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教學法賦能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理論、實踐與成效探究_第1頁
敘事教學法賦能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理論、實踐與成效探究_第2頁
敘事教學法賦能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理論、實踐與成效探究_第3頁
敘事教學法賦能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理論、實踐與成效探究_第4頁
敘事教學法賦能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理論、實踐與成效探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敘事教學法賦能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理論、實踐與成效探究一、引言1.1研究背景與動機1.1.1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詞匯是語言的基石,對于英語學習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語言學家Wilkins所說:“不掌握語法,人們能夠表達的意思很少;不掌握詞匯,人們什么也無法表達?!痹诟咧杏⒄Z學習階段,詞匯更是扮演著關鍵角色,是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基礎。從考試的角度來看,英語考試中的各個題型,如聽力、閱讀理解、完形填空、寫作等,都對學生的詞匯量有著較高要求。在聽力部分,若學生對詞匯的發(fā)音和含義不熟悉,就難以準確理解聽力內(nèi)容;閱讀理解中,生詞的大量出現(xiàn)會阻礙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影響答題的準確性;完形填空需要學生根據(jù)上下文語境,運用詞匯知識進行填空;寫作則要求學生能夠正確運用詞匯,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有研究表明,高中英語學習者的詞匯量與英語考試成績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詞匯量越大,考試成績往往越高。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豐富的詞匯量能使學生更加自如地進行英語交流,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風俗習慣等。無論是日常對話、學術交流還是閱讀英文原著、觀看英文電影等,詞匯都是學生跨越語言障礙,實現(xiàn)有效溝通和信息獲取的關鍵。掌握大量詞匯能夠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全球化的發(fā)展趨勢。1.1.2傳統(tǒng)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困境盡管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當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卻存在諸多困境。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往往側重于單詞的拼寫、發(fā)音和基本詞義的講解,教師通常采用領讀、聽寫、講解例句等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則主要通過機械記憶來背誦單詞。這種教學方式過于注重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重記憶輕應用,學生雖然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記憶單詞,但在實際運用時卻困難重重。他們難以將所學單詞靈活運用到聽說讀寫的實際情境中,無法實現(xiàn)詞匯的有效輸出。例如,在寫作中,學生常常因為詞匯量不足或詞匯運用不當,導致文章內(nèi)容單調、表達不準確;在口語交流中,也會因為缺乏對詞匯的熟練掌握,而出現(xiàn)表達卡頓、錯誤等問題。這種教學方式還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降低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長期的機械記憶會讓學生對詞匯學習產(chǎn)生抵觸情緒,甚至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據(jù)調查顯示,超過70%的高中生認為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方法枯燥無聊,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傳統(tǒng)教學方式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無法滿足現(xiàn)代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1.1.3敘事教學法引入的契機在傳統(tǒng)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面臨困境的背景下,敘事教學法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為詞匯教學帶來了新的契機。敘事教學法以敘事為中介,將認知科學研究成果服務于外語教學,力求更全面更有效地發(fā)展外語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它倡導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敘事化手段將課文、語言點、語法點等教學項目進行設計,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當中,使學生的認知活動真實化,在這種真實的情境中自然習得語言。敘事教學法能夠打破傳統(tǒng)詞匯教學的單調和枯燥,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將詞匯融入到具體的語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例如,教師可以將一組相關的單詞串聯(lián)成一個有趣的故事,像在教授“slave/host/peasant/fisherman/gardener/boss/landlady”這組單詞時,老師可以講述“黑人奴隸(slave)解放運動后,奴隸(slave)們翻身做了主人(host),他們不再受奴隸主的控制,干起了自己喜歡的職業(yè),有的做了農(nóng)民(peasant),有的成了漁民(fisherman),有的做了花匠(gardener),后來,他們中的一些人當起了老板(boss),于是,他們的妻子也順理成章的當上了老板娘(landlady)”。這樣,單詞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相互關聯(lián)的字符串,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詞匯,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敘事教學法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匯的含義和用法,提高他們的詞匯運用能力。在故事情境中,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詞匯在不同語境中的運用,從而更加準確地把握詞匯的語義和語用特點。敘事教學法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思維發(fā)展,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將敘事教學法引入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實踐價值。1.2研究目的與意義1.2.1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通過實證研究,對比敘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成效,明確敘事教學法對學生詞匯學習成績的影響,分析敘事教學法是否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詞匯記憶效果、詞匯運用能力以及對詞匯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實證研究,對比敘事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成效,明確敘事教學法對學生詞匯學習成績的影響,分析敘事教學法是否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詞匯記憶效果、詞匯運用能力以及對詞匯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結合教學實踐,探討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過程,包括如何設計敘事教學活動、如何選擇合適的敘事素材、如何引導學生參與敘事教學等,總結敘事教學法在應用中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在應用敘事教學法的過程中,觀察和分析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如教師在設計敘事時的難度把控、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教學時間的合理分配等,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改進措施,以提高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1.2.2理論意義為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領域提供更堅實的理論支撐。目前,雖然敘事教學法在教育領域逐漸受到關注,但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方面的理論研究仍相對薄弱。本研究通過對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深入探討,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敘事教學法的理論體系,豐富其在特定學科和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理論。有助于深化對詞匯學習機制的理解。敘事教學法將詞匯學習與情境、故事相結合,打破了傳統(tǒng)詞匯教學的孤立性。通過研究敘事教學法對學生詞匯學習的影響,可以從新的視角揭示詞匯學習的心理過程和認知機制,為英語詞匯教學理論的發(fā)展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據(jù)。促進不同教育理論之間的融合與發(fā)展。敘事教學法涉及認知心理學、語言學、教育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理論。本研究在實踐過程中,將這些理論有機結合,探索它們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協(xié)同作用,有助于推動跨學科教育理論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更全面的理論指導。1.2.3實踐意義為高中英語教師提供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和思路。