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2133-2023 建筑施工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42-T 2133-2023 建筑施工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42-T 2133-2023 建筑施工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42-T 2133-2023 建筑施工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42-T 2133-2023 建筑施工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42聯(lián)合發(fā)布IQ/LB.□XXXXX-XXXX前言 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符號 2 5材料與構造 3 6荷載 8施工 9檢查與驗收 附錄B(資料性)側埋式懸挑腳手架質量驗收表 DB42/T2133—202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湖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提出并歸口管理。本文件主要起草單位:湖北省工業(yè)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jiān)督總站、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理工大學、中建三局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武漢市建設工程安全監(jiān)督站、宜昌市建筑市場和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jiān)督站、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yè)第二二建設有限公司、湖北一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武漢新城特業(yè)建筑技術有限公司、武漢眾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湖北工建集團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武漢文投九州鼎盛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湖北躍瑞實業(yè)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三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建工科研設計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譚亞偉、彭波、楊勇、張巍、陳燦奇、羅浩、毛蘭美、肖開喜、邵璇、肖仲華、金元武、王開強、郭陸、鄒南橋、汪洋、劉建、曾輝、黃俊、梅浩、李鐮呈、李竟、李寒菲、田水、伍勇軍、楊少敏、吳金池、余地華、朱海軍、胡鋼亮、劉書廣、王永軍、蔡可、馮玉照、李江、吳瑋晶、劉凱、常時安、聶紹芹、陳福壽、張琪、鄶國勇、王學安、徐亮、翁堅毅、張威、劉剛、劉巖軍、孟慶峰、張?zhí)烀鳌⑷~炯、楊雨沁。本文件實施應用中的疑問,可咨詢湖北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聯(lián)系電話郵箱:407483361@。在執(zhí)行過程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聯(lián)系湖北省工業(yè)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市武昌區(qū)雄楚大道42號聯(lián)系電話電子郵箱:1275785707@。1DB42/T2133—2023建筑施工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技術規(guī)規(guī)程本文件規(guī)定了建筑施工側埋式懸挑腳手架的材料與構造、荷載、設計、施工、檢查與驗收、安全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施工用側埋式懸挑腳手架。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700碳素結構鋼GB/T706熱軋型鋼GB/T1231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大六角螺母、墊圈技術條件GB/T1499.1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T1591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3098.1緊固件機械性能螺栓、螺釘和螺柱GB/T5117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焊條GB/T5118熱強鋼焊條GB/T5782六角頭螺栓GB15831鋼管腳手架扣件規(guī)范GB/T20118一般用途鋼絲繩GB50009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