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熱學問題(大題培優(yōu)易錯試卷)及答案_第1頁
中考物理熱學問題(大題培優(yōu)易錯試卷)及答案_第2頁
中考物理熱學問題(大題培優(yōu)易錯試卷)及答案_第3頁
中考物理熱學問題(大題培優(yōu)易錯試卷)及答案_第4頁
中考物理熱學問題(大題培優(yōu)易錯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初中物理熱學問題求解方法1.李明有一只溫度計,雖然它的玻璃管的內徑和刻度都是均勻的,但標度卻不準確,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讀數是﹣7℃,在沸水中的讀數是103℃。(1)這只溫度計1格表示的溫度是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數)(2)當它指示溫度是15℃時,實際溫度是多少?(3)當它實際氣溫是45℃時指示溫度是多少?【答案】(1)0.9℃;(2)20℃;(3)42.5℃【解析】【詳解】(1)該溫度計的分度值是:(2)當它指示溫度是15℃時,實際溫度是:(3)當它實際氣溫是45℃時,指示溫度時,則有:解得答:(1)這只溫度計1格表示的溫度是0.9℃(2)當它指示溫度是15℃時,實際溫度是20℃(3)當它實際氣溫是45℃時指示溫度是42.5℃2.某綜合實踐活動小組在制作一個醫(yī)用冷藏盒時,不知道給藥品降溫用冰好,還是鹽水結成的冰好?他們動手測量了鹽水的凝固點。(1)小明和小紅分別通過實驗得到了鹽水的凝固圖像如圖所示,則小明所測鹽水的凝固點是_______℃;(2)他們同時發(fā)現所測得鹽水凝固點并不相同,于是對比了雙方實驗過程,發(fā)現燒杯中裝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湯匙的鹽,而小紅加了3湯匙的鹽,由此作出猜想:鹽水的凝固點與鹽水的濃度有關。接著多次實驗得出不同濃度鹽水的凝固點,數據記錄如下表:鹽水濃度(%)03691215182124273036凝固點(℃)0-2-4-6-8-11-15-18-17-1.8-0.40分析表格中數據可知,當鹽水濃度增大時,其凝固點__________;(3)小明由表格數據得到鹽水濃度為21%時凝固點最低,其值為﹣18℃,你認為他的判斷準確嗎?_____(選填“準確”或“不準確”),你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4)在測量濃度為21%的鹽水凝固點時,某一時刻測得鹽水溫度如圖所示,則此時該鹽水處于______態(tài);(5)你認為給冷藏盒中藥品降溫最好選用_____(選填冰或適當濃度鹽水結成的冰)?!敬鸢浮?4先變小,后變大不準確當濃度是22%、23%時,其凝固點又是多少,這個不確定固態(tài)適當濃度鹽水結成的冰【解析】【分析】【詳解】(1)[1]從圖中可以看到,小明所測鹽水的圖像在第3min到第8min,溫度保持不變,溫度大小是-4℃,即小明所測鹽水的凝固點是-4℃。(2)[2]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到,當鹽水濃度增大時,其凝固點是先變小,后變大的。(3)[3][4]這個判斷不準確;因為當濃度是22%、23%時,其凝固點又是多少,這個不確定。(4)[5]從圖中可以看到,鹽水溫度是-28℃,而濃度為21%的鹽水凝固點是-18℃,這個溫度比凝固點還要低,說明鹽水已經完全凝固了,是固態(tài)。(5)[6]藥品要在0℃以下存放,要求所選的物質熔點在0℃以下,冰的熔點是0℃,鹽冰的熔點是低于0℃,所以冷藏盒中應選用鹽水冰塊。3.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如圖甲、乙所示,是小明同學在實驗中,用數碼相機拍攝的水沸騰前和沸騰時的兩張照片,其中_____是水沸騰時的情況;(2)實驗前,向燒杯中倒入熱水而不是冷水,這樣做是為了_____;(3)由實驗數據繪制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根據記錄的數據,水的沸點是_____℃;可得出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不斷吸熱,溫度_____?!敬鸢浮考卓s短實驗加熱時間98不變【解析】【分析】【詳解】(1)[1]水沸騰時,燒杯中水的溫度是均勻的,氣泡上升時,受到水的壓強越來越小,那么氣泡體積會變大,從甲、乙兩圖可以看到,甲是水沸騰時的情況。(2)[2]實驗前,向燒杯中倒入熱水而不是冷水,因為冷水加熱,需要更長時間才能達到想要的溫度,用熱水會縮短實驗加熱時間。