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方法存在諸多弊端,而敘事教學法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為教師打破教學困境提供了新的選擇。通過本研究,教師可以了解敘事教學法的具體應用方式和效果,從而在教學實踐中靈活運用,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在應用敘事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敘事內(nèi)容、組織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這對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課堂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參與本研究,教師可以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促進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和綜合語言能力。敘事教學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詞匯。通過本研究,學生有望在詞匯記憶、詞匯運用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績,進而提升英語綜合語言能力,為今后的英語學習和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敘事教學法注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通過故事的構建和講述,引導學生進行聯(lián)想、想象和推理。在本研究的實施過程中,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將得到鍛煉和提升,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1.3研究問題與假設1.3.1研究問題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討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圍繞這一核心目標,提出以下具體研究問題:與傳統(tǒng)教學法相比,敘事教學法如何影響高中學生的英語詞匯記憶效果?這包括對單詞的拼寫、發(fā)音、詞義的記憶準確性和持久性,以及學生在不同時間間隔后對詞匯的回憶能力等方面的影響。例如,通過實驗對比,觀察學生在采用敘事教學法和傳統(tǒng)教學法學習相同詞匯后的一周、一個月、三個月后的詞匯測試成績差異,分析敘事教學法是否能幫助學生更長久、更準確地記住詞匯。敘事教學法對高中學生英語詞匯運用能力的提升有何作用?具體涉及學生在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等語言技能中運用詞匯的靈活性、準確性和豐富性。比如,在寫作任務中,觀察學生使用敘事教學法學習詞匯后,文章中詞匯的多樣性、詞匯與語境的適配性是否有所提高;在口語交流中,學生能否更自然、流暢地運用所學詞匯表達自己的觀點。敘事教學法怎樣影響高中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和態(tài)度?包括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主動性,以及對詞匯學習的積極性、自信心和學習動機等方面的變化。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觀察和學生訪談等方式,了解學生在接觸敘事教學法前后對詞匯學習的感受和看法,是否覺得詞匯學習變得更有趣、更有吸引力。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敘事教學法時,教師會面臨哪些實際問題和挑戰(zhàn)?例如,如何選擇合適的敘事素材,使其既符合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興趣愛好,又能涵蓋教學所需的詞匯;如何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確保敘事活動的開展不影響教學進度;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敘事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合作能力等。針對這些問題,有效的應對策略和解決方案又是什么?1.3.2研究假設基于對敘事教學法的理論研究和已有實踐經(jīng)驗,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設:敘事教學法能夠顯著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詞匯記憶效果。敘事教學法通過將詞匯融入生動有趣的故事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語境,使詞匯不再孤立存在,有助于學生建立詞匯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增強記憶效果。例如,將一組描述旅行的詞匯(如destination,luggage,flight,hotel等)串聯(lián)成一個旅行故事,學生在理解故事的過程中,會更容易記住這些詞匯,并且在回憶其中一個詞匯時,能夠聯(lián)想到整個故事,進而回憶起其他相關詞匯。敘事教學法可以有效提升高中學生的英語詞匯運用能力。在敘事情境中,學生能夠接觸到詞匯在不同語境中的實際運用,更好地理解詞匯的語義和語用特點,從而在語言輸出時更加靈活、準確地運用詞匯。以寫作教學為例,學生在學習了與環(huán)保主題相關的詞匯后,通過參與關于環(huán)保故事的討論和寫作,能夠將這些詞匯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表達對環(huán)保問題的看法和建議。敘事教學法能夠激發(fā)高中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與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方法相比,敘事教學法以其生動的故事形式、豐富的情感體驗和較強的互動性,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例如,在課堂上,教師通過講述有趣的英語故事,引導學生參與故事的續(xù)寫或表演,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詞匯,從而提高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敘事教學法,教師雖然會面臨如素材選擇、時間管理、學生參與度不均衡等問題,但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充分的教學準備和有效的教學引導,可以找到相應的解決策略,確保敘事教學法的順利實施和教學效果的達成。比如,教師可以通過提前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英語水平,篩選出合適的敘事素材;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分配時間,明確教學目標和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敘事活動;對于參與度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個別輔導、小組合作等方式,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提高學習效果。二、文獻綜述2.1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相關研究2.1.1教學方法與策略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領域,眾多教學方法和策略不斷涌現(xiàn),每種方法都有其獨特的理論基礎和應用方式,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構詞法教學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英語詞匯量龐大,但本身存在內(nèi)在規(guī)律,構詞法主要包括派生、合成和轉化等方式。派生法通過在詞根前加前綴或后加后綴構成新詞,如“happy”加上前綴“un-”變?yōu)椤皍nhappy”,加后綴“-ness”成為“happiness”;合成法則是將兩個或多個單詞組合成一個新詞,像“class”和“room”組成“classroom”;轉化法指單詞的詞性發(fā)生變化而詞形不變,例如“water”既可以是名詞“水”,也能轉化為動詞“澆水”。有研究表明,運用構詞法教學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幫助學生更高效地記憶和理解詞匯。然而,構詞法教學也存在一定局限,它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儲備,對詞根、詞綴等有清晰的認識。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理解和運用構詞法可能存在困難,而且并非所有單詞都能通過構詞法來記憶,一些無明顯構詞規(guī)律的單詞仍需學生單獨記憶。詞塊教學法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詞塊理論強調將詞匯以固定或半固定的結構板塊形式進行教學,這些詞塊具有語義、語法和語用的完整性。比如“asfarasIknow”(據(jù)我所知)“bytheway”(順便說一下)等,它們在語言交流中被頻繁使用。詞塊教學法能夠極大地加強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和運用,幫助學生培養(yǎng)英語思維能力,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運用詞塊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將詞匯組合成有意義的詞塊進行記憶,從而提升詞匯學習效率。但詞塊教學法在實際應用中也面臨一些問題,一方面,教師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收集、整理和篩選合適的詞塊素材,并且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內(nèi)容進行合理編排;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詞塊時,可能會因為詞塊數(shù)量眾多、形式復雜而產(chǎn)生混淆,導致在實際運用中出現(xiàn)錯誤。語境教學法主張將詞匯放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教學,使學生在理解語境的基礎上更好地掌握詞匯的意義和用法。呂淑湘先生曾說過:“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痹谡Z境中學習詞匯,能夠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詞匯在不同情境下的含義和運用方式,增強詞匯記憶的效果,提高詞匯運用的準確性。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或模擬的情境,如編寫故事、對話,展示圖片、視頻等方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境,幫助學生學習詞匯。然而,創(chuàng)設有效的語境并非易事,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確保語境的真實性和趣味性,否則可能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而且,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為每個詞匯都創(chuàng)設合適的語境也存在一定難度。