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中考-語文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解題方法和技巧及習題訓練含答案_第1頁
部編中考-語文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解題方法和技巧及習題訓練含答案_第2頁
部編中考-語文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解題方法和技巧及習題訓練含答案_第3頁
部編中考-語文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解題方法和技巧及習題訓練含答案_第4頁
部編中考-語文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解題方法和技巧及習題訓練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中考語文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解題方法和技巧及習題訓練含答案一、中考語文詩歌鑒賞訓練1.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小題。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韓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1)“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哀朽惜殘年”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何表達效果?【答案】(1)表達了詩人在年老又遭貶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為國家效力,無怨無悔,甘愿奉獻的情感。(2)對比。“朝奏”“夕貶”“九重天”“路八千”對比鮮明,突出表現了詩人自己“朝”“夕”之間角色的急劇變化,蘊含著詩人對自己無罪遭貶的怨憤、悲痛之情?!窘馕觥俊痉治觥浚?)結合這兩句詩歌的內容體會詩人的感情。這兩句的意思是:我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慮衰朽之身還顧惜余生!韓愈一心為國家利益著想,不顧自己年老體衰,由此看出這兩句話表達了詩人在年老又遭貶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為國家效力,無怨無悔,甘愿奉獻的情感。(2)

結合詩句內容即寫作背景分析,這兩句詩的大意是:早晨我把一篇諫書上奏給朝廷,晚上被貶潮州離京八千里路程。“朝奏”與“夕貶”,“九重天”與“路八千”都形成對比鮮明。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憲宗命宦官從鳳翔府法門寺真身塔中將所謂的釋迦文佛的一節(jié)指骨迎入宮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廟,要官民敬香禮拜。時任刑部侍郎的韓愈看到這種信佛行為,便寫了一篇《諫迎佛骨表》。勸諫阻止唐憲宗,指出信佛對國家無益,而且自東漢以來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結果觸怒了唐憲宗,韓愈幾乎被處死。后經人說情,最后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責求即日上道。詩人早上時還是朝廷重臣,想著如何體皇上分憂,到晚上就被貶到遙遠的地方,突出表現了詩人自己“朝”“夕”之間角色的急劇變化,詩人本來是不顧自己年老力衰還想著為國家獻計獻策,但如今卻是這樣的下場,因此這里也蘊含著詩人對自己無罪遭貶的怨憤、悲痛之情。故答案為:⑴表達了詩人在年老又遭貶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為國家效力,無怨無悔,甘愿奉獻的情感。⑵對比?!俺唷薄跋H”“九重天”“路八千”對比鮮明,突出表現了詩人自己“朝”“夕”之間角色的急劇變化,蘊含著詩人對自己無罪遭貶的怨憤、悲痛之情。【點評】⑴此題考查理解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詩句所表達的情感,一是間接的從詩中所描寫的景物特點上揣摩,理解詩人心境和情緒,二是抓住詩中詩人直接表達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結合詩歌的寫作背景理解。⑵此題考查分析詩歌表現手法的能力。鑒賞詩歌,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鑒賞知識、專業(yè)術語,如表達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靜顯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等等,然后再結合具體的語句做具體的分析,這樣才能準確地鑒賞。2.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行路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1)前兩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在整首詩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2)詩中使用了呂尚、伊尹、宗愨的典故。請說明詩人使用這些典故的用意。【答案】(1)①內容上,寫美酒珍饈,金樽玉盤,極寫朋友盛情,表達對朋友的感激。②結構上,為下文寫自己“停杯投箸”“拔劍四顧”的情態(tài),抒發(fā)“行路難”的憤慨作反向鋪墊。(2)①“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口邊”用呂尚、伊尹典,借兩位先賢原先也并不順利但最終大有作為的故事,表明自己持守崇高理想抱負的信心。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用宗愨“乘長風破萬里浪”之典,表明自己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決心?!窘馕觥俊痉治觥浚?)讀懂詩句后,聯系下文從內容和結構兩個角度作答?!敖痖浊寰贫肥?,玉盤珍饈直萬錢”:金杯盛著昂貴的美酒,玉盤裝滿價值萬錢的佳肴。內容上,形容場面非常的盛大,表達對朋友的感激,反襯作者悲憤、失望的情緒。結構上,為下文寫自己“停杯投箸”“拔劍四顧”的情態(tài)蓄勢,為抒發(fā)“行路難”的憤慨作反向鋪墊(反襯)。讀懂詩句內容是作答的關鍵。一定要答出詩句對抒發(fā)詩人情感的意義。(2)“閑來垂釣碧溪上”傳說呂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時,曾一度垂釣于磻溪(今陜西寶雞東南)。“忽復乘舟夢口邊”:相傳伊尹在受商湯聘請的前夕,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之旁。呂尚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業(yè),李白借此表明對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極大的希望,表達了自己對賢君明主和施展自己抱負及才華的渴望?!伴L風破浪會有時”則化用宗愨“乘長風破萬里浪”的典故,表現了作者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對現實的關注,以及一種不服輸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態(tài)度。這是用浪漫主義手法展現出李白自己樂觀、豪邁的氣概。故答案為:⑴①內容上,寫美酒珍饈,金樽玉盤,極寫朋友盛情,表達對朋友的感激。②結構上,為下文寫自己“停杯投箸”“拔劍四顧”的情態(tài),抒發(fā)“行路難”的憤慨作反向鋪墊。⑵①“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口邊”用呂尚、伊尹典,借兩位先賢原先也并不順利但最終大有作為的故事,表明自己持守崇高理想抱負的信心。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庇米趷狻俺碎L風破萬里浪”之典,表明自己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決心?!军c評】⑴本題考查詩句的作用。理解詩句的的作用,要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來分析。⑵本題考查理解典故的表達效果。古代詩人在創(chuàng)作時大多喜歡用典,以達到委婉含蓄的效果。3.古詩文閱讀(甲)臨皋閑題蘇軾

臨皋亭下八十數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xiāng)哉!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聞范子豐新第園池,與此孰勝?所不如者,上無兩稅及助役錢耳。(乙)記游松風亭蘇軾

余嘗寓居惠州嘉祐寺,縱步松風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謂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間有歇不得處

A

”由是如掛鉤之魚,忽得解脫。若人悟此,雖兵陣相接,鼓聲如雷霆,進則死敵,退則死法。當甚時也不妨熟歇

B

(丙)縱筆三首(其一)蘇軾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咀ⅰ考孜臑樘K軾貶黃州時所作,乙文為蘇裝貶惠州時所作,丙詩為蘇軾貶惠州再貶儋州時所作。(1)根據語境,給下列加下劃線詞選擇正確的選項。①與此孰勝(________)

A.通“熟”

B.誰,哪一個

C.成熟②思欲就林止息(________)

A.完成

B.即使

C.靠近③若人悟此(________)

A.好像

B.如果

C.你(2)用現代漢語寫出甲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xiāng)哉!(3)結合語境,在乙文A、B兩處填上合適的標點,并說明理由。(4)丙詩意蘊豐富,選擇下列一組詞語,結合全詩,描摩詩人情感。A“白須”和“酒紅”