17鋼結構設計標準GB50068建筑結構可靠性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1210建筑施工腳手架安全技術統(tǒng)一標準GB55023施工腳手架通用規(guī)范CB/T3818花籃螺栓標準JGJ3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46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5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80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81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guī)程JGJ130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T231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3術語和定義DB42/T2133—20232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側埋式懸挑腳手架sideburiedcantileverscaffold以建(構)筑物側面螺栓連接方式固定的懸挑承力架作為主要承載構件,附著于建(構)筑物主體結構上,為建筑施工提供作業(yè)平臺和安全防護的作業(yè)腳手架。包含底部的懸挑承力架和上部的架體兩部3.2懸挑承力架cantileverbearingscaffolding以預埋螺栓孔或預埋螺栓將懸挑梁固定在建(構)筑物主體結構外側,承受并傳遞架體荷載的支承結構。包含預埋螺栓組件、懸挑梁、拉環(huán)、吊拉鋼絲繩、斜拉桿件(或斜撐桿件)等。3.3懸挑梁cantileverbeam橫向設置在架體立桿底部直接承受架體荷載的承力鋼構件。3.4架體scaffoldbody搭設在懸挑梁上的作業(yè)及防護腳手架。3.5預埋螺栓組件embeddedboltassembly通過結構預留貫穿螺栓孔,或預埋螺桿、預埋螺母等在混凝土結構內再安裝螺栓組件的方式形成的,承受懸挑梁傳遞的荷載的組合構件。包含對拉螺栓、預埋螺桿(或螺母)、定位板、鎖緊螺栓、連接螺栓(或螺桿)、墊圈、墊片、懸挑梁端板及加勁板等。4符號4.1荷載和荷載效應下列符號適用于本文件。gk——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P——集中荷載設計值;q——均布荷載設計值;M——彎矩設計值;N——軸向力設計值;V——剪力設計值;R——支座反力;0——基本風壓值;k——風荷載標準值。4.2材料性能和抗力下列符號適用于本文件。E——鋼材的彈性模量;f——鋼材的抗拉、抗壓、抗彎強度設計值;Qb——連接盤受剪承載力設計值;Rc——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DB42/T2133—202334.3幾何參數下列符號適用于本文件。A——鋼管或構件的截面面積;Al——鋼筋拉環(huán)凈截面積或螺栓的有效截面積;An——凈截面積,擋風面積;Aw——迎風面積;a——外伸長度,伸出長度;a1——計算外伸長度;h——步距;I——截面回轉半徑;I——毛截面慣性矩;In——凈截面慣性矩;l——長度,跨度,搭接長度——計算點至型鋼中和軸的距離;S——計算剪應力處以上毛截面對中和軸的面積矩;t——桿件壁厚;tw——型鋼腹板厚度;W——截面模量;φ,d——桿件直徑,外徑;θ——斜拉式、下?lián)问綉姨艏苄崩⑿睋蔚乃綂A角。4.4設計系數下列符號適用于本文件。k——懸臂端計算長度折減系數;γ——架體頂層步距修正系數;0——腳手架結構重要性系數;G——恒載分項系數;Q——活荷載分項系數;R——承載力設計值調整系數;——腳手架風荷載體型系數;——風壓高度變化系數;φ——軸心受壓構件穩(wěn)定系數,擋風系數。5材料與構造5.1材料5.1.1熱軋型鋼、鋼板等應符合GB/T700、GB/T706、GB/T1591等的規(guī)定。5.1.2鋼管、扣件、連墻件、腳手板等構配件的質量應符合JGJ130、GB55023、GB15831、JGJ/T231DB42/T2133—202345.1.3螺栓、螺桿或螺母、墊圈等應符合GB/T5782、GB/T1231等的規(guī)定,螺栓機械性能應符合GB/T5.1.4焊接材料應與主體金屬材料的技術性能相適應,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條應符合GB/T5117、GB/T5118等的規(guī)定。5.1.5鋼筋拉環(huán)、鋼筋錨環(huán)應采用HPB300鋼筋或Q235B圓鋼制作,其技術性能分別應符合GB/T1499.1和GB/T700的規(guī)定。5.1.6吊拉鋼絲繩,其技術性能應符合GB/T20118的規(guī)定,公稱抗拉強度不小于1570MPa。5.1.7斜拉桿件采用鋼筋拉桿時,其技術性能應符合GB/T1499.1中HPB300級鋼筋的規(guī)定。5.1.8斜撐桿件宜采用型鋼,其材質應符合GB/T700、GB/T1591等的規(guī)定。5.1.9花籃螺栓應符合CB/T3818的規(guī)定。5.1.10側埋式懸挑腳手架常用的工字鋼、鋼管和扣件等材料的力學特征見附錄A。