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第七章天然地基上淺基設計_第1頁
[工學]第七章天然地基上淺基設計_第2頁
[工學]第七章天然地基上淺基設計_第3頁
[工學]第七章天然地基上淺基設計_第4頁
[工學]第七章天然地基上淺基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土力學與地基基礎課程課程 多媒體課件講授班級:講授班級:10建筑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 2011年年9月月主講老師:高始慧主講老師:高始慧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l第七章第七章 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l地基基礎設計必須根據(jù)建筑物的用途和安全等級、建筑布置地基基礎設計必須根據(jù)建筑物的用途和安全等級、建筑布置和上部結構類型,充分考和上部結構類型,充分考 慮建筑場地和地基巖土條件,結合慮建筑場地和地基巖土條件,結合施工條件以及工期、造價等各方面要求,合理選擇地基基礎施工條件以及工期、造價等各方面要求,合理選擇地基基礎方案,因地制宜

2、、精心設計,以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方案,因地制宜、精心設計,以保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用。l地基基礎的設計和計算應該滿足下列三項基本原則:地基基礎的設計和計算應該滿足下列三項基本原則:l 1對防止地基土體剪切破壞和喪失穩(wěn)定性方面,對防止地基土體剪切破壞和喪失穩(wěn)定性方面,應具有足夠的安全度,應具有足夠的安全度,l 2應控制地基變形量,使之不超過建筑物的應控制地基變形量,使之不超過建筑物的地基地基變形允許值,以免引起基礎不利截面和上部結構的變形允許值,以免引起基礎不利截面和上部結構的損壞,或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外觀,損壞,或影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外觀,l 3基礎的型式、構造和尺寸,除應能

3、適應上部結基礎的型式、構造和尺寸,除應能適應上部結構、構、滿足使用功能外,還需滿足地基承載力滿足使用功能外,還需滿足地基承載力 (穩(wěn)定性穩(wěn)定性)和變形要求,和變形要求,l第一節(jié)、地基基礎方案概述第一節(jié)、地基基礎方案概述l天然地基天然地基:未經(jīng)加固處理,能直接支承建筑物的地基。:未經(jīng)加固處理,能直接支承建筑物的地基。 人工地基人工地基:若地基土層較軟弱,建筑物的荷重又較大,地:若地基土層較軟弱,建筑物的荷重又較大,地基的承載力和變形都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通過人工加固基的承載力和變形都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通過人工加固處理的地基。處理的地基。l淺基礎淺基礎:大多數(shù)建筑物基礎的埋深不會很大(一般不大于

4、:大多數(shù)建筑物基礎的埋深不會很大(一般不大于5米),可以用普通開挖基坑和敞坑排水的方法修建。如米),可以用普通開挖基坑和敞坑排水的方法修建。如條形基礎、片筏基礎和箱形基礎等。條形基礎、片筏基礎和箱形基礎等。 深基礎:深基礎:如樁基、沉井和地下連續(xù)墻等如樁基、沉井和地下連續(xù)墻等。l地基基礎方案:地基基礎方案:l1、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l2、人工地基上的淺基礎、人工地基上的淺基礎l3、天然地基上的深基礎、天然地基上的深基礎l4、深淺結合基礎、深淺結合基礎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l 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基礎材料:基礎材料l一、剛性基礎的材料一、剛性基礎

5、的材料l磚基礎磚基礎l毛石基礎毛石基礎l混凝土和毛石基礎混凝土和毛石基礎l灰土基礎灰土基礎l三合土基礎三合土基礎l二、鋼筋混凝土基礎(無筋擴展基礎)二、鋼筋混凝土基礎(無筋擴展基礎)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三節(jié):淺基礎的類型及構造第三節(jié):淺基礎的類型及構造 一、淺基礎的結構類型一、淺基礎的結構類型:1、無筋擴展基礎(剛性基礎) 無筋擴展基礎是指由磚、毛石、混凝土等材料組成的無需配筋的墻下條形基礎或柱下獨立基礎。磚基礎磚基礎毛石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混凝土基礎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