B“誤喜”和“一笑”(5)乙文中“熟歇”意為“充分休息”,它是蘇東坡人生境界的一種標志。結合你的閱讀體驗,說說蘇東坡“熟歇”的人生境界在甲文《臨來閑題》中是如何體現的?!敬鸢浮浚?)B;C;B(2)長江水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時吃喝沐浴都是從江里打水,為什么一定要回家呢?。?)A處,示例1:填感嘆號,更切合語境,更能表現蘇東坡當時突然醒悟到就地休息的驚喜,一種大悟似的“忽得解脫”之感躍然紙上。示例2:填問號,形成自我反問,更強烈肯定地體現蘇東坡當時突然醒悟到就地休息的驚喜,一種大悟似的“忽得解脫”之感躍然紙上。B處,示例1:填句號,更能體會蘇東坡經過一番徹底領悟后的寧靜。唯有這種寧靜才是蘇東坡,才是豁達、閑適的蘇東坡,才是看淡生死、看淡一切的蘇東坡。示例2:填感嘆號,因為“熟歇”是蘇東坡對人生的一種幡然醒悟,是他對人生的深刻體察。(4)示例1:A:“白須”和“酒紅”相對(寫“對比”也對),通過顏色的變化,先描繪了自己容顏的衰老,“白須蕭散滿霜風”滿帶凄寒之氣。末句忽借酒后臉上暫現紅色一事,情緒輕快。色彩從霜白轉入絢麗,傳達出自己不以衰老為意的自我解脫,表達他對自己貶官且多病的境遇的超脫和曠達。示例2:B:“誤喜”寫出了“小兒”把老父親“酒紅”的醉面誤當成是體健的“朱顏”的欣喜;詩人自己“一笑”點破“小兒誤喜”,對兒子之喜進行否定,回到對衰老的肯定。兩詞對照,讓人感受到詩人對自己病后飲酒的一種自嘲,表現出詩人的曠達和超脫。(5)寫作《臨皋閑題》時,蘇東坡被貶黃州,此次貶官是蘇東坡人生的一大災難。因“烏臺詩案”差點丟了腦袋的蘇東坡并沒有沉浸在傷感之中,而是轉而排遣痛苦。他在臨皋亭下,生活得自在舒服,“飲食沐浴”皆取自“峨眉雪水”,竟無歸鄉(xiāng)之心!這種感受就是蘇東坡被貶他鄉(xiāng)、不為困境所絆的“熟歇”。而寄情山水,做江山風月的主人,更是一種曠達、超脫的人生至境,更是蘇東坡的人生“熟歇”。【解析】【分析】(1)本題①中的“孰”古義既可以是通假字,通“熟”,也可以翻譯成“誰,哪一個”,今義為“成熟”,根據文意和句意可知應選擇B;②中的就即可翻譯成“完成”,也可以翻譯成“即使”和“靠近”,根據文意和句意可知應選擇C;③中的若即可翻譯成“好像”,又可翻譯成“如果”和“你”,根據文意和句意可知應選擇B。(2)本題翻譯為“長江水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時吃喝沐浴都是從江里打水,為什么一定要回家呢!”,其中注意“半”翻譯成“大部分”;“皆”翻譯成“都”;“何必”翻譯成“為什么一定要”。(3)文中A處前面的一句表明心中有疑問,但從“良久忽曰”中的“忽”可知有突然明白之意,故可用感嘆號,若用問號,形成自我反問,也可體現“忽得解脫”的驚喜和輕松之感,故也可用問號;B處是結尾句,用句號,平淡結尾,體現的是蘇軾大徹大悟后的平靜,用感嘆號,表達的是他對人生的深刻體察,故用句號或者感嘆號均可。(4)A中白紅顏色的對比,表達他對自己貶官且多病的境遇的超脫和曠達;B中兩詞對照,讓人感受到詩人對自己病后飲酒的一種自嘲,表現出詩人的曠達和超脫。(5)乙文中的“熟歇”二字體現的是作者不畏人生的挫折,在寄情山水之中依舊悠閑自得的豁達情懷;甲文中從“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xiāng)哉!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中可知他稱自己是“閑者”,說明他內心的豁達,這與乙文的“熟歇”相對應,據此可以作答即可。故答案為:⑴B;C;D;⑵長江水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時吃喝沐浴都是從江里打水,為什么一定要回家呢!⑶A處,示例1:填感嘆號,更切合語境,更能表現蘇東坡當時突然醒悟到就地休息的驚喜,一種大悟似的“忽得解脫”之感躍然紙上。示例2:填問號,形成自我反問,更強烈肯定地體現蘇東坡當時突然醒悟到就地休息的驚喜,一種大悟似的“忽得解脫”之感躍然紙上。B處,示例1:填句號,更能體會蘇東坡經過一番徹底領悟后的寧靜。唯有這種寧靜才是蘇東坡,才是豁達、閑適的蘇東坡,才是看淡生死、看淡一切的蘇東坡。示例2:填感嘆號,因為“熟歇”是蘇東坡對人生的一種幡然醒悟,是他對人生的深刻體察。⑷示例1:A:“白須”和“酒紅”相對(寫“對比”也對),通過顏色的變化,先描繪了自己容顏的衰老,“白須蕭散滿霜風”滿帶凄寒之氣。末句忽借酒后臉上暫現紅色一事,情緒輕快。色彩從霜白轉入絢麗,傳達出自己不以衰老為意的自我解脫,表達他對自己貶官且多病的境遇的超脫和曠達。示例2:B:“誤喜”寫出了“小兒”把老父親“酒紅”的醉面誤當成是體健的“朱顏”的欣喜;詩人自己“一笑”點破“小兒誤喜”,對兒子之喜進行否定,回到對衰老的肯定。兩詞對照,讓人感受到詩人對自己病后飲酒的一種自嘲,表現出詩人的曠達和超脫。⑸寫作《臨皋閑題》時,蘇東坡被貶黃州,此次貶官是蘇東坡人生的一大災難。因“烏臺詩案”差點丟了腦袋的蘇東坡并沒有沉浸在傷感之中,而是轉而排遣痛苦。他在臨皋亭下,生活得自在舒服,“飲食沐浴”皆取自“峨眉雪水”,竟無歸鄉(xiāng)之心!這種感受就是蘇東坡被貶他鄉(xiāng)、不為困境所絆的“熟歇”。而寄情山水,做江山風月的主人,更是一種曠達、超脫的人生至境,更是蘇東坡的人生“熟歇”。【點評】⑴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理解的能力.文言詞語的解釋要放在具體的語句中識記更事半功倍。另外,在積累的基礎上積累一些推斷詞義的方法,比如:字形推斷法,語境推斷法,結構推斷法等。另外還要注意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⑵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翻譯的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的過程中,只要字字對譯,不丟關鍵字,語句通順就可以拿滿分了。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重點詞語一定要翻譯到位,切忌漏翻關鍵詞語。⑶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要想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必須熟練掌握常用的標點符號及其用法。答題時,要結合語句內容選擇合適的標點符號。⑷本題考查概括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閱讀時要逐句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作者的感情,特別要關注詩歌中抒情的語句,然后再用簡潔、恰當的語言進行概括。概括思想感情的格式為:這首詩通過描寫(敘述)……的景色(事件),抒發(fā)(表達或贊頌了)……的感情。⑸本題考查體會作者心境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這是理解作者感情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然后在此基礎上逐句逐詞分析詩歌內容,通過體會詩歌內容體會詩人的心境?!緟⒖甲g文】【甲】:臨皋亭下不遠處就是長江,長江水有很大一部分是峨眉山上的雪水,我平時吃喝洗涮都是從江里打水,何必要去人多的地方住呢?江山風月,本來是沒有主人的,誰在用便可以說是主人。聽說范子豐新買了園子,不知和我這里比怎么樣?我比他差的,也就是我這不能繳稅吧?!疽摇浚何以浗枳』葜菁斡铀?。一日,在松風亭附近散步,感覺腳力不堪疲乏,想到樹林里休息。卻看見松風亭的屋檐還在樹林的遠處,心里想什么時候才能走到啊?后來轉念又一想,突然有了體會:“這里為什么就不能休息呢?”一下子有了頓悟,就好比上鉤的魚兒,忽然得到解脫。如果能悟解到這一點,即使在短兵相接的戰(zhàn)場上,戰(zhàn)鼓如雷霆,沖上去就要死于敵人之手,退回來就要死于軍法,這時,不妨好好先歇息一下。【丙】:我這個多病的老翁在寂寥中打發(fā)時光;白須稀疏,面對著冷漠的秋風。小兒搞錯了,慶賀我臉色紅潤健康;我不禁宛然一笑,這是喝了點酒,臉才有些紅4.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回答各題。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糞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蓱z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豐匹紅紗一丈皺,系向牛頭充炭直。(1)這首詩作者是________(人名),詩中“直”一詞的意思是________(2)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這一肖像描寫,把賣炭老人塵灰滿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畫得極為傳神。B.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這一極度反常的心理,突顯老翁內心的憂傷。C.