(3)[3]從圖丙可以看到,第4min開始,水的溫度保持在98℃不變,可以推測水的沸點是98℃。[4]可得出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不斷吸熱,但是溫度保持不變。4.如圖所示是“比較不同物質吸熱情況”的實驗裝置。實驗中需加熱質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它們吸收熱量的多少,看看這兩種物質的吸熱情況是否存在差異。(1)實驗中除了圖中所給的器材,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___。(2)實驗中通過比較__________來比較不同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3)根據實驗數據,小明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可知食用油的比熱容為____________?!敬鸢浮棵氡砑訜釙r間【解析】【分析】【詳解】(1)[1]在“比較不同物質吸熱情況”實驗中需要測量加熱時間和質量,則需要秒表和天平;(2)[2]由于相同加熱器加熱相同時間表示液體吸收熱量相同,故通過比較加熱時間來比較不同物質吸收熱量多少;(3)[3]當水和食用油均由10℃加熱到30℃時,變化溫度相同,圖中加熱時間為3min和4.5min,由于水的比熱容大于食用油,升高相同溫度吸收熱量更多,加熱時間更長,則a圖線為水,b圖線為食用油,又由于相同加熱器加熱相同時間表示液體吸收熱量相同,則:則由可得當液體質量與升高溫度相同時,比熱容之比等于吸收熱量之比,故食用油的比熱容為:解得:5.在“探究晶體熔化和凝固規(guī)律”的實驗中,繪制出了如圖2所示的圖象。(1)圖1中所示溫度計的示數是________℃;(2)海波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續(xù)了________min;(3)圖2中,海波的熔化過程是________段(用圖中字母表示),此過程中海波________熱(選填“吸”或“放”);(4)圖2中,海波在點是________態(tài),在點是________態(tài)(均選填“固”或“液”)?!敬鸢浮?吸液固【解析】【分析】【詳解】(1)[1]圖1可知溫度為零下,其示數為;(2)[2]圖2可知海波從開始熔化,到熔化結束,持續(xù)了;(3)[3]海波是晶體,熔化時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圖2中,海波的熔化過程是段;[4]熔化需要吸收熱量;(4)[5]圖2中是液態(tài),所以海波在點是液態(tài);[6]圖2中段是凝固后的固態(tài),所以點是固態(tài)。6.在探究熱現象的實驗中,小明用燒杯、試管、溫度計、圓底燒瓶等器材進行了如下實驗.(1)小明用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比較圖乙中BC段與CD段可知,該物質在BC段處于__________(選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狀態(tài),此過程中物質的溫度______(選填“增加”“減少”或“不變”)(2)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①裝如圖丙的實驗裝置時,對M、N兩個鐵圈高度的定位,_______(選填:需要/不需要)點燃酒精燈,先固定鐵圈_________(選填M或N),再固定另一鐵圈的高度;②你指出圖丙中實驗操作錯誤之處是___________,改正錯誤后,繼續(xù)實驗.當水溫升高到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水的溫度,直到水沸騰后再持續(xù)幾分鐘為止.數據記錄如表:時間/min012345678溫度/℃9092949898989898③第3min溫度計示數如圖丁所示,此時水的溫度是_____℃;上面戊圖中的______(填“a”或“b”)是水在沸騰時的情況;④在沸騰過程中,溫度將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有同學認為為了方便讀出溫度計的示數,將溫度計從沸水中拿出來進行觀察讀數,則會導致所測溫度偏________(填“高”或“低”);(3)生活中使用的電烙鐵的烙鐵頭是一種合金.所謂合金就是不同金屬(也包括一些非金屬)在熔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融合物或冷卻后的固態(tài).