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編制考試試題及答案一、選擇題在西方教育1、史上,被認為史現代教育代言人的是(D)A.赫爾巴特B.盧梭C.洛克D.杜威2、人力資本理論說明了(A)A.教育對經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B.經濟發(fā)展水平對教育的制約作用C.政治對教育的制約作用D.教育對科學技術的促進作用3、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年齡特性表白了個體的發(fā)展具有(B)A.順序性B.階段性C.不平衡性D.差異性4、“抱負和未來”是人生哪個階段的重要特性(C)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5、馬克思指出的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唯一方法是(D)A.理論聯系實際B.教育與社會實踐結合C.知識分之與工農相結合D.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6、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和國家衡量各科教學的重要標準是(B)A.課程B.課程標準C.課程計劃D.課程目的7、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計劃應當具有三個特性是(D)A.強制性,基礎性,科學性B.強制性,普遍性,科學性C.科學性,普遍性,基礎性D.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8、《學記》中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所闡明的教學原則是(C)A.循序漸進原則B.直觀性原則C.啟發(fā)性原則D.因材施教原則9、教師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范實驗,指導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是(B)A.練習法B.演示法C.實驗法D.發(fā)現法10、打亂傳統的按年齡編班的做法,而按學生的能力或學習成績編班,這是(A)A.外部分組B.內部分組C.設計教學法D.道爾頓制11、結構化策略和問題化策略屬于教學策略中的(A)AA.內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綜合型策略12、德育過程結構的構成要素是(C)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環(huán)境13、“學會關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強調的(B)A.認知模式B.體諒模式C.價值澄清模式D.社會模仿模式14、把對集體的管理和對個別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班級管理方式是(C)A.常規(guī)管理B.目的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B)A.了解和研究學生B.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C.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D.統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二、填空題1、教育學作為一個學科獨立的標志是_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___。2、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重要通過兩個途徑實現:教育再生產勞動力和教育在生產科學知識___。3、學習教育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價值,并且具有__延時__價值。4、198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兒童權利公約》的核心精神是(學生是獨立的社會個體,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絕大多數權利,受到社會的特別保護。)5、我國的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6、當前實行素質教育應當以培養(yǎng)學生的_(創(chuàng)新___和社會實踐能力為重點。7、教師職業(yè)的最大特點在于(職業(yè)角色的轉化)。8、在我國,課程具體表現為課程計劃、_教學大綱___和教科書。9、實行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_學校教育___。10、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知過程,是實現_學生身心發(fā)展___的過程。11、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的直觀教具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實物直觀,另一類是_模象直觀___。12、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備課、上課、_作業(yè)檢查與批改___、課外輔導、學業(yè)成績的檢查與評估。13、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__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規(guī)定__與學生已有水平之間的矛盾。14、馬卡連柯說,“要盡量多地規(guī)定一個人,也要盡也許多尊重一個人”。這句話說明的德育原則是(尊重學生與嚴格規(guī)定學生相結)15、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__教育者__。三、判斷題1、當代教育的發(fā)展中,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界線逐漸淡化。()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學家稱之為“危險期”,因此,對這一階段的少年一定要嚴加看管。()3、一定社會的政治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的性質,生產力發(fā)展水平決定著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規(guī)格。()4、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是知識授受的關系。()5、課程目的的擬定取決于知識或學科的內容。()6、在泰勒的課程原理和評價原理基礎上涉及的課程評價模式是目的游離評價模式。()7、分組教學是為了克服班級授課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級授課制優(yōu)越。()8、德育的過程具有多端性。()9、依據科爾博格的道德認知模式進行道德教育重要用的是道德兩難故事法。()10、班級管理應當以學生為核心,建立學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機制。()四、簡答題1、試述當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現。2、教師的職業(yè)角色有哪些?試做簡要的說明。3、簡述教學過程的結構。4、試述備課的基本內容和規(guī)定。5、認知性道德發(fā)展模式實行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五、論述題1、以“我們的思想”為主題,設計一個主題班會活動方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D2、A3、B4、C5、D6、B7、D8、C9、B10、A11、A12、C13、B14、C15、B二、填空題1、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2、教育再生產科學知識3、延時4、學生是獨立的社會個體,有獨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絕大多數權利,受到社會的特別保護。