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氮化工藝考試題庫及答案參考_第1頁
2025年重氮化工藝考試題庫及答案參考_第2頁
2025年重氮化工藝考試題庫及答案參考_第3頁
2025年重氮化工藝考試題庫及答案參考_第4頁
2025年重氮化工藝考試題庫及答案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重氮化工藝考試題庫及答案參考一、單項選擇題(共30題,每題1分,共30分)1.重氮化反應的本質是()A.芳伯胺與亞硝酸的親電取代反應B.脂肪胺與硝酸的氧化反應C.醇類與亞硝酸的酯化反應D.醛類與亞硝酸鹽的縮合反應答案:A2.工業(yè)重氮化工藝中,常用的酸介質是()A.濃硫酸B.濃硝酸C.鹽酸或硫酸D.醋酸答案:C3.重氮化反應的適宜溫度范圍通常為()A.5℃~5℃B.10℃~20℃C.30℃~40℃D.50℃~60℃答案:A4.下列物質中,不能作為重氮化反應原料的是()A.苯胺B.對硝基苯胺C.二乙胺D.鄰甲苯胺答案:C(二乙胺為脂肪仲胺,無重氮化活性)5.重氮化反應中,亞硝酸鈉的加料方式應采用()A.一次性快速加入B.分批間隔加入C.緩慢滴加并保持微過量D.與酸液混合后一次性加入答案:C(避免亞硝酸過量分解)6.重氮鹽的穩(wěn)定性與芳環(huán)上取代基的關系是()A.吸電子基團增加穩(wěn)定性B.給電子基團增加穩(wěn)定性C.取代基位置不影響穩(wěn)定性D.所有重氮鹽均在常溫下穩(wěn)定答案:A(吸電子基團降低重氮基電子云密度,提高穩(wěn)定性)7.重氮化反應終點檢測常用的方法是()A.酚酞指示劑顯色B.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C.pH試紙檢測D.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B(過量亞硝酸氧化碘化鉀生成碘單質,遇淀粉變藍)8.當重氮化反應溫度超過10℃時,最可能發(fā)生的副反應是()A.重氮鹽分解產(chǎn)生氮氣B.原料胺類發(fā)生水解C.亞硝酸鈉與酸反應生成硝酸D.產(chǎn)物發(fā)生偶合反應答案:A(溫度升高加速重氮鹽分解)9.下列設備中,不屬于重氮化工藝核心設備的是()A.反應釜B.冷凍機組C.真空泵D.在線pH監(jiān)測儀答案:C(真空泵多用于后續(xù)分離,非核心反應設備)10.重氮化工藝中,酸的主要作用是()A.提供質子促進胺的溶解B.與亞硝酸鈉反應生成亞硝酸C.抑制重氮鹽的水解D.以上均是答案:D11.對于難溶的芳伯胺,工業(yè)上常采用的預處理方法是()A.提高反應溫度B.加入表面活性劑C.增大亞硝酸鈉用量D.降低酸濃度答案:B(改善物料分散性)12.重氮鹽溶液儲存時,應避免的條件是()A.低溫避光B.酸性環(huán)境C.與金屬接觸D.密閉容器答案:C(金屬可能催化重氮鹽分解)13.下列物質中,可作為重氮化反應的縛酸劑的是()A.碳酸鈉B.氫氧化鈉C.氯化鈉D.硫酸銨答案:A(中和反應生成的水,維持酸性環(huán)境)14.重氮化反應中,亞硝酸鈉的理論用量是()A.與芳伯胺等摩爾B.芳伯胺的2倍摩爾C.芳伯胺的0.5倍摩爾D.過量50%答案:A(反應式:ArNH?+NaNO?+2HCl→ArN??Cl?+NaCl+2H?O)15.當重氮化反應出現(xiàn)“突沸”現(xiàn)象時,首要的應急措施是()A.立即加入大量冷水B.關閉加熱系統(tǒng)并開啟緊急冷卻C.