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二:序【知識解說】“序”是一種文體,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序”有書序和贈序兩種。書序比較早,多為敘述著作者的意趣、寫作緣起等,如《太史公自序》等;贈序與書序的性質(zhì)不同,它始于唐朝,一般是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于議論性散文的一種文體,內(nèi)容多為勉勵、稱許、推重之辭。【例題精講】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唐)柳宗元①太史公嘗言:世之學孔氏者,則黜老子,學老子者,則黜孔氏,道不同不相為謀。余觀老子,亦孔氏之異流也,不得以相抗,又況楊、墨、申、商、刑名縱橫之說,其迭相訾毀、抵捂①而不合者,可勝言耶?然皆有以佐世。太史公沒,其后有釋氏,固學者之所怪駭舛逆其尤者也。②今有河南元生者,其人閎曠而質(zhì)直,物無以挫其志;其為學恢博而貫統(tǒng),數(shù)無以躓其道。悉取向之所以異者,通而同之,搜擇融液,與道大適,咸伸其所長,而黜其奇邪,要之與孔子同道,皆有以會其趣。而其器足以守之,其氣足以行之。不以其道求合于世,常有意乎古之“守雌”者。③及至是邦②,以余道窮多憂,而嘗好斯文,留三旬有六日,陳其大方,勤以為諭,余始得其為人。今又將去余而南,歷營道,觀九疑,下漓水,窮南越,以臨大海,則吾未知其還也。黃鵠一去,青冥無極,安得不馮豐隆、愬蜚廉③以寄聲于廖廓耶?【注】①抵捂:即“抵捂”,矛盾。②是邦:當時作者被貶永州。③豐?。簜髡f中云神的名字;蜚廉:傳說中風神的名字。17.下列各項中治學觀點與作者不一致的一項是()A.孔子與諸子的學說思想存在矛盾不合之處。B.孔子與諸子的學說思想都有助于社會人生。C.只有佛教的思想確實離經(jīng)叛道,驚世駭俗。D.諸子學說與孔子思想相通,可以融會貫通。18.下列對元生人品學問評判與原文不相同的一項是()A.胸懷開闊曠遠,樸實正直志向堅定。B.學識淵博貫通,命運坎坷不改其道。C.遵循孔子之道,兼收并蓄取長補短。D.鄙棄世俗生活,隱居獨處與世無爭。19.閱讀第③段,聯(lián)系全文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課堂練習】(一)(12分)閱讀下文,完成小題。送浮屠文暢師序①韓愈①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問其名則是,校其行則非,可以與之游乎?如有墨名而儒行者,問之名則非,校其行而是,可以與之游乎?揚子云②稱:“在門墻則揮之,在夷狄則進之?!蔽崛∫詾榉ㄑ?。②浮屠師文暢喜文章,其周游天下,凡有行,必請于縉紳先生,以求詠歌其所志。貞元十九年春,將行東南,柳君宗元為之請,解其裝,得所得敘詩累百余篇。非至篤好,其何能致多如是邪?惜其無以圣人之道告之者,而徒舉浮屠之說贈焉。夫文暢,浮屠也。如欲聞浮屠之說,當自就其師而問之,何故謁吾徒而來請也?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為之盛,其心有慕焉。拘其法而未能入,故樂聞其說而請之。如吾徒者,宜當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日月星辰之行,天地之所以著,鬼神之所以幽,人物之所以蕃,江河之所以流而語之,不當又為浮屠之說而瀆告之也。③民之初生,固若禽獸夷狄然。圣人者立,然后知宮居而粒食,親親而尊尊,生者養(yǎng)而死者藏。是故道莫大乎仁義,教莫正乎禮樂刑政。施之于天下,萬物得其宜;措之于其躬,體安而氣平。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文、武以是傳之周公、孔子;書之于冊,中國之人世守之。今浮屠者,孰為而孰傳之邪?夫鳥俯而啄,仰而四顧;夫獸深居而簡出,懼物之為己害也,猶且不脫焉。弱之肉,強之食。今吾與文暢安居而暇食,優(yōu)游以生死,與禽獸異者,寧可不知其所自邪?④夫不知者,非其人之罪也;知而不為者,惑也;悅乎故不能即乎新者,弱也;知而不以告人者,不仁也;告而不以實者,不信也。余既重柳請,又嘉浮屠能喜文辭,于是乎言。【注】①本文寫于貞元十九年春,時韓愈在長安任四門博士。浮屠,譯自梵語,本作“佛陀”,指佛。此指僧人、和尚。②揚子云,即漢代揚雄,著名儒者和辭賦家。21.