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漸進過渡
第一節(jié)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方式與路徑比較第二節(jié)市場取向改革與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第三節(jié)中間擴散制度變遷方式與地方政府的特殊功能第四節(jié)從中間擴散向需求誘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的漸進轉換
第三章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漸進過渡第一節(jié)
課前討論
中國改革是成功還是失敗?中國經濟是奇跡還是問題?
課前討論中國改革是成功還是失敗?中國經濟是奇跡主要矛盾:工業(yè)化、市場化與社會主義制度的矛盾1、克服工業(yè)化與市場化與社會主義憲法制度之間的摩擦2、工業(yè)化進程中與市場化的矛盾3、社會主義與公有制的矛盾21世紀第一年在美國出版的另一本書《中國即將崩潰》(Chang,2001)提出了與“中國奇跡論”截然相反的看法。作者認為,“與其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還不如說中國正在崩潰”。他的依據是,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無法解決的問題,國企的運做雜亂無解,金融體系病入膏肓,國有銀行的壞賬“已經高到不能維持的地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必須按規(guī)則辦事,大限迫近,中國的對外貿易和金融都無法支撐下去,而中國既沒有多少空間也沒有時間完成挽救銀行、挽救社會福利、解決嚴重失業(yè)等問題,因此,作者斷言,“中國現(xiàn)行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最多只能維持5年”,“中國的經濟正在衰退并開始崩潰,時間在20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之前,而不是之后”。幾年后,作者多少修改了自己的預測,說中國在不出10年(即2011年之前)一定會崩潰,成為一堆不可收拾的爛攤子。主要矛盾:工業(yè)化、市場化與社會主義制度的矛盾21世紀第一年是國家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還是原始積累資本主義、野蠻資本主義,或者是裙帶(crony)資本主義、人造/合成(ersatz)資本主義有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說法改頭換面,叫做“中國特色資本主義”,或者干脆說成“新興資本主義”。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資本主義,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加快步伐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都是一個現(xiàn)實,這使中國成為了國際資本大肆開拓的一個市場。在這個意義上,國外一些人非常認同這種說法,即中國的改革開放是“補”資本主義之“課”的過程.是國家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還是原始積累資本主義、野蠻資本林毅夫:中國只要利用好后發(fā)優(yōu)勢,按照比較優(yōu)勢發(fā)展,經濟應該可能再維持20年到30年以上的高速增長,可能最慢到2030年經濟總體規(guī)??赡苓_到美國的水平,以后超過美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易綱對中國在本世紀的前30年的最優(yōu)的增長路徑有一個樂觀的估計:前十年(2000年-2010年)GDP平均增長7%,第二個十年(2010年到2020年)6%,第三個十年(2020年到2030年)5%。他說,如果我們能夠有這樣一個最優(yōu)的增長率,中國的發(fā)展就可能再上一個更大的臺階。中國要實現(xiàn)最優(yōu)的增長路徑有三個主要的挑戰(zhàn)。第一是資源約束。第二是貧富差距.第三是教育。林毅夫:中國只要利用好后發(fā)優(yōu)勢,按照比較優(yōu)勢發(fā)展,經濟應該可
第一節(jié)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方式與路徑比較改革與發(fā)展道路的華盛頓共識與北京共識激進式改革與漸進試改革的比較第一節(jié)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方式與路徑比較一改革與發(fā)展道路的華盛頓共識與北京共識華盛頓共識(新自由主義政策宣言):——威廉姆森針對20世紀80年代大多拉美國家10余年通貨膨脹債務危機困境提出的;——核心內容:在私有產權條件下資本與市場的全面開放;——政策:壓縮財政赤字降低通漲、政府開支轉向效益高收入分配、稅制改革、利率市場化、競爭力匯率、貿易自由化、開放外國直接投資、國企私有化、放松政府管制、立法保護私有制?!笕A盛頓共識(斯蒂格利茨挑戰(zhàn)):主張:政策需要制度環(huán)境,其制度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經濟發(fā)展包括社會進步——強調政府積極作用——反對私有化、自由化和緊縮政策北京共識:(雷默提出):創(chuàng)新——持續(xù)、均衡、與穩(wěn)定——自主發(fā)展中國共識:國情、包容與兼容、公平與效率、以人為本、減少與文化摩擦一改革與發(fā)展道路的華盛頓共識與北京共識華盛頓共識(新自由主二激進式改革與漸進試改革的比較
市場化過程與過渡問題:傳統(tǒng)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變過程,資源配置方式由等級規(guī)則向產權規(guī)則轉變激進改革特點:在政治上選擇民主化,多黨制策略,在經濟上選擇私有化策略,在經濟政策上選擇休克療法;我國漸進改革特點:——利用已有資源推進市場化改革——增量改革前提下邊際推進改革——先試點后推廣,局部取得經驗再全局推廣等級規(guī)則:先構件一個層層隸屬的金字塔形的等級結構架,再界定每個人的位置然后再界定其權力。位置越高權力越大。產權規(guī)則:一個人擁有的資源配置權力與擁有的資產數量相關,資源越多資源配置權力越大。二激進式改革與漸進試改革的比較