5、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學說6、創(chuàng)新7、職業(yè)角色的多樣化8、教學大綱9、學校教育10、學生身心發(fā)展11、模象直觀12、作業(yè)檢查與批改13、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規(guī)定14、尊重學生與嚴格規(guī)定學生相結合15、教育者三、判斷題1、√2、×3、√4、×5、×6、×7、×8、√9、√10、√四、簡答題1、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樣的教育,涉及教育起點的機會均等,甚至教育結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2、傳道者角色;授業(yè)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3、引起學習動機;領略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檢查知識。4、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制定教學進度計劃(學期教學進度計劃,課題計劃,課時計劃)。5、(1)理論假設(A道德發(fā)展論,B道德教育論);(2)圍繞道德兩難問題的小組討論(A道德兩難問題及其設計,B道德討論中的引入性提問,C道德討論中的進一步性提問);(3)簡要的評論(A認知模式的缺陷,B認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對我國學校德育改革的啟示)。2023河南新鄉(xiāng)招教考試真題含答案1.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是(A)。A《學記》B《論語》C《論演說家的培養(yǎng)》D《抱負國》2.實驗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是(C)。A.杜威B.斯普蘭格C.拉伊D.贊科夫3.使所有學生涉及差生都得到發(fā)展的教學原則是(D)提出來的。A.赫爾巴特B.布盧姆C.凱洛夫D.贊科夫4.目前我國教育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教育,這反映了教育具有(B)。A.永恒性B.歷史性C.階級性D.相對獨立性5.下列不屬于廣義教育制度范疇的是(D)。A.學校B.少年宮C.教育考試制度D.教材6.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青少年一代的成長起(B)。A.橋梁作用B.關鍵作用C.主導作用D.決定作用7.教學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B)A.感知知識B.理解知識C.鞏固知識D.運用知識8.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A)A班級授課制B小組合作學習C個別教學D.現場教學9.依據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規(guī)律而提出的教學原則是(D)。A.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原則B.啟發(fā)性原則C.因材施教原則D.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統一原則10.我國中小學德育的總任務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C)。A.共產主義接班人B.社會主義建設者C.好公民D.好兒童11.班主任了解學生最基本的方法是(A)。A.觀測法B談話法C.問卷法D.實驗法12.課外校外教育從擬定活動的內容、規(guī)定到選擇活動方式,從安排活動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到組織實行等,都是學生自主進行的,這反映了課外校外教育具有(C)。A.獨立性B.靈活性C.自愿性D.實踐性二、辨析題:13~14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一方面判斷對的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13.學生是教育的對象,所以必須無條件地服從教師的指揮。錯。由于該觀點只強調了學生是教育的對象,而忽視了學生是自我教育與發(fā)展的主體,過度強調教師的作用。14.社會生產方式是確立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因此,教育目的就應當僅僅根據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來擬定。錯。該觀點屬于教育目的社會本位論,只看到教育目的受社會生產方式的制約,而忽視了教育目的也受人的發(fā)展需要制約。三、簡答題:15~17小題,每小題8分,共24分。15.影響人的發(fā)展的因素重要有哪些?其具體作用是什么?影響人發(fā)展的因素重要有遺傳、環(huán)境與教育。它們各自的作用是:①遺傳素質是人的發(fā)展的生理基礎。②環(huán)境是人的發(fā)展的外部條件。③教育在人的發(fā)展中起主導作用。16.一堂好課的基本標準有哪些?一堂好課的基本標準有兩大方面。(1)教師教的標準:①教學目的明確。②內容對的。③結構合理。④方法恰當。⑤語言藝術。⑥板書有序。⑦教態(tài)從容自如。(2)學生學的標準:①學生注意力集中。②思維活躍。③積極參與。④個別學生得到照顧。17.當前學校德育工作有哪些新形式?①通過社區(qū)進行德育。②創(chuàng)辦業(yè)余黨校。③通過網絡進行德育。④建立德育基地。四、論述題:18小題,15分。18.聯系實際,談談目前我國課程改革的特點。在課程結構方面九年一貫、整體設立義務教育課程。①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分科與綜合課程相結合,高中階段以分科課程為主。②從小學到高中設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并作為必修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涉及四個領域: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③農村中學課程強調為本地經濟發(fā)展服務。在達成國家課程基本規(guī)定的情況下,農村中學可根據農業(yè)發(fā)展的情況因地制宜地設立符合本地需要的課程,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三教統籌”改革,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的做法。④在課程標準方面,也提出一些適應我國當前國情的新規(guī)定。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課程與評價課程的基礎。它要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規(guī)定。但由于我國當前發(fā)展還不均衡,各地區(qū)存在較大的文化、地區(qū)與發(fā)展差異,所以在課程標準方面還要考慮這種差異,允許開設地方課程。普通高中課程還要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選擇性,并開設選修課程,以利于學生獲得更多的選擇與發(fā)展機會,為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更多的平臺。2023年某市教育學、心理學教師考編試題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對的答案,并將對的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0分)1.學生對“雨后彩虹”感到好奇,從而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從動機的自發(fā)性和目的性上來說,這是一種(C)學習動機。A、長遠B、短暫C、內在D、外在2.教師說:“假如在下課鈴響之前,每個人都能安靜地坐好,我們就下課,否則,就得過一陣子再下課”,學生們立刻安靜地坐好。這是學習的(B)。A、遷移B、強化C、激發(fā)D、歸因3.