2.1.2學生詞匯學習現(xiàn)狀當前高中生在英語詞匯學習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和綜合語言能力的提升。學習方法單一和缺乏系統(tǒng)性是較為突出的問題。大部分學生在詞匯學習過程中,主要依賴機械記憶的方式,如反復抄寫、背誦單詞表等。這種學習方法不僅枯燥乏味,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情緒,而且記憶效果不佳,遺忘率較高。有調查顯示,超過60%的高中生在學習新單詞后,只是簡單地重復讀寫,很少運用聯(lián)想、分類、構詞法等多樣化的學習策略來加深記憶。學生在詞匯學習中缺乏系統(tǒng)性,沒有形成完整的詞匯知識體系。他們往往孤立地學習單詞,忽視了單詞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詞匯的用法、搭配等方面的知識,導致在實際運用時無法準確地選擇和使用合適的詞匯。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興趣普遍缺乏。高中英語詞匯量較大,學習任務繁重,而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方法又相對枯燥,使得許多學生對詞匯學習產(chǎn)生畏難情緒,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一些學生認為詞匯學習就是死記硬背,毫無樂趣可言,因此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動力和熱情,學習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這種興趣缺乏的狀況不僅影響了學生的詞匯學習成績,還對他們的英語學習態(tài)度和自信心產(chǎn)生了負面影響。詞匯運用能力差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盡管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了大量的單詞,但在實際的語言運用中,如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等方面,卻常常表現(xiàn)出詞匯運用不靈活、不準確的情況。在寫作中,學生往往因為詞匯量不足或詞匯運用不當,導致文章內(nèi)容單調、表達缺乏準確性和豐富性;在口語交流中,也會因為對詞匯的熟練程度不夠,出現(xiàn)表達卡頓、錯誤等問題。這表明學生雖然記憶了單詞,但并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詞匯的用法和語境,無法將所學詞匯有效地轉化為語言運用能力。2.2敘事教學法的理論與應用2.2.1敘事教學法的概念與內(nèi)涵敘事教學法是一種新興的教學理念,它以敘事為核心,將知識與故事緊密結合,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敘述來傳遞教學內(nèi)容。敘事教學法的定義可以從多個角度來理解,從教學過程來看,它是教師精心設計并講述故事,將教學知識點巧妙融入其中,引導學生在聆聽和理解故事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的教學方法。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一組新學詞匯創(chuàng)作一個有趣的故事,如在教授“adventure(冒險)、mysterious(神秘的)、treasure(寶藏)、map(地圖)、guide(向導)”等詞匯時,講述一個關于一群年輕人在神秘島嶼上冒險尋找寶藏的故事。在故事中,不斷提及這些詞匯,讓學生在故事情境中自然地接觸和理解詞匯的含義。敘事教學法的內(nèi)涵豐富而深刻,其核心在于情境創(chuàng)設和情感共鳴。通過構建生動的故事情境,敘事教學法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講述歷史事件時,將歷史人物和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學生仿佛置身于歷史場景中,能夠更深刻地感受歷史的變遷和發(fā)展。敘事教學法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以情感為紐帶,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距離。當學生被故事中的情節(jié)所打動時,他們會更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在講述勵志故事時,學生可能會被故事中主人公的奮斗精神所感染,進而激發(fā)自己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敘事教學法還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參與。在敘事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積極的參與者和探索者。他們通過聆聽故事、思考問題、參與討論等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故事講述后,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敘事教學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滿趣味和挑戰(zhàn)的學習環(huán)境,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2.2.2敘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敘事教學法并非憑空產(chǎn)生,而是有著堅實的理論依據(jù),這些理論從不同角度為敘事教學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使其在教學實踐中能夠發(fā)揮出獨特的優(yōu)勢。認知心理學理論認為,人類的認知過程是一個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在這個過程中,情境對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敘事教學法通過構建生動的故事情境,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背景信息和認知線索,有助于學生將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建立聯(lián)系,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知識。在學習數(shù)學概念時,教師可以通過講述一個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故事,將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融入其中,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數(shù)學概念的含義和應用。認知心理學中的記憶理論表明,有意義的信息更容易被記住,而故事正是一種富有意義的信息載體。敘事教學法將教學內(nèi)容以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增加了信息的趣味性和意義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強調,教學應該走在發(fā)展的前面,幫助學生跨越現(xiàn)有發(fā)展水平與潛在發(fā)展水平之間的差距。敘事教學法能夠為學生提供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學習任務和情境,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實現(xiàn)知識和能力的提升。在故事中設置一些需要學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既不能過于簡單,讓學生覺得沒有挑戰(zhàn)性,也不能過于復雜,讓學生無從下手,而是要處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nèi),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學生能夠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自身的發(fā)展。敘事教學法還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活動,學生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啟發(fā),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也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中關于社會文化環(huán)境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影響的觀點??死甑妮斎爰僬f認為,語言學習是通過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實現(xiàn)的。敘事教學法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語言輸入,這些輸入以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具有趣味性和關聯(lián)性,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通過講述英語故事,讓學生接觸到真實、自然的語言環(huán)境,增加學生的語言輸入量,同時故事中的情節(jié)和語境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的含義和用法,從而促進語言學習。敘事教學法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語言學習中,提高語言學習的效果。敘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使其在教學實踐中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持。2.2.3敘事教學法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案例敘事教學法在語言教學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眾多實踐案例表明,它能夠顯著提升教學效果,為學生的語言學習帶來積極的影響。在英語教學中,敘事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詞匯、語法、閱讀和寫作等各個方面。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新學詞匯融入有趣的故事中,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和理解詞匯。有教師在教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1“Friendship”單元的詞匯時,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LiHuaandTomweregoodfriends.Oneday,LiHualosthiswallet.Hewasveryupsetandworried.Tomnoticedhisanxietyandcametocomforthim.Tomsaid,‘Don'tbesoupset.We'llfindittogether.I'msureit'snotabigdeal.’Theysearchedeverywhereintheschool.Finally,theyfoundthewalletinthelibrary.LiHuawasextremelygratefultoTom.Theirfriendshipbecamestrongerafterthisincident.”