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粉質黏土地層暗挖隧道超前支護技術規(guī)程聯(lián)合發(fā)布2023哈爾濱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地方標準粉質黏土地層暗挖隧道超前支護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AdvancedSupportofTunnelsinSiltyClayDB2301/T130-2023批準部門:哈爾濱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哈爾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黑龍江省地方標準粉質黏土地層暗挖隧道超前支護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AdvancedSupportofTunnelsinSiltyClayDB2301/T130—2023根據《2022年第三批哈爾濱市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哈市監(jiān)發(fā)〔2022〕163通知的要求,結合我市自然條件和市政建設工程實際需要。哈爾濱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組織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編制本技術規(guī)程。編制單位對國內類似地質結構的各類隧道工程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結合哈爾濱市巖土地質特點、在認真總結了哈爾濱市地鐵隧道超前支護施工的經驗,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經反復研究制訂本規(guī)程。本規(guī)程共分6章和8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是:1總則;2術語和符號;3基本規(guī)定;4超前小導管支護;5管棚支護;6全斷面深孔注漿加固。本規(guī)程由哈爾濱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負責管理,由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解釋。請各單位在執(zhí)行本規(guī)程過程中,積累資料,總結實踐經驗,提出意見和建議,請寄送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qū)西大直街357號,郵編:150001,電話傳真0451-51989000,Email:cxd_hit@163.com),以供今后修訂時參考。本規(guī)程主編單位: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本規(guī)程參編單位:山東大學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中交天津港灣工程研究院本規(guī)程主要參編人:龔英杰丁萬濤商春輝李振宇阮航劉宇婷李德超唐志國馬耀宗張海靜劉洪丹徐天婧王忠?guī)X陳洪強張琦蔣憲張學軍胡云峰楊為民王慶禮杜有超王大永隗東琪張福森李長春陳東亮陳峰王紅飛王慶海劉玉輝本規(guī)程主要審查人:王衛(wèi)東王海云王鳳來丁延生張云英王玉林施曉林 2術語和符號 2 22.2符號 3基本規(guī)定 4超前小導管支護 4.1一般規(guī)定 4.2設計 4.3施工 4.4檢測 5管棚支護 5.1一般規(guī)定 5.2設計 5.3施工 225.4檢測 266全斷面深孔注漿 286.1一般規(guī)定 286.2設計 286.3施工 306.4檢測 34附錄A單液水泥漿現場配置表(1m3漿液) 36附錄B水玻璃稀釋表 37附錄C超前小導管施工記錄表 38附錄D鉆孔記錄表 39附錄E注漿記錄表 40附錄F注漿效果統(tǒng)計表 41附錄G超前小導管注漿施工質量標準 42附錄H管棚施工記錄表 43本標準用詞說明 45引用標準名錄 46附:條文說明 47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andsymbols 2 22.2Symbols 33Basicrequirements 54Advancedsmallpipesupport 84.1Generalrequirements 84.2Design 94.3Construction 4.4Detection 5Shed-pipesupport 5.1Generalrequirements 5.2Design 5.3Construction 225.4Detection 266Full-facedeepholegrouting 286.1Generalrequirements 286.2Design 286.3Construction 306.4Detection 34AppendixASiteconfigurationtableofsingle-fluidcementslurry(1m3slurry) 36AppendixBWaterglassdilutiontable 37AppendixCConstructionrecordofadvancesmallconduit 38AppendixDBoreholelog 39AppendixEGroutingrecord 40AppendixFStatisticaltableofgroutingeffect 41AppendixGConstructionqualityofstandardforadvancesmallductgrouting 42AppendixHShed-pipeconstructionrecord 43Wordingdescriptionofthisstandard 45Listofreferencestandards 46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471.0.1為保證哈爾濱地區(qū)粉質黏土地層暗挖隧道超前支護設計、施工質量,促進技術進步,做到經濟合理、安全可靠、保護環(huán)境,特制定本規(guī)程。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哈爾濱地區(qū)粉質黏土地層中開挖跨度不大于6m的暗挖隧道超前支護選型及其小導管、管棚和全斷面深孔注漿加固設計、施工及檢測。1.0.3粉質黏土地層中暗挖隧道超前支護設計、施工除應符合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yè)和本地區(qū)現行有關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的規(guī)定。22.1.1粉質黏土Siltyclay按照《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的規(guī)定,塑性指數介于10~17之間的黏性土。2.1.2超前小導管支護Advancedsmallpipeprotection一種沿隧道周邊按一定角度和縱橫向間距打入導管,通過注漿加固地層,從而穩(wěn)定開挖工作面的輔助施工方法。2.1.3步長Step-length上臺階開挖面相對下臺階開挖面超前開挖長度。2.1.4單液水泥漿Singlecementslurry由普通硅酸鹽水泥,外摻劑和水攪拌而成的漿液。2.1.5水泥-水玻璃雙液漿Concrete-waterglasstwo-shotgrouting水泥漿和水玻璃漿,用雙液注漿泵壓注,在孔口混合的漿液。2.1.6管棚支護Pipe-roofprotection一種沿隧道周邊按一定外插角插入帶孔鋼管,壓注水泥漿或水泥砂漿,并將鋼管尾部與鋼架焊接為一體形支護體系的輔助施工方法。2.1.7全斷面深孔注漿Deepholegrouting在開挖面較大、地層不穩(wěn)定的區(qū)域,對深度較大的注漿孔注入漿液以穩(wěn)定掌子面前方土體的一項工程技術措施。2.1.8無收縮定向旋噴工法WuShouSuo(WSS)一種定向、定量和定壓注漿,使巖土層的空隙或孔隙間充滿漿液并固化,改變巖土層性狀的加固方法。