐受劑量(MTD,LD0)2.2.1毒性上限參數(shù)(1)急性毒性(LOAEL)觀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劑量(2)有害作用閾(threshold)(3)急性毒性(NOAEL)未觀察到有害作用劑量

2.2.2毒性下限參數(shù)

毒性參數(shù)和安全限值的劑量軸低高

──┼───┼─┼─┼─────┼─┼─┼───┼──┼─┼──┼→安全限值NOAEL

閾LOAELNOAEL閾LOAELMTDMLDLD50

LD100

或VSD└────┘└────┘LD01

慢性急性

3LD50在毒理學中應用概念:LD50化學毒物引起一半受試對象死亡的劑量最重要最常用的參數(shù),毒性分級的依據(jù)統(tǒng)計處理得出的數(shù)值較少受實驗個體易感性差異的影響。高重現(xiàn)性反映群體大多數(shù)的感受性處于劑量反應關系曲線變化最敏感部位。

3.1LD50的意義及應用3.2LD50局限性影響因素多只代表一個劑量界點不能反映中毒特征4.

揮發(fā)性的影響5.接觸途徑的影響6.LD50的波動性7.物種差異,性別的差異8.劑量反應關系斜率9.獲得信息有限10.近似值

3.2

LD50的局限性3.3LD50的補充參數(shù)(急性毒作用帶\LD84/LD16\劑量反應曲線斜率)1.Zac=LD50/Limac※Zac反映急性域劑量距離LD50的寬窄死亡----最低毒作用劑量的寬窄※Zac值越大,急性死亡危險性越小2.

LD84/LD16LD50加減一個S

(累計死亡率是15.9%和84.1%)3.劑量反應曲線斜率3.3LD50的補充參數(shù)

為了評價化學毒物急性毒性的強弱及其對人類的潛在危害程度,當前各國都參照相應的急性毒性分級(acutetoxicityclassification)標準來評價化學毒物的急性毒性。4急性毒性評價4.1急性毒性分級標準意義:視化學物毒性評價和安全管理的一個共同尺度。各國分級標準不一樣。4.2不同用途的化學物分級標準見p79-804急性毒性評價微毒>5000>5000>5000

LD50值及急性毒性定級

◎急性毒作用帶(Zac)

◎劑量-反應曲線斜率

◎中毒癥狀及程度

◎出現(xiàn)癥狀的時間

◎死亡前征兆及死亡時間

◎存活動物的體重變化

◎死亡動物的病理變化等

4.3急性毒性評價內容

5急性毒性試驗設計○實驗動物的準備○染毒途徑的選擇○染毒劑量的選擇○染毒周期與毒效應觀察5.1實驗動物的選擇和處置◎體重:大鼠:180-220g,小鼠:18-22g,◎

性別:♀♂各半◎動物檢疫:5-7天◎染毒途徑:模擬人可能接觸途徑◎灌胃、禁食◎試驗劑量和方法(視法方法定)◎觀察時期和內容:14天,中毒癥狀,特征◎動物常見表現(xiàn):興奮—抑制—死亡◎死亡動物的解剖

5.1實驗動物的選擇和處置1.3.1大鼠急性經口毒性試驗:根據(jù)預試結果,正式試驗雌雄鼠均設計為1000mg/kg、2150mg/kg、4640mg/kg和1000mg/kg四個劑量組。(劑量與分組)每組雌雄性SD大鼠各5只(動物數(shù))。2150mg/kg以下劑量組以1ml/100g.bw于動物空腹下一次性灌胃染毒,4640mg/kg以2ml/100g.bw一次灌胃,1000mg/kg劑量組以2ml/100g.bw兩次灌胃,中間間隔2小時(染毒方法)。灌胃后觀察其中毒癥狀、體征和死亡情況,連續(xù)觀察二周,(試驗期限)根據(jù)各組死亡動物數(shù),查Horn’s表求出LD50及95%可信限,判定毒性分類。急性經口毒性試驗(示例)6LD50的計算方法6.1經典方法

機率單位法-對數(shù)圖解法寇氏法

HORN’S法

Bliss法序貫法6.1.1霍恩(Horn)法

是利用劑量對數(shù)與死亡率(反應率)的轉換數(shù)(即幾率單位)呈直線關系而設計的方法,又稱平均移動法或劑量遞增法。優(yōu)點:由于該法使用動物數(shù)少,結果可直接查表求出LD50及其95%可信限,使用甚為簡便。缺點:LD50的95%可信區(qū)間范圍較大,方法精確度尚不夠。