市場化過程與過渡問題:傳過程:漸進改革---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逐步完善結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xù)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外貿易迅速擴大,引入外資大量增加,綜合國力得到增強,與世界經濟的聯(lián)系不斷加深,國際地位顯著提高。GDP2003年增長速度是10%,2004年是10.1%,2005年是10.3%。這樣的速度在世界上是罕見的。是新中國歷史上發(fā)展最快的時期,在世界經濟中獨領風騷,比世界經濟的年均增長率高6.5個百分點,比發(fā)達國家高7.3個百分點,比發(fā)展中國家高4.8個百分點,與俄羅斯相比,更突顯其高成長性。2002年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發(fā)展已經連續(xù)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5年外貿總額已經突破1.4萬億美元,穩(wěn)居全球第三位。背景資料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xù)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過程:薩克斯休克療法葉利欽激進改革東歐激進改革結果:俄羅斯的過渡問題激進改革的結果背景資料背景資料“休克療法”的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杰弗里·薩克斯。所謂“休克療法”,本來是醫(yī)學上的一種治療方法,是指用藥物或電流誘使人休克,從而治療某些精神病的方法。后被引入經濟學中表示治療惡性通貨膨脹的一系列嚴厲經濟措施,采取一步到位的激進方法實現(xiàn)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所以“休克療法”又稱“大爆炸”的改革。其實質是通過迅速的一攬子改革方案破壞計劃體制,創(chuàng)造一個市場經濟?!靶菘睡煼ā弊畛踉冢保梗福的暝谀厦赖牟@S亞試用。當時該國的通貨膨脹率為23000%,達到當時的世界之最。政府采用“休克療法”以后,通過緊縮銀根,嚴格控制貨幣發(fā)行量,凍結公共部門的職工工資,壓縮政府開支,放開物價,將低效率的國營企業(yè)私有化,實行貿易自由等,得到了明顯的效果。到1987年,不僅通貨膨脹率降到了15%,而且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由1984年的1.2%增加到1987年的2.1%?!靶菘睡煼ā痹诓@S亞短期取得成功,使得發(fā)明人薩克斯名聲大振。他擔任了南斯拉夫、波蘭、俄羅斯等國的經濟顧問,對上述國家實行“休克式”的經濟轉軌戰(zhàn)略有著重要的影響。休克療法與薩克斯背景資料“休克療法”的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杰弗里·丘拜斯阿納托利·丘拜斯1955年生于白俄羅斯鮑里索夫市的一個軍人家庭,他在20世紀90年代初倡導的私有化進程造就了一大批億萬富翁,因此被稱為“俄羅斯私有化之父”、“資本主義之父”。丘拜斯在葉利欽的第一屆政府中出任副總理,主管私有化進程。在這場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出售國有資產行動中,80%的國有資產落入私人手中,少部分人一夜暴富,更多的人則在這場運動中遭受“浩劫”,成為一無所有的窮光蛋。丘拜斯一手造就了一批億萬富翁,而他自己卻沒有撈到實惠。即使最惡毒的評論家也不得不承認,他沒有借私有化之機中飽私囊。丘拜斯的名字與俄羅斯資本主義的所有弊端聯(lián)系在一起。1996年1月,葉利欽把經濟上的損失歸罪于丘拜斯:“幾乎一分錢沒要,就把大工業(yè)賣掉了”,于是解除了他的副總理之職。在俄羅斯,“這是丘拜斯惹的禍”已成為一句家喻戶曉的諺語。在大學時代他就加入了蘇聯(lián)共產黨,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莫斯科大學經濟系畢業(yè)后,作為有才能的學生留校讀研究生。隨后蓋達爾獲得了博士學位并被任命為《共產黨員》雜志社經濟政策部主任。在美英專家的眼里,蓋達爾學識淵博,能講外語,精通他們所欽佩的西方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的理論,沒有實踐經驗,但他很自信。能夠最終把蓋達爾推向經濟改革一把手的位置,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由于他對經濟的諳熟,對西方自由主義的向往和徹底摧毀原有經濟的決心。1991年11月蓋達爾被任命為財政部長,1992年4月被任命為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同年6月蓋達爾又被任命為負責經濟事務的代總理。蓋達爾和他的追隨者們制定了“休克療法”的改革方案隨后由葉利欽總統(tǒng)頒布執(zhí)行。在俄羅斯1991年獨立伊始,俄根據西方幫助制定的“休克”療法計劃,把國家所有財產按人頭平均分配,每人分得價值1萬盧布的私有化證券,1.5億公民共計1.5萬億盧布。由于經濟衰退,盧布貶值,許多老百姓以極低的價格出賣了自己的私有化證券,結果最誘人的一些國家財產落到了一小撮人手里。在私有化后期,1.5萬億盧布僅相當于6000萬美元,也就是說在理論上用6000萬美元就可以從老百姓手中收購整個俄羅斯。實際收購價格確實也很低,例如,在收購西伯利亞遠東石油公司過程中,聯(lián)合進出口銀行僅支付了2.1億美元。這家銀行又以5.7億美元的價格把石油公司10%的股份轉讓給英國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也不吃虧—這筆交易使它在市場上的股份增加了30億美元。1996年俄羅斯進行第二次總統(tǒng)選舉時,一些人利用手中的財力進人了政治領域的上層,掌握俄經濟命脈。蓋達爾私有化改革過程俄羅斯實行“休克療法”的具體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私有化是俄羅斯經濟轉軌的主要核心內容:在私有化程中,約有30%的國有企業(yè)的財產不準私有化,其余則通過各種形式直接轉變?yōu)楣駛€人私有財產或公司法人私有財產。私有化分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前者是指把國有小企業(yè)出售給個人和團體,大私有化是將國有大中型企業(yè)改造成股份公司,個人用私有化證券或貨幣購買。2.放開價格:俄羅斯的價格放開速度非??欤粒保梗梗材瓿?,就約有90%的消費品價格和80%的生產原料價格都已放開。3.緊縮財政,包括增收和減支兩個方面。“增收”是指提高稅率,增加預算收入。俄羅斯激進改革:在1991年10月28日召開的俄羅斯聯(lián)邦第五次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上,葉利欽正式提出由蓋達爾政府與西方經濟顧問共同制定的激進改革綱領,即“休克療法”,三天后獲大會通過。于是,俄羅斯從1992年1月2日起正式實施“休克療法”。背景資料丘拜斯阿納托利·丘拜斯1955年生于白俄羅斯鮑里