詩歌揭露了當時宦官假借“宮市”之名強取豪奪民間財物的社會現實。D.

詩歌表達了對受“宮市”之苦的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答案】(1)白居易;同“值”,價錢。(2)B【解析】【分析】(1)本題第一空要根據平時對文學常識的積累答題,第二空要根據平時積累句意理解詞語意思。注意“直”這里是通假字,通“值”,價值。(2)ACD理解正確。B“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這一極度反常的心理,寫出了賣炭翁艱難的處境和復雜的內心矛盾。故答案為:⑴白居易

同“值”,價錢。⑵B【點評】⑴本題考查文學常識的積累及理解詞語的能力??疾闀r一般會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識。解答這類題目,要求學生熟記學過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紹。解答此題,還要根據平時對課文注釋的識記及積累,結合具體語境進行解釋。還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特殊用法的字詞。⑵此題考查鑒賞古詩的能力。解答時要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語來鑒賞,可以從詞性、色彩、修辭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內涵。5.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題目。晚春(唐)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1)這首詩突出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結合詩句具體分析這一手法。(2)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1)擬人修辭手法;把“草樹”寫得有知覺,知道春天將歸去;百花“斗”艷,寫出花兒像人一般競相展示自己的美麗;“無才思”,“惟解”賦予了“楊花榆莢”人一般的情感。(2)①對春天的喜愛(贊美)之情。②對春天將盡的留戀之情(或者惜春之情)。【解析】【分析】⑴此詩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通過描寫花草樹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歸去,于是各逞姿色,爭芳斗艷,欲將春天留住,就連那本來沒有任何姿色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把“草樹”寫得有知覺,知道春天將歸去;百花“斗”艷,寫出花兒像人一般競相展示自己的美麗;“無才思”,“惟解”賦予了“楊花榆莢”人一般的情感。⑵全詩表達了詩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時也蘊含應抓住時機,乘時而進,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之意。此詩熔景與理于一爐,在景物描寫中蘊含著人生哲理:詩人通過“草木”有“知”、惜春爭艷的場景描寫,反映的其實是自己對春天大好風光的珍惜之情。面對晚春景象,詩人一反常見的惜春傷感之情,變被動感受為主觀參與,情緒樂觀向上,很有新意。故答案為:⑴擬人修辭手法;把“草樹”寫得有知覺,知道春天將歸去;百花“斗”艷,寫出花兒像人一般競相展示自己的美麗;“無才思”,“惟解”賦予了“楊花榆莢”人一般的情感。⑵①對春天的喜愛(贊美)之情。②對春天將盡的留戀之情(或者惜春之情)?!军c評】⑴本題考查賞析重點句子。答題時應注意,賞析句子根據句子的內容和語言表達,從修辭或寫作手法、情境、情感幾個方面來分析精彩巧妙之處。⑵本題考查體會思想感情。答題時應注意,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傾向、詩句的原意,抓住詩詞中關鍵詞的用法、含義及作用體會。6.閱讀詩歌,回答問題。武陵春①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咀ⅰ竣俦驹~寫于避難浙江金華期間,詞人處于國破家亡之中,丈夫死去,流離無依。(1)詞人情感于“短幅中藏無數曲折”,對此談談你的理解。(2)本詞藝術表現自出機杼、渾然天成,試任選一個角度寫一段賞析文字?!敬鸢浮浚?)示例一:以不同角度和層次表現屈曲而濃重的情感:上片落花殘香觸發(fā)詞人物是人非的感慨,既寫出哀愁由隱到顯的變化,又表明哀愁的濃重及其原因;下片另辟蹊徑,以泛舟溪上意念產生和對這一意念的否定,寫出哀愁難以承載的沉重,情感曲折跌宕,愈轉愈深。示例二:借舉止神情和心理表現出人物情感的抑揚曲折:倦于晨妝,蓄含了無盡的酸辛,睹物傷懷,想要傾訴話未出口卻已淚水橫流;內心欣喜于雙溪春光,暗生泛舟溪上的想法,但擔憂猛然襲來,沉重的悲愁又重新壓上心頭。示例三:下片用動詞蓄勢,使情感表現得婉曲而深沉:連用“聞說”“也擬”“只恐”三個關聯性的動詞表現心理的變化。本來還在流淚,但聽說雙溪春色尚好,瞬間心生暖意,打算“泛輕舟”,但是內心的愁緒如此沉重,輕舟焉能承載?蓄勢之后猛然跌宕,將情感表現得婉轉而深沉。(2)示例一:上片側重于對藝術形象外形的表現,下片側重于對內心的傳達,由表及里,從外到內,步步深入,層層開掘。示例二:以“春天”節(jié)令為載體,使全詞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春日風吹雨打落花為塵,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殘,自然觸發(fā)了對悲慘際遇的回憶與內心的痛楚。雙溪美好春色使詞人產生泛舟意念,卻因愁緒沉重輕舟難以承載而作罷。示例三:運思縝密獨到。將“愁”比喻成可以裝載的事物,且以夸張極言愁苦之沉重,極富創(chuàng)意。且其緊承上句“輕舟”而來,“輕舟”又是承“雙溪”而來,思維縝密,渾然天成,構成完整意境。示例四:化精神為物質,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可感的形象。詞人別出心裁,賦予看不見摸不著、沒有輕重的“愁”以重量,將內心愁緒的濃重形象真切地表現出來。示例五:情景交融。如以落花為背景依托抒寫情感。落花已變成塵香,既暗示此前曾是風吹雨打、落花成陣的日子,又形象比況美好事物遭受摧殘,也寄托了詞人國破家亡夫死的悲慘際遇和沉重哀愁?!窘馕觥俊痉治觥竣拧帮L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鄙掀浠埾阌|發(fā)詞人物是人非的感慨,既寫出哀愁由隱到顯的變化,又表明哀愁的濃重及其原因;“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另辟蹊徑,以泛舟溪上意念產生和對這一意念的否定,寫出哀愁難以承載的沉重,情感曲折跌宕,愈轉愈深。以不同角度和層次表現屈曲而濃重的情感。詞的下半闋著重挖掘內心感情。她首先連用了“聞說”、“也擬”、“只恐”三組虛字,作為起伏轉折的契機,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聞說雙溪春正好”陡然一揚,詞人剛剛還流淚,可是一聽說金華郊外的雙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織,她這個平日喜愛游覽的人遂起出游之興,“也擬泛輕舟”了?!按荷泻谩?、“泛輕舟”措詞輕松,節(jié)奏明快,恰好處她表現了詞人一剎那間的喜悅心情。而“泛輕舟”之前著“也擬”二字,更顯得婉曲低回,說明詞人出游之興是一時所起,并不十分強烈?!拜p舟”一詞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鋪墊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二句,則是鋪足之后來一個猛烈的跌宕,使感情顯得無比深沉。⑵這首《武陵春》為作者李清照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閨情閨怨之詞所能比。這首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做題時要讀懂本詞,仔細體會詞中的佳句妙語,理解作者的情緒情感。