向反應釜內通入氮氣D.停止攪拌并撤離人員答案:B(快速降溫抑制分解)16.重氮化工藝中,在線檢測亞硝酸鈉濃度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原料浪費B.避免亞硝酸過量導致分解C.控制反應pH值D.提高產(chǎn)物收率答案:B(過量亞硝酸易分解產(chǎn)生NOx,引發(fā)安全事故)17.下列重氮鹽中,熱穩(wěn)定性最高的是()A.對硝基苯重氮鹽B.苯胺重氮鹽C.鄰甲氧基苯重氮鹽D.間羥基苯重氮鹽答案:A(硝基為強吸電子基團,穩(wěn)定重氮基)18.重氮化反應中,攪拌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傳熱效率B.促進物料均勻混合C.防止局部過熱D.以上均是答案:D19.工業(yè)上制備重氮鹽時,通??刂品磻旱膒H值為()A.1~3B.4~6C.7~9D.10~12答案:A(強酸性條件抑制重氮鹽水解)20.重氮化工藝中,尾氣處理系統(tǒng)應重點吸收的氣體是()A.氮氣B.氧氣C.氮氧化物(NOx)D.氫氣答案:C(亞硝酸分解產(chǎn)生NOx,需堿液吸收)21.對于含磺酸基的芳伯胺,重氮化時需額外添加的物質是()A.氯化鈉B.碳酸鈉C.硫酸D.尿素答案:A(增加離子強度,促進重氮鹽析出)22.重氮化反應終點判斷時,若淀粉碘化鉀試紙不變藍,可能的原因是()A.亞硝酸鈉過量B.反應溫度過低C.芳伯胺未完全反應D.酸濃度過高答案:C(無過量亞硝酸說明原料未反應完全)23.重氮鹽與酚類發(fā)生偶合反應的適宜pH值為()A.強酸性(pH<2)B.弱酸性(pH=4~6)C.弱堿性(pH=8~10)D.強堿性(pH>12)答案:C(酚類在弱堿性條件下形成酚氧負離子,活性更高)24.重氮化工藝中,冷凍介質常用()A.液氨B.水C.導熱油D.空氣答案:A(液氨汽化吸熱,可提供10℃以下低溫)25.下列操作中,不符合重氮化工藝安全規(guī)范的是()A.定期校驗溫度傳感器B.反應釜頂部設置爆破片C.亞硝酸鈉與有機物混存D.配備應急中和劑(如尿素)答案:C(亞硝酸鈉為氧化劑,與有機物混存易引發(fā)火災)26.重氮鹽分解的典型產(chǎn)物是()A.芳基自由基+氮氣B.苯胺+氧氣C.酚類+氨氣D.鹵代芳烴+水答案:A(分解反應:ArN??X?→Ar·+N?↑+X?)27.對于高濃度重氮鹽溶液,工業(yè)上常采用的處理方式是()A.直接排放B.低溫儲存并及時使用C.加熱分解后排放D.與堿液中和答案:B(重氮鹽不穩(wěn)定,需現(xiàn)配現(xiàn)用)28.重氮化反應中,若酸濃度過低,可能導致的問題是()A.芳伯胺質子化不完全,反應速率下降B.亞硝酸鈉分解加快C.重氮鹽水解生成酚類D.A和C答案:D(酸不足時,胺未完全質子化影響反應,同時重氮鹽易水解)29.下列物質中,可用于破壞過量亞硝酸的是()A.鹽酸B.尿素C.氯化鈉D.硫酸答案:B(尿素與亞硝酸反應:CO(NH?)?+2HNO?→CO?↑+2N?↑+3H?O)30.重氮化工藝的本質安全設計不包括()A.連續(xù)流反應代替間歇反應B.自動聯(lián)鎖控制系統(tǒng)C.人工手動調節(jié)溫度D.在線安全監(jiān)測儀表答案:C(人工調節(jié)不符合本質安全要求)二、多項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少選、錯選均不得分)1.重氮化反應的主要風險包括()A.重氮鹽分解引發(fā)爆炸B.亞硝酸鈉與酸反應生成有毒NOx氣體C.