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寺廟施工方案_第1頁
威海寺廟施工方案_第2頁
威海寺廟施工方案_第3頁
威海寺廟施工方案_第4頁
威海寺廟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威海寶蓮禪寺復建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工程概況1.1項目背景威海寶蓮禪寺位于環(huán)翠區(qū)塔山風景區(qū),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歷史上曾為膠東地區(qū)重要佛教活動場所。本次復建工程占地面積約86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200平方米,包含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jīng)樓、鐘鼓樓等12個單體建筑,采用清代官式建筑風格,結合膠東傳統(tǒng)木構技藝進行施工。工程場地位于山地緩坡地帶,平均海拔68米,場地西側為自然林地,東側緊鄰景區(qū)公路,施工區(qū)域內(nèi)存在3棵需保護性遷移的百年銀杏。1.2主要建筑參數(shù)建筑名稱結構形式建筑面積(㎡)建筑高度(米)特色構造大雄寶殿抬梁式木構68018.6九脊歇山頂,琉璃瓦屋面天王殿穿斗式木構32012.3單檐廡殿頂,石雕須彌座藏經(jīng)樓磚木混合48015.8二層樓閣式,回廊環(huán)繞鐘鼓樓六角攢尖各859.7銅質(zhì)鐘鼓架,雕花雀替1.3工程難點文物保護性施工:需保留原有明代地基遺址,新建基礎與遺址間距不小于1.5米木構精度控制:大木作構件需達到傳統(tǒng)"丈桿"計量標準,榫卯節(jié)點誤差≤2mm季節(jié)性施工:威海地區(qū)6-9月為臺風季,需制定特殊防風措施材料特殊性:大雄寶殿內(nèi)柱采用直徑650px的進口菠蘿格木,單根重量達3.2噸第二章施工總體部署2.1施工分區(qū)規(guī)劃將工程劃分為三個施工大區(qū):A區(qū)(核心區(qū)):包含大雄寶殿、天王殿等主體建筑,采用封閉式管理,設置24小時視頻監(jiān)控B區(qū)(輔助區(qū)):涵蓋僧寮、齋堂等生活用房,與A區(qū)保持3米消防通道C區(qū)(景觀區(qū)):負責園林、放生池等配套工程,后期組織施工2.2施工流程規(guī)劃前期準備階段(2個月):完成場地平整、文物勘察、材料備料基礎施工階段(3個月):先地下后地上,優(yōu)先完成大雄寶殿基礎木構安裝階段(4個月):采用"先立架后裝修"原則,按"柱→梁→枋→檁→椽"順序施工裝飾裝修階段(5個月):木雕、彩繪、瓦作等傳統(tǒng)工藝穿插進行驗收整改階段(1個月):分階段組織五方驗收,完成缺陷修復2.3施工進度計劃關鍵節(jié)點控制:第45日歷天:完成場地三通一平第120日歷天:所有基礎工程驗收合格第210日歷天:大雄寶殿木構架封頂?shù)?00日歷天:所有木構工程完工第420日歷天:工程整體竣工驗收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3.1地基與基礎工程3.1.1文物遺址保護措施對明代地基采用"鋼結構圍合+玻璃隔離"保護方案,先人工清理表層覆土30cm,暴露遺址輪廓后立即進行硅烷浸漬防水處理遺址周邊設置30cm寬砂卵石緩沖帶,采用輕型井點降水維持地下水位低于基底50cm3.1.2基礎施工工藝大雄寶殿采用"滿堂紅"條形基礎,具體做法:機械開挖至-2.8米,基底預留30cm人工清槽鋪設300mm厚級