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體生態(tài)修復用生物蠟》
編制說明
(征求意見稿)
二〇二四年七月
一、項目背景
水體富營養(yǎng)化是一種氮、磷等植物營養(yǎng)物質含量過多所引起的水質污染現
象。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營養(yǎng)物質大量進入湖泊、河口、
海灣等緩流水體,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破壞了水體的生態(tài)平衡,
水體溶解氧量下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水中氮磷的治
理已成為水污染防治中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當前,水中氮磷治理的主要方法
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包括換水法、沉淀通氣法、過濾法、清淤
法、吸附法和磁分離方法等;化學方法包括絮凝法、中和法、絡合法和氧化還原
法等;生物修復主要包括原位修復和異位修復,指在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人工增加有
益動植物而實現凈水的方法。微生物生態(tài)修復是生物修復中的一種,相對于物理
法和化學法,微生物生態(tài)修復是指增加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有益微生物的量,通過
有益微生物生長和繁殖,達到脫氮除磷的作用,以減少或消除水體污染,促進水
域生態(tài)功能恢復的方法,該方法具有處理效果顯著、環(huán)保且無二次污染、處理費
用低等優(yōu)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青睞。
在微生物凈水方法中,作為整個生態(tài)系統中的分解者,微生物對水中氮磷的
去除和循環(huán)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光合細菌、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乳酸菌、
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放線菌、醋酸菌、聚磷菌等微生物能將水中的氨氮、亞
硝基氮、硝酸鹽和有機氮等通過硝化和反硝化過程最終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氮
氣從水體中溢出重新進入生態(tài)系統,從而降低水中的氮含量;而微生物繁殖和生
長過程中需要吸收磷以滿足生理需要,通過對磷的吸收和轉化,從而降低水中的
磷含量,最終消除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恢復水體中的生態(tài)平衡。在微生物脫氮除磷
過程中,首先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長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機碳源作為能量以維持其活
性,其次在反硝化過程中也需要消耗一定濃度的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但是,
在富營養(yǎng)化的水體中由于藻類光合作用會消耗水體中大量的碳酸氫離子,導致
碳源不足,微生物很難大量繁殖和生長。
具有單一分子式和分子結構的、且易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機化合物,包括甲醇、
乙醇、丙醇、丁醇、乙二醇、丙三醇、丁醇、戊醇等小分子醇類,甲酸、乙酸、
丙酸、乳酸、丁酸、乙酸鹽、檸檬酸、檸檬酸鹽等小分子有機酸和有機鹽類,葡
萄糖、果糖、蔗糖等糖類物質,單一或者其中組合是目前市場上應用的主要碳源
2
產品。該類碳源產品在水中擴散快,與水能夠互溶,很容易被微生物吸收,具有
見效時間快的優(yōu)點。但是,也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時效時間短,水體中前
期有機碳含量過大,短期內水體中的化學需氧量(COD)升高,易造成水體缺
氧,而后期水體中有機碳又過少。因此,如何為水體中的微生物提供持續(xù)穩(wěn)定的
緩釋碳源成為微生物凈水的關鍵。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部分水體微生物用緩釋碳源的產品,如,鄭州大學環(huán)境
技術咨詢工程有限公司將醇類、有機酸、糖類等傳統碳源負載在以硅酸鹽水泥、
沸石粉、硅藻土和膨潤土制備而成的顆粒中,形成的緩釋碳源功能微生物載體。
安徽省通源環(huán)境節(jié)能股份有限公司將海藻酸鈉、聚乙烯醇和硼酸鈉,加上碳源組
成緩釋碳源材料。日本TAKAHAMAINDUSTRYCOLTD公開了一種固體脫氮
除磷促進劑(日本專利,公開號:JP2003245690A;公開日期:2003年9月2
日),由有機物和鐵粉在60℃加熱混合擠壓環(huán)狀而得,其中有機物選自高級脂肪
酸、高級醇和石蠟中的一種,優(yōu)選高級脂肪酸和高級醇,其含量為總質量的15%,
