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咳喘精品課件_第1頁
小兒咳喘精品課件_第2頁
小兒咳喘精品課件_第3頁
小兒咳喘精品課件_第4頁
小兒咳喘精品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小兒咳喘第一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小兒咳喘“有聲無痰謂之咳,火爍肺經也;有痰無聲謂之嗽,氣動脾胃之濕也;有痰有聲謂之咳嗽,是痰與火氣動而作也”(程康圃兒科秘要)。咳與喘又不同,咳為逆氣奔至,而致喉間作聲;喘為呼吸快促,甚則張口抬肩。臨床所見,咳者不必皆喘,喘者亦不必皆咳,但二者常相兼見??人浴⑾?、肺炎喘嗽 第二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病因病機與病位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咳為氣逆,嗽為有痰,內傷外感之因甚多,確不離乎肺臟為患也”(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故小兒咳喘,雖多涉及它臟,但仍以肺臟為主??人酝飧小葌问C,肺氣上逆肺炎喘

2、嗽感受外邪,郁閉肺絡哮喘外因、內因外因引動伏痰,閉阻氣道第三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肺主喘,實則悶亂喘促,有飲水者,有不飲水者;虛則哽氣,長出氣?!薄胺尾。瑦瀬y哽氣,長出氣,氣短喘息?!保ㄥX乙小兒藥證直訣)小兒咳喘不離乎肺,但又常與脾、腎等臟腑密切相關。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 、“肺與大腸相表里” 、“痰之本水也,源于腎;痰之動濕也,主于脾;痰之末飲也,貯于肺”第四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辨證要點 辨外感內傷辨虛實辨寒熱辨臟腑辨痰之有無:有聲無痰謂責之于肺;有痰無聲責之于脾;有痰有聲肺脾同病辨痰之色、質、量:痰白泡沫多屬風寒;痰黃稠濁多屬肺熱;痰

3、白質稠量多多屬脾濕;痰液清冷,多為臟氣虛寒。第五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治則治法 審證求因,辨證論治治法方藥以傳統(tǒng)名方為主 第六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宣肺解表 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衛(wèi)外之氣不固。六淫之邪易從皮毛而入肺,肺失宣肅,肺氣痹遏,故治以宣肺解表為主,而不專意止咳平喘。若表散不力,則邪易滯留而致疾病纏綿難愈。宣肺之品中,麻黃輕清上浮,專疏肺郁。為“肺經專藥”風寒咳嗽:杏蘇散 ;有喘小青龍湯風熱輕癥:桑菊飲 ;重癥銀翹散合麻杏石甘湯 表閉郁熱,痰飲重厚樸麻黃湯 第七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例1患兒女,6歲,咳嗽氣喘3天,胸悶,吐痰

4、色黃,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口渴,舌紅,脈浮滑數,胸片示“支肺炎”,血象不高。辨證:外感風邪,閉遏肺氣,外寒郁熱,痰飲互結,表里同病治法:宣肺解表,降逆平喘處方:厚樸8,炙麻黃5,石膏30,杏仁10,半夏10,干姜3,細辛3,五味子6,前胡8,枳殼8,甘草3“咳而脈浮者,厚樸麻黃湯主之”(金匱要略方論.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第八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清肺化痰 肺熱咳嗽瀉白散(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粳米)痰熱閉肺五虎湯(麻黃 杏仁 石膏 甘草 桑白皮 細辛 生姜)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喘甚定喘湯(白果麻黃冬花半夏桑白皮蘇子黃芩杏仁甘草)第九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

5、月例2患兒男,3歲,發(fā)熱咳嗽3天,呼吸急促,喉中痰鳴,咯痰黃稠,口渴喜飲,面赤,納差,大便干,舌質紅苔黃膩,指紋紫滯達氣關。辨證:痰熱閉肺治法:清肺滌痰,止咳平喘處方:炙麻黃5,杏仁8,石膏30,甘草5,桑白皮10,細辛2,葶藶子6,大棗8,桔梗8,枳殼8第十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健脾化痰 二陳湯、陳夏六君子湯第十一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例3患兒男,2歲,近1月來反復發(fā)熱、咳嗽、呼吸氣促,某衛(wèi)生院用抗生素、激素、止咳化痰等治療1周后,發(fā)熱減退,留低燒、咳嗽、痰鳴、自汗、納少、腹脹、精神不振、大便溏,雙肺可聞及濕性羅音,指紋紅紫,舌淡,苔薄膩。辨證:肺脾兩

6、虛、痰濕壅肺治法:健脾燥濕、祛痰止咳處方:黨參10 g,茯苓10 g,白術6 g,陳皮5 g,半夏6 g,蒼術6 g,炙麻黃3,桔梗6 g,川厚樸6 g。服藥3劑后,大便日行34次,排出白色粘液性糞便??人蕴荡Y狀減輕,仍納少,精神不佳,腹脹不適,夜間睡眠不安,啼哭驚叫,小便清,舌淡苔白,指紋淡紅,守上方加炒扁豆10 g,雞內金6 g。藥后精神轉佳,納稍進,喉問咳鳴消失,面色略紅潤,偶有輕咳,睡眠尚可,大便稀,舌淡苔薄白,指紋淡紅。以陳夏六君子湯合參苓白術散加減調治而愈。第十二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陳夏六君子湯出自婦人良方,由人參、白術、茯苓、陳皮、半夏、甘草組成。方中人參

