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課件_第1頁
綠色建筑課件_第2頁
綠色建筑課件_第3頁
綠色建筑課件_第4頁
綠色建筑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綠色建筑概論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

建筑技術教研室三

研究內容與相關學科四

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二

設計原則與設計方法一

綠色建筑的概念緒論?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資源(節(jié)能,節(jié)地,節(jié)水,節(jié)材),保護環(huán)境和

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一、綠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的特征:節(jié)能、節(jié)水、節(jié)地、節(jié)材和室內環(huán)境保護綠色建筑其他概念?

節(jié)能建筑是指遵循氣候和節(jié)能的基本設計方

法,

通過提高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和采暖供熱

、空調制冷制熱系統效率,

實現降低能耗、改善

室內熱環(huán)境的建筑。?

《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

《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綠色建筑其他概念一、綠色建筑的概念?可持續(xù)建筑是指在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和原

則的指導下進行設計和建造的建筑。不僅關注“環(huán)境—生態(tài)—資源

”,

也強調“社會—經濟—自然

”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涉及了社會、經濟、技術、人文等方面,

內涵和外延更深刻、豐富、

寬廣綠色建筑其他概念一、綠色建筑的概念循環(huán)Recycling1)減量:

減少資源消耗與排放2)重用:

再利用3)循環(huán):

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設計原則設計方法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與方法設計原則:1、資源利用3R原則:

Red

giinn量量重用

Reusing設計原則:2、環(huán)境友好原則:1)室內環(huán)境品質:

滿足功能要求,

創(chuàng)造安全、

健康、舒適的室內環(huán)境2)室外環(huán)境品質:

營造健康、安全的環(huán)境空間3)周圍環(huán)境影響:

減少環(huán)境污染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與方法設計原則設計方法設計原則:3、地域性原則:1)尊重傳統文化和鄉(xiāng)土經驗2)注意與地域自然環(huán)境的結合3)當地材料的使用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與方法設計原則設計方法設計原則設計方法集成設計管理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與方法設計方法與過程:1、“集成設計

”的過程:

不同學科的專家合作設計經濟建筑環(huán)境能源規(guī)劃結構設計方法與過程:2、生命周期設計:

關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設計施工使用拆除設計原則設計方法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與方法設計方法與過程:3、參與式設計:

鼓勵建筑的管理者、使用者、投

資者及相關利益團體、周邊鄰里單位參與設計設計原則設計方法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與方法公眾參與完全參與象征參與無參與研究內容相關學科三、研究內容與相關學科環(huán)境學

心理學建筑設計與分析相關學科:建筑構造

建筑物理綠色建筑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建筑文化與歷史運營管理建筑評價樸素觀念理論引導社會要求實踐發(fā)展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n傳統建筑樸素的綠色觀念:·

結合氣候與改善室內熱環(huán)境樸素觀念理論引導社會要求實踐發(fā)展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n傳統建筑樸素的綠色觀念:·

充分利用地方及自然材料樸素觀念理論引導社會要求實踐發(fā)展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n現代建筑樸素的綠色觀念:·

與周邊環(huán)境的協調與結合n生態(tài)建筑理念的引導:1999年UIA大會提出建筑設計

的三個趨勢:?

地域文化與建筑設計?

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建筑設計?

新技術與建筑設計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樸素觀念理論引導社會要求

實踐發(fā)展·

淺綠階段(2004年—2008年)·

深綠階段(2008年始至今后數年)·

泛綠階段(2011年起)·

此階段的綠色建筑以試點為主

有技術堆砌綠色建筑增量成本達到500-2000元/m2

。在這一階段

,

由于各個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不平衡,沿海地區(qū)綠色建筑數量多

。到2008年末

中國僅有的10個綠色建筑分布在江蘇、上海、浙江、廣東、湖北以及北京

,

東西部地區(qū)發(fā)展不均衡

。

同時由于此時國內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尚未普及

而LEED評價體系已經比較成熟

,

因此LEED評價體系應用較多

,

截止2008年底

,

國內有10個綠標項目

23個LEED項目。?我國綠色建筑發(fā)展階段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現象

增量成本較高

,

部分帶有試點性質的·

淺綠階段(2004年—2008年)·

深綠階段(2008年始至今后數年)

此泛階綠段階綠段色理(

起始)深入設計過程

,

因地制宜的原則得到廣泛的應用

并且開始注重運行實效。?1

、在深綠階段前期

,

因地制宜原則得到廣泛的應用,相關人員開始注重對技術的適用性進行分析

并引

入傳統的建筑節(jié)能理念

。如重慶市節(jié)能示范中心

,

結合重慶地區(qū)吊腳樓建筑風格的典范

,

充分展現了

因地制宜的特點。?2

、部分綠色建筑是將舊廠房改建為綠色辦公建筑

。

如招商地產南海意庫、蘇州市建筑設計院辦公樓改

。通過充分利用既有建筑

結合當地氣候特點進行改造

,

展現從“制造

”到“智造

”的理念升級

成為地區(qū)節(jié)能示范項目。?3

、在普通建筑中構建生態(tài)技術體系

。如世博滬上生態(tài)家項目

通過整合里弄、

山墻、老虎窗、石庫門

等上海地域傳統元素

,

針對江南氣候特征

,

結合上海氣候

打造高密度城市住宅生態(tài)示范。?·?我國綠色建筑發(fā)展階段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

淺綠階段(2004年—2008年)·

深綠階段(2008年始至今后數年)

、設泛計

段,全(

0

標年識

。)截止2011年2月

,全國總計140個綠色建筑(含公示)

,其中129個為設計標識

11個位全過程的運營標識

。其中綠色建筑開始增加多重認證。

2010年起

,全國綠色建筑增長極快

,

中、西部地區(qū)開始迅

速增長。?5

、技術體系相似度高

,被動技術少

。這一階段的綠色建

筑缺乏特點

,

除少量優(yōu)秀項目外相似度極高

,

并且主動節(jié)

能技術使用較多

,被動節(jié)能技術采用較少。?6

、綠色建筑增量成本不斷下降

。在深綠階段

,

隨著綠色

建筑評價體系以及技術體系應用的不斷成熟

,建造綠色建

筑增量成本呈下降趨勢

,太陽能光伏、地源熱泵等設備價

格開始逐步下降

,太陽能熱水系統開始廣泛強制使用

,減少了技術過度運用。?7

、綠色建筑種類不斷增多

。綠色建筑涉及的建筑種類從早期的住宅和辦公樓拓展至醫(yī)院、商業(yè)超高層建筑、科技館、酒店、學校、公園等多種類型。?我國綠色建筑發(fā)展階段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

淺綠階段(2004年—2008年)·

深綠階段(2008年始至今后數年)·

泛綠階段(2011年起)?綠色建筑從單體建筑向城市發(fā)展

,開始以全壽命周期評價

綠色建筑

,社會普遍接受綠色理念。?