在這個故事中,融入了“upset、anxiety、comfort、extremely、grateful”等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不僅記住了詞匯的拼寫和發(fā)音,還理解了詞匯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和含義。與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方法相比,這種方式使學生的詞匯記憶效果提高了30%,在后續(xù)的詞匯測試中,學生對這些詞匯的掌握更加牢固,運用也更加準確。在語文教學中,敘事教學法同樣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在教授古詩詞時,教師可以講述詩詞背后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詩人的生平故事,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的內(nèi)涵和情感。在講解杜甫的《春望》時,教師可以介紹杜甫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亂時期,國家動蕩,人民流離失所,他目睹了戰(zhàn)爭的殘酷和百姓的苦難,這首詩正是他在這種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通過了解這些背景故事,學生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憂國憂民之情和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從而更好地理解詩詞的意境和藝術價值。有研究表明,采用敘事教學法教授古詩詞,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和賞析能力有了明顯提升,在相關的考試中,學生的得分率提高了25%。敘事教學法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加生動、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語言學習效果。三、研究設計與方法3.1研究對象本研究選取了[具體學校名稱]高二年級的兩個平行班級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為實驗班和對照班,每個班級各有學生[X]名。這兩個班級均由同一位具有多年教學經(jīng)驗的英語教師授課,在選取時,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態(tài)度等因素,經(jīng)前期測試和數(shù)據(jù)分析,兩個班級在這些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選擇高二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基于以下幾點考慮:其一,高二年級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對英語詞匯有了初步的認知和積累,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敘事教學法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容;其二,該階段學生正處于英語學習的關鍵時期,詞匯量的增長和詞匯運用能力的提升對他們的英語成績和綜合語言素養(yǎng)的提高至關重要,此時引入敘事教學法進行研究,更具現(xiàn)實意義和應用價值;其三,相較于高一學生,高二學生在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上相對穩(wěn)定,更能適應研究過程中的教學變化,而高三學生面臨高考壓力,學習任務繁重,可能會影響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后續(xù)的研究過程中,將對兩個班級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方法,即教師按照教材順序講解單詞的發(fā)音、拼寫、詞義和用法,通過領讀、背誦、聽寫等方式幫助學生記憶詞匯;實驗班則采用敘事教學法,教師將詞匯融入生動有趣的故事中,引導學生在故事情境中學習和理解詞匯。通過對兩個班級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分析,探究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效果。3.2研究方法3.2.1文獻研究法在研究初期,通過多種渠道廣泛搜集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敘事教學法相關的文獻資料。利用中國知網(wǎng)、萬方數(shù)據(jù)、WebofScience、EBSCOhost等學術數(shù)據(jù)庫,以“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敘事教學法”“詞匯記憶”“詞匯運用能力”等為關鍵詞進行精確檢索,篩選出近十年來發(fā)表的學術期刊論文、學位論文、研究報告等文獻資料,共計[X]余篇。同時,查閱國內(nèi)外相關領域的經(jīng)典著作,如Nation的《TeachingandLearningVocabulary》、趙世開的《現(xiàn)代語言學》等,深入了解詞匯教學和敘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研究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對搜集到的文獻進行系統(tǒng)整理和分類,按照理論研究、實證研究、教學實踐案例等維度進行歸納,以便于后續(xù)的分析和參考。在分析過程中,重點關注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成果,包括敘事教學法的實施策略、教學效果評估、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等方面。通過對這些文獻的綜合分析,梳理出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領域的研究脈絡,明確已有研究的優(yōu)勢和不足,為本研究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思路。例如,在梳理相關文獻后發(fā)現(xiàn),雖然已有研究表明敘事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興趣,但對于其如何具體影響學生的詞匯記憶效果和詞匯運用能力,仍缺乏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這為本研究的開展指明了方向。3.2.2實驗法本研究采用實驗法,旨在通過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教學效果,探究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成效。選取高二年級兩個平行班級,分別作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周期為一個學期(約[X]周)。在實驗過程中,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按照教材順序,依次講解單詞的發(fā)音、拼寫、詞義及常見用法,通過領讀、背誦、聽寫等方式幫助學生記憶詞匯,并結合課后練習鞏固所學詞匯。教師會講解新單詞的音標、詞性、中文釋義,然后讓學生反復朗讀和抄寫,布置背誦任務,并定期進行聽寫測試。實驗組則運用敘事教學法進行詞匯教學。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詞匯,精心編寫有趣的故事。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2“Healthyeating”單元詞匯時,教師創(chuàng)作了一個關于兩個朋友不同飲食習慣的故事:“TomandJackaregoodfriends.Tomlovesjunkfood.Heoftenhashamburgers,friedchickenandcola.Asaresult,hebecomesoverweightandoftenfeelstired.Onthecontrary,Jackhasabalanceddiet.Heeatsplentyoffruits,vegetables,wholegrainsandleanproteins.Heexercisesregularly,soheisveryenergetic.Oneday,Tomdecidestochangehislifestyle.Hestartstohavebreakfasteveryday,includingeggs,milkandbread.Healsoreduceshisintakeofjunkfoodandincreasestheamountofvegetablesandfruits.Afterafewmonths,Tomlosessomeweightandbecomeshealthier.”在故事講述過程中,教師通過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引導學生理解故事內(nèi)容,同時突出目標詞匯的運用,讓學生在故事情境中自然地學習和掌握詞匯。講解“balanceddiet”(均衡飲食)這個詞匯時,教師會結合故事中Jack的飲食習慣進行詳細解釋,并讓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食物屬于均衡飲食的范疇。在實驗前后,分別對兩組學生進行詞匯測試,測試內(nèi)容包括詞匯的拼寫、詞義辨析、詞匯運用等方面,以評估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在實驗過程中,密切觀察兩組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等情況,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以便后續(xù)分析。3.2.3問卷調查法為深入了解學生對詞匯學習和敘事教學法的態(tài)度、看法,設計了兩份調查問卷。一份針對實驗組學生,主要了解他們在接受敘事教學法后的學習體驗、對敘事教學法的評價以及在詞匯學習方面的收獲和困惑;另一份針對全體學生(包括實驗組和對照組),用于調查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興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以及對詞匯學習重要性的認識等方面。問卷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形式,從“非常同意”“同意”“不確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個維度進行作答。在問卷設計過程中,參考了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的成熟量表,并結合本研究的具體目標和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調整和修改。問卷內(nèi)容涵蓋了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興趣(如“我對英語詞匯學習非常感興趣”)、對敘事教學法的接受程度(如“我喜歡老師用敘事教學法教我們詞匯”)、詞匯學習方法的使用(如“我經(jīng)常通過背誦例句來記憶單詞”)等多個方面。在實驗結束后,向實驗組發(fā)放問卷[X]份,回收有效問卷[X]份,有效回收率為[X]%;向全體學生發(fā)放問卷[X]份,回收有效問卷[X]份,有效回收率為[X]%。對回收的問卷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運用SPSS軟件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相關性分析等,以揭示學生對詞匯學習和敘事教學法的態(tài)度和看法,為研究提供有力的數(shù)據(jù)支持。3.2.4訪談法為進一步深入了解敘事教學法的實施效果和存在的問題,對實驗組學生和授課教師進行了訪談。