某生在學習上極其努力,但學業(yè)成績仍跟不上班集體,多次承受失敗之痛苦,因而產生被動、退縮、無動力、不進取。這種心理反映是(B)。A、結識功能障礙B、習得性無力感C、自我估價減少D、焦急4.一學生在測驗時碰到某個難題,暫時跳過去,先做簡樸的,這表白他已經掌握了一些(C)。A、組織策略B、問題解決的策略C、元認知策略D、精細加工策略5.一個人做出某種行為是由于“別人都這么做”,那么他的行為就是(B)行為。A、服從B、從眾C、去個性化D、認同6.“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是一種什么心理現象(A)。A、去個性化B、從眾C、服從D、群體極化7.關于焦急與學習效率的關系的對的陳述是(C)。A、高焦急同高能力相結合會克制學習B、高焦急同一般能力相結合會促進學習C、不管學習難度如何,均是中檔限度焦急水平時學習效率最高D、難度大的學習,低焦急效率好8.在維納的歸因理論中,屬于內部而穩(wěn)定的因素是(B)。A、努力B、能力C、難度D、運氣9.關于學習動機對學習的影響,表述對的的是(D)。A、學習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是固定不變的B、學習任務比較簡樸時,學習動機強度較低可達成最佳水平C、學習任務比較困難時,學習動機強度較高才干達成最佳水平D、學習動機強度的最佳水平根據任務性質的不同而不同10.根據實行教學評價的時機不同,可以將教學評價分為(A)。A、準備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B、常模參照評價與標準參照評價C、標準化學績測驗和教師自編測驗D、發(fā)展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11.“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或“一諾千金”體現的是(B)對從眾行為的影響。A、道德感B、承諾感C、模糊性D、匿名12.某學生在考場產生了“怯場”現象,這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過度焦急和緊張,這是由于該生動機水平(C)。A、過弱B、中檔C、過強D、無所謂強弱13.某學生在英語測驗中取得了高分,他將成功歸因于運氣好,這種歸因具有的特性是(D)。A、內部—穩(wěn)定—可控的B、內部—不穩(wěn)定—不可控的C、外部—穩(wěn)定—可控的D、外部—不穩(wěn)定—不可控的14.數學教師在教應用題時,一再強調要學生看清題目,必要時可以畫一些示意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B)。A、牢記住題目內容B、很好地完畢對心理問題地表征C、有效地監(jiān)控解題過程D、純熟地使用計算技能15.假如一個家長想用看電視作為強化物獎勵兒童認真準時完畢作業(yè)的行為,最合適的安排應當是(D)。A、讓兒童看完電視以后立即督促他完畢作業(yè)B、規(guī)定每周看電視的適當時間C、處罰孩子過度喜歡看的行為D、只有準時完畢家庭作業(yè)后才干看電視16.在許多人“起哄”的時候,平時文雅的學生也會表現得粗魯無禮,這種行為是?(C)。A、服從B、從眾C、去個性化D、模仿17.在班主任的培養(yǎng)和扶持下,一些個性品質好、有才干、受到同學歡迎的積極分子成為班里的骨干,形成班級群體的核心時,班集體的形成處在(B)。A、松散階段B、形成階段C、成熟階段D、凝聚階段18.在皮亞杰看來,一個人道德的成熟重要表現在(C)。A、道德行為習慣的形成B、尊重準則和社會公正感兩方面C、能運用道德原則進行是非判斷D、道德信念的形成19.首倡兩難故事法研究道德發(fā)展階段的心理學家是(A)。A、柯爾伯格B皮亞杰C、斯金納D、巴甫洛夫20.在教學中,為了便于學生記誦,教師經常用歌謠、口訣等方法,充足運用音韻和節(jié)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編成口訣,這種學習策略屬于(B)。A、復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組織策略D、閱讀理解策略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的答案,并將對的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0分)1.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有(ABCD)。A、教育性原則B、藝術性原則C、平等尊重原則D、保密性原則2.在學校環(huán)境中,對學生心理素質具有重大影響作用的因素有(ABD)。A、教師的心理素質B、校園環(huán)境C、教學設備D、學校風氣3.下列屬于學生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問題與矛盾有(ABC)。A、學??植腊YB、離家出走C、自殺D、依賴性強4.學習策略重要涉及(ACD)。A、認知策略B、自我調解策略C、元認知策略D、資源管理策略5.常模參照評價通常用于(ABD)。A、選撥B、升學考試C、學校評價D、編班6.元認知策略重要涉及(ABC)。A、制定計劃B、監(jiān)控策略C、自我調節(jié)D、群集策略7.產生無力感有重要因素是(BD)。A、特殊環(huán)境B、失敗后的不良心態(tài)C、自暴自棄D、悲觀歸因8.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重要原則(ABCD)。A、問題要小而具體B、問題要新奇有趣C、要有適當的難度D、要有啟發(fā)性9.影響學生從眾行為群體方面的重要因素有(ABCD)。A、群體的權威性B、群體的規(guī)模B、群體的凝聚力D、群體意見的一致性10.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學習的重要動機是由(BCD)組成的。A、安全的需要B、認知的需要C、自我提高的需要D、附屬的需要三、知識運用題(每題2分,計10分)。1.一位家長也許覺得彈鋼琴要比練毛筆字有趣得多,因此告訴孩子說:“你放學后先寫一百個毛筆字,然后我允許你彈一小時鋼琴?!奔议L心想這回孩子該好好練字了,可孩子主線不買帳,由于他寧愿多寫毛筆字,也不愿彈鋼琴。答題建議:假如你是這位家長,你會這樣告訴孩子:本題強調的是,強化必須用學生喜歡的活動去強化他相對不喜歡的活動,而不能相反。在選擇強化物時,必須了解與所要強化的學習行為相比,兒童更喜歡什么,并把后者作為強化物。參考:假如你放學后先寫一百個毛筆字,然后我允許你玩一個小時的電腦或看一個小時電視(可以用兒童喜歡的活動)。。2.一名初一年級的英語教師發(fā)現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一名男生不愛學英語,成績最差。但這名男生對航模很感愛好,上課時也不時地擺弄各種飛機模型及一本英文版航模書。答題建議:假如你是這位英語教師,你應當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愛好和動機:本題重要考察教師運用學生原有愛好,動機的遷移。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設計、制作航模,與學生一起翻譯英文版的航模書,引導學生悟出學好英語的價值,把喜歡航模的愛好遷移到英語學習上來。3.考試結束后,小輝說:“我的作文沒寫好,只得了及格,但我知道我不是不能寫好,只是我最近學習不夠努力,考作文前我就知道這次要出麻煩了?!闭埥Y合歸因理論,對小輝的歸因進行評價:參考答案:小輝將作文沒寫好歸因于努力不夠,她相信以后用功學習,作文就會寫得更好。將失敗歸因于缺少努力,會增長羞愧感,并盼望以后通過付出更多的努力獲得成功。4.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教師對學生作業(yè)采用“漏一補十”“錯一罰十”的做法。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參考答案:這種做法違反記憶規(guī)律,也是行之無效的。學生識記的效果和識記材料的性質和數量有關,在一定的時間不宜過多,否則,易引起學生過度的疲勞,減少記憶的效果,同時,“漏一補十”“錯一罰十”的做法易使學生喪失學習愛好和記憶的信心和積極性,對進一步學習制造一些心理障礙。5.在音樂課上,老師進行視唱練耳教學,但孩子們想彈一首流行歌曲,對枯燥、單調的音節(jié)練習缺少熱情。當老師領著大家練習幾遍之后,有的學生不耐煩了,抗議說:“行了,別再練了!”這時,假如你是這位老師,你會說:本題重要考察教師是否會運用“普雷馬克原理”,用學生喜歡流行歌曲,去強化學生進行音節(jié)練習。參考:“大家假如能一遍準確地彈好這一小節(jié),我們就彈一首流行歌曲四、判斷題(每小題1分,共10分)1.精加工需要在要記憶的材料中增長新信息。(+)2.在對學生進行論文式問題評分時,應先看學生的姓名。