配砂石墊層,分層夯實(壓實系數(shù)≥0.97)澆筑C30鋼筋混凝土基礎梁,內(nèi)配Φ16@150雙層雙向鋼筋基礎頂面砌筑370mm厚青石壓頂,石材間采用傳統(tǒng)糯米灰漿砌筑3.2木構工程3.2.1大木作加工木材選用:柱、梁等主要構件采用進口菠蘿格,含水率控制在12%-15%,進場前需經(jīng)3個月自然干燥加工流程:原木→鋸解→刨光→畫線→鑿榫→打磨→編號,每個加工環(huán)節(jié)設置"三檢制"特殊工藝:大雄寶殿內(nèi)槽金柱采用"梅花柱"做法,柱身雕刻纏枝蓮紋,深度5-8mm,需在工廠預制完成3.2.2木構架安裝立柱工藝:采用"吊垂球"法校正垂直度,偏差控制在1/1000柱高以內(nèi)柱腳設置"管腳榫"與基礎石連接,縫隙用鐵片楔緊后灌入環(huán)氧樹脂安裝臨時支撐,斜向拉纜風繩固定,纜風繩與地面夾角保持45°梁架安裝:采用25噸汽車吊進行吊裝,吊點設置在梁長1/3處,使用專用軟質(zhì)吊裝帶安裝順序遵循"先下后上、先內(nèi)后外"原則,先安裝四椽栿,再裝平梁、叉手榫卯節(jié)點安裝時采用"敲榫"工藝,使用硬木錘墊木塊敲擊,避免構件損傷3.3磚石工程3.3.1墻體砌筑外墻采用"一順一丁"組砌方式,使用MU15青磚,傳統(tǒng)"三灰"(石灰、糯米、桐油)砂漿砌筑山墻收分按"墻高每丈,收分三寸"的傳統(tǒng)做法,頂部設置壓磚板與木構架連接墻體開設佛龕處采用"鑲磚"工藝,龕口周邊用磚雕纏枝紋裝飾,雕磚深度15-20mm3.3.2石雕工程須彌座采用福建青石加工,分"上枋、下枋、束腰"三部分,束腰處雕刻"佛教八寶"圖案臺基壓面石長120-150cm,寬30cm,厚15cm,接縫處做"暗榫"連接欄板望柱安裝時采用"坐漿法",柱底鋪設50mm厚干硬性砂漿,校正后灌漿固定3.4屋面工程3.4.1瓦作施工大雄寶殿屋面采用"琉璃剪邊"做法,正脊使用孔雀藍琉璃瓦,垂脊采用黃色琉璃瓦,瓦件規(guī)格30×20cm屋面木基層鋪設18mm厚望板,望板上涂刷2道桐油,然后鋪設30mm厚灰背(配比:白灰:麻刀=3:1)瓦件安裝前進行"試擺",確保搭接嚴密,檐口瓦出挑長度統(tǒng)一為50cm,勾頭滴水對齊成線3.4.2屋脊制作正脊高度1.2米,采用"大脊"做法,內(nèi)部設置Φ12鋼筋骨架,外部砌筑琉璃脊筒脊兩端安裝龍形大吻,高1.8米,重約800kg,安裝時使用鐵扁擔固定,內(nèi)部灌注環(huán)氧樹脂垂脊上安裝仙人走獸,數(shù)量按"一龍二鳳三獅子"順序排列,共9件,每件重量控制在35-45kg第四章傳統(tǒng)工藝應用4.1木雕工藝材料選擇:采用香樟木、椴木等易雕刻材料,含水率≤12%雕刻技法:深浮雕:用于梁枋包袱錦圖案,雕刻深度30-40mm透雕:用于雀替、掛落,保留3-5mm厚邊框圓雕:用于佛臺、供桌,表面打磨至800目細度傳統(tǒng)工具:使用"雕刻十二件套",包括平刀、圓刀、斜刀等,部分精細部位需手工雕刻4.2彩繪工藝嚴格遵循"一麻五灰"傳統(tǒng)工序:基層處理:木構件表面打磨后涂刷生桐油地仗施工:依次為捉縫灰→掃蕩灰→壓麻灰→中灰→細灰,每層厚度≤2mm顏料調(diào)配:采用礦物顏料,其中:紅色:辰砂(HgS)與鉛丹(Pb3O4)調(diào)配青色:石青(Cu3(CO3)2(OH)2)分級罩染金色:98%純金箔,采用"貼金"工藝,金膠油使用桐油與松香熬制彩繪保護:完成后涂刷2道聚甲基硅氧烷保護層,提高抗紫外線能力4.3石作工藝石料加工:采用"水磨"工藝,表面平整度誤差≤1mm/m榫卯連接:臺基階條石采用"暗榫"連接,榫頭長度為石厚的1/3仿古處理:新制石材表面做"做舊"處理,采用酸性溶液腐蝕法形成自然風化效果,腐蝕深度控制在0.5-1mm第五章質(zhì)量安全控制5.1質(zhì)量控制