7、大補元氣,健脾養(yǎng)胃;白術健脾燥濕,茯苓滲濕健脾,助白術以增健脾除濕之功,促其運化;炙甘草甘溫調中,陳皮健脾行氣,半夏祛痰止嘔。諸藥共奏健脾益氣、行氣除濕祛痰之功,實乃小兒脾失健運、痰濁壅肺之良方。第十三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補肺固腎 適應于久咳傷肺,肺氣不足,氣失所主,腎氣不固,攝納無權,氣逆于上,肺腎氣虛之咳喘;癥見喘促日久,短氣不足以息,呼多吸少,動輒喘甚,氣怯聲低,痰多清稀,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者。常用方:參蛤散、都氣丸、金匱腎氣丸、金水六君煎等第十四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用藥體會 1. 止咳平喘藥杏仁:味苦性徽溫,苦泄降氣,能止咳平喘,潤腸

8、通便,根據配伍的不同,新咳久咳,偏寒偏熱均可應用,同時又有潤腸通便作用,使邪從大腸而走,具有一舉多得的作用,尤適于兒科用藥少而精的原則,故在臨床上較多用之。桑白皮:甘寒,瀉肺平肺,用于肺熱咳喘痰多之證,加之其味不苦,故桑白皮在小兒咳喘中也為常用之品。百部、款冬花、紫菀、枇杷葉第十五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2. 化痰藥桔梗:辛開苦降,開宣肺氣而利胸膈咽喉,瀉肺氣之實而祛痰排膿,有良好的祛痰作用適用于咳嗽痰多,或咳痰不爽,胸膈氣滯痞悶,咽痛音啞。桔梗性平,不論肺寒、肺熱俱可應用。半夏:味辛性溫具有燥濕之性,能燥濕化痰,并具止咳作用,為治濕痰寒痰的要藥,用于脾不化濕,痰涎壅滯所致的

9、痰多,咳嗽氣逆之證。小兒“脾常不足”,易咳嗽的患兒大多素體脾虛濕盛,痰飲內伏或寒或熱,隨配伍不同,半夏皆可用之。前胡、白前、瓜萎、貝母、海蛤殼第十六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3. 清熱解毒藥黃芩:苦寒清熱解毒,瀉火燥濕,以清瀉上焦肺熱為主。古有“黃芩一味清肺熱”之說,治療肺熱咳嗽,有無表證均可。此藥雖為苦寒之品卻不甚損傷睥胃。連翹:性味較平和,清熱解毒之力強,常能被小兒接受,為治外感風熱或風熱犯肺咳嗽的主藥。射干、魚腥草、青黛、銀花第十七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4.活血藥久咳肺炎、反復咳喘表現出咳痰很深、不易咳出、病程較長、濕啰音不易吸收等丹參、桃仁、當歸第十

10、八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5.消食導滯藥萊菔子:可運脾陽,升清氣,有消食導滯之功,無論便結、泄痢均可用之。其性味甘、平,質潤,化痰不助火,清熱不傷陽,消導不耗氣,通腑不傷津,乃治療小兒咳喘之要藥。朱丹溪: “萊菔子治痰有推墻倒壁之功”。本草綱目亦云: “萊菔子 利大小便,止氣痛、下痢后重。”肺與大腸相表里。萊菔子利大便,使肺熱從大腸而瀉,亦含釜底抽薪之意。張錫純云: “萊菔子乃化氣之品,非破氣之品” 。萊菔子,可運脾陽,升清氣,有消食導滯之功,無論便結、泄痢均可用之。明代名醫(yī)韓懋所創(chuàng)三子養(yǎng)親湯,其君藥即為萊菔子。第十九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癥狀初起,外感重

11、而痰熱輕者,伍以薄荷、羌活、連翹、桑葉以散風熱;表熱重者,葛根配薄荷以解肌退熱;咳甚者加苦杏仁、前胡、金沸草以宣降肺氣;咳而喉中痰鳴者加射干、牛蒡子;咳痰不爽宜伍黃芩、梔子、冬瓜子、浙貝母以清潤并舉;高熱,痰喘氣促者,重用萊菔子伍以麻杏石甘湯;大便燥結甚者,少佐大黃;嘔吐酸腐者,加雞內金、神曲、橘紅以消導助運;泄瀉者加茯苓、車前子:病退而精神欠振者,或偶有咳嗽,少痰,寒熱不顯者,或體虛易感者,以玉屏風散佐萊菔子以善其后。第二十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6. 蟲類藥蟬蛻:味甘性寒,歸肺、肝經。本品甘寒清熱, 輕浮宣散。質輕入肺經能宣散肺經風熱而解表透疹;入肝經能疏肝經風熱以涼肝熄

