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加固施工方案_第1頁
箱梁加固施工方案_第2頁
箱梁加固施工方案_第3頁
箱梁加固施工方案_第4頁
箱梁加固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復合加固施工方案一、加固設計方案1.1加固體系組成本方案采用"體外預應力+UHPFRC組合截面+碳纖維布"復合加固體系,針對30m跨徑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常見病害(跨中撓度超限、腹板斜裂縫、底板混凝土剝落)實施系統(tǒng)性加固。通過三種技術的協(xié)同作用,實現(xiàn)抗彎承載力提升40%、抗剪能力提高35%的加固目標,結構使用壽命延長20年以上。1.2材料性能指標材料類型關鍵性能參數(shù)技術標準預應力鋼絞線抗拉強度1860MPa,彈性模量195GPaGB/T5224-2020UHPFRC抗壓強度≥150MPa,抗拉強度≥8MPa,彈性模量≥40GPaJG/T472-2015碳纖維布抗拉強度≥3000MPa,彈性模量≥230GPa,厚度0.167mmGB50367-2013結構膠鋼-鋼粘結強度≥25MPa,彈性模量≥3.5GPaGB50728-20111.3加固構造設計體外預應力系統(tǒng):采用2束7Φs15.2鋼絞線,沿梁底設置通長束,兩端錨固于新增的鋼筋混凝土牛腿上。轉向塊采用UHPFRC澆筑,設置防腐蝕套管保護預應力束。UHPFRC組合截面:在箱梁底板增設10cm厚UHPFRC層,內含Φ12@100mm縱向鋼筋網(wǎng);腹板兩側各加厚5cm,配置Φ10@150mm豎向鋼筋。碳纖維布加固:在箱梁跨中區(qū)域底板粘貼2層300g/m2碳纖維布,采用預應力張拉工藝(張拉控制應力0.4fptk),端部延伸至支座上方50cm。二、施工總體部署2.1施工流程規(guī)劃本工程采用分幅施工方案,先施工右幅箱梁,再施工左幅箱梁,單幅施工周期控制在45天內??傮w流程分為五個階段:施工準備階段(7天):含交通導改、臨時支架搭設、設備進場結構修復階段(10天):裂縫處理、混凝土缺陷修復、表面處理主體加固階段(20天):UHPFRC施工、體外預應力安裝、碳纖維布粘貼系統(tǒng)整合階段(5天):預應力張拉、管道壓漿、防水處理驗收撤場階段(3天):荷載試驗、場地清理、交通恢復2.2資源配置計劃機械設備:液壓張拉設備2套(含250t千斤頂)、混凝土噴射機1臺、金剛石鉆孔機4臺、碳纖維布專用張拉裝置1套材料供應:UHPFRC采用現(xiàn)場攪拌(每批次不超過5m3),碳纖維布及結構膠需提供出廠合格證及第三方檢測報告人員配置:項目經理1人、結構工程師2人、專職安全員1人、施工班組3個(各8人,含鋼筋工、混凝土工、特種作業(yè)工)2.3交通組織方案采用半幅封閉施工、半幅雙向通行的交通組織方式,設置以下安全設施:施工區(qū)域采用2.5m高彩鋼板圍擋,每50m設置反光警示標志臨時車道寬度不小于3.5m,限速20km/h,配置交通協(xié)管員2名夜間施工設置LED警示燈帶,距施工區(qū)域100m處設置減速帶及爆閃燈三、關鍵施工工藝3.1UHPFRC組合截面施工施工步驟:基層處理:采用高壓水槍(壓力≥20MPa)清除箱梁底板及腹板表面浮漿,對缺陷部位進行修補。用角磨機打磨混凝土表面,露出新鮮骨料,表面粗糙度控制在2.5-3.0mm。鋼筋工程:采用植筋工藝(鉆孔直徑Φ14mm,深度10d)植入縱向鋼筋,植筋膠采用A級改性環(huán)氧膠粘劑。鋼筋網(wǎng)片安裝后采用專用墊塊(強度≥50MPa)保證保護層厚度(30mm)。模板安裝:采用18mm厚酚醛覆膜膠合板,背楞采用50×100mm方木,間距≤300mm。