俄羅斯的過渡問題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財政經濟情況已經嚴重惡化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支持。俄羅斯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建議,也聘請薩克斯為政府的經濟改革顧問。俄羅斯實行“休克療法”,希望以短暫的“休克”療法來換取宏觀經濟的穩(wěn)定,使得經濟體制和經濟制度快速轉軌,直接進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從而為其剛剛誕生的資階級政權奠定必要的經濟基礎。10年來,俄羅斯的投資下降了80%,工廠根本不開工。1985年時,俄羅斯經濟總量是中國的2.5倍,現(xiàn)在只有中國的1/5。普京曾說,俄羅斯經濟要恢復到1990年的水平,需要每年增長8%,連續(xù)增長15年。這實際上根本不可能。有人認為俄羅斯開始走出谷底,開始復蘇,其實沒有那么回事。俄羅斯就象一個發(fā)燒40度的病人,燒了10年,現(xiàn)在回落到39度,還是高燒,而且還可能回升。石油價格上漲帶動了俄工業(yè)回升,但即使是秋明油田仍然非常困難,原因是工業(yè)金融寡頭為了自身利益,出口的錢都留在國外回不來。莫斯科周圍有幾個核反應堆,這些反應堆10年沒有維護,現(xiàn)在已經開始往外泄漏輻射。單一個反應堆就需要25億美元,哪里來的錢?專家說,這些反應堆遲早要出大問題,很可能比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還嚴重。俄羅斯現(xiàn)在什么東西都年久失修,俄羅斯的飛機都已經超期服役,。俄羅斯現(xiàn)在是一個巨大的工業(yè)廢料場,各個行業(yè)的設備都在急劇老化衰敗,這是十年沒有投資的必然結果,俄羅斯的前景究竟如何可想而知。黑手黨橫行和分贓不均火并,新興權貴富人雖然戒備森嚴,住宅上空有直升飛機盤旋保護,仍然不斷慘遭謀殺喪命,有一年光金融家就連續(xù)死了七個,議員更多。而且這些殺人案都是在光天花日之下干的,干了也查不出來。一位美國老板,在俄羅斯很出名,克林頓還贊揚過他,是最早到俄羅斯投資的。有一次不知怎么的,就和俄羅斯合作伙伴炒翻了。第二天,這位美國老板就暴尸街頭?,F(xiàn)在這些大老板都是隨身帶很多保鏢,住所里三層外三層的戒備森嚴。但這樣也不行。有一位新貴是在接電話時被毒死的,電話上有毒藥。在俄羅斯做生意就得靠黑社會。在普通銀行匯款,匯費高,而且一筆款子還得分多次匯。但如果是一家和黑社會有關系的銀行,就可以,匯費低,一次就行,還保證安全。幾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黑社會俄羅斯的軍隊也早已不象樣子了。一位中校開著坦克跑到街上,要求發(fā)工資,不發(fā)就開炮。按說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是應該軍法懲處的。但沒事,因為大家都同情,事實上,坦克后面跟著一大幫軍人。從軍官到士兵,都是在靠著部隊吃飯,有什么偷什么,有什么賣什么。所以庫爾斯克號的事情一點也不奇怪。欠發(fā)軍餉已經成了家常便飯。核武器部隊按說應紀律嚴明的,但卻經常發(fā)生盜竊設備、材料的事情。
俄軍的現(xiàn)狀很差。車臣戰(zhàn)爭中,被車臣游擊隊俘虜的俄軍士兵有相當一部分失蹤了。為什么不見了,是被車臣游擊隊給賣了,賣給西伯利亞和周邊國家的農場或工礦當奴隸了。這在俄羅斯被叫作"白奴"。有一位老大媽,他的大兒子在阿富汗戰(zhàn)爭中犧性了,小兒子在車臣戰(zhàn)爭中就被游擊隊給賣了,現(xiàn)在她還在找他的小兒子。政府和軍隊對此已無能為力。
背景資料俄羅斯的過渡問題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財政經濟情
當地時間25日,俄羅斯激進青年組織“民族布爾什維克黨”光頭黨的38名激進分子,突然沖進俄羅斯財政部一處辦公大樓,他們一邊散發(fā)傳單,一邊高呼口號,要求政府償還1991-1992年俄羅斯在休克療法期間喪失的個人銀行存款,并要求財長庫德林和總統(tǒng)普京辭職。
背景資料當地時間25日,俄羅斯激進青年組織“民族布爾什維克
波蘭從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就從沒有停止過改革的嘗試。在蘇東劇變的過程中,其經濟體制的變革也同樣采取了最激進的方式,“休克療法”。為了實現(xiàn)宏觀經濟的穩(wěn)定,實行緊縮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其措施包括限制貨幣供應,通過提高利率來制止投資和鼓勵儲蓄,同時取消補貼,減少支出,平衡預算。實行國有企業(yè)的商業(yè)化、非壟斷化和私有化,同時采取措施鼓勵促進私人企業(yè)的發(fā)展,取消價格管制,放開價格,實行價格自由化,為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正確的價格信號。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穩(wěn)定基金為支持,通過貨幣貶值,實現(xiàn)茲羅提的可兌換性。開放國際貿易,實行貿易自由化,進出口完全自由。背景資料波蘭:其一,出現(xiàn)衰退。1990年的國民收入比1989年下降7.2%,1991年又比1990年下降了7.0%。1990年職工的實際工資比上年下降31%,1991年的實際工資已退回到1987年的水平。其二,財政赤字巨大。1991年,由于大量國有企業(yè)的虧損和破產,國庫收入銳減,赤字達到31萬億茲羅提。其三,外貿出現(xiàn)逆差。其四,失業(yè)現(xiàn)象嚴重。1990年底,失業(yè)人數已經達到110萬。而到1991年底,失業(yè)人數已經超過220萬。失業(yè)造成了巨大的不安,不時引起規(guī)模不等的社會動蕩。波蘭從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就從沒有停
保加利亞的一位小男孩,在“五一節(jié)”時蹲在街頭,手舉的牌子上寫著:“我希望爸爸媽媽都有工作”
東歐各國最終將國有資產大量出售給外國人的這種私有化改革,違背了改革的初衷。據波茲南斯基統(tǒng)計,截至2003年,波蘭、匈牙利等東歐國家的工業(yè)部門、銀行部門資產的70-80%都被外國人買走了。其次,波茲南斯基還認為,中東歐國家的私有化改革的弊端將對這些國家的經濟發(fā)展產生長遠的消極影響。他列舉事實說明國有資產被轉讓給外國人以后,工業(yè)部門投資未見增加,高附加值就業(yè)崗位比以前減少,用于技術更新、科研等經費的支出下降,企業(yè)效益未見好轉,相反失業(yè)卻在增加。因而,轉型后的中東歐國家實際走上了另一種意義的“通往奴役之路”。在這些國家,過去是黨控制資本,如今外國所有者集團對全社會進行了剝奪,也就是“對民族國家進行了剝奪”。外國主要是西歐通過其所有權占據了這些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50%,中東歐不僅喪失了對本國資源的控制權,還不得不交出相當大一部分政治權。
為什么當初激進改革的初衷想通過國有資產轉移到本國公民手中,但轉軌的結果,卻絕大部分轉到了西方跨國投資者手中,使東歐國家成為外國資本的殖民地?為什么這些國家通過幾十年辛苦積累起來的巨額固定資產,僅以其實際價值的零頭的賤價賣給了跨國投資者?東歐國家銀行等金融命脈被外國財團控制后,對本國經濟和居民帶來了哪些不利影響?
