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5年高考歷史試題知識點分類匯編之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1頁
2021-2025年高考歷史試題知識點分類匯編之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2頁
2021-2025年高考歷史試題知識點分類匯編之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3頁
2021-2025年高考歷史試題知識點分類匯編之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4頁
2021-2025年高考歷史試題知識點分類匯編之文化交流與傳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5年高考歷史真題知識點分類匯編之文化交流與傳播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5?廣東)20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多個國家相繼開啟了新自由主義改革進程,陸續(xù)對國有企.業(yè)和

消費品,基礎設施與通信行業(yè),養(yǎng)老金、健康和教育等領域進行了私有化改革。這些改革()

A.使國民經濟出現了短暫的繁榮

B.使貧富懸殊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C.增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D.削弱了歐美國家對拉美的控制

2.(2025?湖南)宋代,理學家張載、程頤、朱熹等紛紛提出重建宗族制度的主張:文臣范仲淹建“義莊”,

積極強化宗族勢力,歐陽修、司馬光、蘇轍等也在宗族制度上下過功夫。這是因為宋代()

A.儒學地位動搖B.貧富無定勢

C.政治因循保守D.崇義而抑武

3.(2025?安徽)1897年,比利時在布魯塞爾修建了剛果展館,向觀眾展示其給剛果殖民地帶去“文明”

和“發(fā)展”的“豐功偉績:1908年該館更名為比屬剛果博物館后,在其圓形大廳里有一個雕像,展示

的是一個歐洲傳教士左手抱著一名非洲幼童,以“救世主”的姿態(tài)俯視著右手下方一個非洲成人。這種

“展示”旨在()

A.通過文化宣傳美化殖民歷史

B.為解決國際爭端開辟新途徑

C.炫耀比利時強大的工業(yè)實力

D.為開展三角貿易尋找合理性

4.(2025?選擇性)宋代,雕版印刷日益興盛,工匠可以雕刻出更趨精美的花紋圖案,遂使利用雕花木板

印制花布的夾綴法成為各種印花技術中最時興的一種。由此,雕版印刷從業(yè)者中分化出一批專門從事雕

造花板的工匠。這表明()

A.手工業(yè)產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B.T藝改進推動手工業(yè)發(fā)展

C.手工業(yè)與農業(yè)生產日趨分離

D.城市發(fā)展促進手工業(yè)進步

5.(2025?陜西)元代北方的散曲是宋詞與北方各民族樂曲的綜合產物,其在句子上可根據需要增添村字;

內容上運用大量方言、俚語,語言表現更加自由。這()

A.反映了城市經濟的繁榮

B.體現了多元文化的融匯

C.得益于市民階層的興起

D.反映了民族融合的發(fā)展

6.(2025?北京)公元前3世紀,托勒密王朝的國王在亞歷山大城修建了繆斯宮、圖書館、動植物園等。

動物園里有許多外來的動物,包括阿拉伯綿羊、印度大象、巴克特里亞駱駝、敘利亞棕熊、希臘白熊、

黎凡特獅子等。這些舉措()

①有助于托勒密王國的科學研究

②推動了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

③印證了希臘化時代的文化交流

④加速了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7.(2025?甘肅)顧愷之《洛神賦圖》的人物造型以“秀骨清像”為特色,通過衣帶飄舉、動態(tài)舒展來展

現“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神韻。這一繪畫風格主要反映了魏晉時期()

A.繪畫創(chuàng)作轉向山水題材

B.土人審美追求神韻風骨

C.佛教藝術風格占據主導

D.社會風氣崇尚人物品評

8.(2025?廣東)宋朝天圣年間(1023—1032),雄州地方官難以處置民婦張氏的田產繼承問題,“當奏聽

裁”,原因是張氏只有出嫁女兒和共同居住的外甥,且田產價值很高,部分當沒官?;实壅J為這些田產

都是百姓“朝夕自營者,毋利其沒入”,故“悉令均給之二這一裁決體現了()

A.宗法觀念的深遠影響B(tài).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

C.程朱理學的倫理規(guī)范D.財政改革的顯著成效

9.(2025?湖南)公元前4-前3世紀,“古代埃及第一位史學家”馬涅托在其著作中記載了歷代法老及其

在位時間,并首次用希臘詞匯“Dynasleia”來表示“王朝”的概念。這()