1

、生態(tài)(低碳)城市推動綠色建筑發(fā)展

。

目前提出建設

生態(tài)城市目標的城市數量已經超過200個

,生態(tài)城市的建設也在一定程度上強制推動了綠色建筑的發(fā)展。?2

、綠色標準體系不斷細化

。對不同類型的功能建筑

,綠

色建筑評價準則將進行針對性的變更

。綠色工業(yè)建筑、綠

色學校建筑和綠色辦公建筑評價標準已在編制中

,將于近

期出臺;

綠色醫(yī)院建筑、綠色商場建筑評價標準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修訂工作、綠色超高層建筑的體系研究已經啟動。?3

、房地產行業(yè)全面啟動綠色建筑

。萬科集團計劃2011年

完成220萬方綠色建筑三星級項目

,2020年全面達到綠色

建筑三星級;

綠地集團準備2011年實現80%以上新開發(fā)項

目達到65%節(jié)能標準或綠色建筑星級認證;

招商地產、朗

詩地產和萬達地產要求2011年所有新建建筑全部實現綠色

建筑星級認證。?我國綠色建筑發(fā)展階段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

發(fā)展趨勢:?(

)保障性住宅綠色技術體系得到重視

?(二)

運行實效及碳排放計量?(三)

綠色建筑將逐漸成為基本要求?(四)

超高層建筑的綠色和低碳研究逐步開展

?(五)

發(fā)展適合國情的低能耗高舒適住宅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二

城市氣候三

選址與室外環(huán)境設計四

綠化設計室外環(huán)境分析與設計一

氣候要素一、氣候要素?建筑物所在地的氣候條件,會通過圍護

結構,直接影響室內的環(huán)境,

為得到良

好的室內氣候條件以滿足人們生活和生

產的需要,

必須了解當地各主要氣候要

素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一個地區(qū)的氣候是在許多因素綜合作用

下形成的。對建筑密切有關的氣候要素

有:太陽輻射、氣溫、濕度、風、降水

等等。?

自然的微氣候–

空氣溫度–

有效天空溫度–

空氣濕度

風–

降水二、城市氣候-

小區(qū)風場-

城市熱島-

建筑布局與日照工設計分溫和地區(qū)寒冷地區(qū)嚴寒地區(qū)嚴寒地區(qū)寒冷地區(qū)寒冷地區(qū)夏熱冬冷區(qū)建筑夏熱冬暖區(qū)嚴寒地區(qū)三、選址與室外環(huán)境設計?——熱環(huán)境?——聲環(huán)境?——光環(huán)境?選擇或改善四、綠化設計?

1、總體規(guī)劃?2、室外微環(huán)境改善?3、建筑立體綠化種植隔熱屋面種植隔熱的原理是:

在平屋頂上種植植物,

借助載培介質隔熱及植物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和遮擋陽光的雙重功

效來達到降溫隔熱的目的。頂層房間可降低2℃。?北京2008奧運會中國石油奧林匹克展示廳室內環(huán)境及其控制技術一

室內聲環(huán)境二

室內光環(huán)境三

室內熱濕環(huán)境四

室內空氣品質一、室內聲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滿足要求的聲環(huán)境–

保證居住者的健康–

提高勞動生產率–

保證工藝過程要求?

錄音棚、演播室?高保真音樂廳住宅、學校、醫(yī)院、旅館等民用建筑室內噪聲允許標準住宅室內允許噪聲級有特殊安靜要求的房間≤40--一般教室-≤50-無特殊安靜要求的房間--≤55房間名稱臥室、書房(或臥室兼起居室)允許噪聲級(A聲級

,

dB)一級

二級

三級起居室

≤45

≤50學校建筑室內允許噪聲級允許噪聲級(A聲級

,

dB)三級≤50一級≤40二級≤45房間名稱房間名稱允許噪聲級(dB)特級

一級二級三級客房≤35

≤40≤45≤55會議室≤40

≤45≤50多用途大廳≤40

≤45≤50-辦公室≤45

≤50≤55餐廳、宴會廳≤50

≤55≤60-≤40≤55

≤45

≤25≤45≤50≤60

≤50

≤30病房、醫(yī)護人員休息室門診室手術室聽力測聽室允許噪聲級(A聲級

dB)一級二級

三級住宅、學校、醫(yī)院、旅館等民用建筑室內噪聲允許標準醫(yī)院建筑室內允許噪聲級旅館建筑室內允許噪聲級房間名稱《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guī)范》(GBJ118—88)規(guī)定隔聲減噪設計標準等級一般分為三個等級。一級最高。對于住宅建筑規(guī)定空氣

聲與撞擊聲隔聲標準。樓板部位

計權隔聲量(dBA)一級

二級

三級計權隔聲量(dBA)二級

三級分戶層間樓板

小于等于65小于等于75小于等于75分戶墻及樓板

大于等于50大于等于45大于等于40撞擊聲隔聲標準空氣聲隔聲標準圍護結構部位一級噪聲控制措施?

遠離噪聲源—建筑設計的方法?降低噪聲源噪聲–

噪聲源的控制、減振?

傳播途徑降低噪聲–

吸聲、隔聲、消聲、隔振

?

掩蔽–

主動加入掩蔽噪聲二、室內光環(huán)境光環(huán)境控制的意義?

減少視覺疲勞,

保證視覺健康和身心

健康?

提高勞動生產率?

降低能耗–

人工照明能耗–

空調能耗?當視野內出現高亮度的光時,使眼睛不能完

全發(fā)揮機能,這種現象成為眩光。

在眩光下

,

瞳孔會縮小,

以提高視野的適應亮度,

就降低了眼睛的視覺敏感度。–視力降低眩光:

如白天眼睛正視太陽,

太陽光直射工作面、夜間眼睛正視迎面而來的汽車燈光。–不舒適眩光:

一個很大的高亮度光源在接近視線

的高度上,

雖不會降低視力,但會引起視覺上的不舒適。如看陽光下的積雪等。眩光?不恰當的自然采光口,

不合理的光亮度,

恰當的強光方向,

都會在室內造成眩光現象。?可能產生眩光的地方–

玻璃辦公桌面–

局部照明的展板–

不恰當的工作面照明?黃種人眼睛的黑色素較白種人的多,對眩光

的忍受力比白種人強。

白種人比黃種人的耐

暗程度強。眩光產生的原因?

天然采光特點–

節(jié)能:

104

lm/W–視覺效果好,

不易導致

視覺疲勞–健康,

連續(xù)的單峰值光

譜滿足人的心理和生理

需要–難度大,

受光氣候條件

和建筑設計制約–采光與遮陽有矛盾天然采光?

僅靠門窗天然采光的局限–

天然采光受建筑設計制約–

過強的光照導致不舒適?

控制天然采光的方法–

百頁控制–

光電玻璃控制–

反射鏡控制–

天然采光與人工照明聯合控制天然采光控制:節(jié)能舒適建筑熱濕環(huán)境是如何形成的??

是建筑環(huán)境中最重要的內容?

主要成因是外擾和內擾的影響和建筑本身的熱工性能?外擾:

室外氣候參

數,鄰室的空氣溫濕

度?

內擾:

室內設備、照明、人員等室內熱濕源三、室內熱濕環(huán)境室內環(huán)境是人們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環(huán)

。

良好的室內環(huán)境應是一個能為大多數室內

成員認可的舒適的熱濕環(huán)境、光環(huán)境、聲環(huán)境,

同時也能夠為室內人員提供新鮮宜人、激發(fā)活

力并對健康無負面影響的高品質空氣

,

以滿足人體和健康的需要。四、室內空氣品質建筑節(jié)能設計與技術——

圍護結構一

墻體保溫二

玻璃幕墻三

節(jié)能門窗四

遮陽設計?

