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圖像的形成及掃描形式課件_第1頁
電視圖像的形成及掃描形式課件_第2頁
電視圖像的形成及掃描形式課件_第3頁
電視圖像的形成及掃描形式課件_第4頁
電視圖像的形成及掃描形式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之一、電視圖像的形成及掃描形式1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1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2.1電視的基本知識

2.1.1電視的頻段劃分

無線電廣播電視信號的傳送方式:

VHF(30~300MHz)無線電波,有線電視信號兩種形式。UHF(300~3000MHz)中波:0.5MHZ~1.6MHZSHF(3~30GHz)短波:1MHZ~30MHZEHF(30~300GHz) 廣播節(jié)目有調(diào)頻、調(diào)幅兩種方式:調(diào)幅中波波段:525-1605KHZ調(diào)頻波段:88-108MHZ

電波傳輸?shù)穆窂?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1電視的基本知識電波傳輸?shù)穆窂?浙江大學信電

電視頻段劃分:模擬電視每個頻道的帶寬為8MHZ,頻道劃分見P30表1-3。 L段1-5頻道,頻率范圍:48.5MHZ~92MHZ載波、調(diào)制(調(diào)幅、調(diào)頻、調(diào)相)、發(fā)射、解調(diào)(振幅檢波、鑒頻、鑒相)H段6-12頻道,頻率范圍:167~223MHZU段13-24頻道,頻率范圍:470~566MHZ;25-68頻道,頻率范圍:606~958MHZ全頻段電視在各頻道之間增加了增補頻道:

在111~167MHZ之間,設置Z-1~Z-7共7個增補頻道;在223~295MHZ之間增加了Z-8~Z-16共9個增補頻道;在295~470MHZ之間增加了Z-17~Z37共21個有線電視增補頻道。

這樣我們能夠看68個基本頻道和37個增補頻道的有線數(shù)字電視或全頻道節(jié)目。3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電視頻段劃分:3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

2.1.2電視技術標準有黑白電視和彩色電視技術標準。彩電是在黑白電視的基礎上附加彩色量的色度信號,構成彩色全電視信號。 黑白電視機的技術標準包括電視系統(tǒng)的掃描方式、掃描行數(shù)、場頻、行頻、圖象基帶寬度、射頻帶寬、調(diào)制極性、伴音調(diào)制位置和方式等等多種技術參數(shù)。經(jīng)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CCIR)規(guī)范后,建議全世界采用13種黑白電視技術標準,它們的代號分別為CCIR-A,M,N,C,B,H,G,I,D,K,L,E等。

我國采用的是CCIR-D標準。4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1.2電視技術標準4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 彩色電視是在黑白電視的基礎上再傳送彩色信號形成的(兼容制),彩電全電視信號的構成包括:

1、亮度信號Y

2、色度信號R-Y、B-Y 3、色同步信號

4、復合同步信號 5、復合消隱信號 其中的亮度信號能為黑白電視機所接收、解調(diào),還原成黑白圖象。5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彩色電視是在黑白電視的基礎上再傳送彩色信號形成的(兼

2.1.3彩色電視制式

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認可的三種彩電制式有:NTSC制、PAL制和SECAM制。 NTSC制是美國在1953年研制成功的,它是國家電視體制委員會的縮寫(NationalTelevisionCommitte)。美國、日本、加拿大、我國臺灣等地采用。 PAL制是聯(lián)邦德國在1962年研制成功的一種電視體制,是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調(diào)幅制的縮寫,簡稱相位逐行正交(PhaseAlternationLine)。中國、德國、意大利、新加坡等國采用此制式。

6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1.3彩色電視制式6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SECAM制是法文“順序傳送彩色與存儲”的縮寫,由法國在1959年研制,1966年定型,具有較強的抗色失真能力,但兼容性較前兩種制式差。目前法國、俄羅斯、波蘭、埃及等國采用。

我國的彩色電視在CCIR-D的基礎上采用PAL制,所以又稱為CCIR-D/PAL制。英國也采用CCIR-D/PAL制。

美、日采用CCIR-M/NTSC制。波蘭采用CCIR-D/SECAM制等等。7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SECAM制是法文“順序傳送彩色與存儲