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表明作者“推崇儒學”的一組是()①民之初生,固若禽獸夷狄然②浮屠師文暢喜文章③宜當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④書之于冊,中國之人世守之⑤知而不為者,惑也⑥是故道莫大乎仁義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②③⑤22.身為佛家子弟的文暢為什么喜歡向儒家學者請教?無法解釋其原因的一項是()A.向往儒家君臣父子之間倫理關系的和諧美好。B.羨慕儒家禮樂典章制度和儒者們的為人行事之興盛。C.喜愛儒學,但受限于佛法不能入儒門。D.樂聞儒家學者為其講讀浮屠之說。23.作者借寫序盛贊儒道貶斥佛教,理直氣盛,請結合第③段內(nèi)容對此加以賞析。24.第4段畫線句針對前文的內(nèi)容進行了回應,請逐一分析。(二)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送武進龔明府之官序(南唐)徐鉉①古人有言,士君子志竟既立,名譽不聞,蓋朋友之過也。嗚呼!予於龔生有之。始予居獻納之地,生已為赤縣尉。嘗竊議謂生宜參諫垣憲府之任,而未果拔茅之志,遽為賦鵩之行。生不旋踵亦左授天長用武之地。朝廷置建武軍于其所,使為將者治之,習兵與儒,其志不通也。處長與佐,其勢不鈞也。軍市之征,日困於民。之流,不被于俗。及生之至,官聯(lián)始舉。刪煩革弊,丕變舊風。逾年告歸,舉邑之民,相率遮道不聽去。乃潛匿佛廟室中,耆耋輩索而獲焉,扶之上車,擁之而還,竟不得已中夜而遁。異哉!遺愛之風若此,考功之吏弗聞。丙寅歲,予避兵于池陽,遇生侍親郡中,勉之東下。是時甘泉有烽火之急,天子下哀痛之詔。予謂生必自致青云之上,以解天下之倒懸。而出入三年,始為武進宰。噫!非朋友之過乎?②嘗試論之曰:才不才在我,用不用在時。道之所存,其人乃貴。功名寵祿,何足算哉!茍澤及于民,教被於物,則百里之廣,千室之富,斯可矣。與夫揚孟之徒,坎坷閭巷,垂空言于后世者,不猶愈乎?行矣龔生,茍有良田,何憂晚歲。贈言之要,其過此乎?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處的虛詞是()A.乎 B.耶 C.焉 D.矣22.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一個人立下遠大志向,但是聲名沒有得到很好地傳揚,大概是因為在交朋友上有過失。B.龔明任期滿了之后,按照慣例歸去,但是當?shù)匕傩詹簧岬盟x開,最后他選擇留任。C.作者認為龔明以實干恩澤百姓,比“揚孟之徒”更有意義價值,不必在意聲名顯赫。D.作為一篇贈序,作者對自己的寫作水平非常自信,認為沒有其它的贈序能夠超越它了。23.從句式角度賞析文章第②段。24.概括本文的寫作意圖(三)(12分)閱讀下文,回答各題送徐無黨南歸序歐陽修①草木鳥獸之為物,眾人之為人,其為生雖異,而為死則同,一歸于腐壞漸盡泯滅而已。而眾人之中,有圣賢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間,而獨異于草木鳥獸眾人者,雖死而不朽,逾遠而彌存也。其所以為圣賢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見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②修于身者,無所不獲;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見于言者,則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見于言可也。自《詩》《書》《史記》所傳,其人豈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見于言,亦可也??鬃拥茏?,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語者矣。若顏回者,在陋巷曲肱饑臥而已,其群居則默然終日如愚人。然自當時群弟子皆推尊之,以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歲,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況于言乎?