內容情感:上片寫形象“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下片寫內心“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示例:上片側重于對藝術形象外形的表現,下片側重于對內心的傳達,由表及里,從外到內,步步深入,層層開掘。練字修辭:將“愁”比喻成可以裝載的事物,且以夸張極言愁苦之沉重,極富創(chuàng)意。且其緊承上句“輕舟”而來,“輕舟”又是承“雙溪”而來,思維縝密,渾然天成,構成完整意境。表現手法:情景交融。如以落花為背景依托抒寫情感。落花已變成塵香,既暗示此前曾是風吹雨打、落花成陣的日子,又形象比況美好事物遭受摧殘,也寄托了詞人國破家亡夫死的悲慘際遇和沉重哀愁。故答案為:⑴示例一:以不同角度和層次表現屈曲而濃重的情感:上片落花殘香觸發(fā)詞人物是人非的感慨,既寫出哀愁由隱到顯的變化,又表明哀愁的濃重及其原因;下片另辟蹊徑,以泛舟溪上意念產生和對這一意念的否定,寫出哀愁難以承載的沉重,情感曲折跌宕,愈轉愈深。示例二:借舉止神情和心理表現出人物情感的抑揚曲折:倦于晨妝,蓄含了無盡的酸辛,睹物傷懷,想要傾訴話未出口卻已淚水橫流;內心欣喜于雙溪春光,暗生泛舟溪上的想法,但擔憂猛然襲來,沉重的悲愁又重新壓上心頭。示例三:下片用動詞蓄勢,使情感表現得婉曲而深沉:連用“聞說”“也擬”“只恐”三個關聯性的動詞表現心理的變化。本來還在流淚,但聽說雙溪春色尚好,瞬間心生暖意,打算“泛輕舟”,但是內心的愁緒如此沉重,輕舟焉能承載?蓄勢之后猛然跌宕,將情感表現得婉轉而深沉。⑵示例一:上片側重于對藝術形象外形的表現,下片側重于對內心的傳達,由表及里,從外到內,步步深入,層層開掘。示例二:以“春天”節(jié)令為載體,使全詞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春日風吹雨打落花為塵,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殘,自然觸發(fā)了對悲慘際遇的回憶與內心的痛楚。雙溪美好春色使詞人產生泛舟意念,卻因愁緒沉重輕舟難以承載而作罷。示例三:運思縝密獨到。將“愁”比喻成可以裝載的事物,且以夸張極言愁苦之沉重,極富創(chuàng)意。且其緊承上句“輕舟”而來,“輕舟”又是承“雙溪”而來,思維縝密,渾然天成,構成完整意境。示例四:化精神為物質,將抽象的感情化為可感的形象。詞人別出心裁,賦予看不見摸不著、沒有輕重的“愁”以重量,將內心愁緒的濃重形象真切地表現出來。示例五:情景交融。如以落花為背景依托抒寫情感。落花已變成塵香,既暗示此前曾是風吹雨打、落花成陣的日子,又形象比況美好事物遭受摧殘,也寄托了詞人國破家亡夫死的悲慘際遇和沉重哀愁?!军c評】⑴本題考查學生對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答題時應注意,一是間接的從詩中所描寫的景物特點上揣摩,理解詩人心境和情緒,抓住詩中詩人直接表達情感的句子理解,結合詩歌的寫作背景理解。⑵本題考查賞析詩句的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賞析詩句可分為“煉字”、修辭、表現手法、內容等都可以任選一個角度即可。7.閱讀詩歌,回答問題。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1)從內容上看,上片用________來烘托“孤鴻”的孤獨形象,下片用它________的行為來表現它的卓爾不群。(2)簡要賞析“縹緲孤鴻影”的意境。(3)這首詞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1)缺月疏桐,漏斷人靜;不肯隨意棲息(2)孤鴻若有若無,也許就是詞人心靈的投影,與詞人合二為一。寫鴻“驚起”“有恨”“不肯棲”,表現了作者心境的孤獨和志趣的高潔。(3)詞人用象征手法,通過寫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心情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人生追求?!窘馕觥俊痉治觥浚?)結合詩句內容分析,“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钡囊馑际恰皻堅赂邟煸谙∈璧奈嗤?,滴漏聲斷人群開始安靜了。誰能見幽居人獨自往來,仿佛那縹緲的孤雁身影。”由此可知,上片用“缺月疏桐,漏斷人靜”來烘托“孤鴻”的孤獨形象?!绑@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钡囊馑际恰八蝗坏肫鹩只厥状掖?,心里有恨卻無人能懂。它揀遍了寒冷的樹枝不肯棲息,卻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庇纱丝芍?,下片用它“揀盡寒枝不肯棲”的行為來表現它的卓爾不群。(2)結合詩歌內容分析,“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周圍是那么寧靜幽寂,在萬物入夢的此刻,又有誰像自己這樣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單飛過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先是點出一位獨來獨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隨即輕靈飛動地由“幽人”而孤鴻,使這兩個意象產生對應和契合,讓人聯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縹緲若仙的孤鴻之影嗎?這兩句,既是實寫,又通過人、鳥形象的對應、嫁接,極富象征意味和詩意之美地強化了“幽人”的超凡脫俗。物我同一,互為補充,使孤獨的形象更具體感人。據此理解答題,意對即可。(3)結合詩歌內容和詩人的經歷分析,“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這是直寫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獨的時候,總會四顧,回頭的尋覓,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獨,“有恨無人省”,有誰能理解自己孤獨的心呢?世無知音,孤苦難耐,情何以堪?“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睂懝馒櫾庥霾恍?,心懷幽恨,驚恐不已,在寒枝間飛來飛去,揀盡寒枝不肯棲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過這樣寒冷的夜晚。這里,詞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心境。意對即可。故答案為:⑴缺月疏桐,漏斷人靜;不肯隨意棲息⑵孤鴻若有若無,也許就是詞人心靈的投影,與詞人合二為一。寫鴻“驚起”“有恨”“不肯棲”,表現了作者心境的孤獨和志趣的高潔。⑶詞人用象征手法,通過寫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心情和高潔自許、不愿隨波逐流的人生追求。【點評】⑴本題考查理解詩句內容的能力。理解詩句內容,要抓住詩句中的人、物、景、事進行分析,然后再概括作答。⑵本題考查理解詩歌意境的能力。意境是指文藝作品中描繪的生活圖景與所表現的思想情感融為一體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特點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因此理解詩歌意境首先要分析詩歌描繪的景,通過分析景來體會詩歌描繪的意境。⑶本題考查分析詩歌表現手法及理解詩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詩歌的表現手法有:聯想想象、象征、用典、情景交融等。答題時要結合詩歌內容及主旨具體分析。把握詩中詩人的思想感情,要結合詩歌的寫作背景,作者所處的時代及詩歌的具體內容來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調,同時,要聯系詩中的景、物、意象來體會。8.賞析杜甫的《望岳》和《春望》。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1)下列對古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

“昏”和“曉”兩個天地是泰山“割”開的!“割”字寫出了泰山參天矗立的雄姿、使靜止的山峰充滿了活力。B.

