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古詩三首【核心素養(yǎng)目標】文化自信:熱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語言運用:感受詩人用淺白和妙趣橫生的語言描繪出所觀察到的美妙景色。思維能力:理解詩歌意思,引導學生通過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審美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之情,感悟詩歌中蘊含的道理?!菊n前解析】關注古詩畫面:《暮江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用淺白的語言,描繪出他觀察到的美妙景色?!额}西林壁》是宋代詩人蘇軾題寫在廬山西林寺墻上的一首七言絕句,是他游遍廬山之后的題詠?!堆┟贰肥撬未娙吮R鉞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用妙趣橫生的語言描寫了他眼中的梅和雪。關注古詩意境:三首古詩均配有插圖,勾勒了詩中描寫的景物,畫面簡潔,卻意境深遠?!赌航鳌繁憩F(xiàn)了詩人佇立江邊欣賞“殘陽鋪水中”的畫面,《題西林壁》和讀者走進了連綿起伏的遠山與高聳的峰巒,《雪梅》讓讀者看到了枝頭的雪與梅融為一體的景象。關注詩人觀察角度和古詩情感:通過詩人的視角,我們和白居易看到了從黃昏時分起一直游賞到夜間看到的美麗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眼前景色的喜愛之情。蘇軾帶我們看到了,隨著觀察點的變化,廬山呈現(xiàn)出的景象也各不相同。全詩道出了一個樸素而又重要的道理:當人沒有跳出局部從整體觀察時,就很難認清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宋代詩人盧鉞將眼中的梅和雪進行對比,其意不在評判高下,而是啟發(fā)讀者認識到二者是各有所長的?!窘虒W目標】1.認識“暮、瑟”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降”,會寫“暮、吟”等12個字。2.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詩所描寫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3.能借助注釋、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蘊含的道理;能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描繪的景象。(重難點)4.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前搜集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等相關資料【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會認“暮、瑟”,會寫“暮、吟”。2.有感情地朗讀《暮江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的景象。3.背誦古詩《暮江吟》?!窘虒W過程】一、單元導入,揭示課題導入:今天我們走進第三單元“處處留心皆學問”,體會連續(xù)細致的觀察,以讀促寫,學寫觀察日記。首先讓我們穿越時空,看看古代詩人們的觀察與思考。(出示課件2)二、引入古詩《暮江吟》,讀懂題目1.回憶背誦《憶江南》,引出作者。教師背誦《憶江南》的開頭“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學生接著背誦,引出詩的作者白居易。(出示課件3)2.作者簡介。(出示課件4)3.理解詩題。過渡:今天,我們再來學習白居易的一首詩。(出示課件5)(板書:暮江吟)詩題是什么意思呢?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江:詩人在江邊。詩題的意思是:詩人黃昏時分在江邊所作的詩。三、初讀《暮江吟》,感知詩意1.自由朗讀古詩,圈畫易錯字“暮、吟”。抓住描寫景物的詞語,帶著朗讀節(jié)奏,邊讀邊想象畫面。(出示課件6)2.結合注釋交流詩意。(出示課件7)快要落山的太陽的一縷光照射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現(xiàn)出青綠色,一半呈現(xiàn)出紅色。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愛呀,那露珠像珍珠一樣閃爍發(fā)光,一彎新月仿佛是一張精巧的弓。(出示課件8)四、再讀《暮江吟》,品讀古詩1.品讀前兩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出示課件9)理解“殘陽”:快落山的太陽的光,也指晚霞。理解“瑟瑟”:形容未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所呈現(xiàn)的青綠色。點撥:詩人描寫了傍晚的殘陽和江水,江水的特點是半江瑟瑟半江紅。(板書:傍晚)提問:你如何理解“殘陽”一詞?(出示課件10)夕陽的余暉被云霞、山峰、樹木等遮住了部分身影而殘缺不全。思考:把“鋪”換成“照”或“射”可不可以?(出示課件11)不可以。“鋪”寫出夕陽余暉是灑滿江面的,更柔和、更動感、更宏大。如果換成“照”或“射”則不能體現(xiàn)這一特點。啟發(fā):作者為什么說“半江瑟瑟半江紅”?(出示課件12)因為太陽接近地平線,江面有一半已經(jīng)照不到陽光,所以半個江面是綠色的,半個江面是紅色的。2.品讀后兩句: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出示課件13)理解“可憐”:可愛。理解“九月初三”:農歷已進入深秋季節(jié),點出了觀賞江景的季節(jié)是深秋。理解“真珠”:珍珠。點撥:這兩句詩人描寫了夜晚的明月和露珠。(板書:夜晚)詩人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晶瑩透亮的露珠比作珍珠,把新月比作彎弓。(出示課件14)3.詩的前后兩句分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出示課件15)前兩句描繪了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后兩句描繪了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朧夜色。