如表列出了幾種金屬的熔點和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其中難以與表中其他金屬形成合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金屬鐵銅鋅銀金熔點/59621064沸點/℃2750256790722122807【答案】固液共存不變需要N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96a不變低鋅【解析】【詳解】(1)[1]該物質在BC段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是熔化過程;[2]晶體熔化過程中,繼續(xù)吸熱,但溫度不變,內能增加;(2)①[3][4]因要使酒精燈的外焰正好能給燒杯加熱,所以需要先點燃酒精燈,組裝實驗儀器時,應根據酒精燈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鐵圈N,再固定鐵圈N上面的部分,這樣可以避免重復調整;②[5]由圖知,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燒杯的底部,會導致測量結果偏高;③[6]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此時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對準了90℃上面第6個小格處,讀作96℃;[7]a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是因為水沸騰時上下溫度一致,氣泡在深度大的水中受到的壓強比在深度小的水中受到的壓強大造成的,所以是沸騰時的現象,b中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減小,是因為下面的水比上面的水溫度高,熱脹冷縮的緣故,所以是沸騰前的現象.④[8]液體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9]溫度計從水中取出讀數,由于空氣溫度低于液體溫度,所以示數會下降,導致所測溫度偏低;(3)[10]由于金屬鋅的沸點低,小于其它金屬的熔點,因此鋅和其它金屬無法完成液態(tài)時混合.7.為了探究液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在四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樣的加熱器加熱。下表是所有的實驗記錄,根據實驗記錄回答下列問題。(1)分析比較_____________燒杯的實驗記錄(選填燒杯號),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在質量和升高的溫度都相同時,不同物質吸收的熱量不同。(2)分析比較①②兩燒杯的實驗記錄,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比較③④兩燒杯的實驗記錄,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結合(1)(2)中的結論,然后綜合歸納可得出,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系。【答案】①③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質量不同吸收的熱量不同同種物質質量相同時,升高的溫度不同吸收的熱量不同物質的種類質量升高的溫度【解析】【分析】(1)探究物質吸收的熱量與種類有關,保持質量和升高的溫度相同,物質的種類不同,分析比較哪兩個燒杯;(2)比較①②兩燒杯,同種物質,質量不同,升高的溫度相同,吸收的熱量不同,分析吸收的熱量與哪個因素有關;比較③④兩燒杯,同種物質,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不同,吸收的熱量不同,分析比較吸收的熱量與哪個因素有關;(3)根據(1)(2)中的結論,綜合歸納可得出,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什么有關系?!