“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虛字,此處將它入詩新穎別致。C.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是頷聯。D.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春到長安,山河依舊,草木蔥蘢,詩人感慨萬干,不禁贊美。(2)這兩首詩是杜甫在人生的兩個不同階段所寫,而當時社會環(huán)境也截然不同,所以兩首詩的內容和風格相差很大。請你分別寫出這兩首詩表達的思想情感?!敬鸢浮浚?)D(2)《望岳》表現了不畏艱險、勇于攀登、積極進取的精神;《春望》表達了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窘馕觥俊痉治觥浚?)ABC理解正確,D“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了春望所見:山河依舊,可是國都已經淪陷,城池也在戰(zhàn)火中殘破不堪了,亂草叢生,林木荒蕪。詩人眼中的長安城荒蕪破敗,人煙稀少,草木雜生。這些景象,讓詩人非常的傷感。(2)結合詩歌的寫作背景及詩歌內容分析,《望岳》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末句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寫詩人從望岳產生了登岳的想法,寫出了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洞和?/p>

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天寶十四年叛軍攻占長安,七月,肅宗即位,改元至德。杜甫聞訊,只身一人投奔肅宗朝廷,結果不幸在途中被叛軍俘獲,后因官職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處淪陷區(qū)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名作。詩歌開篇描繪國都蕭索的景色,到眼觀春花而淚流,耳聞鳥鳴而怨恨;再寫戰(zhàn)事持續(xù)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無,最后寫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展示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感。故答案為:⑴

D;⑵《望岳》表現了不畏艱險、勇于攀登、積極進取的精神;《春望》表達了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军c評】⑴本題考查賞析詩歌語言的能力。詩歌的語言具有凝練、含蓄等特點。鑒賞詩歌的語言,就是品讀詩歌的語言意蘊,體味詩歌的語言風格和語言魅力。古詩詞語言鑒賞部分所包含的內容較多,主要涉及遣詞造句、語體色彩、語言風格等方面。從考查的方向來看,主要包括三個方面:①品評古詩中的煉字藝術或“詩眼”,③結合詞語對詩中名句的含意、色彩、情味以及表達效果的理解分析,②總體上對古詩語言特色、風格的概括評析?;卮鹪擃},要放在語句中,結合全詩的內容評析,說出運用效果。⑵本題考查學生對詩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詩中詩人的思想感情,要結合詩歌的寫作背景,作者所處的時代及詩歌的具體內容來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調,同時,要聯系詩中的景、物、意象來體會。9.詩歌鑒賞池鶴白居易高竹籠前無伴侶,亂雞群里有風標①。低頭乍恐丹砂②落,曬翅常疑白雪消。轉覺鸕鶿③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臨風一唳④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注釋:①風標:風度、品格。②丹砂:又名朱砂,一種紅色的礦物,可以入藥。③鸕鶿(lúcí):水鳥,俗稱魚鷹。④唳(lì):(鶴、鴻雁等)鳴叫。(1)請對“轉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眱删渥骱喴p析。(2)說說尾聯“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二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答案】(1)這兩句詩運用了反襯(對比)的手法,以鸕鶿的“毛色下”、鸚鵡的“語聲嬌”來反襯(對比)池鶴孤高的品格和不獻媚、不討好的錚錚鐵骨,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沒有知音的欣賞,沒有主人的青睞,只是在囚籠里長唳,惆悵地望向遠方,那遙不可及的云水之鄉(xiāng)才是夢想的天堂。丹頂鶴所思的,不僅僅是寶貴的自由,還有知音的賞識,和對自己理想抱負不能實現的苦悶,但又希望保持自己孤高的品格和非凡的氣質才華,將來能鶴唳云端,展翅沖天?!窘馕觥俊痉治觥浚?)?!稗D覺鸕鶿毛色下,苦嫌鸚鵡語聲嬌”的意思是:轉眼看到鸕鶿覺得它毛色污濁,又討厭鸚鵡的叫聲太諂媚。這兩者不僅形象、氣質欠佳,而且善于侍奉、討好主人,完全沒有自己的自由和主見。由此可知,這是用了反襯的寫法,突出了池鶴孤高的品格和超凡的風姿,表達了詩人對閑適的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仕途沉浮、官場黑暗的厭倦。(2)“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的意思是:對風鳴叫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悵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遙的云水之間。一個“悵”字,表現了詩人對仕宦生活的厭倦,對田園生活向往而不得的惆悵與無奈。故答案為:⑴這兩句詩運用了反襯(對比)的手法,以鸕鶿的“毛色下”、鸚鵡的“語聲嬌”來反襯(對比)池鶴孤高的品格和不獻媚、不討好的錚錚鐵骨,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⑵沒有知音的欣賞,沒有主人的青睞,只是在囚籠里長唳,惆悵地望向遠方,那遙不可及的云水之鄉(xiāng)才是夢想的天堂。丹頂鶴所思的,不僅僅是寶貴的自由,還有知音的賞識,和對自己理想抱負不能實現的苦悶,但又希望保持自己孤高的品格和非凡的氣質才華,將來能鶴唳云端,展翅沖天。

【點評】⑴本題考查詩歌關鍵句賞析。詩歌句子賞析需要我們在了解詩歌的結構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礎上作答,常見的答題格式:本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或寫作方法,寫出來什么內容,表達了什么感情??蓮氖址?、情感、語言等方面任選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⑵本題考查詩句思想感情的把握,注意結合句意和作者寫作背景理解。10.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湖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1)閱讀畫線詩句,觀察下面兩幅圖畫,簡要說明哪一幅能夠表現這一聯詩句所描繪的景象。(2)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編》里說,本詩頸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請從煉字的角度說說它妙在哪里。【答案】(1)我認為圖1能夠表現這一聯詩句所描繪的景象。圖中的江面十分開闊,能表現“潮平兩岸闊”的景象;圖中的船帆高高懸掛,能表現“風正一帆懸”的景象。(2)詩中用“日”“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賦予“日”“春”以人的情態(tài),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時序交替、新舊更迭的自然理趣?!窘馕觥俊痉治觥竣疟绢}考查對詩中畫面的理解掌握。本詩“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一句寫景,表現了江水上漲,幾與岸平,風勢正好,船帆鼓起的畫面。再仔細觀察這兩幅圖,顯然第一幅圖與詩中畫面相吻合。⑵本題考查詩歌關鍵句賞析。詩歌句子賞析需要我們在了解詩歌的結構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礎上作答?!昂H丈鷼堃?,江春入舊年”的意思是: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叭丈鷼堃埂?、“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呢?這兩句煉字煉句也極見功夫。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故答案為:⑴我認為圖1能夠表現這一聯詩句所描繪的景象。圖中的江面十分開闊,能表現“潮平兩岸闊”的景象;圖中的船帆高高懸掛,能表現“風正一帆懸”的景象。⑵詩中用“日”“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入”賦予“日”“春”以人的情態(tài),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時序交替、新舊更迭的自然理趣?!军c評】⑴本題考查了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對所描述畫面的想象能力。這種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對所描述畫面的想象。解答這類題目要在讀懂詩歌、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發(fā)揮聯想和想象,扣住畫面,抓住形象,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加以描述,不能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詩人的情感。⑵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方法:①揭示手法;②結合詩歌分析詩中是如何體現此手法的;③表達效果:結合語句意思、主旨、情感分析這種手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二、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11.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①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1)下列選項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

“醉翁”、“六一居士”都是歐陽修的號。B.

《生查子?元夕》、《賣油翁》都是歐陽修的作品。C.

“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D.