2.1.9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Greyrelevanceanalysis一種以各因素的樣本數據為依據用灰色聯(lián)度描述因素間關系的強弱、大小和次序的多因素統(tǒng)計分析方法。2.1.10K-均值聚類算法K-meansclusteringalgorithm一種隨機選取K個對象作為初始的聚類中心,計算每個對象與各個子聚類中心之間的距離,把每個對象分配給距離它最近的聚類中心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2.2符號H——注漿段長度;L——小導管長度;Q——單孔注漿量,m3;R——漿液擴散半徑;V——注漿加固體體積;E0——變形模量;Es——壓縮模量;Gs——土體比重;IL——液性指數;IP——塑性指數;L0——開挖步長;Qa——注漿總量;Qs——注漿穩(wěn)定流量;c——粘聚力;e——孔隙比;l——試驗段長;n——地層孔隙率;r——鉆孔半徑;s——水位差;kg——注漿后地層滲透系數;4l0——小導管間距;l1——小導管水平投影搭接長度;lb——小導管尾部長度;la——小導管注漿段長度;m檢——注漿結束后檢查孔單位長度單位時間內的涌水量;m探——注漿開始前探孔單位長度單位時間內的涌水量。ψ——漿液填充率;α——有效注漿系數;β——漿液損失系數;γ——重力密度(重度μ——泊松比;ω——含水量,含水率;φ——內摩擦角;θ——小導管外插角;ρ——質量密度(密度);η——注漿施工前后堵水率;σ3——圍壓;ωL——液限;均值;53.0.1本規(guī)程不同亞級粉質黏土土體定性描述見表3.0.1。表3.0.1不同亞級粉質黏土定性描述Ⅴ Ⅵ3.0.2粉質黏土狀態(tài),可按表3.0.2分為堅硬、硬塑、可塑、軟塑。表3.0.2粉質黏土狀態(tài)液性指數ILIL≤03.0.3粉質黏土亞級劃分指標:塑性指數、含水率、重度。參數范圍見表3.0.3。6表3.0.3粉質黏土圍巖參數建議值Ipe量E0(°)c比μVⅥ1Ⅵ27VⅥ1Ⅵ28VⅥ1Ⅵ29判定。塑性指數、含水率、重度為判定指標,3.0.4不同亞級粉質黏土暗挖隧道超前支護應滿足表3.0.4的要求。表3.0.4不同亞級粉質黏土基本支護形式架V○×××—7續(xù)表3.0.4架○○○×土質打設超前小導管與管棚困難時可不采用。滿足注漿條件應進○○○○超前小導管應注漿加固;管棚應注:本表為不同亞級粉質黏土支護形式基本規(guī)定,“○”為宜采用,“×”為不建議采用,具體支護形式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進行3.0.5超前支護形式選型應具備詳細現場地勘報告,根據粉質黏土性質進行初步亞級劃分,結合室內實驗測定判斷指標,進行詳細亞級劃分。3.0.6超前小導管、管棚支護施工時產生的廢渣及廢棄物應使用專門車輛運輸并專業(yè)處置,需輔助注漿措施的超前小導管、管棚支護段嚴禁使用有毒性污染的化學漿液。3.0.7超前支護所用鋼管應進行力學性能和工藝性能抽查檢測。3.0.8在地下水位以下地層中進行小導管、管棚和深孔注漿施工時,應降水后進行施工。注漿結束后,需對輔助注漿措施的超前小導管支護段、管棚和深孔注漿效果進行檢測,注漿薄弱部位應補充注漿。3.0.9超前小導管支護應作為施工防塌限沉的輔助手段之一,正常斷面開挖仍應堅持“短開挖,強支護,緊封閉,勤量測”和環(huán)狀開挖,預留核心土的施工原則。大斷面仍應選擇分部開挖法;管棚注漿作為施工防塌限沉的另一種輔助手段,一般斷面開挖仍應堅持“管超前、嚴注漿、短進尺,強支護,快封閉,勤量測”的施工原則。3.0.10檢驗批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主控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應全部合格;82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應合格;當采取計數檢驗時般項目的合格點率應達到80%以上,且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值不應大于規(guī)定允許偏差的1.5倍,鋼結構工程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值不應大于規(guī)定允許偏差的1.2倍;3應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質量驗收記錄。4.1一般規(guī)定4.1.1超前小導管支護適用于隧道拱部自穩(wěn)能力較差的粉質黏土地層。4.1.2不同亞級粉質黏土超前小導管支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圖4.1.2超前小導管環(huán)向布置示意圖1對于V級粉質黏土地層,可不設置超前小導管支護,可適當增加格柵拱架的布設間距,將開挖步間距在0.50m~0.75m的基礎上增加為0.75m~1.00m。2對于Ⅵ1級粉質黏土地層拱頂超前小導管沿開挖輪廓線布設9度不宜小于3m,環(huán)向間距為300mm~400mm。3對于VI?級粉質黏土地層,隧道施且導管長度不宜小于3m,環(huán)向間距為300mm~400mm,超前小導管應進行注漿。超前小導管布置范圍如圖4.1.2所示。圖4.2.1超前小導管縱向布置示意圖4超前小導管沿隧道周邊布設,每榀或兩榀鋼拱架施作一環(huán),間距l(xiāng)0宜為750mm,相鄰兩排水平投影搭接長度l1應不小于1000mm,外插角θ宜為5°~15°,步長L0宜為5000mm~6000mm,見圖4.2.1;100mm~200mm,呈梅花形布置,尾部長度不小于300mm;4.2.2超前小導管注漿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1超前小導管注漿設計應根據地質條件、隧道斷面大小、周圍環(huán)境情況及支護結構型式,選用不同的注漿設計參數;2隧道所處粉質黏土地層為可塑、軟塑狀態(tài)時,應根據現場地質情況及注漿試驗效果確定是否采取注漿措施;3超前小導管注漿壓力宜控制在0.5MPa~1MPa,漿液擴散半徑宜為0.5m,注漿速度宜控制在50L/min~100L/min,并應由現場試驗確定;4.2.3超前小導管注漿材料應滿足下列要求:1應根據隧道所處粉質黏土地層條件合理選擇注漿材料,一般地段應選用水泥漿或超細水泥漿,富水地帶應選用水泥—水玻璃漿液,對于前期及后期強度要求很高的地層,可選擇硫鋁酸鹽類水泥漿(TGRM水泥漿特種灌漿料,HSC水泥基特種注漿料);2采用單液漿應滿足下列要求:1)注漿原材料水泥:新鮮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32.5MPa;促凝劑:氯化鈉,工業(yè)品,摻量0.5%(占水泥比重);三乙醇胺,工業(yè)品,摻量0.05%(占水泥比重);或水玻璃,40°Bé以上,摻量3%~5%。2)配合比根據地鐵暗挖隧道地質條件及注漿目的,單液水泥漿水灰比宜為(0.8~2.0):1,摻加0.5%氯化鈉和0.05%三乙醇胺復合促凝劑或3%~5%的水玻璃。3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應滿足下列要求:1)注漿原材料水泥:新鮮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32.5MPa;水玻璃:模數2.2~2.8,濃度不低于40°Bé;緩凝劑:磷酸氫二鈉,工業(yè)品。2)配合比水泥漿:水灰比(1.0~1.5):1(質量比),緩凝劑摻量1%~3%(根據凝膠時間而定);水玻璃漿:35°Bé;雙液漿配合比:水泥漿:水玻璃漿=1:(1.0~0.6);具體配比應根據膠凝時間和現場注漿試驗確定。4采用硫鋁酸鹽類水泥漿應滿足下列要求:1)注漿原材料TGRM水泥漿特種灌漿料,HSC水泥基特種注漿料,按照要求的凝結時間配制。2)配合比:水灰比宜為(0.8~1.2):1。4.2.4超前小導管注漿漿液配制應滿足下列要求:1單液水泥漿配制應在攪拌機內進行。其投料順序為:在放水的同時,將促凝劑、氯化鈉和三乙醇胺一并加入并攪拌,待水加至設計量后,繼續(xù)攪拌1min,然后投入水泥,再攪拌3min。單液水泥漿現場配置表見附錄A;2水泥—水玻璃漿液的配制1)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材料應按漿液配比進行計量,且水泥等固相材料宜采用質量稱量法進行計量,允許偏差為±5%;水和添加劑可按體積進行計量,允許偏差為±1%;2)水泥漿應攪拌均勻,且攪拌時間不應小于3min,并應測量水泥漿液密度;3)集中配置水泥漿液時,宜制備水灰比為0.5的水泥漿,且輸送水泥漿的管道流速宜為1.4m/s~2.0m/s。