A.表明古埃及王朝更替較為頻繁

B.表明埃及文字來源于希臘字母

C.可用于探究亞歷山大遠征的影響

D.可用于說明古代希臘史學的起源

10.(2025?云南)近年來,我國博物館事業(yè)進入快速發(fā)展期。目前,除文物建筑及遺址類博物館外,全國

免費開放博物館數達6248家,占博物館總數的91%以上,累計優(yōu)惠觀眾100多億人次,我國已經成為

世界上享受博物館免費開放服務人口最多的國家。據此可知()

A.民眾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得到顯著提升

B.博物館展陳方式豐富多樣

C.新時代文化發(fā)展成果惠及更多民眾

D.博物館教育功能根本轉變

II.(2025?江蘇)“岳麓秦簡”中記錄的秦人丈量土地時計算圓面積的4種簡易方法,可與《九章算術》“周

三徑一”的算法互證,展現出古老簡牘里的科技之光。這體現了()

A.秦朝政府重視卜筮之術

B.先民對自然規(guī)律的探索

C.手工業(yè)生產的實際需求

D.國家推行均田制的努力

12.(2025?江蘇)20世紀50年代,美國出版的《兔子婚禮》講述了白兔和黑兔相愛的童話故事。該書傳

遞出“愛不分膚色”的理念,卻在1958年遭到南方阿拉巴馬州“白人公民委員會”的強烈抗議,被禁

止發(fā)行。這說明美國()

A.違背了尊重人權的原則

B.南方仍部分保留奴隸制

C.動物保護主義思想盛行

D.文學領域恪守陳舊觀念

13.(2024?福建)17世紀下半葉,莫斯科發(fā)行了大量語言文法、算術、拉丁語、哲學及醫(yī)學等書籍,甚至

出現兩千余套識字課本一天售罄的情況。這反映了當時()

A.啟蒙運動的延伸B.印刷技術的進步

C.西歐文化的擴展D.國民教育的普及

14.(2024?選擇性)赦書是朝廷頒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因赦書由書吏抄錄多有差錯,致使地

方州縣“錯認刑名,失行恩賞”,遂下詔“自今赦書,令刑部摹印頒行”。由此赦書“勒楷書寫本”,經

勘讀后雕版“印造發(fā)遞”。此舉有助于()

A.擴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圍

B.提高國家行政管理能力

C.強化地方民眾法律意識

D.完善朝廷文書傳遞體系

C.有利于儒學的復興

D.導致“三教合歸儒”的局面

20.(2024?北京)2(X)8年,時任希臘總理在一個拜占庭藝術主題展上致辭,強調拜占庭的遺產“不但被歐

洲人分享,而且也為其一度覆蓋的三大洲民族的公民所分享”。能支撐此觀點的是()

①拜占庭首次統(tǒng)一了西亞和北非文明區(qū)

②基輔羅斯的文化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響

③拜占庭文化被奧斯曼帝國全盤接受和傳承

④《查士丁尼法典》推動了近代歐洲法律發(fā)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1-2025年高考歷史真題知識點分類匯編之文化交流與傳播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題號1234567891011

答案ABABBABBCCB

題號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CBBACCCD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I.(2025?廣東)20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多個國家相繼開啟了新自由主義改革進程,陸續(xù)對國有企業(yè)和

消費品,基礎設施與通信行業(yè),養(yǎng)老金、健康和教育等領域進行了私有化改革。這些改革()

A.使國民經濟出現了短暫的繁榮

B.使貧富懸殊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C.增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D.削弱了歐美國家對拉美的控制

【分析】本題考查20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經濟發(fā)展的相關知識,要求依據材料“陸續(xù)對國有企業(yè)和消

費品,基礎設施與通信行業(yè),養(yǎng)老金、健康和教育等領域進行了私有化改革”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

行分析。

【解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多個國家相繼開啟了新自由主義改革進程,陸

續(xù)對國有企業(yè)和消費品,基礎設施與通信行業(yè),養(yǎng)老金、健康和教育等領域進行了私有化改革,說明這

些改革使國民經濟出現了短暫的繁榮,A項正確;

新自由主義改革并沒有解決貧富懸殊的問題,排除B項;

材料強調的是減少國家對經濟的干預,而不是增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排除C項;