2.2彩色圖像的攝像和顯像原理 2.2.1彩色電視攝像及信號輸出形式 攝像時通過鏡頭系統(tǒng)和分色鏡把彩色圖像分解成三幅三基色圖像,分別投射到三個攝像管靶面,拍攝下三幅圖像畫面。然后通過信號傳送的方式把三基色信號傳送出去。如果通過三個顯象管再經(jīng)過光學系統(tǒng)把這三基色信號投射到屏幕上,就能夠還原出彩色信號。見圖1-6。實際上如果按照上述的原理需要三個傳輸通道占據(jù)18MHZ的帶寬,且不能與黑白電視機兼容?,F(xiàn)在的彩電系統(tǒng)通過編碼壓縮信號頻帶,使傳輸通道的寬度壓縮為6MHZ,并實現(xiàn)黑白電視的兼容。8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2彩色圖像的攝像和顯像原理8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9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9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圖1-6b遙控彩電接收機結構框圖10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圖1-6b遙控彩電接收機結構框圖10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2.2.2顯像管工作過程我們現(xiàn)在的彩電顯像管是內(nèi)部具有三支電子槍的彩管,熒光屏上按一定規(guī)律涂敷著緊密排列的紅、綠、藍三色熒光粉。三注電子束在掃描過程中各自轟擊相應的熒光粉,發(fā)出相應的單色光。將三基色電信號分別加在彩色顯像管三個陰極上,控制各自電子束的強弱,使彩色顯像管屏幕上呈現(xiàn)三幅基色圖像,由于它們緊密鑲嵌在一起,依據(jù)空間相加混色原理,人眼感覺他們是一幅彩色圖像(見圖1-11)。11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2.2顯像管工作過程11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12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12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2.2.3自會聚彩色顯象管及外圍部件自會聚彩色顯象管管頸外部有偏轉線圈、六極磁環(huán)、色純度磁環(huán)(二級磁環(huán))、橡皮契、磁屏蔽罩和消磁線圈等部件?,F(xiàn)在都采用單槍三束自會聚彩色顯象管(圖1-12)。燈絲加熱陰極使電子逸出,在陰極附近產(chǎn)生電子云。用加速極使電子加速,在高壓,行、場偏轉線圈作業(yè)下使電子束在屏幕上掃描,形成逐行逐場的掃描光柵,組成畫面。 用柵極控制從陰極射向的電子數(shù)目,用聚焦極對電子束進行聚焦。 行偏轉、場偏轉共同作用產(chǎn)生掃描功能,用偏轉線圈上的電流極性改變,使電子束偏轉移動。13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2.3自會聚彩色顯象管及外圍部件13浙江大學信電14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14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附圖:一種彩電的顯像管驅(qū)動電路15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附圖:一種彩電的顯像管驅(qū)動電路15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

圖中第6-7腳為加熱燈絲,3、8、12腳分別是藍、紅、綠三個電子槍的陰極,三基色圖像信號從這里發(fā)射。9腳為控制柵極,第10腳為加速極,加速極旁為聚焦極,最右邊電極提供2萬多伏的陽極高壓。在顯像管的管頸部位有行偏轉線圈和場偏轉線圈,在流過偏轉線圈的行、場掃描信號的共同作用下,使電子束發(fā)生偏轉,在屏幕上實現(xiàn)行、場掃描功能,產(chǎn)生畫面圖像。加熱燈絲用來加熱陰極,在陰極附近產(chǎn)生電子云,陰極電位低,穿過柵極的電子多,屏幕亮度高。16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圖中第6-7腳為加熱燈絲,3、8、12腳