固定在鐵粉中緩慢釋放,主要為脫氮菌提供繁殖和生長的能量;澳大利亞海洋易
潔公司公開了一種水處理組合物(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5366793A;公開日
期:2016年3月2日),由處理組分和載體組成,其中處理組分是從石油獲得的
液體烴或者液體烴的混合物,其含量為載體質量的0.1%~40%,主要為微生物
繁殖和生長提供能量,而載體主要包括在水中基本上不溶的任何形式的有機化合
物,包括蠟、脂肪、塑料、陶瓷和油脂或它們的混合物,主要作用是抑制處理組
分遍布水體積散布;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公開了一種微生物碳源緩釋蠟及
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中國專利,公開號:CN112110547A,公開日期:2020年
12月22日)和一種負載有微生物碳源的多孔緩釋蠟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中國
專利,公開號:CN112174335A;公開日期:2021年1月5日)該微生物碳源
緩釋蠟包括蠟質載體,以及分布于蠟質載體內的非溶性微生物碳源和助劑,其中
非溶性微生物碳源包括機油和羥基丁酸和羥基戊酸共聚物(PHBV)中的一種或
其組合,其含量為載體質量的6%~22%,主要為微生物繁殖和生長提供能量,
載體包括軟蠟、石蠟和微晶蠟組合,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碳源遍布水體積散布。
綜上所述,目前微生物用緩釋碳源主要由微生物碳源和載體組成,微生物碳源主
要是低分子鏈的醇類、有機酸、糖類等,其負載在蠟、脂肪、油脂等高分子鏈的
3
有機物中,或者硅酸鹽水泥、沸石粉、硅藻土和膨潤土、鐵粉等無機固體中,在
水中緩慢釋放,且其在載體中的質量占比僅約為5%~25%,而作為載體的高分
子鏈的有機物和無機固體并不能作為微生物碳源。
生物蠟是一款新型的微生物用緩釋碳源,通過對高分子鏈的原料蠟進行化學
改性,使其既能保持載體在水體中不散布的特性,又能作為微生物碳源為微生
物繁殖和生長提供能量,在水中能穩(wěn)定持續(xù)為微生物提供碳源,從而提高微生物
碳源的性能和效率。目前,市場上的水體生態(tài)修復用生物蠟產品主要有廣東鑫國
環(huán)??萍加邢薰敬戆闹捱M口的TWC生物蠟,以及中科萬朗生物科技(浙江)
有限公司和廣州清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國產生物蠟。但是,我國尚無水體生態(tài)
修復用生物蠟產品標準,造成生物蠟市場混亂不堪,產品良莠不齊,給用戶帶來
成本的浪費、產品選擇的困苦以及產品性能的鑒定無標準可依。
為進一步規(guī)范和提升我省的生物蠟產品質量標準,十分有必要在結合行業(yè)特
點的基礎上,制定更符合浙江實際情況的水體生態(tài)修復用生物蠟產品團體標準,
進一步促進行業(yè)技術進步,提升產品競爭力。
二、項目來源
由中科萬朗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向浙江省生態(tài)與環(huán)境修復技術協會提
出立項申請,經浙江省生態(tài)與環(huán)境修復技術協會論證通過并印發(fā)了《關于發(fā)布浙
江省生態(tài)與環(huán)境修復技術協會2024年度第二批團體標準制定計劃的通知》(浙
生環(huán)協〔2024〕29號),項目編號為EERT2024-06,名稱為《生物蠟》。
三、標準制定工作概況
3.1標準制定相關單位及人員
本標準牽頭組織制定單位:浙江省生態(tài)與環(huán)境修復技術協會。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中科萬朗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本標準參與起草單位:xxx、xxx、xxx。
本標準起草人為:xxx、xxx、xxx。
3.2主要工作過程
3.2.1前期準備工作
2024年3月,浙江省生態(tài)與環(huán)境修復技術協會與中科萬朗生物科技(浙江)
4
有限公司開展團隊標準制定的對接工作。3月17日,協會專家和秘書處成員前
往中科萬朗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了解生物蠟的具體產品特性和應用情況,
進行了團體標準立項可行性研討。
2024年4月1日,浙江省生態(tài)與環(huán)境修復技術協會正式對《生物蠟》團體
標準進行立項,并成立標準編制工作組。
2024年5月,標準編制工作組整理生物蠟的產品特性,確定理化指標,初
步形成標準草案。
2024年7月,對標準草案進行內部審核、討論,將標準名稱修改為《水體
生態(tài)修復用生物蠟》,形成了征求意見稿。
3.2.2征求意見
2024年7月19日,團體標準在協會主頁上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時間為
30天。
四、現狀要求
4.1污水處理相關要求
根據《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城鎮(zhèn)污水處
理廠出水排入國家和省確定的重點流域及湖泊、水庫等封閉、半封閉水域時,執(zhí)
