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英語新課標單元教學方案_第1頁
七年級英語新課標單元教學方案_第2頁
七年級英語新課標單元教學方案_第3頁
七年級英語新課標單元教學方案_第4頁
七年級英語新課標單元教學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英語新課標單元教學方案一、單元基本信息教材版本:人教版(Goforit!)七年級上冊單元主題:校園物品歸屬(SchoolThingsandPossession)課時安排:3課時(每課時40分鐘)適用年級:七年級(上學期)設計理念:以新課標“素養(yǎng)導向”為核心,圍繞“人與自我”主題語境,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任務驅動、合作學習等方式,融合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實現(xiàn)“用英語做事情”的教學目標。二、單元分析(一)主題語境分析本單元屬于“人與自我”主題范疇下的“生活與學習”子主題,聚焦校園物品管理這一真實場景(如失物招領、物品確認),貼近學生日常經(jīng)驗,易引發(fā)情感共鳴,符合七年級學生“從生活到語言”的認知規(guī)律。(二)語篇類型分析單元語篇涵蓋對話、圖表、便條三類:對話(SectionA1a-2d):圍繞“詢問物品歸屬”的日常交際;圖表(SectionA1a):文具物品圖片與名稱對應表;便條(SectionB3a):失物招領/尋物啟事(簡潔實用的應用文體)。(三)語言知識分析1.詞匯:核心詞匯為文具類名詞(pencil,pen,eraser,ruler,notebook,dictionary)、指示代詞(this/that/these/those)、名詞所有格(Tom's,Jane's);2.語法:be動詞(am/is/are)的一般疑問句及回答(單數(shù):Isthis/thatyour...?—Yes,itis./No,itisn't.;復數(shù):Arethese/thoseyour...?—Yes,theyare./No,theyaren't.);3.功能:詢問與回應物品歸屬(Askingaboutandansweringpossession)。(四)語言技能分析聽:能識別對話中關于“物品名稱”“歸屬者”的關鍵信息(如SectionA1b聽力);說:能運用目標句型禮貌詢問物品歸屬(如“Excuseme,isthisyourpencil?”);讀:能讀懂簡單的失物招領便條(如SectionB3a);寫:能模仿范例寫規(guī)范的尋物啟事(如SectionB3b)。(五)文化意識分析通過“失物招領處(LostandFound)”這一文化場景,引導學生了解校園公共秩序(如物品丟失后如何求助),培養(yǎng)“愛護個人物品、尊重他人財物”的意識。(六)情感態(tài)度分析行為習慣:培養(yǎng)“整理物品”的良好生活習慣;文明素養(yǎng):學會用“Excuseme.”“Thankyou.”等禮貌用語進行交際。(七)學習策略分析認知策略:借助圖片/實物猜測生詞(如通過“鉛筆”圖片學習“pencil”);交際策略:通過模仿錄音練習對話(如SectionA1c);合作策略:小組合作完成“找失物”任務(如SectionB2a-2b)。三、單元教學目標(素養(yǎng)導向)(一)語言能力1.能正確認讀、拼寫文具類詞匯及指示代詞;2.能運用be動詞一般疑問句及回答,完成“詢問/回應物品歸屬”的交際;3.能聽懂關于物品歸屬的簡單對話,讀懂失物招領便條;4.能寫出包含“物品、聯(lián)系人、電話”的規(guī)范便條。(二)文化意識1.了解“失物招領處”的功能及使用流程;2.體會“禮貌用語”在日常交際中的重要性。(三)思維品質1.能區(qū)分“this/that”(單數(shù))與“these/those”(復數(shù))的用法差異;2.能根據(jù)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如通過“Isthisyoureraser?”猜測“eraser”的含義)。(四)學習能力1.能借助圖片、實物自主學習詞匯;2.能通過小組合作完成對話練習與寫作任務。四、單元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掌握文具類詞匯及指示代詞的用法;2.掌握be動詞一般疑問句及回答的結構;3.能運用目標語言進行“物品歸屬”的交際。(二)教學難點1.區(qū)分“this/that”與“these/those”的用法;2.正確使用名詞復數(shù)(如pencils,pens);3.寫出符合規(guī)范的失物招領/尋物啟事。五、教學方法與策略1.情景教學法:創(chuàng)設“教室找物品”“失物招領處”等真實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用英語做事情”;2.任務型教學法:設計“找失物”“寫便條”等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升語言能力;3.交際法:通過對話練習、情景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4.合作學習法:組織小組討論、小組表演,促進學生互動與合作;5.