2.3電視掃描原理彩電圖像是采用掃描的形式顯示在熒光屏上,通過電子槍以一定的頻率很快地在屏幕上逐點從左到右,逐行從上向下掃描形成圖像。CRT自會聚顯像管不需要會聚調(diào)整電路仍有良好的會聚。顯像管內(nèi)的燈絲在脈沖電壓作用下升溫發(fā)亮,并加熱陰極發(fā)射電子,其中部分電子通過陰極和柵極之間的電場被加速極加速,并被聚焦極(相當于大口徑的電子透鏡)聚焦成很細的電子束,在陽極高壓所形成的強電場作用下以極高的速度轟擊熒光屏上的熒光粉。彩管中有三個陰極發(fā)射電子束,分別受紅、綠、藍三個基色信號控制,并分別轟擊與三熒光基色信號電壓相應的三基色粉條,產(chǎn)生紅、綠、藍三種基色光。根據(jù)空間混色原理,在熒光屏上數(shù)十萬個象素點上以一定規(guī)律掃描,形成整幅彩色圖片。17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3電視掃描原理17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2.3.1水平、垂直掃描和掃描光柵電視攝像和圖像顯示都要通過電子束掃描才能完成。電子束從畫面的最左邊到右邊掃描的過程稱為水平掃描或行掃描。行掃描分正程和逆程兩個階段。行掃描正程(正掃):電子束以相對較慢的速度從左到右水平掃描形成一行掃描線的過程。行掃描逆程(回掃):當電子束從最左掃描到最右之后,以很快的速度從右回掃到左邊構成行掃描逆程。逆程時攝像機沒有拾取信號,電視機也沒有顯示信號。18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3.1水平、垂直掃描和掃描光柵18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 水平掃描線一行一行從上到下移動,稱為垂直掃描。水平掃描和垂直掃描配合進行,就形成一個矩形光柵。如果在正程掃描的同時輸送圖像信號,就形成電視圖像。按照電視標準規(guī)定,早期CRT電視掃描光柵的寬高比為: W:H=4:3后來出現(xiàn)的寬屏電視掃描光柵矩陣的寬高比為: W:H=16:9 電視掃描光柵示意圖見圖1-7。電視掃描光柵有逐行掃描和隔行掃描兩種形式,以前的CRT電視機全部采用隔行掃描,現(xiàn)在的電視機有部分采用逐行掃描。19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水平掃描線一行一行從上到下移動,稱為垂直掃描。水平掃20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0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2.3.2逐行掃描和隔行掃描

在電視攝像管和顯象管外面,都有行與場兩對偏轉線圈,在線圈中分別流過行與場的鋸齒波掃描電流時,會產(chǎn)生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偏轉磁場,使通過磁場的電子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產(chǎn)生偏轉。當偏轉磁場強度以線形規(guī)律變化時,電子束以等角速度偏移,形成恒速直線性掃描。

(一)逐行掃描

一行跟一行掃描。見圖1-8。圖中行鋸齒波變化一周所需的時間稱為行掃描周期TH。其中正程掃描時間為THF,逆程為THR。我國的電視標準規(guī)定行掃描頻率fH=15625HZ,TH=1/fH=64us。其中正程時間一般不小于52us,逆程時間一般不大于12us。場偏轉線圈流過的場頻鋸齒波電流作緩慢線形變化,電子束受垂直作用力而產(chǎn)生場掃描,場掃描周期用TV表示,我國規(guī)定的場頻為50HZ。

21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2.3.2逐行掃描和隔行掃描21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22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2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二)隔行掃描

我國的電視機一般都采用隔行掃描的方式,一幅圖像分成兩場來完成,通過奇數(shù)場和偶數(shù)場兩場掃描構成一幅(幀)完整的圖像。

在隔行掃描方式中,幀頻率是每秒鐘傳送的圖像數(shù),幀頻為25HZ,場頻頻率是每秒鐘掃描的奇數(shù)場和偶數(shù)場總和,即幀頻是場頻的一半,場頻為50HZ。為使隔行掃描中兩場時間相同,一幀圖像的掃描線數(shù)應取奇數(shù),所以一個場周期TV是半行周期TH的奇數(shù)倍: 周期數(shù)TV=(2m+1)TH/2我國取場頻為50HZ,故TV=20ms,一幅圖像的掃描行數(shù)Z=625行,每秒25幀,所以行頻為:

行頻fH=625×25=15625HZ 行周期TH=1/fH=64us 電視機掃描周期:

行正程52.2us,回掃11.8us,共64us,15625HZ;場正掃18.4ms,回掃1.6ms,共20ms,50HZ。

23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二)隔行掃描23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隔行掃描的過程見圖1-11。以7行掃描線為例,從第一場(奇數(shù)場)開始掃描1,3,5,7行的前半行;到達8,在場逆程期間從8轉到9。第7行的后半行開始偶數(shù)場掃描,半行掃完到達10,接著開始第二場2、4、6各行的掃描,第二場結束,整個光柵掃過一遍,一幀掃描才告完成,然后依此循環(huán)。24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隔行掃描的過程見圖1-11。以7行掃描線為例,