6、上的淺基礎設計2、鋼筋混凝土擴展基礎 擴展基礎的抗彎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豎向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不高以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荷載等情況下使用。 墻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多用于地質條件較差的多層建筑物,其截面形式為有肋或無肋。見圖6-13; 柱基礎的構造見圖6-14,其中現(xiàn)澆柱下基礎的截面常為階梯或錐形;而預制柱下基礎一般做成杯形。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3、柱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和柱下十字交叉基礎 當?shù)鼗休d力較低且柱下當?shù)鼗休d力較低且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的底面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的底面積不能承受上部結構荷載的積不能承受上部結構荷載的作用時,常常把若干柱下的作用時

7、,常常把若干柱下的基礎連成一條,從而構成柱基礎連成一條,從而構成柱下條形基礎。下條形基礎。 其目的是將承受的集中荷其目的是將承受的集中荷載較均勻地分布到條形基礎載較均勻地分布到條形基礎底面積上,以減小地基反力,底面積上,以減小地基反力,并通過形成的基礎剛度來調并通過形成的基礎剛度來調整可能產(chǎn)生的不均勻沉降。整可能產(chǎn)生的不均勻沉降。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柱下十字交叉基礎:土質更差,或荷載很大,四面基礎相連縱向條形基礎縱向條形基礎橫向條形基礎橫向條形基礎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4、片筏基礎 土質更差,單獨基礎聯(lián)成整體,特別對于

8、有地下室的房屋或大型儲液結構,如游泳池、油庫等。mat foundation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有筏、墻和頂板形成箱,整體性更好底板底板外墻外墻內墻內墻5、箱型基礎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6、其它基礎:殼體基礎、圓板基礎、圓環(huán)基礎等、其它基礎:殼體基礎、圓板基礎、圓環(huán)基礎等二、淺基礎設計內容及步驟二、淺基礎設計內容及步驟 1選擇基礎所用材料及結構形式;選擇基礎所用材料及結構形式; 2確定基礎埋深;確定基礎埋深; 3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確定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4確定基礎底面尺寸,并驗算承載力。若持力層確定基礎底面尺寸,并驗

9、算承載力。若持力層中存在軟弱下臥層,尚需驗算軟弱下臥層的承載力;中存在軟弱下臥層,尚需驗算軟弱下臥層的承載力; 5按規(guī)范規(guī)定進行地基變形驗算。如重要建筑物、按規(guī)范規(guī)定進行地基變形驗算。如重要建筑物、經(jīng)常受水平荷載的高層建筑物、高聳構筑物等;經(jīng)常受水平荷載的高層建筑物、高聳構筑物等; 6確定基礎剖面尺寸。如是鋼筋混凝土基礎,還確定基礎剖面尺寸。如是鋼筋混凝土基礎,還需進行配筋計算;需進行配筋計算; 7、繪制基礎施工圖,編寫施工說明。、繪制基礎施工圖,編寫施工說明。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基礎埋深確定的基本原則基礎埋深確定的基本原則 在滿足承載力的條件下盡量淺埋。

10、省工省時省料,但是有如下基本要求:1)d大于50cm,表土擾動,植物,凍融,沖蝕2)基礎頂距離表土大于10cm,保護3)橋要求在沖刷深度以下還有三項控制因素d大于大于10cm第四節(jié):基礎埋置深度的選擇第四節(jié):基礎埋置深度的選擇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1、建筑物的用途、類型、規(guī)模、建筑物的用途、類型、規(guī)模、 建筑物的用途影響基建筑物的用途影響基礎埋深的選擇。如有地下室的建筑,埋深由地下室標高決定;礎埋深的選擇。如有地下室的建筑,埋深由地下室標高決定;工業(yè)建筑中的地下設施和設備基礎,不能離建筑物基礎太近。工業(yè)建筑中的地下設施和設備基礎,不能離建筑物基礎太近。 基礎