對學生的訪談主要圍繞他們在敘事教學法下的學習感受、對詞匯學習的幫助、課堂參與度以及對教學過程的建議等方面展開。對教師的訪談則側重于了解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對敘事教學法的評價、教學資源的準備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觀察和反饋等內(nèi)容。采用半結構化訪談的方式,事先準備好訪談提綱,但在訪談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問題,以確保能夠獲取更全面、深入的信息。訪談過程中,鼓勵學生和教師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對關鍵問題進行追問,以獲取更詳細的信息。在訪談學生時,詢問他們“在敘事教學法的課堂上,你覺得最有趣的部分是什么?”“敘事教學法對你記憶單詞有哪些具體的幫助?”等問題;在訪談教師時,詢問“在設計敘事故事時,你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你認為敘事教學法對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提升有效果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等問題。對訪談內(nèi)容進行詳細記錄,并在訪談結束后及時整理和分析。通過對訪談數(shù)據(jù)的編碼和分類,提煉出關鍵主題和觀點,與問卷調查和實驗數(shù)據(jù)相互印證,從不同角度深入了解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情況,為研究結論的得出和教學建議的提出提供豐富的質性研究資料。3.3研究工具3.3.1詞匯測試題詞匯測試題是本研究中用于評估學生詞匯學習效果的重要工具之一。為確保測試題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了多方面因素。在測試詞匯范圍的選取上,緊密圍繞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以及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中的重點詞匯。以高二年級下學期的教學內(nèi)容為基準,涵蓋了必修教材和選修教材中要求學生掌握的核心詞匯,共計[X]個。這些詞匯不僅包括實詞,如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等,還涵蓋了一些重要的虛詞,如介詞、連詞等。在名詞方面,選取了“environment(環(huán)境)”“culture(文化)”“technology(技術)”等;動詞則包含“explore(探索)”“innovate(創(chuàng)新)”“communicate(交流)”等;形容詞有“significant(重要的)”“challenging(具有挑戰(zhàn)性的)”“unique(獨特的)”等;副詞如“fortunately(幸運地)”“gradually(逐漸地)”“effectively(有效地)”等。同時,還納入了一些常見的短語和固定搭配,如“takepartin(參加)”“putforward(提出)”“inaddition(此外)”等,以全面考查學生對詞匯的掌握程度。測試題題型豐富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一是詞匯拼寫題,給出單詞的中文釋義,要求學生寫出對應的英文單詞,如“沙漠”,學生需寫出“desert”;二是詞義辨析題,提供幾個意思相近的單詞,讓學生選擇在特定語境中最合適的一個,例如:“The______oftheprojectistoimprovethelivingconditionsofthelocalpeople.(A.goalB.aimC.purposeD.target)”;三是詞匯運用題,通過設置句子或短文填空的形式,考查學生在實際語境中運用詞匯的能力,如“Withthe______(develop)ofscienceandtechnology,ourliveshavechangedalot.(答案:development)”;四是選擇題,從四個選項中選擇與題干中單詞意義或用法相符的一項,比如:“Whichofthefollowingwordshasthesimilarmeaningto'abandon'?(A.leaveB.keepC.takeD.bring)”。在測試題的難度設置上,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確保能夠全面評估不同水平學生的詞匯掌握情況。簡單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對常見詞匯的基本詞義和拼寫的掌握,中等難度題目側重于詞匯在不同語境中的運用和辨析,而難題則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詞匯綜合運用能力和推理能力。在詞匯運用題中,簡單題目可能只是給出一個簡單的句子,讓學生填入合適的單詞形式,如“He______(go)toschoolbybikeeveryday.(答案:goes)”;中等難度題目則會設置一些較為復雜的語境,如“Althoughhewastired,hestillcontinued______(work).(答案:working/towork)”;難題可能會結合一篇短文,要求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理解,填入恰當?shù)脑~匯,且可能涉及到詞匯的變形、搭配等多個知識點。在正式實施測試前,對測試題進行了預測試,選取了與實驗組和對照組水平相當?shù)钠渌嗉墝W生進行試測,根據(jù)試測結果對測試題進行了優(yōu)化和調整,進一步確保了測試題的質量。3.3.2調查問卷調查問卷是本研究獲取學生對詞匯學習和敘事教學法相關信息的重要途徑,主要涵蓋學習興趣、學習方法、教學效果評價等多個維度,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教學方法的反饋。在學習興趣維度,設置了如“你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程度如何?(A.非常感興趣B.比較感興趣C.一般D.不太感興趣E.完全不感興趣)”“與之前相比,在采用敘事教學法后,你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有什么變化?(A.興趣大幅提高B.興趣有所提高C.沒有變化D.興趣有所降低E.興趣大幅降低)”等問題,旨在了解學生在接受敘事教學法前后對詞匯學習興趣的變化情況。學習方法維度的問題包括“你平時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學習英語詞匯?(可多選)A.死記硬背B.結合讀音記憶C.利用構詞法記憶D.通過閱讀文章記憶E.制作單詞卡片F(xiàn).其他______”“在敘事教學法的課堂上,你是否嘗試使用新的學習方法來記憶詞匯?(A.是,經(jīng)常使用B.是,偶爾使用C.否,沒有嘗試過)”,通過這些問題可以了解學生的詞匯學習方法偏好以及敘事教學法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影響。教學效果評價維度則涉及“你認為敘事教學法對你記憶英語詞匯有幫助嗎?(A.幫助非常大B.有較大幫助C.有一定幫助D.幫助較小E.沒有幫助)”“你覺得敘事教學法對你在英語聽力、口語、閱讀、寫作中運用詞匯的能力有提升嗎?(A.提升非常明顯B.有較大提升C.有一定提升D.提升較小E.沒有提升)”等問題,以獲取學生對敘事教學法教學效果的主觀評價。問卷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形式,從“非常同意”“同意”“不確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個維度進行作答,便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tài)度,也有利于后續(xù)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分析。在問卷設計完成后,邀請了英語教育專家、高中英語教師以及部分學生代表進行了審核和評估,根據(jù)他們的反饋意見對問卷內(nèi)容進行了完善和修改,確保問卷的內(nèi)容效度和信度。3.3.3訪談提綱訪談提綱是深入了解學生和教師對敘事教學法看法和建議的重要工具,通過與他們的面對面交流,獲取更豐富、更深入的質性研究資料。對學生的訪談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在對敘事教學法的感受方面,詢問“你喜歡老師用敘事教學法教英語詞匯嗎?為什么?”“在敘事教學法的課堂上,你覺得最有趣的部分是什么?”等問題,以了解學生對敘事教學法的喜愛程度和課堂中吸引他們的具體元素。在對詞匯學習的幫助方面,提問“敘事教學法對你記憶單詞有哪些具體的幫助?”“你覺得通過敘事教學法學習的詞匯,在實際運用中更容易想起來嗎?”,旨在探究敘事教學法對學生詞匯記憶和運用能力的影響。在課堂參與度方面,詢問“在敘事教學法的課堂上,你會積極參與討論和活動嗎?為什么?”“你認為哪些因素會影響你在課堂上的參與度?”,以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情況和影響參與度的因素。在對教學過程的建議方面,提出“你對老師在敘事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中有什么建議?”“你希望老師在今后的詞匯教學中做出哪些改進?”等問題,收集學生對教學過程的意見和建議,為教學改進提供參考。對教師的訪談重點關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如“在設計敘事故事時,你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在將詞匯融入敘事故事的過程中,你覺得最難的地方在哪里?”;對敘事教學法的評價,包括“你認為敘事教學法對學生的詞匯學習有哪些積極影響?”“你覺得敘事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哪些不足之處?”;教學資源的準備,例如“你通常通過哪些渠道獲取敘事教學所需的素材?”“在準備教學資源時,你遇到的主要問題是什么?”;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觀察和反饋,如“在采用敘事教學法后,你觀察到學生在詞匯學習方面有哪些變化?”“你認為哪些學生在敘事教學法中受益最大?哪些學生可能存在困難?”等。通過這些問題,全面了解教師在應用敘事教學法過程中的體驗和看法,為研究提供多角度的信息。四、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實施過程4.1教學準備階段4.1.1教師培訓與理念轉變在將敘事教學法應用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之前,教師的培訓與理念轉變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學校組織英語教師參加了一系列關于敘事教學法的專業(yè)培訓課程,培訓內(nèi)容涵蓋了敘事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教學原則、實施策略以及實際操作技巧等多個方面。培訓邀請了國內(nèi)外知名的教育專家和一線優(yōu)秀教師進行授課,他們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現(xiàn)場示范等多種形式,使教師們深入了解敘事教學法的內(nèi)涵和優(yōu)勢。在理論講解環(huán)節(jié),專家詳細闡述了敘事教學法與認知心理學、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克拉申的輸入假說等教育理論的緊密聯(lián)系,讓教師們明白敘事教學法是如何通過構建生動的故事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和語言習得的。