標準木構工程:柱垂直度:≤H/1000(H為柱高)梁架水平度:≤3mm/2m榫卯結合:插入深度≥榫頭長度的2/3磚石工程:墻面垂直度:≤5mm/2m灰縫飽滿度:≥85%表面平整度:≤4mm/2m裝飾工程:彩繪褪色率:≤5%/年木雕含水率變化:≤3%琉璃瓦抗凍性:-20℃循環(huán)25次無裂紋5.2安全專項措施5.2.1高空作業(yè)防護2米以上作業(yè)面設置1.2米高防護欄桿,滿掛密目安全網(wǎng)(網(wǎng)目密度≥2000目/100cm2)木構架安裝時設置"生命線"系統(tǒng),采用Φ12鋼絲繩環(huán)繞作業(yè)面,工人配備雙鉤安全帶檐口施工設置懸挑式操作平臺,荷載限值2kN/m2,每平臺限載3人5.2.2防火措施施工現(xiàn)場劃分禁煙區(qū),設置30處消防栓,每50m配置2組4kg干粉滅火器油漆、稀料等易燃品單獨存放,與明火作業(yè)點保持30米安全距離焊接作業(yè)辦理"動火證",配備看火人及滅火器材,作業(yè)后1小時復查5.2.3防風措施臺風預警發(fā)布后12小時內(nèi)完成以下工作:木構架臨時加固:采用Φ48鋼管搭設井字架支撐塔吊錨固:將起重臂固定在預設錨點,回轉機構鎖定材料堆放:高度≤1.5米,底部采用沙袋壓重(每平方米壓重≥1.2kN)第六章材料管理6.1主要材料技術參數(shù)材料名稱規(guī)格型號技術標準檢驗項目菠蘿格木直徑≥650pxGB/T15036.1-2019含水率、抗彎強度、順紋抗壓強度琉璃瓦300×200mmJC/T765-2008抗折強度、吸水率、耐急冷急熱青磚240×115×53mmGB/T2542-2012抗壓強度、抗凍性、石灰爆裂桐油一級品GB/T8277-2018色澤、粘度、酸值、碘值6.2材料采購與驗收采購流程:成立材料評審小組,對供應商進行實地考察,優(yōu)先選擇具有文物修繕經(jīng)驗的廠家進場驗收:實行"三驗制"(外觀檢驗、尺寸檢驗、性能檢驗),每批次材料需提供出廠合格證和第三方檢測報告特殊材料管理:木材:建立"材積臺賬",記錄每根木料的產(chǎn)地、規(guī)格、含水率等信息金箔:采用雙人雙鎖管理,建立領用登記制度,損耗率控制在3%以內(nèi)佛像石材:設置專用恒溫倉庫(溫度18±2℃,濕度65±5%)第七章傳統(tǒng)工藝傳承措施7.1匠人團隊組建組建"傳統(tǒng)工藝專班",包含:木作匠人:8名(其中省級非遺傳承人2名)瓦石匠人:6名(均有30年以上古建筑施工經(jīng)驗)彩繪匠人:5名(擅長"蘇式彩畫"與"和璽彩畫")石雕匠人:4名(師從福建惠安石雕流派)7.2技藝傳承方案實施"師徒制"培養(yǎng):每位老師傅帶2-3名年輕工匠,簽訂傳承協(xié)議建立"工藝檔案":對關鍵工序拍攝視頻記錄(4K分辨率,每秒60幀)編制《寶蓮禪寺營造技藝圖譜》,包含:大木作榫卯節(jié)點詳圖(1:10比例)彩繪顏料調(diào)配秘方傳統(tǒng)工具制作方法第八章施工進度計劃8.1橫道圖計劃(節(jié)選關鍵線路)基礎工程:[■■■■■■■■■■]90天木構加工:[■■■■■■■■■■]90天大雄寶殿安裝:[■■■■■■■■■■]75天其他建筑安裝:[■■■■■■■■■■]120天屋面工程:[■■■■■■■■]60天裝飾工程:[■■■■■■■■■■]150天8.2進度保障措施資源保障:高峰期投入木工52人、瓦工38人、普工45人,確保各作業(yè)面人員充足材料儲備:提前3個月儲備主要材料,木材儲備量達設計用量的120%機械保障:配置2臺25噸汽車吊、1臺50噸履帶吊,備用發(fā)電機功率200kW獎懲機制:設置進度考核基金,按期完成節(jié)點獎勵2萬元/節(jié)點,延誤按0.5萬元/天扣罰第九章環(huán)境保護措施9.1