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考二輪復習 全國獲獎_第1頁
高中地理高考二輪復習 全國獲獎_第2頁
高中地理高考二輪復習 全國獲獎_第3頁
高中地理高考二輪復習 全國獲獎_第4頁
高中地理高考二輪復習 全國獲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八所重點中學2023屆高三4月聯(lián)考地理試題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300分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30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并認真填涂準考證號。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第Ⅰ卷(選擇題共140分)一、本卷共3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甲乙兩城鎮(zhèn)位于成都附近,8月7日有一輛旅游大巴從乙城鎮(zhèn)附近上高速開往甲城鎮(zhèn)方向。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1—3題。1.北京時間12:10,旅游大巴上的游客看到陽光從車的左前方射入車內,判斷此時旅游車大致行駛的路段為()A.1路段B.2路段C.3路段D.4路段【答案】A【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地方時的換算、太陽的周日視運動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運用已知知識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窘馕觥砍啥嫉慕浂燃s為105°E,甲乙兩城鎮(zhèn)位于成都附近,當北京時間為12:10時,甲乙兩城鎮(zhèn)的地方時約為11:10,此時太陽光的方向大致在東南偏南的位置,結合題干中旅游大巴上的游客看到陽光從車的左前方射入車內,只有當旅游車大致往南行駛時,陽光的方向才符合,因此為路段1,故A正確。2.圖中M處地形的海拔最高點相對于乙城鎮(zhèn)的高度可能為()A.158米B.420米C.289米 D.535米【答案】B【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閉合等值線的判讀方法和相對高差的計算公式等相關知識。【解析】M處為陡崖,其海拔最高點為400米,根據閉合等值線的判讀方法可知,400米等高線對面的那條等高線的海拔為500米,在400米等高線與乙城鎮(zhèn)之間,經過了4條等高線,結合相對高差的計算公式:(n-1)×d≤H﹤(n+1)×d,H的范圍為[300,500),故B正確。3.這天,若山區(qū)某人看到日落時太陽在正西方向,則他最可能位于上圖中R、L、K、P位置的哪一處()A.RB.LC.KD.P【答案】D【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利用日落方位來判斷觀賞的位置,考查學生運用已知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解析】8月7日太陽日落方位應位于西北方向,而P地位于山頂?shù)臇|南方,視線受山頂?shù)淖钃酰斕栁挥赑地的正西方時,就看到日落現(xiàn)象了,故D正確。在我國進入“高鐵時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鐵站建設也方興未艾,而部分河運卻日益衰弱。2023年2月26日,中國首條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區(qū)開通的高速鐵路蘭新高鐵全線開通運營.漢江全長1532公里,流域涉及6省市。素有“千里黃金水道”之稱回答4-6題。4.蘭州等大城市高鐵車站遠離主城區(qū),布局在城市核心區(qū)的邊緣,其主要原因是()A.高鐵站用地面積廣,郊區(qū)地價較低,可大大降低成本B.促進高鐵站所在郊區(qū)的城市化步伐C.遠離主城區(qū),便于旅客集散D.位于城鄉(xiāng)結合部方便居民出行【答案】B【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學生交通運輸點的布局對城市化發(fā)展的影響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運用已知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窘馕觥扛哞F車站的規(guī)劃建設勢必引起其周邊區(qū)域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和建設,發(fā)展成為城市經濟的副中心,以城市新中心的面貌出現(xiàn)在城市格局之中。