驹斀狻?1)[1]①杯的質量是300g,升高10℃用的時間是12min,③杯的質量是300g,升高10℃用的時間是6min,而每分鐘吸收的熱量是相等的,說明在質量和升高的溫度都相同時,不同物質吸收的熱量不同;(2)[2]①②兩燒杯,同種物質,質量不同,升高的溫度相同,吸收的熱量不同,說明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時,質量不同吸收的熱量不同;[3]③④兩燒杯,同種物質,質量相同,升高的溫度不同,吸收的熱量不同,說明同種物質質量相同時,升高的溫度不同吸收的熱量不同;(3)[4][5][6]綜合上述結論,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的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種類、物體的質量、升高的溫度都有關系。【點睛】本題考查比熱容的概念,需要知道控制變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影響事物變化規(guī)律的因素和條件加以人為控制,只改變某個變量的大小,而保證其它的變量不變,最終解決所研究的問題。8.如圖所示是“比較水和沙子吸熱升溫的屬性”的實驗裝置.(1)除了圖示的器材外,本實驗要用到的測量工具還有_____;加熱過程中,用攪棒攪動的目的是_____:水和沙子吸熱的多少可以通過_____來反映的(選填“溫度計示數的升高值”或“加熱時間”)(2)在本實驗中,可用來比較水和沙子吸熱升溫本領的方法是:若加熱時間相同,比較_____;若溫度計示數的升高值相同,比較_____.(3)關于該實驗的變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A.采用相同的加熱方法(如酒精燈火焰的大小,與易拉罐底的距離等)B.易拉罐中分別裝入相同體積的水和沙C.使用相同的易拉罐.【答案】天平使物體受熱均勻加熱時間溫度升高的讀數加熱時間B【解析】【分析】【詳解】(1)根據吸熱公式Q=cm△t可知,實驗還需要稱質量的天平,用攪棒攪動的目的是為了讓沙子和水受熱均勻;放熱設備相同,只能通過加熱時間來控制水和沙子吸熱,所以還需鐘表.(2)在本實驗中,可用來比較水和沙子吸熱升溫本領的方法是:若加熱時間相同,比較溫度計的示數升高值的多少;若溫度計示數的升高值相同,比較加熱時間;沿海地區(qū)晝夜氣溫變化比內陸地區(qū)氣溫變化小的原因是:水的比熱容比泥土和沙子的比熱容大.(3)該實驗的變量控制,需要控制相同的加熱方法(如酒精燈火焰的大小,與易拉罐底的距離等)、使用相同的易拉罐、水和沙子的質量;如果體積相等,他們的質量一定不同,所以不正確的是B.9.圖是小明和小華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的情景,對水加熱了很長時間后水才沸騰,他們記錄的數據如下時間/min…01234567891011水溫/℃…909192939495969798989898(1)在組裝器材時,是按照由________到______的順序。(2)請指出他們在實驗中操作錯誤之處:_____________。(答一點即可)(3)在糾正錯誤后他們繼續(xù)實驗,觀察到水沸騰時的現象如上圖中的______(甲/乙)圖,水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___(升高/不變/降低)。(4)本次實驗中水沸騰時的溫度為_________℃。(5)根據記錄在圖中畫出水的沸騰圖像。(_________)(6)水沸騰時,杯口附近出現大量“白氣”,“白氣”是杯中的水蒸氣_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的,該過程要_____(吸熱/放熱)(7)實驗中發(fā)現,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給出一種原因即可)【答案】下上溫度計接觸容器底(或視線未與溫度計中液面相平)乙不變98液化放熱水的初始溫度太低或質量太大【解析】【詳解】(1)[1][2]在組裝器材時應該由下到上的順序組裝;(2)[3]由圖可知有一處錯誤是溫度計讀數時視線沒有與液面的最低處相平;(3)[4][5]水沸騰時氣泡越來越大,最后到達液面破裂,故水沸騰時的現象為圖乙所示。由記錄的實驗表格可知水在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不變;(4)[6]由記錄的實驗表格可知水額沸點為98℃;(5)[7]根據表格數據描點連線得水沸騰時的圖像如圖所示:;(6)[8][9]杯口附近出現大量“白氣”,“白氣”是杯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而成的。液化需要放熱;(7)[10]水從開始加熱到沸騰的這段時間過長,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初始溫度太低或水的質量太大。