注漿前應根據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漿液設計配比對集中制備的水泥漿的水灰比進行調配;4)水玻璃宜在使用前加水稀釋到20°Bé~50°Bé備用,并應確保攪拌均勻,水玻璃稀釋見附錄B:5)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漿液在使用前應過濾,漿液從制備至耗盡的時間不應超過其初凝時間,且不宜大于2h;6)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漿液應保持在5℃~40℃之間;用熱水攪拌制備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漿液時,拌合水的溫度不應超過40℃;3配制漿液或稀釋水玻璃時,嚴防水泥包裝紙及其他雜物混入。注漿時應對漿液設網過濾。未經過濾的漿液嚴禁進入泵體;4配制好的漿液不宜停放時間過長,停放超過1h應重新對漿液凝膠時間等指標進行測定。4.3施工4.3.1超前小導管安設應滿足下列要求:1超前小導管的安設應采用引孔頂入法,安設過程中應做好記錄,見附錄C。超前小導管安設步驟如下:1)小導管打設前,應對孔位進行定位、標記;2)宜采用風鉆或煤電鉆引孔,或用吹管將碎屑吹出,開孔孔徑宜為50mm,孔深視超前小導管長度確定;3)插入超前小導管,若插入困難,可用帶沖擊錘的風鉆頂入;4)檢查小導管內有無充填物,若導管內有充填物,應用吹管將充填物吹出或掏勾勾出充填物;5)導管周圍縫隙用塑膠泥封堵,并用棉紗將孔口堵塞;6)對于采用注漿措施的超前小導管,管端宜外露200mm,以便安裝注漿管路;對于不向地層中注漿的小導管,應采用較小的壓力使管內充滿漿液,增加導管剛度,減小變形和沉降,同時充滿管與孔壁之間的縫隙。2為防止注漿過程中工作面漏漿,小導管安設后應對工作面進行噴射混凝土封閉。噴射厚度視地質情況以50mm~80mm為宜;3當采用超前小導管支護施工時,應對小導管施工部位、規(guī)格尺寸、布設角度、間距及根數、注漿類型、數量等應進行記錄,并①—儲漿池②—泵③一高壓膠管④—輸漿管⑤—混合器⑥一孔口壓力表⑦—泄?jié){閥⑧—導管⑨一地層圖4.3.2-1雙液漿注漿管路連接示意圖和地層的吸漿情況,壓水試驗的壓力不得小于設計終壓,時間不應小于5min;3水泥漿液應采用拌合桶配制,配制水泥漿或5注漿過程中應經常觀察工作面及管口情況,若發(fā)6雙液注漿時每隔5min或變更漿液配比時,應在孔口測量漿液凝膠時間;7注漿過程中應做好注漿記錄,見附錄E,每隔5min詳細記錄壓力、流量、凝膠時間等,并記錄注漿過程中的情況;8為防止串漿情況發(fā)生,注漿施作宜采用二序跳孔間隔進行;9孔口管結構、埋設質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孔口管結構應符合設計要求;2)孔口管埋設應牢固;3)孔口應不跑漿。10當滿足下列條件時可結束單孔注漿:1)注漿過程中壓力逐漸上升,注漿流量逐漸減少,當注漿壓力達到終止注漿壓力,且注漿量達到設計注漿量的80%以上時,可結束該孔注漿;2)注漿壓力未達到設計終止注漿壓力,注漿量已達到設計注漿量,且無漏漿現象時,亦可結束該孔注漿;3)注漿壓力達到設計終壓,注漿量未達到設計量的80%時,應根據相鄰小導管注漿量大小,判斷是否可以終止單孔注漿,必要時應補孔注漿;1180%小導管注漿孔達到注漿結束標準,且無漏注現象,單循環(huán)超前小導管注漿完成。4.3.3超前小導管打設設備與打設效果應滿足下列要求:1超前小導管安設應配備與工藝相適應的成孔設備、頂管設備和其他輔助設備,不可臨時拼湊,以保證安設質量;2成孔設備可根據地質情況選用成孔深度3m以上的風鉆、高壓(0.6MPa)吹管或煤電鉆;3宜采用煤電鉆引孔后頂入;4頂管設備可根據地質情況選用鐵錘或鉆機;5所有儀器設備均應有產品合格證及檢定單位檢定合格證。4.3.4超前小導管注漿設備應滿足下列要求:1小導管注漿應配備與工藝相適應的注漿設備、攪拌設備和其他設備,不可臨時拼湊,以保證注漿質量;2根據注漿工藝,應配有單液注漿泵、雙液注漿泵(或兩臺單液注漿泵額定注漿壓力應不小于5MPa,排漿量應大于50L/min,并可連續(xù)注漿;3攪拌水泥漿的設備應選用低速機械式攪拌機,其攪拌有效容積不小于400L;攪拌水泥—水玻璃漿液的設備應選用高速機械式攪拌機;4小導管注漿時,應根據需要配有混合器、抗震壓力表、高壓膠管、高壓球閥、水箱及儲漿桶等輔助設備;5小導管注漿時,還應配備必要的檢驗測試設備,如秒表、PH計、波美計等;6所有計量儀器、儀表均應有產品合格證及檢定單位檢定合格證。4.4檢測4.4.1超前小導管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進行檢查,具體分類如1主控項目包含以下項目:1)超前小導管所用鋼材的品種、級別、規(guī)格和數量;2)超前小導管注漿量、注漿壓力、配合比。2一般項目包含以下項目:1)超前小導管縱向搭接長度、與支撐結構的連接;2)超前小導管施工偏差。4.4.2超前小導管所用鋼材的品種、級別、規(guī)格和數量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查驗材料檢驗報告及合格證,現場觀察,鋼尺量測。164.4.3超前小導管注漿量、注漿壓力、配合比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檢查注漿施工記錄及漿液配比單,觀察檢查。4.4.4超前小導管安設完成后,應對安設效果進行檢查,確認與已有支撐結構連接緊密,各項參數滿足設計要求。超前小導管縱向搭接長度、與支撐結構的連接主要通過觀察或尺量進行效果檢查,施工偏差主要通過儀器測量和尺量進行效果檢查。1超前小導管和超前錨桿縱向搭接長度、與支撐結構的連接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檢驗數量應全部檢查;2超前小導管施工偏差檢查時,每環(huán)抽查3根,主要檢查項目及允許偏差如下:方向角允許偏差2°;孔口距允許偏差±50mm;孔深允許偏差±50mm。4.4.5注漿加固時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進行檢查,具體分類如1主控項目包含以下項目:1)注漿材料;2)漿液配合比。2一般項目包含以下項目:1)注漿效果;2)注漿孔的數量、間距、孔深。4.4.6注漿材料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檢查出廠質量證明或試驗報告。4.4.7漿液配合比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且漿液應充滿鋼管及周圍的空隙。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檢查配合比試驗報告、施工記錄和觀察檢查。4.4.8注漿加固終凝后應進行注漿效果檢查。檢驗數量:每一加固段不少于一處。17檢驗方法:開挖觀察檢查,取芯檢驗。4.4.9注漿孔的數量、間距、孔深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檢驗數量:抽查20%。檢驗方法:現場觀察,鋼尺量測。4.4.10超前小導管制作應滿足下列要求:1小導管加工前應對所使用鋼管的表面、污漬、泥土等雜物清除干凈;2鋼管截成需要的長度,鋼管一端做成300mm長的圓錐狀,距鋼管另一端100mm處焊接直徑6mm的加勁箍筋;3超前小導管管體長L應符合設計要求,lb可取100~200mm,梅花形布設直徑6mm~8mm的溢漿孔,尾部la可取1m長的止?jié){段;4小導管制作完成后,應清除鐵屑并將注漿孔毛刺磨平;5超前小導管結構示意圖見圖4.4.10;錐頭 lb預留止?jié){段錐頭 lb la圖4.4.10小導管管身構造圖6不需要采取注漿措施的超前小導管支護段可不設置溢漿孔;當采用管內注漿填充導管與孔壁之間的空隙時,應適當設置一定數量的溢漿孔。