5.2懸挑承力架構造5.2.1懸挑承力架構造基本參數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表1懸挑承力架構造基本參數1按預埋方式劃分級23個4級567個8級9個按受力方式劃分根根根號5.2.2懸挑梁附著處的主體結構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DB42/T2133—20235a)用于錨固懸挑梁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墻體厚度(或邊梁寬度)不應小于180mm;b)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對應位置配筋需滿足結構安全要求;c)懸挑梁安裝時其下部應有可靠的臨時支撐保護措施,且附著處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不應小于10N/mm2;上部架體搭設時應保證懸挑梁安裝完成,且懸挑梁附著處主體結構混凝土強度不應小于15N/mm2。5.2.3懸挑梁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懸挑梁應采用雙軸對稱組合截面熱軋型鋼,型號按設計計算確定。當采用工字鋼時,其截面高度不應小于160mm;b)懸挑梁上應設置立桿定位件,其直徑不應小于25mm,長度不應小于100mm,定位件應與懸挑梁可靠連接;c)焊接在懸挑梁端部的鋼板,厚度不應小于10mm,焊縫長度、厚度按設計計算確定,焊縫必須達到二級標準要求;鋼板上螺栓孔距、邊距和端距容許值應符合表2的規(guī)定。表2螺栓的孔距、邊距和端距容許值離注4:懸挑梁間距應按照架體立桿縱距設置,每一縱距設置一根。懸挑梁采用扁擔梁構造5.2.4預埋螺栓組件通常有如下三種構造形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貫穿式錨固——在工程主體結構內部預留貫穿螺栓孔,再通過對拉螺栓組件將懸挑梁端板固定在工程主體結構上。其對拉螺栓應為不低于4.8級的普通螺栓,設計強度值可按本標準表6的規(guī)定采用。螺栓的直徑應由設計確定,螺栓的數量不應少于2個,間距不宜小于90mm,不宜大于180mm;緊固側螺母不應少于2個或采用彈簧墊圈加單螺母;螺桿露出螺母端部的長度不應少于3扣,并不應小于10mm,墊板尺寸不宜小于100mm×100mm×10mm;預埋螺栓孔宜采用與對拉螺栓直徑相匹配的套管,與主體結構固定牢固;貫穿式錨固組件與主體結構連接構DB42/T2133—20236 250x23080工字鋼 250x2308016厚端板16厚端板φ32x42條形孔φ32x42條形孔\60x80x100型鋼懸挑梁10厚加勁板端板加勁板\60x80x100型鋼懸挑梁10厚加勁板64646464圖1貫穿式錨固組件與主體結構連接構造b)預埋螺桿組合式錨固——在工程主體結構內部預埋螺桿,再采用連接螺栓將預埋螺桿接長后通過鎖緊螺母形成組合式組件,將懸挑梁端板固定在工程主體結構上。其預埋螺桿、連接螺栓等應為不低于8.8級的高強度螺桿和螺栓,設計強度值可按本標準表6的規(guī)定采用。預埋螺桿宜設計為粗牙異形螺栓,異形螺栓構造及直徑應由設計確定,長度不宜小于170mm,端部直徑不宜小于24mm,尾部直徑不宜小于48mm,連接螺栓的設計應與預埋螺栓配套,長度不宜小于70mm,直徑不宜小于24mm,預埋螺桿及連接螺栓的數量均不應少于2個;緊固側螺母不應少于2個或采用彈簧墊圈加單螺母;螺桿露出螺母端部的長度不應少于3扣,并不應小于10mm;預埋螺桿組合式錨固組件與主體結構連接構造可參照圖2采用;DB42/T2133—20237預埋8.8級高強度粗牙異形螺栓,端部φ≥24,尾部φ≥48預埋8.8級高強度粗牙異形螺栓,端部φ≥24,尾部φ≥48鎖緊螺母(雙螺母)8.8級高強度連接螺栓φ≥24主體結構鎖緊螺母連接螺栓端板及加勁板型鋼懸挑梁預埋螺桿160x440x10厚端板φ26x36條形孔160x440x10厚端板φ26x36條形孔勁板65x84x106x10厚加勁板工字鋼懸挑梁端板型鋼懸挑梁加勁板120x275x33010厚加勁板88(單位:mm)88圖2預埋螺桿組合式錨固組件與主體結構連接構造c)預埋螺母式錨固——在工程主體結構內部預埋螺母加保護套筒,通過連接螺桿和鎖緊螺母將懸挑梁端板固定在工程主體結構上。其預埋螺母的設計應與連接螺桿配套,并采用硬質塑料套筒包裹保護,連接螺桿不低于8.8級的高強度螺桿,設計強度值可按本標準表6的規(guī)定采用。連接螺桿應設計為雙頭螺桿,長度不宜小于170mm,螺桿直徑不宜小于20mm,預埋螺母及連接螺桿的數量均不應少于2個;螺桿緊固側螺母不應少于2個或采用彈簧墊圈加單螺母;螺桿露出螺母端部的長度不應少于3扣,并不應小于10mm;預埋螺母式錨固組件與主體結構連接構造可參照圖3采用。DB42/T2133—202388.8級高強度M20連接螺桿預埋塑料套管墊板鎖緊螺母(雙螺母)(或單螺母+加厚彈簧墊圈)主體結構預埋M20方螺母主體結構≥170mm≥240≥170mm鎖緊螺母型鋼懸挑梁端板及加勁板型鋼懸挑梁預埋螺母塑料套筒連接螺桿φ預埋螺母塑料套筒38.5工字鋼38.5懸挑梁φ22X33條形孔端板38.56969加勁板38.56969 215x28012厚端板型鋼懸挑梁\100x100x141型鋼懸挑梁12厚加勁板(單位:mm)圖3預埋螺母錨固式組件與主體結構連接構造5.2.5懸挑承力架構造按結構受力體系可分為純懸挑式、三角斜拉式、三角斜撐式。5.2.6懸挑承力架構造應由設計計算確定,且宜按如下要求設置:a)懸挑梁懸挑長度L不大于1750mm時,懸挑承力架構造宜設計為純懸挑式。端部應設置一根吊拉鋼絲繩或斜拉桿作為輔助安全構造,可參照圖4采用;吊拉鋼絲繩或斜拉桿必須張緊,鋼絲繩或斜拉桿材料性能需滿足本文件4.1.6條或4.1.7條的相關要求;b)懸挑梁懸挑長度L大于1750mm且不大于3000mm時,懸挑承力架架構宜設計為三角斜拉式。懸挑梁端部集中力作用點應設置斜拉桿件,懸挑梁上宜另設置一根斜拉桿件(或吊拉鋼絲繩)作為輔助安全構造,可參照圖5采用。