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檢測常用設備與操作流程表_第1頁
無損檢測常用設備與操作流程表_第2頁
無損檢測常用設備與操作流程表_第3頁
無損檢測常用設備與操作流程表_第4頁
無損檢測常用設備與操作流程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無損檢測常用設備與操作流程表引言無損檢測(Non-DestructiveTesting,NDT)是一種在不破壞工件結構和性能的前提下,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檢測材料內部或表面缺陷的技術。其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力、石油化工、機械制造等領域,是保障產品質量、確保運行安全的關鍵手段。本文梳理了超聲檢測(UT)、射線檢測(RT)、磁粉檢測(MT)、滲透檢測(PT)、渦流檢測(ET)五大常用無損檢測方法的核心設備、標準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旨在為一線檢測人員提供實用的參考指南。一、超聲檢測(UltrasonicTesting,UT)1.常用設備超聲檢測基于超聲波在介質中的反射、折射和衰減特性,用于檢測工件內部缺陷(如裂紋、氣孔、夾渣等)。常用設備包括:超聲探傷儀:分為模擬式(如CTS-22)和數字式(如EPOCH600),用于發(fā)射/接收超聲波并顯示缺陷信號;探頭:直探頭(檢測平行于表面的缺陷)、斜探頭(檢測傾斜或垂直于表面的缺陷)、雙晶探頭(檢測近表面缺陷);耦合劑:用于填充探頭與工件之間的空氣,常用有機油、甘油、專用水性耦合劑;試塊:標準試塊(如CSK-ⅠA、ⅡW)用于校準設備,對比試塊用于模擬工件缺陷。2.操作流程(1)準備工作校準設備:使用標準試塊調整探傷儀的增益、衰減、聲速等參數,確保設備性能符合要求;選擇探頭:根據工件材質(如鋼、鋁)、厚度(如薄件用雙晶探頭,厚件用斜探頭)選擇合適探頭;準備耦合劑:根據工件表面溫度(如高溫工件用高溫耦合劑)選擇耦合劑。(2)工件預處理清理工件表面:去除油污、銹蝕、涂層等,確保表面平整(粗糙度一般不超過Ra12.5μm);標記檢測區(qū)域:根據圖紙或標準劃定檢測范圍(如焊縫兩側各20mm)。(3)掃查操作涂抹耦合劑:均勻涂抹在探頭或工件表面;探頭移動:采用直線掃查(檢測平行缺陷)、斜向掃查(檢測傾斜缺陷)、網格掃查(檢測復雜缺陷),移動速度不超過100mm/s;信號識別:觀察探傷儀屏幕,區(qū)分缺陷波(尖銳、幅度高)、底波(規(guī)則、幅度隨厚度增加而降低)、雜波(無規(guī)則、幅度低)。(4)記錄與評定記錄缺陷信息:包括缺陷位置(距探頭距離、深度)、大?。ㄩL度、高度)、形狀(線性、圓形);評定缺陷等級:根據相關標準(如GB/T____)判斷缺陷是否合格。3.注意事項設備校準:每日檢測前需用標準試塊校準,確保聲速、增益準確;耦合劑選擇:避免使用腐蝕性耦合劑(如強酸),高溫工件需用耐高溫耦合劑;探頭壓力:保持均勻壓力(約1-2N),避免壓力過大導致探頭損壞或信號失真;環(huán)境要求:檢測環(huán)境溫度應在0-40℃之間,避免強光直射探傷儀屏幕。二、射線檢測(RadiographicTesting,RT)1.常用設備射線檢測基于射線穿透材料時的衰減特性,用于檢測工件內部缺陷(如氣孔、夾渣、未焊透)。常用設備包括:射線源:X射線機(便攜式如XXQ-250,固定式如XG-3000)、γ射線源(鈷-60、銥-192);探測器:膠片(常用T型、G型)、數字平板探測器(DR)、電荷耦合器件(CCD);輔助設備:暗室設備(顯影液、定影液、干燥箱)、鉛屏蔽(鉛板、鉛圍裙)、劑量計(個人劑量計、環(huán)境劑量計)。2.操作流程(1)準備工作檢查設備:確認X射線機的管電壓、管電流正常,γ射線源的防護容器密封良好;選擇膠片:根據工件厚度(如薄件用T2膠片,厚件用G4膠片)選擇合適膠片;確定透照方式:根據工件形狀選擇中心透照(適用于管材)、偏心透照(適用于板材)、雙壁單影(適用于小直徑管材)。