2.3.3廣播電視采用隔行掃描的原因 電視圖像的清晰度越高,要求的線數(shù)和場頻越高,這就要求電視圖像信號有很寬的帶寬和很高的頻率,對電視收發(fā)設備有很高的要求。

一、行頻的確定所謂最小視角α是指人眼對觀察物體上能夠分辨的相鄰最近兩點所張的視角。根據(jù)圖形的幾何關系,可以寫出:d(線寬)/2πD(距離)=α/360x60

α=3438d/D在正常條件下,觀察靜止圖像時,最小視角約為1‘-1.5’。設Z為一幅光柵的掃描線數(shù),H是屏幕高度,則d(線寬)=H(屏高)/Z(線數(shù))這樣α=3438d/D=3438H/ZD或Z=3438H/αD25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3.3廣播電視采用隔行掃描的原因25浙江大學信電26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6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取標準視距D為屏幕高度H的4-6倍,并取α為1’,則可以算出一幅圖像應取的行掃描數(shù)為860-570行之間。 目前,不同制式的電視采用的標準掃描數(shù)有SECAM制的819行,CCIR(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的625行,NTSC制的525行,我國實行的是PAL制625行。

二、場頻的確定根據(jù)人眼視覺殘留效應,電視換場次數(shù)不能低于每秒48次,即場頻不能小于48HZ,考慮電源頻率一致,我國電視標準規(guī)定場頻為50HZ,在電源頻率為60HZ的國家,場頻采用60HZ。27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取標準視距D為屏幕高度H的4-6倍,并取三、圖像信號的最高頻率和視頻通道帶寬圖像信號的最高頻率與象素或清晰度有關,圖像每一個細節(jié)的大小相當于一個象素,表面細節(jié)越細,圖像越清晰,掃描時電子束掃過連續(xù)兩個象素的時間越短,信號頻率越高。見圖1-10a。設每幀圖像的掃描線數(shù)為Z,若不計逆程等因素,水平方向共計可能達到的象素為:N=Z×4/3=掃描線數(shù)×寬高比若掃描一行正好掃過這個數(shù)量黑白相間的小方塊,得到理想電壓波形如圖1-10b的方波,但實際是如圖1-10c所示的正弦波形。掃過一塊黑塊和一白塊正好相當于交流電壓一周??梢运愠鲆环鶊D像的像素為:m=NZ(水平×垂直象素點)=4Z2/3=6252(4/3)≈52萬若以一秒鐘傳送fv幅圖像,則每秒傳送的像素總數(shù)M=(4/3)Z2fv

28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三、圖像信號的最高頻率和視頻通道帶寬28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29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9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我們可以推出圖像信號的最高頻率公式:fmax=(1/2)M=(2/3)Z2fvfmax為圖像信號的上限頻率。若傳送一幅亮度變化及其緩慢的景象背景,或一幅明暗幾乎不變的圖像。則圖像信號的頻率就很低,甚至接近為0。這就是圖像信號的下限頻率,所以可以認為圖像信號的頻率范圍從0-fmax。

若fv=50HZ,Z=625行,則fmax=(1/2)M=(2/3)Z2fv=13MHZ

如果通頻帶為0-13MHZ,無論在技術上、經(jīng)濟上都存在一定困難,為了使圖像不閃爍,就采用隔行掃描方法。把一幅電視圖像的掃描線按照先掃描奇數(shù)行(奇數(shù)場),后掃描偶數(shù)行(奇數(shù)場)方法,分兩場完成一幀圖像的掃描。隔行掃描相當于把逐行掃描時的換幅頻率(幀頻率)降低一半。采用隔行掃描后,可使圖像最高頻率降低一半,隔行掃描的最高頻率為:fmax=6.5MHZ第二章到此結束。30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我們可以推出圖像信號的最高頻率公式:30ENDEND

第二章之一、電視圖像的形成及掃描形式32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1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2.1電視的基本知識

2.1.1電視的頻段劃分

無線電廣播電視信號的傳送方式:

VHF(30~300MHz)無線電波,有線電視信號兩種形式。UHF(300~3000MHz)中波:0.5MHZ~1.6MHZSHF(3~30GHz)短波:1MHZ~30MHZEHF(30~300GHz) 廣播節(jié)目有調(diào)頻、調(diào)幅兩種方式:調(diào)幅中波波段:525-1605KHZ調(diào)頻波段:88-108MHZ

