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低年級科學探索教學案例一、引言低年級(小學1-3年級)是兒童科學思維啟蒙的關鍵期,此時的科學教學需以“生活情境為載體、動手操作為核心、興趣激發(fā)為目標”,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轉化為具體可感知的探究活動。本案例以“水的形態(tài)變化”為主題,圍繞“冰→水→水蒸氣→水”的循環(huán)過程設計探究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記錄,初步認識水的三種形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及轉化條件,培養(yǎng)“用證據(jù)說話”的科學態(tài)度,同時感受科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二、教學背景1.課程標準依據(jù)《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低年級科學探究的要求明確指出:“能在教師指導下,運用感官和簡單工具觀察對象的外部形態(tài)及現(xiàn)象;能嘗試用語言、圖畫等方式記錄觀察結果;對自然現(xiàn)象保持好奇心,樂于提問和探究。”本案例聚焦“物質(zhì)的狀態(tài)”核心概念,符合“1-2年級學生需認識常見物質(zhì)的基本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及簡單變化”的學段目標。2.學生認知特點低年級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注意力持續(xù)時間約15-20分鐘,對“玩中學”的活動形式高度敏感。水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物質(zhì),但對“水會變樣子”的本質(zhì)(形態(tài)變化)缺乏系統(tǒng)認知——他們可能知道“冰是冷的”“水會流”,但不清楚“冰為什么會變成水”“水蒸氣去哪里了”。因此,教學需通過直觀實驗和故事化情境,將抽象的“形態(tài)變化”轉化為可操作、可觀察的“游戲”。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說出水的三種形態(tài):固態(tài)(冰)、液態(tài)(水)、氣態(tài)(水蒸氣);能描述冰融化成水、水蒸發(fā)成水蒸氣、水蒸氣凝結成水的簡單過程及條件(加熱/冷卻)。2.過程與方法在教師指導下,運用感官(眼、手、鼻)和簡單工具(燒杯、溫度計)觀察水的形態(tài)變化;嘗試用圖畫、符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如用“??→??”表示冰融化)。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對水的形態(tài)變化產(chǎn)生好奇心,樂于參與探究活動;初步形成“仔細觀察、認真記錄”的科學習慣;感受“水的循環(huán)”在生活中的存在(如冰箱制冰、燒開水冒熱氣)。四、教學準備1.材料清單(每組)實驗材料:冰塊1塊、透明燒杯2個、酒精燈1個(教師操作)、石棉網(wǎng)1張、玻璃片1塊、溫度計1支;記錄工具:《小水滴變身日記》表格(畫有冰、水、水蒸氣的圖標,留空讓學生畫變化過程)、蠟筆;輔助材料:“小水滴旅行”故事卡片(畫有小水滴從池塘→天空→下雨的場景)、多媒體課件(展示冰融化、水沸騰的視頻)。2.環(huán)境布置將教室布置為“科學探究室”,每組4-5人圍坐,桌面鋪防水墊(防止水灑出);教師演示區(qū)放置實驗臺,提前調(diào)試酒精燈(確保安全),張貼“安全提示”(如“不碰酒精燈火焰”“用鑷子夾冰塊”)。3.安全保障酒精燈由教師統(tǒng)一操作,學生觀察;冰塊用鑷子夾取,避免凍傷;實驗過程中教師全程巡視,提醒學生“輕拿輕放”。五、教學過程(40分鐘)(一)情境導入:小水滴的“失蹤”之謎(5分鐘)教師活動:展示“小水滴旅行”故事卡片,用童趣語言講述:“昨天,池塘里的小水滴跟我說,它要去旅行啦!可是今天早上,我去池塘找它,它卻不見了——你們猜,小水滴去哪里了?”(停頓,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學生活動:猜測小水滴的去向(如“變成雨下下來了”“飛到天上了”“變成冰了”)。設計意圖:用故事化情境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將“水的形態(tài)變化”轉化為“小水滴的旅行”,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風格。(二)問題提出:小水滴會“變身”嗎?(3分鐘)教師活動:承接學生的猜測,提出核心問題:“小水滴真的會變樣子嗎?它能變成什么?”(板書:小水滴的“變身”游戲)學生活動:結合生活經(jīng)驗回答(如“冰是水變的”“燒開水會冒熱氣”)。設計意圖:將學生的零散經(jīng)驗轉化為探究問題,明確本節(jié)課的探究方向。(三)實驗探究:小水滴的三次“變身”(22分鐘)本環(huán)節(jié)設計3個遞進式實驗,逐步揭示水的形態(tài)變化及條件,每個實驗遵循“提出問題→預測→實驗操作→觀察記錄→結論”的探究流程。1.實驗1:冰的“融化魔法”(固態(tài)→液態(tài))問題:“冰是小水滴的變身嗎?怎樣讓冰變回水?”預測:學生猜測“加熱”“放在手里捂”(教師肯定合理猜測)。實驗操作:每組用鑷子取1塊冰,放入干燥的燒杯中;用手捂住燒杯外壁(或放在陽光下),觀察冰的變化;教師用溫度計測量冰融化過程中的溫度變化(展示給學生看:“溫度升到0℃以上,冰開始融化啦!”)。