(2)工件定位放置射線源與探測器:射線源、工件、探測器三者中心應在同一直線上,探測器與工件距離不超過10mm;設置警戒區(qū):用警示帶或警示燈劃定輻射警戒區(qū),禁止無關人員進入。(3)曝光操作設定參數:根據工件厚度、材質選擇管電壓(如鋼件厚度20mm,管電壓約150kV)、管電流(如5mA)、曝光時間(如10s);啟動射線源:X射線機需預熱5-10分鐘,γ射線源需用遙控裝置啟動;曝光:確保射線源、工件、探測器相對靜止,曝光時間誤差不超過5%。(4)膠片處理顯影:將膠片放入顯影液(溫度20±2℃),時間4-6分鐘,不斷攪拌;定影:將顯影后的膠片放入定影液(溫度20±2℃),時間10-15分鐘;水洗:用流動水沖洗膠片15-20分鐘,去除殘留定影液;干燥:自然晾干或用干燥箱(溫度40-50℃)干燥。(5)評片與記錄評片環(huán)境:在暗室或評片室(亮度不超過50lux)用觀片燈觀察膠片;缺陷識別:區(qū)分氣孔(圓形/橢圓形、邊緣清晰)、夾渣(不規(guī)則、邊緣模糊)、未焊透(線性、平行于焊縫);記錄與評定:測量缺陷尺寸(用評片尺),根據標準(如GB/T3323)評定缺陷等級。3.注意事項輻射防護:佩戴個人劑量計(如熱釋光劑量計),設置警戒區(qū)(距離射線源10m以上),避免直接照射;膠片存儲:膠片需存放在陰涼、干燥處(溫度10-20℃,濕度30%-60%),避免與輻射源、化學藥品接觸;曝光參數:嚴格按照工藝卡設定,避免管電壓過高(導致底片清晰度下降)或過低(導致穿透不足);膠片處理:顯影液、定影液需定期更換(如顯影液使用100張膠片后更換),避免老化影響底片質量。三、磁粉檢測(MagneticParticleTesting,MT)1.常用設備磁粉檢測基于鐵磁性材料被磁化后,缺陷處產生漏磁場吸附磁粉的原理,用于檢測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如裂紋、折疊、夾渣)。常用設備包括:磁粉探傷機:固定式(如CDG-2000)、便攜式(如CDX-Ⅲ)、手提式(如CY-2);磁粉:干磁粉(顆粒度10-50μm)、濕磁粉(顆粒度1-10μm,懸浮于煤油或水中);磁化方法:軸向通電法(檢測縱向缺陷)、線圈法(檢測橫向缺陷)、磁軛法(檢測大型工件)、觸頭法(檢測局部區(qū)域);退磁設備:退磁機(如TC-1000)、線圈(如空心線圈)。2.操作流程(1)預處理清理工件表面:去除油污、銹蝕、涂層、氧化皮等,確保表面粗糙度不超過Ra25μm;標記檢測區(qū)域:根據圖紙或標準劃定檢測范圍(如焊縫、應力集中區(qū))。(2)磁化操作選擇磁化方法:根據工件形狀(如管材用軸向通電法,平板用磁軛法)選擇;施加磁化電流:根據工件厚度(如鋼件厚度10mm,電流約____A)設定,確保磁場強度足夠(一般為2-4kA/m)。(3)施加磁粉干磁粉:用噴粉器均勻噴灑在工件表面,避免過量(影響缺陷觀察);濕磁粉:用澆注法或噴灑法施加磁懸液,磁懸液濃度(體積比)為10-20g/L(干磁粉)或0.5-2g/L(濕磁粉)。(4)觀察與記錄觀察方式:熒光磁粉用黑光燈(波長365nm,亮度≥1000μW/cm2),可見光磁粉用白光(亮度≥500lux);記錄缺陷:用相機或草圖記錄缺陷位置、形狀(線性、圓形)、大?。ㄩL度、寬度)。(5)退磁處理退磁方法:采用交流退磁(適用于小型工件)或直流退磁(適用于大型工件),退磁后工件剩磁應≤0.2mT(根據標準要求)。3.注意事項磁化電流選擇:避免電流過大(導致工件過熱)或過小(無法產生足夠漏磁場);磁粉濃度:定期檢測磁懸液濃度(如每4小時檢測一次),確保濃度符合要求;表面狀態(tài):工件表面有油污或銹蝕時,需重新清理,否則會影響磁粉吸附;退磁效果驗證:用磁強計檢測工件剩磁,確保符合標準要求(如GB/T____)。四、滲透檢測(PenetrantTesting,PT)1.常用設備滲透檢測基于滲透劑滲透到缺陷中,經清洗、顯像后顯示缺陷的原理,用于檢測表面開口缺陷(如裂紋、氣孔、針孔)。常用設備包括:滲透劑:著色滲透劑(紅色,可見光下觀察)、熒光滲透劑(綠色,黑光燈下觀察);清洗劑:水洗型(適用于水溶性滲透劑)、溶劑型(適用于油溶性滲透劑);顯像劑:干式(白色粉末)、濕式(懸浮于水中)、快干式(懸浮于溶劑中);輔助設備:噴罐(用于施加滲透劑、清洗劑、顯像劑)、黑光燈(用于熒光滲透劑)、干燥箱(用于烘干工件)。2.