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重點知識手寫筆記匯編_第1頁
初中物理重點知識手寫筆記匯編_第2頁
初中物理重點知識手寫筆記匯編_第3頁
初中物理重點知識手寫筆記匯編_第4頁
初中物理重點知識手寫筆記匯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物理重點知識手寫筆記匯編嗨,同學們!物理這門學科,說起來真是又愛又恨。它不像有些科目光靠背就能應付,它需要我們理解,需要我們動腦子去想,去琢磨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規(guī)律。但一旦你入門了,會發(fā)現它特別有意思,能解釋我們生活中太多太多的現象。這份筆記,是我根據初中物理的知識體系,結合平時學習的重點和易錯點整理出來的,希望能幫到大家。記得,物理學習,理解概念是王道,多做練習是保障,整理筆記則是鞏固提升的好方法?!玖W篇】——物理世界的基石力學是初中物理的重頭戲,也是后續(xù)學習的基礎。這塊內容概念多,公式也不少,一定要把每個概念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一、走進物理世界&運動的描述1.物理學:研究聲、光、熱、力、電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規(guī)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2.單位:測量的標準。國際單位制(SI)是我們學習的重點。*長度(L):主單位米(m)。常用單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單位換算要熟練,比如1m=100cm,1km=1000m。*時間(t):主單位秒(s)。常用單位:小時(h)、分鐘(min)。1h=60min,1min=60s。*質量(m):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主單位千克(kg)。常用單位:克(g)、噸(t)。3.測量工具:*長度:刻度尺。使用前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線;使用時“放正、對齊、視線垂直”;讀數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記錄結果要有數字和單位。*時間:秒表、停表。*質量:天平。(后續(xù)會詳細講)4.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變化。這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5.參照物:判斷物體運動或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參照物的選擇是任意的(不能選研究對象本身),通常選地面或地面上靜止的物體。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這個概念非常重要,務必理解。6.速度(v):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定義:路程與時間之比。*公式:`v=s/t`(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單位:米每秒(m/s),常用單位還有千米每小時(km/h)。單位換算:1m/s=3.6km/h。*勻速直線運動:物體沿著直線且速度不變的運動。這是最簡單的運動形式。*平均速度:總路程除以總時間,用來粗略描述做變速運動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二、力與運動1.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產生條件:至少兩個物體(施力物體、受力物體),物體間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比如磁力、重力)。*作用效果:①改變物體的形狀;②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的改變)。*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三者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箭頭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線段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長度(結合標度)表示力的大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力。(比如:劃船、推墻)2.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力。*常見彈力:壓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工具。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使用前要校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被測力的方向要與彈簧軸線方向一致。3.重力(G):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施力物體:地球。*大?。篏=mg(g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N/kg,粗略計算可取10N/kg)*方向:豎直向下(“豎直向下”不是“垂直向下”,也不是“指向地心”的簡單理解)。應用:重垂線、水平儀。*作用點:重心。形狀規(guī)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重心在其幾何中心。4.摩擦力(f):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分類: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①壓力大小;②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與接觸面積大小、物體運動速度無關)*方向:總是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粗糙程度、用滾動代替滑動、使接觸面分離(如加潤滑油、氣墊、磁懸?。?。5.力和運動的關系:*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理想情況)*理解: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慣性: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與速度等其他因素無關。*二力平衡: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則這兩個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條件(四要素):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條直線上。(同體、等大、反向、共線)*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不同物體上。三、壓強1.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被壓物體。2.壓強(p):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公式:`p=F/S`*單位:帕斯卡(Pa),1Pa=1N/m2。*增大壓強的方法:增大壓力、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減小壓力、增大受力面積。3.