(+)3.按“百分制”標準來評價學生成績是絕對評分。(-)4.心理健康是生物、心理、社會三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5.“教學生使用善意的謊言”不利于矯正學生的說謊行為。(+)6.道德信念是道德結識的最高表現形式。(-)7.學生道德行為習慣是逐漸形成和發(fā)展的。(+)8.外來動機與內在動機是動機連續(xù)體上的兩極,外來動機越高則內在動機越低。(+)9.教師對學生的盼望越高,學生的成績也就越好。(+)10.正強化提高學生的對的反映,負強化減少學生的錯誤反映。(+)五、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1.增強學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方法?答:(1)讓生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更多的成功;(2)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楷模示范(3)指導學生樹立適當的學習目的和作業(yè)目的;(4)給學生以積極的歸因反饋,并指導學生學會適當的自我歸因。(5)給學生以適當的獎勵。(6)給學生以學習策略的指導,使學生學會自我監(jiān)控。2.如何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答:這句話,揭示了觀測學習、楷模示范及強化在兒童道德行為形成和改變中的重要作用。(1)道德行為可以通過觀測學習獲得和改變;(2)影響兒童行為發(fā)展的重要因素是環(huán)境;(3)楷模示范、替代強化、自我強化在道德行為形成中發(fā)揮重要作用。3.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哪些?答:(1)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動策略。(2)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發(fā)展環(huán)境策略。(3)發(fā)展優(yōu)先,防重于治的策略。4.常見的課堂測驗的問題類型有哪些?答:論文式問題、多重選擇題、匹配題、是非題和填空題六、案例分析題(每題10分,共30分。)1.語文老師發(fā)現班上的一名很用功的男同學在背誦課文時有困難,想了解其中因素,就問他:“你是如何背誦課文的?”這名學生回答:“我就是反復地念?!苯處熣f:“是這樣啊,那我知道該如何幫助你了。我可以教給你一些背誦課文的方法,這些方法對我一直很有幫助?!苯酉聛淼娜兆樱蠋熃探o他一些背誦課文的方法并選擇了一些課文的段落,他背得比平時快并且保持時間也比以前長,老師認為他已經掌握了這些方法。在學習課文時,老師又讓這位男同學背誦相關段落,他還是像以前同樣,不能流利背誦。老師就問:“你是怎么背誦的?”他回答:“反復讀?!崩蠋熡行鈶嵙?,就問:“你為什么不用我教你的那些方法?”他不回答,沮喪的低下了頭。請結合學習策略的相關原理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參考答案:在語文教師指定用某方法時,那位男同學可以運用該方法,并促進了他對課文的背誦效果。而當在正常學習中,老師不再明確告訴他哪篇課文該用那種方法時,他就不會運用老師所教的那些方法了。出現這種現象也許有如下因素:(1)教師沒有了解他所專家的學習方法是否符合該男孩的年齡階段。若該男孩的年齡發(fā)展水平決定了他只能在有明確的指導下使用那些策略,就會出現上述現象。若想讓他獨立使用,只能等到他的年齡同策略自發(fā)使用的年齡相稱時。目前要提高其背誦成績,只有另選符合其年齡或者仍在老師的指導下作用所教策略。(2)教師在進行策略教學時,沒有按有關原則去做。比如,沒有明確告訴學生每種策略的合用范圍,沒有讓該男孩子獨立練習選擇恰當的策略,使其沒有達成對策略進行遷移使用的水平。導致離開指導就不會選用那些有效的方法。(3)沒有對其對的的選要給予及時鼓勵,提高他的自我效能水平,增強他對對的使用策略的信心。(4)沒有引導其使用某種方法后的記憶效果同只反復讀時效果做比較,增強其對策略有效性的結識。2.一次,某校35名學生與10名教師乘一輛有40個座位的大客車前往某經濟開發(fā)區(qū),學生所有落坐,5位教師沒有座位,站著。在兩個小時的路程中,自始至終沒有一個學生把座位讓給老師坐一會兒。其間,兩位教師還就一個座位彼此推讓兩分鐘之久,這一過程盡管周邊的學生看得清清楚楚,但仍沒有一個學生在這種情況下把座位讓出來。請結合學生品德心理結構及品德形成與發(fā)展規(guī)律,談談如何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湖北招教考試題含答案一、選擇題1.教育學研究對象是教育(A)A現象和問題B方針C政策D理論2.標志著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開始形成的教育論著是(C)A《學記》世界論述教育問題的最早專著作者孟子學生樂正克。B《普通教育學》》1806德國·赫爾巴特最早以教育學命名的專著C《大教學論》1632捷克夸美紐斯教育學產生的標志。D《教育論》3.下列不屬于騎士七技的范圍的是(C)A.騎馬B.投槍C.音樂D.吟詩騎士教育是中世紀西歐一種家庭教育形式,“騎士七藝”即騎馬、投槍、擊劍、打獵、游泳、弈棋和吟詩。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反映(B)對人發(fā)展影響A教育B環(huán)境C遺傳D主觀努力出自《荀子·勸學》雜草生長在蓖麻中,不用去扶它就長得很直。白沙落在淤攤中,會和淤泥變得同樣黑。5.布魯納所提倡的發(fā)現學習是一種(C)的教學方法,發(fā)現學習是認知理論的產物。以培養(yǎng)探究性思維方法為目的,A.以直觀感知為主B.以實際訓練為主C.以探究活動為主D.以情感陶冶為主6班主任工作計劃一般涉及(A)計劃A學期和具體活動B全面和專題C課內和課外D教學工作和思想工作7.三結合教育中占主導地位的是(B)A家庭教育B學校教育C自我教育D社會教育8.學校對學生德育的重要特殊途徑是(D)A課外校外教育B各科教學C社會實踐活動D班主任工作9、據布登的教學年限劃提成熟階段是(D)A第一年B第2-3年C第3--4年D五年后10.教育實踐證明,學校工作必須做到(A)A以教學為主B.教學、科研并重C.教學、科研、生產三中心D.所有時間用于搞教學11.杜威所主張的教育思想被稱作是(C)主義教育。A.存在B.要素美國巴格萊C.實用D.永恒美國赫欽斯12.教育一線研究者與專訓科學研究者協作研究教育實踐中某一問題,把研究結果應用到教育實踐的研究方法是(D)。A.觀測法B.讀書法C.文獻法D.行動研究法13.必須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黨的(B)。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1993年十四大《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提出到20C末,我國要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明確提出必須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1987年十三大百年大計,教育為本。14.反映一個國家配合政治、經濟、科技體制而擬定下來的學校辦學形式、層次結構、組織管理等相對穩(wěn)定的運營模式和規(guī)定是(C)。A教育制度B學校教育制度簡稱學制C教育體制D學校領導制度教育制度是國家各種教育機構系統的總稱。涉及:教育施教育機構系統和教育管理機構系統。15.《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于(B)。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1986年4月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2023年6月十屆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修訂)16.1981年北師大附小開始進行學制實驗是(D)。A.六三制1922壬戌學制B.雙軌制C.分支型D.五四制西歐縱向劃分學校系統的雙軌制是現代學制一種類型,學校系統分為兩軌:一軌是學術教育,二軌是職業(yè)教育。兩軌之間互不貫通。美國橫向劃分學校階段的單軌制,蘇聯中學上通下達,左右暢通叫分支型學制。17.從時間上來說,師范學校出現與教師成為一種獨立社會職業(yè),(C)。A.是同時B.師范學校出現早C.教師成一種獨立社會職業(yè)的時間早D.說不清楚18.小學階段是發(fā)展學生個性(B)時期。A.并不重要B.非常重要奠基C.沒有效果D.