11、類型是影響埋深的另一個主要因素。對于由磚石材料基礎類型是影響埋深的另一個主要因素。對于由磚石材料砌筑的剛性基礎,因其高度相對較大,若埋深較小則有露的可砌筑的剛性基礎,因其高度相對較大,若埋深較小則有露的可能。因此,基礎的埋深由基礎的構造高度決定。能。因此,基礎的埋深由基礎的構造高度決定。2、荷載大小及性質、荷載大小及性質對于豎向荷載大、地震力和風力等水平荷載作用也大的高層建對于豎向荷載大、地震力和風力等水平荷載作用也大的高層建筑以及其他承受水平荷載作用的擋土墻、廠房柱基、煙囪、水筑以及其他承受水平荷載作用的擋土墻、廠房柱基、煙囪、水塔等構筑物的基礎,則應加大埋深,以增強土層對基礎的嵌固塔等構筑

12、物的基礎,則應加大埋深,以增強土層對基礎的嵌固作用,保證構筑物的穩(wěn)定性。如果基礎位于巖石地基之上,基作用,保證構筑物的穩(wěn)定性。如果基礎位于巖石地基之上,基礎埋深則需滿足抗滑要求。礎埋深則需滿足抗滑要求。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3、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 基礎底面應盡量埋于地下水位以上,以避免地下水對基基礎底面應盡量埋于地下水位以上,以避免地下水對基坑施工的影響,如必須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時,則應采取相應坑施工的影響,如必須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時,則應采取相應措施(如基坑排水、坑壁圍護等),以保證地基土施工時不措施(如基坑排水、坑壁圍護等),以保

13、證地基土施工時不受擾動。地下水對基礎材料的侵蝕作用及防護措施也應充分受擾動。地下水對基礎材料的侵蝕作用及防護措施也應充分考慮??紤]。 基礎是淺基礎還是深基礎(樁基礎)?天然還是人工地基?如果是天然地基,基礎埋深的確定根據(jù)土層分布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在在滿足其滿足其他要求下他要求下盡量淺埋盡量淺埋只有低層只有低層房屋可用房屋可用, ,否則處理否則處理盡量淺埋盡量淺埋但是如但是如h h1 1太小就為太小就為iiiih14 m 樁樁基基或或處理處理好土好土軟土軟土( (很深很深) )好土好土軟土軟土軟土軟土好土好土 i ii iii ivh1h1 第七章天然地基

14、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4、相鄰建筑物基礎埋深、相鄰建筑物基礎埋深 為保證相鄰原有建筑物在施工期間的安全和正常為保證相鄰原有建筑物在施工期間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基礎埋深不宜深于相鄰原有建筑物的基礎。使用,基礎埋深不宜深于相鄰原有建筑物的基礎。lh新舊相鄰建筑物有一新舊相鄰建筑物有一定距離定距離否則要求支護否則要求支護并且要嚴格限制支護并且要嚴格限制支護的水平位移的水平位移 l/ h=12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5、地基土的凍脹和融陷、地基土的凍脹和融陷 在有凍脹性土的地區(qū)建設時,除基礎埋深必須符合上述在有凍脹性土的地區(qū)建設時,除基礎埋深必須符合

15、上述規(guī)定外,還應根據(jù)土的凍脹性和凍深的大小,采取一些相應規(guī)定外,還應根據(jù)土的凍脹性和凍深的大小,采取一些相應的防凍害措施。的防凍害措施。dmin z0 t dfrz0 標準凍深;dfr殘留凍土層厚度z0 tz0dmin室內地面室內地面dfr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l第五節(jié)第五節(jié) 地基承載力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特征值的確定l1、地基承載力:、地基承載力:l地基在保證其穩(wěn)定的前提下,滿足建筑物各類變形要地基在保證其穩(wěn)定的前提下,滿足建筑物各類變形要求時的承載能力。求時的承載能力。l2、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定義