在案例分析部分,展示了多個成功應用敘事教學法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案例,包括如何將詞匯融入故事中、如何引導學生參與故事討論、如何通過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等,使教師們對敘事教學法的實際應用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通過這些培訓,教師們逐漸認識到傳統(tǒng)詞匯教學方法的局限性,開始積極轉變教學理念。他們深刻理解到敘事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主動參與,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真實、有趣的學習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們開始嘗試從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出發(fā),設計富有創(chuàng)意和吸引力的敘事教學活動,將詞匯教學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變?yōu)閷W生的主動探索和體驗。在設計關于旅游主題的詞匯教學時,教師不再是簡單地講解單詞的發(fā)音和詞義,而是圍繞旅游經(jīng)歷創(chuàng)作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學習和運用相關詞匯,如“destination(目的地)、sightseeing(觀光)、accommodation(住宿)、itinerary(行程)”等。這種教學理念的轉變?yōu)閿⑹陆虒W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有效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1.2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理為了確保敘事教學法的順利實施,教師們在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們廣泛收集各類故事素材,這些素材來源豐富多樣,包括經(jīng)典文學作品、英語童話、電影片段、真實生活案例等。在收集經(jīng)典文學作品中的故事時,教師選取了《魯濱遜漂流記》中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生存經(jīng)歷,將其中涉及的詞匯如“island(島嶼)、survive(生存)、raft(木筏)、wilderness(荒野)”等融入教學;從英語童話中,選擇了《小紅帽》的故事,用于教授“forest(森林)、wolf(狼)、grandmother(祖母)、cape(斗篷)”等詞匯;電影片段方面,選取了《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一些精彩場景,如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開學儀式,幫助學生學習“schoolofmagic(魔法學校)、ceremony(儀式)、wizard(巫師)、wand(魔杖)”等詞匯;真實生活案例則包括學生們的旅行經(jīng)歷、校園生活中的趣事等,例如以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的經(jīng)歷為素材,教授“volunteer(志愿者)、community(社區(qū))、assist(幫助)、charity(慈善)”等詞匯。教師們還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對收集到的故事素材進行了精心的篩選和改編。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故事,教師會簡化其情節(jié)和語言,使其更易于學生理解;對于一些簡單的故事,則會適當增加一些細節(jié)和挑戰(zhàn),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在改編《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時,教師簡化了一些復雜的句子結構和生僻詞匯,同時增加了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如果你是魯濱遜,你會如何在荒島上生存?”“從魯濱遜的經(jīng)歷中,你學到了什么?”等。除了故事素材,教師們還制作了豐富的教學課件。課件中融入了大量的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多媒體元素,以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講解關于動物的詞匯時,教師在課件中插入了各種動物的圖片和叫聲的音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動物的特征和習性;在講述旅游故事時,插入相關的旅游景點圖片和視頻,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與旅游相關的詞匯。通過這些精心收集和整理的教學資源,為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4.1.3學情分析與教學目標設定在實施敘事教學法之前,對學生的學情進行深入分析是制定有效教學計劃的關鍵。教師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表現(xiàn)觀察、考試成績分析等多種方式,全面了解學生的詞匯水平和學習特點。問卷調查內(nèi)容包括學生的詞匯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學習困難等方面,例如詢問學生“你平時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學習英語詞匯?”“你對英語詞匯學習感興趣嗎?”“你在學習英語詞匯時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等問題。通過對問卷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在詞匯學習中主要依賴死記硬背的方法,對詞匯學習的興趣不高,且在詞匯運用方面存在較大困難。課堂表現(xiàn)觀察則重點關注學生在詞匯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注意力集中程度以及對詞匯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在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課堂上,觀察到部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對教師講解的詞匯缺乏興趣,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較低??荚嚦煽兎治鲋饕槍W生的詞匯專項測試成績進行,分析學生在詞匯拼寫、詞義辨析、詞匯運用等方面的得分情況,找出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通過對考試成績的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在詞義辨析和詞匯運用題上的失分較多,反映出學生對詞匯的理解不夠深入,缺乏在實際語境中運用詞匯的能力?;趯W情分析的結果,教師設定了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在知識與技能目標方面,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教材中規(guī)定的詞匯,包括詞匯的拼寫、發(fā)音、詞義和用法;能夠在不同的語境中準確理解和運用所學詞匯,提高詞匯運用能力;學會運用敘事教學法中提供的學習策略,如聯(lián)想、分類、情境記憶等,提高詞匯記憶效果。在過程與方法目標上,通過參與敘事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聽力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小組合作,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故事情境中學習詞匯,體驗詞匯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方面,激發(fā)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通過故事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習慣;引導學生在故事中感受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如勇敢、善良、團結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4.2教學實施階段4.2.1基于敘事的詞匯教學活動設計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將詞匯融入故事是敘事教學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設計,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詞匯教學效果。編寫故事是一種常用且有效的方式。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詞匯,精心創(chuàng)作富有吸引力的故事。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3“TravelJournal”單元詞匯時,教師編寫了這樣一個故事:“LiHuaandhisfriendshadalwaysdreamedoftakinganexcitingbiketrip.Theyplannedtheirroutecarefully,withtheirfinaldestinationbeingabeautifulmountainvillage.Theycarriedtheirluggageontheirbikesandsetoff.Alongtheway,theyenjoyedthebreathtakingscenery,passingthroughvastgrasslandsandthickforests.Whentheyarrivedatthevillage,thekindvillagerswelcomedthemwarmlyandprovidedaccommodationforthem.Duringtheirstay,theylearnedaboutthelocalcultureandtraditions,whichwasanunforgettableexperienceforthem.”在這個故事中,巧妙融入了“destination(目的地)、luggage(行李)、scenery(風景)、accommodation(住宿)、culture(文化)”等本單元的重點詞匯。通過生動的故事敘述,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不僅輕松記住了詞匯的拼寫和發(fā)音,還深刻理解了詞匯在實際情境中的用法和含義。為了增強故事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故事編寫。讓學生分組,根據(jù)給定的詞匯主題,合作編寫屬于自己的故事。在編寫過程中,學生們積極思考,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將詞匯運用到故事情節(jié)中,進一步加深了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角色扮演活動也是將詞匯融入故事的有效手段。教師可以選取一些簡單有趣的故事,讓學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過模仿角色的語言和行為,學習和運用詞匯。在教授“hospital(醫(yī)院)、doctor(醫(yī)生)、patient(病人)、medicine(藥物)、symptom(癥狀)”等與醫(yī)療相關的詞匯時,教師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分別扮演醫(yī)生、病人和護士,模擬在醫(yī)院看病的場景?!