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特種作業(yè)類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yè)氯堿電解工藝作業(yè)-磺化工藝作業(yè)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5年特種作業(yè)類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yè)氯堿電解工藝作業(yè)-磺化工藝作業(yè)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5年特種作業(yè)類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yè)氯堿電解工藝作業(yè)-磺化工藝作業(yè)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5年特種作業(yè)類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yè)氯堿電解工藝作業(yè)-磺化工藝作業(yè)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5年特種作業(yè)類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yè)氯堿電解工藝作業(yè)-磺化工藝作業(yè)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特種作業(yè)類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yè)氯堿電解工藝作業(yè)-磺化工藝作業(yè)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一、單選題(共35題)1.在氯堿電解工藝中,關于電解槽電壓的控制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選項】A.槽電壓應保持在2.8-3.2V范圍內以節(jié)能B.槽電壓超過4.5V時必須立即停機檢查C.電壓波動±0.5V屬于正常工藝波動無需處理D.槽電壓過低會導致氫氣純度下降【參考答案】B【解析】氯堿電解工藝中,槽電壓通常設計在3.0-3.8V范圍。當電壓超過4.5V時,表明可能出現電極短路、電解質濃度異?;蚰て茡p等嚴重故障,必須立即停機檢查(B正確)。槽電壓過低(如低于2.8V)主要影響電流效率而非氫氣純度(D錯誤),±0.5V的波動已超出允許范圍(C錯誤)。實際生產中需要通過調節(jié)電流密度和電解質濃度維持電壓穩(wěn)定,并非單純追求低壓節(jié)能(A錯誤)。2.磺化工藝中監(jiān)測SO?濃度的主要目的是預防?【選項】A.反應速率過快導致暴沸B.磺化劑過量引發(fā)副反應C.設備腐蝕速率升高D.尾氣排放超標【參考答案】A【解析】SO?是強磺化劑,其濃度過高會使反應劇烈放熱,可能導致反應體系局部過熱暴沸(A正確)。副反應主要由溫度控制不當引起(B錯誤),設備腐蝕與酸性介質相關但非主要監(jiān)測目的(C錯誤)。尾氣超標需監(jiān)測SO?/SO?排放濃度而非反應器內濃度(D錯誤)。3.處理氯堿電解工藝中氯氣泄漏時,首選的個體防護裝備是?【選項】A.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配A型濾毒罐)B.正壓式空氣呼吸器C.防靜電工作服+全面罩D.化學防護服+橡膠手套【參考答案】B【解析】氯氣屬于劇毒氣體(IDLH環(huán)境),必須使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確保呼吸防護(B正確)。過濾式防毒面具僅適用于低濃度且氧氣充足環(huán)境(A錯誤)。防靜電服用于防爆環(huán)境(C錯誤),防護服和手套為次生防護措施(D錯誤)。4.磺化反應釜溫度異常升至100℃時,正確的應急處置是?【選項】A.加大冷卻水流量降溫B.立即加入阻聚劑終止反應C.切斷磺化劑進料并開啟緊急泄壓D.注入氮氣置換反應體系【參考答案】C【解析】溫度異常表明反應失控風險,首要措施是切斷反應物供給(磺化劑)并泄壓防止超壓爆炸(C正確)。加大冷卻可能因劇烈放熱失效(A風險高),阻聚劑需特定工況使用(B不適用)。氮氣置換會影響反應體系穩(wěn)定性(D錯誤)。5.氯堿電解工藝中,關于離子膜維護的錯誤做法是?【選項】A.每月進行膜電壓降測試B.用硬毛刷清理膜表面結垢C.保持陽極液pH值在2-4范圍D.停機時注滿保護液防止干燥【參考答案】B【解析】離子膜表面需用軟質工具清理,硬毛刷會造成機械損傷(B錯誤但符合題干要求)。膜電壓測試是常規(guī)監(jiān)測手段(A正確),控制陽極液酸性可延長膜壽命(C正確),停機注保護液是標準維護流程(D正確)。6.磺化工藝中,反應體系出現持續(xù)冒棕紅色煙霧表明?【選項】A.SO?供給過量B.有機物碳化分解C.硝化副反應發(fā)生D.硫酸濃度過高【參考答案】B【解析】棕紅色煙霧是碳化產生的NO?特征(B正確)。SO?過量產生白色煙霧(A錯誤),硝化反應需硝化劑存在(C錯誤),硫酸濃度過高主要產生SO?