材料沒有體現削弱了歐美國家時拉美的控制,且新自由主義改革導致拉美國家經濟的惡化,進一步加深

了拉美國家對西方國家的依賴,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拉丁美洲經濟發(fā)展的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難度適

中。

2.(2()25?湖南)宋代,理學家張栽、程頤、朱熹等紛紛提出重建宗族制度的主張;文臣范仲淹建“義莊”,

積極強化宗族勢力,歐陽修、司馬光、蘇轍等也在宗族制度上下過功夫。這是因為宋代()

A.儒學地位動搖B.貧富無定勢

C.政治因循保守D.崇文而抑武

【分析】本題考查了宋明理學,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宋代實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買賣頻繁,租佃制盛行,導致

社會階層流動性增強,出現“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的現象。范仲淹“義莊”的核心功能是通過族

產(如義田)接濟貧困族人,歐陽修等人推崇的族譜編纂則強化血緣認同,二者均旨在應對''貧富無定

勢”帶來的宗族離散危機,維系家族內部的穩(wěn)定,B項正確;宋代儒學并未動搖,反而通過理學的興起

實現了復興。理學家重建宗族正是儒學世俗化、倫理化的表現,而非儒學地位衰落的結果,排除A項;

宋代政治存在因循保守的一面(如北宋中期的“冗官冗費”問題),但理學家重建宗族的主張更多指向

社會文化領域,而非政治體制,排除C項;“崇文抑武”是宋代治國方略,側重抑制武將權力、提升文

官地位,與宗族制度的重建無直接因果關系,排除D項。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宋明理學,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2025?安徽)1897年,比利時在布魯塞爾修建了剛果展館,向觀眾展示其給剛果殖民地帶去“文明”

和“發(fā)展”的“豐功偉績”。1908年該館更名為比屬剛果博物館后,在其圓形大廳里有一個雕像,展示

的是一個歐洲傳教士左手抱著一名非洲幼童,以“救世主”的姿態(tài)俯視著右手下方一個非洲成人。這種

“展示”旨在()

A.通過文化宣傳美化殖民歷史

B.為解決國際爭端開辟新途徑

C.炫耀比利時強大的工業(yè)實力

D.為開展三角貿易尋找合理性

【分析】本題考查了歐洲殖民擴張,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題干中比利時修建剛果展館、展示所謂“文明”和“發(fā)展”的“豐功偉績”,以及雕像中歐洲

傳教士?以“救世主”姿態(tài)俯視非洲人的設計,均是通過文化符號構建“殖民有理”“殖民帶來進步”的

敘事。這種敘事的核心是掩蓋殖民統(tǒng)治的掠奪本質,通過美化殖民行為,塑造殖民者的“文明傳播者”

形象,從而在輿論和文化層面為其殖民統(tǒng)治辯護,A項正確;題干未涉及國際爭端及解決方式,與題意

無關,排除B項:展館和雕像的核心是突出殖民“功績”,而非展示工業(yè)實力,排除C項;三角貿易主

要發(fā)生在16-19世紀前期,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已基本衰落,且題干聚焦于殖民統(tǒng)治的“文明化”

宣傳,與三角貿易無直接關聯(lián),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杳了歐洲殖民擴張,考查學生閱讀材料分析材料和調用所學知以解決問題的能力,關鍵

是要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作答。

4.(2025?選擇性)宋代,雕版印刷日益興盛,工匠可以雕刻出更趨精美的花紋圖案,遂使利用雕花木板

印制花布的夾綴法成為各種印花技術中最時興的一種。由此,解版卬刷從業(yè)者中分化出一批專門從事解

造花板的工匠。這表明()

A.手工業(yè)產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B.工藝改進推動手工業(yè)發(fā)展

C.手工業(yè)與農業(yè)生產日趨分離

D.城市發(fā)展促進手工業(yè)進步

【分析】本題考查了四大發(fā)明的對外傳播,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A.手工業(yè)產品商品化程度加深:題干中并沒有明確提到手工業(yè)產品的商品化程度,只是描述

了技術的進步和工匠的分化,所以A選項可能不是最直接相關的。

B.工藝改進推動手工業(yè)發(fā)展:題干明確提到,由于雕版印刷技術的興盛和工匠技藝的提小,導致了夾

繳法的流行和工匠的分化。這明顯表示工藝的改進推動了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C.手工業(yè)與農業(yè)生產口趨分離:題干中并沒有提及手工業(yè)與農業(yè)生產的關系,所以C選項與題干內容