4.4.11超前小導管質量檢查應滿足下列要求:1為保證超前小導管支護效果,超前小導管使用前應按批次抽取試件進行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等力學性能及冷彎等工藝性能試驗,其性能和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行業(yè)標準的規(guī)定,并應有各項性能的質量證明書或檢驗報告;相關主要性能指標如下:1)鋼管應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沖擊韌性;2)鋼管宜采用Q235等級B的碳素結構鋼。2超前小導管所用鋼管的品種、級別、規(guī)格、數量、縱向搭接長度及與支撐結構的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4.4.12工程質量驗收的組織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的規(guī)定。4.4.13檢驗批驗收應包括下列內容:1對工程實體和原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的實物檢驗;2工程實體和原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的資料檢查。4.4.14檢驗批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主控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應全部合格;2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樣檢驗應合格;當采取計數檢驗時,一般項目的合格點率應達到80%以上,且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值不應大于規(guī)定允許偏差的1.5倍,鋼結構工程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值不應大于規(guī)定允許偏差的1.2倍;3應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質量驗收記錄。5.1一般規(guī)定5.1.1采用管棚支護圍巖施工時,應評價管棚施工的難易程度,指出施工應注意的問題,確定相應施工工藝,采取措施控制管棚施工引起的地層變形。5.1.2開挖斷面尺寸較大、周邊環(huán)境對變形要求嚴格,隧道拱部處于自穩(wěn)能力差的粉質黏土層等情況可采用管棚注漿加固。5.1.3管棚注漿可作為超前支護措施單獨使用,也可與超前小導管注漿和全斷面深孔注漿等措施組合使用。5.1.4管棚注漿宜僅作為加固隧道拱頂前方地層使用,注漿加固厚度不宜大于500mm,不宜用于止水。5.1.5管棚注漿參數應符合設計要求,注漿完成后,應在注漿體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再進行開挖。5.1.6管棚注漿后應采取措施對管口、管棚與孔壁之間的空隙進行封堵;應針對管棚注漿施工中可能出現的涌水、涌泥事故制定應急預案。5.2設計5.2.1管棚支護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1管棚的形狀和布置方式應根據隧道開挖面的形狀選擇;2管棚環(huán)向間距應根據地層性質、地層壓力、導管設置部位、鉆孔機具和隧道開挖方式等條件確定,宜取300mm~500mm,縱向兩組管棚水平搭接長度不應小于3m;3管棚宜選用熱軋無縫鋼管,外徑宜為80mm~180mm,長度宜為10m~45m,外插角宜為1°~3°,分段安裝,分段長宜為4m~6m。溢漿孔直徑宜為φ6mm~φ12mm,管棚管尾部2m范圍內不應設溢漿20孔;間距宜為150mm~200mm,呈梅花形布置;4管棚宜沿隧道拱頂150°對稱布置,如遇隧道偏壓、側穿風險源等特殊情況可延伸到隧道邊墻或不對稱單邊布設,相鄰管棚縱向間距不宜大于250mm,外插角宜為1°~3°;5當需增加管棚鋼架支護的剛度時,可在管內注入水泥砂漿,漿液中宜加入膨化劑。5.2.2管棚注漿設計應滿足下列要求:1水泥漿的水灰比宜為0.5~1.0;2水泥漿注漿壓力不應大于1MPa;3水泥砂漿注漿壓力不應小于2MPa;4管棚注漿終壓不宜大于0.3MPa,擴散半徑不宜大于250mm,注漿速度不宜大于50L/min;5隧道近接風險源施工時,管棚宜選用止?jié){塞分段后退式注漿工藝;變換隧道斷面施工時,管棚宜采用全孔一次性注漿工藝;6管棚注漿材料可選用雙液漿、單液漿或砂漿。止?jié){塞分段后退式注漿工藝應選用單液漿;5.2.3管棚注漿材料應滿足下列要求:1應根據隧道所處粉質黏土地層條件合理選擇注漿材料,一般地段應選用水泥漿或超細水泥漿,富水地帶應選用水泥—水玻璃漿液,對于前期及后期強度要求很高的地層,可選擇硫鋁酸鹽類水泥漿(TGRM水泥漿特種灌漿料,HSC水泥基特種注漿料);2采用單液漿應滿足下列要求:1)注漿原材料水泥:新鮮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32.5MPa;促凝劑:氯化鈉,工業(yè)品,摻量0.5%(占水泥比重);三乙醇胺,工業(yè)品,摻量0.05%(占水泥比重);或水玻璃,40°Bé以上,摻量3%~5%。2)配合比根據地鐵暗挖隧道地質條件及注漿目的,單液水泥漿水灰比宜21為(0.8~2.0):1,摻加0.5%氯化鈉和0.05%三乙醇胺復合促凝劑或3%~5%的水玻璃。3采用水泥—水玻璃雙液漿應滿足下列要求:1)注漿原材料水泥:新鮮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32.5MPa;水玻璃:模數2.2~2.8,濃度不低于40°Bé;緩凝劑:磷酸氫二鈉,工業(yè)品;2)配合比水泥漿:水灰比(1.0~1.5):1(質量比),緩凝劑摻量1%~3%(根據凝膠時間而定);水玻璃漿:35°Bé;雙液漿配合比:水泥漿:水玻璃漿=1:(1.0~0.6);具體配比應根據膠凝時間和現場注漿試驗確定。4采用硫鋁酸鹽類水泥漿應滿足下列要求:1)注漿原材料TGRM水泥漿特種灌漿料,HSC水泥基特種注漿料,按照要求的凝結時間配制。2)配合比:水灰比宜為(0.8~1.2):1。5.2.4管棚注漿漿液配制應滿足下列要求:1單液水泥漿配制應在攪拌機內進行。其投料順序為:在放水的同時,將促凝劑、氯化鈉和三乙醇胺一并加入并攪拌,待水加至設計量后,繼續(xù)攪拌1min,然后投入水泥,再攪拌3min。單液水泥漿現場配置表見附錄B;2水泥—水玻璃漿液的配制1)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材料應按漿液配比進行計量,且水泥等固相材料宜采用質量稱量法進行計量,允許偏差為±5%;水和添加劑可按體積進行計量,允許偏差為±1%;2)水泥漿應攪拌均勻,且攪拌時間不應小于3min,并應測量水泥漿液密度;223)集中配置水泥漿液時,宜制備水灰比為0.5的水泥漿,且輸送水泥漿的管道流速宜為1.4m/s~2.0m/s。注漿前應根據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漿液設計配比對集中制備的水泥漿的水灰比進行調配;4)水玻璃宜在使用前加水稀釋到20°Bé~50°Bé備用,并應確保攪拌均勻,水玻璃稀釋見附錄C;5)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漿液在使用前應過濾,漿液從制備至耗盡的時間不應超過其初凝時間,且不宜大于2h;6)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漿液應保持在5℃~40℃之間;用熱水攪拌制備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漿液時,拌合水的溫度不應超過40℃。3配制漿液或稀釋水玻璃時,嚴防水泥包裝紙及其他雜物混入,注漿時應對漿液設網過濾,未經過濾的漿液嚴禁進入泵體;4配制好的漿液不宜停放時間過長,停放超過1h應重新對漿液凝膠時間等指標進行測定。5.3施工5.3.1管棚安設應滿足下列要求:1管棚支護的長度和鋼管外徑、壁厚應滿足設計要求;2當采用管棚超前支護時,可按本規(guī)程附錄H的規(guī)定填寫施工記錄;3管棚應靠近拱頂布置,管棚鋼管與襯砌的距離宜不小于400mm;4管棚連接形式可采用絲扣組合或內、外襯管焊接,嚴禁將管材直接對齊拼焊;5管棚施工前應先將工作面封閉嚴密、牢固,清理干凈,并測出鉆設位置后方可施工;6當鉆進地層易于成孔時,宜采用先鉆孔、后插管的方法(引孔頂入法),不易成孔時,可采用跟管鉆進工藝;237采用鉆(吹)孔施工時,其孔眼深度應大于導管長度;采用錘擊或鉆機頂入時,其頂入長度應不小于管長的90%;8管棚安裝后,管口應用麻絲和錨固劑封堵鋼管與孔壁間空隙,連接壓漿管及三通接頭;9每循環(huán)管棚施工前,應開挖管棚工作室,工作室大小根據鉆機要求確定但不宜小于2m,管棚工作室頂部擴挖宜為600mm,兩側宜各擴挖300mm。