白霧(D錯誤)。7.氯堿電解工藝中,發(fā)現氫氣泵出口壓力持續(xù)下降應首先檢查?【選項】A.電解槽液位是否過低B.氫氣純化裝置堵塞C.泵密封件泄漏D.氫氣壓縮機運行狀態(tài)【參考答案】A【解析】電解槽液位過低會導致氫氣產量下降從而壓力降低(A正確)。純化裝置堵塞會使壓力上升(B錯誤),泵密封泄漏會有異常聲響(C屬次要檢查項),壓縮機故障影響輸送但非初始壓力源(D錯誤)。8.磺化廢酸處理時,中和反應終點的pH值控制范圍應為?【選項】A.4-5(弱酸性)B.6-7(中性)C.8-9(弱堿性)D.10-11(強堿性)【參考答案】B【解析】中和廢酸需完全生成硫酸鹽,pH6-7確保反應徹底且避免堿性腐蝕(B正確)。弱酸性殘留腐蝕風險(A錯誤),弱堿性增加處理成本(C錯誤),強堿性產生新污染物(D錯誤)。9.氯堿電解工段的安全聯鎖系統中,觸發(fā)緊急停車的參數是?【選項】A.氯氣總管壓力>20kPaB.氫氣純度<98.5%C.電解液流量降至設計值70%D.循環(huán)冷卻水溫度>45℃【參考答案】A【解析】氯氣壓力過高存在管道破裂風險,聯鎖值通常設為15-25kPa(A正確)。氫氣純度低僅需報警(B錯誤),電解液流量聯鎖點在50%以下(C錯誤),冷卻水溫聯鎖值一般為50℃(D錯誤)。10.關于磺化反應通風控制,錯誤的是?【選項】A.反應釜局部排風罩風速≥0.5m/sB.設備檢修時啟動全面通風C.取樣操作在負壓通風柜進行D.事故排風與可燃氣體報警聯動【參考答案】B【解析】設備檢修時須先通風檢測,而非單純啟動全面通風(B錯誤且符合題干要求)。局部排風需控制最小風速(A正確),取樣需專門防護(C正確),事故排風需聯鎖報警(D正確)。11.氯堿電解工藝中,陽極的反應產物主要是什么?【選項】A.氫氣B.氯氣C.氫氧化鈉D.氧氣【參考答案】B【解析】1.氯堿電解工藝的核心反應為電解飽和食鹽水:2NaCl+2H?O→2NaOH+Cl?↑+H?↑。2.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2Cl?→Cl?↑+2e?,產物為氯氣;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2H?O+2e?→H?↑+2OH?,產物為氫氣和氫氧化鈉。3.選項A(氫氣)和C(氫氧化鈉)均為陰極產物,D(氧氣)屬于干擾項,不符合反應方程式。12.磺化工藝中,若反應過程中突然停水,應首先采取的操作是?【選項】A.立即關閉加熱系統B.加大通風量C.切斷磺化劑投加并停止反應D.啟用備用冷卻系統【參考答案】C【解析】1.磺化反應為強放熱過程,停水會導致冷卻系統失效,高溫可能引發(fā)爆炸或飛溫事故。2.首要操作是切斷磺化劑(如濃硫酸、發(fā)煙硫酸)的投加,終止反應放熱源頭,再處理冷卻問題(如D選項)。3.A和B屬于輔助措施,無法直接遏制反應放熱,需在切斷反應后執(zhí)行。13.離子膜電解槽運行中,需嚴格控制電解液中硫酸根(SO?2?)含量的原因是?【選項】A.硫酸根會破壞離子膜結構B.硫酸根會降低電流效率C.硫酸根會腐蝕電極D.硫酸根會導致氯氣純度下降【參考答案】A【解析】1.硫酸根與電解液中的鈣、鎂離子結合生成CaSO?、MgSO?等沉淀物,沉積在離子膜微孔中導致膜結構破損。2.離子膜破損將引起陰陽極產物混合(如H?與Cl?接觸爆炸),需通過鹽水精制嚴格控制硫酸根含量。3.B、C、D雖與雜質有關,但非硫酸根的核心危害。14.氯堿電解工藝中氯氣泄漏時,應急處理應使用哪種中和劑?【選項】A.水B.稀鹽酸C.氫氧化鈉溶液D.硫酸鈉溶液【參考答案】C【解析】1.氯氣為酸性氣體,化學性質活潑,需用堿性溶液中和:Cl?+2NaOH→NaCl+NaClO+H?O。2.水(A)僅能溶解少量氯氣且易形成鹽酸加劇腐蝕;稀鹽酸(B)會與氯氣反應生成有毒次氯酸;硫酸鈉(D)無中和作用。15.磺化工藝中,反應溫度應重點監(jiān)控哪個位置?【選項】A.反應釜夾套溫度B.原料預熱溫度C.反應器內部液相溫度D.尾氣排放溫度【參考答案】C【解析】1.磺化反應速率受溫度影響顯著,反應器內部液相溫度直接反映反應劇烈程度,是控制飛溫和暴沸的關鍵。2.夾套溫度(A)僅間接影響傳熱效率;原料預熱溫度(B)和尾氣溫度(D)屬于輔助監(jiān)測點。16.氯堿電解工段中,導致電流效率下降的最常見原因是?【選項】A.電解液溫度過高B.陰陽極間距過大C.鹽水pH值偏低D.鹽水濃度不足【參考答案】D【解析】1.電流效率η=實際產量/理論產量×100%,鹽水濃度不足時,Na?遷移量減少,副反應(如OH?放電生成O?)增多。2.溫度過高(A)主要影響能耗;極間距(B)關系槽電壓;pH偏低(C)易腐蝕設備,但與電流效率關聯較弱。17.以下哪種特性不屬于發(fā)煙硫酸的危險性?【選項】A.強氧化性B.遇水劇烈放熱C.易燃性D.強腐蝕性【參考答案】C【解析】1.發(fā)煙硫酸含游離SO?,具有強腐蝕性(D)、氧化性(A),遇水劇烈反應生成硫酸并放熱(B)。2.其本身不燃,但可引燃有機物(如C錯誤),因此“易燃性”不屬于其直接危險性。18.氯堿工藝中,鹽水精制工序禁止使用的物質是?【選項】A.碳酸鈉B.氫氧化鈉C.氯化鋇D.亞硫酸鈉【參考答案】C【解析】1.氯化鋇用于去除硫酸根(Ba2?+SO?2?→BaSO?↓),但過量鋇離子會與碳酸鈉生成BaCO?沉淀堵塞管道和膜孔。2.碳酸鈉(A)除鈣、氫氧化鈉(B)除鎂、亞硫酸鈉(D)除游離氯均為合法精制劑。19.電解工段出現“槽電壓異常降低”時,最可能的原因是?