宋朝的歐陽修、蘇洵、曾鞏都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3)選文中游人的“樂”指:________

;太守的“樂”指:________

?!敬鸢浮浚?)C(2)用釀泉的水釀造(制)酒,泉水很香,酒很清洌。(3)跟隨太守游山之樂(游山之樂、觀賞自然山水之樂);與民同樂(以百姓之樂而樂)。【解析】【分析】(1)C.“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往往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故選C。(2)這道題考查的是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翻譯時,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這句話的重難點詞語有:釀泉,用釀泉;為,做,釀造;洌,清。(3)這道題考查的是對文段內容的理解。根據語句“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可以得知,游人只知道跟隨太守游山的快樂,可以盡興地享樂。而太守則是,看到自己治理下的百姓生活富足,能夠和自己一起來游山,這是太守最大的成就,也是他最大的樂趣。所以,游人的“樂”主要指享受跟隨太守游山的快樂;太守的“樂”指的是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故答案為:⑴C;⑵用釀泉的水釀造(制)酒,泉水很香,酒很清洌。⑶跟隨太守游山之樂(游山之樂、觀賞自然山水之樂);與民同樂(以百姓之樂而樂)。【點評】⑴本題考查考生對文學常識的掌握情況。要求考生注意平時的積累,注意對選項進行逐項的辨析。⑵本題考查的是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此題要遵循翻譯的原則,掌握翻譯的方法,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容,譯文要順暢,翻譯時要注意重點詞語和常見句式的正確理解。⑶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注意文中關鍵語句的理解?!靖絽⒖甲g文】

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歡唱,來去行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應;老人彎著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領著走。來來往往不斷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邊釣魚,溪水深并且魚肉肥美;用釀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橫七豎八地擺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辦的宴席。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于音樂;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贏了,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時起時坐大聲喧鬧的人,是歡樂的賓客們。一位容顏蒼老,頭發(fā)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眾人中間,是喝醉了的太守。不久,太陽下山了,人影散亂,賓客們跟隨太守回去了。樹林里的枝葉茂密成蔭,鳥兒到處叫,是游人離開后鳥兒在歡樂地跳躍。但是鳥兒只知道山林中的快樂,卻不知道人們的快樂;而人們只知道跟隨太守游玩的快樂,卻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樂為快樂啊。醉了能夠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誰呢?是廬陵歐陽修吧。12.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小題?!炯住?/p>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節(jié)選自《愚公移山》)【乙】

趙將馬服君趙奢之妻,趙括之母也。秦攻趙,使括代廉頗為將。將行,括母上書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將?!蓖踉唬骸昂我裕俊痹唬骸笆兼缕涓?,父時為將,身所奉飯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賜幣者,盡以與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吏無敢仰視王者。王所賜金帛,歸盡藏之;乃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王以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執(zhí)心各異。愿勿遣?!蓖踉唬骸澳钢弥嵊嬕褯Q矣?!崩冈唬骸巴踅K遣之,即有不稱,妾得無隨坐乎?”王曰:“不也?!崩刃校H。三十余日,趙兵果敗,括死軍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誅。(節(jié)選自清代吳敏樹《書謝御史》)(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語。①荷擔者三夫________②趙兵果敗,括死軍覆________③母置之,吾計已決矣________④即有不稱,妾得無隨乎________(2)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且焉置土石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B.

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括母上書言于王曰C.

盡以與軍吏、士大夫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誅D.

始齔,跳往助之

王終遣之(3)用“/”給下面的語句劃分節(jié)奏,劃兩處。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吏無敢仰視之者(4)翻譯下面文言語句。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②父時為將,身所奉飯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5)【乙】文描寫了一位有德有識的母親。她上書推辭兒子為將,說明她深明大義,有自知之明;她能看出兒子和丈夫的差別,說明她________;她討得“無隨”的承諾,說明她________?!敬鸢浮浚?)肩負、扛(挑);覆滅;放棄,放下不管;稱職(2)D(3)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吏無敢仰視之者(4)①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連寡婦和小孩子都比不上。②他父親當時做(是)大將,用自己的俸祿供養(yǎng)的食客(謀士)要以“十”這個數目來計算,所結交的朋友要以“百”這個數目來計算。(5)考慮問題周到,觀察細致入微;見識深遠、處事周密【解析】【分析】⑴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平時要多積累文言詞匯,要能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題中的古今異義詞,荷:hè,肩負。稱:chèn,稱職。⑵A哪里/表示陳述的語氣詞。B到,介詞/對,向。C把/因。D都是代詞,代人。故選D。⑶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句讀時要注意古漢語的語法和句式,句讀不能出現“破句”的現象。語句意思是:現在趙括一日作了大將,面向東接受軍吏的拜見,軍吏中沒有敢于抬頭親近地看他的人。故停頓為: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吏無敢仰視之者。⑷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注意以下關鍵詞:汝:你。固:頑固。徹:通。為:做。⑸趙奢之妻對丈夫和兒子都非常了解,因此在國王面前支持丈夫,反對兒子??芍^察細致入微;對于趙母的勸說,趙王不聽,趙括的母親說如果有了不稱大將職責的情況發(fā)生,我這個老婦人能夠不隨著受處罰嗎?趙王說答應不會連累你的。說明趙母有預見性,想的長遠。故答案為:⑴①肩負、扛(挑);②覆滅;③放棄,放下不管;④稱職。⑵D;⑶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吏無敢仰視之者⑷①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連寡婦和小孩子都比不上。②他父親當時做(是)大將,用自己的俸祿供養(yǎng)的食客(謀士)要以“十”這個數目來計算,所結交的朋友要以“百”這個數目來計算。⑸考慮問題周到,觀察細致入微;見識深遠、處事周密?!军c評】⑴本題考查解釋文言文中實詞的意義。答題時應注意,解釋文言文實詞意義包括:重點動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同時注意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⑵本題考查辨析一詞多義。答題時應注意,可以聯想課文有關語句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異同,然后初步確定文中實詞的含義,還可以根據詞性進而推知它的實詞詞義。⑶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答題時應注意,文言文斷句、標點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讀多背,形成語感,把握準語意,根據語法結構、邏輯規(guī)律作出判斷。解答本題應首先明白語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對語句進行斷句。⑷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答題時應注意,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⑸本題考查評價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答題時應注意,通過分析典型事例來理解人物形象;通過對人物描寫方法的分析來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靖絽⒖甲g文】

【乙】趙國的大將、封為馬服君的趙奢的妻子,是趙括的母親。這一年秦國攻打趙國,趙孝成王命令趙括代替廉頗為大將。將要出征,趙括的母親呈上書信向趙王訴說道:“趙括不可以被任命大將。”趙王問道:“這是為什么呢?”趙括的母親說:“原先我侍奉趙括的父親時,孩子的父親當時身為大將。他用自己的奉祿供養(yǎng)的食客要以‘十’這個數目來計算;他所結交的朋友要以‘百’這個數目來計算;國王和王室貴族賜贈的錢財絲綢,他統統都把它們分給軍吏、士大夫;從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過問家中私事?,F在趙括一日作了大將,面向東接受軍吏的拜見,軍吏中沒有敢于抬頭親近地看他的人;趙王所賜贈的金錢絲綢,他回家后也統統收藏起來;而且每天尋找可買的合宜的田地房屋,買下來(總想擴充自己的私有)。國王您認為他像他的父親嗎?父親、兒子不同,居心有著差異。我希望國王不要派遣趙括為大將領兵出征了吧!”趙王說:“作為趙括的母親,你還是放下這事不要管了吧,我的計劃已經決定了?!壁w括的母親說:“國王您最終要派遣他為將,那么如果有了大將不稱職責的情況發(fā)生,我這個老婦人能夠不隨著受處罰嗎?”趙王說:“不會連累你的?!壁w括既已領兵出征,代替廉頗才三十多天,趙軍果然大敗,趙括戰(zhàn)死而趙軍傾覆。趙王因趙括的母親有言在先,所以最終沒有加罪于她。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漢陰老父者,不知何許人(

)?;傅垩屿洧僦?,幸②竟陵過云夢臨沔水百姓莫不觀者,有老父獨耕不輟。尚書郎南陽張溫異之,使問曰:“人皆來觀,老父獨不輟,何也?”老父笑而不對。溫下道百步,自與言。老父曰:“我野人(

)!不達斯語。請問天下亂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③,而萬人以寧。今子之君,勞人自縱,逸④游無忌,吾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觀之(

)!”溫大慚,問其姓名,不告而去。

(選自《后漢書·逸民傳》)

(乙)楚莊王欲伐陳⑤,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鼻f王曰:“何故?”對曰:“其城郭高,溝洫⑥深,蓄積多也?!睂巼咴唬骸瓣惪煞ヒ?。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

)。城郭高,溝洫深,則民力罷⑧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選自《呂氏春秋》)【注釋】①延熹:漢桓帝的年號。②幸:皇帝駕臨。③茅茨采椽(chuán):用茅草蓋屋頂,用櫟木作椽。④逸:放縱,放任。⑤陳:國名。⑥洫:護城河。⑦寧國:楚國大臣。⑧罷;通“?!?。(1)下面四個選項中說法正確的兩項是(

)A.