最不受外界影響19.1951年提出范例教學主張的是(B)。A.赫爾巴特德國B.瓦·根舍因德國C.懷特海英國D.克伯屈美國赫爾巴特教學四階段說“明了、聯想、系統、方法”懷特海過程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瞬霸O計教學法”20.在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關系問題上,應堅持的是(C)。A.人文教育為主B.科學教育為主C.攜手并進D.要看情況而定21.教育內容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共同結識的(B)。A.主體B.客體C.教的主體D.學的主體22、人力資本理論說明了(A)作用A.教育對經濟發(fā)展促進B.經濟發(fā)展水平對教育制約C.政治對教育的制約D.教育對科學技術的促進23、人身心發(fā)展的年齡特性表白個體發(fā)展具有(B)A.順序性B.階段性C.不平衡性D.差異性24、抱負和未來是人生哪個階段的重要特性(C)A童年期B少年期“危險期”C青年期D成年期26、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和國家衡量各科教學的重要標準是(B)A課程B課程標準又稱教學大綱C課程計劃D課程目的27、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計劃應當具有三個特性是(D)A.強制性,基礎性,科學性B.強制性,普遍性,科學性C.科學性,普遍性,基礎性D.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28、《學記》中的“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所闡明的是(C)教學原則A.循序漸進B.直觀性C.啟發(fā)性D.因材施教《學記》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索,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弊g:高明教師教學,在于善于引導:要引導學生,但決不牽著學生的鼻子;要嚴格規(guī)定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要在問題開頭啟發(fā)學生思考,決不把最終結果端給學生29、結構化策略和問題化策略屬于(A)教學策略A.內容型B.形式型C.方法型D.綜合型30、德育過程結構的構成要素是(C)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內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環(huán)境31、“學會關心”是下列(B)德育模式所強調的A.認知B.體諒英國麥克費爾C.價值澄清D.社會模仿32、把對集體的管理和對個別的管理結合起來的是(C)管理方式A常規(guī)管理B目的管理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3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B)A了解和研究學生B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C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D統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34、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正進行的教學活動不斷自我結識和反思能力是教學(D)能力A設計B、組織C、決策D、監(jiān)控35、將人格分為內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A、榮格B、謝爾頓C、威特金D、霍蘭德(榮格1875-1961瑞士),創(chuàng)分析心理學。年輕時是弗洛伊德門生,后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分道揚鑣。(謝爾頓1899-1977美國)人格胚葉型類型論內胚型(豐滿柔軟)內臟緊張型、中胚型(發(fā)達健壯)身體緊張型和外胚型(高大細瘦)頭腦緊張型。美國霍蘭德1959年人-職匹配理論人格有生理類型和心理類型兩類。生理類型分類如古希臘體液說、心理類型分類如榮格把人外傾和內傾分類;“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屬人格特質論墨子“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屬人格學習論36、在比納-西蒙智力測驗中,每完畢一個題目代表幾個月的智齡?(B)A、l個月B、2個月C、3個月D、4個月37、個體積極探索事物的結識傾向是(C)A、需要B、動機C、愛好D、抱負引起動機的內在條件是需要,引起動機的外在條件是誘因。個人愛好是個體以特定事物、活動及人所產生的積極的和帶有傾向性、選擇性的態(tài)度和情緒。38、編制16人格因素問卷的是(B)A、艾森克B、卡特爾C、哈撒韋D、霍蘭德美國1959年人-職匹配理論艾森克(1916—1997英國)艾森克人格調查表(EPQ),人格特質理論“三因素模型”的提出者??ㄌ貭?1905—1998美國)16種人格因素問卷簡稱16PF,世界公認的最具權威的個性測驗方法美國哈撒韋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驗MMPI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個人格測量量表,合用于16歲以上的成人39、以下可以測定12種人格特質的問卷是(B)A艾森克人格問卷(EPQB、Y-G人格測試C、主題統覺測驗D卡特爾人格因素問卷16PF人格測驗也稱個性測驗。測量個體行為獨特性和傾向性等特性。最常用方法有問卷和投射技術。常用人格問卷有艾森克人格問卷(EPQ)、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MMPI)和卡特爾16因素人格測驗(16PF)。投射技術涉及幾種具體方法,如羅夏克墨跡測驗、逆境對話測驗、語句完畢測驗等。主題統覺測驗TAT,美國摩根和默里于1935年編制。內心X光測試,Y—G性格測驗是由日本矢田部達郎根據美國吉爾福德編制的個性測驗改造而成。Y—G是“矢田部一吉爾福德”的英文縮寫。Y—G性格測驗曾被用于日本的公務員考試。它有12個特性。每個人格特質有10個題目,共120題。40、喬姆斯基提出的語言獲得理論是(B)A、強化學說B、先天決定論C、互相作用論D、循序漸進論喬姆斯基(1928--美國),語言學家,轉換-生成語法的創(chuàng)始人心理學關于兒童語言習得理論解釋重要有兩類:后天學習決定論和先天遺傳決定論。后天學習決定論代表:(巴甫洛夫、斯金納、摩爾)先天遺傳決定論代表:(喬姆斯基)41、針對某一方面的心理發(fā)展通過在同一時段內對不同年齡的兒童進行比較,迅速找到差異方法,稱為(A)研究A、橫向比較B、縱向跟蹤C、連續(xù)發(fā)生D、跨文化42、在相稱一段時期內對相同被試組進行反復跟蹤調查的研究是(B)研究A橫向比較B縱向跟蹤C連續(xù)發(fā)生D、跨文化43將屬不同文化群體兒童一種或多種行為和能力模式比較的研究是(D)研究A橫向比較B縱向跟蹤C連續(xù)發(fā)生D跨文化44、揭示兒童認知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機制的“發(fā)生認知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C)A、華生B、加德納C、皮亞杰D、斯騰伯格45、在《超越IQ》一書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論的是(C)A、皮亞杰B、加德納C、斯騰伯格D、戴斯戴斯智力的PASS理論強調把智力看作認知過程,計劃(Planning)、注意(Attention)、同時(Simultaneous)、繼時(Successive)1985美國斯騰伯格智力的三元理論:組合性智力、經驗性智力、實用性智力。加德納1983多元智力理論:8種智力46認知學習分類理論是誰提出的(B)A、布盧姆B、加涅C、奧蘇貝爾D、奧斯本二、多項選擇題1.美國布盧姆認為完整的教育目的分類學應當涉及(ACD)領域。A.認知B平常生活C情感D動作技能E安全布盧姆(1913~)"掌握學習"理論。教育目的分類理論2.文化發(fā)展對學校課程產生的影響重要體現在(AC)。A.內容的豐富B.增強國家對課程改革控制權C.課程結構的更新D.為課程改革提供物質基礎E.課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畢3.