【選項】A.離子膜破損B.鹽水濃度過高C.電極涂層脫落D.電解液含金屬雜質【參考答案】D【解析】1.金屬雜質(如Fe3?)在電極上沉積形成短路點,導致局部電流密度升高但整體電壓下降。2.離子膜破損(A)通常因電阻增大而升高電壓;鹽水濃度過高(B)對電壓影響較?。浑姌O涂層脫落(C)會導致電壓升高。20.磺化工藝的安全操作中,需重點監(jiān)控的參數組合是?【選項】A.反應溫度、磺化劑流量、攪拌速度B.反應壓力、原料純度、排風量C.反應溫度、磺化劑流量、反應壓力D.反應時間、冷卻水溫度、產品濃度【參考答案】C【解析】1.磺化反應為強放熱過程,需嚴格控制溫度防飛溫;磺化劑流量直接影響反應速率;壓力過高可能引發(fā)泄漏或爆炸。2.攪拌速度(A)、排風量(B)和產品濃度(D)屬于次要操作參數。21.氯堿電解工藝中,電解食鹽水的主要產物不包括以下哪一項?【選項】A.氯氣B.氫氣C.燒堿D.氧氣【參考答案】D【解析】氯堿電解的核心反應為\(2NaCl+2H_2O\rightarrow2NaOH+Cl_2↑+H_2↑\),產物為氯氣(陽極)、氫氣(陰極)和燒堿。氧氣并非該工藝的直接產物。22.磺化工藝中,濃硫酸作為磺化劑時,最需防范的安全風險是?【選項】A.易燃性B.強腐蝕性C.爆炸性D.劇毒性【參考答案】B【解析】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易灼傷皮膚或設備。其閃點高,不易燃(A錯誤);爆炸性(C)通常與揮發(fā)性物質關聯;劇毒性(D)主要針對有機物硫化氫等,非濃硫酸主要風險。23.隔膜法氯堿電解槽中,陽極材料通常采用哪種材質?【選項】A.銅合金B(yǎng).石墨C.鈦涂釕D.不銹鋼【參考答案】C【解析】隔膜電解槽陽極需耐氯氣腐蝕且導電性好。鈦涂釕材料耐蝕性強、壽命長(C正確);石墨(B)早期使用,但易損耗;銅合金(A)和不銹鋼(D)在氯離子環(huán)境中易腐蝕。24.磺化反應中,溫度過高可能導致的最危險后果是?【選項】A.反應速率降低B.磺化產物分解C.副反應生成砜類爆炸物D.磺化劑揮發(fā)【參考答案】C【解析】溫度過高易引發(fā)砜類副產物(如二砜),此類物質穩(wěn)定性差,可能引發(fā)爆炸(C正確)。A、B屬于工藝損失,D中濃硫酸難揮發(fā)。25.氯堿電解工藝中,氯氣泄漏的應急處理首選措施是?【選項】A.用水霧稀釋B.用氫氧化鈉溶液中和C.通風排氣D.切斷泄漏源【參考答案】D【解析】應急處置需優(yōu)先切斷泄漏源(D),防止擴散。氫氧化鈉溶液(B)用于中和殘余氯氣,非首選;水霧(A)可能生成鹽酸加重腐蝕;通風(C)為輔助措施。26.采用三氧化硫作為磺化劑的主要安全優(yōu)勢是?【選項】A.反應溫度低B.無廢酸生成C.反應速度慢易控D.無需催化劑【參考答案】B【解析】三氧化硫磺化反應徹底,不生成水,故無廢酸(B正確)。其反應劇烈(C錯誤),需低溫操作(A);部分反應仍需催化劑(D錯誤)。27.氯堿電解操作人員進入含氯環(huán)境時,應佩戴的呼吸防護用具為?【選項】A.普通防塵口罩B.活性炭防毒面具C.正壓式空氣呼吸器D.防硫酸霧面罩【參考答案】C【解析】氯氣為劇毒氣體,需正壓式空氣呼吸器(C)隔絕接觸。普通口罩(A)無效;活性炭(B)對氯氣吸附有限;硫酸霧(D)與氯氣防護無關。28.磺化反應過程中若發(fā)生物料暴沸,應立即采取的操作是?【選項】A.加大攪拌速率B.切斷熱源并降溫C.加入阻聚劑D.撤離現場【參考答案】B【解析】暴沸需快速停止反應:切斷熱源并降溫(B)可避免事故擴大。攪拌(A)可能加劇危險;阻聚劑(C)不適用;撤離(D)應在初步控制后執(zhí)行。29.氯堿電解工藝中,陰極室氫氣含量超標的直接風險是?【選項】A.設備腐蝕加劇B.氫氧化鈉濃度下降C.氫氣爆炸D.氯氣純度降低【參考答案】C【解析】氫氣爆炸極限為4%-75%,超標可能引發(fā)爆炸(C正確)。A、B為工藝異?,F象;D與陽極氯氣純度相關。30.磺化劑配制時,濃硫酸與發(fā)煙硫酸混合的正確操作是?【選項】A.將發(fā)煙硫酸緩慢加入濃硫酸B.將濃硫酸緩慢加入發(fā)煙硫酸C.兩者可快速混合D.禁止兩者混合【參考答案】B【解析】混合時應將濃硫酸加入發(fā)煙硫酸(B),避免局部過熱飛濺。反向操作(A)易引發(fā)噴濺;快速混合(C)風險高;兩者可混合使用(D錯誤)。31.在氯堿電解工藝中,為防止電解槽爆炸,下列哪項措施最關鍵?A.定期更換電極B.保持陰陽極間距恒定C.嚴格控制氫氣與氯氣的混合比例D.提高電解液濃度【選項】A選項錯誤。電極更換周期與爆炸風險無直接關聯。B選項錯誤。極間距影響電流效率,但非防爆核心。C選項正確。氫氣濃度達4%-76%遇氯氣易爆,控制混氣比例是防爆核心。D選項錯誤。濃度過高會加劇腐蝕,反而增加風險?!緟⒖即鸢浮緾【解析】氯堿電解中氫氣與氯氣混合極易爆炸(爆炸極限為氫氣4%-76%),必須通過隔離采集、負壓操作等技術嚴格防止混合。電極更換和極間距調整屬于設備維護范疇,電解液濃度需控制在工藝標準內(如NaOH32%-35%),濃度過高會加速設備腐蝕。32.磺化工藝中,三氧化硫作為磺化劑時,其加料順序的正確操作是?A.先加有機物后緩慢通入SO3B.將SO3與有機物一次性混合C.先通SO3至反應釜再投有機物D.SO3與有機物交替分批加入【選項】A選項正確。緩慢加SO3可避免局部過熱引發(fā)副反應。B選項錯誤。一次性混合易導致劇烈放熱,引發(fā)沖料。C選項錯誤。SO3先入空釜會積聚未反應物料,增加風險。