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25自考法學西方法律思想史主觀題專練_第1頁
湖北2025自考法學西方法律思想史主觀題專練_第2頁
湖北2025自考法學西方法律思想史主觀題專練_第3頁
湖北2025自考法學西方法律思想史主觀題專練_第4頁
湖北2025自考法學西方法律思想史主觀題專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2025自考[法學]西方法律思想史主觀題專練一、簡答題(每題10分,共3題)1.簡述古希臘自然法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觀點。2.簡析中世紀神學法律思想的基本特征。3.簡述19世紀功利主義法學的主要觀點及其歷史影響。二、論述題(每題20分,共2題)1.論述啟蒙運動時期理性主義法律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及其對后世的影響。2.論述19世紀德國歷史法學派的理論主張及其在法律史上的地位。三、案例分析題(每題15分,共2題)1.案例:某中世紀城市因市民與封建領主發(fā)生土地糾紛,領主依據(jù)封建特權要求驅(qū)逐市民,但市民依據(jù)城市習慣法提出抗辯。請結合中世紀法律思想,分析雙方的法律依據(jù)及可能的判決結果。2.案例:19世紀英國議會通過《工廠法》,限制工廠工時并改善勞動條件,但遭到工廠主反對,認為此舉違反“自由放任”原則。請結合19世紀自由主義法律思想,分析立法與反對方的理論沖突。答案與解析一、簡答題1.簡述古希臘自然法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觀點。答案:古希臘自然法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強調(diào)法律是“理性的產(chǎn)品”,主張法律應符合正義和理性,而非統(tǒng)治者意志。-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混合政體”和“哲學王”理論,認為法律應體現(xiàn)理性統(tǒng)治,但需由智慧統(tǒng)治者解釋。-亞里士多德提出“自然法”源于人類理性,但強調(diào)法律需結合城邦實際,主張“中庸”與“法治”結合。核心觀點:自然法源于理性,高于人定法,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應成為立法的依據(jù)。解析:古希臘自然法思想奠定了西方法治理論基礎,強調(diào)法律與理性的關系,對后世羅馬法及近代啟蒙思想有深遠影響。2.簡析中世紀神學法律思想的基本特征。答案:中世紀神學法律思想的主要特征包括:-神權至上:認為教會法高于世俗法,法律源于《圣經(jīng)》和教皇權威。-“神法”與“人法”二元論:神法(自然法)永恒不變,人法(世俗法)需符合神意。-道德與法律合一:法律以基督教道德為準則,強調(diào)信仰與服從。-教會法體系完備:形成獨立的教會法典,涉及婚姻、繼承、契約等。解析:神學法律思想反映了宗教對世俗社會的控制,其“自然法”概念后來被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吸收改造。3.簡述19世紀功利主義法學的主要觀點及其歷史影響。答案:19世紀功利主義法學的主要觀點:-邊沁提出“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幸?!痹瓌t,主張法律應以增進社會整體利益為目標。-密爾發(fā)展了功利主義,強調(diào)個人自由與幸福,主張法律限制權力需有正當理由。歷史影響:功利主義推動了刑法改革(如廢除死刑、強調(diào)教育刑),影響英國《工廠法》等立法,但后期因忽視個人權利而受批判。解析:功利主義是現(xiàn)代法律社會本位論的先驅(qū),但其理論缺陷促使后來新自然法學派興起。二、論述題1.論述啟蒙運動時期理性主義法律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及其對后世的影響。答案:主要內(nèi)容:-理性至上: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主張法律源于理性,反對專制與特權。-三權分立:孟德斯鳩提出立法、行政、司法分離,奠定現(xiàn)代憲政基礎。-自然權利論:洛克、盧梭強調(diào)生命、自由、財產(chǎn)權不可侵犯,成為革命理論依據(jù)。-法治原則:強調(diào)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權力受法律約束。歷史影響:理性主義推動了美國獨立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促成了《獨立宣言》《人權宣言》等文獻,影響現(xiàn)代憲法和法治建設。解析:理性主義是近代法治的核心思想,其理論遺產(chǎn)至今仍是民主法治的基石。2.論述19世紀德國歷史法學派的理論主張及其在法律史上的地位。答案:理論主張:-反對自然法:薩維尼認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體現(xiàn),非理性創(chuàng)造。-強調(diào)“民族精神”:法律源于歷史傳統(tǒng),立法應尊重習慣法。-批判羅馬法繼受:反對全盤照搬羅馬法,主張以日耳曼習慣法為基礎。歷史地位:歷史法學派促進了德國民法典(1900年生效)的編纂,影響大陸法系立法模式,但其歷史決定論被后來社會法學派批判。解析:歷史法學派是19世紀德國法學革命的核心,其“民族精神”理論對后世的“文化法學”有啟示意義。三、案例分析題1.案例:某中世紀城市因市民與封建領主發(fā)生土地糾紛,領主依據(jù)封建特權要求驅(qū)逐市民,但市民依據(jù)城市習慣法提出抗辯。請結合中世紀法律思想,分析雙方的法律依據(jù)及可能的判決結果。答案:-領主依據(jù):封建特權(FeudalPrivilege),即領主對土地和附庸的絕對控制權,源于“國王的和平”與教會法。-市民依據(jù):城市習慣法(UrbanCustomaryLaw),中世紀城市通過自治發(fā)展出獨立法律體系,保護市民權利。判決可能:-若城市獲得教會或國王支持,習慣法可能勝出,領主特權受限。-若領主勢力強大,市民可能被迫妥協(xié),但會引發(fā)更多反抗。解析:中世紀法律沖突體現(xiàn)了封建法與城市法的博弈,反映了法律多元化特征。2.案例:19世紀英國議會通過《工廠法》,限制工廠工時并改善勞動條件,但遭到工廠主反對,認為此舉違反“自由放任”原則。請結合19世紀自由主義法律思想,分析立法與反對方的理論沖突。答案:-立法依據(jù):功利主義(邊沁理論),認為限制工時能提升工人健康、增加生產(chǎn)效率,符合社會整體利益。-工廠主反對依據(jù):古典自由主義(亞當·斯密),主張經(jīng)濟自由,反對政府干預市場,認為市場競爭能自我調(diào)節(jié)。理論沖突:-自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