我國學校教育層次涉及(ABCD)。A.幼兒教育B.初等教育C.中檔教育D.高等教育E.學歷教育4.古希臘把“三藝”作為教育內容,這“三藝是指(BCD)。A.四書B.文法C.修辭D.辯證法E.論語畢達哥拉斯四藝:音樂、算術、幾何、天文此外加上修辭學、邏輯和文法,構成“七藝”5.教育活動中要注意“三結合”,發(fā)揮教育合力,這“三結合”所指的三種教育是(ADE)。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級教育D.學校教育E.社區(qū)教育6.家庭教育中存在問題是(BCDE)。A.方法科學B.家長對孩子盼望偏高C.片面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fā)、文化學習D.不能全面關心孩子的成長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個分支7.一般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是(ABD)。A.以業(yè)余為主B.以自學為主C.以長期為主D.以短期為主E.以國外學習為主8.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guī)定少年兒童社會權利是(ACDE)原則。A.無歧視B.提早自立C.尊重兒童觀點與意見D.尊重兒童尊嚴E.兒童利益最佳9.當代世界各國課程改革中一些共同的發(fā)展趨勢的是(BCDE)。A.重視課程標準化建設B.重視課程內容現代化、綜合化C.重視基礎學科和知識結構化D.重視能力培養(yǎng)E.重視個別差異10.綜合課程有(ABE)綜合課程有:廣域課程、融合課程、相關課程、核心課程A.核心課程又稱問題中心課程。B.融合課程也稱合科課程C.潛在課程D.活動課程亦稱經驗課程E.廣域課程三、名詞解釋1.教育:廣義教育是故意識的以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改變人的身心素質為直接目的的社會活動。學校教育構成現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它由專職機構的專職人員承擔實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以影響人身心發(fā)展為直接目的的系統性社會活動。2.教育方針是國家或政黨在一定歷史階段提出的有關教育工作的總方向和總指針,是教育基本政策的總概括,是擬定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方向,指導整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略原則和行動大綱。3.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的規(guī)定,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受教者施加系統的影響,把一定社會的思想觀點、政治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轉化為個體思想品質的教育。德育涉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三個方面。4.課外活動是中小學為實現學校教育目的,與課堂教學相配合,在課堂教學以外對學生身心實行多種影響的正規(guī)教育活動。5.教育科學是以教育現象和教育規(guī)律為共同研究對象的各門教育學科的總稱,是若干個教育類學科構成的學科總體四填空題1.贊科夫在《教學與發(fā)展》中提出有別于傳統的五條新的教學原則,即高難度原則、高速度原則、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以及使所有學生涉及差生都得到一般發(fā)展的原則。2.遺傳是指人們從上代那里繼承下來的一些先天的生理解剖的特點,遺傳素質僅僅為人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也許性。3.歐洲奴隸社會曾出現過兩種著名教育體系,即斯巴達教育和雅典教育。4.我國新時期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5.德育是教育者培養(yǎng)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動,它涉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紀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四個基本方面。五簡答題1.簡述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1)教育與社會政治經濟制度互相制約。(2)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表現在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性質、目的、領導權、受教育權。(3)教育對社會政治經濟制度具有反作用。重要表現為:教育培養(yǎng)出具有一定階級意識的人,以維護和鞏固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教育通過影響社會輿論、道德風尚為政治經濟制度服務;教育對社會政治經濟制度不起決定作用。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應具有如何的知識素養(yǎng)?(1)系統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yǎng)。教師須以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觀點統率各科教學。(2)精深的專業(yè)知識。教師須對本學科的歷史、現狀、未來等有精湛的研究、獨特的見解、深厚的功底。(3)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由于各學科知識并非孤立的。(4)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涉及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識。3.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是什么?(1)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規(guī)律。(2)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規(guī)律。(3)掌握知識和發(fā)展智力相統一規(guī)律。(4)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規(guī)律(教學的教育性規(guī)律)。4.科技發(fā)展對教育的制約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1)科技進步是現代教育發(fā)展的主線因素(2)現代科技知識已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內容(3)科學技術改變了教育技術。5.為什么學校教育工作必須要堅持以教學為主(1)這是由學校教育工作特點決定的(2)教學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3)歷史經驗已經表白學校工作必須要以教學為主。6.請說明教育目的同培養(yǎng)目的的關系。(1)教育目的是國家對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總體規(guī)定,培養(yǎng)目的是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階段或不同類型學校不同專業(yè)的具體化;(2)培養(yǎng)目的的擬定必須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礎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須通過各級各類學校、各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的而實現。7.