行一級標準的A標準,排入GB3838地表水III類功能水域(劃定的飲用水源保
護區(qū)和游泳區(qū)除外)、GB3097海水二類功能水域時,執(zhí)行一級標準的B標準,
其中氨氮和總磷的標準如表1所示。
表1《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氨氮和總磷排放限值
一級標準
序號控制項目單位二級標準
A標準B標準
1氨氮1mg/L5(8)8(15)15(20)
2總磷mg/L0.51.01.0
備注:1、氨氮指標括號外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括號內數值為水溫≤12℃時的控制指標。
根據浙江省地方標準《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33/2169
—2018),其中氨氮和總磷的標準如表2所示。
表2《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33/2169—2018)氨氮和總磷排放限值
5
序號控制項目單位日均值
1氨氮1mg/L1.5(3)
2總磷mg/L0.3
備注:1、括號內為11月份至次年3月份控制指標。
根據《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V類水體中氨氮和總磷標
準如表3所示。
表3《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V類水體中氨氮和總磷標準
序號控制項目單位I類II類III類IV類V類
1氨氮≤mg/L0.150.51.01.52.0
0.020.10.20.30.4
2總磷≤mg/L(湖、庫(湖、庫(湖、庫(湖、庫(湖、庫
0.01)0.025)0.05)0.1)0.2)
由以上數據可知,浙江目前對于城鎮(zhèn)污水排放的執(zhí)行標準是遠高于國家標準
的,基本上要達到IV類水的排放標準,這也對水體中氨氮和總磷的控制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4.2國家、行業(yè)相關標準要求
(1)國家標準
經查詢,目前暫無水生態(tài)處理用生物蠟的國家相關標準,也沒有水處理用碳
源和緩釋碳源的相關國家標準。
(2)行業(yè)標準
經查詢,目前有2項水處理用碳源相關的行業(yè)標準,無水處理用緩釋碳源相
關行業(yè)標準,也沒有水處理用生物蠟的相關行業(yè)標準。
1、廢(污)水處理用復合碳源HG/T5960-2021
由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水處理劑分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于2022年
2月1日開始實施,主要規(guī)范了由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正丙醇、丙三
醇、乙酸、乙酸鈉、檸檬酸、檸檬酸鈉、葡萄糖、蔗糖及淀粉中的兩種或兩種以
上可兼容的單一碳源復配而成復合碳源。
2、生化法處理廢(污)水用碳源乙酸鈉HG/T5959-2021
6
由全國化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水處理劑分技術委員會歸口管理,于2022年
2月1日開始實施,主要規(guī)范了以冰乙酸、碳酸鈉或氫氧化鈉為原料合成的用作
碳源的乙酸鈉溶液。
以上2項行業(yè)標準均與生物蠟產品存在本質的區(qū)別,不屬于同一類產品。
4.3團體、企業(yè)相關標準
(1)團體標準
經查詢,目前有5項水處理用碳源的團體標準,無水處理用緩釋碳源相關團
體標準,也沒有水處理用生物蠟的相關團體標準。
1、污水處理用碳源液體乙酸鈉T/CSTE0008—2020
由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歸口管理,于2020年5月11日實施,主要規(guī)范了以冰
乙酸、碳酸鈉或氫氧化鈉為原料合成的用作碳源的乙酸鈉溶液。
2、水處理劑復合碳源T/SCSX0102—2020
由四川省水污染治理服務協會歸口管理,于2020年9月17日開始實施,主
要規(guī)范了以醇類、糖類、有機酸及其鹽類為主要原料的復合碳源。
3、污(廢)水處理用碳源T/CSTE0001—2021
由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歸口管理,于2021年3月19日開始實施,主要規(guī)范了
液體類碳源。
4、污廢水處理用復合碳源T/EERT015—2021
由浙江省生態(tài)與環(huán)境修復技術協會歸口管理,于2021你那7月1日開始實
施,主要規(guī)范了具有單一分子式和分子結構的、且易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機化合物,
包括甲醇、乙醇、丙醇、丁醇、乙二醇、丙三醇、丁醇、戊醇等小分子醇類,甲
酸、乙酸、丙酸、乳酸、丁酸、乙酸鹽、檸檬酸、檸檬酸鹽等小分子有機酸和有
機鹽類,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糖類物質組成的復合碳源。
5、水處理用復合碳源T/NAIA095—2021
由寧夏化學分析測試協會歸口管理,與2021年12月6日開始實施,主要規(guī)