模板接縫處粘貼2mm厚EPDM橡膠條,采用對拉螺栓(間距500×500mm)固定,確保澆筑時無漏漿。UHPFRC施工:配合比:水泥:硅灰:石英砂:鋼纖維=1:0.2:1.2:0.08,水膠比0.22,坍落擴展度≥750mm攪拌工藝:先投入水泥、硅灰、石英砂干拌2min,再加入鋼纖維攪拌1min,最后加入拌合水攪拌3min澆筑方式:采用分層澆筑(每層厚度≤200mm),使用插入式振搗棒(直徑30mm)振搗,振搗時間控制在20-30s養(yǎng)護措施:澆筑完成后12h內覆蓋保濕膜,24h后噴灑養(yǎng)護劑,養(yǎng)護溫度不低于10℃,養(yǎng)護期不少于7天。3.2體外預應力施工施工步驟:錨固體系施工:在箱梁兩端腹板處鉆孔植筋(Φ25mm鋼筋,植入深度20d),綁扎鋼筋骨架后支模澆筑C40鋼筋混凝土牛腿牛腿上安裝承壓鋼板(20mm厚Q345鋼),采用M20化學錨栓(埋深150mm)固定轉向塊施工:在距支座1/4跨徑處設置轉向塊,采用UHPFRC澆筑,內部設置Φ16mm環(huán)形鋼筋,轉向槽半徑500mm,安裝不銹鋼弧形襯墊預應力束安裝:鋼絞線采用機械切割(嚴禁電弧切割),編束時每隔1.5m用扎絲綁扎穿束前檢查波紋管通暢性,采用卷揚機牽引穿束,束頭設置錐形導向帽張拉工藝:張拉順序:先張拉N1束至10%控制應力→再張拉N2束至10%控制應力→同步張拉至100%控制應力(σcon=744MPa)持荷時間:達到控制應力后持荷5min,測量并記錄伸長值(實際伸長值與理論值偏差應在±6%內)張拉設備:采用YDC2500型千斤頂,使用前進行標定(校正系數(shù)≤1.05)壓漿施工:壓漿材料:無收縮水泥漿(水灰比0.4-0.45,摻加膨脹劑)壓漿工藝:采用真空輔助壓漿(真空度≤-0.06MPa),壓漿壓力0.5-0.7MPa,穩(wěn)壓3min3.3預應力碳纖維布施工施工步驟:表面預處理:用角磨機打磨混凝土表面(粗糙度達Sa2.5級),清除油污及疏松層對寬度≥0.2mm的裂縫采用低壓灌注環(huán)氧樹脂膠修補涂刷底膠(用量0.2kg/m2),待膠層表干(約2h)后進行下道工序碳纖維布裁剪:按設計尺寸裁剪(長度=計算長度+200mm張拉工作段),每段兩端各200mm范圍內涂刷環(huán)氧樹脂膠作為錨固區(qū)張拉裝置安裝:在梁體兩端設置型鋼反力架,采用穿心式千斤頂(張拉力50kN)對碳纖維布進行張拉粘貼工藝:涂刷浸漬膠(厚度1.5mm),將張拉后的碳纖維布貼合于混凝土表面用橡膠滾筒沿纖維方向反復滾壓,排出氣泡,保證膠層飽滿待浸漬膠初凝(約4h)后拆除張拉裝置,修剪多余布料防護處理:在碳纖維布表面涂刷防火涂料(厚度≥3mm),涂料與膠體的粘結強度≥1.5MPa四、質量控制標準4.1關鍵工序控制指標工序名稱控制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植筋施工鉆孔深度+10mm,0測繩檢查粘結強度≥設計值拉拔試驗(每500根一組)UHPFRC施工厚度+5mm,-3mm超聲波測厚儀表面平整度≤5mm/2m靠尺檢查預應力張拉控制應力±5%應力傳感器伸長值±6%百分表測量碳纖維布粘貼粘結面積≥95%錘擊法檢查搭接長度≥100mm鋼尺測量4.2質量驗收程序分項工程驗收:每個加固區(qū)段完成后,由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報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主要檢查:材料出廠合格證及進場復試報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植筋、預應力孔道等)施工記錄(張拉記錄、混凝土養(yǎng)護記錄等)結構性能檢測:加固工程全部完成后進行荷載試驗,測試內容包括:跨中最大撓度(滿載時≤L/600)截面應變分布(線性關系偏差≤15%)裂縫寬度(荷載作用下≤0.15mm)竣工驗收:需提供完整的技術資料,包括設計文件、施工記錄、檢測報告等,由業(yè)主組織設計、監(jiān)理、施工單位共同驗收。