因此,交通運輸點布置在城市的邊緣,是為了使郊區(qū)城市化,這是其主要原因,故B正確。5.近代以來,漢江航運不斷萎縮下列原因分析正確的是()①新的運輸方式的興起并發(fā)展成為主要運輸方式②河流落差加大,水流湍急③水庫、涵閘和橋梁等工程建設阻礙通航④船舶大型化使干流和下游的部分河段喪失通航能力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答案】C【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學生漢江航運不斷萎縮的原因,考查學生運用已知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解析】近代以來,鐵路、公路運輸興起,它速度快,受氣象因素影響較小,連續(xù)性好,因此,水運地位下降顯著,所以①正確。由于水庫的修建,河流落差變小,流速變緩,所以②錯誤。但是水庫、涵閘和橋梁等工程建設對船只的航行也會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所以③正確。由于河流上游河道較狹窄,船舶大型化會對航行起到阻礙作用,而下游河道較寬,對大型船舶航行影響較小,所以④錯誤。綜上所述,C正確。6.蘭新高鐵沿線修建了長達440千米的防護措施,在一些路段還出現(xiàn)了地上隧道。這些防護措施和隧道的作用是()A.防沙塵暴B.防泥石流C.防動物穿行D.防大風【答案】D【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高鐵旁防護措施和隧道的作用,考查學生運用已知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窘馕觥刻m州到新疆的高鐵距離遠,經過廣闊的沙漠,穿過著名的四大風區(qū)——煙墩風區(qū)、百里風區(qū)、三十里風區(qū)和達坂城風區(qū)。而四大風區(qū)是我國乃至世界上鐵路風災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其中百里風區(qū)、三十里風區(qū)部分區(qū)段年均大于8級大風的天氣達到208天,最大時速60米/秒,相當于17級風,大風可以把車掀翻,而蘭新高鐵通過修建防護措施和隧道,實現(xiàn)了“明擋”和“暗鉆”的結合,將大風的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修建防護措施和隧道的作用是防大風,故D正確。焉耆馬是我國古代西域名馬,體型較小跋山涉水善奔跑,耐力好,這些特征與所處環(huán)境密切相關,焉耆馬集中產自天山2800處高山盆地.此盆地由三個U形谷組成。下圖為我國天山自然帶植被分布圖回答7-8題。7.下列有關天山敘述正確的是()A.A為北坡B為背風坡B.A坡植被比B坡生長更為茂盛C.L自然帶為落葉闊葉林帶D.可找到冰川運動痕跡【答案】D【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天山自然帶、冰川運動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運用已知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窘馕觥緼側的自然帶的高度比B側高,說明A側是陽坡,而天山山脈是東西走向的,北坡是陰坡,同時也是迎風坡,故A錯誤。B坡為迎風坡,降水量較A坡大,所以植被生長較A坡茂盛,故B錯誤。L自然帶為云杉林帶,故C錯誤。天山2800處的高山盆地,由三個U形谷組成,這些U型谷是冰川作用產生的,因此可能找到冰川運動痕跡,故D正確。8.焉耆馬的特征形成原因與下列哪個因素關系最?。ǎ〢.冰雪融水優(yōu)質水源B.平坦地形提供奔跑場所C.多樣植被營養(yǎng)豐富D.高寒缺氧提高耐力【答案】A【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學生自然環(huán)境整體性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運用已知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解析】焉耆馬生活在天山2800處高山盆地中,其飲用水為冰雪融水,水質較好,但其飲用水質與體型較小跋山涉水善奔跑,耐力好的特征關系小,故A正確。該盆地由三個U形谷組成,因此盆地內部地形平坦,奔跑場所廣闊,故B錯誤。受垂直地帶性分異規(guī)律的影響,該地區(qū)植被多樣,故C錯誤。焉耆馬生活在天山2800處高山盆地中,海拔較高,空氣相對稀薄,氣溫較低,高寒缺氧對焉耆馬善奔跑,耐力好的特征形成關系密切,故D錯誤。下面左圖為烏魯木齊河6~8月徑流模數(shù)和年徑流模數(shù)隨海拔高度變化圖(徑流模數(shù)是指單位流域面積上單位時間所產生的徑流量),右圖表示該流域氣溫和某植物含水量及生命活動日變化圖。讀圖回答9-11題。9.