吊拉鋼絲繩、斜拉桿件的水平夾角均不應小于45°;c)懸挑梁懸挑長度L不宜大于3000mm,特殊情況下懸挑梁懸挑長度L大于3000mm時其構造應經過單獨設計計算確定,采取必要的試驗檢驗以及進行專家論證;d)三角斜撐式的懸挑承力架構造,宜在懸挑梁附著主體結構以上無法設置斜拉情況時采用。斜撐桿件尺寸與構造應由設計計算確定。斜撐桿件宜采用型鋼,可參照圖6采用。斜撐桿件應計算確定其穩(wěn)定性,并應設置防止平面內外失穩(wěn)的構造措施。DB42/T2133—20239預埋螺栓組件參照5.2.4選用雙耳拉環(huán)(厚度≥10mm)直徑≥20銷軸連接主體結構 ≥180吊拉鋼絲繩直徑≥14mm連接耳板(厚度≥10mm直徑≥20銷軸連接連接耳板(厚度≥10mm預埋螺栓組件參照5.2.4選用立桿定位件參照5.2.4選用主體結構/16#(或18#)工字鋼主體結構/(單位:mm)≥180L≤1750(單位:mm)預埋螺栓組件參照5.2.4選用雙耳拉環(huán)(厚度≥10mm)直徑≥20銷軸連接主體結構≥180斜拉桿件連接耳板(厚度≥10mm直徑≥20銷軸連接連接耳板(厚度≥10mm預埋螺栓組件參照5.2.4選用立桿定位件參照5.2.4選用16#(或18#)工字鋼主體結構≥180L≤1750圖4懸挑承力架構造(純懸挑式)DB42/T2133—2023預埋螺栓組件參照5.2.4選用雙耳拉環(huán)(厚度≥10mm)直徑≥20銷軸連接主體結構≥180吊拉鋼絲繩直徑≥14mm ≥180吊拉鋼絲繩直徑≥14mm斜拉桿件 連接耳板(厚度≥10mm)直徑≥20銷軸連接立桿定位件預埋螺栓組件參照5.2.4選用立桿定位件16#(或18#)工字鋼主體結構(單位:mm) ≥1801750<L≤3000(單位:mm)預埋螺栓組件參照5.2.4選用雙耳拉環(huán)(厚度≥10mm)直徑≥20銷軸連接主體結構斜拉桿件連接耳板(厚度≥10mm)直徑≥20銷軸連接立桿定位件預埋螺栓組件參照5.2.4選用直徑≥20銷軸連接立桿定位件 16#(或18#)工字鋼主體結構(單位:mm)(單位:mm)圖5懸挑承力架構造(三角斜拉式)DB42/T2133—2023圖6懸挑承力架構造(三角斜撐式)5.2.7懸挑承力架采用斜拉式時,其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懸挑梁與斜拉受力桿件宜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斜拉受力桿附著點與輔助安全構造的斜拉桿件附著點應分開設置且距離不應小于5倍預埋螺栓直徑;b)吊拉鋼絲繩直徑不應小于14mm,其規(guī)格宜為6×37。吊拉鋼絲繩上端與主體結構連接位置應預埋鋼筋拉環(huán)或焊接雙耳拉環(huán),下端與懸挑梁連接位置應焊接U形鋼筋拉環(huán)或連接耳板。鋼筋拉環(huán)直徑不應小于20mm,上端雙耳拉環(huán)應與預埋螺栓可靠連接,下端連接耳板應焊接固定于懸挑鋼梁翼緣中間部位,雙耳拉環(huán)、連接耳板的尺寸及焊縫長度應由設計確定。鋼絲繩在上、下兩端的錨固點應設置雞心環(huán),鋼絲繩繩卡設置數量不應少于4個,繩卡間距不小于7倍鋼絲繩直徑;端部最后兩個繩卡間距應大于500mm,并應設一個安全彎;c)斜拉受力桿件和用作輔助安全構造的斜拉桿件尺寸與構造宜保持一致,并應由設計計算確定。斜拉桿件宜采用熱軋光圓鋼筋,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8mm。斜拉桿件上端與主體結構連接位置應預埋螺栓并采用雙耳拉環(huán)可靠連接,下端與懸挑梁連接位置應在懸挑鋼梁翼緣中間部位焊接連接耳板。雙耳拉環(huán)、連接耳板的尺寸及焊縫長度應由設計確定,斜拉桿與耳板連接應采用銷軸連接,銷軸直徑不應小于20mm,銷軸連接拉緊后應及時安裝開口銷,防止松脫;d)斜拉桿件宜設置可調節(jié)桿件長度的花籃螺栓,花籃螺栓連接應符合CB/T3818的相關規(guī)定,花籃螺栓不應采用cc、cu、co等開口型號的螺栓。5.2.8結構陽角處的懸挑梁應合理設計,增加預埋螺栓水平間距,避免螺栓重疊,當架體立桿底部無法直接落在懸挑梁上時,應設計扁擔梁與相鄰懸挑梁采用點焊+U形卡箍固定的形式可靠連接,扁擔梁的材質、尺寸,上部立桿根數等應由設計確定。結構陽角處的懸挑梁布置參照圖7。斜角工字鋼(45°)斜角工字鋼(45°)U形卡環(huán)主體結構扁擔梁常規(guī)工字鋼梁圖7結構陽角處懸挑梁布置DB42/T2133—20235.3架體構造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架體的構造應符合GB55023、JGJ130、JGJ/T231等的相關規(guī)定。6荷載6.1荷載分類6.1.1作用于懸挑承力架上的荷載,可分為永久荷載(恒載)和可變荷載(活荷載)。6.1.2恒載應包括以下內容:a)懸挑承力架的自重;b)上部鋼管腳手架架體的自重;c)附著在腳手架上的標語、廣告設施、安全網等的自重;d)其他可按恒載計算的荷載。6.1.3活荷載應包括下列內容:a)作業(yè)層上的操作人員、器具及材料等施工荷載;b)風荷載;c)其他活荷載。6.2荷載標準值6.2.1懸挑承力架結構自重標準值按施工方案計算確定。6.2.2腳手板、欄桿與擋腳板、密目安全網等構配件自重標準值應按JGJ130、JGJ/T231等的相關規(guī)定選取,其他安全設施及標語等自重標準值按實際值采用。6.2.3側埋式懸挑腳手架作業(yè)層的施工荷載標準值應按JGJ130、JGJ/T231等的相關規(guī)定選取。6.2.4作用于側埋式懸挑腳手架的水平風荷載應按GB50009的相關規(guī)定計算。6.3荷載效應組合6.3.1設計側埋式懸挑腳手架的承力架時,應根據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工況,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分別進行荷載組合,取其最不利荷載組合進行設計。