操作流程(1)預處理清理工件表面:去除油污、銹蝕、涂層、氧化皮等,確保表面粗糙度不超過Ra25μm;干燥工件:用壓縮空氣或干燥箱(溫度50-80℃)干燥工件表面,避免水分影響滲透劑滲透。(2)滲透操作施加滲透劑:用噴罐或刷涂法均勻施加在工件表面,滲透時間根據工件材質(如鋼件滲透時間10-20分鐘,鋁件滲透時間5-10分鐘)設定;靜置滲透:保持工件水平,避免滲透劑流淌,滲透期間溫度應在15-50℃之間。(3)清洗操作去除多余滲透劑:用清洗劑沖洗或擦拭工件表面,注意不要過洗(避免將缺陷中的滲透劑洗掉);干燥工件:用壓縮空氣或干燥箱干燥工件表面,確保表面無水分。(4)顯像操作施加顯像劑:用噴罐或刷涂法均勻施加,顯像劑厚度約為5-10μm(干式)或10-20μm(濕式);靜置顯像:顯像時間根據工件材質(如鋼件顯像時間10-15分鐘,鋁件顯像時間5-10分鐘)設定。(5)觀察與記錄觀察方式:著色滲透劑用白光(亮度≥500lux),熒光滲透劑用黑光燈(亮度≥1000μW/cm2);記錄缺陷:用相機或草圖記錄缺陷位置、形狀(線性、圓形)、大?。ㄩL度、寬度)。3.注意事項滲透時間控制:滲透時間不足會導致缺陷未被完全滲透,滲透時間過長會增加清洗難度;清洗方法:水洗型滲透劑用流動水沖洗(壓力≤0.2MPa),溶劑型滲透劑用干凈紗布擦拭;顯像劑厚度:顯像劑過厚會掩蓋缺陷,過薄會導致缺陷顯示不清晰;環(huán)境要求:熒光滲透檢測需在暗室(亮度≤10lux)中進行,避免強光影響觀察。五、渦流檢測(EddyCurrentTesting,ET)1.常用設備渦流檢測基于交變電流在工件中產生渦流,缺陷導致渦流變化的原理,用于檢測導電材料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如裂紋、腐蝕、夾雜)。常用設備包括:渦流探傷儀:模擬式(如EC-100)、數字式(如NORTEC600);探頭:穿過式(用于管材、棒材)、點式(用于平板、板材)、陣列式(用于大面積檢測);校準試塊:標準缺陷試塊(如帶有人工裂紋、孔的試塊);耦合劑:部分探頭需用耦合劑(如點式探頭用甘油),穿過式探頭一般不需要。2.操作流程(1)設備校準選擇探頭:根據工件形狀(如管材用穿過式探頭,平板用點式探頭)選擇;調整參數:用標準試塊調整頻率(如鋼件用100kHz-1MHz)、增益(放大信號)、相位(區(qū)分缺陷信號與噪聲)。(2)工件預處理清理工件表面:去除油污、銹蝕、涂層等,確保表面粗糙度不超過Ra12.5μm;標記檢測區(qū)域:根據圖紙或標準劃定檢測范圍(如管材兩端各100mm)。(3)掃查操作探頭放置:穿過式探頭需將工件穿過探頭中心,點式探頭需與工件表面接觸;掃查速度:勻速移動探頭或工件,速度不超過100mm/s(點式探頭)或500mm/min(穿過式探頭);信號分析:觀察探傷儀屏幕,區(qū)分缺陷信號(幅度高、相位穩(wěn)定)、噪聲信號(幅度低、相位無規(guī)則)。(4)記錄與評定記錄缺陷信息:包括缺陷位置(距探頭距離、圓周位置)、大?。ㄩL度、深度);評定缺陷等級:根據相關標準(如GB/T7735)判斷缺陷是否合格。3.注意事項探頭選擇:根據工件材質(如鋁件用高頻探頭,鋼件用低頻探頭)選擇合適頻率;頻率選擇:高頻(>1MHz)適用于檢測表面缺陷,低頻(<100kHz)適用于檢測近表面缺陷;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會導致噪聲信號增加,需提前清理工件表面;溫度影響:工件溫度變化會影響渦流信號,檢測前需將工件冷卻至室溫(20±5℃)。六、常見無損檢測方法對比表為便于快速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以下是五大常用無損檢測方法的對比:檢測方法原理適用材料適用缺陷類型優(yōu)點缺點超聲檢測超聲波反射金屬、非金屬內部缺陷(裂紋、氣孔)靈敏度高、速度快、成本低對表面缺陷不敏感射線檢測射線衰減金屬、非金屬內部缺陷(未焊透、夾渣)直觀、可記錄輻射危害、成本高磁粉檢測漏磁場吸附磁粉鐵磁性材料表面/近表面缺陷(裂紋、折疊)靈敏度高、操作簡單僅適用于鐵磁性材料滲透檢測滲透劑滲透金屬、非金屬表面開口缺陷(裂紋、針孔)操作簡單、成本低僅適用于表面開口缺陷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