下列關于烏魯木齊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曲線M2表示的是年徑流模數(shù)B.紅五月橋處河流徑流量比青年渠處大C.越向河流上游,徑流模數(shù)年內變化越大D.烏魯木齊河河流徑流量季節(jié)變化大,日變化大【答案】D【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徑流模數(shù)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運用地圖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窘馕觥緼.烏魯木齊河為內流河,其流量與氣溫變化有密切的關系。6~8月,當?shù)貧鉁馗?,冰雪融水較多,在同一海拔地區(qū),6~8月徑流模數(shù)要大于年徑流模數(shù),所以曲線M2表示的是6~8月徑流模數(shù),故A錯誤。B.在年徑流模數(shù)曲線M1上分別找出紅五月橋處和青年渠處的對應點,讀出其徑流模數(shù),紅五月橋處河流徑流量比青年渠處要小,故B錯誤。C.越向河流上游,年徑流模數(shù)曲線M1的斜率越小,徑流模數(shù)年內變化就越小,故C錯誤。D.根據烏魯木齊河6~8月徑流模數(shù)和年徑流模數(shù)曲線的斜率變化狀況,我們可以判斷出其河流徑流量季節(jié)變化大,日變化大,故D正確。10.右圖中表示氣溫、植物日含水量及生命活動日變化曲線依次為()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答案】B【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運用地圖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窘馕觥扛鶕惶熘?,最高氣溫大致在14點左右,我們可判斷出②表示氣溫。由于氣溫越高,植物的蒸騰作用就越強烈,所以植物的含水量與氣溫呈負相關性,故①表示植物日含水量。12點鐘是一天中太陽高度角最大的時候,光照強,植物光合作用最強烈,所以③表示生命活動日變化曲線,故正確答案為B.11.下列時間、地點組合與右圖信息最相符的是()A.1月—烏拉泊B.4月—青年渠C.7月—英雄橋D.10月—紅五月橋【答案】C【考點】本題旨在考查學生讀圖、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窘馕觥吭擃}兩種解題思路:①根據右圖中,光合作用發(fā)生在4點到20點,我們可以判斷該地晝長達到16個小時,為夏季,所以7月—英雄橋符合題意,故C正確。②根據氣溫判斷,該地在此時間,最高氣溫約為25℃,最低氣溫在0℃以上,我們可以判斷該地為夏季,所以7月—英雄橋符合題意,故C正確。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60分)36.(24分)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2023年09月22日《農民日報》“秋雨綿綿落華西”——2023年9月7日以來,一場接一場的秋雨接踵而至,四川陜西等地迎來今年時間最長的一次降水過程,局地發(fā)生暴雨洪水災害。(華西秋雨是我國西部地區(qū)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氣現(xiàn)象。主要指渭水流域、漢水流域、重慶、四川等地區(qū)的秋雨)。陜西當?shù)厮追Q“秋淋”四川等地也有“你有萬擔糧,我有秋里墑”之說。雅安氣候資料圖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平均氣溫平均降水20.8206.6降水天數(shù)材料二雅安市是中國四川省中部偏南下轄的地級市,素有“川西咽喉”、雅安自古多雨,有西蜀天漏之說,俗語“雅無三日晴”,號稱雨城。(1)根據材料描述雅安氣候特征(6分)(2)據材料分析地形與雅安雨城形成之間的聯(lián)系(8分)(3)簡述華西秋雨對四川省農業(yè)生產產生的影響(10分)【答案】36.(24分)(1)①夏季高溫,冬季溫和②降水總量豐富,集中在夏秋季節(jié)③四季分明(各2分)(2)①雅安的西側,是青藏高原,而東面則是四川盆地②高原下沉氣流和盆地暖濕氣流的相互影響③喇叭狀的地形有利于印度洋及太平洋帶來的大量暖濕氣流,進入雅安境內,帶來豐富降水④盆地地形夜間冷空氣下沉盆地氣流上升多夜雨(各2分)(3)不利影響:①綿綿細雨,帶來了低溫,不利于農作物的收獲。②它可以造成晚稻生長期冷害,空秕率的增加。③還可使已成熟的作物發(fā)芽、霉爛,以至減產甚至失收。有利影響:①秋雨多,有利于水庫、池塘及蓄水、預防來年的春旱。②雨水可以較深地滲透到土壤中,土壤的蓄水保墑。(各2分)【考點】本道大題旨在考查學生氣候特征的描述、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氣候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等相關知識?!