東歐國家經濟私有化轉軌造成當代人類歷史的大倒退。波茲南斯基的書中揭示了推行私有化遭受經濟衰退最輕的匈牙利和波蘭,其國民生產總值損失率為20%,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下跌40%,俄羅斯損失接近50%,烏克蘭損失達
60%。俄羅斯和烏克蘭直到2002年前后才開始出現(xiàn)經濟復蘇,這兩個國家要恢復到1989~1990年的水平甚至可能需要20年時間。背景資料保加利亞的一位小男孩,在“五一節(jié)”時蹲在街頭,第二節(jié)市場取向改革與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
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的特征約束制度供給的因素分析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與制度選擇目標之間的沖突第二節(jié)市場取向改革與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
供給主導型制一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的特征
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權力中心推進的強制性制度變遷):是在一定的憲法秩序和行為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下,決定制度變遷的主導因素是權力中心所提供新制度安排的能力與意愿,而這種能力與意愿主要決定于一個社會各既得利益集團的權力結構與力量對比。特征:——政府主體是決定制度變遷的方向、速度、次序、方式的主導力量——政府主體層層隸屬的行政系統(tǒng)自上而下組織實施制度創(chuàng)新——政府主體與微觀主體難免利益摩擦——制度創(chuàng)新設置了嚴格的進入壁壘——統(tǒng)一觀念制度變遷:動因:利益最大化——新制度的凈收益為正——產生制度變遷需求——取決于創(chuàng)新者在利益對比中的優(yōu)勢供給型主導型:(權力中心推進的強制性)是在一定的憲法秩序和行為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下,決定制度變遷的主導因素是權力中心所提供新制度安排的能力與意愿,而這種能力與意愿主要決定于一個社會各既得利益集團的權力結構與力量對比。需求誘導性:(自發(fā)組織實施的)個人或一群人在給定的約束條件下,為確立預期能導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權利界定而自發(fā)組織實施的制度創(chuàng)新中間擴散型:(介于兩者之間的)在微觀主體之間的自愿契約與權力中心制度供給行為之間存在一種可以滿足雙重目標的制度變遷方式一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的特征
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二約束制度供給的因素分析憲法制度(最重要因素):——是指用以界定國家的產權和控制的基本結構,包括確立生產、交換分配的一套政治、社會和法律的基本規(guī)則,它為集體選擇確立了原則,從而是制定規(guī)則的規(guī)則?!δ芙缍ň唧w制度安排的方法與形式,保證不能超越憲法秩序。制度供給成本(重要因素):個體成本和收益、社會成本和收益(實施、摩擦)、政治成本和收益(收益大于零制度創(chuàng)新也不一定成功)財政約束:設計費用、補償費用、能力減弱、監(jiān)督費用知識約束:對制度規(guī)律的認識、技術和知識積累二約束制度供給的因素分析憲法制度(最重要因素):三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與制度選擇目標之間的沖突
沖突: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的制度基礎是等級規(guī)則,制度選擇的市場經濟制度基礎是產權規(guī)則,分權規(guī)則。政府維護供給主導型變遷方式的條件:政府擁有完備的信息、維護政府權威性、等級穩(wěn)定性、各級政府同心同德、有能力校正偏差政府組織實施決策分散化的方式與結果:方式:行政與經濟性放權,結果:權威出現(xiàn)擴散傾向、縱向隸屬發(fā)展松動、行政對企業(yè)沒有約束力,行政系統(tǒng)出現(xiàn)真空,政治與經濟的雙重障礙:引發(fā)通漲、等級制瓦解三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與制度選擇目標之間的沖突
沖突:供第三節(jié)中間擴散制度變遷方式與地方政府的特殊功能主導型制度變遷中的“諾思悖論”地方政府在之間擴散型制度變遷中特殊功能地方政府自發(fā)制度創(chuàng)新的事后追認第三節(jié)中間擴散制度變遷方式與地方政府的特殊功能主導型制度一主導型制度變遷中的“諾思悖論”
諾思悖論產生:經濟增長——制度(核心是明晰的產權制度)——國家界定和保護產權——國家追求雙重目標——社會總產品最大化和統(tǒng)治者集團壟斷租金最大化,這樣兩者具有持久沖突。諾思悖論:指一個能促進經濟持續(xù)快速增長的有效率產權制度依賴于國家對產權進行有效的界定與保護,但受雙重目標驅動,國家在界定和保護產權過程中會對不同利益集團歧視性政策,會容忍低效率產權的長期存在和導致經濟衰退。化解諾思悖論途徑:集體行動——主體是組織——中間擴散性制度變遷:在微觀主體之間的自愿契約與權力中心制度供給行為之間存在一種可以滿足雙重目標的制度變遷方式。地方政府分權形成利益獨立化的政府,在制度供給與需求成為中介環(huán)節(jié)化解了悖論。泰國灌溉工程的破產19世紀大米上漲,需要擴大耕地,增加灌溉投資。1902年荷蘭工程師設計了水壩,這將帶來19—22%的投資收益率,但這個計劃被推遲了半個世紀。重要原因是與政府官員利益發(fā)生沖突(他們擁有這地區(qū)的土地。一主導型制度變遷中的“諾思悖論”
諾思悖論產生:經濟增長二地方政府在中間擴散型制度變遷中特殊功能
地方政府成為中間擴散型制度變遷方式中的第一行動集團我國放權讓利和財政分灶吃飯——地方政府財政預算與本地經濟掛鉤——形成地方之間競爭——地方政府職務通過經濟業(yè)績來實現(xiàn)——地方政府成為主動謀取制度創(chuàng)新第一行動集團非均衡改革戰(zhàn)略下的潛在制度收益與地方政府對制度創(chuàng)新進入權的競爭
地方政府角色、職責、途徑:制度安排的縱向行政代理人——(有能力和動力)為當地制度安排進行討價還價(獲取壟斷租金)——途徑:試點權-反映地方制度創(chuàng)新需求獲取優(yōu)先權-展開競爭-通過變通方式-先斬后奏二地方政府在中間擴散型制度變遷中特殊功能
地方政府成為中間三地方政府自發(fā)制度創(chuàng)新的事后追認政府自發(fā)制度創(chuàng)新的途徑:先做不說—做了再說—地下轉人地上—先上車后買票事后追認的條件:經濟實力和談判能力——權威擴散程度——權力中心獲取收益是否大于管制成本
1978年12月,安徽省鳳陽縣一個普通社員的家里,發(fā)生了一件不太尋常的事兒:小崗大隊的十幾個社員在生產隊長嚴俊昌的帶領下,偷偷摸摸簽訂了一份“文書”,把生產隊的地給分了,對他們來說,這份“包干合同”可是押上身家性命的“生死文書”。18位社員在那張大紙上摁上了自己的手印?!?/p>
隨后周遍農村紛紛效仿1982:中共歷史上第一個“涉農”一號文件出臺,2001:《土地承包法》確定土地政策三十年不變。
三地方政府自發(fā)制度創(chuàng)新的事后追認政府自發(fā)制度創(chuàng)新的途徑:先第四節(jié)從中間擴散向需求誘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的漸進轉換