D選項錯誤。交替加料可能中斷反應進程,影響產物純度。【參考答案】A【解析】三氧化硫磺化為強放熱反應,必須控制加料速率。先加入有機物(如烷基苯)并啟動攪拌,再緩慢通入SO3氣體或液體,使反應熱逐步釋放。若順序顛倒或混合過快,會導致溫度驟升,引發(fā)磺酸分解、碳化甚至爆炸。33.氯堿電解工藝中,鹽水精制工序去除Ca2?、Mg2?的主流方法是?A.離子交換法B.碳酸鈉-氫氧化鈉沉淀法C.膜分離法D.活性炭吸附法【選項】A選項錯誤。離子交換用于深度除雜,非主流工藝。B選項正確。加入Na2CO3除Ca2?,NaOH除Mg2?形成沉淀。C選項錯誤。膜分離成本高,多用于純水制備。D選項錯誤?;钚蕴恐饕コ袡C物,不除金屬離子。【參考答案】B【解析】粗鹽水中Ca2?通過與Na2CO3反應生成CaCO3沉淀,Mg2?通過NaOH生成Mg(OH)2沉淀,經沉降、過濾后進入電解槽。此法成本低、效率高,為行業(yè)通用方法。離子交換法用于二次精制,活性炭用于有機物脫除。34.磺化反應釜突發(fā)溫度異常升高,首選的應急處置措施是?A.加大冷卻水流量B.立即停止攪拌C.向反應釜注入阻聚劑D.緊急泄壓至廢氣處理系統【選項】A選項錯誤。單純加大冷卻可能滯后,無法立刻抑制反應。B選項錯誤。停止攪拌會導致局部過熱加劇。C選項正確。阻聚劑(如二苯胺)可終止連鎖反應。D選項錯誤。泄壓可能將未反應物料噴出,擴大事故。【參考答案】C【解析】溫度異常升高表明反應失控,需立即終止反應。阻聚劑能快速消耗自由基,阻斷反應鏈。攪拌必須維持以保證體系均勻,冷卻水輔助降溫但效果較慢。泄壓僅在其他措施無效時作為最后手段。35.氯堿電解中,導致陰極室NaOH濃度偏低的最可能原因是?A.陽極液pH過高B.離子膜出現針孔C.電解電壓不足D.鹽水流量過大【選項】A選項錯誤。陽極液pH高說明鹽酸加入不足,不影響陰極室。B選項正確。針孔會使Na?反滲透至陽極室,降低NaOH濃度。C選項錯誤。電壓不足會降低電解效率,但濃度主要由離子膜選擇性決定。D選項錯誤。流量過大導致停留時間短,但濃度應升高?!緟⒖即鸢浮緽【解析】離子膜損傷后,Na?會反向遷移至陽極室與Cl?結合生成NaCl,造成陰極室Na?減少,NaOH產率下降。流量過大主要影響產量而非濃度,電壓不足表現為電流效率降低。二、多選題(共35題)1.在氯堿電解工藝中,下列關于氫氣泄漏事故應急處置措施的說法,正確的有()。【選項】A.迅速切斷泄漏源,使用防爆工具消除泄漏點B.立即開啟現場排風扇強制通風稀釋氫氣濃度C.泄漏區(qū)域嚴禁使用明火及非防爆電器設備D.用水直接噴射泄漏點以加速氫氣擴散【參考答案】ABC【解析】A正確:氫氣泄漏時優(yōu)先切斷泄漏源,使用防爆工具避免產生火花;B正確:通風可降低氫氣積聚濃度,防止爆炸風險;C正確:氫氣爆炸極限寬(4%~75%),禁用明火和非防爆設備是核心措施;D錯誤:氫氣不溶于水,噴水無法有效稀釋,且可能因水流靜電引發(fā)爆炸。2.磺化工藝中導致反應失控的常見原因包括()?!具x項】A.磺化劑投加速度過快B.攪拌裝置突然故障停轉C.冷卻系統循環(huán)水壓力不足D.反應溫度未按工藝曲線控制【參考答案】ABCD【解析】A正確:快速投料易引發(fā)局部過熱;B正確:攪拌停止會導致反應物混合不均,熱量積聚;C正確:冷卻不足直接降低熱量移除能力;D正確:溫度偏差會打破反應平衡,加劇副反應放熱。3.下列關于氯堿電解工藝中螯合樹脂塔運行要求的描述,正確的有()?!具x項】A.定期檢測樹脂飽和度并控制再生頻次B.進料鹽水鈣鎂離子濃度需≤20ppbC.反沖洗水流速應高于正常工作流速D.再生時需使用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參考答案】ABD【解析】A正確:飽和度監(jiān)測可保障離子交換效率;B正確:嚴格控制雜質濃度防止電解槽結垢;C錯誤:反沖洗流速應低于正常工作流速以避免樹脂流失;D正確:樹脂再生需酸解鈣鎂沉淀、堿恢復活性基團。4.磺化反應中硝基苯類物質作為溶劑的危險性主要表現為()?!具x項】A.高溫下易分解產生劇毒氰化氫B.與濃硫酸接觸可能發(fā)生劇烈氧化反應C.蒸氣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D.對操作人員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參考答案】BCD【解析】A錯誤:硝基苯分解產物主要為氮氧化物;B正確:硝基苯遇強氧化劑濃硫酸可引發(fā)爆炸;C正確:其閃點為88℃,蒸氣爆炸極限為1.8%~40%;D正確:屬高毒物質,可經皮膚吸收導致人體中毒。5.隔膜法電解槽操作中必須監(jiān)控的參數有()?!具x項】A.陽極液pH值維持在2~4B.陰極室氫氣純度>98%C.氯氣總管含氫量≤0.4%D.槽電壓波動范圍≤0.1V【參考答案】AC【解析】A正確:酸性環(huán)境保護陽極涂層且減少副反應;B錯誤:氫氣純度通常要求>99.5%;C正確:含氫量超標可能引發(fā)氯氫混合爆炸;D錯誤:槽電壓正常波動范圍應為±0.3V。6.以下屬于磺化工藝重點監(jiān)控單元的有()。【選項】A.磺化劑計量系統B.反應釜冷卻水流量C.尾氣吸收塔pH值D.產品后處理干燥溫度【參考答案】ABC【解析】A正確:磺化劑(如SO?)計量精度直接影響反應安全;B正確:冷卻水流量關聯反應熱移除能力;C正確:尾氣酸度監(jiān)控防止腐蝕和有毒物質釋放;D錯誤:干燥為后工序,非反應安全監(jiān)控關鍵點。