窘馕觥康冢?)題,氣候特征的描述主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角度來進行。根據雅安的氣候資料圖,該地冬季氣溫在0℃以上,冬季溫和。最高溫集中在夏季,7-8月份平均氣溫在25℃左右,夏季高溫。氣溫隨季節(jié)變化顯著,四季分明。降水總量約為1500mm,降水總量豐富,最大降水量出現(xiàn)在7-9月,集中在夏秋季。第(2)題,雅安是中國四川省中部偏南的地級市,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間,且地形呈喇叭狀,有利于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側或西北側的西南氣流將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濕空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這一帶地區(qū),使這一帶地區(qū)具備了比較豐沛的水汽條件。同時在一天之內,受山谷風的影響,夜晚盆地氣流上升,也可能會帶來降水。第(3)題,影響一般從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來考慮。華西秋雨是我國西部地區(qū)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氣現(xiàn)象,秋季是收獲的季節(jié),多雨的天氣不利于農作物的收割,還可能使農作物空秕和霉爛而減產。但是由于四川省屬于季風氣候,秋冬季節(jié)降水少,華西秋雨帶來的降水會緩解該地降水的季節(jié)分配不均,滋潤土壤,對于來年的春旱起到一定的預防和緩解作用。37、(22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國海岸線變遷示意圖。材料二2023年11月11日,國內最大汽車零部件產業(yè)基地落戶蘇州。該基地坐落于蘇州相城經濟開發(fā)區(qū)渭塘產業(yè)園,基地總規(guī)劃2000畝,前期開發(fā)1000畝。周邊聚集了江蘇達、蘇州萬隆汽車飾件、蘇州吳越塑材、蘇州匯眾模塑等一批以汽車模塑、汽車內飾件為主的配套零部件企業(yè),同時還有一批如蘇州上聲電子等知名的汽車電子企業(yè),已形成了初具規(guī)模的特色產業(yè)鏈。(1)讀材料一,指出6000年前至今海岸線變化最大的兩個地區(qū),并分析原因。(6分)(2)甲海岸為基巖海岸。乙為淤泥海岸(平原海岸)岸線平直,多灘涂。結合海岸特點就開發(fā)利用方向提出你的建議。(8分)(3)結合材料二及相關知識分析國內最大汽車零部件產業(yè)基地落戶蘇州相城經濟開發(fā)區(qū)渭塘產業(yè)園的原因。(8分)【答案】37.(22分)(1)黃河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2分);黃河與長江每年將巨量的泥沙輸入海中,填海造陸,海岸線逐漸向海推移。(4分)(2)基巖海岸岸線曲折,港灣眾多,適宜建港,發(fā)展海運(2分)。有利于旅游業(yè)發(fā)展(2分)淤泥質海岸(平原海岸)灘涂面積大,是良好的后備土地資源(2分),適宜水產養(yǎng)殖、曬鹽等。(2分)(3)產業(yè)園內水、電、通信、道路等配套設施齊全,環(huán)境優(yōu)美;可享受蘇州市政府及制定的各項優(yōu)惠政策;園區(qū)周邊配套企業(yè)多,產業(yè)協(xié)作條件好;交通便利;科技發(fā)達,人才資源豐富;承接上海零部件產業(yè)的梯度轉移(答到四點得8分)【考點】本道大題旨在考查學生影響海岸線變化的原因、海岸的開發(fā)與利用、工業(yè)的區(qū)位選擇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運用已知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解析】第(1)題,6000年前至今海岸線向東大為擴展,主要變化分布在黃河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原因可從自然和人文兩個角度來思考。自然原因:這些地區(qū)都位于河流的下游,河流攜帶的泥沙在這些地區(qū)沉積下來而成。人文原因:填海造陸。第(2)題,基巖海岸發(fā)展海運。淤泥質海岸,地形平坦,適合曬鹽和發(fā)展水產養(yǎng)殖、濱海旅游等。第(3)題,從材料中可分析出:渭塘產業(yè)園是政府規(guī)劃形成的,有政府政策支持;工業(yè)園內形成了一批以汽車模塑、汽車內飾件為主的配套零部件企業(yè),可以產生集聚效應,協(xié)作條件好。從工業(yè)的區(qū)位條件分析可知:該地區(qū)靠近滬寧杭工業(yè)基地,交通便利,勞動力的數(shù)量多且素質較高,科技發(fā)達。