液體的壓強:*產生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特點:①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②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③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④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⑤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密度有關,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計算公式:`p=ρgh`(ρ是液體密度,單位kg/m3;h是液體深度,單位m,指從自由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連通器: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原理:連通器里裝同種液體,當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總是相平的。*應用:茶壺、船閘、鍋爐水位計等。4.大氣壓強:*存在證明:馬德堡半球實驗。*測量:托里拆利實驗。標準大氣壓p?=1.013×10?Pa,約支持760mm高的水銀柱。*現象解釋:吸盤掛鉤、吸管喝飲料、覆杯實驗等。*變化: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液體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高壓鍋原理)四、浮力1.浮力(F浮):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向上托的力。*方向:豎直向上。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理解:“浸在”包括“部分浸入”和“完全浸沒”。V排是排開液體的體積,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體積。3.物體的浮沉條件:(適用于實心物體在液體中)*當F浮>G物或ρ液>ρ物時,物體上浮,最終漂?。ㄆrF浮=G物,ρ液>ρ物)。*當F浮=G物或ρ液=ρ物時,物體懸浮。*當F浮<G物或ρ液<ρ物時,物體下沉,最終沉底(沉底時F浮+F支=G物)。4.浮力的應用:*輪船:利用空心的辦法增大排開液體的體積,從而增大浮力。漂浮時F浮=G船。排水量指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重力來實現上浮和下沉。*氣球和飛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靠空氣浮力升空。五、簡單機械&功和能1.杠桿: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五要素:支點(O)、動力(F?)、阻力(F?)、動力臂(l?: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阻力臂(l?: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l?=F?l?`。*杠桿的分類:*省力杠桿:l?>l?,F?<F?,省力但費距離。(如:撬棒、羊角錘)*費力杠桿:l?<l?,F?>F?,費力但省距離。(如:筷子、釣魚竿)*等臂杠桿:l?=l?,F?=F?,不省力也不省距離。(如:天平、定滑輪)2.滑輪:*定滑輪: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實質是等臂杠桿。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軸隨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桿。特點: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且費距離。*滑輪組: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特點:既能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根據需要)。*滑輪組中繩子段數n的判斷:看有幾段繩子直接吊著動滑輪(和物體)。*拉力F與物重G(及動滑輪重G動,不計摩擦和繩重時)的關系:`F=(G+G動)/n`*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與物體上升高度h的關系:`s=nh`3.功(W):*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公式:`W=Fs`(F與s方向必須一致)*單位:焦耳(J),1J=1N·m。*不做功的三種情況:①有力無距離(如搬而未起);②有距離無力(如物體由于慣性運動);③力與距離方向垂直(如提著水桶水平走動,提力不做功)。4.功率(P):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義: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公式:`P=W/t`或`P=Fv`(F與v方向一致時,常用于勻速直線運動)*單位:瓦特(W),1W=1J/s。常用單位:千瓦(kW)。5.機械能:*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大小與彈性形變程度和材料有關。*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機械能守恒: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保持不變。(不計空氣阻力、摩擦等)*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如:滾擺、單擺)【聲學篇】——聲音的世界聲學相對簡單一些,但也是中考??嫉幕A內容。1.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但聲音不一定消失)2.聲音的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15℃空氣中聲速約為340m/s。3.聲音的特性(三要素):*音調:聲音的高低。由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單位赫茲Hz)*超聲波:頻率高于____Hz的聲波。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人耳聽覺范圍:20Hz-____Hz。*響度:聲音的強弱(大?。?。由發(fā)聲體振動的振幅決定,還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距離越近,響度越大。(振幅:物體振動的幅度)*音色:聲音的特色。由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等決定。不同發(fā)聲體音色不同,是辨別不同聲音的依據。4.聲的利用:*傳遞信息:如聲吶、B超、聽診器、回聲定位。*傳遞能量:如超聲波清洗、超聲波碎石。5.噪聲的危害和控制:*從物理學角度: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從環(huán)境保護角度: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控制噪聲的途徑:①在聲源處減弱(如消聲器);②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如隔音墻、植樹造林);③在人耳處減弱(如耳塞、耳罩)。【光學篇】——光的奧秘光學包括光的傳播和透鏡應用,實驗性比較強。一、光的傳播&光的反射1.光源:能夠自行發(fā)光的物體。(如:太陽、點亮的電燈、點燃的蠟燭。月亮不是光源)2.光的傳播:*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