范了乙酸鈉、醇類、糖類、氨基酸等原料制成的有機碳源。
以上5項團體標準均與生物蠟產品存在本質的區(qū)別,不屬于同一類產品。
(2)企業(yè)標準
經查詢,目前有7項水處理用碳源的相關企業(yè)標準,2項水處理用緩釋碳源
7
相關企業(yè)標準,沒有水處理用生物蠟的相關企業(yè)標準。
1、復合微生物碳源Q/371503YLHB002—2021
由聊城市英倫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發(fā)布,于2021年2月24日執(zhí)行,主要規(guī)范
了本公司以無生物毒性的生物質水解低碳類副產品、生物基材料生物發(fā)酵液和檸
檬酸等有機酸、乙酸鈉(鉀)等有機酸鹽,以及糖類、反硝化細菌營養(yǎng)促進劑、
PH緩沖劑等,經中和、復配、凈化壓濾而成得到的復合微生物碳源。
2、水處理用微生物碳源Q/370214SDS060—2019
由青島尚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發(fā)布,于2021年7月1日執(zhí)行,主要規(guī)范了
本公司微生物高效脫氮專用營養(yǎng)劑。
3、北水微生物復合碳源Q/SXBS004—2021
由陜西北水環(huán)??萍加邢薰景l(fā)布,于2021年1月8日執(zhí)行,主要規(guī)范了
本公司丙三醇(甘油)、糖類、醇類、氨基酸等復合而成的有機碳源。
4、水處理微生物營養(yǎng)劑生物酶碳源Q/LBJ001—2022
由利佰嘉(天津)能源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發(fā)布,于2024年1月2日執(zhí)行,主
要規(guī)范了本公司含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產品。
5、水處理微生物營養(yǎng)劑(復合碳源)Q/440300CL047—2020
由深圳市長隆科技有限公司發(fā)布,于2019年11月27日開始執(zhí)行,主要規(guī)
范了本公司液體有機碳源。
6、新型高效生物復合碳源(水處理用微生物營養(yǎng)補充劑)Q/210100JF003
—2021
由沈陽九方科技有限公司發(fā)布,于2021年1月12日執(zhí)行,主要規(guī)范了本公
司生物質糖液、小分子醇類、小分子酸類及微生物代謝質為主要成分,經過蒸煮
-發(fā)酵-過濾-分離等步驟生產的新型高效生物復合碳源。
7、水處理劑HF-807污水處理微生物營養(yǎng)液(碳源)Q/320412HFH001
由常州市宏豐化工有限公司發(fā)布,于2017年2月27日執(zhí)行,主要規(guī)范了本
公司以醋酸鈉、甲醇、乳酸鈉、葡萄糖等為原料的復合型水處理劑。
8、緩釋碳源材料Q/AHTY003—2023
由安徽省通源環(huán)境節(jié)能股份有限公司發(fā)布,于2019年12月10日發(fā)布,主
要規(guī)范了本公司以海藻酸鈉、聚乙烯醇和硼酸鈉,加上碳源組成的緩釋碳源材料。
8
9、緩釋碳源功能微生物載體Q/ZUETJ001—2018
由鄭州大學環(huán)境技術咨詢工程有限公司發(fā)布,于2018年5月24日開始執(zhí)行,
主要規(guī)范了本公司以硅酸鹽水泥、沸石粉、硅藻土、膨潤土和碳源為主要原料,
經圓鍋造粒機造粒、養(yǎng)護得到的緩釋碳源功能微生物載體產品。
以上9項企業(yè)標準均與生物蠟產品存在本質的區(qū)別,不屬于同一類產品。
五、標準編制原則、主要內容及確定依據
5.1編制原則
與實際生產相契合。本團體標準的起草是基于現有生產實際情況,與實際生
產生物蠟產品情況相符。
與相關管理要求相符合。本團體標準的起草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要求,不突
破現有法律法規(guī),同時也要滿足相關國家、行業(yè)的產品質量標準要求。
嚴格按照團標管理要求。由于目前沒有任何生物蠟產品的標準可以參考,因
此要根據團標的管理要求做好標準起草工作。
強化產品質量管控規(guī)程。從標準的角度進一步強化產品質量和應用效果的要
求,確保供給雙方均能滿足標準規(guī)定的要求,同時對檢測方法進行統一認定,確
保標準相關指標可檢測。
5.2主要內容
(1)總體要求
本標準規(guī)定了生物蠟術語和定義,同時也規(guī)定了生物蠟的原輔材料要求、生
產工藝要求和技術要求(包括外觀、理化指標和安全性指標)。具體相關理化指
標和安全指標要求如表4和表5所示。
表4生物蠟產品理化指標
項目單位指標
蠟含量wt%90
密度(25℃)g.cm-30.80~0.95
熔點℃50~80
粘度(100℃)mm2/sec8~15
灰分/1%~3%
Fe含量mg/kg800~1500
Zn含量mg/kg300~800
Ti含量mg/kg100~500
9
Ca含量mg/kg200~800
Al含量mg/kg300~800
Mn含量mg/kg100~500
Mg含量mg/kg100~500
針入度0.1mm>20
含油量wt%≤15
閃點℃200~300
X-射線衍射/與PDF卡片號50-2246相匹配
表5生物蠟產品安全性指標
項目單位指標
浸出含油量mg/kg<0.1
浸出鋁mg/kg<5
浸出鐵mg/kg<5
浸出鎂mg/kg<5
浸出錳mg/kg<5
浸出鈦mg/kg<5
浸出鋅mg/kg<5
生物毒性(魚類急性毒性試驗),96h-LC50mg/L>100
(2)指標確定