荷載效應組合宜按表3計算。表3荷載效應組合6.3.2側埋式懸挑腳手架的設計計算應包括懸挑承力架和上部架體兩部分。計算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構件的承載力時,應采用荷載效應基本組合,其中恒載分項系數取1.3;活荷載分項系數取1.5。6.3.3側埋式懸挑腳手架中的受彎構件,尚應根據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要求驗算變形。驗算構件變形時,應采用荷載效應標準組合。DB42/T2133—20237設計7.1基本規(guī)定7.1.1側埋式懸挑腳手架的設計按照GB50068采用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法,以分項系數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設計時應考慮實際工作狀態(tài)。7.1.2側埋式懸挑腳手架的設計應列入專項施工方案,應包括下列設計內容:a)懸挑承力架及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懸挑承力架相應部位的主體結構承載力計算;b)懸挑承力架上部架體構配件的承載力計算;c)連墻件的承載力計算;d)懸挑承力架及上部架體的整體穩(wěn)定性驗算。7.1.3懸挑承力架及上部架體結構設計時,應先對架體結構進行受力分析,明確荷載傳遞路徑,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最不利桿件或構配件作為計算單元。計算單元的選取應符合下列要求:a)應選取受力最大的桿件、構配件;b)應選取跨距、間距增大處和幾何形狀、受力特性改變部位的桿件、構配件;c)應選取架體構造變化處或薄弱處的桿件、構配件;d)當有集中荷載作用時,尚應選取集中荷載作用范圍內受力最大的桿件、構配件計算。7.1.4懸挑梁型鋼構件宜采用Q235B鋼材,鋼材的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GB50017取值,見表4所示。表4鋼材的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N/mm2)>16~40注:計算鋼筋拉環(huán)和錨環(huán)時,一個鋼筋拉環(huán)或錨環(huán)可按兩個截面計算,其應力不應大于50N/mm。7.1.5焊縫的強度設計值應按GB50017取值,見表5所示。表5焊縫的強度設計值(N/mm2)>16~407.1.6螺栓連接的強度設計值應按GB50017取值,見表6所示。DB42/T2133—2023表6螺栓連接的強度設計值(N/mm2)7.1.7懸挑梁的軸心受力構件容許長細比應符合表7的規(guī)定。表7軸心受力構件的容許長細比[λ]7.1.8懸挑梁的受彎構件允許撓度值[υ]應符合表8的規(guī)定。表8懸挑梁的受彎構件允許撓度值[υ]7.2懸挑承力架設計7.2.1懸挑承力架結構的設計應根據不同的構造形式,進行下列設計計算:a)懸挑梁的抗彎強度、抗剪強度、整體穩(wěn)定性和撓度;b)斜拉桿件的抗拉強度;c)斜撐桿件的抗壓強度和穩(wěn)定性;d)懸挑梁、斜拉桿件及斜撐桿件的錨固件及其錨固連接的抗拉和抗剪強度;e)懸挑承力架各節(jié)點的連接強度;f)支承懸挑承力架的主體結構構件的承載力及支座抗拔驗算。7.2.2用于錨固懸挑梁的主體結構構件的承載力應滿足懸挑梁對該構件的設計要求,必要時應采取加強措施。主體結構的懸挑構件不宜作為懸挑梁的支座,必要時應進行相應部位的結構復核,保證其安全7.2.3懸挑承力架的結構重要性系數應根據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所處的位置確定。有密集人員通行的沿街建筑應取值1.1,一般地區(qū)建筑物的應不小于1.0。7.2.4計算懸挑梁的受彎承載力時,應采用構件的凈截面面積;驗算懸挑梁的受剪、變形、穩(wěn)定性時,應采用構件的毛截面面積。7.2.5高強度螺栓承壓型連接應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a)承壓型連接的高強度螺栓預拉力P的施擰工藝和設計值取值應與摩擦型高強度螺栓相同;b)承壓型連接中每個高強度螺栓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其計算方法與普通螺栓相同,但當計算剪切面在螺紋處時,其受剪承載力設計值應按螺紋處的有效截面面積進行計算;DB42/T2133—2023c)在軸桿受拉的連接中,每個高強度螺栓的受拉承載力設計值的計算方法與普通螺栓相同;d)同時承受剪力和軸桿方向拉力的承壓型連接,承載力應符合下列公式(1)、公式(2)的要求: Nv≤N/1.2 Nv、Nt——所計算的某個高強度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N);N、N、N——一個高強度螺栓按普通螺栓計算時的受剪、受拉和承壓承載力設計值(N)。7.2.6懸挑梁的承載力應按下列規(guī)定計算:a)在主平面內受彎的實腹構件,其抗彎強度可按公式(3)計算:M——鋼梁計算截面最大彎矩設計值(N/mm2W——鋼梁的截面模量(mm3f——鋼材的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b)在主平面內受彎的實腹構件,抗剪強度可按公式(4)計算:Vmax——計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最大剪力設計值(NS——計算剪應力處以上毛截面對中和軸的面積矩(mm3I——型鋼毛截面慣性矩(mm4tw——型鋼腹板厚度(mm);fv——鋼材的抗剪強度設計值(N/mm2)。