(板書:夕陽西沉、晚霞映江彎月初升、露珠晶瑩)(設計意圖:抓住描寫景物的詞語,多種形式朗讀,理解詩意,讀好詩人對景物的觀察,加深對詩句的理解。)4.從詩中描繪的景物,你可以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對大自然的喜悅、熱愛之情。(板書:熱愛大自然)5.嘗試背誦古詩。(出示課件16)6.結構梳理,主題概括。(出示課件17、18)7.課堂演練。(出示課件19)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剩余的生字詞。2.有感情地朗讀《題西林壁》《雪梅》,能借助注釋、插圖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其中蘊含的道理;能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描繪的景象。3.背誦古詩《題西林壁》《雪梅》?!窘虒W過程】一、復習導入復習:指名背誦古詩《暮江吟》。(出示課件20)過渡: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本課后兩首詩《題西林壁》《雪梅》。(板書:題西林壁雪梅)二、學習古詩《題西林壁》(一)解詩題,知作者1.簡介作者。(出示課件21)2.理解詩題。(出示課件22)“題”就是書寫、題寫的意思?!拔髁帧奔次髁炙拢诮窠鲝]山腳下。《題西林壁》是書寫在西林寺墻壁上的詩。(二)初讀古詩,感知詩意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注意“橫、嶺、降”的讀音。抓住描寫景物的詞語,邊讀邊想象畫面。(出示課件23)(設計意圖:隨文識字,識記字音,加深理解,培養(yǎng)在閱讀中自主識字的習慣。)2.結合注釋初步理解詩意。(出示課件24)從正面看,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山峰巍峨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會呈現(xiàn)出各種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貌,是因為我正身處廬山之中。(出示課件25)(三)古詩精講1.學習前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出示課件26)①“嶺”和“峰”的區(qū)別是什么?結合圖片理解:“嶺”是相連的山,特點是坡度和緩,連綿?!胺濉笔歉叨獾纳剑攸c是坡度大,細長高聳,孤立。思考:橫看廬山和側看廬山,有什么不同呢?(出示課件27)正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從側面看廬山山峰聳立。(板書:橫看—成嶺側看—成峰)②關注“各不同”: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廬山,樣子會有變化嗎?(出示課件28)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樣子。(板書:遠近高低—姿態(tài)不同)思考: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結果會怎樣呢?(出示課件29)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結果也不相同。過渡:作者從不同的位置角度觀察廬山,最后發(fā)出這樣的感嘆,朗讀后兩句。思考:廬山的真面目是什么呢?(出示課件30)2.學習后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出示課件31)這兩句的意思是“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為什么詩人身在廬山,卻不識廬山真面目呢?(出示課件32)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板書:不識廬山面,身在此山中)詩的后兩句蘊含哲理,它給人們帶來了什么啟發(fā)呢?(出示課件33)由于人們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出發(fā)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板書:角度不同,認識不同)3.結構梳理,主題概括。(出示課件34、35)4.拓展延伸:王安石《登飛來峰》。(出示課件36)三、學習古詩《雪梅》(一)了解作者過渡:我們來學習最后一首詩《雪梅》(出示課件37),這首詩的作者是盧鉞。作者簡介。(出示課件38)(二)初讀古詩,感知詩意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抓住描寫景物的詞語,邊讀邊想象畫面。(出示課件39)2.嘗試結合注釋理解詩意。(出示課件40)梅和雪都認為自己占盡春色,誰也不肯服輸。這可愁壞了文人墨客,難以評議二者的高下。其實,梅在晶瑩潔白上應是比雪差三分的,而雪卻又輸給了梅所帶的一段清香。(出示課件41)3.讀了這首詩,你知道梅和雪的長處分別是什么了嗎?——香、白。(出示課件42)(三)古詩精講過渡:我們再來觀察皚皚白雪和梅花,這兩種事物又會有怎樣的啟示呢?1.品讀前兩句: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出示課件43)引導:“降”是什么意思?梅雪為什么不肯“降”?為什么運用“爭”,這里運用的是什么修辭手法?有何表達效果?降,服輸。梅雪不肯“降”是因為“爭春”,即都認為各自占盡了春色。擬人修辭手法,形象生動,使梅、雪具有了人的特性,將梅、雪的美別出心裁、生動活潑地表現(xiàn)了出來。(板書:爭春比美)“費”字說明了什么?——準確地說明二者難分高下。(板書:難以評判)小結:好一幅梅雪爭春圖!2.品讀后兩句: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出示課件44)“遜”和“輸”說明了什么?梅和雪各有所長,難分高下。(板書:各有所長)3.學完古詩,想一想:雪和梅爭春,為什么比不出高低?(出示課件45)假如沒有梅花,就不能映襯出雪的潔白無瑕;沒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顯出梅花不畏風霜,吐露芬芳的高貴品格。(板書:互為映照)追問:從它們的比較中,你明白了什么?(出示課件46)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取長補短,才能相得益彰。