在我國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實施了外墻內保溫技

術,

已有了較長一段時間,其造價低,施工方便

,

技術相對成熟,但存在不少缺點,?減少了住戶的使用面積;?“熱橋

”問題不易解決;?易出現結現象,

保溫隔熱效果差;?容易出現內保溫面層的開裂;?影響住戶的二次裝修;?裝修過程中對保溫層的破壞大,

產生新一輪的建筑垃圾;夾芯保溫

:造價低,

抗震性能差?外墻外保溫體系是將憎水性、低收縮率的保溫材料通過粘結或錨固牢固地置于建筑物墻體外側,

并在其外側施工

裝飾層的方法。一、墻體保溫?夾心保溫施工?擠塑板外保溫施工高性能混凝土

復合自保溫砌塊酚醛樹脂玻璃幕墻建筑是能量漏洞

,

冬天大量熱能通過

玻璃而流失

,

夏季則使室內溫度過熱

,

使用大量空

調設備,增加建筑能耗

。而鏡面反射玻璃雖然在建筑

節(jié)能上有所改觀

,

然而卻對周圍建筑造成較嚴重的光污染。?

目前國內外用作幕墻的玻璃主要有鍍膜玻璃

低輻射(low-e)

玻璃

,

中空玻璃

,

夾層玻璃

,

鋼化玻璃

,

防火玻璃和太陽能控制玻璃等。二、玻璃幕墻?

雙層外墻:

采用雙外墻壁

,

即在建筑的玻璃外墻外側的一定距離上

,

加一層玻璃

稱為第二層

外墻

,

它改善了外墻的條件:

熱緩沖;

擋風雨、

遮陽設施及開口設置;

隔音;

空氣流動;

設備安

裝空間和安全問題等

。雙層外墻玻璃的外層玻璃

既是防御風雨的保護層

,

還是玻璃立面的熱緩沖,

同時還形成內外空氣流通的過度區(qū)。三、節(jié)能門窗1.

控制窗墻面積比?

窗墻面積比=窗戶洞口面積/外墻表面積2.提高氣密性,減少冷風滲透我國的有關標準規(guī)定,在窗兩側空氣壓差

為10Pa的條件下,單位時間內每米縫長的空氣滲透量的允許標準如下在低層和多層建筑中應不大于4.0

m3/(m

·h)

在中、高層建筑中應不大于2.5

m3/(m

·h)如果窗本身的氣密性達不到上述要求,

則應采取密封措施。3.提高窗戶的保溫能力d.改善窗框保溫性能>將實腹型材改為空心型材,

內部形成封閉空氣層

>

開發(fā)塑料構件>用保溫砂漿、泡沫塑料等填充密封窗框與墻之間的

縫隙b.改善窗玻璃部分保溫能力>增加窗扇層數,

形成的空氣層大了窗的熱阻

>安裝雙層玻璃,

空氣層厚度以23cm為最好;>采用普通雙層窗時,

內層應盡可能做的嚴密一些,而外層的窗扇與窗框之間,

則不宜過分嚴密。?

與單片玻璃相比,此種玻璃的傳熱系數U明顯降低

,

通過溫差傳熱而損失的熱能至少降低了約40%

,

明顯改善了對冬季暖氣的阻擋效果。

由于這種

玻璃的表面沒有鍍膜,

它的遮陽系數Sc改善不大。?

透明中空玻璃適用于以暖氣能耗為主的北方寒冷

地區(qū)民宅,

不適用中央暖通系統的公建中。在南

方地區(qū)使用此種玻璃不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在這

類地區(qū)全年能耗中,溫差能耗只占15%的份額,

另外85%的能耗來自太陽輻射傳熱,而透明中空玻璃不能限制這部分傳熱。透明中空玻璃?

著色中空玻璃將著色玻璃的隔熱性和中空玻璃保

溫性結合起來,

它的隔熱性能優(yōu)于透明中空玻璃

和單片玻璃,但保溫性能與中空玻璃相差不大。

這種玻璃節(jié)能性雖然不是最好的,但考慮到價格比較合適,所以還是比較適合民宅使用的。著色中空玻璃?熱反射鍍膜玻璃的作用是限制太陽熱輻射直接進入室內,

它除有亮麗的外觀裝飾效果外,

可明顯降低冷氣設備的運行費

用。在夏季的白天和光照強的地區(qū),

熱反射玻璃的隔熱性能

十分明顯,

可有效的限制進入室內的熱能。尤其在建筑物西

立面,

它可極大的削弱西曬陽光的強度,

使人在太陽光的照射下不會明顯熱感。?適用于夏熱冬暖地區(qū)和夏熱冬冷地區(qū),

北方極寒冷地區(qū)使用這種玻璃的唯一理由是其具有裝飾性。熱反射鍍膜玻璃的隔

熱性和保溫性均優(yōu)于著色玻璃。?這種玻璃的缺點是限制陽光熱輻射的同時,

也限制了進入室內的可見光,

這會影響到室內的自然采光。單片熱反射鍍膜玻璃?

熱反射鍍膜中空玻璃集鍍膜玻璃和中空玻璃的優(yōu)

點于一身,

即不但對太陽輻射有所控制,

同時也

更有效的控制了溫差傳熱損失。它的綜合節(jié)能效

果優(yōu)于著色中空玻璃15%以上,應當說這種玻璃

是一種較為合理的配置,

幾乎適用于我國大部分

地區(qū)。但是這種玻璃在極寒冷地區(qū)利用的時候會

限制一部分有利于室內采暖的陽光。它的綜合節(jié)

能效果和LOW-E玻璃比較起來還是有一點差距的。熱反射中空玻璃?

LOW-E玻璃的膜層首先是反射遠紅外熱輻射、有效

降低玻璃的傳熱系數U值,其次是反射太陽中的熱

輻射,有選擇的降低遮陽系數。LOW-E中空玻璃則

具有更低的傳熱系數U值,

更大的遮陽系數Sc,

此其功能已經覆蓋了熱反射鍍膜玻璃。?

與熱反射鍍膜玻璃相比,LOW-E玻璃能夠阻擋同樣

數量的太陽熱能而不過多限制可見光的進入,換

句話說,太陽光經LOW-E玻璃后就成了“冷光源

,

對建筑物采光是非常有利的。?

使用中應注意在不同地區(qū)應選擇不同的LOW-E玻璃

品種以達到最佳效果。LOW-E中空玻璃一般房屋建筑,

當室內氣溫在29℃以上;太陽輻射強度大于240kcal/㎡

·h;陽光照射室內時間超過1h;照射深度超過0.5m時,應采取遮陽措施。標準較高的建筑只要具備前兩條即應考慮設置遮陽。四、遮陽設計??

?

?

?1.

水平遮陽能遮擋高度角較大的、從窗口上方射來的陽

光。適用于南向窗口和北回歸線以南的低緯度地區(qū)的北向窗口。2.