“不知何許人(

)”的“許”是“地方、處所”的意思,吳均《與朱元思書》中“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的“許”表示約數,可譯為“多”。B.

“漢陰老父”的“父”是古代對男性的謙稱。“立天子以父天下邪”的“父”可以解釋為“像父親一樣(關愛)”。C.

(甲)(乙)兩文括號中省略了語氣詞,應該填入的語氣詞依次是“也”“耳”“乎”“矣”。D.

皇帝駕臨,別人都出去圍觀,只有漢陰老父沒有停止耕作去圍觀,從中可見其清高自持,有蔑視權貴的思想;身居鄉(xiāng)野,卻不忘憂國憂民,所謂“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漢陰老父身上體現了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2)請用“/”給文中劃線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幸竟陵過云夢臨沔水百姓莫不觀者(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①請問天下亂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②今子之君,勞人自縱,逸游無忌,吾為子羞之。(4)根據甲文中漢陰老父和乙文中寧國的言論,分析兩人就國家治理這個問題有怎樣的共同見解?【答案】(1)C,D(2)幸竟陵/過云夢/臨沔水/百姓莫不觀者(3)①請問是天下動亂才設立天子呢,還是為了天下大治設立天子呢?②如今你的皇上勞役百姓,自我放縱,放任游樂,沒有顧忌,我真為你(有這樣的皇上)感到羞恥?。?)甲文中漢陰老父回答張溫的話中指出立天子是為了治理國家,天子應該像君父一樣愛百姓,乙文中的寧國根據陳國城墻高、護城河深、積蓄的財糧多推斷出陳國百姓賦稅重,民怨大,民力疲憊,從中可以看出他們都認為統治者治理國家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以民為本重視“人和”看重民心等,意思相近即可)【解析】【分析】(1)A:“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的“許”表示約數,譯為“多”不準確。B:“漢陰老父”的“父”是古代對男性的尊稱。故選CD。(2)“幸竟陵過云夢臨沔水百姓莫不觀者”翻譯為“南巡竟陵,經過云夢,抵達沔水,百姓沒有一個不去看的”。結合意思斷句為:幸竟陵/過云夢/臨沔水/百姓莫不觀者。(3)此題①“請問天下亂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句中“立”意思是“設立”,“理”意思是“有條理”。②“今子之君,勞人自縱,逸游無忌,吾為子羞之。”句中“子”意思是“你”,“縱”意思是“放縱”,“羞”意思是“感到羞恥”。兩個句子語序正常,據此翻譯即可。(4)甲文中“立天子以父天下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③,而萬人以寧”這些句子可以看出漢陰老父認為君主應該關愛百姓。乙文中“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城郭高,溝洫深,則民力罷⑧矣”一句可以看出大臣根據這些現象推測出百姓怨聲載道。兩文中都闡述了統治者治理國家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據此作答。故答案為:⑴CD;⑵幸竟陵/過云夢/臨沔水/百姓莫不觀者;⑶①請問是天下動亂才設立天子呢,還是為了天下大治設立天子呢?②如今你的皇上勞役百姓,自我放縱,放任游樂,沒有顧忌,我真為你(有這樣的皇上)感到羞恥?、燃孜闹袧h陰老父回答張溫的話中指出立天子是為了治理國家,天子應該像君父一樣愛百姓,乙文中的寧國根據陳國城墻高、護城河深、積蓄的財糧多推斷出陳國百姓賦稅重,民怨大,民力疲憊,從中可以看出他們都認為統治者治理國家要把百姓放在第一位。(以民為本重視“人和”看重民心等,意思相近即可)【點評】⑴本題考查了對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找出相關的語句即可做出選擇。⑵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⑶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⑷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找出相關的語句即可。答題時應注意,準確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鎖定目標句。既可作答?!緟⒖甲g文】

(甲)漢江南岸有一位老翁,不知道他是什么人。漢桓帝在延熹年間,南巡竟陵,經過云夢,抵達沔水,百姓沒有一個不去看的。唯獨一位老翁沒有停下耕種的活。尚書郎南陽人張溫感到很奇怪,便派人去問老翁:“大伙都在觀看圣駕南巡的盛況,你卻自顧耕作不停下來,是何緣故?”老翁笑了笑,沒有回答。張溫從車上下來,在田間行走百步,親自找老翁交談。老翁說:“我是個草野之人,聽不懂這樣的話。請問是天下動亂才設立天子呢,還是為了天下大治設立天子呢?天子應該像君父那樣(關愛)天下百姓呢,還是要天下百姓像奴仆一樣來侍奉天子呢?當初賢明的圣王在位,所住的房子用茅草作頂,用樹枝作椽,卻給普天下的百姓帶來了安寧。如今你的皇上勞役百姓,自我放縱,放任游樂,沒有顧忌,我真為你(有這樣的皇上)感到羞恥!你怎么還忍心讓別人都去看他呢?”張溫大為慚愧,問老翁的姓名,老翁沒告訴他就離開了。

(乙)楚莊王想要去討伐陳國,派人到陳國偵察。使者(回來以后)說:“陳國不能夠討伐?!背f王說:“什么緣故呢?”(使者)回答說:“(陳國)城墻高大,護城河深邃,積蓄的財糧很多呀?!背拇蟪颊f:“陳國可以討伐。陳國是個小國家,卻財糧積蓄很多,(這)是(因為)賦斂沉重,那么老百姓一定會怨恨統治者!城墻高大,護城河深邃,那么老百姓力量疲憊了。派軍隊去討伐它,陳國可以拿下。”楚莊王聽從了大臣的建議,于是攻下了陳國。1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甲】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保◤堘贰逗耐た囱罚疽摇?/p>