12、風,定驚止痙。伴發(fā)熱實證者,蟬蛻的頭、足、身并用,因頭、足退熱較快,與僵蠶配伍退熱功效增強。伴虛證、夜啼者去頭足用,因蟬蛻體鎮(zhèn)靜作用較強,發(fā)汗力較弱。常用量515g。僵蠶:味咸辛性平,歸肝、肺經。入肝能平肝熄風,化痰定驚;入肺能宣散肺經風熱,軟堅化痰散結。其所治病癥歸納為熱、風、痰、驚、咳、抽等。常用量310g。用于治療發(fā)熱咳嗽、咽喉腫痛,配蟬蛻、射干、板藍根、金銀花等,常收到理想的解熱消腫、止咳化痰的效果。第二十一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6. 蟲類藥地龍:味咸性寒,歸肝、脾、肺、膀胱經。本品咸寒體滑,下行降泄,善清熱平肝陽。熄風止痙搐;善走竄,能活絡通痹;入肺泄熱,宣通肺絡

13、而平喘;入膀胱,清濕熱而利尿。一般用量520g。常配射干、麻黃、石膏、紫蘇子、蜈蚣、全蝎等,用于治療喘息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收效甚佳。蜈蚣:味辛咸性溫,有毒,歸肝經。本品辛散走竄、熄風止痙、通絡解毒散結力強,常用量l3g。常用于治療小兒頑固性哮喘、喘息性支氣管肺炎、喘息性支原體肺炎。常與全蝎、麻黃、苦杏仁、白果、白芥子、紫蘇子、黃芪等配伍,利用其走竄通絡、解毒散結之功,能迅速地解除支氣管痙攣,達到平喘、降逆止咳的目的,因其有毒,故用量不宜過大,又因其性溫宜用于哮鳴音及濕啰音較明顯者。第二十二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6.蟲類藥全蝎:味辛性平,有毒,歸肝經。其熄風止痙之力較強

14、,為治驚風抽搐之要藥,因為其性平和,故寒、熱證之咳喘都可用之,其走竄祛風、通絡散結之力較蜈蚣為弱,但其化痰之力較佳。常用于治療痰稠難咯者,常配蜈蚣、僵蠶、地龍等各種咳喘疾病。但由于本品有毒用量不可過大,常用量I5g。氣血虛者宜配白術、黃芪、太子參、茯苓等。使用蟲類藥物的注意事項有毒的蟲類藥物,用量不宜過大,煎煮時間要適當延長,蟲類藥物都含異體蛋白,對異體蛋白過敏者不宜使用。蟲類藥物放置時間過長及霉壞變質者不宜應用。蟲類藥物帶有特殊的難聞氣味,在配方時宜加l片生姜或少許紫蘇葉、紅棗以調味。第二十三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7.行氣藥枳實:苦辛微溫微酸,歸脾胃經,用于脾胃氣滯,痰濕

15、水飲之咳嗽枳殼:作用和緩,行氣寬中除脹。橘皮:苦辛溫,歸脾肺經,行氣健脾,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用于痰濕壅滯之胸膈滿悶、氣逆喘咳、痰多而稀等。橘紅:性較溫燥,燥濕化痰力強,對痰白量多,粘稠難咯甚宜;行氣健脾之力比橘皮稍遜。橘絡:苦平,歸肝、肺經,行氣通絡化痰,用于痰滯經絡之咳嗽、胸脅作痛。厚樸:苦辛溫,歸脾胃肺大腸經,行氣燥濕,降逆平喘。湯液本草:“治肺氣脹滿,膨而喘咳?!笔恋佟⑶嗥?、佛手第二十四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例4患兒女,3歲,反復咳嗽5月余,曾在多家醫(yī)院治療,口服、靜滴多種抗生素、地塞米松、順爾寧,以及宣肺、瀉肺、止咳、化痰、補脾之中成藥、中藥湯劑等,癥狀時輕時重,

16、但每日均有咳,無喘,近3日又著涼,咳加重。來診時患兒咳嗽,嘔吐痰涎,清涕,疲乏,喜睡,不思飲食,不渴,體瘦,手足不溫,便溏,日23次,尿清長,舌淡紅,苔白滑。辨證:肺脾氣虛,痰濁困阻。治則:先實脾,后發(fā)散第二十五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處方:陳皮8,丁香2,訶子5,青皮5,炙甘草3,茯苓10,蒼術6,法夏6。三劑,日煮一劑,食前服。二診:精神明顯好轉,無嘔吐,納增,大便成形,日1次,手足暖,咳稍減,有痰,舌淡紅,苔白。繼以健脾化痰,宣肺止咳。處方:陳皮5,茯苓10,法夏6,炙甘草3,炙麻黃4,北杏8,前胡8,冬花8,紫菀8,百部8,地龍8,當歸8。四劑,日一劑。三診:咳大減,少許痰。上方去冬花、紫菀,加太子參10,白術8以調理,愈。第二十六張,PPT共二十八頁,創(chuàng)作于2022年6月益黃散又名補脾散,治脾胃虛弱及治脾疳,腹大,身瘦。陳皮去白一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