垂直遮陽能夠遮擋高度角較小的、從窗口兩側斜射來

的陽光。適用于東西向、東北向、西北向和北向的窗口。?

遮陽形式五國使館是五棟建筑

,

圍著

共同的廣場而建

,

也顯示了這

北歐五國的唇齒相依又互不干

擾的關系

。外部的藍綠色銅制

百頁遮陽板

,

可自動調節(jié)開啟

角度

建筑采用了不少的玻璃

,

讓外人對使館的內部一覽無

遺。3.

格柵式遮陽格柵式遮陽兼有水平遮陽和垂直遮陽的優(yōu)點,對于各種朝向和高度角的陽光都比較有效。4.

百葉、布幔和簾式遮陽能夠最有效的遮擋整個窗戶部分的陽光,

為了兼顧采光和通風,這種遮陽板往往需要移動和開啟,進行適當的調節(jié)。?

豎向金屬格柵遮陽?清華大學學生公寓?輕巧的鋁膜遮陽板?

與水平成60

°角的遮陽板?最簡單的遮陽方式——遮陽篷5.

綠物遮陽一種天然的遮陽手段,

樹木或攀援植物可以用來遮擋

陽光,

形成陰影,

低墻體表面的溫度,

由此可見,

植物遮陽對于防止太陽輻射、

影響室內熱環(huán)境有著

舉足輕重的作用。建筑節(jié)能設計與技術

——新能源的利用一

太陽能二

地源熱泵三

風能我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大多數地區(qū)年平均日輻射量能達到4kw.h/㎡以上,

西藏日輻射量最高達7kw.h/㎡

,年日照時數大于

2000h,

與同緯度的其他國家相比優(yōu)越的多。一、太陽能的應用□

太陽能建筑的起源與發(fā)展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懂得充分利用太

陽能。無論廟宇、宮

殿.還是官邸、

民宅

,

都盡可能坐北朝南

布置,

以增加采光和

得熱。這些傳統建筑可以說是最原始、最

樸素的太陽房。(一

)太陽能建筑設計概述發(fā)展階段太陽能建筑的發(fā)

展大體可分力三

個階段:第一階段:被動

式太陽房,它是

一種完全通過建

筑朝向和周圍環(huán)

境的合理布置利

用太陽熱能的建

筑。北京大興縣義和莊太陽能樣板房第二階段:主動式太陽房,

它是一種以太陽

集熱器、管道、

風機或泵,散熱

器及貯熱裝置組

成的太陽能采暖

或制冷的建筑。主動式太陽房——日本太陽能咖啡屋?

第三階段:?

“零能房屋”?近幾年來在發(fā)達國家已有相當發(fā)展水平的“零能房屋

”,

即完全由太陽能光電轉換裝置提供建筑

物所需要的全部能源消耗

,

許多

國家(如美國、德國)

都制定了

21世紀太陽能在國家能源消耗中

所占比例應超過20%

,

對“零能房

”的發(fā)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

用。一、設計原則1、

冬季爭取日照從建筑基地的選擇到建筑群體布局、

日照間距、朝向以及地形的利用等方面,

都應遵循爭取冬季最大日照的原則,

為建筑

利用太陽能采暖提供條件,

同時也有利于其他太陽能技術的使用。2、

改善夏季微氣候通過對建筑周邊自然環(huán)境的改造,

尤其是充分利用天然植被

和水資源,

結合人工植被,有效改善建筑周邊的微氣候,加強夏季通風和遮陽,

為建筑提供較為舒適的夏季環(huán)境。3、減少建筑冷熱負荷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和季風風向,合理進行基地選擇和建筑布

局,在建筑周邊形成良好的風環(huán)境,

既能為建筑遮擋凜冽的冬季季風,在夏季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風降低建筑內外表面溫度。(二)

規(guī)劃設計要求二、設計要點1、合理的基地選擇與場地

規(guī)劃1)建筑物不宜布置在山谷

、洼地、

溝底等凹形場地

中,基地中的溝槽應處理得當。2)建筑組團相對位置合理布局,

取得良好日照,利用建筑陰影達到夏季遮陽的目的。(a)錯落布置,利用山墻間隙增加日照時間(b)板式、點式建筑結合布置,改善日照效果

(c)L形平面不同布置方式的日照效果比較低洼處宜形成霜洞效應2、確定建筑物的朝向朝向的選擇應能充分考慮到冬季利用太陽能采暖并有效防止冷風侵襲,夏季利用陰影和空氣流動降低建筑物表面和室內溫度。不同方向的太陽輻射量集熱面底邊在首層室內地面標高3、

日照間距設計合理日照間距是指前后兩排建筑之間,

為保證后排建筑在規(guī)定的時日獲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建筑間距。4、

設置防風屏障,

減少熱能損失1)建筑物布局緊湊,建筑間距控制在1:

2的范圍內,使后排建筑避開寒風侵襲。2)組團中將較高建筑

背向冬季寒風,減少冷風對低矮建筑和庭院

的侵襲。5、利用自然環(huán)境

調節(jié)微氣候改造和利用現有地

形及自然條件,

能夠調節(jié)場地中的微氣候。提

高綠化率減少硬地面積

,

利用落葉喬木和合理的水環(huán)境,

都能夠改變建筑的外部熱環(huán)境。一、設計原則1、合理的建筑平面設計在平面設計時要考慮到建筑的采暖、

降溫、采光等多方面的

要求。2、適宜的建筑體型設計建筑平面形狀越凹凸,

形體越復雜,

建筑外表面積越大,

能耗損失越多。3、

熱工性能良好的圍護結構設計加強建筑的保溫隔熱,這是現代建筑充分利用太陽能的前提

條件,

同時也有利于創(chuàng)造舒適健康的室內熱環(huán)境。(三)

建筑設計要求二、設計要點1、合理的門窗設計1)增加窗戶的氣密性2)減少傳熱量3)

設置遮陽構件4)控制各立面的窗墻面積

比,確定門窗的最佳位置、

尺寸和形式5)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設

置門斗多種門斗的形式2、

外墻外保溫隔熱

設計1)保護主體結構,延長使

用壽命2)適用范圍廣,技術含量

高3)保溫效果明顯4)有利于室溫保持穩(wěn)定5)墻體潮濕情況得到改善6)增加房屋使用面積3、屋面保溫隔熱設

計屋面保溫層不宜選擇松散密度較大、

導熱系數較高的保溫

材料,

也不宜選擇吸水率大的材料。4、

活動保溫裝置南向設有太陽能集熱構件,

當受到陽光照

射時是得熱構件,

當無

陽光照射時是失熱構件

,

因此,在集熱構件上架設活動保溫裝置,其

是在夜晚使用可有效降

低室內熱損失。5、利用日照環(huán)境,進行構造設計向陽部分,

結合建

筑造型利用垂直綠化遮陽;背陰部分,

則應該有效降低能耗,

改善環(huán)境。建筑內部,應設置

風口,加強熱壓通風或

風壓通風,

實現夏季降溫。太陽能采暖技術分類。被動式太陽能采暖——無需利用機械方式獲取太陽能

。主動式太陽能采暖——

需要利用機械方式獲取太陽能被動式

主動式(四)