不直接相關。

D.城市發(fā)展促進手工業(yè)進步:雖然城市發(fā)展可能對手工業(yè)有影響,但題干中并沒有明確提到城市發(fā)展

是推動手工業(yè)進步的原因。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了四大發(fā)明的對外傳播,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

的能力。

5.(2025?陜西)元代北方的散曲是宋詞與北方各民族樂曲的綜合產物,其在句子上可根據需要增添村字;

內容上運用大量方言、俚語,語言表現更加自由。這()

A.反映了城市經濟的繁榮

B.體現了多元文化的融匯

C.得益于市民階層的興起

D.反映了民族融合的發(fā)展

【分析】本題考查了宋詞和元曲,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散曲融合“宋詞”(漢族文學)與“北方各民族樂曲”,且語言中使用方言、俚語,明顯體現了

漢族與少數民族文化的交融,B項正確:

城市經濟繁榮確實推動市民文化發(fā)展(如宋詞、元曲),但題干未提及城市商業(yè)、市民消費等經濟層面

的內容,而是強調文化元素的融合,排除A項;

市民階層興起是元曲發(fā)展的社會基礎,但題干未直接涉及市民階層的需求或推動作用,而是側重文化元

素的來源與融合,排除C項;

民族融合側重不同民族在血緣、生活方式、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相互滲透,而題干強調的是文化藝術形式

(如音樂、文學語言)的融合,二者范疇不同,排除D項。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了宋詞和元曲,主要考查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

6.(2025?北京)公元前3世紀,托勒密王朝的國王在亞歷山大城修建了繆斯宮、圖書館、動植物園等。

動物園里.有許多外來的動物,包括阿拉伯綿羊、印度大象、巴克特里亞駱鴕、敘利亞棕熊、希臘白熊、

黎凡特獅子等。這些舉措()

①有助于托勒密王國的科學研究

②推動了亞歷山大帝國的建立

③印證了希臘化時代的文化交流

④加速了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分析】本題考查了古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I可答,

【解答】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托勒密王朝修建繆斯宮、圖書館、動植物園等,圖書館可收藏知識典

籍,動植物園收集外來動植物,這些資源為科學研究提供了物質和資料基礎,有助于托勒密王國的科學

研究,①正確;結合所學可知,希臘化時代是指亞歷山大東征后,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地區(qū)的時代。托

勒密王朝位于埃及,屬于希臘化世界的一部分,動物園里有來自阿拉伯、印度、巴克特里亞、敘利亞、

希臘等不同地區(qū)的動物,體現了不同地區(qū)的交流,印證了希厝化時代的文化交流,③正確。故①③符合

題意,A項正確;

亞歷山大帝國建立于公元4世紀,而題下時間是公元前3世紀,此時亞歷山大帝國已經解體,托勒密

王朝是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后形成的國家之一,②錯誤,排除BD項;

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發(fā)生于公元4-5世紀,與題干時間(公元前3世紀)時間不符,且動物收集屬文

化行為,不是人口遷移動力,④錯誤,排除C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直了占代戰(zhàn)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主要考查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

7.(2025?甘肅)顧愷之《洛神賦圖》的人物造型以“秀骨清像”為特色,通過衣帶飄舉、動態(tài)舒展來展

現“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神韻。這一繪畫風格主要反映了魏晉時期()

A.繪畫創(chuàng)作轉向山水題材

B.士人審美追求神韻風骨

C.佛教藝術風格占據主導

D.社會風氣崇尚人物品評

【分析】本題考查了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起源和演變,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可知,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其人物造型以“秀骨清像”為特色,并通過衣帶飄舉、

動態(tài)舒展來展現“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神韻,“秀骨清像”和“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都是對人物

神韻和風骨的描述,這反映了魏晉時期士人在審美上追求神韻和風骨的特點,B正確;

題目描述的是人物河的特點,并未提及山水題材,排除A;

材料強調的是顧愷之的《洛神獻圖》,這是一幅基于曹植《洛神賦》的人物畫,并未體現佛教藝術風格,

排除C;

雖然魏晉時期有崇尚人物品評的風氣,但題目描述的是繪畫風格,更側重于審美追求,而非社會風氣,

排除Do

故選:B。

【點評】本題考查了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起源和演變,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