7.氯堿電解中導致氯氣含氧量升高的操作異常包括()?!具x項】A.陽極涂層局部脫落B.淡鹽水濃度低于190g/LC.電解液循環(huán)泵流量不足D.離子膜出現針孔損傷【參考答案】AD【解析】A正確:涂層脫落使析氧副反應增加;B錯誤:低濃度鹽水主要影響電流效率;C錯誤:流量不足會導致溫度升高而非氧氣增加;D正確:膜損傷導致OH?反向遷移至陽極區(qū)產生氧氣。8.磺化工藝安全操作規(guī)程中明確禁止的行為是()?!具x項】A.使用鐵質工具開啟物料桶蓋B.反應釜帶壓時拆卸測溫儀表C.未佩戴防酸手套操作磺化劑D.用水沖洗泄漏的三氧化硫【參考答案】ABD【解析】A正確:鐵器碰撞可能產生火花引燃有機物;B正確:帶壓拆卸易導致物料噴濺傷人;C錯誤:屬防護缺失但不屬“禁止”級別;D正確:SO?遇水劇烈放熱引發(fā)放射狀酸霧。9.離子膜法電解工藝中,導致電流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有()?!具x項】A.鹽水中硫酸根含量超標B.電解槽溫度超過90℃C.陰極液中NaOH濃度低于30%D.陽極液pH值高于4【參考答案】ABD【解析】A正確:SO?2?在陽極放電降低有效電流;B正確:高溫加劇OH?反向遷移耗能;C錯誤:低濃度堿液不影響電流效率;D正確:高pH值加速OH?穿透離子膜。10.下列磺化反應尾氣處理措施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有()?!具x項】A.采用兩級堿液噴淋吸收SO?B.尾氣管道設置防爆膜泄壓裝置C.吸收塔排空口安裝氣體檢測儀D.使用活性炭吸附殘余有機物【參考答案】ABCD【解析】A正確:多級吸收確保酸性氣體達標排放;B正確:防止管道內可燃氣體爆燃;C正確:實時監(jiān)測放空尾氣安全性;D正確:吸附法可去除揮發(fā)性有機物。11.在氯堿電解工藝中,以下哪些措施是防止氫氣爆炸的有效方法?()【選項】A.確保電解槽接地良好并定期檢測B.控制電解液溫度不超過80℃C.在氫氣排放口設置阻火器D.保持電解車間通風系統連續(xù)運行E.定期用氮氣置換氫氣管道【參考答案】ACDE【解析】A正確,接地可消除靜電積累,避免電火花引發(fā)爆炸;B錯誤,氫氣爆炸與溫度無直接關聯,主要風險源于濃度達到爆炸極限(4%~75%);C正確,阻火器可阻止火焰?zhèn)鞑?;D正確,通風可降低氫氣局部聚集濃度;E正確,氮氣置換能降低氫氣含量,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12.磺化工藝中,以下哪些情況可能導致反應失控?()【選項】A.磺化劑滴加速度過快B.反應溫度低于工藝設定值C.攪拌裝置突然停止運行D.反應體系水分含量超標E.使用過量發(fā)煙硫酸作為磺化劑【參考答案】ACDE【解析】A正確,滴速過快會使反應放熱速率超過冷卻能力;B錯誤,低溫會減緩反應,降低失控風險;C正確,攪拌停止導致局部過熱或反應不均勻;D正確,水與濃硫酸或發(fā)煙硫酸混合會劇烈放熱;E正確,過量磺化劑加劇放熱且可能引發(fā)副反應。13.氯堿電解工藝中,操作人員需重點監(jiān)控的工藝參數包括?()【選項】A.電解槽電壓波動范圍B.氯氣主管道壓力C.鹽水pH值D.氫氣純度E.循環(huán)冷卻水流量【參考答案】ABCE【解析】A正確,電壓異??赡芊从畴姌O故障或短路;B正確,壓力異??赡茴A示氯氣泄漏或堵塞;C正確,pH值影響電解效率和副反應生成;D錯誤,氫氣純度由后續(xù)處理工藝控制,非電解直接監(jiān)控項;E正確,冷卻水流量不足會導致電解槽過熱。14.磺化反應結束后,正確的安全處理步驟包括?()【選項】A.立即用冷水驟冷反應釜B.先停止攪拌再關閉加熱系統C.用惰性氣體置換反應釜內氣體D.取樣檢測殘留磺化劑含量E.將反應物料轉移至密閉容器暫存【參考答案】CDE【解析】A錯誤,驟冷可能導致設備熱應力破裂或物料固化堵塞;B錯誤,應先停加熱再停攪拌,防止局部過熱;C正確,置換可消除易燃易爆氣體;D正確,防止殘留磺化劑在后續(xù)工序引發(fā)危險;E正確,密閉存儲避免揮發(fā)或接觸空氣。15.氯堿電解工藝中,氯氣泄漏的應急處置措施包括?()【選項】A.立即開啟應急堿液噴淋系統B.操作人員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進入現場C.使用霧狀水稀釋泄漏區(qū)域氯氣濃度D.切斷泄漏源上游閥門并啟動負壓吸收裝置E.向泄漏點噴灑硫酸鈉溶液中和【參考答案】ACD【解析】A正確,堿液可中和氯氣生成次氯酸鹽;B錯誤,氯氣濃度高時應使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C正確,霧狀水可吸溶解并沉降氯氣;D正確,源頭控制是首要措施;E錯誤,硫酸鈉無中和作用,應選用堿性物質。16.磺化工藝中,導致設備腐蝕加劇的主要因素有?()【選項】A.反應溫度長期超過120℃B.物料中含微量氯化鈉雜質C.使用搪瓷反應釜時存在瓷面破損D.停車期間未徹底清洗反應釜E.采用碳鋼材質攪拌槳【參考答案】ABCDE【解析】A正確,高溫加速酸對金屬的腐蝕;B正確,氯離子引發(fā)不銹鋼應力腐蝕開裂;C正確,破損處金屬基底直接接觸酸液;D正確,殘留酸液造成停用時持續(xù)腐蝕;E正確,碳鋼不耐硫酸腐蝕,應選用哈氏合金。17.氯堿電解工藝中,以下關于離子膜電解槽的描述正確的是?()【選項】A.