生物蠟產品是固態(tài)的,在水體中不溶,也不會擴散。因此,與其他液體的可
溶性碳源相比,不需要考慮生物蠟產品投放后增加水體中氨氮、總磷、PH等指
標。但是因為生物蠟要作為微生物的持續(xù)穩(wěn)定碳源的供應者,因此需要考慮碳鏈
的結構,該項指標以蠟含量、粘度和X-射線衍射體現;生物蠟要作為微生物生
長繁殖的棲息地,需要考慮微觀孔洞結構,該項指標以密度、針入度和熔點的形
式體現;生物蠟還要為微生物生長提供微量元素,需要考慮微量元素的量和種類,
該項指標以灰分和微量元素體現。另外,為了保證生物蠟產品的安全性能,需考
慮生物蠟的閃點和含油量。因此,確定生物蠟產品的理化性能指標為蠟含量、密
度、熔點、粘度、灰分、Fe含量、Zn含量、Ti含量、Ca含量、Al含量、Mn含
量、Mg含量、針入度、含油量、閃點和X-射線衍射。
對于產品安全性而言,主要考慮了本標準產品應用于水體中對水域的影響,
主要以COD、微量元素、含油量、生物毒性等浸出物作為安全性的指標。
(2)指標限值的確定
生物蠟產品的理化性能和安全性能指標參考產品本身特性和監(jiān)測結果確定。
蠟含量指標主要是要約束產品的本質特點。
密度、針入度、熔點指標主要體現產品的多孔性能,密度越小、針入度越大、
10
熔點越小,表征產品的孔隙率越大,原料蠟的密度約在0.95g.cm-3、針入度約在
20(單位0.1mm)、熔點約在80℃。因此,本標準中確定產品的密度值低于0.95
g.cm-3、針入度高于20(單位0.1mm)、熔點低于80℃。
灰分主要體現的是無機礦物質在產品中的含量,其含量過多會影響產品的本
質特點,其含量過少會影響微量元素的量。因此,本標準中確定灰分值為1%~
3%。
鐵、鋅、鈦、鈣、鋁、錳、鎂等微量元素是促進微生物繁殖和生長的礦質元
素,其含量值的確定主要是參考HG/T5331含螯合微量元素復合肥料(復合肥料)
行業(yè)標準中有關螯合態(tài)微量元素含量確定。
含油量主要體現產品的安全性能,含油量過高可能會增加水體中的COD,
污染環(huán)境。因此,本標準中含油量低于0.1mg/kg。
X-射線衍射主要體現產品的碳鏈結構,直接影響到蠟中碳能否為微生物攝
取,其標準的確定也是基于實際研發(fā)監(jiān)測。
安全性能指標限值主要基于相應的測試標準中的規(guī)定。
六、標準先進性體現
標準先進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首次制定了固態(tài)水生態(tài)修復用緩釋碳源標準,解決了液體碳源擴散快、
時效時間短的缺點。
(2)首次增加了微生物碳源的微量元素含量和生長繁殖場所的指標,提升
了微生物碳源的應用效能。
七、與現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相關標準的協調性
7.1目前已有的標準情況
目前,無相關標準,為首次制定
7.2與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強制性標準相沖突情況
符合團體標準制定要求,無沖突情況。
7.3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情況
引用了以下規(guī)范性文件:
GB/T265石油產品運動粘度測定法和動力粘度計算法
11
GB/T446全精煉石蠟
GB/T3536石油產品閃點和燃點的測定克利夫蘭開口杯法
GB/T3554石油蠟含油量測定法
GB/T4472化工產品密度、相對密度的測定
GB/T4985石油蠟針入度測定法
GB/T7531有機化工產品灼燒殘渣的測定
GB/T8170數值修約規(guī)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9589納米氧化鋅
GB/T19591納米二氧化鈦
GB22160食品級微晶蠟
GB/T26824納米氧化鋁
GB/T27861化學品魚類急性毒性試驗
GB/T30392植物蠟
HG/T2574工業(yè)氧化鐵
HG/T3928工業(yè)活性輕質氧化鎂
HG/T5346二水硫酸鈣
JY/T0587多晶體X射線衍射方法通則
JY/T0567-2020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分析方法通則
USEPA3052Microwaveassistedaciddigestionofsiliceousandorganically
YB/T5084化工用二氧化錳礦粉
SY/T0537原油中蠟含量的測定
八、社會效益
本團體標準的制定,將帶動國內相關同類型行業(yè)向更高標準靠攏。本團體標
準一旦發(fā)布實施,將為我省,甚至全國的生物蠟生產企業(yè),提供一個很好的技術
依據和規(guī)范,對提高整體制造水平具有重大的作用。另外,標準化的過程是一個
動態(tài)過程,制定本標準后,可從執(zhí)行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修改更新,對
建立整個行業(yè)的標準化體系將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
九、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過和依據
無重大分歧意見。
12
十、廢止現行相關標準的建議
無需廢止現行相關標準。
十一、提出標準強制實施或推薦實施的建議和理由
本標準為浙江省生態(tài)與環(huán)境修復技術協會團體標準。