電波傳輸?shù)穆窂?3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1電視的基本知識電波傳輸?shù)穆窂?浙江大學信電

電視頻段劃分:模擬電視每個頻道的帶寬為8MHZ,頻道劃分見P30表1-3。 L段1-5頻道,頻率范圍:48.5MHZ~92MHZ載波、調(diào)制(調(diào)幅、調(diào)頻、調(diào)相)、發(fā)射、解調(diào)(振幅檢波、鑒頻、鑒相)H段6-12頻道,頻率范圍:167~223MHZU段13-24頻道,頻率范圍:470~566MHZ;25-68頻道,頻率范圍:606~958MHZ全頻段電視在各頻道之間增加了增補頻道:

在111~167MHZ之間,設置Z-1~Z-7共7個增補頻道;在223~295MHZ之間增加了Z-8~Z-16共9個增補頻道;在295~470MHZ之間增加了Z-17~Z37共21個有線電視增補頻道。

這樣我們能夠看68個基本頻道和37個增補頻道的有線數(shù)字電視或全頻道節(jié)目。34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電視頻段劃分:3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

2.1.2電視技術標準有黑白電視和彩色電視技術標準。彩電是在黑白電視的基礎上附加彩色量的色度信號,構成彩色全電視信號。 黑白電視機的技術標準包括電視系統(tǒng)的掃描方式、掃描行數(shù)、場頻、行頻、圖象基帶寬度、射頻帶寬、調(diào)制極性、伴音調(diào)制位置和方式等等多種技術參數(shù)。經(jīng)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CCIR)規(guī)范后,建議全世界采用13種黑白電視技術標準,它們的代號分別為CCIR-A,M,N,C,B,H,G,I,D,K,L,E等。

我國采用的是CCIR-D標準。35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1.2電視技術標準4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 彩色電視是在黑白電視的基礎上再傳送彩色信號形成的(兼容制),彩電全電視信號的構成包括:

1、亮度信號Y

2、色度信號R-Y、B-Y 3、色同步信號

4、復合同步信號 5、復合消隱信號 其中的亮度信號能為黑白電視機所接收、解調(diào),還原成黑白圖象。36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彩色電視是在黑白電視的基礎上再傳送彩色信號形成的(兼

2.1.3彩色電視制式

國際無線電咨詢委員會認可的三種彩電制式有:NTSC制、PAL制和SECAM制。 NTSC制是美國在1953年研制成功的,它是國家電視體制委員會的縮寫(NationalTelevisionCommitte)。美國、日本、加拿大、我國臺灣等地采用。 PAL制是聯(lián)邦德國在1962年研制成功的一種電視體制,是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調(diào)幅制的縮寫,簡稱相位逐行正交(PhaseAlternationLine)。中國、德國、意大利、新加坡等國采用此制式。

37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1.3彩色電視制式6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SECAM制是法文“順序傳送彩色與存儲”的縮寫,由法國在1959年研制,1966年定型,具有較強的抗色失真能力,但兼容性較前兩種制式差。目前法國、俄羅斯、波蘭、埃及等國采用。

我國的彩色電視在CCIR-D的基礎上采用PAL制,所以又稱為CCIR-D/PAL制。英國也采用CCIR-D/PAL制。

美、日采用CCIR-M/NTSC制。波蘭采用CCIR-D/SECAM制等等。38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SECAM制是法文“順序傳送彩色與存儲