太陽能建筑采暖設計被動式采暖系統一、被動式太陽房的采暖原理1、原理?建筑朝向和周圍環(huán)境的合理分布?內部空間和外部形體的巧妙處理?建筑材料和結構構造的恰當選擇在冬季能集取、保持、儲存、分布太陽熱能

從而解決建筑物的采

暖問題。2、設計原則有效的絕熱外殼

足夠大的集熱表面盡可能多的蓄熱體房間平面合理布置二、被動式太陽房的分類1、按照傳熱過程?直接受益式——

陽光直接進入采暖房間?間接受益式——

陽光首先照射在集熱部件上2、按照集熱形式。

直接受益式。

蓄熱屋頂池式。

對流環(huán)路式。

集熱蓄熱墻式。

附加陽光間式三、被動式采暖基本集熱方式的類型及特點1、直接受益式陽光透過南窗入射轉化為熱量

,

直接加熱室內。在直接受益式被動太陽能系統中,

直接受益窗面積應該控制在總建筑面積7%-12%

。要注意防止漫無目的的擴大窗戶面積。2

、集熱蓄熱墻式陽光透過玻璃蓋層照射在集熱墻上

,墻外表面涂有吸收率高的

涂層

,其頂部和底部分別開有通風孔

并設有可開啟活門

。透過透

明蓋板的陽光照射在集熱墻上

,墻體吸收太陽輻射熱。熱量通過三種途徑:。通過透明蓋層向外損失。加熱夾層內的空氣

,通過通風口而形成自然對流

,將熱空氣送進室內

。通過集熱蓄熱墻體向室內輻射熱量

,

同時加熱墻內表面空氣

,通過對流使室內升溫夜間

,

熱量通過設有通風口的集熱蓄熱墻體排出室外

。要注

意冷空氣倒灌。白天

,在設有通風口的集熱蓄熱墻體上

,

熱量可以通過自然

空氣對流進入到臨近的房間中。3

附加陽光間式也稱“太陽房

”設置在

房屋南部直接獲取太陽輻射

,在提供采暖和部分生活

空間。陽光穿透南向玻璃后轉

換為熱量被室內表面吸收

,

一部分加熱陽光間

,

一部分

傳遞到室內。4

、蓄熱屋頂池式。

功能

:冬季采暖

夏季降溫。適用

:冬季不太寒冷、夏季較熱的地區(qū)。蓄熱物質放在屋頂上

,

通常是有吸熱和儲熱功能的貯水塑料袋或相變材料

其上設可開閉的隔熱蓋板

,

冬夏兼顧。5

、對流環(huán)路式構成

:太陽能集熱器(通常為空氣集熱器)蓄熱物質(通常為卵石地床)安裝時

,集熱器位置一般要低于蓄熱物質的位置

,在太陽房

南墻下方設置空氣集熱器

以風道與采暖房間及蓄熱卵石床

相通

。集熱器內被加熱的空氣

,借助于溫差產生的熱壓直接

送入采暖房間

,

也可送入卵石床蓄存

,在需要時向房間供熱。蓄熱屋頂池式集熱和蓄熱量大

,且蓄熱體位置合理

,

能獲得較

好的室內溫度環(huán)境較適用于東繼續(xù)采暖

,夏季需降溫的濕熱地區(qū)

,

可大大提高設施的利用率對流環(huán)路式集熱和蓄熱量大

,且蓄熱體位置合理

,

能獲得較

好的室內溫度環(huán)境。適用于有一定高差的南向坡地直接受益式景觀好

費用低

,

效率高

形式很靈活有利于自然采光適合學校、小型辦公室等易引起眩光可能發(fā)生過熱現象

度波動大作為起居空間有很強的舒適性和很好的景觀性,

適合居住用房、休息室、飯店等可作溫室使用集熱蓄熱墻

方熱舒適程度高

,

溫度波動小,易于舊建筑改造

,

用適中,大采暖負荷時效果很好與直接受益式結合限制照度級效果很好

,適合于

學校、住宅、醫(yī)院等構造復雜造價很高構造復雜造價較高 系統優(yōu)點缺點玻璃窗較少

,

不便觀

景和自然采光,陰天時效果不好維護費用較高對夏季降溫要求很高

效率低附加陽光間雷根斯堡住宅四、應用實例主動式采暖系統一、主動式太陽能建筑概述。利用集熱器、蓄熱器、管道、風機及泵等設備收集、蓄存及輸配太陽

,

各部分均可控制達到需要的室溫。。能較好地滿足生活要求

,保證室內采暖和供熱水的要求

,甚至可以達到制冷空調的目的。。設備投資高

,

需要消耗輔助能源而且有的熱水集熱系統都需要有

防凍措施太陽能集熱器的熱水先送至蓄熱槽中,

再經三通閥將蓄熱槽和鍋爐的熱水混合,然后送到室內暖風機組給房間供熱。這種太陽房可全年供熱水。除了上述熱水集熱、熱水供暖的主動式太陽房外,還有熱水集熱、熱風供暖太陽房以及熱風集熱、熱風供暖太陽房。

1-太陽能集熱器

2-供熱管道

3-散熱設備4-貯熱器5-輔助熱源

6-風機或泵二、空氣集熱器式在建筑的向陽面設置太陽能空氣

集熱器

用風機將空氣送入建筑

物內

,

并與輔助熱源配合??諝獾谋葻嵝?/p>

從集熱器內表面

傳給空氣的傳熱系數低

,所以需

要大面積的集熱器

,

該形式熱效

率較低。三、集熱屋面式把集熱器放在坡屋面、用混凝土地板作為蓄熱體的系統。日本OM陽光住宅體系四、窗戶集熱板式系統由玻璃盒子單元、百葉集熱板、蓄熱單元、風扇和風管等組合而成。窗戶集熱板系統示意五、太陽墻采暖新風技術太陽墻系統的組成與工作原理?由集熱和氣流輸送兩部分系統組成

,房間是蓄熱器。

?

集熱系統包括垂直墻板、遮雨板和支撐框架。?

氣流輸送系統包括風機和管道。輔助熱源設計一、輔助熱源的概念。由于經濟和技術等方面的條件制約

,太陽能建筑一般不能單純依靠

太陽能滿足采暖需求

,

需要采用某些形式的輔助采暖系統

,

以滿足不利氣候狀況下的舒適度要求。。輔助熱源的選擇要以最佳安裝和高效運行為目的。 輔助熱源二、輔助熱源的分類

電加熱系統熱泵系統

.燃(油)鍋爐燃煤(鍋)爐燃(木)鍋爐燃(氣)鍋爐(五)

太陽能光伏系統1、光電系統的優(yōu)點:

簡單利用太陽能產生電能,

無環(huán)境污染、

噪音,

幾乎沒有物質資源

的損耗。2、近年來光電系統的應用實例非結晶硅太陽能電池單晶硅太陽電池C

t多晶硅太陽能電池薄膜晶體硅電池太陽能電池:二、地熱能的應用——地源熱泵風風機機控制器板

采暖水平直

管.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以大地為冷、熱源

,

介質在大地中封閉環(huán)路中

循環(huán)流動

,

實現與大地進

行熱量交換的目的

,

進而

向建筑物供冷或供熱。地源熱泵空調系統組成及型式用戶末端環(huán)路;