管棚施工前,應在長管棚設計位置安放至少三榀用工字鋼組拼的管棚導向拱架,導向拱架內設置孔口管作為長管棚的導向管,鉆機作業(yè)過程中導向拱架不應有變形和移位;10開始鉆孔時應低速低壓,卡鉆時應用鈑鉗松動拔出,不可敲打鉆桿;11宜采用干鉆成孔,并采用早強材料錨固,宜注水泥砂漿;12導管和管棚安裝前應將工作面封閉嚴密、牢固,清理干凈,并測放出鉆設位置后方可施工;13管棚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鉆孔的外插角允許偏差為5‰。2)鉆孔應由高孔位向低孔位進行。3)鉆孔孔徑應比鋼管直徑大30~40mm。4)長鉆坍孔時應注漿后重鉆。5)鉆孔合格后應及時安裝鋼管,其接長時連接必須牢固。14管棚鋼管宜分節(jié)連接頂入鉆孔,節(jié)段長度不宜小于2m,相鄰鋼管的接頭錯開距離應大于1m,各節(jié)段間應采用絲扣連接或套管焊接連接,連接長度不應小于50mm;15管棚鉆孔應跳孔實施,先實施的管棚注漿凝固后,方可進行其相鄰管棚的鉆孔施工;16當洞內采用超前管棚時,管棚工作室參數應根據機具設備尺寸和設計管棚外傾角等因素設置;17管棚超前支護參數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管棚應采用熱軋無縫鋼管制作,必要時鋼管內安裝鋼筋籠;2470mm~180mm,鋼管中心間距宜為管徑的2~3倍;3)管棚長度應根據地層情況選用,宜為10m~40m;4)管棚外插角宜為0°~3°(不包括路線縱坡);5)管棚不得侵入隧道開挖線內,相鄰的鋼管不得相撞和立交。鉆孔外插角允許偏差l°,孔距允許偏差±150mm,孔深允許偏差±50mm,管棚徑向誤差不大于200mm。5.3.2管棚注漿施工作業(yè)應滿足下列要求:1漿液配置或存放過程中應設專人管理;2宜利用明挖段、豎井、橫通道作為管棚施工工作室,在隧道中間段應設置加高斷面作為管棚施工施工室,工作室空間尺寸應滿足管棚打設要求;3管棚注漿施作宜采用二序跳孔間隔進行;4注漿時發(fā)生漏漿、串漿等異常情況時,應采用間歇注漿、封堵等措施進行處理,確保漿液有效注入;5管棚的施作可由鉆機引孔后頂入、偏心潛孔錘帶入、套管成孔放入等方法,應根據工程條件選取合理、經濟的施工方法;6管棚注漿前應先做注漿現場試驗,注漿參數應通過現場試驗按實際情況確定;7管棚注漿前,應向開挖工作面、拱圈及孔口管周圍填塞處理,以防鋼管注漿時縫隙跑漿;8注漿后應及時掃排管內膠凝漿液,用水泥砂漿充填密實;對于非壓漿孔,可直接充填;9管棚注漿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注漿漿液宜采用水泥或水泥砂漿,其水泥漿的水灰比為0.5~1,水泥砂漿配合比為1:(0.5~3);2)注漿漿液必須充滿鋼管及周圍的空隙并確保密實,其注漿量和壓力應根據試驗確定;3)管棚內的注漿材料、注漿量、配合比及注漿壓力應符合設計25文件要求。10當滿足下列條件時可結束單孔注漿:1)注漿壓力達到設計終壓,且注漿量達到設計注漿量的80%以上,可結束單孔注漿;2)注漿壓力未能達到設計終壓,但注漿量已達到設計注漿量1.5倍,且無漏漿現象,可結束單孔注漿;3)注漿壓力達到設計終壓,注漿量未達到設計量的80%時,應根據相鄰管棚注漿量大小,判斷是否可以終止單孔注漿,必要時應采用補孔注漿;4)當90%管棚孔達到注漿結束標準,且無漏注現象時,單環(huán)管棚注漿完成。5.3.3管棚打設設備與打設效果應滿足下列要求:1管棚鉆機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具備可鉆深孔的大扭矩和破碎地層中堅硬孤石的高沖擊力;2)應能準確定位,可多方位鉆孔,深孔鉆進精確度高;3)輕便,移動靈活方便。2開鉆前對使用的機具應詳細檢查,鉆機鉆孔時,應先檢查機身、螺栓、卡套、彈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子接頭是否牢固,有無漏風;鉆桿有無不直、帶傷以及鉆孔堵塞現象;3管棚鉆孔不應侵入開挖范圍,鉆孔機械應具有糾偏功能。5.3.4管棚注漿設備應滿足下列要求:1注漿泵和注漿管額定壓力應大于注漿壓力的1.5倍,并滿足設計流量要求;2注漿泵出口、注漿孔孔口應設置壓力表和流量計,壓力表量程宜為最大注漿壓力的2.0~3.0倍。注漿泵進漿口應包裹濾網再次過濾,網目應小于出漿孔直徑的0.5倍;3注漿設備可實現單液注漿、雙液注漿,并配備泄壓閥;4宜采用體積小、重量輕、適用施工條件;5注漿設備在設計范圍內的壓力排量可以任意的調定,當壓力26超過允許壓力時,溢流閥會自動開啟,油缸和工作缸停止工作;6設備在施工條件具備時,應選擇自動化程度高的,有計量裝置的設備;7注漿設備要充分的考慮設備的回轉性能并適當的留有余地。5.4檢測5.4.1管棚應按主控項目和一般項目進行檢查,具體分類如下:1主控項目包含以下項目:1)管棚所用鋼材的品種、級別、規(guī)格和數量;2)管棚注漿量、注漿壓力、配合比。2一般項目包含以下項目:1)管棚仰角、搭接長度及與受力拱架的連接;2)管棚施工偏差。5.4.2管棚所用鋼管的品種、級別、規(guī)格和數量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鋼尺量測。5.4.3管棚內的注漿材料、注漿量、配合比及注漿壓力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檢查注漿材料、注漿量施工記錄及漿液配比單,觀察檢查。表5.4.4暗挖隧道管棚施工允許偏差27檢驗方法:儀器測量,鋼尺量測。5.4.4管棚鉆孔允許偏差及檢驗數量應符合表5.4.4的規(guī)定。5.4.5管棚仰角、搭接長度及與受力拱架的連接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檢驗數量:全部檢查。檢驗方法:觀察檢查,鋼尺量測。5.4.6注漿完成后,應對注漿效果進行檢查,確認已達到注漿目的,否則應采取補孔注漿等措施,保證注漿效果,注漿質量檢測同條文4.4.5~4.4.9。5.4.7管棚制作應滿足下列要求:1管棚加工前應對所使用鋼管的表面、污漬、泥土等雜物清除干凈;2管棚尺寸符合設計要求;3管棚制作完成后,應清除鐵屑并將注漿孔毛刺磨平。5.4.8管棚質量檢查應滿足下列要求:1為保證超前小導管支護效果,超前小導管使用前應按批次抽取試件進行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等力學性能及冷彎等工藝性能試驗,其性能和質量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行業(yè)標準的規(guī)定,并應有各項性能的質量證明書或檢驗報告;相關主要性能指標如下:1)鋼管應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沖擊韌性;2)鋼管宜采用Q235等級B的碳素結構鋼。2管棚所用鋼管的品種、級別、規(guī)格、數量、縱向搭接長度及與支撐結構的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5.4.9管棚支護質量驗收同見條文4.4.12~4.4.14。286.1一般規(guī)定6.1.1隧道近距離穿越Ⅵ2級粉質粘土地層或拱部處于較大范圍穩(wěn)定性差的地層中時,或隧道穿越重大環(huán)境風險源時,或隧道洞身存在止水需求時,宜采用深孔注漿加固地層。6.1.2深孔注漿可采用全孔一次性、分段前進式、鉆桿后退式和袖閥管后退式等工藝。6.1.3深孔注漿施工前應通過試驗驗證注漿工藝及參數,現場試驗應選擇在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進行。深孔注漿工程應編制專項方案,并做好技術、人員、機具、材料等方面的準備工作。6.1.4鉆孔過程中應做好鉆探詳細記錄,包括鉆進進尺、起止深度、土層性質、地下水情況等。6.1.5注漿過程應進行監(jiān)控量測與分析,并應根據監(jiān)測結果優(yōu)化注漿方案,同時應有施工記錄。6.1.6深孔注漿參數應符合設計要求,注漿完成后,應在注漿體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再進行開挖。