觀察記錄:學生用蠟筆在《小水滴變身日記》中畫“??→??”,并寫一句簡單的話(如“冰變成水了”)。結論:冰(固態(tài))加熱后會變成水(液態(tài))。2.實驗2:水的“蒸發(fā)魔法”(液態(tài)→氣態(tài))問題:“水還能變成什么?燒開水時冒的‘白氣’是什么?”預測:學生猜測“變成水蒸氣”“飛到天上”(教師提示:“水蒸氣是看不見的,‘白氣’其實是小水珠”)。實驗操作(教師演示):將燒杯裝滿水,放在石棉網(wǎng)上,用酒精燈加熱;引導學生觀察:“水開了,有什么現(xiàn)象?”(水面冒氣泡,上升后變成“白氣”);用冷玻璃片放在“白氣”上方,讓學生觀察玻璃片上的變化(出現(xiàn)小水珠)。觀察記錄:學生畫“??→??→??”(用“??”表示水蒸氣),并標注“加熱”“遇冷”。結論:水(液態(tài))加熱后會變成水蒸氣(氣態(tài)),水蒸氣遇冷會變成水(液態(tài))。3.實驗3:水蒸氣的“凝結魔法”(氣態(tài)→液態(tài))問題:“冬天,窗戶上的小水珠是怎么來的?”實驗操作(小組合作):每組將一杯熱水(教師提前準備)放在桌面,用冷玻璃片蓋在杯口;觀察玻璃片上的變化(很快出現(xiàn)小水珠);觸摸玻璃片(“涼的”)和水杯(“熱的”),引導學生說出“熱水蒸發(fā)的水蒸氣遇到冷玻璃,變成了小水珠”。觀察記錄:學生補充《小水滴變身日記》,畫“??→??”,并寫“冷玻璃”。結論:水蒸氣(氣態(tài))遇到冷的物體,會變成水(液態(tài))。(四)總結歸納:小水滴的“變身循環(huán)”(5分鐘)教師活動:展示多媒體課件(冰→水→水蒸氣→水的循環(huán)圖),引導學生回顧實驗結論:“小水滴有三種樣子,分別是……?它們怎么變的?”(板書: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液態(tài),箭頭標注“加熱”“遇冷”)學生活動:集體回答,并用手勢表示變化過程(如雙手握拳表示“冰”,張開表示“水”,向上舉表示“水蒸氣”)。設計意圖:通過可視化的循環(huán)圖,幫助學生梳理實驗邏輯,形成系統(tǒng)的科學概念。(五)拓展應用:尋找生活中的“小水滴變身”(5分鐘)教師活動:提問:“生活中,你還見過小水滴的變身嗎?”(如冰箱里的冰、浴室鏡子上的小水珠、雨后的彩虹)學生活動:分享生活經(jīng)驗(如“媽媽燒飯時,鍋蓋上面有小水珠”“冬天,我的眼鏡上會起霧”)。設計意圖:將科學探究延伸至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激發(fā)持續(xù)探究的興趣。六、教學反思1.成功之處情境化設計:用“小水滴旅行”故事貫穿始終,學生參與度高,情緒積極;實驗梯度合理:從“冰融化”(簡單操作)到“水蒸發(fā)”(教師演示)再到“水蒸氣凝結”(小組合作),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動手能力發(fā)展;記錄方式直觀:用圖畫和符號記錄實驗現(xiàn)象,降低了文字表達的難度,學生樂于參與。2.改進方向時間管理:實驗3的“水蒸氣凝結”環(huán)節(jié),部分學生操作較慢(如玻璃片放得不夠穩(wěn)),需提前示范操作要點;個別指導:少數(shù)學生對“水蒸氣”的概念仍模糊(如認為“白氣”是水蒸氣),需增加“對比實驗”(如用干玻璃片和濕玻璃片同時放在熱水上方,觀察差異);拓展深度:可增加“冰的形成”實驗(如將水放入冰箱冷凍),讓學生完整認識“水的循環(huán)”(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七、延伸活動建議1.家庭探究任務:讓學生觀察家里的“小水滴變身”,用照片或圖畫記錄(如冰箱里的冰、燒開水的水蒸氣、眼鏡上的霧),下次課分享;2.科學日記:鼓勵學生寫《小水滴的旅行日記》,記錄每天看到的水的形態(tài)變化(如“今天早上,我看到樹葉上的露珠,是水蒸氣變的”);3.藝術創(chuàng)作:用彩紙制作“水的形態(tài)變化”海報(如用藍色紙剪水滴,白色紙剪冰,透明紙剪水蒸氣),展示在教室科學角。八、結語低年級科學教學的核心不是“教知識”,而是“養(yǎng)興趣”——讓學生在“玩”中觀察、在“做”中思考、在“分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省華師一附中2026屆化學高三第一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心肺復蘇技術和除顫技術
- 2024學年廣州市七年級語文上學期期中考試卷附答案解析
- 腦卒中科普講解
- 牛蹄解剖生理講解
- 橋梁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 汽車試制會議匯報
- 石膏模型灌注技術
- 細胞生態(tài)關系圖解
- 虛擬化技術培訓
- 2025年傳動部件行業(yè)當前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機遇洞察報告
- 人大代表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2025年高壓電工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2025-2026學年高一上學期開學第一課主題班會課件
- 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供熱公司培訓試題及答案
- 冠心病的防治指南
- 臨建工程施工合同范本(2025版)
- G2電站鍋爐司爐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架橋機架梁施工技術交底
- 屠宰加工人員職業(yè)技能模擬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