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8.(2025?廣東)宋朝天圣年間(1023—1032),雄州地方官難以處置民婦張氏的田產繼承問題,“當奏聽

裁”,原因是張氏只有出嫁女兒和共同居住的外甥,且田產價值很高,部分當沒官。皇帝認為這曲田產

都是百姓“朝夕自營者,毋利其沒人”,故“悉令均給之二這一裁決體現了()

A.宗法觀念的深遠影響B(tài).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

C.程朱理學的倫理規(guī)范D.財政改革的顯著成效

【分析】本題考查了宋明理學,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皇帝在裁決中考慮到了百姓的辛苦經營和財產權益,體現了以德治國、體恤民情的思想。這一

裁決不僅解決了具體的繼承問題,更反映了為政者的道德關懷和對民間疾苦的關注,B正確:宗法觀念

強調家族血緣和繼承權,但題干中張氏只有出嫁女兒和外甥,并未直接體現宗法繼承的規(guī)則。此外,皇

帝的裁決更多基于保護百姓財產,而非宗法觀念,排除A;程朱理學強調三綱五常等倫理規(guī)范,但題干

中的裁決更多關注的是財產權益的保護,而非倫理規(guī)范的體現,排除C:題干描述的是一起具體的田產

繼承案件,并未涉及財政改革的內容或成效,排除D。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了宋明理學,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9.(2025?湖南)公元前4?前3世紀,“古代埃及第一位史學家”馬涅托在其著作中記載了歷代法老及其

在位時間,并首次用希臘詞匯“Dynasteia”來表示“王朝”的概念。這()

A.表明古埃及王朝更替較為頻繁

B.表明埃及文字來源于希臘字母

C.可用于探究亞歷山大遠征的影響

D.可用于說明古代希臘史學的起源

【分析】本題考查了亞歷山大遠征,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據材料“馬涅托用希臘詞匯'Dynasteia'表示‘王朝和所學知識可知,這一時期正值亞歷

山大帝國統(tǒng)治埃及(托勒密王朝),希臘文化對埃及產生顯著影響,該現象可用于探究希臘化時代文化

交融(亞歷山大遠征的影響),C項正確;

據材料可知,馬涅托記載法老世系是為系統(tǒng)記錄歷史,不能直接表明王朝更替頻率,排除A項;

據所學知識可知,埃及象形文字早于希臘字母數千年,二者無淵源關系,排除B項;

材料反映的是埃及史學家的著作,與希臘史學起源無直接關聯(lián),排除D項。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了亞歷山大遠征,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0.(2025?云南)近年來,我國博物館事業(yè)進入快速發(fā)展期,目前,除文物建筑及遺址類博物館外,全國

免費開放博物館數達6248家,占博物館總數的91%以上,累計優(yōu)惠觀眾100多億人次,我國已經成為

世界上享受博物館免費開放服務人口最多的國家。據此可知()

A.民眾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得到顯著提升

B.博物館展陳方式豐富多樣

C.新時代文化發(fā)展成果惠及更多民眾

D.博物館教育功能根本轉變

【分析】本題考查了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I川答。

【解答】題干明確指出,我國電物館免費開放數量眾多,且累計優(yōu)惠觀眾數量巨大,成為世界上享受此

服務人口最多的國家。這直接體現了新時代文化發(fā)展成果(如博物館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正在廣泛惠及民

眾,C正確;

雖然博物館的免費開放可能有助于提升民眾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但題干信息并未直接體現民眾素養(yǎng)的提升,

而是強峭了免費開放的普及程度,排除A:

題干中并未提及博物館的展陳方式,這一選項與題干信息無直接關聯(lián),排除B:

題干中并未提及博物館教育功能的轉變,且“根本轉變”這一表述過于絕對,不符合題干信息,排除D。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了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及其發(fā)展,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

歷史問題的能力。

II.(2025?江蘇)“岳麓秦簡”中記錄的秦人丈量土地時計算圓面積的4種簡易方法,可與《九章算術》“周

三徑一”的算法互證,展現出古老簡牘里的科技之光。這體現了()

A.秦朝政府重視卜筮之術

B.先民對自然規(guī)律的探索

C.手工業(yè)生產的實際需求

D.國家推行均田制的努力

【分析】本題考查了中國古代科技的影響,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計算圓面積需要對圓周與直徑的關系(即圓周率)進行歸納,這是先