6.2設計6.2.1設計漿液擴散半徑應根據地層性質、地下水壓、漿液材料和注漿壓力等因素確定,宜在200~400mm范圍內取值,并宜滿足下列要求:1地層空隙大、地層水壓低、注漿壓力高、漿液顆粒細,漿液擴散半徑宜取高值;2在不同地層界面處,漿液擴散半徑宜取低值。6.2.2布孔設計包括下列內容:1孔位布設于開挖面的上臺階,可采用無收縮定向旋噴工法(WSS)施工,成孔直徑50mm,布孔間距可為0.5m~1m,成孔深度可注漿孔布置橫斷面示意圖開挖掌子面開挖掌子面注漿孔布置縱斷面示意圖圖6.2.2-1深孔超前注漿全斷面止水布孔示意圖2掌子面宜采用小型機械成孔注漿措施施工,以孔底斷面處土體注漿加固成整體為依據,相鄰循環(huán)注漿管水平投影搭接長度不小于2m,注漿漿液為AB液或AC液。壓力宜為0.5施工從鉆孔到噴漿完畢,可連續(xù)進行。每孔理論滲透注漿量可按式6.2.3計算,漿液30式中:Q——單孔注漿量,m3;e——土體孔隙比,按勘察報告取值;R——漿液擴散半徑;lb——注漿段長度;α——有效注漿系數;β——漿液損失系數。6.2.4注漿盲區(qū)可通過調整注漿孔角度、短孔與長孔相結合等方式消除。6.2.5止?jié){墻宜采用加筋噴射混凝土或模筑混凝土的方法施作,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厚度不宜小于500mm。6.2.6隧道內超前預注漿每循環(huán)段長宜取10m~20m,相鄰注漿循環(huán)搭接長度宜為2m~5m。6.2.7隧道開挖輪廓線外的注漿加固圈厚度宜取1.5m~4m。6.2.8注漿壓力應根據理論計算、經驗類比和現場、室內試驗綜合確定,應大于隧道注漿位置地層水壓力的2倍,但壓力不宜過大。6.2.9注漿材料宜采用以下液體:1A液水玻璃:水;最終配比應現場試驗確定;2B液磷酸:增強劑:稀釋劑:水;最終配比應根據現場試驗確定;3C液水泥:稀釋劑:水;最終配比應現場試驗確定;4A+B液:無收縮雙液在細砂層擴散效果較好,可以生成具有高強度的防水硬殼,適用于隧道注漿止水施工;5A+C液:填充效果好,適用于填充土體中較大的空隙,提高土體承載力和密實度。6.2.10注漿時,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當調整配合比,增加可灌性和堵水性能,提高止水效果。6.3施工6.3.1全斷面深孔注漿施工應先進行測量放線,鉆機定位后成孔,成孔滿足設計要求后進行注漿,注漿不滿足設計要求應及時進行補漿,達到注漿標準后終止注漿。6.3.2前期準備包括下列內容:1掌子面封閉宜采用C20噴射混凝土,混凝土噴射厚度為500mm,中間鋪設一層鋼筋網片(6@150×150),錨桿的長度及間距應根據地層、斷面大小、注漿壓力等確定,并應避開注漿孔,見圖6.3.2-1止?jié){墻斷面示意圖2鉆機就位之前,應先進行測量放線工作,測量出每個孔的具體位置,并用紅油漆標出;3搭設腳手架,嚴格按照《施工腳手架通用規(guī)范》(GB55023)4應熟悉技術交底所交的相關內容。6.3.3開工前,組織測量人員標示施工范圍內布孔情況,同時根據施工順序安排和設計布孔要求,應于現場明確標示施工孔位。6.3.4成孔應遵循下列原則:321每行先按奇數鉆孔,再按偶數鉆孔,每列先按奇數鉆孔,再按偶數鉆孔;2注漿孔施工:先進行機械鉆孔,再按照工藝流程進行施工;3對鉆孔時容易產生塌孔、縮頸、引起地層沉降變形等問題的地層,鉆孔時應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控制。6.3.5注漿施工應滿足下列要求:1注漿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應設立防護措施,保持場地清潔,注漿效果檢査孔應封填密2)應經常觀察泵壓和流量的變化,防止出現工作面漏漿、跑漿及串漿等情況;3)注漿前應分析地下水流動軌跡,并測試水壓;4)地層內有地下水流動時,注漿順序應從上游到下游注漿;5)注漿應從外圈向內圈的順序作業(yè);6)雙液漿注漿結束時應先停水玻璃泵,后停水泥漿泵,及時清洗管路;7)隧道開挖前,應進行注漿效果檢查;8)隧道開挖后,應對注漿效果進行觀測與分析,對于薄弱帶應進行動態(tài)補充注漿;9)注漿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注漿壓力、漿液的膠凝時間應根據現場試驗確定;10)注漿孔的布置角度、深度及注漿孔間距應根據每一循環(huán)加固范圍、循環(huán)長度和漿液擴散半徑確定,并應滿足設計要求;11)注漿孔孔口應設止?jié){塞,止?jié){塞應能承受注漿終壓的要求;12)注漿前應檢查注漿設備,并試運轉正常;13)注漿施工過程中,無關人員應撤離現場;14)注漿施工過程中,應記錄孔位、孔徑、孔深、漿液配比、注漿壓力、注漿量、跑漿、串漿、終止注漿等參數。2注漿前應檢查止?jié){墻密封情況,發(fā)現止?jié){墻漏漿應及時封堵;333鉆至設計長度后,實施雙液化學注漿,注漿間隔2孔,注漿管回抽由鉆機完成。鉆桿端頭應裝有管內混合器,應按水平方向實行噴射;4注漿過程中出現管路堵塞、跑(竄)漿等問題時,應分析原因并及時處理;5深孔注漿應在注漿部位標識出孔位,鉆孔孔位偏差不宜大于200mm,成孔偏斜率不宜大于1%;6注漿前應檢查注漿管路及連接件、孔口管、止?jié){塞等,并進行試壓。注漿開始前應檢查高壓管路連接是否牢固,過程中應控制好注漿壓力。7注漿采用高壓注漿泵,注漿壓力與設計要求一致。注漿管聯(lián)接好后,注漿前先進行壓水試驗,檢驗管路是否暢通,然后開動注漿泵,通過鉆桿壓入土層;8注漿出口壓力稍大于注漿出口處的靜止水土壓力,注漿壓力宜大于出口壓力0.1~0.3MPa。9注漿速率范圍宜取50L/小時~110L/小時,施工時應根據現場試驗,確定注漿參數。6.3.6注漿結束標準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深孔注漿滿足下列條件時可結束單孔注漿:1)注漿孔達到設計孔深,注漿過程中壓力逐漸上升,流量逐漸減少,當壓力達到注漿終壓,可結束單孔注漿;2)注漿孔達到設計孔深,注漿壓力未能達到設計終壓,注漿量已達到設計注漿量2.0倍,可結束單孔注漿。2注漿孔未能達到設計孔深,應分析原因,可采用加強相鄰周邊孔注漿或補孔注漿的方法解決。6.3.7注漿孔封堵應遵循下列原則:1注漿結束時應對注漿孔進行封堵,封堵時的主要工藝流程為注漿孔清理、封堵、抹平;2清理注漿孔內泥漿,清理后孔內應干凈無浮塵;343封堵時宜采用微膨脹水泥砂漿填充應密實,保證砂漿與螺紋緊密連接,最后進行收面抹平。6.4檢測6.4.1全斷面深孔注漿質量控制應符合現行《建筑地基處理規(guī)范》(JGJ79)、《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guī)范》(JGJ123)、《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雙液注漿技術規(guī)程》(JGJ/T211)的相關規(guī)定。6.4.2全斷面深孔注漿質量管理措施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安排專職質檢員逐孔檢查、記錄(注漿孔位偏離在50mm內,注漿孔深度誤差在200mm內,垂直度偏差小于1%);2施工前對操作工人進行交底培訓確保施工質量;3施工前標定壓力表;4在標準暗挖斷面先做好試驗段,檢測土壤加固效果;5做好鉆孔注漿施工記錄和質量驗收記錄。6.4.3整段區(qū)間隧道二次襯砌完成后,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的隧道拱頂填充注漿檢查,宜采用雷達物探法與人工敲擊辨識相結合,確保無空隙、填充注漿密實。6.4.4深孔注漿效果檢查方法與標準可按表6.4.4執(zhí)行。表6.4.4注漿效果檢查方法與標準行分析。滿足合格標準的注漿孔數量宜大于80%。法法35續(xù)表6.4.4類6.4.5以加固為目的的深孔注漿效果檢查,宜以取芯孔法為主,并可輔以其他1~2種方法。6.4.6以止水為目的的深孔注漿效果檢查,宜以滲透系數測試法為主,輔以其他1~2種方法。對于不適合注入清水的地層,可用稀水泥漿代替清水,但漿液水灰比應不小于1.2:1。6.4.7檢查孔施作結束后應對其進行注漿封堵。36A.0.1單液水泥漿現場配制表如附表A。附表A單液水泥漿現場配置表(1m3漿液)—4873624水NaCl胺37B.0.1水玻璃稀釋表如附表B。附表B水玻璃稀釋表d璃WSWSWSWSWSWSédLLLLLLLLLLLL598864468228008837467364840037820055150019003746851119378255100464370064V-V原38C.0.1超前小導管施工記錄表如附表C。