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道德經(jīng)》全文譯文與注釋選引言《道德經(jīng)》,亦稱《老子》,傳為春秋時期老子所著,凡五千言,乃華夏先秦諸子百家中道家思想之濫觴與核心典籍。其文約,其義豐,微言大義,包羅萬象,不僅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璀璨瑰寶,亦對后世乃至世界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其核心在于探求宇宙萬物的本源與運行規(guī)律——“道”,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為人處世、治國理政的智慧——“德”。今不揣淺陋,謹選取《道德經(jīng)》中部分膾炙人口、意蘊深遠之章節(jié),加以白話譯文與簡要注釋,冀望能為廣大讀者提供一扇窺見其玄妙智慧的小小窗口。然《道德經(jīng)》文簡意奧,歷代注疏林立,見解各異,此處譯文與注釋僅為一家之言,旨在拋磚引玉,更深邃之內(nèi)涵,仍有待讀者自行體悟?!兜赖陆?jīng)》簡介《道德經(jīng)》分“道經(jīng)”與“德經(jīng)”兩部分(帛書本為“德經(jīng)”在前,“道經(jīng)”在后)?!暗馈笔侨f物的終極根源和運行法則,它先天地而生,無形無象,獨立不改,周行不殆?!暗隆眲t是“道”在萬物中的體現(xiàn)和作用,是萬物順應(yīng)“道”而形成的本性與稟賦。老子之學,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而治”,倡導(dǎo)人們返璞歸真,柔弱不爭,以達到個體與社會的和諧安寧。閱讀說明1.原文:采用流傳較廣的王弼注本為底本,參照其他古本(如帛書甲、乙本,河上公注本等)酌情校訂。2.譯文:力求忠實原文,兼顧現(xiàn)代語言表達習慣,以傳達老子思想精髓為要。3.注釋:以闡釋字詞含義、句子主旨為主,對一些核心概念和爭議之處略作辨析,力求簡明扼要。精選譯文與注釋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譯文:可以用言語表達的“道”,并非恒常不變的“道”;可以命名的“名”,并非恒常不變的“名”。無名,是天地形成的開始;有名,是萬物產(chǎn)生的根源。因此,常常保持無欲的心態(tài),才能觀察到“道”的深奧精微之處;常常帶著有欲的心態(tài),才能觀察到“道”的表象與邊界?!盁o欲”和“有欲”這兩種狀態(tài),來源相同而名稱不同,都可稱之為深遠玄妙。深遠又深遠,這是通向一切奧妙的入口。注釋:*道可道,非常道:第一個“道”是名詞,指宇宙萬物的本原和規(guī)律。第二個“道”是動詞,言說?!俺!?,恒常,永恒不變。此句揭示了“道”的超越性和不可言說性,一旦用語言去定義,它就失去了其本來的完整性和流動性。*名可名,非常名:“名”指稱謂、概念。能用語言命名的,也不是恒常不變的名稱。事物是發(fā)展變化的,名稱只是對事物某一階段的指稱。*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名”指道的混沌未分、無形無象的狀態(tài),是天地形成之前的階段?!坝忻敝傅浪哂械纳扇f物的功能和屬性,道賦予萬物以各自的特性和名稱,故為“萬物之母”。*妙:精微奧妙,指道的本質(zhì)、本源。*徼(jiào):邊界,邊緣,指道的作用和表現(xiàn)。*玄:深遠,深奧,玄妙。指道的深不可測、超乎言象的狀態(tài)。*眾妙之門:通向一切奧妙的門戶,指“道”是理解宇宙萬物奧秘的根本途徑。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譯文: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這樣就有了丑;都知道什么是善,這樣就有了不善。所以,有和無相互依存而生,難和易相互對比而成,長和短相互比較而顯現(xiàn),高和下相互依存而傾斜,音和聲相互配合而和諧,前和后相互跟隨而出現(xiàn)。因此,圣人以“無為”的態(tài)度處理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任憑萬物自然興起而不加以干預(yù),生養(yǎng)萬物而不據(jù)為己有,有所作為而不仗恃己功,成就了事業(yè)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才不會失去。注釋:*斯惡已:“斯”,這就?!皭骸?,丑。“已”,語氣詞,了。此句言美與丑是相對而言的,有了美的標準,丑的觀念也就隨之產(chǎn)生。*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此段列舉六組對立統(tǒng)一的概念,說明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轉(zhuǎn)化的,沒有絕對的、孤立的存在。這是老子辯證法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無為”并非消極不作為,而是不妄為,不強行干預(yù),順應(yīng)事物的自然規(guī)律。“不言之教”指通過自身的行為示范來影響他人,而非依靠言語說教。*作焉而不辭:“作”,興起,生長?!稗o”,推辭,干預(yù)。*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這是老子對“圣人”境界的描述,體現(xiàn)了無私、謙遜的品德。“有”,占有?!笆选?,依賴,仗恃。“居”,居功。*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正因為不居功,所以功績才會永存。