物料泄漏導致中毒D.反應放熱引發(fā)超溫答案:ABCD2.影響重氮化反應速率的因素有()A.反應溫度B.酸的濃度C.芳伯胺的結構D.攪拌速度答案:ABCD3.重氮化工藝中,常用的安全控制措施有()A.溫度聯(lián)鎖報警B.緊急冷卻系統(tǒng)C.亞硝酸鈉定量加料裝置D.反應釜防爆膜答案:ABCD4.下列芳伯胺中,具有重氮化活性的是()A.對氨基苯磺酸B.2萘胺C.N甲基苯胺D.鄰氯苯胺答案:ABD(C為仲胺,無重氮化活性)5.重氮鹽的主要應用包括()A.偶合反應制備染料B.桑德邁爾反應制備鹵代芳烴C.水解制備酚類D.還原制備肼類化合物答案:ABC(重氮鹽還原通常生成芳肼,但非主要應用)6.重氮化反應中,酸的作用包括()A.溶解芳伯胺(形成銨鹽)B.與亞硝酸鈉反應生成HNO?C.維持酸性環(huán)境防止重氮鹽水解D.作為反應溶劑答案:ABCD7.重氮化工藝尾氣處理的方法有()A.堿液吸收(NaOH溶液)B.活性炭吸附C.催化氧化(轉化為N?)D.直接高空排放答案:ABC(D不符合環(huán)保要求)8.重氮鹽溶液異常分解的征兆包括()A.反應液溫度異常升高B.有大量氣泡(氮氣)產(chǎn)生C.溶液顏色變深D.pH值顯著上升答案:ABC(分解產(chǎn)生酸性物質,pH可能下降)9.工業(yè)重氮化工藝的原料儲存要求包括()A.亞硝酸鈉單獨存放(氧化劑)B.芳伯胺密封防潮(易氧化)C.酸類與堿類分開儲存D.所有原料混合堆放答案:ABC10.連續(xù)重氮化工藝的優(yōu)點包括()A.反應體積小,安全性高B.溫度控制更精準C.生產(chǎn)效率高D.設備投資低答案:ABC(連續(xù)工藝設備投資通常更高)11.重氮化反應中,亞硝酸鈉過量的危害有()A.與芳伯胺反應生成亞硝基化合物(副產(chǎn)物)B.分解產(chǎn)生NOx污染環(huán)境C.增加原料成本D.導致重氮鹽水解答案:ABC(水解主要與pH有關)12.重氮鹽與胺類偶合的條件是()A.弱酸性環(huán)境(pH=4~6)B.胺類需形成銨正離子C.較低溫度(0~10℃)D.強堿性環(huán)境答案:AC(胺類在弱酸性條件下以游離胺形式存在,活性更高)13.重氮化工藝中,冷凍系統(tǒng)的維護要點包括()A.定期檢測制冷劑泄漏B.清理換熱器結垢C.校驗溫度顯示儀表D.冬季無需保溫答案:ABC(低溫系統(tǒng)需保溫防止熱量損失)14.下列物質中,可作為重氮化反應的稀釋劑的是()A.水B.甲醇C.乙酸D.二氯甲烷答案:AB(重氮化通常在水相進行,C為酸介質,D為有機溶劑可能影響反應)15.重氮化工藝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A.溫度控制失效(如冷凍系統(tǒng)故障)B.原料配比錯誤(如酸量不足)C.操作失誤(如加料順序錯誤)D.設備腐蝕導致泄漏答案:ABCD三、判斷題(共10題,每題1分,共10分,正確打“√”,錯誤打“×”)1.所有含氨基的有機物都能發(fā)生重氮化反應。()答案:×(僅芳伯胺和脂肪伯胺可發(fā)生,仲胺、叔胺不行)2.重氮化反應必須在無水條件下進行。()答案:×(通常在水相進行,通過酸溶解胺類)3.重氮鹽的水溶液可以長期儲存。()答案:×(重氮鹽不穩(wěn)定,需現(xiàn)配現(xiàn)用)4.重氮化反應中,攪拌速度不影響反應速率。()答案:×(攪拌影響傳質,進而影響反應速率)5.亞硝酸鈉是重氮化反應的必需原料,用量越多反應越完全。()答案:×(過量會導致分解和副反應)6.重氮化反應放熱,因此需要冷卻系統(tǒng)維持低溫。