LD50的經典方法霍恩(Horn)法方法要點:*4個染毒劑量組,*每組動物數(shù)相等,一般用5只動物,*組距:劑量按等比級數(shù)排列。

組距=2.15/3.16LD50的經典方法依據(jù)每組動物數(shù)、組距和每組動物死亡數(shù),查表即可求出受試化學毒物的LD50及其95%可信限。例如:55

56.1.2改進寇氏法

(1)是利用劑量對數(shù)與死亡率呈S型曲線而設計的方法,又稱Karber法或平均致死量法。該法計算簡便、準確率高,是較為常用的方法。(2)本法要求每個染毒劑量組動物數(shù)要相同,各劑量組組距呈等比級數(shù),死亡率呈正態(tài)分布,最低劑量組死亡率<20%,最高劑量組死亡率>80%。LD50的經典方法預試驗:以每組2-3只動物找出全死和全不死的劑量。動物數(shù):一般每組不少于10只(大鼠或小鼠),各組動物數(shù)量不一定要求相等。劑量及分組:一般在預試得到的兩個劑量組之間擬出等比的六個劑量組或更多的組。此法不要求劑量組間呈等比關系,但等比可使各點距離相等,有利于作圖計算。LD50的經典方法—幾率單位-圖解法LD50測定新方法(符合3R)限量試驗固定劑量法急性毒性分級法上下法(up-and-downprocedure)急性系統(tǒng)毒性試驗第三節(jié)局部毒作用皮膚原發(fā)性刺激試驗(skinprimaryirritationtest)皮膚致敏反應試驗(skinsensitizationtest光致敏反應(photosensitisation)光刺激反應(photoirritation)眼刺激反應(eyeprimaryirritationtest)替代(體外)試驗

局部毒作用常用的評價局部刺激作用的試驗包括眼刺激試驗、皮膚刺激/腐蝕性試驗和皮膚致敏試驗等,其目的是了解外源化學物對皮膚、眼睛的局部刺激性、腐蝕性和致敏性。我國農藥、化妝品和消毒產品的毒理學評價程序均規(guī)定局部刺激試驗為常規(guī)必做項目。眼刺激試驗(eyeirritationtest)的觀察終點為化學物導致的眼刺激和眼腐蝕性。眼刺激性(eyeirritation)指眼球表面接觸受試物后所產生的可逆性炎性變化,而眼腐蝕性(eyecorrosion)指眼球表面接觸受試物后引起的不可逆性組織損傷。眼刺激試驗推薦的傳統(tǒng)方法為家兔眼刺激試驗,此方法系Draize在1944年提出,故亦稱Draize試驗試驗原則是受試物以一次劑量滴入每只實驗動物的一側眼結膜囊內,以未作處理的另一側眼作為自身對照。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觀察對兔眼的刺激和腐蝕作用程度并按規(guī)定的分級標準進行評分。觀察指標主要包括結膜(發(fā)紅、球結膜水腫和分泌物)、角膜(混濁程度和范圍)、虹膜(充血、腫脹和角膜周圍充血)。觀察期限應足以評價刺激效應的可逆性或不可逆性,一般為7天,必要時可延長至21天。Draize法對試驗結果的判定以主觀判斷為主,眼刺激試驗傳統(tǒng)方法用非實驗動物組織替代兔眼,受精雞卵尿囊絨膜試驗(hen’seggtest-chorioallantoicmembrane,HET-CAM)檢測細胞膜損傷的溶血試驗(hemolysistest):檢測血紅蛋白變性:細胞毒性試驗生物模型替代法和其他非生物試驗法:眼刺激替代方法皮膚刺激試驗包括單次和多次皮膚刺激試驗、完整皮膚和破損皮膚刺激試驗等,其觀察終點為皮膚刺激和皮膚腐蝕性。皮膚刺激性(dermalirritation)指皮膚接觸或涂敷受試物后,局部產生的可逆性炎性變化。皮膚腐蝕性(dermalcorrosion)指皮膚接觸或涂敷受試物后,引起局部的不可逆性組織損傷。皮膚刺激試驗(skinirritationtest)動物:兔子4只,大鼠10只程序:略動物皮膚敏感順序兔〉豚鼠〉大鼠〉人〉豬

皮膚原發(fā)刺激試驗接觸某種化學物質后產生的局部可逆性的炎癥變化皮膚表現(xiàn):水腫、紅斑不適宜做的情況:

=可能有腐蝕性PH〈2或PH〉11.5=經皮途徑顯示很強的系統(tǒng)途徑

=經皮LD50〉2000mg/kg

皮膚原發(fā)刺激試驗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