c)當鋼梁同時承受較大的正應力和剪應力時應按公式(5)、公式(6)進行組合應力驗算。σ、τ——腹板計算高度邊緣同一點上同時產生的正應力、剪應力(N/mm2),τ按公式(4)計算;β1——計算折算應力的強度設計增大系數,β=1.1;In——凈截面慣性矩(mm4y1——計算點至型鋼中和軸的距離(mm)。7.2.7在主平面內受彎的實腹構件,其整體穩(wěn)定性應按公式(7)計算:φb——梁的整體穩(wěn)定性系數;Wx——按受壓最大纖維確定的毛截面模量(mm3)。DB42/T2133—20237.2.8軸心受力構件強度可按公式(8)計算:N——計算截面軸力設計值;An——有效凈截面面積;f——鋼材抗拉強度設計值。7.2.9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性應按公式(9)計算:N——構件最大軸向力設計值;φ——軸心受壓穩(wěn)定系數(取截面兩主軸穩(wěn)定系數中的較小者);宜按附錄表A.5確定A——計算截面面積。7.2.10懸挑梁受彎構件的變形應按公式(10)計算:υ——懸挑鋼梁受彎構件的撓度;[υ]——懸挑鋼梁受彎構件的允許撓度值,根據表8選用。7.2.11懸挑承力架構造為純懸挑式時,懸挑梁與主體結構連接為剛接,其設計驗算可采用以建筑主體結構支承點為平衡點的結構計算,計算簡圖如圖8所示。NNq標引序號說明:N內——腳手架內立桿軸力設計值;N外——腳手架外立桿軸力設計值;q——型鋼梁自重線荷載設計值;Lc1——懸挑承力鋼梁懸挑端面至建筑主體結構支撐點的距離;Lc2——腳手架外立桿至建筑主體結構支撐點的距離;Lc3——腳手架內立桿至建筑主體結構支撐點的距離。圖8純懸挑式承力架結構計算示意圖7.2.12懸挑承力架構造為三角斜拉式時,其設計驗算可采用以建筑主體結構支承點為鉸接支點的結構計算,計算簡圖如圖9所示。DB42/T2133—2023TNNNq標引序號說明:N內——腳手架內立桿軸力設計值;N外——腳手架外立桿軸力設計值;q——型鋼梁自重線荷載設計值;Lc1——懸挑承力鋼梁懸挑端面至建筑主體結構支撐點的距離;Lc2——腳手架外立桿至建筑主體結構支撐點的距離;Lc3——腳手架內立桿至建筑主體結構支撐點的距離。圖9三角斜拉式承力架結構計算示意圖7.2.13懸挑承力架構造為三角斜撐式時,其設計驗算可采用以建筑主體結構支承點為鉸接支點的結構計算,計算簡圖如圖10所示。NNqP標引序號說明:N內——腳手架內立桿軸力設計值;N外——腳手架外立桿軸力設計值;q——型鋼梁自重線荷載設計值;Lc1——懸挑承力鋼梁懸挑端面至建筑主體結構支撐點的距離;Lc2——腳手架外立桿至建筑主體結構支撐點的距離;Lc3——腳手架內立桿至建筑主體結構支撐點的距離;P——下部斜撐承受的軸力設計值。圖10三角斜撐式承力架結構計算示意圖7.2.14懸挑梁設計計算時,支承點的選擇應取實際連接位置。7.3架體設計DB42/T2133—2023上部腳手架架體的設計,應按照JGJ130和JGJ/T231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8施工8.1施工準備8.1.1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搭設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應由施工總承包單位或專業(yè)分包單位組織專業(yè)技術人員編制,施工總承包單位及專業(yè)分包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查簽字、加蓋單位公章,并由總監(jiān)理工程師審核簽字、加蓋執(zhí)業(yè)印章后方可實施。當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搭設高度在20m及以上,或懸挑長度大于3000mm時,應由項目施工總承包單位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專項論證。8.1.2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搭設前,應按照相關規(guī)范及法律法規(guī),由技術負責人或方案編制人員對施工、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由施工、安全管理人員對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8.1.3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搭設前,應按照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制作、安裝預埋螺栓組件和懸挑梁,并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隱蔽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搭設。8.1.4按照專項施工方案、施工圖紙和國家現(xiàn)行標準的規(guī)定,由甲方組織項目監(jiān)理單位及施工總承包單位、專業(yè)分包單位等對進場的懸挑承力架構配件及架體材料等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應使用。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guī)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wěn)。