附表C超前小導管施工記錄表稱位格日序號樁號位置根數量施工班次39D.0.1鉆孔記錄表如附表D。附表D鉆孔記錄表工作面里程:鉆機種類及型號:記錄人:工地負責人:40E.0.1注漿記錄表如附表E。附表E注漿記錄表工作面里程:孔號:孔深:注漿泵型號:注漿開始時間:年月日時分時間類比間壓力壓力記錄人:工地負責人:41F.0.1注漿效果統(tǒng)計表如附表F。附表F注漿效果統(tǒng)計表注漿里程:(工作面里程)K+—K+注漿形式:號類整理人:復核人:42G.0.1超前小導管注漿施工質量標準如附表G。附表G超前小導管注漿施工質量標準12±503±504543H.0.1管棚施工記錄表如附表H。附表H管棚施工記錄表位位距尺間間44位45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標準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產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宜”,反面詞采用“不宜”;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采用“可”。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符合……的規(guī)定”或“應按……執(zhí)行”。461《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巖土錨桿與噴射混凝土支護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086)3《城市軌道交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307)4《建筑地基處理規(guī)范》(JGJ79)5《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技術規(guī)范》(JGJ123)6《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注漿技術規(guī)程》(JGJ/T211)7《公路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JTGC20)8《公路隧道設計規(guī)范》(JTGD70)9《公路隧道設計細則》(JTG/TD70)10《地鐵暗挖隧道注漿施工技術規(guī)程》(DBJ01-96)11《地下鐵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99)12《城市軌道交通隧道工程注漿技術規(guī)程》(DB11/1444-2017)4748《粉質黏土地層暗挖隧道超前支護技術規(guī)程》DB2301/TXXXX-2023,經哈爾濱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哈爾濱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2023年X月X日以第XX號公告批準、發(fā)布。本規(guī)范的主編單位是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參編單位是山東大學、中鐵第六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中交第一航務工程局、中交天津港灣工程研究院。上述單位分別在哈爾濱地區(qū)粉質黏土地層暗挖隧道的建設、科研、設計、施工、檢測等方面積累了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對粉質黏土地層暗挖隧道超前支護的選型、制作安裝和檢測等有比較深刻的認識。為便于廣大設計、施工、科研、學校等單位有關人員在使用本規(guī)程時能正確理解和執(zhí)行條文規(guī)定,《粉質黏土地層暗挖隧道超前支護技術規(guī)程》編制組按章、節(jié)、條順序編制了本規(guī)程的條文說明,供使用者參考。在使用中如發(fā)現本條文說明有不妥之處,請將意見函寄哈爾濱地鐵集團有限公司。49 513基本規(guī)定 534超前小導管支護 704.1一般規(guī)定 704.2設計 724.3施工 734.4檢測 745管棚支護 765.1一般規(guī)定 765.2設計 765.3施工 775.4檢測 786全斷面深孔注漿 6.1一般規(guī)定 6.2設計 6.3施工 6.4檢測 511.0.1哈爾濱是我國較早開展地下工程建設的城市。在地下人防設施、地下商場等建設過程中發(fā)展、積累和創(chuàng)新了諸多實用新型技術。其中洞柱法、礦山法等暗挖工法在城市中心區(qū)、主要道路下方等區(qū)域的地下工程建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近些年哈爾濱地鐵建設的大規(guī)模發(fā)展和人們對安全質量的更高要求,也暴露出一些工程方案不夠經濟合理,與實際建設條件不相符,存在施工安全隱患的問題。哈爾濱地鐵暗挖隧道所處地層多為崗阜狀平原區(qū)粉質黏土地層,地層物理力學性質受到含水率、黏粒含量和地下水補給方式的影響較大,變化幅度很大。含水率低的粉質黏土地層土性較好,自穩(wěn)能力較強,但一旦受到地下水浸泡或鄰近含水砂層等情況,土性急劇降低,失去自穩(wěn)能力。正是由于哈爾濱粉質黏土地層具有上述特點,在以往地鐵暗挖隧道超前支護中存在干硬地層小導管施打困難、注漿加固不良,濕軟地層小導管甚至管棚等超前支護措施不足,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因此根據哈爾濱地鐵的工程實踐,制定了本規(guī)程。目的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經濟、快速施工,促進哈爾濱暗挖施工工藝的發(fā)展。暗挖隧道拱頂以上一倍開挖洞徑寬度及洞體上部1/3開挖高度范圍內的土體為粉質黏土時,可定為粉質黏土地層中暗挖隧道。哈爾濱地區(qū)粉質黏土地層不完全均勻,沿隧道縱向分布厚度不均,局部缺失或局部存在砂夾層。當暗挖主要影響范圍內地層不全部是粉質黏土層時,本規(guī)程所做規(guī)定失去了前提條件,不再適用于指導工程建設。為了體現粉質黏土地層中暗挖工藝特點,按照拱頂上方和洞體開挖范圍內主要影響土層分布厚度的一般經驗,定義了本規(guī)程適用的暗挖斷面范圍。隨著后續(xù)工程經驗的進一步積累和理論的發(fā)展,適用的粉質黏土分布范圍可優(yōu)化調整。521.0.2本規(guī)程做出的規(guī)定主要是依據哈爾濱地鐵單洞單線暗挖區(qū)間隧道標準開挖斷面的工程實踐經驗和相關試驗做出的。地鐵單洞單線暗挖區(qū)間隧道標準斷面的開挖跨度不大于6m,因此提出本規(guī)程的適用開挖跨度范圍。暗挖區(qū)間聯(lián)絡通道、車站暗挖出入口、風道等開挖跨度不超過6m的暗挖工程可參照使用。對于其他地層隧道工程,或本規(guī)程未作規(guī)定的其他支護方法,并非排除不可使用,仍可參照使用。隨著工程經驗的不斷積累,可逐步向更大跨度的暗挖工程擴展。533.0.1~3.0.3編制本規(guī)程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哈爾濱地區(qū)粉質黏土地層暗挖隧道超前支護選型的困難,通過對不同性狀的粉質黏土進一步細分亞級類別,相應的選取暗挖隧道超前支護的不同組合方案。在條件好的隧道段實現經濟合理,在條件差的隧道段實現安全可靠。粉質黏土的性狀主要由黏粒含量、黏粒與粉粒含量的比值、含水量來區(qū)分。歸結于常用的指標就是重度、塑性指數Ip和天然含水率ω。同樣含水率情況下,塑性指數Ip大的粉質黏土粘聚力高,自穩(wěn)性強,可適當降低超前支護剛度,減少注漿或不注漿。塑性指數Ip小的粉質黏土,黏粒與粉粒含量的比值低,偏于砂土,土層結構相對松散,要提高超前支護剛度,并輔以地層注漿加固。同樣塑性指數Ip的情況下,含水率低的粉質黏土抗剪強度高,土性相對較強,可適當降低超前支護剛度,減少注漿或不注漿。含水率高的粉質黏土抗剪強度低,土性軟弱,要提高超前支護剛度,并輔以地層注漿加固。通過上述的工程經驗來看,粉質黏土分級及超前支護的選型可根據粉質黏土重度、塑性指數Ip和天然含水率ω等三項指標來判別,且三項指標存在互相耦合的現象。