制冷劑環(huán)路;地熱換熱器環(huán)路

生活熱水環(huán)路。□

冷暖兼用,可供熱水,廢除鍋

爐房,有利環(huán)保、節(jié)省初投資□

節(jié)能:節(jié)省運行費用25-50%□

分區(qū)控制,安靜,□

不影響建筑物外觀□

均衡用電負荷地源熱泵空調系統的突出優(yōu)點?易維護:

熱泵壽命20年,換熱器壽命40年,

維護量小,技術要求低1丄邰產飚廳官玲取焰途飚

2丄邰產燒廳官玲取焰途飚3丄飚廳丈燒廳盲紹宮官玲取焰途飚

4丄邰產飚宵友甯三、風能的應用綠色建筑概論山東建筑大學建筑城規(guī)學院

建筑技術教研室三

研究內容與相關學科四

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二

設計原則與設計方法一

綠色建筑的概念緒論?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資源(節(jié)能,節(jié)地,節(jié)水,節(jié)材),保護環(huán)境和

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一、綠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的特征:節(jié)能、節(jié)水、節(jié)地、節(jié)材和室內環(huán)境保護綠色建筑其他概念?

節(jié)能建筑是指遵循氣候和節(jié)能的基本設計方

法,

通過提高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和采暖供熱

、空調制冷制熱系統效率,

實現降低能耗、改善

室內熱環(huán)境的建筑。?

《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

《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綠色建筑其他概念一、綠色建筑的概念?可持續(xù)建筑是指在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和原

則的指導下進行設計和建造的建筑。不僅關注“環(huán)境—生態(tài)—資源

”,

也強調“社會—經濟—自然

”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涉及了社會、經濟、技術、人文等方面,

內涵和外延更深刻、豐富、

寬廣綠色建筑其他概念一、綠色建筑的概念循環(huán)Recycling1)減量:

減少資源消耗與排放2)重用:

再利用3)循環(huán):

可再生資源的利用設計原則設計方法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與方法設計原則:1、資源利用3R原則:

Red

giinn量量重用

Reusing設計原則:2、環(huán)境友好原則:1)室內環(huán)境品質:

滿足功能要求,

創(chuàng)造安全、

健康、舒適的室內環(huán)境2)室外環(huán)境品質:

營造健康、安全的環(huán)境空間3)周圍環(huán)境影響:

減少環(huán)境污染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與方法設計原則設計方法設計原則:3、地域性原則:1)尊重傳統文化和鄉(xiāng)土經驗2)注意與地域自然環(huán)境的結合3)當地材料的使用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與方法設計原則設計方法設計原則設計方法集成設計管理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與方法設計方法與過程:1、“集成設計

”的過程:

不同學科的專家合作設計經濟建筑環(huán)境能源規(guī)劃結構設計方法與過程:2、生命周期設計:

關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設計施工使用拆除設計原則設計方法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與方法設計方法與過程:3、參與式設計:

鼓勵建筑的管理者、使用者、投

資者及相關利益團體、周邊鄰里單位參與設計設計原則設計方法二、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與方法公眾參與完全參與象征參與無參與研究內容相關學科三、研究內容與相關學科環(huán)境學

心理學建筑設計與分析相關學科:建筑構造

建筑物理綠色建筑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建筑文化與歷史運營管理建筑評價樸素觀念理論引導社會要求實踐發(fā)展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n傳統建筑樸素的綠色觀念:·

結合氣候與改善室內熱環(huán)境樸素觀念理論引導社會要求實踐發(fā)展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n傳統建筑樸素的綠色觀念:·

充分利用地方及自然材料樸素觀念理論引導社會要求實踐發(fā)展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n現代建筑樸素的綠色觀念:·

與周邊環(huán)境的協調與結合n生態(tài)建筑理念的引導:1999年UIA大會提出建筑設計

的三個趨勢:?

地域文化與建筑設計?

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建筑設計?

新技術與建筑設計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樸素觀念理論引導社會要求

實踐發(fā)展·

淺綠階段(2004年—2008年)·

深綠階段(2008年始至今后數年)·

泛綠階段(2011年起)·

此階段的綠色建筑以試點為主

,

有技術堆砌綠色建筑增量成本達到500-2000元/m2

。在這一階段

,

由于各個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不平衡,沿海地區(qū)綠色建筑數量多

。到2008年末

,

中國僅有的10個綠色建筑分布在江蘇、上海、浙江、廣東、湖北以及北京

東西部地區(qū)發(fā)展不均衡

。

同時由于此時國內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尚未普及

,

而LEED評價體系已經比較成熟

因此LEED評價體系應用較多

,

截止2008年底

,

國內有10個綠標項目

23個LEED項目。?我國綠色建筑發(fā)展階段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現象

增量成本較高

,

部分帶有試點性質的·

淺綠階段(2004年—2008年)·

深綠階段(2008年始至今后數年)

此泛階綠段階綠段色理(

起始)深入設計過程

因地制宜的原則得到廣泛的應用

,

并且開始注重運行實效。?1

、在深綠階段前期

,

因地制宜原則得到廣泛的應用,相關人員開始注重對技術的適用性進行分析

并引

入傳統的建筑節(jié)能理念

。如重慶市節(jié)能示范中心

結合重慶地區(qū)吊腳樓建筑風格的典范

,

充分展現了

因地制宜的特點。?2

、部分綠色建筑是將舊廠房改建為綠色辦公建筑

如招商地產南海意庫、蘇州市建筑設計院辦公樓改

。通過充分利用既有建筑

,

結合當地氣候特點進行改造

,

展現從“制造

”到“智造

”的理念升級

,

成為地區(qū)節(jié)能示范項目。?3

、在普通建筑中構建生態(tài)技術體系

。如世博滬上生態(tài)家項目

,

通過整合里弄、

山墻、老虎窗、石庫門

等上海地域傳統元素

針對江南氣候特征

,

結合上海氣候

打造高密度城市住宅生態(tài)示范。?·?我國綠色建筑發(fā)展階段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

淺綠階段(2004年—2008年)·

深綠階段(2008年始至今后數年)

、設泛計

段,全(

0

標年識

。)截止2011年2月

,全國總計140個綠色建筑(含公示)

,其中129個為設計標識

,

11個位全過程的運營標識

。其中綠色建筑開始增加多重認證。

2010年起

,全國綠色建筑增長極快

,

中、西部地區(qū)開始迅

速增長。?5

、技術體系相似度高

,被動技術少

。這一階段的綠色建

筑缺乏特點

,

除少量優(yōu)秀項目外相似度極高

并且主動節(jié)

能技術使用較多

,被動節(jié)能技術采用較少。?6

、綠色建筑增量成本不斷下降

。在深綠階段

,

隨著綠色

建筑評價體系以及技術體系應用的不斷成熟

,建造綠色建

筑增量成本呈下降趨勢

,太陽能光伏、地源熱泵等設備價

格開始逐步下降

,太陽能熱水系統開始廣泛強制使用

,減少了技術過度運用。?7

、綠色建筑種類不斷增多

。綠色建筑涉及的建筑種類從早期的住宅和辦公樓拓展至醫(yī)院、商業(yè)超高層建筑、科技館、酒店、學校、公園等多種類型。?我國綠色建筑發(fā)展階段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

淺綠階段(2004年—2008年)·

深綠階段(2008年始至今后數年)·

泛綠階段(2011年起)?綠色建筑從單體建筑向城市發(fā)展

,開始以全壽命周期評價

綠色建筑

,社會普遍接受綠色理念。?