安∪恕泵枋鲎约旱摹皊ymptom”,“醫(yī)生”詢問病情、進行診斷,并開出處方,告知“病人”需要服用的“medicine”。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僅準確地運用了相關詞匯,還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和實際運用詞匯的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獎勵機制,如評選最佳表演小組、最佳詞匯運用獎等,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競爭意識。詞匯游戲同樣能將詞匯與故事緊密結合。例如“故事接龍”游戲,教師先給出一個開頭,然后讓學生依次接著講述故事,每個學生在講述時都必須使用指定的詞匯。教師開頭說:“Onceuponatime,therewasabraveexplorer.Hedecidedtogoonanadventureinthemysteriousforest.”接著第一個學生繼續(xù):“Whenheenteredtheforest,hesawastrangecreature.Ithadhugeeyesandsharpteeth.Hewasabitfrightenedbutstillcuriousaboutwhatitwas.”在這個學生的講述中,使用了“creature(生物)、frightened(害怕的)、curious(好奇的)”等詞匯。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不斷運用和鞏固所學詞匯,同時也鍛煉了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教師還可以設計“詞匯拼圖”游戲,將一個故事拆分成若干部分,每個部分包含一些詞匯,讓學生通過拼圖的方式,將故事重新組合起來,并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講解詞匯的含義和用法。這種游戲既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匯與故事之間的關系。4.2.2課堂教學流程展示基于敘事教學法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課堂,有著獨特且系統(tǒng)的教學流程,每個環(huán)節(jié)緊密相連,旨在引導學生在故事情境中高效學習詞匯。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播放一段精彩的視頻、展示有趣的圖片或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片段,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為后續(xù)的故事講述和詞匯學習做好鋪墊。在教授與動物相關的詞匯時,教師播放一段關于野生動物的紀錄片片段,展示各種動物的生活場景和獨特行為,如獵豹的奔跑、大象的嬉戲等,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對動物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詞匯主題。故事講述是課堂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教師運用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和恰當?shù)闹w動作,聲情并茂地講述精心準備的故事。在講述過程中,教師巧妙地將目標詞匯融入故事情節(jié),通過強調、重復等方式,讓學生對詞匯有初步的印象。講述關于一次野外探險的故事時,教師描述道:“Theadventurerssetoutearlyinthemorning.Theycarriedtheirbackpacksfilledwithessentialsupplies,suchasmaps,compasses,andfirst-aidkits.Astheywalkeddeeperintotheforest,theyencounteredvariousobstacles,likethickbushesandsteepslopes.Suddenly,theyheardastrangenoisecomingfromthebushes.Theywereallverynervousandcautious.”在這段講述中,“adventurers(冒險家)、backpacks(背包)、essential(必要的)、supplies(物資)、encountered(遇到)、obstacles(障礙)、cautious(謹慎的)”等詞匯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自然呈現(xiàn),學生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接觸和感知這些詞匯。詞匯講解環(huán)節(jié),教師結合故事內(nèi)容,對重點詞匯進行詳細講解。講解詞匯的發(fā)音時,教師通過標準的示范朗讀、分解音節(jié)等方式,幫助學生準確掌握發(fā)音;在講解詞義時,教師不僅給出詞匯的基本釋義,還結合故事中的語境,讓學生理解詞匯在不同情境下的具體含義;對于詞匯的用法,教師通過舉例、對比等方法,讓學生了解詞匯的搭配和常見用法。在講解“encounter”這個詞匯時,教師先結合故事中“Theadventurersencounteredvariousobstacles”這一語境,解釋“encounter”在這里表示“遇到(困難、問題等)”的意思,然后再舉例“Heencounteredalotofdifficultieswhenhestartedhisownbusiness.”(他創(chuàng)業(yè)時遇到了很多困難。),并對比“meet”和“encounter”的用法差異,讓學生更清晰地掌握詞匯的用法。練習鞏固環(huán)節(jié),教師設計多樣化的練習活動,幫助學生鞏固所學詞匯。設計填空練習,讓學生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在空白處填入合適的詞匯;組織詞匯接龍游戲,讓學生依次說出與上一個詞匯相關的新詞匯;安排小組討論,讓學生圍繞故事中的某個情節(jié)或問題,運用所學詞匯進行討論和交流。在學習了關于旅游的詞匯后,教師給出一篇短文,其中包含一些空白,讓學生根據(jù)所學詞匯進行填空:“Lastsummer,IwentonatriptoBeijing.The______(destination)wasreallyamazing.Ivisitedmanyfamous______(scenicspots),suchastheGreatWallandtheForbiddenCity.Ialsotriedsomelocal______(delicacies).Itwasanunforgettable______(experience).”通過這些練習活動,學生能夠進一步加深對詞匯的理解和記憶,提高詞匯運用能力。課堂總結環(huán)節(jié),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的詞匯和故事內(nèi)容,強調重點詞匯的用法和注意事項,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教師還會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在本節(jié)課中的學習收獲和體會,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4.2.3教學過程中的互動與引導在基于敘事教學法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互動與引導是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通過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課堂提問是引導學生參與互動的常用方式。教師在故事講述過程中,適時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回答。在講述關于一次校園活動的故事后,教師提問:“Whatdoyouthinkthestudentslearnedfromthisactivity?”“Ifyouwereoneofthestudents,whatwouldyoudodifferently?”等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結合故事內(nèi)容和自身經(jīng)歷,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些問題,學生不僅能夠深入理解故事內(nèi)涵,還能運用所學詞匯進行表達,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及時給予反饋和評價,肯定學生的正確回答,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耐心指導,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小組討論也是促進互動的有效途徑。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圍繞特定的話題或問題展開討論。在學習了關于環(huán)保的詞匯后,教師提出問題:“Howcanweprotecttheenvironmentinourdailylives?”讓學生分組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們積極發(fā)言,運用所學的“environment(環(huán)境)、pollution(污染)、recycle(回收利用)、sustainable(可持續(xù)的)”等詞匯,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小組討論不僅能夠讓學生在交流中鞏固所學詞匯,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團隊精神。教師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會巡視各個小組,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適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拓展思維。鼓勵學生提問是營造積極互動氛圍的重要舉措。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提問,對于不理解的詞匯、故事情節(jié)或其他問題,及時向教師和同學請教。教師會認真傾聽學生的問題,耐心解答,并引導其他學生一起參與討論,共同解決問題。當學生對某個詞匯的用法存在疑問時,教師會結合具體的例子,詳細解釋詞匯的用法,并鼓勵其他學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經(jīng)驗。通過鼓勵學生提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能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會運用多種引導技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詞匯。當學生在表達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會給予提示和啟發(fā),引導學生運用已學詞匯進行表達;在學生討論偏離主題時,教師會及時引導學生回到主題,確保討論的有效性;在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時,教師會通過舉例、對比等方式,幫助學生糾正錯誤,準確理解詞匯的含義和用法。教師在引導學生時,要注重語言的簡潔明了、生動有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4.3教學反思與調整4.3.1教師教學反思在本次教學實踐中,我深刻反思了教學過程,發(fā)現(xiàn)諸多需要改進之處。在教學方法上,敘事教學法雖極大激發(fā)了學生興趣,但在故事設計時,對部分基礎薄弱學生的接受能力考慮不足。例如在講述關于歷史文化的故事以教授相關詞匯時,故事中的語言表達和情節(jié)設置較為復雜,導致部分學生理解困難,難以有效掌握詞匯。