2.2彩色圖像的攝像和顯像原理 2.2.1彩色電視攝像及信號輸出形式 攝像時通過鏡頭系統(tǒng)和分色鏡把彩色圖像分解成三幅三基色圖像,分別投射到三個攝像管靶面,拍攝下三幅圖像畫面。然后通過信號傳送的方式把三基色信號傳送出去。如果通過三個顯象管再經(jīng)過光學系統(tǒng)把這三基色信號投射到屏幕上,就能夠還原出彩色信號。見圖1-6。實際上如果按照上述的原理需要三個傳輸通道占據(jù)18MHZ的帶寬,且不能與黑白電視機兼容?,F(xiàn)在的彩電系統(tǒng)通過編碼壓縮信號頻帶,使傳輸通道的寬度壓縮為6MHZ,并實現(xiàn)黑白電視的兼容。39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2彩色圖像的攝像和顯像原理8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40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9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圖1-6b遙控彩電接收機結構框圖41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圖1-6b遙控彩電接收機結構框圖10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2.2.2顯像管工作過程我們現(xiàn)在的彩電顯像管是內(nèi)部具有三支電子槍的彩管,熒光屏上按一定規(guī)律涂敷著緊密排列的紅、綠、藍三色熒光粉。三注電子束在掃描過程中各自轟擊相應的熒光粉,發(fā)出相應的單色光。將三基色電信號分別加在彩色顯像管三個陰極上,控制各自電子束的強弱,使彩色顯像管屏幕上呈現(xiàn)三幅基色圖像,由于它們緊密鑲嵌在一起,依據(jù)空間相加混色原理,人眼感覺他們是一幅彩色圖像(見圖1-11)。42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2.2顯像管工作過程11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43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12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2.2.3自會聚彩色顯象管及外圍部件自會聚彩色顯象管管頸外部有偏轉線圈、六極磁環(huán)、色純度磁環(huán)(二級磁環(huán))、橡皮契、磁屏蔽罩和消磁線圈等部件?,F(xiàn)在都采用單槍三束自會聚彩色顯象管(圖1-12)。燈絲加熱陰極使電子逸出,在陰極附近產(chǎn)生電子云。用加速極使電子加速,在高壓,行、場偏轉線圈作業(yè)下使電子束在屏幕上掃描,形成逐行逐場的掃描光柵,組成畫面。 用柵極控制從陰極射向的電子數(shù)目,用聚焦極對電子束進行聚焦。 行偏轉、場偏轉共同作用產(chǎn)生掃描功能,用偏轉線圈上的電流極性改變,使電子束偏轉移動。44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2.3自會聚彩色顯象管及外圍部件13浙江大學信電45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14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附圖:一種彩電的顯像管驅(qū)動電路46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附圖:一種彩電的顯像管驅(qū)動電路15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

圖中第6-7腳為加熱燈絲,3、8、12腳分別是藍、紅、綠三個電子槍的陰極,三基色圖像信號從這里發(fā)射。9腳為控制柵極,第10腳為加速極,加速極旁為聚焦極,最右邊電極提供2萬多伏的陽極高壓。在顯像管的管頸部位有行偏轉線圈和場偏轉線圈,在流過偏轉線圈的行、場掃描信號的共同作用下,使電子束發(fā)生偏轉,在屏幕上實現(xiàn)行、場掃描功能,產(chǎn)生畫面圖像。加熱燈絲用來加熱陰極,在陰極附近產(chǎn)生電子云,陰極電位低,穿過柵極的電子多,屏幕亮度高。47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圖中第6-7腳為加熱燈絲,3、8、12腳

2.3電視掃描原理彩電圖像是采用掃描的形式顯示在熒光屏上,通過電子槍以一定的頻率很快地在屏幕上逐點從左到右,逐行從上向下掃描形成圖像。CRT自會聚顯像管不需要會聚調(diào)整電路仍有良好的會聚。顯像管內(nèi)的燈絲在脈沖電壓作用下升溫發(fā)亮,并加熱陰極發(fā)射電子,其中部分電子通過陰極和柵極之間的電場被加速極加速,并被聚焦極(相當于大口徑的電子透鏡)聚焦成很細的電子束,在陽極高壓所形成的強電場作用下以極高的速度轟擊熒光屏上的熒光粉。彩管中有三個陰極發(fā)射電子束,分別受紅、綠、藍三個基色信號控制,并分別轟擊與三熒光基色信號電壓相應的三基色粉條,產(chǎn)生紅、綠、藍三種基色光。根據(jù)空間混色原理,在熒光屏上數(shù)十萬個象素點上以一定規(guī)律掃描,形成整幅彩色圖片。48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3電視掃描原理17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2.3.1水平、垂直掃描和掃描光柵電視攝像和圖像顯示都要通過電子束掃描才能完成。電子束從畫面的最左邊到右邊掃描的過程稱為水平掃描或行掃描。行掃描分正程和逆程兩個階段。行掃描正程(正掃):電子束以相對較慢的速度從左到右水平掃描形成一行掃描線的過程。行掃描逆程(回掃):當電子束從最左掃描到最右之后,以很快的速度從右回掃到左邊構成行掃描逆程。逆程時攝像機沒有拾取信號,電視機也沒有顯示信號。49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3.1水平、垂直掃描和掃描光柵18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 水平掃描線一行一行從上到下移動,稱為垂直掃描。水平掃描和垂直掃描配合進行,就形成一個矩形光柵。如果在正程掃描的同時輸送圖像信號,就形成電視圖像。按照電視標準規(guī)定,早期CRT電視掃描光柵的寬高比為: W:H=4:3后來出現(xiàn)的寬屏電視掃描光柵矩陣的寬高比為: W:H=16:9 電視掃描光柵示意圖見圖1-7。電視掃描光柵有逐行掃描和隔行掃描兩種形式,以前的CRT電視機全部采用隔行掃描,現(xiàn)在的電視機有部分采用逐行掃描。50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水平掃描線一行一行從上到下移動,稱為垂直掃描。水平掃51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0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2.3.2逐行掃描和隔行掃描