8.1.5側埋式懸挑腳手架的鋼管、扣件、預埋螺栓和懸挑梁等應做好防腐防銹處理。8.2安裝8.2.1側埋式懸挑腳手架安裝搭設時,必須分工明確,統(tǒng)一指揮。8.2.2懸挑承力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懸挑承力架應按設計的施工平面布置圖精準放線定位,安裝牢固,安裝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構件型號、規(guī)格、安裝位置的準確性和螺栓的緊固及焊接質量,不合格構配件應及時更換;b)預埋螺栓組件安裝時,貫穿式預埋螺栓孔宜采用在主體結構外側模板上定位出預埋套筒的預埋位置并將套筒牢固于主體結構鋼筋,后期再穿螺栓的定位和安裝方式;c)預埋螺桿(或螺母、套筒等)處主體結構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盡量避免擾動預埋件,預埋件安裝固定過程中應采用測量儀器進行定位測量和校正,主體結構模板拆除后應采用測量儀器進行復核,不合格預埋件宜采取補安貫穿式螺栓等技術措施;緊力造成對初期混凝土的破壞;e)懸挑梁安裝前應做好螺紋絲帽等精密件的檢查和保護,使用前宜采取涂油等保護措施;f)懸挑梁通過吊裝就位,進行懸挑梁的連接固定時需對標高、水平偏移、平整度等定位和校正;g)安裝吊拉鋼絲繩時,應保證鋼絲繩順直張緊;h)安裝斜拉桿件時,先將桿件上下端采用銷軸和連接耳板鎖緊,再調節(jié)桿件長度使其張緊。懸挑梁安裝時其下部應有可靠的臨時支撐措施,懸挑梁安裝完成后,上部架體的搭設分兩個階段驗收,第一階段為懸挑梁安裝完成,斜拉尚未安裝時,上部架體搭設高度不應超過一個結構層高加1.5m安全防護的總高度,且此時懸挑梁下部的臨時支撐措施不應提前拆除;第二階段需在整個懸挑承力架體系安裝調整完成后,方可完成整個上部架體的搭設。8.2.3架體搭設應按照JGJ130和JGJ/T231的有關要求進行施工。8.3使用DB42/T2133—20238.3.1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應按設計性能指標進行使用,不應隨意擴大使用范圍;架體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規(guī)定,不應超載,不應有影響局部桿件安全的集中荷載,不應與內架混搭。8.3.2側埋式懸挑腳手架使用過程中,應對架體上的建筑垃圾和雜物及時清理干凈。8.3.3側埋式懸挑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應進行下列作業(yè):a)在架體上拉結吊裝纜繩或繩索;b)任意拆除構配件或解除連接件;c)利用架體作為卸料平臺;d)其他影響架體安全的作業(yè)。8.3.4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a)懸挑承力架的預埋螺栓組件、吊拉鋼絲繩、斜拉桿件等的固定及連接是否符合要求;b)懸挑梁的固定和連接,架體及連墻件等構造是否符合要求;c)扣件、螺栓等構配件是否松動;d)立桿垂直度的偏差、剪刀撐或斜桿的設置等是否符合要求;e)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f)是否超載。8.3.5側埋式懸挑腳手架上嚴禁集中堆放施工材料。8.3.6大雨大風、雷電等惡劣天氣時,不應在側埋式懸挑腳手架上冒險施工作業(yè)。8.4拆除8.4.1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拆除應按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施工,拆除作業(yè)前應做好下列準備工作:a)應全面檢查側埋式懸挑腳手架的固定、連接、支撐體系、連墻件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b)根據檢查結果,如原方案和現(xiàn)場實際情況相差較大,應重新編制拆除方案,并經審核審批后方可實施;c)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拆除前,應按照相關規(guī)范及法律法規(guī),由技術負責人或方案編制人員對施工、安全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由施工、安全管理人員對作業(y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d)應清除側埋式懸挑腳手架上的雜物及地面上影響拆卸作業(yè)的障礙物。8.4.2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拆除作業(yè)必須自上而下逐層進行,不應上下同時作業(yè)。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除側埋式懸挑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兩步,如高差大于兩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當拆至最底層腳手架時,應先拆除連墻件,后拆除吊拉鋼絲繩。8.4.3當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架體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架體端頭部位,必須采取增設連墻件和連續(xù)剪刀撐或橫向斜撐等可靠措施加固后方可實施拆除作業(yè)。8.4.4拆除作業(yè)時,應由專人負責統(tǒng)一指揮;當有多人同時操作時,應明確分工,統(tǒng)一行動,且應具有足夠的操作面。