為了取得哈爾濱地區(qū)粉質黏土地層的第一手資料,本規(guī)程編制期間采集了暗挖隧道掌子面的土樣,開展室內土工試驗,篩選粉質黏土物理力學參數數據。通過對參數數據的歸納、分析和比對,進行了粉質黏土層的亞層定級和定性、定量描述,并提供了圍巖參數建議值供后續(xù)工程實踐中的勘察、設計參考。一、采集粉質黏土亞級劃分所需參數通過開展室內土工試驗,并結合哈爾濱地鐵1號線三期及3號線二期工程地質勘察報告,篩選提取粉質黏土物理力學參數數據。室內試驗采用原狀土,原狀土取自暗挖隧道掌子面截面上6個位置,取土位置如圖1所示。后續(xù)所用土體參數取6個位置土樣室內試驗測試結果的平均值。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擾動,減少水分的散失,采用保鮮膜和錫箔紙對原狀土試樣進行包裹分裝,見圖2和圖3。圖2掌子面取土圖3掌子面土樣所取土樣共分為93組,一組土樣包括掌子面6個位置所取的原狀土。每組土樣的含水率等于6個不同位置處原狀土含水率測試結果的平均值,各區(qū)間分組情況及含水率測定結果見表1。55表1含水率測定結果表由表1知,所取粉質黏土含水率分布范圍大致為18%~30%。3.土樣密度和重度采用環(huán)刀法對所獲取土樣進行密度測定,得到哈爾濱地鐵粉質黏土密度和重度情況,選取12組土樣進行密度和重度試驗,試驗結果見表2。表2土樣密度與重度測定結果號1234567856續(xù)表續(xù)表2號9由表2,哈爾濱地鐵所取粉質黏土重度分布范圍大致為18.7~19.4之間。4.土樣顆粒分析采用密度計法對土樣進行顆粒級配分析,得到哈爾濱地鐵土體的粒徑組成,根據計算得到的實驗數據繪制半對數坐標累積曲線,并計算各粒組的質量百分含量。所取土樣共分為10組,試驗結果見表3顆粒級配分析試驗結果記錄表號123456789半對數累積曲線見圖4。圖4部分區(qū)間土樣顆粒級配曲線5.含水率與界限含水率根據含水率和界限含水率的測定情況,分別進行不同液性指數情況下的三軸試驗,具體三軸試驗的含水率、界限含水率、液性指數以及圍壓情況見表4。表4三軸試驗情況含水率の(%)圍壓(kPa)塑限23,液限35續(xù)表458液性指數IL6.土樣的抗剪強度指標不同液性指數土體的摩擦角φ和粘聚力c,見表5。表5不同液性指數下的摩擦角和粘聚力7.土樣變形模量土的變形模量E0與一般彈性理論中的彈性模量在定義上相同,但由于土的變形中含有不可恢復的非彈性變形,而且E0隨應力水平而異,加載模量不等于卸載模量,所以土的模量E0不叫彈性模量而稱為變形模量。見表6。表6不同液性指數不同圍壓下的變形模量液性指數IL(kPa)續(xù)表659液性指數IL(kPa)8.土樣綜合物理力學參數綜合三軸試驗結果可得不同液性指數下粉質黏土的物理力學參數,見表7。表7不同液性指數下的物理力學參數數變形模量E0二、粉質黏土亞級劃分思路對粉質黏土隧道圍巖亞級劃分應當按照以下步驟進行:1.確定分級所需要的參數體系,制定室內試驗方案隧道勘察及設計階段所能獲取的粉質黏土物理參數:天然含水率ω、天然密度、孔隙比e、重度、比重Gs、塑限ωp、液限ωL、塑性指數IP和液性指數IL。力學參數:粘聚力c、摩擦角、變形模量E0和壓縮模量Es,這些參數共同構成亞級劃分的參數體系。土的強度主要表現為粘聚力和內摩擦角,三軸試驗和直剪試驗均可獲得這兩項指標,但采用不同的試驗方法,或是排水條件的不同,測得的土體參數往往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結合實際工程條件,選擇合適的試驗方法尤為必要。直剪試驗操作簡單,但試驗條件和真實土體受力狀態(tài)存在較大偏差,三軸試驗相比于直剪試驗試驗操作較為復雜,所需周期較長,但是能夠較好地模擬土體的真實受力狀態(tài),試驗數據更為真實可靠,鑒于此本研究選用三軸試驗獲取土體力學參數。對于粉質黏土隧道,粉質黏土具有低滲透性的特點,同時在施工中土方開挖完成后迅速施作初期支護,因此按照不固結不排水條件開展三軸試驗。2.參數統(tǒng)計分析結合室內試驗及地勘報告,選取數據作為抽樣總體。對已得到的物理參數,進行相關性分析、系統(tǒng)聚類分析和可靠性分析將參數分類,再用灰色關聯(lián)度理論,找出對圍巖強度指標和變形指標關聯(lián)度最高的參數。3.對抽樣總體進行K-均值聚類分析,得到聚類中心、級數等指標,得到每個亞級土體定量指標分布范圍。4.結合地勘及施工記錄,給出每個亞級粉質黏土定性描述指標及定性鑒定方法。三、確定粉質黏土亞級劃分指標1.物理參數相關分析由于土體物理參數較多,此時需要借助偏相關分析,即在控制其他參數影響的同時,進行兩個參數之間的相關性分析。假設有k(k>2)個參數X1,X2…Xk,則任意兩個參數Xi和Xj的g階樣本偏相關系數公式為:ijl1l2lg1rilgl1l2lg1rjlgl1l2lg12ilgl1l2lg11r2jlgl1l2lg1(3-1)式中,l1,l2…lg為自然數從1到k除i和j之外的不同組合,等式右邊均為g-1階的偏相關系數。偏相關用到的統(tǒng)計量為t統(tǒng)計量,如下式所示:trtkg2(3-2)式中,r為偏相關系數,k為樣本數,g為階數。當樣本數量大于100且置信度α=0.01時,T分布的臨界相關系數r0=0.32,因此分析得到的相關系數大于0.32時,即可認為相對應的兩個參數顯著相關。借助數據分析軟件SPSS對匯總的366組數據,9個粉質黏土物理參數進行偏相關性分析,分析結果如表8所示。表8粉質黏土物理參數間相關性分析表相關性比數數比重度重度0孔隙比液限0續(xù)表8相關性比數數比重度塑限70塑性指數971液性指數相關性比數數比重度比重8670飽和度379天然含水率650結合SPSS軟件對粉質黏土物理參數之間的偏相關分析可知:a.天然含水率、液性指數及孔隙比之間相關系數絕對值的最小值為0.609,表現出顯著的相關性,可分為一組。b.液限、塑限及塑性指數之間相關系數絕對值的最小值為0.521,表現出較好的相關性,可分為一組。c.重度和飽和度及天然含水率之間相關系數絕對值的最小值為0.373,表現出較好的相關性,可初步分為一組。d.比重和其他物理參數之間相關系數絕對值均小于0.32,分析原因是哈爾濱地區(qū)不同狀態(tài)粉質黏土比重分布范圍為2.71~2.73,差距很小,選擇為亞級劃分指標的意義不大。2.物理參數降維分析對于圍巖質量的評價體系包含了多個參數,為掌握圍巖的性質提供了豐富的信息,但是也導致了信息的交叉與重疊,使得圍巖亞級劃分變得復雜化。通過降維分析將存在相關關系的多個物理參數轉換成少量彼此不相關的綜合指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員工培訓計劃與資源模板
- 多項目管理統(tǒng)籌的標準化流程
- 2025內蒙古鄂溫克族自治旗融媒體中心多元化崗位招聘2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新)
- 改編音樂的考試題及答案
- 醫(yī)師衛(wèi)生職稱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福建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高層次人才20人考前自測高頻考點模擬試題及答案詳解(典優(yōu))
- 2025年北京高教崗前培訓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 2025年保育員鑒定題庫及答案
- 守秘義務與信息安全保障保證承諾書9篇
- 項目成本分析與控制工具包
- 2025至2030中國海帶膠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zhàn)略咨詢研究報告
- 孕產婦全程保健指南
- 航空理論教學課件
- 【MOOC答案】《VLSI設計基礎(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基礎)》(東南大學)章節(jié)作業(yè)慕課答案
- 中國兒童食管狹窄診治專家共識解讀 2
- 注塑質量管理辦法
- 數字治理培訓課件
- 軍品配套項目管理辦法
- TCSF00782023森林草原消防無人機巡護作業(yè)技術規(guī)程
- DB62∕T 4964-2024 地質災害精細調查技術規(guī)范
- 2025年七一黨課-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學習教育黨課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