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實驗診斷學血液常規(guī)檢驗技術考核答案及解析_第1頁
2025年實驗診斷學血液常規(guī)檢驗技術考核答案及解析_第2頁
2025年實驗診斷學血液常規(guī)檢驗技術考核答案及解析_第3頁
2025年實驗診斷學血液常規(guī)檢驗技術考核答案及解析_第4頁
2025年實驗診斷學血液常規(guī)檢驗技術考核答案及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實驗診斷學血液常規(guī)檢驗技術考核答案及解析一、單項選題1.以下哪種細胞不參與免疫反應()A.紅細胞B.淋巴細胞C.單核細胞D.中性粒細胞2.正常人外周血中中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比例是()A.50%~70%B.20%~40%C.3%~8%D.0.5%~5%3.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A.運輸氧氣B.免疫防御C.止血和凝血D.吞噬病原體4.成人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是()A.HbAB.HbA2C.HbFD.HbS5.下列哪種疾病可導致紅細胞沉降率增快()A.真性紅細胞增多癥B.嚴重脫水C.急性心肌梗死D.球形紅細胞增多癥6.網織紅細胞計數的臨床意義不包括()A.反映骨髓造血功能B.貧血的鑒別診斷C.觀察貧血治療效果D.診斷白血病7.白細胞分類計數時,應在油鏡下選擇的區(qū)域是()A.頭體部B.體尾交界處C.尾部D.邊緣部8.下列哪種情況可導致中性粒細胞核左移()A.感染恢復期B.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急性化膿性感染D.惡性貧血9.血小板計數的參考范圍是()A.(100~300)×10?/LB.(4.0~10.0)×10?/LC.(120~160)g/LD.(3.5~5.5)×1012/L10.紅細胞直方圖中,主峰左移,峰底變窄,提示()A.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B.大細胞性貧血C.正細胞性貧血D.缺鐵性貧血治療有效二、多項選題1.血液常規(guī)檢驗的項目包括()A.紅細胞計數B.血紅蛋白測定C.白細胞計數及分類D.血小板計數2.影響紅細胞沉降率的因素有()A.紅細胞數量B.血漿成分C.血沉管的內徑D.溫度3.中性粒細胞增多常見于()A.急性感染B.嚴重組織損傷C.急性大出血D.惡性腫瘤4.淋巴細胞增多常見于()A.病毒感染B.淋巴細胞白血病C.再生障礙性貧血D.移植排斥反應5.血小板減少可見于()A.血小板減少性紫癜B.再生障礙性貧血C.脾功能亢進D.彌散性血管內凝血6.紅細胞形態(tài)異常包括()A.大小異常B.形態(tài)異常C.染色異常D.結構異常7.網織紅細胞計數的方法有()A.顯微鏡計數法B.流式細胞儀法C.電阻抗法D.化學發(fā)光法8.白細胞計數的質量控制包括()A.標本采集B.儀器校準C.室內質控D.室間質評三、填空題1.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_____和_____。2.白細胞根據其形態(tài)、功能和來源不同,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3.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4.血紅蛋白的合成原料主要是_____和_____。5.紅細胞沉降率簡稱_____,其參考范圍男性為_____,女性為_____。6.網織紅細胞是介于_____和_____之間的過渡型紅細胞。7.中性粒細胞核象變化包括_____和_____。8.血小板平均體積(MPV)反映血小板的_____。四、判斷題(√/×)1.血液常規(guī)檢驗是臨床最常用的檢驗項目之一。()2.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基本相同。()3.白細胞計數增高一定提示有感染。()4.淋巴細胞減少常見于免疫缺陷病。()5.血小板增多可見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6.紅細胞大小不均常見于巨幼細胞貧血。()7.網織紅細胞計數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標。()8.中性粒細胞核右移常見于急性化膿性感染。()五、簡答題1.簡述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六、案例分析患者,男,25歲,因發(fā)熱、咳嗽、咳痰3天入院。查體:體溫38.5℃,脈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20/80mmH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咽部充血,雙側扁桃體Ⅰ度腫大,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散在濕啰音。血常規(guī):白細胞12.0×10?/L,中性粒細胞80%,淋巴細胞15%,單核細胞3%,嗜酸粒細胞2%。紅細胞4.5×1012/L,血紅蛋白130g/L,血小板200×10?/L。問題1:該患者血常規(guī)結果有何異常?問題2:結合患者臨床表現(xiàn),分析可能的診斷及依據。試卷答案一、單項選題(答案)1.答案:A解析:紅細胞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不參與免疫反應。2.答案:A解析:正常人外周血中中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50%~70%。3.答案:C解析: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凝血。4.