請考生在42、43、44三道地理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照所做的第一題計算得分,作答時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題目的題號涂黑。42.(10分)【旅游地理】閱讀巴厘島的相關圖文信息,回答問題。巴厘島是印尼13600多個島嶼中最耀眼的一個島,位于印度洋赤道以南8度,爪哇島東部,是全球著名的旅游勝地。然而越來越多游客的到訪,令這個熱帶小島不堪重負。(1)結合圖文信息及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巴厘島成為全球著名的旅游勝地的原因?(6分)(2)如何理解“熱帶小島不堪重負”?(4分)巴厘島示意圖巴厘島示意圖【答案】42.(10分)(1)巴厘島位于赤道附近,熱帶島嶼及海濱風光優(yōu)美迷人;巴厘島歷史悠久,有許多古老的建筑和獨特的民俗風情;(旅游景點豐富多樣,地域組合好;)地區(qū)接待能力強,服務質量高;現(xiàn)代交通運輸條件便利。(答對三點得6分)(2)游客越來越多,旅游業(yè)過度開發(fā),給當?shù)氐牟惋嫛⒔煌?、環(huán)境等造成極大的壓力;旅游業(yè)的過度發(fā)展破壞著巴厘島自然景觀,也威脅著當?shù)貍鹘y(tǒng)文化。(各2分)【考點】本道大題旨在借助巴厘島成為全球著名的旅游勝地,以及巴厘島不堪重負的原因,考查學生對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條件進行評價,考查學生運用已知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窘馕觥康冢?)題,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條件評價可以從以下角度來考慮:1.旅游資源的游覽價值,它包括旅游資源的質量、旅游資源的集群狀況、景觀的地域組合狀況。2.地理位置與交通3.客源市場:旅游地與客源地之間的距離是影響客源市場的重要因素。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5.旅游地的環(huán)境容量。從游覽價值來看,巴厘島的旅游景觀既有自然景觀又有人文景觀,旅游資源豐富。巴厘島是印尼的一個島,島嶼風光迷人,它位于印度洋赤道以南8度,地處熱帶地區(qū),熱帶景觀豐富,而且巴厘島歷史悠久,有許多古老的建筑和獨特的民俗風情,旅游資源的地域組合較好。從地理位置與交通來看,該地區(qū)交通便利。從該地的接待能力來看,該地區(qū)接待能力強,服務質量高。第(2)題,“熱帶小島不堪重負”表示該地區(qū)的旅游人數(shù)超過了當?shù)氐沫h(huán)境容量,對當?shù)氐沫h(huán)境、交通等造成極大的壓力,對當?shù)氐穆糜钨Y源也會造成一定的威脅。43.(10分)【自然災害與防治】從2023年開始,非洲東部吉布提、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索馬里、烏干達及厄立特里亞等國面臨6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引發(fā)可怕的糧食危機,聯(lián)合國宣布索馬里幾個地區(qū)進入饑荒狀態(tài)。閱讀非洲東部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簡要分析非洲東部這些國家大旱的自然原因。(6分)【答案】43.(10分)(1)非洲東部地區(qū)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降水具有季節(jié)性,該地區(qū)位于赤道北部,夏季受信風影響,盛行熱帶大陸氣團,降水少;(2分)氣溫高,蒸發(fā)量大,缺水;(2分)近年來氣候異常,降水偏少。(2分)(2)修建水庫等水利工程,提高抵御旱澇災害的能力;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加強國際合作,協(xié)調好河流上中下游的用水關系;培育良種,采用抗旱品種;加強糧食儲備工作等。(答對兩點給4分)【考點】本道大題旨在考查學生非洲東部發(fā)生大旱的自然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的相關知識,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窘馕觥康冢?)題,其旱災頻發(fā)的自然原因:緯度低,氣溫高,蒸發(fā)作用強;熱帶草原氣候,夏季該地盛行西南離岸風,風從陸地上吹來,降水較少,且離岸風使近岸地區(qū)的海域形成寒流,降溫減濕,加劇了該地的干旱;近年來,該地區(qū)出現(xiàn)了降水異常偏少的氣候。第(2)題,對于干旱的防治措施,可從國內和國際兩個角度來考慮。國內方面:節(jié)約用水,協(xié)調各區(qū)域的用水關系;修水庫蓄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