10.某單缸四沖程汽油機的氣缸活塞面積為Sm2,一個沖程活塞在氣缸中移動的距離是Lm,滿負荷工作時做功沖程燃氣的平均壓強為PkPa,飛輪1s轉動N周,當汽油機滿負荷工作時(不計摩擦與機器散熱),1h消耗汽油VL(汽油密度為ρkg/m3,汽油熱值為qJ/kg)求:(1)汽油機的功率;(2)汽油機的效率.【答案】(1)500pSLNW;(2).【解析】【詳解】(1)燃氣對活塞的平均壓力F=p×103Pa×Sm2=pS×103N,一個做功沖程中燃氣對活塞做的功W=FL=pSL×103J,飛輪每轉兩圈對外做功一次,所以1s內飛輪轉N周,對外做功次,所以1s內,燃氣對活塞做的總功W總=W×=pSL×103×J=500pSLNJ,汽油機的功率P==500pSLNW;(2)消耗VL汽油放出的熱量Q放=m汽油q汽油=ρ汽油V汽油q汽油=ρVq×10-3J,汽油機1h做的功W總1=P×3600s=1.8×106pSLNJ,汽油機的效率η=.答:(1)汽油機的功率是500pSLNW;(2)汽油機的效率是.11.在兩個相同的杯子內盛有質量相等的熱水和冷水,將一半熱水倒入冷水杯內,冷水杯內的溫度升高21℃,若再將熱水杯內剩余熱水的一半再次倒入冷水杯內,冷水杯內的水溫會升高()A.9℃ B.8℃ C.6℃ D.5℃【答案】C【解析】【詳解】設一杯水的質量為m,熱水的初溫為t熱,冷水的初溫t冷,將一半的熱水倒入容器中后共同的溫度為t,因不計熱損失,所以,由Q=cm△t可得:Q放=Q吸,即:cm△t熱=cm△t冷,解得:△t熱=2△t冷=2×21℃=42℃,據此可設t冷=0℃,則t=21℃,t熱=21℃+42℃=63℃,若再將熱水杯內剩余熱水的一半再次倒入冷水杯內時,相當于同時向冷水中倒杯熱水,則:cm(t熱-t′)=cm(t′-t冷)即(63℃-t′)=t′-0解得:t′=27℃,所以,冷水溫度將再升高:△t=t′-t=27℃-21℃=6℃。故C符合題意。12.某工廠科研人員研制生產的四沖程汽車專用柴油發(fā)動機,采用了很多新技術,這種柴油發(fā)動機有8個氣缸,活塞面積為12000mm2,活塞行程為135mm,當轉速為2500r/min時,發(fā)動機功率為220kW,最低油耗可達260g/(kW·h),(1kW·h=3.6×106J),柴油的熱值為4.3×107J/kg。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柴油發(fā)動機的效率最高可達多少?(2)在做功沖程中氣缸內的平均壓強是多少?【答案】(1)32.2%;(2)8.15×105Pa?!窘馕觥俊驹斀狻?1)每1kW·h耗油260g,完全燃燒釋放熱量為:Q放=mq=0.26kg×4.3×107J/kg=1.118×107JW=1kW·h=3.6×106J故柴油發(fā)動機的效率最高可達:(2)單缸四沖程柴油機一個工作循環(huán)包括四個沖程,飛輪轉兩周,對外做功一次,由于轉速為2500r/min,合,則一個氣缸每秒做功次數為:則該柴油機每秒做功次數為:該柴油機的功率:所以,做功沖程中的平均壓強為:答:(1)柴油發(fā)動機的效率最高可達32.2%;(2)在做功沖程中氣缸內的平均壓強是8.15×105Pa。13.小明打開裝有一定量“干冰”的月餅包裝盒,發(fā)現空氣中出現了“白霧”,這是因為干冰在升華過程中需___________熱量,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氣體在液化過程中要___________熱量,所以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100℃的水燙傷要嚴重?!敬鸢浮课辗懦觥窘馕觥俊痉治觥俊驹斀狻縖1]這是因為干冰在升華過程中需吸收熱量,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2]氣體在液化過程中要放出熱量,所以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100℃的水燙傷要嚴重。14.旅游時,小華用“小米8”手機與同學聯絡,通話時聲音信息在空中的傳播速度是_______m/s;同學幫小華拍了一張照片,小華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見,拍照時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照片中小華的倒影部分____________(選填“是”或“不是”)實際光線進入手機鏡頭形成的;“小米8”手機的散熱材料是石墨烯晶體,石墨烯_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固定的熔點;石墨烯的比熱容為,則200g的石墨烯溫度升高,吸收的熱量是__________J?!