答案:A解析:成人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是HbA,占95%以上。5.答案:C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時,紅細胞沉降率可增快。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嚴重脫水、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等可導致紅細胞沉降率減慢。6.答案:D解析:網織紅細胞計數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用于貧血的鑒別診斷及觀察貧血治療效果,不能診斷白血病。7.答案:B解析:白細胞分類計數時,應在油鏡下選擇體尾交界處進行計數。8.答案:C解析:急性化膿性感染時,中性粒細胞核左移。感染恢復期、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惡性貧血等可導致中性粒細胞核右移。9.答案:A解析:血小板計數的參考范圍是(100~300)×10?/L。10.答案:A解析:紅細胞直方圖中,主峰左移,峰底變窄,提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二、多項選題(答案)1.答案:ABCD解析:血液常規(guī)檢驗的項目包括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測定、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血小板計數等。2.答案:ABCD解析:影響紅細胞沉降率的因素包括紅細胞數量、血漿成分、血沉管的內徑、溫度等。3.答案:ABCD解析:中性粒細胞增多常見于急性感染、嚴重組織損傷、急性大出血、惡性腫瘤等。4.答案:ABCD解析:淋巴細胞增多常見于病毒感染、淋巴細胞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移植排斥反應等。5.答案:ABCD解析:血小板減少可見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6.答案:ABCD解析:紅細胞形態(tài)異常包括大小異常、形態(tài)異常、染色異常、結構異常等。7.答案:AB解析:網織紅細胞計數的方法有顯微鏡計數法和流式細胞儀法。8.答案:ABCD解析:白細胞計數的質量控制包括標本采集、儀器校準、室內質控、室間質評等。三、填空題(答案)1.答案:氧氣;二氧化碳解析: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氧氣和二氧化碳。2.答案: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解析:白細胞根據其形態(tài)、功能和來源不同,可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3.答案:黏附;聚集;釋放解析: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主要包括黏附、聚集和釋放。4.答案:鐵;珠蛋白解析:血紅蛋白的合成原料主要是鐵和珠蛋白。5.答案:血沉;0~15mm/h;0~20mm/h解析:紅細胞沉降率簡稱血沉,其參考范圍男性為0~15mm/h,女性為0~20mm/h。6.答案:晚幼紅細胞;成熟紅細胞解析:網織紅細胞是介于晚幼紅細胞和成熟紅細胞之間的過渡型紅細胞。7.答案:核左移;核右移解析:中性粒細胞核象變化包括核左移和核右移。8.答案:體積大小解析:血小板平均體積(MPV)反映血小板的體積大小。四、判斷題(答案)1.答案:√解析:血液常規(guī)檢驗是臨床最常用的檢驗項目之一。2.答案:√解析: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基本相同,主要用于貧血的診斷和鑒別診斷。3.答案:×解析:白細胞計數增高不一定提示有感染,還可見于其他情況,如嚴重組織損傷、急性大出血、惡性腫瘤等。4.答案:√解析:淋巴細胞減少常見于免疫缺陷病、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等。5.答案:√解析:血小板增多可見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6.答案:√解析:紅細胞大小不均常見于巨幼細胞貧血、缺鐵性貧血等。7.答案:√解析:網織紅細胞計數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標。8.答案:×解析:中性粒細胞核右移常見于巨幼細胞貧血、惡性貧血等,急性化膿性感染時多為核左移。五、簡答題(答案)1.答: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診斷貧血:根據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測定結果,可判斷是否存在貧血及貧血的程度。(2)鑒別貧血類型:通過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測定以及紅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等,可對貧血的類型進行初步鑒別。(3)評估失血情況: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測定可用于評估失血的程度,如急性失血時,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可迅速下降。(4)監(jiān)測病情變化:在貧血的治療過程中,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測定可用于監(jiān)測治療效果,判斷病情是否好轉。六、案例分析(答案)1.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