地方政府制度創(chuàng)新的效率導向地方政府與企業(yè)之間的合作博弈及市場主體培育向需求誘導性制度變遷方式的轉換對我國制度變遷方式轉換的規(guī)范分析第四節(jié)從中間擴散向需求誘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的漸進轉換
地方一地方政府制度創(chuàng)新的效率導向地方政府在界定和保護產權時更偏重效率:因為通過追求效率才能獲得壟斷租金過程:地方競爭最終是企業(yè)競爭—地方政府會憑借行政權力和經濟實力幫助企業(yè)——兩重目標:地方保護主義與吸引外部資源一地方政府制度創(chuàng)新的效率導向地方政府在界定和保護產權時更二地方政府與企業(yè)之間的合作博弈及市場主體培育地方政府和企業(yè)合作大于沖突:——政府討價還價能力和業(yè)績取決當地經濟實力——企業(yè)要依靠政府力量實現(xiàn)所需要的制度創(chuàng)新博弈實質:企業(yè)在地方政府幫助下通過突破進入壁壘獲得潛在的制度收益,進而地方政府也分享其收益。
潛在制度收益是現(xiàn)有制度下無法獲得,要依賴于新制度,其關鍵是確立排他性產權明確保證收益二地方政府與企業(yè)之間的合作博弈及市場主體培育地方政府和企業(yè)三向需求誘導性制度變遷方式的轉換地方政府起到擴散新制度規(guī)則作用并具有雙重效應:弱化權力中心在制度供給中主導地位——地方政府和企業(yè)收益同時增加。需求誘導型制度變遷:個人或一群人在給定的約束條件下,為確立預期能導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權利界定而自發(fā)組織實施的制度創(chuàng)新向需求誘導性制度變遷方式的轉換是條件:微觀主體成為制度變遷的第一行動集團:微觀主體不需要通過地方政府實現(xiàn)制度創(chuàng)新愿望——權力中心從微觀主體獲得更多收益需求誘導型制度變遷與市場經濟內在要求具有一致性:結果——推進向市場經濟過渡三向需求誘導性制度變遷方式的轉換地方政府起到擴散新制度規(guī)五對我國制度變遷方式轉換的規(guī)范分析
我國向市場經濟制度變遷的路徑:改革之初: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然后逐步向中間擴散型制度變遷方式轉變,最終過渡到需求誘導性制度變遷方式(完成向市場經濟的漸進過渡)負效應:——政治企業(yè)家行為模糊導致腐敗——地方政府官員盲目最終GDP導致可持續(xù)增長能力下降——地方競爭加劇導致諸侯經濟——先試點后推廣導致收入差距擴大改革方向:深化產權制度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五對我國制度變遷方式轉換的規(guī)范分析
我國向市場經濟制度變遷
第三章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漸進過渡
第一節(jié)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方式與路徑比較第二節(jié)市場取向改革與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第三節(jié)中間擴散制度變遷方式與地方政府的特殊功能第四節(jié)從中間擴散向需求誘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的漸進轉換
第三章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漸進過渡第一節(jié)
課前討論
中國改革是成功還是失敗?中國經濟是奇跡還是問題?
課前討論中國改革是成功還是失敗?中國經濟是奇跡主要矛盾:工業(yè)化、市場化與社會主義制度的矛盾1、克服工業(yè)化與市場化與社會主義憲法制度之間的摩擦2、工業(yè)化進程中與市場化的矛盾3、社會主義與公有制的矛盾21世紀第一年在美國出版的另一本書《中國即將崩潰》(Chang,2001)提出了與“中國奇跡論”截然相反的看法。作者認為,“與其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還不如說中國正在崩潰”。他的依據是,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無法解決的問題,國企的運做雜亂無解,金融體系病入膏肓,國有銀行的壞賬“已經高到不能維持的地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必須按規(guī)則辦事,大限迫近,中國的對外貿易和金融都無法支撐下去,而中國既沒有多少空間也沒有時間完成挽救銀行、挽救社會福利、解決嚴重失業(yè)等問題,因此,作者斷言,“中國現(xiàn)行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最多只能維持5年”,“中國的經濟正在衰退并開始崩潰,時間在2008年中國舉辦奧運會之前,而不是之后”。幾年后,作者多少修改了自己的預測,說中國在不出10年(即2011年之前)一定會崩潰,成為一堆不可收拾的爛攤子。主要矛盾:工業(yè)化、市場化與社會主義制度的矛盾21世紀第一年是國家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還是原始積累資本主義、野蠻資本主義,或者是裙帶(crony)資本主義、人造/合成(ersatz)資本主義有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說法改頭換面,叫做“中國特色資本主義”,或者干脆說成“新興資本主義”。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資本主義,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加快步伐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都是一個現(xiàn)實,這使中國成為了國際資本大肆開拓的一個市場。在這個意義上,國外一些人非常認同這種說法,即中國的改革開放是“補”資本主義之“課”的過程.是國家資本主義、官僚資本主義,還是原始積累資本主義、野蠻資本林毅夫:中國只要利用好后發(fā)優(yōu)勢,按照比較優(yōu)勢發(fā)展,經濟應該可能再維持20年到30年以上的高速增長,可能最慢到2030年經濟總體規(guī)??赡苓_到美國的水平,以后超過美國。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助理易綱對中國在本世紀的前30年的最優(yōu)的增長路徑有一個樂觀的估計:前十年(2000年-2010年)GDP平均增長7%,第二個十年(2010年到2020年)6%,第三個十年(2020年到2030年)5%。他說,如果我們能夠有這樣一個最優(yōu)的增長率,中國的發(fā)展就可能再上一個更大的臺階。中國要實現(xiàn)最優(yōu)的增長路徑有三個主要的挑戰(zhàn)。第一是資源約束。第二是貧富差距.第三是教育。林毅夫:中國只要利用好后發(fā)優(yōu)勢,按照比較優(yōu)勢發(fā)展,經濟應該可
第一節(jié)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方式與路徑比較改革與發(fā)展道路的華盛頓共識與北京共識激進式改革與漸進試改革的比較第一節(jié)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方式與路徑比較一改革與發(fā)展道路的華盛頓共識與北京共識華盛頓共識(新自由主義政策宣言):——威廉姆森針對20世紀80年代大多拉美國家10余年通貨膨脹債務危機困境提出的;——核心內容:在私有產權條件下資本與市場的全面開放;——政策:壓縮財政赤字降低通漲、政府開支轉向效益高收入分配、稅制改革、利率市場化、競爭力匯率、貿易自由化、開放外國直接投資、國企私有化、放松政府管制、立法保護私有制。——后華盛頓共識(斯蒂格利茨挑戰(zhàn)):主張:政策需要制度環(huán)境,其制度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經濟發(fā)展包括社會進步——強調政府積極作用——反對私有化、自由化和緊縮政策北京共識:(雷默提出):創(chuàng)新——持續(xù)、均衡、與穩(wěn)定——自主發(fā)展中國共識:國情、包容與兼容、公平與效率、以人為本、減少與文化摩擦一改革與發(fā)展道路的華盛頓共識與北京共識華盛頓共識(新自由主二激進式改革與漸進試改革的比較