16、、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定義l 是在保證地基穩(wěn)定的條件下,使建筑物的沉降量不是在保證地基穩(wěn)定的條件下,使建筑物的沉降量不超過允許值的地基承載力,以超過允許值的地基承載力,以fa表示。該值與土的物表示。該值與土的物理、力學性質指標有關,還與基礎形式、底面尺寸、理、力學性質指標有關,還與基礎形式、底面尺寸、埋深、建筑類型、結構特點和施工因素有關。埋深、建筑類型、結構特點和施工因素有關。l3、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方法:、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確定方法:l 1)原位測試方法:包括現(xiàn)場載荷試驗和其他原位)原位測試方法:包括現(xiàn)場載荷試驗和其他原位試驗試驗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對

17、于粘性土土:對于砂土:02. 0/02. 0bspfak110 .22/)2)1pppfpfuuakak當當曲線上有比例界限時015. 001. 0/015. 001. 0bspfak載荷試驗最可靠的方法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2)、根據(jù)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確定(理論公式)、根據(jù)土的抗剪強度指標確定(理論公式)1)取臨界荷載p1/4或用太沙基、漢森、魏錫克等公式的極限荷載pu除以安全系數(shù)fs2)當荷載偏心距e0.033倍基礎底面寬(b為偏心方向基礎邊長)時,規(guī)范推薦按下式計算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并需滿足變形要求:kcmdbacmdmbmf內土的粘聚力標準值?;紫乱?/p>

18、倍短邊寬深度承載力系數(shù);、kcdbcmmm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3)、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修正)、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的修正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規(guī)定:當基礎寬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時,從載荷試驗或其他原位試驗、公式計算、經(jīng)驗值等方法確定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需按下式修正: 5 . 03dbffmdbaka以下取浮重度;權平均重度,地下水位基礎底面以上土的加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基礎底面以下土的重度承載力修正系數(shù)基礎寬度和埋深的地基、mdb;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當?shù)鼗至臃秶鷥却嬖谲浫跸屡P層時,還必須對下臥層當?shù)鼗?/p>

19、持力層范圍內存在軟弱下臥層時,還必須對下臥層進行驗算。進行驗算。zczazppfpz4、軟弱下臥層驗算軟弱下臥層驗算值。度修正后的承載力特征軟弱下臥層頂面處經(jīng)深自重應力;軟弱下臥層頂面處土的的附加應力;合時軟弱下臥層頂面處相應于荷載效應標準組azcrzfpptan20zbbppz tan2tan20zlzbblppz條形基礎條形基礎矩形基礎矩形基礎基底處的附加應力;應力擴散角;0p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例7-1 某柱基礎,作用在設計地面處的柱荷載設計值、埋深及地基條件如圖所某柱基礎,作用在設計地面處的柱荷載設計值、埋深及地基條件如圖所示,基礎底面尺寸示,基礎

20、底面尺寸bl=3.03.5m2,試驗算持力層和軟弱下臥層的強度,試驗算持力層和軟弱下臥層的強度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例7-1 某柱基礎,作用在設計地面處的柱荷載設計值、埋深及地基條件如圖所某柱基礎,作用在設計地面處的柱荷載設計值、埋深及地基條件如圖所示,基礎底面尺寸示,基礎底面尺寸bl=3.03.5m2,試驗算持力層和軟弱下臥層的強度,試驗算持力層和軟弱下臥層的強度持力層承載力驗算持力層承載力驗算5 . 031dbffmdbaka查表查表7-12得修正系數(shù):得修正系數(shù):b b=0.3, =0.3, d d=1.6=1.6,并計算基礎底面以上土的加權重度:并計

21、算基礎底面以上土的加權重度: kpa0 .2495 . 03 . 20 .176 . 13310193 . 020032122111/0 .178 . 05 . 18 . 0195 . 116mknhhhhm基底平均壓力基底平均壓力akkkfkpaagfp1465 .33203 .25 .331050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基底最大壓力基底最大壓力125. 63 . 267105146maxwmagfpkkkkpafkpaa8 .3082 .13 .188所以,持力層地基承載力滿足所以,持力層地基承載力滿足mknm1 .2593 .267105322125.6