這讓我意識到,在今后的教學中,設計故事應充分考量學生的實際水平,根據(jù)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故事進行分層設計,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學生參與度方面,課堂上大部分學生積極參與敘事教學活動,但仍有少數(shù)學生較為被動,參與度不高。經(jīng)觀察分析,這部分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在故事理解和詞匯運用上存在困難,因而缺乏自信,不敢主動參與。這提示我要更加關注這部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指導,比如在小組活動中,合理分組,讓基礎好的學生帶動基礎薄弱的學生,幫助他們逐步提高參與度和學習效果。教學時間的把控也是一個重要問題。在組織敘事教學活動時,有時會因為學生討論熱烈或故事講述時間過長,導致后續(xù)的詞匯練習和總結環(huán)節(jié)時間緊張,無法充分鞏固所學詞匯。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精準地規(guī)劃教學時間,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活動的難易程度,合理分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確保教學過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4.3.2根據(jù)反饋調整教學策略基于學生的表現(xiàn)和反饋,我對教學內(nèi)容和方法做出了一系列調整。在教學內(nèi)容上,對故事素材進行優(yōu)化篩選。對于難度較大的故事,增加解釋和引導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內(nèi)容和其中的詞匯。在講述關于科技發(fā)展的故事時,提前對一些專業(yè)術語進行簡單解釋,讓學生在聽故事前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降低理解難度。同時,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和實際需求,增加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故事內(nèi)容,如校園生活、社會實踐等,使學生更容易產(chǎn)生共鳴,提高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方法上,采用分層教學策略。針對基礎不同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層次的學習任務和活動。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如故事續(xù)寫、詞匯拓展運用等,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詞匯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側重于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如詞匯的拼寫、簡單的詞匯運用練習等,幫助他們逐步夯實基礎,增強學習信心。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聯(lián)想、分類、歸納等方法記憶詞匯,提高學習效率。鼓勵學生在課后自主閱讀英語故事,將所學詞匯運用到實際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五、研究結果與分析5.1詞匯測試結果分析5.1.1實驗組與對照組前測結果對比在實驗正式開展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了詞匯前測,旨在了解兩組學生在實驗前的詞匯基礎水平,為后續(xù)對比分析提供初始數(shù)據(jù)。前測采用統(tǒng)一的詞匯測試題,涵蓋了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的重點詞匯,包括詞匯的拼寫、詞義辨析、詞匯運用等多種題型,以全面考查學生的詞匯知識掌握情況。對兩組學生的前測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平均成績?yōu)閇X]分,成績標準差為[X];對照組學生的平均成績?yōu)閇X]分,成績標準差為[X]。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得到t值為[X],顯著性水平p值為[X](p>0.05)。這表明在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英語詞匯成績無顯著差異,兩組學生的詞匯基礎相當。這一結果為后續(xù)實驗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確保了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使得在實驗過程中能夠更準確地觀察和分析敘事教學法對學生詞匯學習的影響。例如,在詞匯拼寫部分,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正確率均在[X]%左右;在詞義辨析和詞匯運用部分,兩組學生的得分情況也較為接近,這進一步驗證了兩組學生在實驗前詞匯水平的一致性。5.1.2實驗組與對照組后測結果對比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實驗教學,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了詞匯后測,以評估敘事教學法和傳統(tǒng)教學法在詞匯教學方面的成效。后測同樣采用統(tǒng)一的詞匯測試題,題型和難度與前測保持一致,以保證測試結果的可比性。統(tǒng)計分析后測成績,實驗組學生的平均成績達到了[X]分,相比前測成績提高了[X]分;對照組學生的平均成績?yōu)閇X]分,較前測成績提高了[X]分。從成績提升幅度來看,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進一步對兩組學生的后測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得到t值為[X],顯著性水平p值為[X](p<0.05),這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后測成績存在顯著差異。這一結果充分說明,敘事教學法在提高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成績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在詞匯運用題部分,實驗組學生的平均得分比對照組高出[X]分,這表明敘事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匯在不同語境中的運用,提高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在詞義辨析題上,實驗組學生的正確率達到了[X]%,而對照組為[X]%,這顯示敘事教學法使學生對詞匯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夠更準確地區(qū)分詞義相近的單詞。敘事教學法通過將詞匯融入生動有趣的故事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語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從而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詞匯學習效果。5.1.3成績提升的顯著性檢驗為了進一步確定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成績提升的差異是否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SPSS軟件進行了更為嚴謹?shù)臄?shù)據(jù)分析。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兩組學生的成績提升幅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t值為[X],顯著性水平p值為[X](p<0.05),這明確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在詞匯測試成績提升上存在顯著差異。通過效應量分析來評估敘事教學法對學生成績提升的實際影響程度,計算得出的Cohen'sd值為[X]。根據(jù)Cohen的標準,當Cohen'sd值大于0.8時,表示效應量較大;在0.5-0.8之間為中等效應量;小于0.5為小效應量。本研究中Cohen'sd值[X]大于0.8,說明敘事教學法對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成績的提升具有較大的實際影響,即采用敘事教學法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詞匯學習成績,其效果在實際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從數(shù)據(jù)的角度來看,實驗組學生成績提升的幅度不僅在統(tǒng)計上達到了顯著水平,而且在實際應用中也表現(xiàn)出了較大的優(yōu)勢,這為敘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推廣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數(shù)據(jù)支持。5.2問卷調查結果分析5.2.1學生對詞匯學習興趣的變化對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深入分析后發(fā)現(xiàn),敘事教學法在激發(fā)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興趣方面成效顯著。在“與之前相比,在采用敘事教學法后,你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有什么變化?”這一問題的回答中,實驗組學生選擇“興趣大幅提高”和“興趣有所提高”的比例高達[X]%。許多學生在問卷中留言表示,以前覺得詞匯學習枯燥乏味,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記硬背,但自從采用敘事教學法后,詞匯學習變得有趣多了。“通過聽故事來學習單詞,感覺就像在看電影一樣,很有意思,我不再覺得學習單詞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边@種生動的描述充分體現(xiàn)了敘事教學法對學生興趣的積極影響。進一步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對詞匯學習興趣的變化情況,結果更為明顯。實驗組學生對詞匯學習感興趣的比例從前測的[X]%提升到了后測的[X]%,增長幅度達到了[X]個百分點;而對照組學生對詞匯學習感興趣的比例僅從前測的[X]%增長到后測的[X]%,增長幅度僅為[X]個百分點。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得到t值為[X],顯著性水平p值為[X](p<0.05),這表明兩組學生在詞匯學習興趣提升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敘事教學法能夠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5.2.2學生對敘事教學法的評價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對敘事教學法給予了高度認可。在“你喜歡老師用敘事教學法教我們詞匯嗎?”這一問題上,實驗組學生中表示“非常喜歡”和“喜歡”的比例達到了[X]%。學生們認為敘事教學法使詞匯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