市場化過程與過渡問題:傳統(tǒng)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轉變過程,資源配置方式由等級規(guī)則向產權規(guī)則轉變激進改革特點:在政治上選擇民主化,多黨制策略,在經濟上選擇私有化策略,在經濟政策上選擇休克療法;我國漸進改革特點:——利用已有資源推進市場化改革——增量改革前提下邊際推進改革——先試點后推廣,局部取得經驗再全局推廣等級規(guī)則:先構件一個層層隸屬的金字塔形的等級結構架,再界定每個人的位置然后再界定其權力。位置越高權力越大。產權規(guī)則:一個人擁有的資源配置權力與擁有的資產數量相關,資源越多資源配置權力越大。二激進式改革與漸進試改革的比較
市場化過程與過渡問題:傳過程:漸進改革---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逐步完善結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xù)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外貿易迅速擴大,引入外資大量增加,綜合國力得到增強,與世界經濟的聯(lián)系不斷加深,國際地位顯著提高。GDP2003年增長速度是10%,2004年是10.1%,2005年是10.3%。這樣的速度在世界上是罕見的。是新中國歷史上發(fā)展最快的時期,在世界經濟中獨領風騷,比世界經濟的年均增長率高6.5個百分點,比發(fā)達國家高7.3個百分點,比發(fā)展中國家高4.8個百分點,與俄羅斯相比,更突顯其高成長性。2002年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發(fā)展已經連續(xù)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5年外貿總額已經突破1.4萬億美元,穩(wěn)居全球第三位。背景資料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xù)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過程:薩克斯休克療法葉利欽激進改革東歐激進改革結果:俄羅斯的過渡問題激進改革的結果背景資料背景資料“休克療法”的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杰弗里·薩克斯。所謂“休克療法”,本來是醫(yī)學上的一種治療方法,是指用藥物或電流誘使人休克,從而治療某些精神病的方法。后被引入經濟學中表示治療惡性通貨膨脹的一系列嚴厲經濟措施,采取一步到位的激進方法實現(xiàn)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所以“休克療法”又稱“大爆炸”的改革。其實質是通過迅速的一攬子改革方案破壞計劃體制,創(chuàng)造一個市場經濟?!靶菘睡煼ā弊畛踉冢保梗福的暝谀厦赖牟@S亞試用。當時該國的通貨膨脹率為23000%,達到當時的世界之最。政府采用“休克療法”以后,通過緊縮銀根,嚴格控制貨幣發(fā)行量,凍結公共部門的職工工資,壓縮政府開支,放開物價,將低效率的國營企業(yè)私有化,實行貿易自由等,得到了明顯的效果。到1987年,不僅通貨膨脹率降到了15%,而且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由1984年的1.2%增加到1987年的2.1%?!靶菘睡煼ā痹诓@S亞短期取得成功,使得發(fā)明人薩克斯名聲大振。他擔任了南斯拉夫、波蘭、俄羅斯等國的經濟顧問,對上述國家實行“休克式”的經濟轉軌戰(zhàn)略有著重要的影響。休克療法與薩克斯背景資料“休克療法”的創(chuàng)始人是美國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杰弗里·丘拜斯阿納托利·丘拜斯1955年生于白俄羅斯鮑里索夫市的一個軍人家庭,他在20世紀90年代初倡導的私有化進程造就了一大批億萬富翁,因此被稱為“俄羅斯私有化之父”、“資本主義之父”。丘拜斯在葉利欽的第一屆政府中出任副總理,主管私有化進程。在這場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出售國有資產行動中,80%的國有資產落入私人手中,少部分人一夜暴富,更多的人則在這場運動中遭受“浩劫”,成為一無所有的窮光蛋。丘拜斯一手造就了一批億萬富翁,而他自己卻沒有撈到實惠。即使最惡毒的評論家也不得不承認,他沒有借私有化之機中飽私囊。丘拜斯的名字與俄羅斯資本主義的所有弊端聯(lián)系在一起。1996年1月,葉利欽把經濟上的損失歸罪于丘拜斯:“幾乎一分錢沒要,就把大工業(yè)賣掉了”,于是解除了他的副總理之職。在俄羅斯,“這是丘拜斯惹的禍”已成為一句家喻戶曉的諺語。在大學時代他就加入了蘇聯(lián)共產黨,以優(yōu)異的成績從莫斯科大學經濟系畢業(yè)后,作為有才能的學生留校讀研究生。隨后蓋達爾獲得了博士學位并被任命為《共產黨員》雜志社經濟政策部主任。在美英專家的眼里,蓋達爾學識淵博,能講外語,精通他們所欽佩的西方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的理論,沒有實踐經驗,但他很自信。能夠最終把蓋達爾推向經濟改革一把手的位置,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由于他對經濟的諳熟,對西方自由主義的向往和徹底摧毀原有經濟的決心。1991年11月蓋達爾被任命為財政部長,1992年4月被任命為俄羅斯第一副總理,同年6月蓋達爾又被任命為負責經濟事務的代總理。蓋達爾和他的追隨者們制定了“休克療法”的改革方案隨后由葉利欽總統(tǒng)頒布執(zhí)行。在俄羅斯1991年獨立伊始,俄根據西方幫助制定的“休克”療法計劃,把國家所有財產按人頭平均分配,每人分得價值1萬盧布的私有化證券,1.5億公民共計1.5萬億盧布。由于經濟衰退,盧布貶值,許多老百姓以極低的價格出賣了自己的私有化證券,結果最誘人的一些國家財產落到了一小撮人手里。在私有化后期,1.5萬億盧布僅相當于6000萬美元,也就是說在理論上用6000萬美元就可以從老百姓手中收購整個俄羅斯。實際收購價格確實也很低,例如,在收購西伯利亞遠東石油公司過程中,聯(lián)合進出口銀行僅支付了2.1億美元。這家銀行又以5.7億美元的價格把石油公司10%的股份轉讓給英國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也不吃虧—這筆交易使它在市場上的股份增加了30億美元。1996年俄羅斯進行第二次總統(tǒng)選舉時,一些人利用手中的財力進人了政治領域的上層,掌握俄經濟命脈。蓋達爾私有化改革過程俄羅斯實行“休克療法”的具體內容包括三個方面:1.私有化是俄羅斯經濟轉軌的主要核心內容:在私有化程中,約有30%的國有企業(yè)的財產不準私有化,其余則通過各種形式直接轉變?yōu)楣駛€人私有財產或公司法人私有財產。私有化分為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前者是指把國有小企業(yè)出售給個人和團體,大私有化是將國有大中型企業(yè)改造成股份公司,個人用私有化證券或貨幣購買。2.放開價格:俄羅斯的價格放開速度非???,至1992年初,就約有90%的消費品價格和80%的生產原料價格都已放開。3.緊縮財政,包括增收和減支兩個方面?!霸鍪铡笔侵柑岣叨惵?,增加預算收入。俄羅斯激進改革:在1991年10月28日召開的俄羅斯聯(lián)邦第五次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上,葉利欽正式提出由蓋達爾政府與西方經濟顧問共同制定的激進改革綱領,即“休克療法”,三天后獲大會通過。于是,俄羅斯從1992年1月2日起正式實施“休克療法”。背景資料丘拜斯阿納托利·丘拜斯1955年生于白俄羅斯鮑里