22、65 .336mblw6169. 0203 . 25 . 3310501 .259bgfmekk由于由于則則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軟弱下臥層承載力驗算軟弱下臥層承載力驗算kpadffmdakaz7 .1425 . 08 . 52 .121785 . 02因為下臥層系淤泥質土,因為下臥層系淤泥質土,查表查表7-9得修正系數(shù):得修正系數(shù):b b=0, =0, d d=1.0=1.0,33213322112/2 .125 . 38 . 05 . 15 . 3100 .198 . 0195 . 116mknhhhhhhm基礎底面附加應力基礎底面附加應力kpadppm

23、k9 .1063 .20 .1714610下臥層頂面埋下臥層頂面埋d=2.3+3.5=5.8m,頂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為:頂面以上土的平均重度為: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角的計算:角的計算:下臥層頂面處應力:下臥層頂面處應力:kpazlzbblppz0 .29tan2tan20kpapcz7 .705 .30 .98 .00 .195 .10 .16自重應力自重應力附加應力附加應力23, 5 . 017. 10 . 3/5 . 3/, 3/21查表得bzeess作用在軟弱下臥層頂面處的總應力為作用在軟弱下臥層頂面處的總應力為:滿足azczzfkpapp7 .99

24、7 .700 .29所以,軟弱下臥層地基承載力也滿足所以,軟弱下臥層地基承載力也滿足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一、基礎尺寸的確定一、基礎尺寸的確定 基礎尺寸是指基礎底面的長度、寬度、基礎高度。根基礎尺寸是指基礎底面的長度、寬度、基礎高度。根據(jù)已確定的基礎類型、埋置深度、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和據(jù)已確定的基礎類型、埋置深度、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和作用在基礎底面的荷載值,進行基礎尺寸設計。作用在基礎底面的荷載值,進行基礎尺寸設計。基本條件:基底壓力的標準值不大于承載力的特基本條件:基底壓力的標準值不大于承載力的特征值征值 pk fa (中心受荷中心受荷)pmax 1.2fa(

25、偏心受荷偏心受荷)第六節(jié):第六節(jié): 天然地基淺基礎設計與計算天然地基淺基礎設計與計算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基礎底面積基礎底面積a的確定的確定*荷載荷載fk+gk gk=ad, 是基礎加土是基礎加土=20kn/m3*基底面積fk+gk afadffaafdafgakagkgkfk一、軸心荷載作用下基礎尺寸的確定一、軸心荷載作用下基礎尺寸的確定d矩形基礎矩形基礎dffbbfdbfgakagk條形基礎,為基礎每米長度上的外條形基礎,為基礎每米長度上的外荷載荷載(knm),此時,沿基礎長度,此時,沿基礎長度方向取單位長度方向取單位長度(1m)計算,故上式計算,故上

26、式可改寫為:可改寫為: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滿足淺基礎地基持力層的穩(wěn)定條件是:滿足淺基礎地基持力層的穩(wěn)定條件是:afp2 .1max二、偏心荷載作用下基礎尺寸的確定二、偏心荷載作用下基礎尺寸的確定f mef+g單向單向偏心荷載下的基底壓力偏心荷載下的基底壓力為了保證不致過分傾斜,要求邊緣最小基底壓力為了保證不致過分傾斜,要求邊緣最小基底壓力0minp對于矩形基礎,根據(jù)上面兩式可建立下式對于矩形基礎,根據(jù)上面兩式可建立下式akkflelbgfp2 . 161max即要求偏心距滿足條件:即要求偏心距滿足條件:6lgfmekkklelbgfppkk61minmax

27、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歸納起來說,按規(guī)范設計矩形歸納起來說,按規(guī)范設計矩形(或條形或條形)基礎底面尺寸,就基礎底面尺寸,就是要依次滿足以下三項條件。即是要依次滿足以下三項條件。即6lgfmekkkafp akkflelbgfp2 . 161max注意:這一計算過程可能要經(jīng)過幾次試算方能確定合適的基礎底面尺寸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1)(1)按中心荷載確定底面積按中心荷載確定底面積a a0 0(2)考慮偏心 a=(1.11.4) a0 根據(jù)偏心大小及a初步確定b和l,常取l/b2,l=nb 在偏心荷載作用下,基礎底面受力不