比隔膜法更節(jié)能且產物純度更高B.陰極室生成氫氧化鈉溶液C.離子膜僅允許鈉離子單向通過D.進槽鹽水鈣鎂離子需控制低于20ppbE.停車時應先斷直流電再停鹽水供給【參考答案】ABD【解析】A正確,離子膜法電流效率≥95%,堿液濃度可達32%;B正確,陰極反應為2H?O+2e?→H?↑+2OH?;C錯誤,離子膜選擇性透過Na?和H?,但阻止Cl?反向擴散;D正確,高價金屬離子會毒化離子膜;E錯誤,應保持鹽水流通以防膜干裂,需先停電流后停鹽水。18.磺化工藝中,引發(fā)沖料事故的可能原因有?()【選項】A.反應釜排氣閥堵塞B.緊急泄放口直徑小于設計值C.溫度傳感器信號延遲D.原料中含有低沸點雜質E.攪拌轉速超過額定值【參考答案】ABCD【解析】A正確,壓力無法釋放導致物料噴出;B正確,泄放能力不足無法及時降壓;C正確,溫度反饋滯后致使冷卻不及時;D正確,低沸物汽化造成釜內壓力驟升;E錯誤,攪拌超速僅影響混合效果,與沖料無直接關聯。19.氯堿電解作業(yè)中,符合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行為是?()【選項】A.使用銅制工具拆卸氯氣管道法蘭B.在電解廠房內穿戴防靜電工作服C.氫氣采樣前用氮氣置換采樣管線D.每周測試電解槽周圍氫氣檢測儀E.發(fā)現酸霧吸收塔液位低時優(yōu)先補充清水【參考答案】BCD【解析】A錯誤,銅與潮濕氯氣反應生成可燃性CuCl?;B正確,靜電可能引發(fā)氫氣爆炸;C正確,消除管線內空氣以防爆炸;D正確,定期檢測確保儀表有效性;E錯誤,應補充堿液以維持中和能力。20.磺化劑儲存環(huán)節(jié)的安全要求包括?()【選項】A.發(fā)煙硫酸儲罐呼吸閥連接堿液吸收罐B.濃硫酸儲罐采用不銹鋼材質C.庫房溫度控制在30℃以下D.堆垛間距不小于1米以便通風E.設置圍堰容積不小于最大單罐容積1.1倍【參考答案】ADE【解析】A正確,吸收泄漏的SO?氣體;B錯誤,濃硫酸可用碳鋼儲罐(鈍化作用保護金屬);C錯誤,發(fā)煙硫酸儲存溫度應≤25℃(防止SO?逸出);D正確,保證緊急操作空間;E正確,圍堰容積規(guī)范要求為最大罐容110%。21.在氯堿電解工藝中,以下哪些屬于電解槽運行時的安全防護措施?【選項】A.定期監(jiān)測氫氣排放濃度并保持通風B.電解槽周圍設置防腐蝕地坪和應急淋洗設施C.操作人員佩戴防酸工作服及耐酸堿手套D.使用活性炭口罩過濾氯氣【參考答案】ABC【解析】A正確:電解過程產生氫氣需防爆,通風和濃度監(jiān)測是必要措施。B正確:防腐蝕地坪防止電解液泄漏腐蝕,應急淋洗用于酸堿濺傷處理。C正確:防酸服和手套可抵御電解液(如NaOH、HCl)腐蝕。D錯誤:活性炭口罩無法有效防護氯氣,應使用專用防毒面具或正壓式呼吸器。22.磺化工藝中需嚴格控制的關鍵操作參數包括:【選項】A.反應溫度與升溫速率B.磺化劑投料速度C.攪拌速率與均勻性D.反應體系pH值【參考答案】ABC【解析】A正確:溫度超限易引發(fā)副反應或物料分解(如硫酸高溫碳化有機物)。B正確:磺化劑(如濃硫酸)投料過快會導致局部過熱和飛濺。C正確:攪拌不良將導致傳熱不均和反應失控風險。D錯誤:pH值主要用于中和工藝(如硝化),磺化反應無需pH控制。23.氯堿電解工藝中發(fā)生氯氣泄漏時,正確的應急處理程序包括:【選項】A.立即切斷泄漏源并啟動吸收裝置B.疏散下風向人員至安全區(qū)域C.使用霧狀水稀釋泄漏氯氣D.用純堿溶液中和地面殘留氯【參考答案】ABCD【解析】A正確:切斷源端(如關閉閥門)是首要措施,吸收裝置(如堿液噴淋)可減少擴散。B正確:氯氣密度大于空氣,下風向人員需優(yōu)先疏散。C正確:霧狀水可加速氯氣溶解沉降,但禁止直噴液態(tài)氯(避免濺射)。D正確:純堿(Na?CO?)與氯氣反應生成NaClO,可中和殘余氯。24.關于電解槽維護,下列哪些操作符合安全規(guī)范?【選項】A.停機后需用氮氣吹掃殘余氫氣B.電極組件更換前必須斷電并驗電C.使用銅制工具拆卸螺栓以提高效率D.電解液取樣時佩戴面屏和防噴濺服【參考答案】ABD【解析】A正確:氮氣吹掃可消除氫氣燃爆風險。B正確:斷電驗電是防觸電基本要求。C錯誤:銅與堿液接觸會產生電化學腐蝕,應使用防爆工具。D正確:防噴濺裝備可預防高溫堿液(如50%NaOH)灼傷。25.預防磺化反應釜物料噴出的措施包括:【選項】A.反應前徹底檢查攪拌密封性B.分階段緩慢加入磺化劑C.反應壓力超過0.3MPa時緊急泄壓D.設置防爆膜與緊急冷卻系統【參考答案】ABD【解析】A正確:密封失效是噴料主因(尤其高溫磺化)。B正確:階梯式投料可避免劇烈放熱引發(fā)氣液噴濺。C錯誤:0.3MPa泄壓閾值過低,常壓磺化反應無需高壓泄壓(除非工藝特殊)。D正確:防爆膜和冷卻系統是防止超壓超溫的標準配置。26.氯堿電解工藝中預防堿液灼傷的操作要求是:【選項】A.拆卸管道時優(yōu)先排空殘余液體B.使用聚四氟乙烯墊片防止法蘭泄漏C.操作區(qū)域設置洗眼器與緊急沖淋D.堿液儲罐呼吸閥定期更換硅膠干燥劑【參考答案】ABC【解析】A正確:排空可避免拆解時高濃度NaOH噴濺(典型50%溶液)。B正確:PTFE墊片耐強堿腐蝕并提升密封性。C正確:洗眼/沖淋是GBZ1規(guī)定的酸堿作業(yè)強制設施。D錯誤:干燥劑用于防潮,與堿液灼傷無直接關聯。27.磺化反應中需重點關注以下哪些物料特性?【選項】A.原料的含水量B.磺化產物的熱穩(wěn)定性C.副產物二氧化硫的毒性D.