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文化石鑲貼施工方案_第1頁
外墻文化石鑲貼施工方案_第2頁
外墻文化石鑲貼施工方案_第3頁
外墻文化石鑲貼施工方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外墻文化石鑲貼施工方案一、材料使用:1、32.5R普通硅酸鹽水泥,有出廠合格證及檢驗報告。2、砂為中砂,過篩粒徑為1.2-2.6;要求顆粒堅硬、浩凈、無雜質(zhì)、含泥量3%。3、石灰膏用生石灰塊淋制,用孔徑33篩網(wǎng)過濾,貯存在沉淀池中熟化時間1530天。4、飾面塊料為“古猿人”系列文化石。二、施工準備:1、工具準備:灰桶、鋁合金方條、鐵抹子、木磨板、砌筑左線、陰陽角卡板、木槌、灌漿袋、棉紗頭。2、墻、梁、柱交接位不同材料處掛鋼絲網(wǎng),每邊覆蓋不小于100。以射釘錨固;若在陰角處掛網(wǎng)應先用射釘錨固陰角砼結(jié)構(gòu),然后向上或向下拉緊錨固。3、用1:1水泥砂漿把砼墻、柱、板拉毛(加108膠以增強砂漿的附著力)

2、,且養(yǎng)護23天;磚墻應在抹灰前一天要充分濕潤。4、先作樣板,得到設計、建設單位認可,方能進行全面施工。5、把砼墻等表面凸出部份鑿平;對蜂窩、麻面、露筋、疏松等部位鑿到實處,用1:2.5水泥砂漿分層補平。把外露鋼筋頭和鐵絲等清除。三、工藝流程:基層處理找(規(guī))方、吊直做灰餅及沖筋條做護角抹底層灰和中層灰原漿打磨抽漿壓平排板鑲貼灌縫。四、操作工藝:(一)塊料找平層:1、基層處理:清除墻面的灰塵、污垢、堿、砂漿塊等附著物,要灑水潤濕。對于用鋼模板施工過于光滑的混凝土墻面,可采用墻面鑿毛或用噴、掃的方法將1:1的水泥砂漿分散均勻地噴射到墻面上,終凝后灑水養(yǎng)護3天,待結(jié)硬后才進行底層抹灰作業(yè),以增強底灰

3、與墻體的附著力。2、墻、梁、柱交接位不同材料處掛鋼絲網(wǎng),每邊覆蓋不小于100,以射釘錨固;若在陰角處掛網(wǎng)應先用射釘錨固陰角砼結(jié)構(gòu),然后向上或向下拉緊錨固。3、套方、吊直,做灰餅:抹底層灰前必須先找到好規(guī)矩,即四角規(guī)方,橫線找平,立線吊直,彈出基準線和墻裙、勒腳線。一般可先在同一軸線量出相等尺寸作為基準線,并結(jié)合墻面平整、垂直程度大致確定墻面抹灰厚度,并吊線“做灰餅”,“做灰餅”時應先在左右墻角上各做一個標準餅,然后用線錘吊垂直線做墻下角標準餅(高低位置一般在勒腳線上口),再在墻角左右兩個標準餅面之間通線,每隔1.21.5m左右及在門窗口陽角等處上下各補做若干個灰餅。4、墻面沖筋:待灰餅結(jié)硬后,

4、使用與抹灰層相同的砂漿,在上下灰餅之間做寬約30-50的灰漿帶,并以上下各補做若干個灰餅為標準用壓尺推平。沖筋完成后應待其稍干后才能進行墻面底層抹灰作業(yè)。5、做護角:根據(jù)砂漿墩和門框邊離墻面的空隙,用方尺規(guī)方后,分別在陽角兩邊吊直和固定好靠尺板,抹出水泥砂漿護角,并用陰角抹子推出小圓角,最后利用靠尺板,在陽角兩邊50以外位置,以40度斜角將多余砂漿切除、清凈;若門窗洞口另做石料門窗套則不做護角。6、抹底層灰和面層灰:在墻體濕潤的情況下抹底層灰,對混凝土墻體表面宜先刷水泥漿一遍,隨刷隨抹底層灰,再以同樣砂漿抹中層灰,厚度宜為79。若中層灰過厚,則應分遍涂抹。然后以沖筋為準,用壓尺刮平找直,用木磨

5、板磨平。中層灰抹完磨平后,應全面檢查其垂直度、平整度、陰陽角是否方正、順直,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修補(或返工)處理,對于后做勒腳線的上口及管道背后位置等應及時清理干凈。7、用木磨板蘸水打磨抽漿、粗光、不現(xiàn)浮漿。(二)文化石鑲貼1、在鑲貼文化石的前一天,把文化石泡水,涼爽文化石身,不見表面有水跡;墻柱面的找平層干燥時,灑水濕潤。2、把文化石按樣板的要求在地面先行預排,后按排板順序,逐塊在文化石的底面滿鋪加膠水泥砂漿然后粘上墻面,而且用木槌輕輕敲擊文化石表面,使其鑲貼砂漿擠密、走勻、飽滿;擠出的砂漿隨手剔除,棉沙頭擦試干凈被污染的文化石表面。3、文化石的勾填縫:填縫應在文化石鑲貼后23天進行,由上而下的勻勒。而且準備好灌漿袋、壓縫的竹片、棉紗頭等工具。、調(diào)制11的加20%(水的重量)108建筑膠水泥砂漿。、調(diào)制好的填縫漿盛入填縫膠袋中。、盛漿膠袋的尖咀對著文化石的縫隙由上而下、從左到右的有序擠壓、使每條縫隙均有填縫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