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利用圖片、錄音、視頻等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興趣。六、教學流程設計(分課時)第1課時:詞匯與單數(shù)句型教學(SectionA1a-2c)(一)教學目標1.知識:掌握文具類詞匯(pencil,pen,eraser等)及“this/that”;掌握單數(shù)句型“Isthis/thatyour...?—Yes,itis./No,itisn't.”;2.能力:能運用目標詞匯與句型詢問單數(shù)物品的歸屬;3.情感:培養(yǎng)“整理物品”的習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文具類詞匯的認讀與單數(shù)句型的運用;難點:“this/that”的區(qū)別。(三)教學步驟1.導入(5分鐘)展示“校園失物招領處”圖片,提問:“What'sthis?(指向失物招領箱)”“Haveyoueverlostsomethingatschool?(你在學校丟過東西嗎?)”,引發(fā)學生興趣。2.新授詞匯(10分鐘)展示文具實物(鉛筆、鋼筆、橡皮),結合圖片教學生詞:“Thisisapencil.(拿起鉛筆)”“Thatisapen.(指向遠處的鋼筆)”,讓學生模仿發(fā)音;游戲“猜物品”:教師描述物品(如“It'ssmallandwhite.Youuseittocleanyourpencilmarks.(它又小又白,用來擦鉛筆印。)”),學生猜詞匯(eraser)。3.新授句型(15分鐘)展示圖片(小明拿著鉛筆問小紅),引入句型:“XiaoMing:Excuseme,isthisyourpencil?(打擾一下,這是你的鉛筆嗎?)”“XiaoHong:Yes,itis.Thankyou.(是的,謝謝。)”;播放錄音(SectionA1b),讓學生聽并圈出聽到的物品;模仿對話:學生兩人一組,用實物練習(如“Isthisyourruler?—Yes,itis./No,itisn't.”)。4.鞏固練習(8分鐘)完成SectionA2a-2b:聽對話,判斷物品歸屬(如“IsthisJane'snotebook?—No,itisn't.It'sTom's.”);情景表演:創(chuàng)設“同桌丟了鉛筆,你幫他詢問同學”的情景,學生分組表演,教師點評(重點關注禮貌用語)。5.小結與作業(yè)(2分鐘)小結:回顧詞匯(pencil,pen等)與句型(Isthis/thatyour...?);作業(yè):(1)抄寫詞匯3遍;(2)用句型向家人詢問一件物品的歸屬(如“Isthisyourphone?—Yes,itis.”)。(四)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導入—實物學詞—句型模仿—情景表演”的流程,符合七年級學生“直觀形象”的認知特點,實現(xiàn)“詞匯與句型”的融合學習。第2課時:復數(shù)句型與對話教學(SectionA2d-SectionB1e)(一)教學目標1.知識:掌握“these/those”及復數(shù)句型“Arethese/thoseyour...?—Yes,theyare./No,theyaren't.”;2.能力:能運用目標句型詢問復數(shù)物品的歸屬;3.情感:學會用禮貌用語交際。(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復數(shù)句型的掌握與運用;難點:“these/those”與名詞復數(shù)的搭配。(三)教學步驟1.復習導入(5分鐘)游戲“快速反應”:教師展示物品圖片,學生快速說出詞匯(如“pencil”“eraser”);對話復習:學生兩人一組,用單數(shù)句型練習(如“Isthisyourdictionary?—Yes,itis.”)。2.新授復數(shù)句型(10分鐘)展示“一堆鉛筆”的圖片,引入復數(shù)詞匯:“Thesearepencils.(這些是鉛筆)”“Thosearepens.(那些是鋼筆)”;引入句型:“XiaoLi:Excuseme,aretheseyourpencils?(打擾一下,這些是你的鉛筆嗎?)”“XiaoWang:No,theyaren't.TheyareMike's.(不,不是。它們是邁克的。)”;播放錄音(SectionA2d),讓學生聽并模仿復數(shù)句型。3.對話練習(15分鐘)完成SectionB1a-1b:匹配圖片與詞匯(如“thesepencils”“thoserulers”);小組合作:學生分組,用復數(shù)句型練習對話(如“Arethoseyourbooks?—Yes,theyare./No,theyaren't.”);展示對話:每組選代表表演,教師點評(重點關注“these/those”的正確使用)。4.鞏固練習(8分鐘)完成SectionB1c-1e:聽對話,填寫物品歸屬(如“AretheseMary'skeys?—No,theyaren't.TheyareBob's.”);情景創(chuàng)設:“你撿到了一些鋼筆,在失物招領處詢問失主”,學生分組表演,教師給予反饋。5.小結與作業(yè)(2分鐘)小結:回顧復數(shù)詞匯(pencils,pens等)與句型(Arethese/thoseyour...?);作業(yè):(1)抄寫復數(shù)詞匯3遍;(2)用復數(shù)句型向同學詢問一件物品的歸屬(如“Arethoseyourerasers?