簡述學校教育產生的條件是什么(1)社會生產水平提高為學校產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2)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分離為學校提供專門從教的知識分子(3)文字產生和知識記載整理達成一定限度,使人類間接經驗得以傳遞(4)國家產生需要專門教育機構培養(yǎng)官吏和知識分子六論述題1.試從班級授課制的特點出發(fā),論述實行小班化教學的優(yōu)越性。(1)班級授課制特點:學生按年齡和知識水平編班,按學科和單元課教學,教師教學在固定場合按固定教學時間表進行,(2)班級授課制優(yōu)點:有助于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培養(yǎng)人才;有助于發(fā)揮集體的教育作用;有助于嚴格管理教學,使教學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班級授課制弊端:過于強調整齊劃一和集體統一同步,不能很好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易發(fā)揮學生的所有潛力,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志趣、專長和發(fā)揮他們的個性才干。我國許多地區(qū)受經濟條件,師資力量不夠限制,班級規(guī)模過大,這使教師難以兼顧學生的多種類多層次需求,班級授課弊端尤為突出。(3)小班化教學在保存班級授課制優(yōu)點同時較好克服了其弊端,有助于體現因材施教原則,使所有學生都能達成最佳發(fā)展。2.聯系實際,談談加強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的意義與具體內容。教師職業(yè)道德簡稱師德,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1)意義:①師德對教師自身發(fā)展與提高起保證和推動作用,使教師保持良好的從業(yè)心態(tài);②教師的道德行為直接示范學生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③師德修養(yǎng)直接影響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2)內容:(1)對事業(yè)無私奉獻(2)對學生真誠熱愛(3)對同志團結協作(4)對自己嚴格規(guī)定以身作則2.如何理解教育的經濟功能(1)教育能把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直接現實生產力,是勞動力再生產和提高的重江蘇招教試題含詳一、選擇題
1、19C末20C初德國梅伊曼和拉伊創(chuàng)建(A)教育學A.實驗
B.文化C.批判D.科學拉伊(1862—1926),教室實驗
梅伊曼(1862-1915),實驗室研究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中提出21世紀教育四大支柱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B)A學會關心
B學會生存C學會發(fā)明D學會交往雅克?德洛爾“教育的四大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3、班主任在與小明談話時說:“根據前段時間表現,雖然學習效果不很抱負,但非常努力,假如注意改善學習方法,相信成績會不斷提高。”其中的評價屬于(B)性評價A配置B.形成C終結D堅定4、學科課程分科過細,偏重書本知識,同實際生活距離較遠,不能照顧到兒童的需要和愛好,難以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立足于克服這些缺陷的是(D)課程A綜合廣融相核包含相關課程融合課程(也稱合科課程)廣域課程核心課程B核心又被稱為問題中心C選修D活動
5、發(fā)現并重視團隊生活對個人道德思維方式深刻影響的德育是(B)模式沖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
A.集體教育
B.道德認知發(fā)展皮亞杰和科爾伯格。
C.社會學習
D.體諒
6、泰勒的課程編制原理重要強調(A)A課程目的主導作用B教師對課程再開發(fā)C管理者對課程監(jiān)控D學生對課程評價7、下列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guī)定的教師專業(yè)權利的是(A)
A指導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權利B對學校進行管理與領導的權利
C選擇教材教法開展教學工作的權利D檢查與評價學生品行、學業(yè)、身體的權利教師權利:進修培訓權。民主管理權。獲取報酬待遇權。管理學生權。教育教學權??茖W研究權
8、對于先秦儒家概括的人倫關系,董仲舒最強調三種是(B)
A.君臣、父子、兄弟B.君臣、父子、夫婦C.君臣、父子、朋友D.父子、兄弟、夫婦
9、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在學校制度方面的一大改革是分科社學,設立(A)
A.玄儒文史四館
B.玄儒律算四館
C.文史律算四館
D.文史書算四館438年宋文帝令設立儒學館、玄學館、史學館和文學館等四館,各就其專業(yè)招收學生進行教學和研究。
10、熙寧興學后,宋代太學將學生平時品行、學業(yè)表現與考試成績結合考察教學評價和管理制度,稱為(B)A.“蘇湖教法”又名“分齋教學法”,北宋胡瑗B“三舍法”C“積分法”始于宋朝D“六等黜陟法”清朝“蘇湖教法”開創(chuàng)了我國分科教學之先河,創(chuàng)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聲。重經義和時務。108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主持改革太學,創(chuàng)“三舍法”;恢復州縣地方學校;創(chuàng)建武學、律學、醫(yī)學等??茖W校;編撰《三經新義》。太學分為三舍,區(qū)分學生的限度和資格為三等,慶歷興學宋仁宗慶歷范仲淹主持
崇寧興學112023宋徽宗崇寧元年蔡京主持
11、中國中學階段最早兼顧升學和就業(yè)雙重需要的是(C)學制A癸卯B壬子癸丑C壬戌D戊辰壬戌學制”192023效法美國“六三三制”,標志中國資產階級教育制度確立和近代學制建設基本完畢“戊辰學制”1928年蔡元培,與壬戌學制結構體系基本相同,只是中檔教育和師范教育方面有一定改動。12、蔡元培對大學精神的解釋是(C)
A.“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梅貽琦(1889-1962)清華校長
B.“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禮記》中《大學》,相傳為曾子作,做治國安幫學問的方法在于,提倡正大光明的德政,親近民眾和尊重民意,以至善至美為奮斗目的。
C.“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
D.“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政羅教綱吳羈絆之學府也”馬相伯復旦校歌
13、用文化傳統思考中國鄉(xiāng)村改造和鄉(xiāng)村教育的是(B)A晏陽初平教會B梁漱溟C黃炎培D陶行知晏陽初(1890—1990四川)1923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梁漱溟(1893-1988廣西),“中國最后一位儒家”之稱。黃炎培(1878—1965江蘇)中國近代職業(yè)教育的創(chuàng)始人,發(fā)起中華職業(yè)教育社。徐特立是黃的學生陶行知(1891~1946安徽)曉莊師范育才學校14、前8世紀后古印度婆羅門學校中教師被稱為(B)A拉比希伯來B古儒C書吏埃及D校父
前8世紀后印度出現一種辦在家庭中的婆羅門學校,通稱“古儒學?!保處煴环Q為“古儒”。古儒在教學中常讓年長兒童充當助手協助教師教學。這后被英國教師貝爾所襲用,成為19世紀英國的“導生制”。
15、古希臘初次將四藝列入教學科目是(C)A畢達格拉斯B蘇格拉底C柏拉圖D亞里士多德
(前572—前497)畢達哥拉斯把音樂天文算術幾何作為“四藝”另加上文法修辭邏輯構成“七藝”16、赫爾巴特提出教學形式階段理論,認為任何教學活動都必須經歷的四個階段是(B)方明聯系
A注意期待規(guī)定行動B明了聯想系統方法C注意期待相關集中
D明了聯想提醒鞏固赫爾巴特(1776-1841德國)傳統教育理論代表,階段教學法創(chuàng)始人,赫爾巴特使裴斯泰洛齊“我要使教育心理學化”的偉大目的由空想走向科學。1806年《普通教育學》,在哥尼斯堡大學創(chuàng)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教育研究所。提出“教育性教學”原則,