敬鸢浮糠瓷涫怯小窘馕觥俊痉治觥俊驹斀狻縖1]通話時聲音信息是通過電磁波傳播的,不是聲波,所以它的傳播速度是。[2][3]拍照時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照片中小華的倒影部分是由水面反射的光線進入手機鏡頭形成的,這是實際光線。[4]石墨烯晶體是晶體,有固定的熔點。[5]根據熱量的計算公式可知,200g的石墨烯溫度升高,吸收的熱量是15.炎熱的夏天,開了空調的房間窗戶玻璃上常常會結一層水霧,則水霧是水蒸氣_____(填物態(tài)變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窗____側,使玻璃變模糊,水蒸氣變成水珠會____熱量。東北地區(qū)寒冷的冬天,房間窗戶上會結一層美麗的冰花,這是水蒸氣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形成的小冰晶附著在玻璃窗_____側?!敬鸢浮恳夯夥懦瞿A內【解析】【詳解】[1][2][3]水霧是水蒸氣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窗的;這是因為玻璃窗外側的水蒸氣遇上冰冷的玻璃窗,液化成小水珠,是附著在玻璃窗外側的;水蒸氣變成水珠會放出熱量;[4][5]東北地區(qū)寒冷的冬天,房間窗戶上會結一層美麗的冰花,這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這是房間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上冰冷的窗,凝華形成的,這是附著在玻璃窗內側。16.質量相等的兩金屬塊A和B長時間放在沸水中,將它們從沸水中取出后,立刻分別投入甲、乙兩杯質量和溫度都相同的冷水中.不計熱量損失,當甲、乙兩杯水的溫度不再升高時,發(fā)現甲杯水的溫度低于乙杯水的溫度,兩杯水吸收的熱量Q甲____Q乙,兩金屬塊比熱容cA____cB(均選填“>”“<”或“=”)【答案】<<【解析】【詳解】[1]當甲、乙兩杯水的溫度不再升高時,達到熱平衡,金屬塊的末溫等于水的末溫,因為此時甲杯水的溫度低于乙杯水的溫度,所以金屬塊A的末溫比金屬塊B的末溫低;兩金屬塊使水溫升高,甲杯水的溫度低于乙杯水的溫度,則甲杯水升高的溫度小,而兩杯水的質量相同,由Q吸=cmΔt可知甲杯里的水比乙杯里的水吸收的熱量少,即Q甲<Q乙;[2]兩金屬塊都從沸水中取出、初溫t相同,對于金屬塊A來說有:cAmA(t-tA)=c水m水(tA-t水初)…①對于金屬塊B來說有:cBmB(t-tB)=c水m水(tB-t水初)…②因水的質量相同,由①②得到tA<tB,tA-t水初<tB-t水初,故cA(t-tA)<cB(t-tB),由于t-tA>t-tB,所以cA<cB.17.如圖所示,在大燒杯中裝有大量的碎冰塊,把裝有少量碎冰塊的試管插在大燒杯的冰塊中,在燒杯底部用酒精燈加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大燒杯和小試管中的冰同時熔化B.小試管中的冰先熔化,大燒杯中的冰后熔化C.大燒杯中的冰完全熔化后,小試管中冰才開始熔化D.小試管中冰始終不能熔化【答案】C【解析】冰是晶體,若給燒杯中的冰加熱時,燒杯中的冰會熔化,但完全熔化前溫度保持不變,所以試管中的冰達到熔點,但由于溫度相同沒有熱傳遞,則不能從燒杯中繼續(xù)吸熱,所以不能熔化;若燒杯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繼續(xù)吸熱,溫度將升高,所以試管中的冰達到熔點,繼續(xù)吸熱,所以能熔化.故C正確.故選C.18.用相同熱源、相同的加熱裝置,對質量相等的甲、乙兩種固態(tài)物質加熱時,得到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根據圖像分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乙兩種物質可能是松香和萘B.甲物質在a、b兩點時,溫度和內能都相同C.甲、乙兩種物質在熔化時乙吸收的熱量比甲多D.甲、乙兩種物質在固態(tài)時,甲的比熱容小于乙的比熱容【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A.從圖象可以看出,甲、乙兩種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均為晶體。松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