反應中間體的可燃性【參考答案】ABD【解析】A正確:有機原料含水會與濃硫酸反應放熱(如苯磺化需控制水含量<0.2%)。B正確:芳磺酸類高溫易分解(如苯磺酸在160℃以上分解)。C錯誤:磺化副產物主要為硫酸鹽,SO?常見于硫磺燃燒工藝。D正確:中間體(如磺酰氯)可能具有易燃性(如甲苯磺酰氯閃點110℃)。28.磺化劑儲罐區(qū)的安全設計要求包括:【選項】A.儲罐材質選用不銹鋼或搪瓷襯里B.設置圍堰容積不小于最大儲罐容量C.溫度監(jiān)測與冷卻盤管聯動控制D.裝卸區(qū)配置靜電接地裝置【參考答案】ABCD【解析】A正確:濃硫酸儲罐需防腐蝕材質(碳鋼易被93%以上硫酸鈍化亦可)。B正確:圍堰容積依據GB50351設計以防止泄漏擴散。C正確:發(fā)煙硫酸儲存溫度超過50℃需啟動冷卻(防止分解)。D正確:硫酸輸送過程靜電積聚需接地釋放(電阻<10Ω)。29.氯堿電解槽電流異常波動的主要原因有:【選項】A.鹽水濃度低于280g/LB.電解液循環(huán)泵故障C.電極涂層剝落導致接觸不良D.氫氣總管壓力過高【參考答案】ABC【解析】A正確:低鹽度會增大溶液電阻(標準濃度290-310g/LNaCl)。B正確:循環(huán)不足導致電解液濃度梯度增大,影響導電性。C正確:涂層(如釕銥涂層)剝落使電極活性下降,電阻增大。D錯誤:氫氣壓力過高主要影響氯氫壓差平衡,與電流無直接關聯。30.磺化工藝火災防控的特殊要求是:【選項】A.反應區(qū)域禁用普通泡沫滅火器B.動火作業(yè)前需進行可燃氣體檢測C.硫酸泄漏時用石灰粉覆蓋中和D.反應釜溫度計需定期校驗偏差【參考答案】ABC【解析】A正確:硫酸遇泡沫滅火劑會劇烈反應,應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B正確:原料(如苯)揮發(fā)氣可能形成爆炸環(huán)境(爆炸下限1.2%)。C正確:石灰(CaO)與硫酸反應生成石膏,防止腐蝕擴散。D錯誤:溫度計校驗屬常規(guī)管理,非火災防控特殊措施。31.在氯堿電解工藝中,下列哪些措施可有效防止氯氣泄漏事故?(

)【選項】A.定期對電解槽密封件進行無損檢測B.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質作為管道防腐層C.在氯氣輸送管道上加裝紫外線泄漏報警器D.操作人員佩戴活性炭防毒面具進行巡檢【參考答案】ABC【解析】1.A正確:電解槽是氯氣產生的核心設備,密封件老化易導致泄漏,無損檢測(如超聲波檢測)可預防隱患。2.B正確:聚四氟乙烯具有極強耐氯腐蝕性,可降低管道破損風險。3.C正確:氯氣對紫外線敏感,專用報警器能實時監(jiān)測微量泄漏。4.D錯誤:活性炭面具僅適用于低濃度有機氣體防護,氯氣泄漏需使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32.磺化工藝中,以下關于反應溫度控制的描述正確的有?(

)【選項】A.反應溫度超過120℃時需立即啟用緊急冷卻系統B.溫度計應雙套管設計并定期校驗精度C.反應釜夾套通入-10℃鹽水可實現快速降溫D.溫度波動范圍不得超過工藝卡片規(guī)定值的±3℃【參考答案】ABD【解析】1.A正確:磺化反應放熱劇烈,120℃是典型臨界溫度(部分工藝為115-125℃),超溫易引發(fā)爆炸。2.B正確:雙套管防爆溫度計可耐受反應介質腐蝕,定期校驗符合GB/T19001要求。3.C錯誤:-10℃鹽水會導致驟冷使物料凝固堵塞管道,應使用循環(huán)冷卻水(通常10-25℃)。4.D正確:工藝卡片明確溫度控制公差,超標會影響磺化度甚至引發(fā)副反應。33.下列氯堿電解工藝中的聯鎖保護設置,哪些符合AQ3035規(guī)范?(

)【選項】A.氫氣總管壓力>5kPa時聯鎖關閉電解直流電源B.氯氣洗滌塔液位<10%時聯鎖啟動備用堿泵C.電解槽電壓差>0.3V時聯鎖觸發(fā)聲光報警D.淡鹽水濃度<200g/L時聯鎖停止膜法電解【參考答案】ABCD【解析】1.A正確:氫氣超壓可能引發(fā)爆炸,聯鎖斷電可終止氣體產生(標準值3-8kPa)。2.B正確:液位過低會導致氯氣逸散,備用泵自啟符合安全冗余設計原則。3.C正確:電壓差超標預示電解膜破損,需立即報警排查(標準閾值0.2-0.5V)。4.D正確:濃度不足會損壞離子膜,聯鎖停機保護核心設備。34.磺化劑儲存過程中,需嚴格防范的風險包括?(

)【選項】A.發(fā)煙硫酸與金屬鈉接觸產生氫氣B.三氧化硫儲罐暴曬導致壓力驟升C.濃硫酸吸收空氣中水分稀釋放熱D.氯磺酸泄漏遇有機物發(fā)生劇烈反應【參考答案】ABCD【解析】1.A正確:金屬鈉遇酸性物質反應生成氫氣,有爆炸風險。2.B正確:三氧化硫沸點44.8℃,夏季暴曬易氣化超壓。3.C正確:濃硫酸吸濕放熱可能引發(fā)儲罐脹裂。4.D正確:氯磺酸既是強酸又是強氧化劑,與有機物劇烈反應。35.氯堿電解工藝中,以下哪些情況需立即啟動緊急停車程序?(