環(huán)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節(jié)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1)解釋下面句中劃線的詞。①霧凇沆碭________②余強飲三大白而別________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诜寤芈忿D,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3)《湖心亭看雪》和《醉翁亭記》兩文的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請結合兩篇文章的內容和背景加以分析?!敬鸢浮浚?)白汽彌漫的樣子;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茂盛的樣子(2)①湖中想不到還會有這樣的人?、谏絼莼丨h(huán),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亭子,(亭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3)張岱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表現出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歐陽修被貶之后寄情山水,表現出與民同樂的曠達胸襟?!窘馕觥俊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古代職官常識等??忌鶕n內的積累并結合語境,認真分析,確認詞義。①句意:(湖面上)冰花一片彌漫。沆碭:白氣彌漫的樣子;②句意:我盡力喝了三大杯酒。白: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③句意:遠望那樹木茂盛,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瑯琊山。蔚然:茂盛的樣子。(2)本題考查重點句子的翻譯。翻譯時要忠于原文,不遺漏、不隨意增減內容,譯文要通暢。注意重點字詞以及常見句式的翻譯,特別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①重點詞語焉;哪有;此:這。句意為:湖中想不到還會有這樣的人?、谥攸c詞語有:翼然,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臨,靠近;于,在。句意為:山勢回環(huán),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坐落在泉水邊上,這就是醉翁亭。(3)《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學家張岱的代表作,選自《陶庵夢憶》卷三。文章以精煉的筆墨,記敘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經過,描繪了所看到的幽靜深遠、潔白廣闊的雪景圖,表現了作者孤獨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緒。突出了作者遺世獨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達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悅與分別時的惋惜,體現出作者的故國之思,同時也反映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隨波逐流的品質以及遠離世俗,孤芳自賞的情懷,同時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嘆。表達了作者悠遠脫俗的閑情雅致。(也可以寫:清高自賞的情趣、超凡脫俗的情趣,還流露出深沉的故國之思和滄桑之感,帶有淡淡的哀愁)。歐陽修雖被貶滁州,寄情山水,從“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這些語句中可以看出作者隨遇而安、與民同樂的思想。故答案為:(1)白汽彌漫的樣子;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茂盛的樣子(2)①湖中想不到還會有這樣的人?、谏絼莼丨h(huán),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亭子,(亭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3)張岱癡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樂,表現出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歐陽修被貶之后寄情山水,表現出與民同樂的曠達胸襟。【點評】⑴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題,重點在于文言實詞的積累,同時也可以借助整個句子的意思來判斷;⑵文言文翻譯首先做到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一定要字字落實,尤其是句中的重點詞,如實詞中的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翻譯重點語句是一項綜合能力的體現,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文言詞匯知識儲備,還要有一定的古漢語知識,同時要求語言表達流暢與優(yōu)美;⑶本題考查歸納作者情感態(tài)度的能力。分析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一是要結合文本,另外還要結合相關寫作背景。15.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炯住?/p>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驕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乙】

沈宣詞嘗為麗水令,自言家大梁①時,廄常列駿馬數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馬求售,潔白而毛鬣類朱,甚異之,酬以五十萬,客許而直未及給,遽為將校王公遂所買。他日謁公遂問向時馬。公遂曰:“竟未嘗乘?!币蛞?,至則奮眄②,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終不可禁。翌日,令諸子乘之,亦如是;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詞。宣詞得之,復如是。會魏帥李公蔚市貢馬③,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閱馬,一閱遂售之。后入飛龍④,上最愛寵,為當時名馬。(選自《唐語林》)【注】①大梁:今河南開封。②奮眄:舉頭斜視,不馴服的樣子。③貢馬:向皇帝進貢的馬。④飛龍:指皇家。(1)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組是(

)A.

故雖有名馬

雖:即使

B.

食之不能盡其材

食:同“飼”,喂C.

策之不以其道

策:馬鞭

D.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通曉(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客許而直未及給,遽為將校王公遂所買。(3)“也”常表示某種語氣,同時暗含情感。結合語段【甲】第一段的內容,說說其結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4)聯系《馬說》,結合語段【乙】,簡述王公遂不能讓所買之馬成為“名馬”的原因。【答案】(1)C(2)①喂養(yǎng)馬的人不知道要根據它能夠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yǎng)它。②客人答應(把馬賣給沈宣詞),但(沈宣詞)還沒來得及給錢,馬就被將校王公遂買走了。(3)暗含了對千里馬被埋沒的痛惜(不平)之情。(4)韓愈的《馬說》告誡世人,要想發(fā)據良馬的潛能,首先要深諳馬的習性,懂得如何駕馭,但王公遂買馬后一直“未嘗乘”,在騎馬失敗后,還“怒挺之”,最后轉手賣了,可見他不懂策馬之道,更沒有能力發(fā)掘良馬的潛能,故不能使其成為名馬。【解析】【分析】(1)ABD正確;C.句意: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它。策:鞭打。故選:C。(2)①重點詞:食:飼養(yǎng);其:之千里馬;翻譯:喂養(yǎng)馬的人不知道要根據它能夠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yǎng)它;②重點詞:許:答應;及:及時;遽:就。翻譯:客人答應(把馬賣給沈宣詞),但(沈宣詞)還沒來得及給錢,馬就被將校王公遂買走了。(3)本題考查分析句子情感的能力?!捌湔娌恢R也”的意思是“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結合整個句子及前面一句“其真無馬邪”,可以知道,不是沒有千里馬,是沒有人認識千里馬,從而表達了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痛惜(不平)之情。(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的能力。答題時需要通曉全文大意,聯系韓愈的《馬說》分析作答即可,選文中王公遂買馬后一直“未嘗乘”,在騎馬失敗后,還“怒捶之”,最后轉手賣了,可見他不懂策馬之道,更沒有能力發(fā)掘良馬的潛能,使其成為名馬。韓愈的《馬說》告誡世人,要發(fā)掘良馬的潛能,首先要深諳馬的習性,懂得如何駕馭。但王公遂沒做到這點。故答案為:⑴C;⑵①喂養(yǎng)馬的人不知道要根據它能夠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yǎng)它。②客人答應(把馬賣給沈宣詞),但(沈宣詞)還沒來得及給錢,馬就被將校王公遂買走了;⑶暗含了對千里馬被埋沒的痛惜(不平)之情;⑷韓愈的《馬說》告誡世人,要想發(fā)據良馬的潛能,首先要深諳馬的習性,懂得如何駕馭,但王公遂買馬后一直“未嘗乘”,在騎馬失敗后,還“怒挺之”,最后轉手賣了,可見他不懂策馬之道,更沒有能力發(fā)掘良馬的潛能,故不能使其成為名馬?!军c評】⑴本題考查理解對文言實詞含義的辨析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合具體語境來準確辨析即可。涉及的詞語都是常見的文言實詞。解答時要聯系上下文,根據語境作出判斷;⑵翻譯文言文句子要遵循“一一對應,字字落實”的原則,把文言文句子對換成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句子,注意翻譯出來的句子要做到字字準確,忠于原文,通順規(guī)范;⑶本題考查短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答題時應注意,在準確理解詞義,句意,段意的基礎上,梳理大局之間的聯系,依據體感要求來概括重點作答;⑷本題考查比較閱讀。解答此題需在通曉兩文大意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語句來分析,然后比較不同即可?!靖絽⒖甲g文】

【乙】沈宣詞曾經擔任麗水令,自稱家住大梁時,馬廄里經常有幾十匹駿馬,但自己還常常覺得不滿足。咸通六年,有位賓客有馬想賣掉,馬身潔白且馬鬃類似來紅色,(沈童詞認為這馬)非常奇異,出價五十萬,客人答應(把馬賣給沈宣詞),但(沈宣詞)還沒來得及給錢,馬就被將校王公遂買走了。某一天,沈宣詞拜見王公遂,詢問從前那匹馬。王公遂說:“我竟然不曾騎過?!庇谑菭砍鲴R,馬到了(他們面前),舉頭斜視,毫不馴服,幾乎不能跨上去(騎乘),王公遂生氣地推打馬,馬又倒在地上,揣測這匹馬終究不可以圈養(yǎng)。第二天,(王公遂)讓幾個兒子騎乘,也是這樣;幾個仆人騎乘,也是如此。于是(王公遂)要求按照沈宣詞先前給的價格賣給沈宣詞。沈宣詞得到了馬,又像先前那樣。恰逢魏帥李公蔚收購向皇帝進貢的馬,前前后后送來的都不合適。李公蔚來看這匹馬,看了一次就買了下來。后來(這匹馬)被養(yǎng)在皇家,皇帝特別寵愛它,(這匹馬)成了當時最有名的馬。16.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炯住?/p>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