揚塵控制施工道路硬化處理,設置3處洗車平臺,車輛出場前沖洗輪胎(水壓≥8MPa)易揚塵材料覆蓋防塵網(wǎng)(密度≥2000目),堆場設置高于堆料2米的圍擋塔吊安裝噴霧降塵系統(tǒng),霧滴直徑5-50μm,覆蓋半徑30米9.2噪聲控制破碎機、電鋸等設備設置隔音棚(降噪量≥25dB),夜間(22:00-6:00)禁止使用木工加工區(qū)設置聲屏障,高度3米,采用雙層彩鋼板夾吸音棉結構噪聲監(jiān)測點距施工區(qū)50米,晝間限值≤70dB,夜間≤55dB9.3水土保持場地周邊設置截水溝(斷面500×600mm),出口處設沉淀池(三級沉淀,總容積20m3)基礎開挖土方集中堆放,表面覆蓋土工布,邊坡坡度≤1:1.5施工期結束后,裸露土地綠化率達100%,選用本地物種(黑松、側柏等)第十章驗收標準與程序10.1分部分項驗收隱蔽工程驗收:地基處理、鋼筋綁扎等關鍵工序需經(jīng)監(jiān)理、設計、業(yè)主三方共同驗收分項工程驗收:每個分項工程完工后,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報監(jiān)理驗收,合格率需達100%階段驗收:基礎工程驗收(第120天)木構封頂驗收(第240天)竣工驗收(第420天)10.2傳統(tǒng)工藝專項驗收邀請以下單位參與傳統(tǒng)工藝驗收:山東省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歷史建筑研究所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傳統(tǒng)工藝研究中心威海市佛教協(xié)會驗收內(nèi)容包括:木構"八大作"工藝符合性檢查彩繪"地仗"厚度檢測(標準:≥20mm)石雕紋樣傳統(tǒng)技法應用整體建筑形制與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則例》的符合性第十一章應急預案11.1臺風應急預案預警響應:收到藍色預警后6小時內(nèi)完成以下工作:檢查塔吊錨固裝置,降低起重臂高度至30度木構件臨時固定,采用8號鐵絲"井"字形綁扎施工現(xiàn)場堆放材料全部覆蓋,高度≤1米災后處置:臺風過后2小時內(nèi)組織安全檢查,重點檢查:木構架垂直度偏差(允許值≤H/500)屋面瓦件滑移情況臨時用電系統(tǒng)絕緣電阻(≥0.5MΩ)11.2火災應急預案報警程序:發(fā)現(xiàn)火情立即撥打119,同時啟動現(xiàn)場警報,組織人員疏散初期火災撲救:電氣火災: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用水撲救木材火災:使用干粉滅火器或消防水帶,控制火勢蔓延人員疏散:制定3條疏散路線,設置熒光指示標志每季度組織1次消防演練,演練時間≤3分鐘/百人11.3大型設備事故應急塔吊傾覆應急:立即啟動應急電源,切斷主電源劃定警戒區(qū)域(半徑50米),疏散人員采用250噸汽車吊進行構件拆除,專業(yè)救援隊實施救援第十二章工程創(chuàng)優(yōu)計劃12.1質(zhì)量目標確保"山東省建筑工程泰山杯"爭創(chuàng)"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古建筑類)申報"國家級傳統(tǒng)建筑技藝傳承示范工程"12.2創(chuàng)優(yōu)措施樣板引路:每個分項工程先做樣板(如:3米長梁架樣板、20㎡墻面樣板),樣板驗收合格后大面積施工過程精品:設置質(zhì)量控制點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