—Yes,theyare.”)。(四)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單數(shù)—引入復數(shù)—對話練習—情景表演”的流程,實現(xiàn)“從單數(shù)到復數(shù)”的自然過渡,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第3課時:閱讀與寫作教學(SectionB2a-3b)(一)教學目標1.知識:掌握失物招領/尋物啟事的結構(標題、物品、聯(lián)系人、電話);2.能力:能讀懂簡單的便條,寫出規(guī)范的便條;3.情感:培養(yǎng)“愛護物品、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便條的結構與寫作;難點:正確使用“Pleasecall...at...”等表達。(三)教學步驟1.導入(5分鐘)展示“失物招領/尋物啟事”圖片,提問:“What'sthis?(指向“Lost”便條)”“Whatinformationcanyoufindinit?(你能在里面找到什么信息?)”,導入寫作主題。2.閱讀教學(10分鐘)發(fā)放SectionB3a閱讀材料(失物招領/尋物啟事),讓學生閱讀并回答問題:(1)Whatislost/found?(丟了/撿到了什么?)(2)Whoisthecontact?(聯(lián)系人是誰?)(3)What'sthephonenumber?(電話號碼是多少?);分析便條結構:標題(Lost/Found)—物品(What)—聯(lián)系人(Who)—電話(How)。3.寫作指導(15分鐘)展示便條范例(如“Found:Anotebook.PleasecallMaryat____.”),講解寫作要點:(1)標題明確(Lost/Found);(2)物品名稱具體(如“Abluepen”而非“apen”);(3)聯(lián)系人及電話清晰;小組討論:“如果你丟了一支鋼筆,怎么寫尋物啟事?”“如果你撿到了一個書包,怎么寫失物招領?”;教師示范:寫出尋物啟事(如“Lost:Mypen.It'sblack.PleasecallTomat____.”),讓學生模仿。4.寫作練習(8分鐘)完成SectionB3b寫作任務:根據(jù)提示寫失物招領(如“你撿到了一個字典,聯(lián)系人是Linda,電話是____”);同伴互評:學生交換便條,檢查是否符合“標題、物品、聯(lián)系人、電話”的結構要求,給予反饋(如“你的便條沒有寫電話號碼,需要補充”)。5.小結與作業(yè)(2分鐘)小結:回顧便條的結構(Lost/Found、物品、聯(lián)系人、電話);作業(yè):(1)修改自己的便條;(2)在班級“失物招領欄”張貼自己寫的便條(假設班級有此欄)。(四)設計意圖通過“閱讀分析—討論指導—模仿寫作—同伴互評”的流程,實現(xiàn)“讀促寫”的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七、評價設計(一)形成性評價(過程性)1.課堂參與:觀察學生在“情景表演、小組討論”中的表現(xiàn),用“星級評價”(★★★★★)記錄;2.作業(yè)完成:檢查“抄寫、對話、便條”作業(yè)的質量,用“等級評價”(A、B、C、D)記錄;3.學習檔案:收集學生的便條作品、對話錄音,記錄學習進步。(二)總結性評價(結果性)1.單元測試:設計筆試(詞匯拼寫、句型轉換、閱讀理解)和口試(對話表演、便條朗讀),全面評估語言能力;2.表現(xiàn)性評價:組織“失物招領情景模擬”活動,讓學生扮演“失主”或“撿到物品的人”,用目標語言交際,教師根據(jù)表現(xiàn)給予“優(yōu)秀/良好/合格”評價。八、板書設計Unit3Isthisyourpencil?一、詞匯(Vocabulary)文具類:pencil,pen,eraser,ruler,notebook,dictionary指示代詞:this(這個),that(那個),these(這些),those(那些)二、句型(Sentences)1.單數(shù):Isthis/thatyour...?—Yes,itis./No,itisn't.例:Isthisyourpencil?—Yes,itis.2.復數(shù):Arethese/thoseyour...?—Yes,theyare./No,theyaren't.例:Aretheseyourpens?—No,theyaren't.三、便條結構(NoteStructure)Lost/Found(標題)物品名稱(What)聯(lián)系人(Who)電話號碼(How)九、作業(yè)設計(分層)(一)基礎層(全體學生)1.抄寫單元核心詞匯(文具類、指示代詞)3遍;2.背誦并默寫單元核心句型(單數(shù)、復數(shù))。(二)提升層(中等學生)1.用目標句型編寫一組對話(包含單數(shù)與復數(shù));2.閱讀一篇簡單的失物招領便條,回答問題(如“WhatdidJohnfind?—Asetofkeys.”)。(三)拓展層(優(yōu)秀學生)1.設計一份班級“失物招領欄”海報(包含2-3則便條示例);2.用英語講述自己“丟東西或撿東西”的經(jīng)歷(100詞左右)。十、教學反思(一)教學目標達成情況通過3課時的教學,學生基本掌握了文具類詞匯與目標句型,能運用語言詢問物品歸屬,能讀懂和寫出簡單的便條,達成了“用英語做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