()答案:√7.重氮鹽分解產(chǎn)生的氮氣是無毒氣體,無需處理。()答案:×(分解可能伴隨NOx等有毒氣體產(chǎn)生)8.連續(xù)重氮化工藝比間歇工藝更安全。()答案:√(體積小,控溫更精準)9.重氮化反應終點檢測時,若試紙變藍后立即褪色,說明亞硝酸過量過多。()答案:√(過量亞硝酸會繼續(xù)氧化碘單質)10.重氮化工藝中,酸的濃度越高越好。()答案:×(過高濃度可能導致設備腐蝕,且增加成本)四、簡答題(共5題,每題6分,共30分)1.簡述重氮化反應的機理(以苯胺為例)。答案:苯胺(ArNH?)首先在酸性條件下質子化生成苯胺鹽酸鹽(ArNH??Cl?);亞硝酸鈉與酸反應生成亞硝酸(HNO?);HNO?在酸性條件下轉化為亞硝酰正離子(NO?);NO?作為親電試劑進攻苯胺鹽酸鹽的氨基(NH??),脫去質子生成N亞硝基苯胺(ArNHNO);N亞硝基苯胺發(fā)生重排,生成重氮鹽(ArN??Cl?)并釋放水。2.列舉重氮化工藝中溫度控制的重要性。答案:①溫度過高會加速重氮鹽分解(生成芳基自由基和氮氣),導致收率下降甚至爆炸;②低溫(0~5℃)可抑制副反應(如重氮鹽水解生成酚類);③溫度過低會降低反應速率,延長反應時間;④精確控溫是保證反應選擇性和安全性的關鍵。3.說明重氮化反應中“亞硝酸鈉酸”加料順序的安全要求及原因。答案:應先將芳伯胺溶解于酸中,再緩慢滴加亞硝酸鈉溶液。若先加亞硝酸鈉再加酸,會導致局部酸濃度過高,亞硝酸鈉迅速分解生成大量NOx氣體(2NaNO?+2HCl→2NaCl+NO↑+NO?↑+H?O),引發(fā)壓力驟升和中毒風險;同時,芳伯胺未及時質子化會導致反應不完全,殘留的胺類可能與亞硝酸反應生成亞硝基化合物(有毒副產(chǎn)物)。4.簡述重氮化工藝中尾氣的組成及處理方法。答案:尾氣主要成分為氮氧化物(NO、NO?等)、少量未反應的亞硝酸分解產(chǎn)物(N?O等)及水蒸氣。處理方法:①堿液吸收(用NaOH或Na?CO?溶液吸收,反應式:NO+NO?+2NaOH→2NaNO?+H?O;2NO?+2NaOH→NaNO?+NaNO?+H?O);②催化還原(用NH?在催化劑作用下將NOx還原為N?);③活性炭吸附(適用于低濃度尾氣)。5.分析重氮化反應中“原料胺類溶解度低”的解決方案。答案:①提高酸濃度(如使用濃鹽酸或硫酸),促進胺類質子化形成可溶的銨鹽;②加入表面活性劑(如十二烷基硫酸鈉),改善物料分散性;③采用混合溶劑(如水乙醇體系),增加胺類溶解度;④預處理胺類(如研磨成細粉),增大接觸面積;⑤適當升高溫度(但不超過10℃),提高溶解度同時控制副反應。五、案例分析題(共1題,10分)某化工企業(yè)在進行對硝基苯胺重氮化生產(chǎn)時,操作人員誤將亞硝酸鈉加料量增加50%,導致反應30分鐘后溫度從5℃迅速升至25℃,反應釜內出現(xiàn)大量氣泡,壓力表顯示0.3MPa(正常0.1MPa)。問題:(1)分析溫度異常升高的原因;(2)列出應急處理措施;(3)提出預防此類事故的改進建議。答案:(1)原因:①亞硝酸鈉過量,與酸反應生成更多亞硝酸(HNO?),反應放熱增加;②過量的HNO?分解(3HNO?→HNO?+2NO↑+H?O)釋放大量熱量;③重氮鹽在高溫下加速分解(ArN??X?→Ar·+N?↑),分解反應放熱進一步推高溫度,形成惡性循環(huán)。(2)應急措施:①立即停止亞硝酸鈉加料,關閉加熱系統(tǒng);②開啟緊急冷卻(投用冷凍鹽水或夾套冷卻水),快速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