1

、生態(tài)(低碳)城市推動綠色建筑發(fā)展

。

目前提出建設

生態(tài)城市目標的城市數量已經超過200個

,生態(tài)城市的建設也在一定程度上強制推動了綠色建筑的發(fā)展。?2

、綠色標準體系不斷細化

。對不同類型的功能建筑

,綠

色建筑評價準則將進行針對性的變更

。綠色工業(yè)建筑、綠

色學校建筑和綠色辦公建筑評價標準已在編制中

,將于近

期出臺;

綠色醫(yī)院建筑、綠色商場建筑評價標準和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修訂工作、綠色超高層建筑的體系研究已經啟動。?3

、房地產行業(yè)全面啟動綠色建筑

。萬科集團計劃2011年

完成220萬方綠色建筑三星級項目

,2020年全面達到綠色

建筑三星級;

綠地集團準備2011年實現80%以上新開發(fā)項

目達到65%節(jié)能標準或綠色建筑星級認證;

招商地產、朗

詩地產和萬達地產要求2011年所有新建建筑全部實現綠色

建筑星級認證。?我國綠色建筑發(fā)展階段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

發(fā)展趨勢:?(

)保障性住宅綠色技術體系得到重視

?(二)

運行實效及碳排放計量?(三)

綠色建筑將逐漸成為基本要求?(四)

超高層建筑的綠色和低碳研究逐步開展

?(五)

發(fā)展適合國情的低能耗高舒適住宅四、綠色建筑的緣起與發(fā)展二

城市氣候三

選址與室外環(huán)境設計四

綠化設計室外環(huán)境分析與設計一

氣候要素一、氣候要素?建筑物所在地的氣候條件,會通過圍護

結構,直接影響室內的環(huán)境,

為得到良

好的室內氣候條件以滿足人們生活和生

產的需要,

必須了解當地各主要氣候要

素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特征。?一個地區(qū)的氣候是在許多因素綜合作用

下形成的。對建筑密切有關的氣候要素

有:太陽輻射、氣溫、濕度、風、降水

等等。?

自然的微氣候–

空氣溫度–

有效天空溫度–

空氣濕度

風–

降水二、城市氣候-

小區(qū)風場-

城市熱島-

建筑布局與日照工設計分溫和地區(qū)寒冷地區(qū)嚴寒地區(qū)嚴寒地區(qū)寒冷地區(qū)寒冷地區(qū)夏熱冬冷區(qū)建筑夏熱冬暖區(qū)嚴寒地區(qū)三、選址與室外環(huán)境設計?——熱環(huán)境?——聲環(huán)境?——光環(huán)境?選擇或改善四、綠化設計?

1、總體規(guī)劃?2、室外微環(huán)境改善?3、建筑立體綠化種植隔熱屋面種植隔熱的原理是:

在平屋頂上種植植物,

借助載培介質隔熱及植物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和遮擋陽光的雙重功

效來達到降溫隔熱的目的。頂層房間可降低2℃。?北京2008奧運會中國石油奧林匹克展示廳室內環(huán)境及其控制技術一

室內聲環(huán)境二

室內光環(huán)境三

室內熱濕環(huán)境四

室內空氣品質一、室內聲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滿足要求的聲環(huán)境–

保證居住者的健康–

提高勞動生產率–

保證工藝過程要求?

錄音棚、演播室?高保真音樂廳住宅、學校、醫(yī)院、旅館等民用建筑室內噪聲允許標準住宅室內允許噪聲級有特殊安靜要求的房間≤40--一般教室-≤50-無特殊安靜要求的房間--≤55房間名稱臥室、書房(或臥室兼起居室)允許噪聲級(A聲級

,

dB)一級

二級

三級起居室

≤45

≤50學校建筑室內允許噪聲級允許噪聲級(A聲級

,

dB)三級≤50一級≤40二級≤45房間名稱房間名稱允許噪聲級(dB)特級

一級二級三級客房≤35

≤40≤45≤55會議室≤40

≤45≤50多用途大廳≤40

≤45≤50-辦公室≤45

≤50≤55餐廳、宴會廳≤50

≤55≤60-≤40≤55

≤45

≤25≤45≤50≤60

≤50

≤30病房、醫(yī)護人員休息室門診室手術室聽力測聽室允許噪聲級(A聲級

,

dB)一級二級

三級住宅、學校、醫(yī)院、旅館等民用建筑室內噪聲允許標準醫(yī)院建筑室內允許噪聲級旅館建筑室內允許噪聲級房間名稱《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guī)范》(GBJ118—88)規(guī)定隔聲減噪設計標準等級一般分為三個等級。一級最高。對于住宅建筑規(guī)定空氣

聲與撞擊聲隔聲標準。樓板部位

計權隔聲量(dBA)一級

二級

三級計權隔聲量(dBA)二級

三級分戶層間樓板

小于等于65小于等于75小于等于75分戶墻及樓板

大于等于50大于等于45大于等于40撞擊聲隔聲標準空氣聲隔聲標準圍護結構部位一級噪聲控制措施?

遠離噪聲源—建筑設計的方法?降低噪聲源噪聲–

噪聲源的控制、減振?

傳播途徑降低噪聲–

吸聲、隔聲、消聲、隔振

?

掩蔽–

主動加入掩蔽噪聲二、室內光環(huán)境光環(huán)境控制的意義?

減少視覺疲勞,

保證視覺健康和身心

健康?

提高勞動生產率?

降低能耗–

人工照明能耗–

空調能耗?當視野內出現高亮度的光時,使眼睛不能完

全發(fā)揮機能,這種現象成為眩光。

在眩光下

,

瞳孔會縮小,

以提高視野的適應亮度,

就降低了眼睛的視覺敏感度。–視力降低眩光:

如白天眼睛正視太陽,

太陽光直射工作面、夜間眼睛正視迎面而來的汽車燈光。–不舒適眩光:

一個很大的高亮度光源在接近視線

的高度上,

雖不會降低視力,但會引起視覺上的不舒適。如看陽光下的積雪等。眩光?不恰當的自然采光口,

不合理的光亮度,

恰當的強光方向,

都會在室內造成眩光現象。?可能產生眩光的地方–

玻璃辦公桌面–

局部照明的展板–

不恰當的工作面照明?黃種人眼睛的黑色素較白種人的多,對眩光

的忍受力比白種人強。

白種人比黃種人的耐

暗程度強。眩光產生的原因?

天然采光特點–

節(jié)能:

104

lm/W–視覺效果好,

不易導致

視覺疲勞–健康,

連續(xù)的單峰值光

譜滿足人的心理和生理

需要–難度大,

受光氣候條件

和建筑設計制約–采光與遮陽有矛盾天然采光?