俄羅斯的過渡問題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財政經濟情況已經嚴重惡化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支持。俄羅斯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建議,也聘請薩克斯為政府的經濟改革顧問。俄羅斯實行“休克療法”,希望以短暫的“休克”療法來換取宏觀經濟的穩(wěn)定,使得經濟體制和經濟制度快速轉軌,直接進入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從而為其剛剛誕生的資階級政權奠定必要的經濟基礎。10年來,俄羅斯的投資下降了80%,工廠根本不開工。1985年時,俄羅斯經濟總量是中國的2.5倍,現(xiàn)在只有中國的1/5。普京曾說,俄羅斯經濟要恢復到1990年的水平,需要每年增長8%,連續(xù)增長15年。這實際上根本不可能。有人認為俄羅斯開始走出谷底,開始復蘇,其實沒有那么回事。俄羅斯就象一個發(fā)燒40度的病人,燒了10年,現(xiàn)在回落到39度,還是高燒,而且還可能回升。石油價格上漲帶動了俄工業(yè)回升,但即使是秋明油田仍然非常困難,原因是工業(yè)金融寡頭為了自身利益,出口的錢都留在國外回不來。莫斯科周圍有幾個核反應堆,這些反應堆10年沒有維護,現(xiàn)在已經開始往外泄漏輻射。單一個反應堆就需要25億美元,哪里來的錢?專家說,這些反應堆遲早要出大問題,很可能比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還嚴重。俄羅斯現(xiàn)在什么東西都年久失修,俄羅斯的飛機都已經超期服役,。俄羅斯現(xiàn)在是一個巨大的工業(yè)廢料場,各個行業(yè)的設備都在急劇老化衰敗,這是十年沒有投資的必然結果,俄羅斯的前景究竟如何可想而知。黑手黨橫行和分贓不均火并,新興權貴富人雖然戒備森嚴,住宅上空有直升飛機盤旋保護,仍然不斷慘遭謀殺喪命,有一年光金融家就連續(xù)死了七個,議員更多。而且這些殺人案都是在光天花日之下干的,干了也查不出來。一位美國老板,在俄羅斯很出名,克林頓還贊揚過他,是最早到俄羅斯投資的。有一次不知怎么的,就和俄羅斯合作伙伴炒翻了。第二天,這位美國老板就暴尸街頭?,F(xiàn)在這些大老板都是隨身帶很多保鏢,住所里三層外三層的戒備森嚴。但這樣也不行。有一位新貴是在接電話時被毒死的,電話上有毒藥。在俄羅斯做生意就得靠黑社會。在普通銀行匯款,匯費高,而且一筆款子還得分多次匯。但如果是一家和黑社會有關系的銀行,就可以,匯費低,一次就行,還保證安全。幾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黑社會俄羅斯的軍隊也早已不象樣子了。一位中校開著坦克跑到街上,要求發(fā)工資,不發(fā)就開炮。按說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是應該軍法懲處的。但沒事,因為大家都同情,事實上,坦克后面跟著一大幫軍人。從軍官到士兵,都是在靠著部隊吃飯,有什么偷什么,有什么賣什么。所以庫爾斯克號的事情一點也不奇怪。欠發(fā)軍餉已經成了家常便飯。核武器部隊按說應紀律嚴明的,但卻經常發(fā)生盜竊設備、材料的事情。
俄軍的現(xiàn)狀很差。車臣戰(zhàn)爭中,被車臣游擊隊俘虜的俄軍士兵有相當一部分失蹤了。為什么不見了,是被車臣游擊隊給賣了,賣給西伯利亞和周邊國家的農場或工礦當奴隸了。這在俄羅斯被叫作"白奴"。有一位老大媽,他的大兒子在阿富汗戰(zhàn)爭中犧性了,小兒子在車臣戰(zhàn)爭中就被游擊隊給賣了,現(xiàn)在她還在找他的小兒子。政府和軍隊對此已無能為力。
背景資料俄羅斯的過渡問題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財政經濟情
當地時間25日,俄羅斯激進青年組織“民族布爾什維克黨”光頭黨的38名激進分子,突然沖進俄羅斯財政部一處辦公大樓,他們一邊散發(fā)傳單,一邊高呼口號,要求政府償還1991-1992年俄羅斯在休克療法期間喪失的個人銀行存款,并要求財長庫德林和總統(tǒng)普京辭職。
背景資料當地時間25日,俄羅斯激進青年組織“民族布爾什維克
波蘭從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就從沒有停止過改革的嘗試。在蘇東劇變的過程中,其經濟體制的變革也同樣采取了最激進的方式,“休克療法”。為了實現(xiàn)宏觀經濟的穩(wěn)定,實行緊縮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其措施包括限制貨幣供應,通過提高利率來制止投資和鼓勵儲蓄,同時取消補貼,減少支出,平衡預算。實行國有企業(yè)的商業(yè)化、非壟斷化和私有化,同時采取措施鼓勵促進私人企業(yè)的發(fā)展,取消價格管制,放開價格,實行價格自由化,為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正確的價格信號。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的穩(wěn)定基金為支持,通過貨幣貶值,實現(xiàn)茲羅提的可兌換性。開放國際貿易,實行貿易自由化,進出口完全自由。背景資料波蘭:其一,出現(xiàn)衰退。1990年的國民收入比1989年下降7.2%,1991年又比1990年下降了7.0%。1990年職工的實際工資比上年下降31%,1991年的實際工資已退回到1987年的水平。其二,財政赤字巨大。1991年,由于大量國有企業(yè)的虧損和破產,國庫收入銳減,赤字達到31萬億茲羅提。其三,外貿出現(xiàn)逆差。其四,失業(yè)現(xiàn)象嚴重。1990年底,失業(yè)人數已經達到110萬。而到1991年底,失業(yè)人數已經超過220萬。失業(yè)造成了巨大的不安,不時引起規(guī)模不等的社會動蕩。波蘭從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就從沒有停
保加利亞的一位小男孩,在“五一節(jié)”時蹲在街頭,手舉的牌子上寫著:“我希望爸爸媽媽都有工作”
東歐各國最終將國有資產大量出售給外國人的這種私有化改革,違背了改革的初衷。據波茲南斯基統(tǒng)計,截至2003年,波蘭、匈牙利等東歐國家的工業(yè)部門、銀行部門資產的70-80%都被外國人買走了。其次,波茲南斯基還認為,中東歐國家的私有化改革的弊端將對這些國家的經濟發(fā)展產生長遠的消極影響。他列舉事實說明國有資產被轉讓給外國人以后,工業(yè)部門投資未見增加,高附加值就業(yè)崗位比以前減少,用于技術更新、科研等經費的支出下降,企業(yè)效益未見好轉,相反失業(yè)卻在增加。因而,轉型后的中東歐國家實際走上了另一種意義的“通往奴役之路”。在這些國家,過去是黨控制資本,如今外國所有者集團對全社會進行了剝奪,也就是“對民族國家進行了剝奪”。外國主要是西歐通過其所有權占據了這些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50%,中東歐不僅喪失了對本國資源的控制權,還不得不交出相當大一部分政治權。
為什么當初激進改革的初衷想通過國有資產轉移到本國公民手中,但轉軌的結果,卻絕大部分轉到了西方跨國投資者手中,使東歐國家成為外國資本的殖民地?為什么這些國家通過幾十年辛苦積累起來的巨額固定資產,僅以其實際價值的零頭的賤價賣給了跨國投資者?東歐國家銀行等金融命脈被外國財團控制后,對本國經濟和居民帶來了哪些不利影響?