第八章上善若水原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譯文: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一樣。水善于滋養(yǎng)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低下地方,所以它最接近于“道”。居住要像水那樣安于卑下,心胸要像水那樣深沉寧靜,交友要像水那樣仁愛無私,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守信,為政要像水那樣善于治理,做事要像水那樣發(fā)揮能力,行動要像水那樣把握時機。正因為不與人相爭,所以才不會有過失和怨咎。注釋:*上善若水:“上善”,最高的善。以水比喻最高的品德。*利萬物而不爭:水滋養(yǎng)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奪名利、地位。*處眾人之所惡:水總是流向低洼、眾人所不喜的地方,象征著謙遜、不爭的品格。*幾于道:“幾”,接近,差不多。水的品性最接近于“道”的特性。*居善地...動善時:此七句具體描述了水的七種美德,也是對人行為的規(guī)范:安于卑下、內(nèi)心深沉、待人仁愛、說話誠信、為政有條理、做事有能力、行動合時宜。*無尤:“尤”,過失,怨咎。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譯文:有一個東西渾然天成,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經(jīng)存在。它寂靜無聲啊,空虛無形啊,獨立長存而不改變,循環(huán)運行而不停息,可以作為天地萬物的本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給它取個字叫做“道”,勉強給它命名為“大”?!按蟆币馕吨\行不息,運行不息意味著遼遠廣闊,遼遠廣闊意味著返回本源。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是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它自身本來的樣子。注釋:*有物混成:“物”,指道,并非具體的物質(zhì)。“混成”,渾然一體,未經(jīng)雕琢。*寂兮寥兮:“寂”,寂靜,沒有聲音。“寥”,空虛,沒有形體。形容道的無形無聲。*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道獨自存在,不依賴于任何事物,其本性永不改變;循環(huán)運行,永不停息。*可以為天地母:可以作為天地萬物的本源。*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古人有名有字,此處“字之曰道”,是給它取個字叫“道”;“強為之名曰大”,是勉強給它個名稱叫“大”。表明道本不可名,強名之而已。*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逝”,指道的運行不息,向遠方伸展。“遠”,形容道的廣闊無垠?!胺础?,同“返”,返回,指道循環(huán)運行,最終返回本源,體現(xiàn)了“周行不殆”之意。*域中:宇宙之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效法,遵循?!白匀弧?,自己如此,指道自身所具有的自然而然的本性。此句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之一,闡述了宇宙間最根本的規(guī)律和人應(yīng)遵循的行為準則,即順應(yīng)自然。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原文: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譯文:循環(huán)往復(fù)是“道”的運動規(guī)律;柔弱謙下是“道”的作用方式。天下的萬物產(chǎn)生于“有”,而“有”又產(chǎn)生于“無”。注釋:*反者道之動:“反”,通“返”,返回,反復(fù)。指“道”的運動是循環(huán)的,事物發(fā)展到極致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如“物壯則老”。這是老子辯證法思想的重要命題。*弱者道之用:“弱”,柔弱。指“道”在發(fā)揮作用時,常常表現(xiàn)為柔弱的一面。老子認為,柔弱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如水滴石穿。*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此句闡述了道生萬物的過程?!坝小敝妇唧w的、有形的存在?!盁o”指道的無形無象、混沌未分的狀態(tài),是萬物的終極根源。道(無)生成了有,有再生成萬物。第四十二章道生一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譯文:“道”生成混沌未分的統(tǒng)一體(一),這個統(tǒng)一體產(chǎn)生出陰陽二氣(二),陰陽二氣相互激蕩而生成和諧的第三種狀態(tài)(三),由這種和諧狀態(tài)再產(chǎn)生出萬物。萬物都背負著陰,懷抱著陽,陰陽二氣相互沖蕩而達到和諧。人們所厭惡的,莫過于“孤”、“寡”、“不谷”,但王公卻用這些來稱呼自己。所以,事物有時減損它反而使它增益,有時增益它反而使它減損。