十二、貫徹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
本標準將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上自我聲明采
用本標準,其他采用本標準的單位也應在信息平臺上進行自我聲明。
十三、其他應予說明的事項
無。
13
十四、反饋意見處理情況
14
十五、制訂過程材料附件
1、立項文件
15
16
17
2、征求意見文件
18
19
十六、支撐材料附件
20
目錄
一、項目背景....................................................................................................................................2
二、項目來源....................................................................................................................................4
三、標準制定工作概況....................................................................................................................4
3.1標準制定相關單位及人員.................................................................................................4
3.2主要工作過程.....................................................................................................................4
四、現狀要求....................................................................................................................................5
4.1污水處理相關要求.............................................................................................................5
4.2國家、行業(yè)相關標準要求.................................................................................................6
4.3團體、企業(yè)相關標準.........................................................................................................7
五、標準編制原則、主要內容及確定依據....................................................................................9
5.1編制原則.............................................................................................................................9
5.2主要內容.............................................................................................................................9
六、標準先進性體現......................................................................................................................11
七、與現行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及相關標準的協調性..........................................................11
7.1目前已有的標準情況........................................................................................................11
7.2與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強制性標準相沖突情況....................................................11
7.3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情況........................................................................................................11
八、社會效益..................................................................................................................................11
九、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過和依據..........................................................................................12
十、廢止現行相關標準的建議......................................................................................................13
十一、提出標準強制實施或推薦實施的建議和理由..................................................................13
十二、貫徹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13
十三、其他應予說明的事項..........................................................................................................13
十四、反饋意見處理情況..............................................................................................................13
十五、制訂過程材料附件..............................................................................................................15
十六、支撐材料附件......................................................................................................................18
I
一、項目背景
水體富營養(yǎng)化是一種氮、磷等植物營養(yǎng)物質含量過多所引起的水質污染現
象。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營養(yǎng)物質大量進入湖泊、河口、
海灣等緩流水體,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破壞了水體的生態(tài)平衡,
水體溶解氧量下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水中氮磷的治
理已成為水污染防治中最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當前,水中氮磷治理的主要方法
包括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包括換水法、沉淀通氣法、過濾法、清淤
法、吸附法和磁分離方法等;化學方法包括絮凝法、中和法、絡合法和氧化還原
法等;生物修復主要包括原位修復和異位修復,指在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人工增加有
益動植物而實現凈水的方法。微生物生態(tài)修復是生物修復中的一種,相對于物理
法和化學法,微生物生態(tài)修復是指增加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有益微生物的量,通過
有益微生物生長和繁殖,達到脫氮除磷的作用,以減少或消除水體污染,促進水
域生態(tài)功能恢復的方法,該方法具有處理效果顯著、環(huán)保且無二次污染、處理費
用低等優(yōu)點,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青睞。
在微生物凈水方法中,作為整個生態(tài)系統中的分解者,微生物對水中氮磷的
去除和循環(huán)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光合細菌、硝化細菌、反硝化細菌、乳酸菌、
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放線菌、醋酸菌、聚磷菌等微生物能將水中的氨氮、亞
硝基氮、硝酸鹽和有機氮等通過硝化和反硝化過程最終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氮
氣從水體中溢出重新進入生態(tài)系統,從而降低水中的氮含量;而微生物繁殖和生
長過程中需要吸收磷以滿足生理需要,通過對磷的吸收和轉化,從而降低水中的
磷含量,最終消除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恢復水體中的生態(tài)平衡。在微生物脫氮除磷
過程中,首先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長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機碳源作為能量以維持其活