③予讀班固《藝文志》,唐《四庫書目》,見其所列,自三代秦漢以來,著書之士,多者至百余篇,少者猶三、四十篇,其人不可勝數(shù);而散亡磨滅,百不一、二存□。予竊悲其人,文章麗矣,言語工矣,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之過耳也。方其用心與力之勞,亦何異眾人之汲汲營營?而忽然以死者,雖有遲有速,而卒與三者同歸于泯滅,夫言之不可恃也蓋如此。今之學者,莫不慕古圣賢之不朽,而勤一世以盡心于文字間者,皆可悲也?、軚|陽徐生,少從予學,為文章,稍稍見稱于人。既去,而與群士試于禮部,得高第,由是知名。其文辭日進,如水涌而山出。予欲摧其盛氣而勉其思也,故于其歸,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為文辭者,亦因以自警焉?!咀ⅰ竣傩鞜o黨,永康人,師從作者學古文,皇佑五年進士及第,為作者編撰的《新五代史》作過注釋。此次南歸故里,作者作序贈別。22.可填入第③段方框處虛詞最恰當?shù)氖牵ǎ〢.也 B.之 C.焉 D.耳23.對本文理解不正確的是()A.草木、鳥獸、眾人、圣賢為生雖異,而為死則同,皆歸于腐壞漸盡泯滅,令人感到悲傷。B.《詩》《書》《史記》所傳之古賢,若非能言之士,則必為施事之人,“不見于言”亦可。C.著書立說之士文麗言工,耗一生心力于文字間,不可勝數(shù)而歸于泯滅,可見文章不足恃。D.東陽徐生以文章見稱,作者勉勵他勤思,不可過于專注于“見之于言”,也以此自勉。24.作者在第①段提到“見之于言”可以不朽而存,然而第③段中認為“慕古圣賢之不朽而勤一世以盡心于文字間者,皆可悲也!”前后是否矛盾?請加以分析。25.聯(lián)系課內(nèi)《大學之道》,評析本文所表達的思想意義。(四)(8分)閱讀下文,完成各題。酈績溪和詩序(明)徐渭今之和人詩者,非欲以凌而壓之,則且求跂而及之。未必凌且壓且及也,而勝心一起,所得者少,而所失者多□。古之和詩,其多莫如蘇文忠公在惠州時和淵明之作,今詠其詞,皆泛泛兮若白鷗,悠悠兮若萍之適相遭,蓋不求以勝人而求以自適其趣。而不知者誤較其工拙,是猶兩人本揖讓,未有爭也,而眩者曰彼拳勝,此肘負,不亦可笑矣乎?酈君之簿績也,取蘇文定公之詩而和之,多至百四十馀首,其數(shù)幾及文忠公之于淵明;其嬉游傲睨,而不屑屑于工拙,亦猶文忠公之于淵明也。蓋君之所負者大,不得其大而試于小,此所以不免于鳴鳴,而負屑屑于工拙,則適以成其小矣,而豈君之意哉?校君詩者,不識解此意否?有不解,君當自解之也。16.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虛詞最恰當?shù)氖牵ǎ〢.也 B.爾 C.矣 D.乎17.對第①②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如今和詩的人一旦有了求勝心,就會得不償失。B.古代和詩,數(shù)量之多要數(shù)蘇軾和陶淵明的作品。C.蘇軾與陶淵明的文風,都飄逸自然,溫文爾雅。D.強行比較古人和詩的精巧與拙劣,是不可取的。18.諸子散文在論述道理方面自有巧妙之處。請比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節(jié)選)與本文在論證手法上不同之處。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保ㄎ澹?2分)閱讀下文,完成各題。密游集序清代·葉燮①古今有才人之詩,有志士之詩。事雕繪,工縷刻,以馳騁乎風花月露之場,不必擇人擇境而能為之,隨乎其人與境而無不可以為之,而極乎諧聲狀物之能事,此才人之詩也;處乎其常,而備天地四時之氣,歷乎其變,而深古今身世之懷,必其人而后能為之,必遭其境而后能出之,即其片語只字,能令人永懷三嘆而不能置者,此志士之詩也。②才人之詩可以作,亦可以無作;志士之詩即欲不作,而必不能不作。才人之詩,雖履豐席厚,而時或不傳;志士之詩,愈貧賤憂戚,而決無不傳。才人之詩,古今不可指數(shù);志士之詩,雖代不乏人,然推其至,如晉之陶潛,唐之杜甫、韓愈,宋之蘇軾,為能造極乎其詩,實能造極乎其志。蓋其本乎性之高明以為其質(zhì),歷乎小之常變以堅其學,遭乎境之坎凜郁怫以老其識,而后以無所不可之才出之。如是乃為傳詩即為傳人矣。③我友沈子云步,自少即善為詩,藻思掞發(fā),綺麗要眇,稱于世久矣。予嘗讀其詩,謂其能擅才人之席者也已。予老廢山中,云步謁選得一官之秦,去別余十年。一旦棄官歸來,訪余草堂,出近詩一卷示余。余讀之而驚曰:“君之詩已不為才人之詩,而為志士之詩矣!”