8.4.5拆除作業(yè)應嚴格按照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進行,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8.4.6懸挑梁下層有架體時,宜以下層架體做操作平臺拆卸懸挑梁;下層無架體時,應搭設臨時操作平臺或安全穩(wěn)定的設備平臺等進行懸挑梁的拆除。8.4.7懸挑梁拆除時,應遵循先拆除吊拉鋼絲繩或斜拉桿件進行卸載,再采用鋼絲繩吊裝固定懸挑梁兩端并張緊后,再拆除懸挑梁端板處的固定螺栓的先后順序。鋼絲繩等吊裝索具的選擇需經過設計計算確定并滿足GB/T20118相關要求。8.4.8拆除作業(yè)應在白天進行,遇大雨大風、雷電等惡劣天氣時,不應進行拆除作業(yè)。8.4.9拆除的構配件應傳遞或吊運至地面,不應拋擲。8.4.10運至地面的構配件應按本規(guī)程的規(guī)定及時檢查、整修和保養(yǎng),按不同品種、規(guī)格分類存放,并對構配件做好防護措施,方便后續(xù)再次使用。DB42/T2133—20239檢查與驗收9.1構配件檢查與驗收9.1.1側埋式懸挑腳手架的材料與構配件應滿足下列要求:a)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文件,有產品有效期的應在有效使用期內;b)應按進場批次分品種、規(guī)格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9.1.2腳手架鋼管、扣件、腳手板應有產品出場合格證和檢測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并在使用前按照JGJ130、JGJ/T231等的規(guī)定進行抽樣檢驗。鋼管的壁厚應符合現(xiàn)行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9.1.3懸挑梁、端板、耳板、立桿定位件、鋼筋拉環(huán)等材料應有產品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且按相關規(guī)范要求進行抽樣送檢,懸挑梁端板、耳板、立桿定位件等焊接件的焊縫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宜有夾渣、氣泡、裂縫、咬口、變形、銹蝕等缺陷。9.1.4螺桿、螺母、墊圈、鋼絲繩、繩卡、鋼拉桿等應有產品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現(xiàn)場組裝的鋼拉桿,其焊縫質量、尺寸需符合設計要求。9.1.5鋼拉桿的承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應有桿件抽樣檢測報告。9.1.6構配件的制作質量檢查可參照本標準附錄B的表B.1執(zhí)行。9.2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檢查與驗收9.2.1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搭設前,應對懸挑梁、構配件及架體材料等進行檢查與驗收。9.2.2腳手架應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與驗收:a)懸挑梁安裝完成后、腳手架搭設前;b)作業(yè)層上施加荷載前;c)達到設計高度后;d)每搭設完兩個樓層高度后;e)遇有6級及以上大風和大雨后;f)停用超過1個月。9.2.3懸挑梁預埋螺栓組件應按月定期進行安全檢查。9.2.4腳手架連墻件應根據架體搭設進度逐層進行檢查驗收。9.2.5懸挑梁的安裝質量檢查可參照本標準附錄B的表B.2執(zhí)行。9.2.6腳手架架體的搭設質量檢查可參照本標準附錄B的表B.3執(zhí)行。9.3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檢查驗收應根據下列技術文件進行:a)本文件8.1~8.2條的規(guī)定;b)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及變更文件;c)安全技術交底;d)JGJ130、JGJ/T231中腳手架搭設的技術要求、允許偏差與檢驗方法等的有關規(guī)定。10.1側埋式懸挑腳手架的設計與構造應能保證腳手架結構體系的穩(wěn)定,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應構造合理、連接牢固、搭設與拆除方便、使用安全可靠。側埋式懸挑腳手架的設計、搭設、拆除和使用應滿足下列要求:a)承受設計荷載;b)結構穩(wěn)固,不應發(fā)生影響正常使用的變形;DB42/T2133—2023c)應滿足使用要求,具有安全防護功能;d)側埋式懸挑腳手架的安拆作業(yè)應由專業(yè)架子工按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施工;e)腳手架使用功能不應發(fā)生改變;f)側埋式懸挑腳手架所依附、承受的結構構件不應受到結構破壞。10.2側埋式懸挑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松動螺栓及其鎖定裝置,嚴禁拆除剪刀撐或斜桿、連墻件、主節(jié)點縱橫水平桿、掃地桿等桿件。10.3側埋式懸挑腳手架安裝拆卸人員,必須是持有建筑施工特種作業(yè)人員證的專業(yè)架子工。10.4側埋式懸挑腳手架安裝拆卸人員在安裝拆卸過程中要做到文明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