五、安全文明施工5.1安全防護措施高空作業(yè)防護:搭設滿堂腳手架(立桿間距1.2×1.2m,步距1.8m),鋪設5cm厚木腳手板,設置1.2m高防護欄桿作業(yè)人員必須佩戴雙鉤安全帶,腳手板滿鋪且固定牢固,嚴禁出現(xiàn)探頭板臨時用電安全: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tǒng),配電箱設置三級漏電保護(漏電動作電流≤30mA)電動工具使用前進行絕緣檢測(絕緣電阻≥2MΩ),雨天停止露天作業(yè)防火防爆管理:施工現(xiàn)場設置消防沙池(2m3)及滅火器(每50m2配置2具4kg干粉滅火器)結構膠、油漆等易燃材料單獨存放,與火源保持≥10m距離,配備專用滅火毯5.2環(huán)境保護措施噪聲控制:鉆孔、切割等作業(yè)在白天進行(7:00-19:00),夜間禁止高噪聲作業(yè)破碎機等設備安裝隔音罩,噪聲排放控制在晝間≤70dB,夜間≤55dB揚塵治理:施工現(xiàn)場出入口設置洗車平臺(含三級沉淀池),車輛沖洗后方可出場易揚塵材料(水泥、粉煤灰)采用密閉存儲,運輸車輛覆蓋篷布廢棄物處理:建筑垃圾分類存放,混凝土塊、鋼筋頭可回收利用,危險廢棄物(廢膠桶、廢油布)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施工廢水經沉淀(pH值6-9)后排入市政管網(wǎng),嚴禁直接排放六、應急預案6.1突發(fā)事件處置結構失穩(wěn)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組織人員疏散,設置警戒區(qū)采用臨時支撐(鋼管支架)加固變形部位,監(jiān)測結構沉降(每小時測一次)邀請專家評估事故原因,制定修復方案后方可繼續(xù)施工火災事故:初期火災由義務消防隊使用現(xiàn)場滅火器撲救,同時撥打119切斷起火區(qū)域電源,組織人員沿安全通道疏散易燃材料倉庫起火時,使用消防沙覆蓋滅火,嚴禁用水直接撲救高處墜落事故:立即停止作業(yè),將傷員轉移至安全區(qū)域,撥打120急救電話對傷者進行初步急救(止血、固定骨折部位),保護事故現(xiàn)場24小時內提交事故報告,組織安全整頓6.2監(jiān)測預警機制設置以下監(jiān)測項目,實行信息化施工:結構沉降:在墩頂設置監(jiān)測點,每2天觀測一次,預警值5mm/天應力監(jiān)測:在預應力束錨固端安裝應力傳感器,張拉過程中實時監(jiān)測環(huán)境監(jiān)測:施工現(xiàn)場設置PM2.5監(jiān)測儀,超標時停止作業(yè)并采取降塵措施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由專職工程師分析,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通報項目經理,必要時啟動應急預案。七、技術創(chuàng)新點7.1新型加固體系應用本方案創(chuàng)新采用"體外預應力+UHPFRC+碳纖維布"三重加固體系,相比傳統(tǒng)加固方法具有以下優(yōu)勢:協(xié)同受力性能好:三種加固措施分別針對抗彎、抗剪、延性提升,形成有機整體材料利用率高:通過預應力技術使碳纖維布強度利用率從30%提高到85%以上施工效率提升:UHPFRC采用噴射施工,比傳統(tǒng)澆筑工藝節(jié)省工期40%7.2智能化施工技術BIM技術應用:建立箱梁加固三維模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