民通過實踐總結自然規(guī)律的體現。秦簡與《九章算術》的互iE說明古代中國在數學領域對幾何規(guī)律的

探索具有連續(xù)性,B項正確;

卜筮屬于占卜活動,與數學計算無關。題干未提及任何與占卜相關的內容,排除A項;

手工業(yè)生產的需求多涉及具體器物的尺寸、比例,而圓面積計算更偏向數學理論總結,題干未明確提及

與手工業(yè)直接相關的信息,排除C項:

均田制是北魏至唐初的土地制度,與秦朝無關。且題干中秦人丈量土地的行為屬于土地管理范疇,未涉

及均田制,排除D項。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了中國占代科技的影響,主要考查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

12.(2025?江蘇)20世紀50年代,美國出版的《兔子婚禮》講述了白兔和黑兔相愛的童話故事。該書傳

遞出“愛不分膚色”的理念,卻在1958年遭到南方阿拉巴馬州“白人公民委員會”的強烈抗議,被禁

止發(fā)行。這說明美國()

A.違背了尊重人權的原則

B.南方仍部分保留奴隸制

C.動物保護主義思想盛行

D.文學領域恪守陳舊觀念

【分析】本題考置了現實主義文學,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題干中《兔子婚禮》因宣揚種族平等被南方白人團體抗議并禁售,說明當時美國南方仍存在嚴

重的種族歧視現象,禁止該書體現了對平等權利的壓制,違背人權原則,A項正確;

奴隸制早在19世紀已廢除,南方此時實行的是種族隔離而非奴隸制,排除B項;

題干核心是借動物故事隱喻種族平等,而非動物保護,排除C項;

該書被禁的根本原因是內容觸及種族敏感問題,而不是文學領域的觀念保守;且南方勢力的干預體現了

社會現實中的種族歧視,而不是文學界自身的問題,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了現實主義文學,主要考查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解答問題的能力。

13.(2024?福建)17世紀下半葉,莫斯科發(fā)行了大量語言文法、算術、拉丁語、哲學及醫(yī)學等書籍,甚至

出現兩千余套識字課本一天售罄的情況。這反映了當時()

A.啟蒙運動的延伸B.印刷技術的進步

C.西歐文化的擴展D.國民教育的普及

【分析】本題考查了西歐文化的擴展,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莫斯科發(fā)行了大量包含語言文法、算術、拉丁語、哲學及醫(yī)學等來自西歐的知識內容的書籍,

這表明西歐文化在向莫斯科擴展,C項正確;啟蒙運動主要在18世紀達到高潮,17世紀下半葉還未大

規(guī)模展開,排除A項;印刷技術的進步確實能增加書籍的出版量,但不一定能增加圖書的銷量,且題

干重點強調的是書籍的內容,而非印刷技術本身,排除B項;“兩千余套識字課本一天售罄”只是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對教育的需求,不能直接得出國民教育已經普及的結論,排除D項。

故選:Co

【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4.(2024?選擇性)赦書是朝廷頒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因赦書由書吏抄錄多有差錯,致使地

方州縣“錯認刑名,失行恩賞”,遂下詔“自今赦書,令刑部摹印頒行二由此赦書“勒楷書寫本”,經

勘讀后雕版“印造發(fā)遞”。此舉有助于()

A.擴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圍

B.提高國家行政管理能力

C.強化地方民眾法律意識

D.完善朝廷文書傳遞體系

【分析】本題考查了中國古代的國家治理,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根據材料可知,赦書是朝廷頒布赦令的文告,而赦書由書史抄錄多有差錯,會導致中央重要的

政令不能得到準確施行;因此末仁宗天圣二年讓“刑部摹印頒行“,井經勘讀后雕版“印造發(fā)遞”,此舉

會大大減少赦令抄寫的錯誤,使得中央重要的政令得到準確施行,從而提高國家行政管理能力,B正確;

材料強調的是赦令的錯誤減少,和擴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圍無關,赦令由書吏抄錄時,也能通行全國,只

是有許多錯誤而已,排除A;

材料措施會減少赦令的錯誤,并不會強化地方民眾法律意識,且赦書主要是讓地方官吏準確施行中央政

令,沒有涉及民眾法律意識,排除C;