17、下列不屬于法國大革命教育改革教育觀念是(D)
A建立國家教育制度
B人人享有接受教育機會和權利C教育內容世俗化
D教育實行終身化1965
18、提出“把一切事務教給一切人”、“一切兒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應進學?!钡氖牵˙)A.盧梭B.夸美紐斯C.烏申斯基D.福祿培爾烏申斯基(1824—1871),《論公共教育的民族性》代表作為《人是教育的對象》他被認為是俄羅斯國民學校和教育科學的奠基人。被稱為“俄國教師的教師。福祿培爾(1782—1852德國)1826《人的教育》六種恩物,幼兒園之父
19、1944年英國政府通過的決定戰(zhàn)后英國教育發(fā)展基本方針和政策的教育改革法案是(A)
A.《巴特勒法案》B.1902《巴爾福教育法》C.1918《費舍教育法》D.1870《福斯特教育法》
20、在進步教育運動中,美國教育家克伯屈的重要奉獻在于創(chuàng)建了(
D
)
A.葛雷制
B.昆西教學法
C.道爾頓制1920美國女教育家
帕克赫斯特
D.設計教學法克伯屈(1871-1965),1918“設計教學法”它廢除班級授課制度,打破學科界線,摒棄傳統的教科書。帕克(1875~1880)美國進步教育運動的先驅者,昆西教學法葛雷制192023美國沃特亦稱“雙校制”、“二部制”或“分團學制”。
21、20C50-60S蘇聯贊科夫提出教學過程是促進學生(A)發(fā)展A一般B特殊C全面D.個性贊科夫(192023—1977年),課程現代化”的三大典型代表之一。使所有學生都得到一般發(fā)展的原則。
22、一方面提出“教育的心理學化”主張是(A)A裴斯泰洛齊B夸美紐斯
C詹姆斯D赫爾巴特
裴斯泰洛齊(1746-1827瑞士)第一位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思想付諸實踐,實物教學“算術箱”,1800提出“教育心理學化”23、若問小明“為什么偷東西是不對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會挨打”。小明道德認知發(fā)展處在(A)A.前習俗水平
B.習俗水平
C.后習俗水平
D.準習俗水平科爾伯格(1927-1987),“道德發(fā)展階段理論”,前習俗水平:幼兒園及小學低中年級,道德判斷著眼于人物行為的具體結果和自身的利害關系習俗水平:小學中年級以上,人物行為要符合社會輿論的希望和規(guī)范的規(guī)定。后習俗水平:道德判斷超過世俗法律與權威標準,而以普遍道德原則和良心為行為的基本依據。:24從更廣闊視野來論述終身教育,提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是(B)
A.《國家在危機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1983
B.《教育——財富蘊藏其中》雅克?德洛爾
C.《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0富爾
D.《終身教育引論》25梁漱溟主張用(D)進行鄉(xiāng)村建設,改變農村狀況A教政統一B教政養(yǎng)衛(wèi)合一C精神對話D鄉(xiāng)村教育26.心理學是研究(D)的科學A.人的行為B.人的思維C.人的意識D.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guī)律27.一般認為心理學屬于(A)。A.中間科學B.自然科學C.社會科學D.思維科學28.下列哪項完整地表達了心理過程的內容(C)。A結識過程情緒和情感過程B情緒情感和意志過程C結識情緒情感和意志過程D個性情緒情感和結識過程29.人的心理現象涉及哪項(C)A結識與意志過程B意志與情感過程C心理過程與個性D結識與情感過程一般把心理現象分為兩類,即心理過程與個性。心理過程涉及人的結識過程、情緒和情感過程、意志過程。個性心理結構重要涉及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性兩個方面。30.下列心理現象中只有(D)屬于結識過程。A.情緒B.愛好C.能力D.思維能力、氣質和性格統稱為個性心理特性。個性傾向性涉及需要、動機愛好、抱負信念和世界觀。31最簡樸、最低檔的心理現象是(A)A感覺B知覺C記憶D注意
心理現象分為三個部分:認知現象(涉及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情緒和動機,能力和人格32聽覺中樞位于(C)
大腦半球共分為五個葉,額葉,頂葉,枕葉,顳葉和島葉。
A枕葉(枕極和矩狀裂周邊皮層稱視覺區(qū))B頂葉
C顳葉(顳橫回稱聽覺區(qū))D額葉額葉皮層大部,頂葉、枕葉和顳葉皮層的其他部分都稱為聯合區(qū),33(A)提出關于心理發(fā)展“社會文化歷史學說”A維果斯基B皮亞杰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34、保持在1分鐘以內的記憶是(B)A瞬時記憶又叫感覺記憶0.25-2秒B短時記憶(1分鐘以內7±2個組塊)C長時記憶1分鐘上容量無限D永久記憶按內容分類:形象記憶、抽象記憶(詞語邏輯)、情緒記憶和動作記憶(動作、姿勢、習慣和技能)。35、人的大腦能全面而細致地考慮問題,指思維的(A)性
思維分三種:知覺、回憶和組合。A廣闊B批判C深刻D靈敏積極性思維(思維主體意志可以支配和控制)和意識思維(直接意識到)是同一種思維,被動性思維包含潛意識思維(間接意識)和無意識思維(無法意識到)。人類的意識思維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狹義思維,生物的無意識思維先于意識思維和潛意識思維出現,36、個性心理特性中遺傳色彩最濃的部分是(C)A性格B能力C氣質D愛好氣質是人格中的先天傾向。指在人的結識、情感、言語、行動中,心理活動發(fā)生時力量的強弱、變化的快慢和均衡限度等穩(wěn)定的動力特性。37、學生臨考時的怯場屬于(C)A心境即心情(薄弱、彌散和持久的情緒)B理智感(情感)C應激(突發(fā)而強烈的情緒)D激情即激動(一種劇烈、迅疾和短暫的情緒)應激是機體在各種內外環(huán)境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時所出現的全身性非特異性適應反映。1946年漢斯·塞里,應激的最直接表現即精神緊張。情感是指對行為目的目的的生理評價反映,而情緒是指對行為過程的生理評價反映。情緒表現狀態(tài)可分為心境、激情、熱情,情感可分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38、教師在上課時不能讓學生處在同樣強度的注旨在(B)分鐘以上。注意是有機體的一種定向反射。A10分鐘B20分鐘C45分鐘D30分鐘
感覺記憶的材料必須通過注意才干進入短時記憶注意是人的感覺(視覺、聽覺、味覺)和知覺(意識、思維)同時對一定對象的選擇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分三類:無意注意(沒有預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故意注意(有預定目的,需一定努力)故意后注意也稱隨意后注意(有自覺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39、優(yōu)勢心理機能說的提出者是(B)A阿特金森B培因C艾森克D卡特爾維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超終端管理辦法
- 器材核銷管理辦法
- 回遷安置管理辦法
- 團隊名稱管理辦法
- 園區(qū)設立管理辦法
- 國債監(jiān)督管理辦法
- 國稅加班管理辦法
- 2025年古代文學常識知識競賽試題庫及答案(共250題)
- 賽鴿飼養(yǎng)指導服務費合同
- 2025至2030網絡游戲廣告產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報告
- 蟲害管理課件
- 宗教數字化治理體系-洞察及研究
- 2024年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人民醫(yī)院公開招聘醫(yī)務工作人員試題帶答案詳解
- 不得詆毀對方的協議書
- 專項債申報操作流程及項目評審細則(詳細版)
- 德勤:2025“十五五”時期中國能源行業(yè)關鍵議題報告
- 車間包裝質量培訓
- 門窗市場發(fā)展分析及行業(yè)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2025-2028版
- 2024年福州國企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英語試卷真題(含答案)
- 自備電廠碳排放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