性,其次在反硝化過程中也需要消耗一定濃度的有機碳源作為電子供體。但是,
在富營養(yǎng)化的水體中由于藻類光合作用會消耗水體中大量的碳酸氫離子,導致
碳源不足,微生物很難大量繁殖和生長。
具有單一分子式和分子結構的、且易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機化合物,包括甲醇、
乙醇、丙醇、丁醇、乙二醇、丙三醇、丁醇、戊醇等小分子醇類,甲酸、乙酸、
丙酸、乳酸、丁酸、乙酸鹽、檸檬酸、檸檬酸鹽等小分子有機酸和有機鹽類,葡
萄糖、果糖、蔗糖等糖類物質,單一或者其中組合是目前市場上應用的主要碳源
2
產品。該類碳源產品在水中擴散快,與水能夠互溶,很容易被微生物吸收,具有
見效時間快的優(yōu)點。但是,也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時效時間短,水體中前
期有機碳含量過大,短期內水體中的化學需氧量(COD)升高,易造成水體缺
氧,而后期水體中有機碳又過少。因此,如何為水體中的微生物提供持續(xù)穩(wěn)定的
緩釋碳源成為微生物凈水的關鍵。
目前,市場上已經有部分水體微生物用緩釋碳源的產品,如,鄭州大學環(huán)境
技術咨詢工程有限公司將醇類、有機酸、糖類等傳統碳源負載在以硅酸鹽水泥、
沸石粉、硅藻土和膨潤土制備而成的顆粒中,形成的緩釋碳源功能微生物載體。
安徽省通源環(huán)境節(jié)能股份有限公司將海藻酸鈉、聚乙烯醇和硼酸鈉,加上碳源組
成緩釋碳源材料。日本TAKAHAMAINDUSTRYCOLTD公開了一種固體脫氮
除磷促進劑(日本專利,公開號:JP2003245690A;公開日期:2003年9月2
日),由有機物和鐵粉在60℃加熱混合擠壓環(huán)狀而得,其中有機物選自高級脂肪
酸、高級醇和石蠟中的一種,優(yōu)選高級脂肪酸和高級醇,其含量為總質量的15%,
固定在鐵粉中緩慢釋放,主要為脫氮菌提供繁殖和生長的能量;澳大利亞海洋易
潔公司公開了一種水處理組合物(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5366793A;公開日
期:2016年3月2日),由處理組分和載體組成,其中處理組分是從石油獲得的
液體烴或者液體烴的混合物,其含量為載體質量的0.1%~40%,主要為微生物
繁殖和生長提供能量,而載體主要包括在水中基本上不溶的任何形式的有機化合
物,包括蠟、脂肪、塑料、陶瓷和油脂或它們的混合物,主要作用是抑制處理組
分遍布水體積散布;浙江大學舟山海洋研究中心公開了一種微生物碳源緩釋蠟及
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中國專利,公開號:CN112110547A,公開日期:2020年
12月22日)和一種負載有微生物碳源的多孔緩釋蠟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中國
專利,公開號:CN112174335A;公開日期:2021年1月5日)該微生物碳源
緩釋蠟包括蠟質載體,以及分布于蠟質載體內的非溶性微生物碳源和助劑,其中
非溶性微生物碳源包括機油和羥基丁酸和羥基戊酸共聚物(PHBV)中的一種或
其組合,其含量為載體質量的6%~22%,主要為微生物繁殖和生長提供能量,
載體包括軟蠟、石蠟和微晶蠟組合,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碳源遍布水體積散布。
綜上所述,目前微生物用緩釋碳源主要由微生物碳源和載體組成,微生物碳源主
要是低分子鏈的醇類、有機酸、糖類等,其負載在蠟、脂肪、油脂等高分子鏈的
3
有機物中,或者硅酸鹽水泥、沸石粉、硅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云南法檢系統書記員招聘考試(公文寫作)綜合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自考專業(yè)(學前教育)學前衛(wèi)生學考試模擬題及答案
- 《養(yǎng)老護理員》模擬練習題及答案
- 平臺監(jiān)管算法優(yōu)化-洞察與解讀
- 2025年(試題)無人機地面站考試題庫及答案詳解(易錯題)
- 綠色化肥技術趨勢-洞察與解讀
- 2025年澳門特別行政區(qū)事業(yè)單位教師招聘考試生物學科專業(yè)知識試卷及答案
- 2025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旅游類專業(yè)綜合能力測試試卷真題模擬訓練
- 2025年事業(yè)單位衛(wèi)生類預防醫(yī)學專業(yè)知識試卷(真題模擬精析)
- 核心制度考試題及答案問卷星
- 《血管活性藥物靜脈輸注護理》標準解讀
- 一道美麗的風景作文500字
- 個人簡歷模板表格式
- 現網終端問題分析報告
- 第十五章巷道與井筒施工測量
- GB/T 1864-2012顏料和體質顏料通用試驗方法顏料顏色的比較
- GB/T 13384-2008機電產品包裝通用技術條件
- FZ/T 07019-2021針織印染面料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
- 《計算機輔助翻譯》課程教學大綱
- 電廠化學運行規(guī)程
- 新版香港朗文1A-6B全部單詞匯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