材料涉及的是赦書的內容,和文書傳遞體系無關,排除D。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了中國古代的國家治理,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

的能力。

15.(2024?海南)獅子不是中國本土物種。有學者研究認為,獅子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為中國人所了解,其

形象從漢代起扎根于中國藝術,代表有看門獅子、象征祥瑞的器物裝飾以及獅子舞等,舞獅作為中國民

間節(jié)慶常有的節(jié)目,也成為中國文化的標志之一。這體現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A.見賢思齊的重要內涵B.兼收并蓄的基本特點

C.崇德尚賢的思想理念D.自強不息的精神境界

【分析】本題考查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結合本題材料與所學知識可知,獅子雖然不是中國本土物種,但自戰(zhàn)國時期起就已為中國所了

解,并且從漢代開始其形象深入到了中國藝術和文化中,如看門獅子、器物裝飾以及舞獅等。這說明中

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具有吸收外來文化的包容性,即兼收并蓄的基本特點,B項正確:“見賢思齊的審要內

涵”是指向他人學習美德和優(yōu)點,而題目中討論的是對外國元素的文化接納,而非個人道德修養(yǎng)上的追

求,排除A項;“崇德尚賢的思想理念”指的是重視道德和個人才能的價值觀,材料并未涉及對于特定

人物品德或才能的推崇,排除C項;“自強不息的精神境界”描述了一種不斷努力不懈的精神狀態(tài),題

目中的核心在于對外來文化元素的接納與融合,而不是強調持續(xù)的努力奮斗,排除D項。

故選:Bo

【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6.(2024?重:慶)明清時期,宋代女子吳妙靜的故事在嶺南地區(qū)廣為流傳。她最初僅因為出資修橋造福民

眾而聞名,之后卻被地方官紳塑造為節(jié)孝雙全的人物,乃至成為當地女性的榜樣。可見當時()

A.理學滲透到基層社會

B.婦女社會地位顯著提升

C.公益事業(yè)進一步發(fā)展

D,官紳階層思想趨丁?創(chuàng)新

【分析】本題考查了宋明理學,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據題干“她最初僅因為出資修橋造福民眾而聞名,之后卻被地方官紳塑造為節(jié)孝雙全的人物,

乃至成為當地女性的榜樣?!辈⒔Y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清時期,地方仕宦出于教化需要,不斷發(fā)掘有關

吳妙靜的傳說故事,在其建造的橋上豎立了“貞女遺芳”牌坊,將其塑造為節(jié)孝雙全的女性形象,成為

地方社會重要的文化資源,仕宦對其形象進行塑造的目的是借此在地方推行王朝教化,強化人們對王朝

統(tǒng)治的認同感,從而將地方文化逐步整合到統(tǒng)一的中國文化之中,可見理學滲透到基層社會,A項正確;

社會地位是指政治、經濟地位,中國古代婦女地位并未得到顯著提升,排除B項;

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借助對吳妙靜形象的塑造,加強社會教化,并非公益事'業(yè)的發(fā)展,排除C項;

官紳階層仍然維護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其思想并非趨于創(chuàng)新,排除D項。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了宋明理學,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7.(2024?貴州)20世紀初,墨西哥藝術家薩圖尼諾?埃蘭提出一種新的藝術理念,繪畫應該代表民族的

愿望和特征,讓墨西哥人重新理解自己,了解自身與歐洲的差異。這一理念與社會革新相互呼應,形成

了新的藝術湖流,該理念()

A.擺脫了外來藝術形式的影響

B.體現了追求國家獨立的迫切愿望

C.適應了民族民主運動的發(fā)展

D.促進了拉美國家不同文化的融合

【分析】本題考查了獨立戰(zhàn)爭后美國文化與拉丁美洲文化,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

【解答】20世紀初,墨西哥的社會革新在進行中,藝術家提出繪畫應該代表民族感情和特征的藝術理

念,與社會革新相互呼應,能修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適應了當時民族民主運動發(fā)展的需要,C項

正確;墨西哥并沒有完全擺脫外來藝術形式的影響,因為藝術的發(fā)展往往是在交流與借鑒中進行的,排

除A項;墨西哥早在19世紀20年代就已實現了國家獨立,排除B項;材料主要討論的是墨西哥的藝

術理念,并未涉及拉美國家不同文化的融合,排除D項。

故選:Co

【點評】本題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18.(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