(板書:取長補短)4.結構梳理,主題概括。(出示課件47、48)5.拓展延伸:盧鉞《雪梅(其二)》。(出示課件449)四、課堂演練,布置作業(yè)1.課堂演練。(出示課件50-52)2.布置作業(yè):抄寫本課生字詞;背誦兩首古詩,默寫《題西林壁》。(出示課件53)【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教學本課時,我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詩意,結合詩意談感悟,背誦古詩,對詩歌有了整體感悟和體會;學習體會了詩人的不同觀察角度,發(fā)揮想象,感悟詩歌中蘊含的情感和道理。我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帶著問題,由淺入深地學習理解詩句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9古詩三首第一課時一、看拼音,寫詞語。mùsèyínshītímùcèmiànlúshān()()()()()yǒuyuánjiànɡluòfèilìwénzhānɡshānfēnɡ()()()()()二、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1.可憐九月初三夜??蓱z:2.題西林壁題:3.只緣身在此山中。緣:4.梅雪爭春未肯降。降:三、按古詩的內容重新排列詩句。①可憐九月初三夜①雪卻輸梅一段香②一道殘陽鋪水中②梅雪爭春未肯降③露似真珠月似弓③梅須遜雪三分白④半江瑟瑟半江紅④騷人閣筆費評章排序:排序:四、選擇合適的答案。從《題西林壁》這首詩中,我們得到的啟發(fā)是()A.對于復雜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斷出其它方面。B.對于復雜的事物,應從多角度觀察,多方面調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既要多方面觀察,調查了解,又要親身去體會、去分析。五、用詩句回答問題。1.“不識廬山真面目”的原因:。2.《暮江吟》一詩中含有比喻的詩句:。3.《雪梅》一詩中“雪”和“梅”對比的詩句:,。9古詩三首第一課時答案一、暮色吟詩題目側面廬山有緣降落費力文章山峰二、1.可愛。2.書寫。3.因為。4.服輸。三、②④①③②④③①四、C五、1.只緣身在此山中2.露似真珠月似弓3.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9古詩三首第二課時一、加點字讀音完全正確一組詞語是()。A.降落傘(xiánɡ)閣樓(ɡé)B.蕭瑟(shè)投降(xiánɡ)C.騷客(shāo)文章(zhānɡ)D.謙遜(xùn)浪費(fèi)二、選字組成詞語。暮墓()地()色吟憐可()()誦提題問()()高峰鋒烽()火雷()山()三、讀句子,在括號里寫出同音字。lú()舍周圍生長著很多()葦。shū這是一條特()的運()線。cè公路左()是深不可()的懸崖。yuán()來是這個()故。四、讀詩句,完成練習。1.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1)下列詞語“遜”的意思和詩句中“遜”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出言不遜B稍遜一籌C黃帝遜位(2)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3)詩人借“梅雪爭春”告誡人們。2.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解釋詞語:可憐:真珠:(2)詩中作者把比作,把比作,兩個貼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寫了江邊美麗的月色景色,表達了詩人的心情。(3)晶瑩的露珠還像什么?寫一個比喻句。五、對于本文中三首詩的理解,錯誤的是()。A.《暮江吟》表達了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B.這三首詩都蘊含著人生的哲理。C.《雪梅》詩人運用對比的手法,描寫了雪梅爭春的情趣,表達了詩人對雪梅的喜愛之情。六、古詩賞讀。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1.把這首詩寫完整,這首詩的作者是詩人。2.解釋詞語:題:緣:不識:3.前兩句寫了詩人從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觀看廬山的感覺。這兩句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所謂“當局者迷”,詩中表示這個道理的詩句:,。5.從《題西林壁》這首詩中得到的啟發(fā)是()A.對復雜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南京小學語文題庫及答案
- 2025年車輛監(jiān)控培訓試卷及答案
- 2025年陜西國網(wǎng)三批招聘已發(fā)布(59人)模擬試卷帶答案詳解
- 安徽聯(lián)考英語試卷及答案
- 化學與基因編輯倫理整合能力測評試題
- 化學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嚴謹、環(huán)保)發(fā)展診斷試題
- 古今第一考試題及答案
- 公路水運考試題型及答案
- 二建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工程管理考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江蘇省國家公務員考錄《行測》真題及參考答案
- 2025年電力系統(tǒng)工程師高級專業(yè)試題及答案
- 屠宰場突發(fā)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 2025年電商平臺新業(yè)態(tài)發(fā)展趨勢與運營策略研究報告
- 2025中糧集團社會招聘7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海南自貿港考試題及答案
- 交換機教學課件
- 四川產業(yè)振興基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2024
- 2025廣東云浮市檢察機關招聘勞動合同制司法輔助人員17人備考考試題庫附答案解析
- 工裝夾具設計培訓課件
- 大氣的受熱過程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