云步負雋才,掇科名,期有所樹立,以攄其志,乃僅寄百里于數(shù)千里外沙磧荒涼之區(qū),即卑之以展其簿書期會之能,亦有不可得者。雖欲不拂衣以歸,安能耶?今觀其詩,見其所歷之地,皆周秦漢唐成敗興廢之墟,昔賢英哲之所回翔,騷人羈客之所憑吊而永嘆者。其詩也,皆其撫心感魄之見于言者也。予蓋太息于其志,知其有所不得不作,而決其為可傳矣。④予與云步早歲通門之交。故知之最深,云步以詩序?qū)儆?,予不敢辭。為詳言其作詩之先后所就如此以貽之。(有刪節(jié))21.第②段將“才人之詩”與“志士之詩”進行比較。請梳理文本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完成以下表格。角度類型創(chuàng)作動機流傳情況結論才人之詩可作可不作(1)____(3)____志士之詩(2)_____即使地位低絕無不傳22.對第①段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才人之詩以描摹刻畫見長,但藝術性不高。B.志士之詩抒寫一己之情志,故其感人至深。C.采用對比手法,勾勒兩種詩歌的大致輪廓。D.作者態(tài)度蘊于字里行間,更青睞志士之詩。23.簡要分析第②段畫線部分在論證上的作用。24.本文為他人詩集作序,寫法上別具一格,請結合本文內(nèi)容作簡要賞析。【課后作業(yè)】送孫正之序王安石①時然而然,眾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②夫君子有窮苦顛跌,不肯一失詘①己以從時者,不以時勝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則變時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術素修而志素定也。時乎楊、墨②,己不然者,孟軻氏而已;時乎釋、老③,己不然者,韓愈氏而已。如孟、韓者,可謂術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時勝道也。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當世,然其于眾人也卓矣。③予官于揚,得友曰孫正之。正之行古之道,又善為古文,予知其能以孟、韓之心為心而不已者也。夫越人之望燕,為絕域也。北轅而首之,茍不已,無不至。孟、韓之道去吾黨,豈若越人之望燕哉?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9258.3-2025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組成的檢測和標記第3部分:微粉P240~P5000
- 山東省濟寧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質(zhì)量監(jiān)測物理試卷
- 2025-2026學年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qū)包場高級中學高二(下)開學政治試卷(含解析)
- 房屋施工合同(合集15篇)
- 旅游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市場份額分析
- 漢字公開課課件
- DB64-T 1750-2020 寧夏砂石土礦綠色礦山建設規(guī)范
- 永州簡介課件
- 水質(zhì)檢測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水粉畫基礎知識培訓課件反思
- 塔吊拆除安全操作方案模板
- 巡檢員質(zhì)量培訓
- 無線電技術設施運行維護定期巡檢項目總表
- 社會組織規(guī)范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解讀
- GB/T 702-2017熱軋鋼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GB/T 20238-2018木質(zhì)地板鋪裝、驗收和使用規(guī)范
- GB/T 1303.1-1998環(huán)氧玻璃布層壓板
- GB/T 11684-2003核儀器電磁環(huán)境條件與試驗方法
- 家具廠精益改善推行報告課件
- 第2章 動車組檢修工藝基礎動車組維護與檢修
- 筋針療法牛君銀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