僅靠門窗天然采光的局限–

天然采光受建筑設計制約–

過強的光照導致不舒適?

控制天然采光的方法–

百頁控制–

光電玻璃控制–

反射鏡控制–

天然采光與人工照明聯合控制天然采光控制:節(jié)能舒適建筑熱濕環(huán)境是如何形成的??

是建筑環(huán)境中最重要的內容?

主要成因是外擾和內擾的影響和建筑本身的熱工性能?外擾:

室外氣候參

數,鄰室的空氣溫濕

度?

內擾:

室內設備、照明、人員等室內熱濕源三、室內熱濕環(huán)境室內環(huán)境是人們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環(huán)

。

良好的室內環(huán)境應是一個能為大多數室內

成員認可的舒適的熱濕環(huán)境、光環(huán)境、聲環(huán)境,

同時也能夠為室內人員提供新鮮宜人、激發(fā)活

力并對健康無負面影響的高品質空氣

以滿足人體和健康的需要。四、室內空氣品質建筑節(jié)能設計與技術——

圍護結構一

墻體保溫二

玻璃幕墻三

節(jié)能門窗四

遮陽設計?

在我國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實施了外墻內保溫技

術,

已有了較長一段時間,其造價低,施工方便

,

技術相對成熟,但存在不少缺點,?減少了住戶的使用面積;?“熱橋

”問題不易解決;?易出現結現象,

保溫隔熱效果差;?容易出現內保溫面層的開裂;?影響住戶的二次裝修;?裝修過程中對保溫層的破壞大,

產生新一輪的建筑垃圾;夾芯保溫

:造價低,

抗震性能差?外墻外保溫體系是將憎水性、低收縮率的保溫材料通過粘結或錨固牢固地置于建筑物墻體外側,

并在其外側施工

裝飾層的方法。一、墻體保溫?夾心保溫施工?擠塑板外保溫施工高性能混凝土

復合自保溫砌塊酚醛樹脂玻璃幕墻建筑是能量漏洞

冬天大量熱能通過

玻璃而流失

,

夏季則使室內溫度過熱

使用大量空

調設備,增加建筑能耗

。而鏡面反射玻璃雖然在建筑

節(jié)能上有所改觀

,

然而卻對周圍建筑造成較嚴重的光污染。?

目前國內外用作幕墻的玻璃主要有鍍膜玻璃

,

低輻射(low-e)

玻璃

中空玻璃

,

夾層玻璃

,

鋼化玻璃

防火玻璃和太陽能控制玻璃等。二、玻璃幕墻?

雙層外墻:

采用雙外墻壁

,

即在建筑的玻璃外墻外側的一定距離上

加一層玻璃

,

稱為第二層

外墻

,

它改善了外墻的條件:

熱緩沖;

擋風雨、

遮陽設施及開口設置;

隔音;

空氣流動;

設備安

裝空間和安全問題等

。雙層外墻玻璃的外層玻璃

既是防御風雨的保護層

,

還是玻璃立面的熱緩沖,

同時還形成內外空氣流通的過度區(qū)。三、節(jié)能門窗1.

控制窗墻面積比?

窗墻面積比=窗戶洞口面積/外墻表面積2.提高氣密性,減少冷風滲透我國的有關標準規(guī)定,在窗兩側空氣壓差

為10Pa的條件下,單位時間內每米縫長的空氣滲透量的允許標準如下在低層和多層建筑中應不大于4.0

m3/(m

·h)

在中、高層建筑中應不大于2.5

m3/(m

·h)如果窗本身的氣密性達不到上述要求,

則應采取密封措施。3.提高窗戶的保溫能力d.改善窗框保溫性能>將實腹型材改為空心型材,

內部形成封閉空氣層

>

開發(fā)塑料構件>用保溫砂漿、泡沫塑料等填充密封窗框與墻之間的

縫隙b.改善窗玻璃部分保溫能力>增加窗扇層數,

形成的空氣層大了窗的熱阻

>安裝雙層玻璃,

空氣層厚度以23cm為最好;>采用普通雙層窗時,

內層應盡可能做的嚴密一些,而外層的窗扇與窗框之間,

則不宜過分嚴密。?

與單片玻璃相比,此種玻璃的傳熱系數U明顯降低

,

通過溫差傳熱而損失的熱能至少降低了約40%

,

明顯改善了對冬季暖氣的阻擋效果。

由于這種

玻璃的表面沒有鍍膜,

它的遮陽系數Sc改善不大。?

透明中空玻璃適用于以暖氣能耗為主的北方寒冷

地區(qū)民宅,

不適用中央暖通系統的公建中。在南

方地區(qū)使用此種玻璃不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在這

類地區(qū)全年能耗中,溫差能耗只占15%的份額,

另外85%的能耗來自太陽輻射傳熱,而透明中空玻璃不能限制這部分傳熱。透明中空玻璃?

著色中空玻璃將著色玻璃的隔熱性和中空玻璃保

溫性結合起來,

它的隔熱性能優(yōu)于透明中空玻璃

和單片玻璃,但保溫性能與中空玻璃相差不大。

這種玻璃節(jié)能性雖然不是最好的,但考慮到價格比較合適,所以還是比較適合民宅使用的。著色中空玻璃?熱反射鍍膜玻璃的作用是限制太陽熱輻射直接進入室內,

它除有亮麗的外觀裝飾效果外,

可明顯降低冷氣設備的運行費

用。在夏季的白天和光照強的地區(qū),

熱反射玻璃的隔熱性能

十分明顯,

可有效的限制進入室內的熱能。尤其在建筑物西

立面,

它可極大的削弱西曬陽光的強度,

使人在太陽光的照射下不會明顯熱感。?適用于夏熱冬暖地區(qū)和夏熱冬冷地區(qū),

北方極寒冷地區(qū)使用這種玻璃的唯一理由是其具有裝飾性。熱反射鍍膜玻璃的隔

熱性和保溫性均優(yōu)于著色玻璃。?這種玻璃的缺點是限制陽光熱輻射的同時,

也限制了進入室內的可見光,

這會影響到室內的自然采光。單片熱反射鍍膜玻璃?

熱反射鍍膜中空玻璃集鍍膜玻璃和中空玻璃的優(yōu)

點于一身,

即不但對太陽輻射有所控制,

同時也

更有效的控制了溫差傳熱損失。它的綜合節(jié)能效

果優(yōu)于著色中空玻璃15%以上,應當說這種玻璃

是一種較為合理的配置,

幾乎適用于我國大部分

地區(qū)。但是這種玻璃在極寒冷地區(qū)利用的時候會

限制一部分有利于室內采暖的陽光。它的綜合節(jié)

能效果和LOW-E玻璃比較起來還是有一點差距的。熱反射中空玻璃?

LOW-E玻璃的膜層首先是反射遠紅外熱輻射、有效

降低玻璃的傳熱系數U值,其次是反射太陽中的熱

輻射,有選擇的降低遮陽系數。LOW-E中空玻璃則

具有更低的傳熱系數U值,

更大的遮陽系數Sc,

此其功能已經覆蓋了熱反射鍍膜玻璃。?

與熱反射鍍膜玻璃相比,LOW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