28、均勻,需要加大基在偏心荷載作用下,基礎底面受力不均勻,需要加大基礎底面尺寸,通常是根據(jù)軸心荷載下計算得到的基礎底面積礎底面尺寸,通常是根據(jù)軸心荷載下計算得到的基礎底面積增大增大10%40%進行試估。具體步驟如下進行試估。具體步驟如下:(:(以柱下獨立基以柱下獨立基礎為例)礎為例)wwgakhdffa0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例題7-2 有一個工業(yè)廠房,柱截面有一個工業(yè)廠房,柱截面350mm400mm,作用在柱底的荷載為:,作用在柱底的荷載為:fk=700kn,mk=80kn.m,vk=15kn。土層為粘性土,。土層為粘性土, =17.5kn/m3,e=0.70

29、,il=0.78,fak=226kpa,基礎底面埋深,基礎底面埋深1.3m,基礎高,基礎高0.6m。試根。試根據(jù)持力層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底面積。據(jù)持力層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底面積。 解題步驟解題步驟 先求地基承載力先求地基承載力 初步選擇基底尺寸初步選擇基底尺寸 驗算持力層地基承載力驗算持力層地基承載力 重新調整尺寸重新調整尺寸根據(jù)根據(jù)b判斷是否對地判斷是否對地基特征值進行修正基特征值進行修正確定確定不滿足不滿足滿足滿足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先求地基承載力先求地基承載力 初步選擇基底尺寸初步選擇基底尺寸5 . 0dffmdaka查表查表7-9得修正系數(shù):得修

30、正系數(shù):b b=0.3, =0.3, d d=1.6=1.6kpa4 .2485 . 03 . 15 .176 . 12262015. 33 . 1204 .248700mdffagak由于偏心不大,基礎底面積按由于偏心不大,基礎底面積按20%20%增大,即增大,即278. 315. 32 . 1ma取取b=1.6b=1.6,l=2.5l=2.5,a=4m2a=4m2因因b不大于不大于3,故不需對承載力特征值進行修正,故不需對承載力特征值進行修正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kndaggk10443 .120驗算持力層地基承載力驗算持力層地基承載力基底平均壓力基底平

31、均壓力611. 01047006 . 01580bgfmekkkkpafkpaagfpakkk4 .2482104104700基底最大壓力基底最大壓力65 . 26 . 16 . 0158041047002maxwmagfpkkkkpafkpaa08.2982 .14 .254所以,持力層地基承載力滿足所以,持力層地基承載力滿足基礎和回填土重基礎和回填土重偏心矩偏心矩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l三、基礎剖面尺寸的確定三、基礎剖面尺寸的確定l包括基礎剖面尺寸的確定和基礎配筋計算等。包括基礎剖面尺寸的確定和基礎配筋計算等。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

32、上的淺基礎設計例題7-4 某承重磚墻混凝土基礎的埋深為某承重磚墻混凝土基礎的埋深為1.5m,如圖所示,上部結構傳來的軸向壓力如圖所示,上部結構傳來的軸向壓力fk=200kn/m,持力層為粉質粘土,其天然持力層為粉質粘土,其天然重度重度 =17.5kn/m3,承載力特征值承載力特征值fak=150kpa,地下水位在基礎底面以下。,地下水位在基礎底面以下。試設計此基礎。試設計此基礎。 解:解: 根據(jù)承載力條件初步確定基礎寬度根據(jù)承載力條件初步確定基礎寬度基底剖面設計基底剖面設計mdffbgak35. 15 . 120178200初步選定基礎寬度為初步選定基礎寬度為1.4m1.4m。初步選定基礎高度