在電視攝像管和顯象管外面,都有行與場兩對偏轉線圈,在線圈中分別流過行與場的鋸齒波掃描電流時,會產(chǎn)生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偏轉磁場,使通過磁場的電子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產(chǎn)生偏轉。當偏轉磁場強度以線形規(guī)律變化時,電子束以等角速度偏移,形成恒速直線性掃描。

(一)逐行掃描

一行跟一行掃描。見圖1-8。圖中行鋸齒波變化一周所需的時間稱為行掃描周期TH。其中正程掃描時間為THF,逆程為THR。我國的電視標準規(guī)定行掃描頻率fH=15625HZ,TH=1/fH=64us。其中正程時間一般不小于52us,逆程時間一般不大于12us。場偏轉線圈流過的場頻鋸齒波電流作緩慢線形變化,電子束受垂直作用力而產(chǎn)生場掃描,場掃描周期用TV表示,我國規(guī)定的場頻為50HZ。

52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2.3.2逐行掃描和隔行掃描21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53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22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

(二)隔行掃描

我國的電視機一般都采用隔行掃描的方式,一幅圖像分成兩場來完成,通過奇數(shù)場和偶數(shù)場兩場掃描構成一幅(幀)完整的圖像。

在隔行掃描方式中,幀頻率是每秒鐘傳送的圖像數(shù),幀頻為25HZ,場頻頻率是每秒鐘掃描的奇數(shù)場和偶數(shù)場總和,即幀頻是場頻的一半,場頻為50HZ。為使隔行掃描中兩場時間相同,一幀圖像的掃描線數(shù)應取奇數(shù),所以一個場周期TV是半行周期TH的奇數(shù)倍: 周期數(shù)TV=(2m+1)TH/2我國取場頻為50HZ,故TV=20ms,一幅圖像的掃描行數(shù)Z=625行,每秒25幀,所以行頻為:

行頻fH=625×25=15625HZ 行周期TH=1/fH=64us 電視機掃描周期:

行正程52.2us,回掃11.8us,共64us,15625HZ;場正掃18.4ms,回掃1.6ms,共20ms,50HZ。

54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二)隔行掃描23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隔行掃描的過程見圖1-11。以7行掃描線為例,從第一場(奇數(shù)場)開始掃描1,3,5,7行的前半行;到達8,在場逆程期間從8轉到9。第7行的后半行開始偶數(shù)場掃描,半行掃完到達10,接著開始第二場2、4、6各行的掃描,第二場結束,整個光柵掃過一遍,一幀掃描才告完成,然后依此循環(huán)。55浙江大學信電實驗中心音像實驗室陳鵬飛隔行掃描的過程見圖1-11。以7行掃描線為例,

2.3.3廣播電視采用隔行掃描的原因 電視圖像的清晰度越高,要求的線數(shù)和場頻越高,這就要求電視圖像信號有很寬的帶寬和很高的頻率,對電視收發(fā)設備有很高的要求。

一、行頻的確定所謂最小視角α是指人眼對觀察物體上能夠分辨的相鄰最近兩點所張的視角。根據(jù)圖形的幾何關系,可以寫出:d(線寬)/2πD(距離)=α/360x60

α=3438d/D在正常條件下,觀察靜止圖像時,最小視角約為1‘-1.5’。設Z為一幅光柵的掃描線數(shù),H是屏幕高度,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