別人所教導(dǎo)的,我也用來教導(dǎo)人:強暴的人不得好死。我把這句話作為施教的開端。注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老子關(guān)于宇宙生成論的經(jīng)典表述?!耙弧敝傅浪傻幕煦缥捶值慕y(tǒng)一體,是道的具體體現(xiàn)。“二”指由“一”分化出來的陰和陽?!叭蓖ǔV戈庩柖庀嗷プ饔枚a(chǎn)生的第三種和諧狀態(tài),或指陰陽與沖氣。由這種和諧狀態(tài)進而化生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負”,背負?!氨А?,懷抱?!皼_氣”,指陰陽二氣相互激蕩、交沖而產(chǎn)生的中和之氣。“和”,和諧,指萬物內(nèi)部陰陽二氣達到平衡和諧的狀態(tài)。此句說明萬物皆包含陰陽兩個方面,通過沖氣達到統(tǒng)一與和諧。*孤寡不谷:都是古代君主自謙的稱呼?!安还取?,不善。*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事物發(fā)展變化中,有時表面的減損反而帶來實際的增益,有時表面的增益反而導(dǎo)致實際的減損。體現(xiàn)了老子“相反相成”的辯證思想。*強梁者不得其死:“強梁者”,指強暴、強橫的人?!安坏闷渌馈?,不得善終。此句是老子對強暴行為的警示。*教父:教人的開端,或首要的教導(dǎo)。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譯文:真實可信的言語不追求華美,華美的言語往往不真實可信。善良的人不巧言善辯,巧言善辯的人往往不善良。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追求廣博,追求廣博的人往往不是真正有智慧。圣人不積累財物,他盡力幫助別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盡量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加充足。自然的規(guī)律,是有利于萬物而不加損害;圣人的行為準則,是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相爭。注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信言”,真實可信的話。“美言”,華麗動聽的話。此句揭示了言語形式與內(nèi)容之間的關(guān)系,告誡人們不要被華麗的言辭所迷惑。*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善者”,指行為善良、內(nèi)心仁厚的人?!稗q”,巧辯,爭辯。真正善良的人注重實際行動,不刻意爭辯;而喜好爭辯的人,往往內(nèi)心不夠善良,或試圖通過言辭掩蓋什么。*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知”,同“智”,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專精于道,不追求表面知識的廣博;而追求知識廣博的人,往往難以深入,反而不能獲得真正的智慧。*圣人不積...既以與人己愈多:“積”,積累(財物)。圣人無私,不積累私有財產(chǎn),而是致力于幫助他人、給予他人。他越是幫助別人,自己在精神上、品德上就越充實;越是給予別人,自己得到的回報(或內(nèi)心的富足)就越多。體現(xiàn)了“為而不爭”的精神。*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此句為《道德經(jīng)》的結(jié)束語,總結(jié)了天道和圣人之道的核心。天道無私,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評價與專業(yè)水平考核試卷
- 2025年光伏電站運維職業(yè)能力提升考核試卷
- 2025年數(shù)字人民幣試點操作考核試卷(技術(shù)與安全類)
- 2025年農(nóng)業(yè)行業(yè)農(nóng)產(chǎn)品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布局農(nóng)產(chǎn)品冷鏈物流考核試卷
- 2025年制造業(yè)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資格考試-綠色制造廢棄物數(shù)字化管理考核試卷
- 2025年醫(yī)療行業(yè)醫(yī)保支付改革認證考試-醫(yī)療服務(wù)價格公示制度考核試卷
- 2025年物業(yè)管理服務(wù)規(guī)范資格考試(153卷)考核試卷
- 日本和英國協(xié)議書
- 協(xié)議書車年審
- 商鋪協(xié)議書范本
- 局文件收發(fā)管理制度
- 中樞性抗膽堿藥苯海索
- 冠心病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的現(xiàn)狀與進展
- 父母出資寫協(xié)議書
- 工人受傷免責協(xié)議書
- 車庫出租放物品合同協(xié)議
- 中醫(yī)對高脂血癥認識與防治課件
- 2025-2030中國脫硝催化劑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水手船員考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共青團入團考試測試題庫及答案
- 眼內(nèi)炎的預(yù)防控制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