33、為初步選定基礎高度為0.3m0.3m。大放腳采用標準磚砌筑,。大放腳采用標準磚砌筑,每皮寬度每皮寬度b b1 1=60mm,h=60mm,h1 1=120mm=120mm,共砌,共砌5 5皮磚,大放腳的底皮磚,大放腳的底面寬度面寬度mmb84060522400kpadffmdaka0 .1785 . 0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查表查表7-12得臺階的允許寬高比得臺階的允許寬高比 取基礎寬度為取基礎寬度為1.40m滿足設計要求滿足設計要求kpaagfpkkk8 .1720 . 14 . 15 . 14 . 120200于是于是0 . 10 . 1:1/tan0

34、2hbmhbb44. 10 . 13 . 0284. 0tan200 按臺階的寬高比要按臺階的寬高比要求驗算基礎的寬度求驗算基礎的寬度 基礎采用基礎采用c10c10素混凝土砌筑,素混凝土砌筑,而基底的平均壓力為:而基底的平均壓力為: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l四、地基變形的驗算(第三章內容)四、地基變形的驗算(第三章內容)l五、地基穩(wěn)定性驗算五、地基穩(wěn)定性驗算l地基規(guī)范地基規(guī)范規(guī)定,對經(jīng)常受水平荷載作用的高層建筑物、規(guī)定,對經(jīng)常受水平荷載作用的高層建筑物、高聳結構、擋土墻以及建造在斜坡或邊坡附近的建筑物和高聳結構、擋土墻以及建造在斜坡或邊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構筑物尚

35、應驗算其穩(wěn)定性;對基坑工程應進行穩(wěn)定性驗算。構筑物尚應驗算其穩(wěn)定性;對基坑工程應進行穩(wěn)定性驗算。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l第七節(jié)第七節(jié) 上部結構、基礎和地基共同作用的概念(了解)上部結構、基礎和地基共同作用的概念(了解)l一、地基基礎與上部結構的關系一、地基基礎與上部結構的關系l二、基礎剛度的影響二、基礎剛度的影響l三、地基軟硬的影響三、地基軟硬的影響l四、上部結構剛度的影響四、上部結構剛度的影響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1) (1) 采用柱下條形基礎、筏基和箱基等結構剛度較采用柱下條形基礎、筏基和箱基等結構剛度較 大、大、整

36、體性較好的淺基礎;整體性較好的淺基礎;(2)(2)采用樁基或其他深基礎;采用樁基或其他深基礎;(3)(3)采用各種地基處理方法。采用各種地基處理方法。從基礎角度出發(fā)從基礎角度出發(fā)調整基礎調整基礎上部結構上部結構適應適應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八節(jié)減輕不均勻沉降的措施第八節(jié)減輕不均勻沉降的措施u建筑措施;建筑措施;u結構措施;結構措施;u施工措施。施工措施。 從上部結構出發(fā)從上部結構出發(fā)調整上部結構調整上部結構地基基礎地基基礎適應適應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一、建筑措施

37、一、建筑措施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建(建 筑筑 物物 相相 差差 太太 大大 而而 開開 裂)裂)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2) 控制長高比及合理布置縱橫墻長高比小的建筑物,長高比小的建筑物,整體剛度好,整體剛度好,能較好地防止不能較好地防止不均勻均勻沉降沉降的危害。相反,長高比大的建筑物整體剛度小,縱的危害。相反,長高比大的建筑物整體剛度小,縱墻很容易因墻很容易因撓曲變形過大而開裂撓曲變形過大而開裂。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 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第七章天然地基上的淺基礎設計(3) 設置沉降縫平面形狀復雜的建筑物的轉折部位;平面形狀復雜的建筑物的轉折部位;建筑物的高度或荷載突變處;建筑物的高度或荷載突變處;長高比較大的建筑物適當部位;長高比較大的建筑物適當部位;地基土壓縮性顯著變化處;地基土壓縮性顯著變化處;建筑結構(包括基礎)類型不同處;建筑結構(包括基礎)類型不同處;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處。分期建造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