東歐國家經濟私有化轉軌造成當代人類歷史的大倒退。波茲南斯基的書中揭示了推行私有化遭受經濟衰退最輕的匈牙利和波蘭,其國民生產總值損失率為20%,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下跌40%,俄羅斯損失接近50%,烏克蘭損失達
60%。俄羅斯和烏克蘭直到2002年前后才開始出現(xiàn)經濟復蘇,這兩個國家要恢復到1989~1990年的水平甚至可能需要20年時間。背景資料保加利亞的一位小男孩,在“五一節(jié)”時蹲在街頭,第二節(jié)市場取向改革與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
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的特征約束制度供給的因素分析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與制度選擇目標之間的沖突第二節(jié)市場取向改革與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
供給主導型制一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的特征
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權力中心推進的強制性制度變遷):是在一定的憲法秩序和行為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下,決定制度變遷的主導因素是權力中心所提供新制度安排的能力與意愿,而這種能力與意愿主要決定于一個社會各既得利益集團的權力結構與力量對比。特征:——政府主體是決定制度變遷的方向、速度、次序、方式的主導力量——政府主體層層隸屬的行政系統(tǒng)自上而下組織實施制度創(chuàng)新——政府主體與微觀主體難免利益摩擦——制度創(chuàng)新設置了嚴格的進入壁壘——統(tǒng)一觀念制度變遷:動因:利益最大化——新制度的凈收益為正——產生制度變遷需求——取決于創(chuàng)新者在利益對比中的優(yōu)勢供給型主導型:(權力中心推進的強制性)是在一定的憲法秩序和行為的倫理道德規(guī)范下,決定制度變遷的主導因素是權力中心所提供新制度安排的能力與意愿,而這種能力與意愿主要決定于一個社會各既得利益集團的權力結構與力量對比。需求誘導性:(自發(fā)組織實施的)個人或一群人在給定的約束條件下,為確立預期能導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和權利界定而自發(fā)組織實施的制度創(chuàng)新中間擴散型:(介于兩者之間的)在微觀主體之間的自愿契約與權力中心制度供給行為之間存在一種可以滿足雙重目標的制度變遷方式一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的特征
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二約束制度供給的因素分析憲法制度(最重要因素):——是指用以界定國家的產權和控制的基本結構,包括確立生產、交換分配的一套政治、社會和法律的基本規(guī)則,它為集體選擇確立了原則,從而是制定規(guī)則的規(guī)則。——功能界定具體制度安排的方法與形式,保證不能超越憲法秩序。制度供給成本(重要因素):個體成本和收益、社會成本和收益(實施、摩擦)、政治成本和收益(收益大于零制度創(chuàng)新也不一定成功)財政約束:設計費用、補償費用、能力減弱、監(jiān)督費用知識約束:對制度規(guī)律的認識、技術和知識積累二約束制度供給的因素分析憲法制度(最重要因素):三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與制度選擇目標之間的沖突
沖突: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的制度基礎是等級規(guī)則,制度選擇的市場經濟制度基礎是產權規(guī)則,分權規(guī)則。政府維護供給主導型變遷方式的條件:政府擁有完備的信息、維護政府權威性、等級穩(wěn)定性、各級政府同心同德、有能力校正偏差政府組織實施決策分散化的方式與結果:方式:行政與經濟性放權,結果:權威出現(xiàn)擴散傾向、縱向隸屬發(fā)展松動、行政對企業(yè)沒有約束力,行政系統(tǒng)出現(xiàn)真空,政治與經濟的雙重障礙:引發(fā)通漲、等級制瓦解三供給主導型制度變遷方式與制度選擇目標之間的沖突
沖突:供第三節(jié)中間擴散制度變遷方式與地方政府的特殊功能主導型制度變遷中的“諾思悖論”地方政府在之間擴散型制度變遷中特殊功能地方政府自發(fā)制度創(chuàng)新的事后追認第三節(jié)中間擴散制度變遷方式與地方政府的特殊功能主導型制度一主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只小豬和一百只狼課件
- 寒蟬效應賞析及中文文學教學教案
- 磨練了才能成長作文(13篇)
- 農村生態(tài)農業(yè)基地建設協(xié)議
- 農村用水用電管理使用協(xié)議
- 讀書體會900字(14篇)
- 人力資源管理流程標準化工具包
- 投資合作協(xié)議及股東權利義務承諾書
- 初一歷史袁隆平專題試卷及答案
- 初三英語閱讀理解信息推理能力試卷及答案
- 醫(yī)學影像學課件
- 北師版九年級數學 第四章 圖形的相似 知識歸納與題型突破(十一類題型清單)
- 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測試題-人教版(含答案)
- 潔凈間空調自控系統(tǒng)解決方案
- 2024年新高考新題型第19題新定義壓軸解答題數學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廣東省名校小升初數學(新初一)分班考試檢測卷(一)人教版A4原卷
- 2024區(qū)域代理銷售合同標準版
- 湘教版高中數學必修二單元測試卷全冊
- 推廣項目洽談方案范文
- 化工回轉窯設計規(guī)定綜述1
- 2024智慧林草信息化系統(tǒng)建設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