)【選項】A.整流機組冷卻水中斷超過30秒B.氯氣總管含氫量達到2.5%(v/v)C.電解槽鹽水進口壓力低于0.15MPaD.氫氣泵房可燃氣體報警值達25%LEL【參考答案】AB【解析】1.A正確:冷卻水中斷可能導致整流器過熱爆炸(標準限值15-20秒)。2.B正確:氯氣中氫濃度≥3%有爆炸風險,2.5%已達聯鎖值。3.C錯誤:鹽水壓力低可通過調節(jié)閥補償,聯鎖值通常為0.08MPa。4.D錯誤:25%LEL處于預警范圍(爆炸下限的25%),應排查泄漏而非停車。三、判斷題(共30題)1.氯堿電解工藝中,電解槽運行時應保持陽極液與陰極液的液位平衡,以防止離子膜受損?!具x項】正確錯誤【參考答案】正確【解析】陽極液與陰極液液位不平衡會導致離子膜承受壓力差,長期運行可能造成膜結構變形甚至破裂,影響電解效率并引發(fā)安全隱患。操作規(guī)范要求持續(xù)監(jiān)控并調整液位至平衡狀態(tài)。2.磺化工藝中,反應溫度超過設定值10℃時,應立即停止攪拌以減緩反應速率。【選項】正確錯誤【參考答案】錯誤【解析】停止攪拌可能導致局部過熱或物料分層,加劇失控風險。正確做法是啟動緊急冷卻系統,逐步調節(jié)進料量,并監(jiān)控溫度變化,必要時執(zhí)行緊急停車程序。3.氯堿電解工藝產生的濕氯氣可直接通過碳鋼管輸送至后續(xù)處理單元?!具x項】正確錯誤【參考答案】錯誤【解析】濕氯氣具有強腐蝕性,碳鋼管會與其反應生成氯化鐵導致管道腐蝕泄漏。必須采用鈦材、玻璃鋼或內襯防腐材質的專用輸送管道。4.【磺化反應中苯的投料速度過快可能導致反應器內壓力驟升,需安裝泄爆片作為唯一安全措施?!具x項】正確錯誤【參考答案】錯誤【解析】泄爆片屬于被動安全裝置,不能替代主動控制措施。必須同步設置連鎖控制(如進料閥與壓力傳感器聯動)、緊急冷卻系統和工藝參數實時監(jiān)控,實現多重防護。5.氯堿電解工藝中,氫氣管道需設置氮氣置換接口,并在停車后優(yōu)先進行置換操作?!具x項】正確錯誤【參考答案】正確【解析】氫氣與空氣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氣體,停車后需用氮氣置換管道內殘留氫氣至濃度低于0.1%(v/v),避免檢維修時發(fā)生燃爆事故(依據GB50177規(guī)范)。6.磺化工藝中使用發(fā)煙硫酸時,操作人員需佩戴防酸堿面罩而非普通防毒面具。【選項】正確錯誤【參考答案】正確【解析】發(fā)煙硫酸釋放的SO3蒸氣具有強腐蝕性和刺激性,普通防毒面具無法防護。必須選用全面罩式呼吸器配酸性氣體濾毒罐,并搭配防酸堿防護服。7.電解槽離子膜出現針孔滲漏時,僅需關閉滲漏單元繼續(xù)運行其他單元?!具x項】正確錯誤【參考答案】錯誤【解析】針孔滲漏會導致陰陽極室物料互竄,引發(fā)副反應生成爆炸性三氯化氮。發(fā)現滲漏必須全線停車,更換離子膜并徹底清洗電解槽系統。8.磺化反應結束后,反應釜內殘余物料可用水直接沖洗排放至廢水池。【選項】正確錯誤【參考答案】錯誤【解析】殘余磺化劑(如濃硫酸)遇水會劇烈放熱導致噴濺或設備損壞。應先用堿液中和至pH中性,再經廢水處理系統降解有機物后方可排放(符合HJ2045標準)。9.氯堿電解工藝中,鹽水精制工序需嚴格控制鈣鎂離子含量,以避免陰極結垢。【選項】正確錯誤【參考答案】錯誤【解析】鈣鎂離子主要影響陽極側,會在離子膜陽極表面形成沉淀堵塞膜孔,導致槽電壓升高。陰極側主要防范鐵離子等重金屬沉積(控制標準:Ca2?+Mg2?<20ppb)。10.磺化工藝中反應器攪拌器突然停機時,應第一時間手動補加阻聚劑?!具x項】正確錯誤【參考答案】錯誤【解析】攪拌停止可能導致局部過熱但無法立即分散阻聚劑。首要操作是啟動緊急冷卻系統,若溫度無法控制則啟動緊急排料程序。阻聚劑需在攪拌恢復后按規(guī)程添加。11.氯堿電解工藝中,電解產生的氯氣應在收集后直接通過堿液進行處理。【選項】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解析】電解食鹽水產生的氯氣具有強腐蝕性和毒性,需經堿液(如NaOH溶液)吸收生成次氯酸鈉以降低危害。直接排放或不處理會引發(fā)安全事故。12.磺化工藝中,反應釜內溫度控制主要依賴調節(jié)加熱速率,無需特別關注冷卻系統有效性?!具x項】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解析】磺化反應為強放熱過程,若僅依賴加熱調節(jié),易導致溫度失控引發(fā)爆炸。必須確保冷卻系統(如夾套循環(huán)水)實時控溫,此為操作核心要求。13.氯堿電解工藝中,氫氣純度須嚴格控制在爆炸極限(4%~75%)以外?!具x項】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解析】氫氣爆炸下限為4%,上限為75%。生產中需通過惰性氣體置換或監(jiān)測設備確保純度>75%或<4%,否則遇火源可能爆炸。14.磺化反應結束后,可立即打開反應釜進行物料轉移。【選項】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解析】反應釜內殘留的磺化劑(如濃硫酸)易與空氣水分反應放熱,需先降溫至安全溫度,并用氮氣置換殘留氣體,否則可能引發(fā)噴濺或燃燒。15.氯堿電解工藝中,電解槽的膜組件破損會導致氯氣與氫氣混合,需緊急停車處理?!具x項】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解析】離子膜破損會導致陰、陽極室的Cl?和H?混合,達到爆炸極限后遇火花即爆。須立即切斷電源并啟動應急泄壓程序。16.磺化工藝操作人員無需佩戴防靜電裝備,因硫酸等磺化劑導電性良好?!具x項】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解析】有機物料運輸時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